中学政治教学反思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学政治教学反思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国分类号】G623.1反思性教学方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在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的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学效率低下。这就需要中学政治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的同时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构建实效性的教学反思体制,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第一篇:中学政治教学反思论文

反思中学写作知识教学

摘要长期以来中学写作知识教学中存在着过于功利化、零乱化、随意化的倾向。教育者应明了写作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密切联系阅读教学和写作实践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知识,注重写作知识教学的相对完整性。写作知识教学的加强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效率、改进教师写作教学效率、开发与完善作文课程。

关键词中学写作写作知识写作知识教学

20世纪80年代对逻辑知识教学的放逐和淡化语法教学的争论,至90 年代对知识中心说的全面批判,到21世纪初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等等,“淡化知识教学”成了新课改热点和课堂时尚。这自然也波及到写作知识教学。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写作知识中包含有语言知识、文章知识和常用文学体裁知识等陈述性知识;审题、构思、开头、过渡、结尾等过程性知识;以及作文过程各个阶段所采用的方法与活动方式的选择与调控等策略性知识。

1放写作知识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过于强调实践摸索

“‘作文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等传统观念在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骨子里就有了对写作知识教学的轻视与漠视,而这种“轻视与漠视”正是写作知识教学弱化的最大滥觞。”豍要么认为写作知识纯属个人感悟,玄妙难测;要么认为写作知识价值不大,不值一教。持前者观点的往往认为,写作知识,尤其是写作策略性知识,完全是创作者个人灵感显露,思维顿悟的结果,是学不到的,只能靠平时多读多写多练,长期摸索。持后者观点的则往往把写作知识等同于语言知识、文章知识等陈述性知识,认为这些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绝大部分都已讲过,根本不值得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对其进行专门教学。

1.2 写作知识教学过于功利化

迫于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都是紧紧地围绕高考转,哪些写作知识有利于学生在考试中得高分就教哪些写作知识。升学考试怎么考,平时作文就怎么练,考什么文体就练什么文体,高考不考的应用写作则极少训练或一律不讲,强调写作技巧层面上的强化训练等,忽视学生写作知识的全面学习,往往只是设定一种或几种固定的模式让学生机械模仿,从开头到结尾都有固定格式,活脱脱一篇篇“八股文”!这种做法使得原本应该充满生气,充满个性的写作褪变成追求考试高分的工具,学生平时的写作练习也变得封闭、机械了。

1.3 注重写作陈述性知识教学,忽视过程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基础或起步阶段,掌握了会做的知识,又有助于我们去获得会说的知识。”豎“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必须有坚实的写作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为保障,离开写作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只能是空谈。”豏然而在当前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学生用词造句、语法修辞等语言学知识以及文章知识还是很重视的,这一点从他们平时的作文批改中就可以看出;对审题、构思、开头、过渡、结尾等过程性知识,以及作文过程各个阶段所采用的方法与活动方式的选择与调控等策略性知识的重视程度却是不够的。

1.4 写作知识教学过于零乱、随意

写作知识固然不像自然科学知识那样具有很强的内存逻辑性,但各种写作知识之间还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其教学还是有章可循的。而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知识教学时没有统领全局的计划,想到什么就讲什么,而其所讲授的写作知识也大多源于自我经验,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各种写作知识之间缺乏联系。这样的写作知识教学,学生学到的只是相互孤立,零零碎碎的知识点,而无法形成一个网络,自然也就无法将其灵活自如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了。

2 加强写作知识教学的意义

2.1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掌握了正确的写作观念、写作规律、写作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对写作本质获得深入体悟。写作知识教学的加强,将有利于学生更快地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布局谋篇,行文表达,修改提炼。因为写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章可循的,写作知识的教学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规律,而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规律,其在写作时就能灵活地加以运用,这样写作的效率也就会得以提高,而不再是以原始的方式拿到题目就写,写不下去再重来,蛮干瞎撞。同时写作策略性知识的掌握和学会创造性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当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掌握了写作知识中内隐的人类智力活动规律,认识了写作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这些知识,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时,创造性写作活动才会成为可能。

2.2 有利于解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有:行文语句不通,内容空洞无物,辨析逻辑不明。当然这些问题究其原因牵涉到方方面面,但加强写作知识的教学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突破口。写作知识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学知识和修改知识,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和驾驭语言,使作文的语言更明白通畅,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还能让学生掌握更多观察、积累、分析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写作实践中的反复运用会促进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就会感到有话可说,有理可辨,而不至于浮华不实,强词夺理,套话连篇了。

2.3 有利于写作课程的发展和完善

面对目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矛盾,语文教育界的很多有识之士都纷纷提出开发和完善写作课程的建议与主张。其实开发和建设写作课程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写作知识的选择与完善的问题。写作知识的教学实践会给写作课程的开发和完善提供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必须经过实践检验。专家们开发的写作课程是否适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需要,还得要通过写作教学的实践才能做出判断,只有在写作教学的实践中才会发现其理论的缺陷并进一步修改完善。

