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办学单位学籍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在“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地区高等教育的主干力量,引导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已经成为地市高职的历史使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基层办学单位学籍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基层办学单位学籍管理论文 篇1:

技工院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技工院校学籍管理是指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阶段过程的管理,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学籍管理的重大意义,探讨当前技工院校学籍管理状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工院校 学籍管理 存在的问题 对策

1 学籍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学籍管理的记录凭证功能

(1)记录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及家庭基本信息。技工学校学生被录取、入学注册后,通过填写学籍表,记录学生的基本个人信息,包括学生的入学成绩等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的各种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学校可以有的放矢制定学生在校期间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循序渐进的步骤;通过记录了解学生的家庭信息,可以对照国家相关政策,比如农村户籍学生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的免学费政策的执行,国家资助性资金使用的重要依据。

(2)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重要原始记录。学生在校就读的3—5年期间,通过每学期学生考试、考核成绩的记录,判断学生学业能否合格。学籍管理对学生有明确的管理目标要求,对于考核合格的学生准予通过毕业或升级;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则要进行补考、退学或不授予毕业证书等处理。同时,对考核成绩优异的学生还要进行鼓励和奖励,而对有作弊或弄虚作假行为的学生要给予严肃处分,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3)学生在读期间政治、思想、表现的重要凭证。学生在校期间,在政治上的进步,如入团、入党的重要信息,均记录在档;学生在读期间,受到的各种表彰的审批原始件,均放入学籍档案;学生在读期间,如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受到“警告”以上处分,至毕业尚未取消处分的审批资料均留档。

1.2 學籍管理对学生学习的保障、激励作用

学籍资料的记录和保留,可以督促学生重视在校期间的学业和表现,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进取,以留下最优秀、光辉的人生档案,从而实现对其教育成才的目的。比如,有学生因违纪受处分,我们明确告知学生,如果在校期间不能撤销处分,那么毕业时档案将记下受处分的人生污点,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学生往往都很努力改正错误,争取在半年或一年内表现良好,从而撤销处分,毕业前消除这一污点。

1.3 学籍资料对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为用人单位提供了解学生的有力依据

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学籍档案是学生本人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才华、特长以及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表现的重要依据。这使学生精准就业及用人单位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用其所长,也使学生更好地发挥特长和优势,实现就业目标及人生价值。

2 技工院校学籍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技工院校迎来了成长的飞跃时期,学籍管理显现出了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学历层次多样、生源结构复杂,学生素质差

最近几年,我国针对技工院校在招生、就业及教育教学等方面政策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在招生方面,有中技和高技、成人大专等不同的层次,招生对象学历层次多样,生源结构复杂,这些改革对培养人才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学籍管理工作也面临新问题。例如在管理内容上呈现出复杂性,经常出现学生休、转、退,中技升高技等现象。随着技工院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录取的门槛放低,有些专业为完成招生任务,甚至免试入学,导致就读学生思想素质、道德水平以及培养潜力普遍下降,学生构成体系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同时,自2006年以来,国家实行农村户籍学生国家助学金,2012年秋季以来,农村户籍学生免学费等资助性政策,更加大了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

2.2 学籍管理制度滞后,社会认可度低,导致学生对档案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随着技工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学籍管理制度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需求,暴露出较多的问题,比如:学籍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有些陈旧、落后的信息已失去留档的意义,而一些重要信息在学籍档案中无法体现,学籍档案呈现不严密性。同时,部分技工院校一味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对学籍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加上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技校毕业生的学生档案也认为可有可无,不重视学生档案发挥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外资、合资或私人企业因为没有人事权,因而完全忽视学生的档案收取及保管。这样一来,一方面是记录学生重要成长轨迹的学籍档案学校视若珍宝,而用人单位却弃如敝帚。如此以往,恶性循环的结果便是本是人生重要档案资料,往往束之高阁,或被丢弃,失去了学籍档案的重要意义。

2.3 学籍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学籍管理是一项精细而繁琐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学籍管理基本采用计算机信息平台,各种资料的记录、学籍的变更及资助信息的显示和统计、上传、汇总都需要具备一定业务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人才能完成,大量数据的操作和分析更需要一定专业素养。近年来技工院校规模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技工院校学习,对学籍管理工作及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情况还有一定差距,有些技工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在专业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工作压力加大,人员流动更换频繁,由此导致很多工作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学籍管理质量。