2.4 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生一旦充分掌握了足够的写作知识,并能将这些写作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其写作的效率和质量,自我修改作水平,自主创作能力都会大幅度提高。这样教师就可以从繁重而低效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作文指导中去。同时,教师对写作知识的不断探索和追求也会相应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使自己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3 加强写作知识教学的策略

3.1 明了写作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开发校本课程

写作知识是写作能力形成的基础;中学生写作知识结构单薄、不完善;写作课程知识中既有作为写作素养的百科知识,又有具体指导写作实践的写作本体知识。所以必须加强中学生的写作知识教学。学生写作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对各个学段的作文教学,我们要有长期规划,每个学期都要有所侧重,写作知识的教学也如此。在每一次写作教学中,教师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力求学生在写作知识上有所收获。因此,每一个学校都应该有适合本校学生需要的写作校本课程,这个课程应该是相对完整的,其写作知识体系也应该是相对完整的,每个学段的写作教材既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要彼此联系,在螺旋式循环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2 联系阅读教学学习写作知识

写作知识大多是一些理论性和抽象性比较强的知识,脱离具体情境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真正领会的。一篇文质兼关的文章,从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到语言文字的运用,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循着文章作者的思路设疑问难、启发诱导,使学生能清晰感受到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表现手法;启发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知作者用笔的高妙之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模仿和借鉴课文的写作技巧,并结合自身的写作经验进行模仿练习;在作文讲评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同课本中的范文加以比较对照,让学生思考自己作文的毛病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加以改正。同时要求学生要努力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多读经典名作,以求厚积薄发。

3.3 注重写作知识教学的相对完整和针对性

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遣词造句、体裁选择等陈述性知识,而且对写作过程中的审题、立意、选材、起草等过程性知识要有明确具体的指导,尤其是对整个写作过程中的所采用的方法与活动方式的选择与调控等策略性知识更是要加强引导。我们并不是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作家,因而不必过分追求写作知识的完整,但由于课本上的写作知识是相对零散的,这给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运用造成了不少的阻碍。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把前后所讲的写作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使学生建构起具有鲜明个性的写作知识网络。

同时针对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暴露的写作知识问题进行写作知识教学,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写作情境中进行变式练习,促使学生关注各种不同写作知识运用的条件,并有意识地对整个写作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规则进行监控。这样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写作知识反复体会、领悟,学生也就更容易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

总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豐要想走出当前学生写作的困境,提高学生整体写作能力,加强写作知识教学不失为一条的出路,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及课程专家对此加以高度重视,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写作教学的尴尬局面肯定会有所改观。

作者:潘 旖

第二篇:谈中学政治教学中反思性教学方法的运用

【中国分类号】G623.1

反思性教学方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在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的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学效率低下。这就需要中学政治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的同时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构建实效性的教学反思体制,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一、中学政治教学方法的反思

(一)遵循教材,科学使用教材

在使用新教材之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新教材大纲的要求,按照大纲要求对新教材进行熟悉,然后通过和旧教材进行系统的对比,梳理总结新教材与旧教材发生变化的内容,根据自己任教的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备课和任教。在刚接触新教材的时候,教师已经习惯了旧教材的那种按部就班的编排的思路,一接触到新教材,不知从何下手,从何讲起。上课时不由自主地用旧模式进行授课,结果学生听得稀里糊涂,感觉课堂没有核心和重点,导致课堂效果很差。因此,我们意识到必须改变教材观,要把新旧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我开始对新教材内容进行删减、整合、重组,把握认识发展的规律,实现生活逻辑与学科知识逻辑的有机统一,真正地科学使用新教材,

找出重点,让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

(二)把握时代脉搏,永葆时代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中时事政治和新闻对于这个学科很重要,有时考试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题目,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培养学生看新闻的习惯,让他们在学课本上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身边发生的事,然后与课本上的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为此,我经常指导学生阅读各类报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时事》等。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回答一些时事政治问题,并且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些事件有什么样的政治背景?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这样把课本知识与实时政治联系在一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要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教学

中学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课本上都是用比较抽象的观点和深刻的道理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政治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寻求适应本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听起来通俗易懂。这样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学起来才会有兴趣。因而恰当和准确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在内容上增加了许多当今的实事政治和实事新闻,也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现代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把这个学科紧紧地和我们的实际联系到一起。教师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和自由行,给学生一定的讨论和发表自己建议的空间。使得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让学生学起来和理解起来通俗易懂。除了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把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展现给学生,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了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学政治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中学政治教学反思的作用

中学政治教师在讲完每堂课后都应要进行总结和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授课后对自己的授课过程进行的一种有效总结,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会成长,才会不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不断地去改善和完善自己。教师在总结自己的同时要把这种总结经验教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学完新知识后也要进行总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功课进行复习。总之,中学政治的教学反思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中学政治教学反思的策略

1.反思教育理念

当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时,教师应该怎么办?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是否符合学生求学的需求。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说明学生对这个学科没有兴趣,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下工夫。可以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学生带出课本,让他们了解到政治这个学科与社会的联系是密切的,政治知识对以后我们的发展是有用的重要的。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像以前那样漫无目的性了。因此,作为当代的政治教师,特别是在新一轮课改正在进行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转变理念,善待学生,少一点批评与指责,多一点赞扬与欣赏,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都能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