2.4 学籍管理中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的滞后

学籍管理是一项非常庞大、具体、繁琐且原则性比较强的工作。技工院校开始尝试借助现代化工具对学籍进行管理也是近几年的事,初步实现了技工院校自己的网络与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籍平台网络化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规范或重复设置的现象,容易出现数据矛盾或冲突的现象,给实际工作带来麻烦。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全省学籍平台和全国电子注册平台,同一个学校,同样的学生,两个平台,一个主要用于学生注册,休、转、退学及毕业证的办理;另一个主要用于资助金政策的落实。两个平台都很重要,但如果两个平台由不同部门操作,或不能同时更新,可能导致信息的不一致,造成数据的混乱而引起管理的混乱。而班主任在提供学生基本资料录入时,因两个平台的内容、格式不一样,同样的工作得重复做两次。这一切,一直困扰着我们基层的学籍管理员。因此,我们大胆改革,尝试将两个平台的信息整合,利用计算机编程等先进科学的手段,设计为一表多用。班主任只需录入一次,可以根据需求,生成多种形式的表格,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统一了数据,也是我校数字化管理档案的一次技术上的飞跃。

3 加强技工院校学籍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 与时俱进,学籍资料的设置更趋于科学、合理、适用

关于学籍管理,传统的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监督制约,而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学籍管理目标更偏重于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全面成长,记录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能力及市场生存能力为主要目标。技工院校应逐渐实现由封闭式的资料记录转化为开放型的学生成长的理念;注重记录学生的个性特征,体现学生动态的思想和技能的发展和进步。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只有更接近社会,才能更适合社会需要。因此,学籍管理应以服务为本,既要关心学生,又要严格管理,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本着对学生服务的理念,在学籍管理工作中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以人为本”贯穿到学籍管理的整个过程。

3.2 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提高数据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效率

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籍管理制度,是技工院校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做好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教学理念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手法的创新,个人专业能力也要不断提升,对现有的学籍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比如:严格學籍注册手续,规范学历电子注册程序,量化学生考核制度,制定毕业证书发放制度等。将繁琐的数据处理交给现代化的计算机程序来管理,同时注意记录和保存好学生的纸质档案,这是学生毕业后单位和社会查找学生在校期间信息的重要原始资料。我们学校办学40多年来,不断有历届的毕业生来学校查找原始资料作为凭证,到单位办理职称、入户籍、升工资等等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业务,一些早年毕业生,到退休的时候,才发现档案由于各种原因,缺失一些重要要资料,而重新回到学校查找并证明。可见,保管好纸质档案是多么的重要。

3.3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增强队伍稳定性

首先,对学籍管理人员要进行专业的培训,通过学习让学籍管理人员掌握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软件的运用。同时要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其次,还要不定期的组织学籍管理人员到知名技工院校学习交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学籍资料中班主任记录下的学生的每一科成绩、每一学期的操行成绩,每一学期的评语,这是学生一生求学生涯中重要的财富和珍贵的回忆,我们每一个学籍管理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专业素养,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学籍档案。同时对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探索出更科学的技工院校学籍管理方法,使学籍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更加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3.4 充分掌握利用学籍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信息化技术是现代各行业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的新动力,学籍信息系统也是在学籍管理上实现科学、高效、公正的基本条件。当前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以前半手工操作加小型数据库的学籍管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籍管理中。通过校园网创建学校自己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库,汇集学生在校的各项信息,便于随时调用和统计分析,实现资源共享。作为学生也可通过自动化检索,借助学校网络信息系统查询了解自己的学籍信息、课程表、考试成绩等。

学籍管理是一项专业、持久、精细、繁琐的管理工作,要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就必须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反思和总结,不断探索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学籍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只有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学习管理经验,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更加优质的技工人才。

参考文献

[1] 卢建萍.论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J].科技视界,2012?.

[2] 李玲.浅谈学籍管理信息化的现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

[3] 高林琴.高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黄山学院学报,2011.

[4] 殷涛.如何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

[5] 安鹏.关于加强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作者:王泽娟

基层办学单位学籍管理论文 篇2:

地市高职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可行定位与实现路径初探

摘 要:在“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地区高等教育的主干力量,引导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已经成为地市高职的历史使命。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导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经验出发,国内地市高职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质量有保证、规模有基础、政策有支撑,可以而且应该通过优化学校办学格局的顶层设计、推进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方式标准,为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地市高职;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现实基础;功能定位

地市高职,是指由非省会、非副省级城市人民政府(或企业)主办的、没有任何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鼓励、当前,农村基层现有的富余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中小企业人力资本存在巨大的供需矛盾,引导地市高职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无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节点”,同时也是“最短木板”。

一、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经验

(一)完善的层级化培训体系

就发达国家鼓励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而设置的培训体系而言,大致存在普及型的初等培训、“后继者”式的中等培训、专业型的高等培训等三个层级。普及型的初等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适应农村基层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水平,如韩国的“4H教育”:Head(智慧的头脑)、Heart(健康的心理)、Health(强健的体魄)、Hand(良好的动手能力)。“后继者”式的中等培训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从事农村基层生产、经营、管理的专门技术技能,可以颁发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技术资格证书等。理论与实践结合、高端与创新并举是专业型的高等培训的基本特征,主要目标是为培养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经纪人等等。