2.反思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很重要,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要进行反思,也要不断地更新找出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关键是看教师运用得是否得当,即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特征以及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等,尤其要看是否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想真正地让学生学习这个学科后有所收获,最主要的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不在于一堂课问多问少、讲多讲少、练多练少,而在于问、讲、练的过程中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内在的动力。因此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自己的教学特长、学生的实际特点相结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进行调整。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指出了如果要不断进步,就要不断反思、反省,教师亦是如此。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反省纳入日常教学体系中。

作者:魏向荣

第三篇: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探究

摘 要: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师要适时反思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增强教学效果,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学反思在中学语文新课程的背景下作为教师教学的精神力量愈发重要。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深化课堂教育教学理论,更有助于教师专业性与学生素养的共同提升。同时也是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方法

反思性教学在80年代由西方国家传入中国后一直受到教育学界的高度关注。反思性教学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教学理论存在,更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反思性教学成为了教学实际与理论研究的重点课程之一,本文从反思性教学的基本流程、特征、价值与方法四个方面浅谈反思性教学,以便说明其在新课程推动下的现实作用与意义。

一、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基本流程

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基本流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语文教学高度与广度。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强调将语文教学与教学反思结合,反思与语文教学过程并无先后顺序,是交错在教学过程中的。包括课前备课、课后复习、学生评价。在反思性教學中遵从的基本反思流程为:发现问题—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实践验证—评价改正—再次发现问题……按照此流程,反思可循环不断的而进行下去。其中的步骤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针对课堂特性与学生特点对某一环节或多个连续环节进行反复循环以达到良好的反思效果。例如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通过事实论据来论证了白求恩是一个具有国际主义、舍己为人且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而在对白求恩通知形象的深刻剖析中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白求恩真的就如文章所说的那样“十全十美”吗?白求恩真的是全身心为人民付出不考虑个人吗?在这些疑问中,老师不能逃避或敷衍问题,鼓励学生在发现问题中提出假设寻求答案。在教师与学生的探讨中,提出了假设:白求恩远离家乡来到中国工作,是否对工作、生活产生过不满。提出假设后,通过对课文的课前预习以及对图书馆文献资料的查阅,教师与学生掌握了基于事实的白求恩真实形象。了解到原来白求恩在中国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牢骚和抱怨的。得出结论后,学生会提出另外的问题,“既然白求恩在中国有这么多的抱怨,那为什么毛泽东还要赞扬他呢?”于是接下来又展开了新一轮反思。最后得出结论:人不是因自身的伟大而显得伟大,而是因其克服了本身的弱点而伟大,而为人民服务始终是高尚的品质。

二、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特征

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反思性教学,是将反思性教学理论将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具有问题触发性、强化的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的交融性的特征。

(一)问题触发性

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是能引起学生的自觉注意的,而反思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及筛选问题。以教师专业化水准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进行假设、探究、深化。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是始于问题,越深化的问题越是能启发新的问题。反思是教师与学生对教与学更为自觉积极的模式,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二)强化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一开始作为一种哲学概念被理解,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即指考虑到他人主体性的个体主体性行为营造一种和谐、理解的氛围。语文教学不是脱离生活实际存在的,往往融入了许多教师、学生自身的许多观念想法。语文反思教学是注重教与学的深层次对话,要求学生与教师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显现教学精神交流的和谐局面。

(三)理论与实践的交融性

语文反思性教学是与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不可分开的,即包括了对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又必须与教学实践相交涉。语文反思性教学不是凭空的妄想或不切实际的“空话”,必须在以实际为基础的环境下展开,将文章内容与深含的蕴意要吃透,从而深化理论理解,达到实践与理论相融合的目的。在《死海不死》一文中提到,死海中因富含有大量的盐和其他的矿物质,使得其密度大于人体密度,所有人们能够在死海中浮起来。学生在未接收过相关理论原理的学习中理解这个过程可能存在着疑惑,因此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反思性检验活动。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实践操作的方式比生涩的文字更有说服力。

三、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实施办法

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过程是语文教学反思与反思教学的交互过程。在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研究中,将反思性教学的实施办法分为两种,即反思手段与反思性课堂教学方法。

反思手段是借助理论知识、语言文字记叙及实践研究三种方法开展的。王娅萍在其研究中指出,教学的成功依赖于理论的正确指导。通过写教学日志、建立语文教学档案、整理教学案例的方式弥补人脑记忆的缺陷,帮助教师加深对教学实际的理解与感悟,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语言作为语文的载体,是社会沟通交往的媒介。语文反思性教学也应该基于这种平等的沟通进行。在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反思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反问反思法、辩论反思法、比较反思法与辩论反思法等。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教师选择合适的反思方法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从而促进语文反思性教学生动有效的开展。

四、结语

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研究是一个可持续发展且具有长期有效性的教学方式。利用反思性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学生学习能力,更能促进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而在实际应用中,这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的不断努力提升、不断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谢素桂.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探究[J].高考(综合版),2016(03):96.

[2]王娅萍.关于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研究[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4):187.

作者:万柱海

上一篇: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论文下一篇:体育艺术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