(二)严格的职业资格准入门槛

发达国家大都通过立法手段,将鼓励、引导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上升为国家意志。德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产业训练法》、《就业与训练法》,对职业教育机构引导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项目的申报设立、日常管理、教学设施、培训质量等作出了严格规定。2010年,德国政府认定了14个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职业培训行业,州政府的主管部门则定期对其进行监控。在鼓励、引导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过程中,大多数发达国家都严格实施资格准入制度,如英国大学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必须具备的职业培训、技术教育等两类证书。加拿大将“绿色证书”的培训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同时将“绿色证书”作为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甚至是居民继承或购买农场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多渠道的经费来源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一些国家依托国家财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以德国为例,大学生毕业后“扎根”农村基层,国家承担其所有的社会保险。法国通过国家和欧盟的财政渠道,实施青年安置政策,为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且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生提供安家费、减免社会分摊金和诸如房产、土地等各种税收;以安家费为例,平原地区、落后地区以及山区最高可分别达到1.73万欧元、2.24万欧元和3.59万欧元[1]。在亚洲国家,印度通过实施“农村就业计划”,通过财政支持为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主要鼓励他们在基层建立车间,从事农业机械的安装、维修、设备和零部件供应等技术服务工作[2]。

二、国内地市高职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可行性

(一)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质量有保证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在职业生涯选择时大多规避到基层就业,或作为“跳板”,流动性强;由于专业的限制,其所学知识在基层很难有用武之地,往往呈现出“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的困境。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相对较低,侧重技术技能的传授,缺乏理论知识,适应技术、设备更新的后劲不强。有奉献精神,但缺乏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很难满足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其人才培养呈现出高等性和职业性,学生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的技术技能;既能从事生产实践,又具备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发展视野开阔,情商较高,沟通、应变能力强,团队协作能力优良,具有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观,完全能够成为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下得去、留得住”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规模有基础

近年来,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推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无论从院校的数量,还是专业的设置都有了明显的增加。从院校数量来看,《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2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含独立学院283所),高职(专科)院校1327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9995人,其中,本科学校14342人,高职(专科)学校6057人。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共有747个专业,主要对应291个职业类别。我们从全国范围内地市高职院校(含民办高职院校)理论上专业设置及近年来的毕业生数量上来看,基本呈现出一种不断增长的态势,奠定了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服务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规模基础。

(三)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政策有支撑

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转变,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国家、省、市层面上纷纷出台政策、法规,支持高职教育发展,其中对地市高职院校引导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服务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指向也更加明确。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发挥职业教育植根社区、服务社区的重要作用,推动职业院校面向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有文化、懂技术、善沟通的高素质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者。”高层文件的核心导向,明示了地市高职院校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服务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支撑。

三、国内地市高职引导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实现路径

(一)优化学校办学格局的顶层设计

国内地市高职院校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联合办学的理论,充分依托董事会、理事会、职教集团等平台,以引导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服务面向为支点,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资源,促进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的流转。同时,要改变以往传统固化的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的单项模式,围绕农村基层就业逐步建立统一的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的统筹管理体制,形成“政府(或企业)买单,地市高职院校主导,教育机构竞争,学生自主选择”的格局。建立起适应服务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需要的多样化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资源高效统一、培养目标各异、学制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注重在就业(创业)教育培训中提高大学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及技术技能。

(二)推进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地市高职院校引导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应以适应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人才培养为导向,以适应中小企业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为重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面向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形成“学历+技能+创业+人文素养”型地市高职大学生培养模式,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要扩大地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的灵活性,打破现有专业大类之间的明确界限。结合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实际需求,开发综合性较强的专业,组建普适性的“专业群”,适应农村基层就业综合型人才的需要;三是要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鼓励并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深入农村基层、乡镇企业工学交替、分段教学;同时,坚持教育教育与就业市场挂钩,鼓励和支持“订单”培养,因地制宜培养适应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技术技能人才[3]。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方式标准

为应对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地市高职院校应该针对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创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方式。除传统的学业成就评价外,地市高职院校可以并且应该尝试通过开设专业能力强化模块、地方特色课程模块、考证必修课模块等,增设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职业技术能力评价。学会创新是地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其评价内容为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的拓展、项目的开发研究等,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着力培养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在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践中提供新思想、新发现、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能力。此外,随着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职业的不确定性也逐渐增强。为了适合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地市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地适应职业变换,在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过着选择能最大限度施展自己职业能力的职业岗位。

参考文献:

[1]杜丽华.国外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9(11).

[2]温俊萍.印度农村就业保障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J].南亚研究季刊,2012(02).

[3]葛道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作者单位: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作者:刘如

基层办学单位学籍管理论文 篇3:

以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校教育模式改革

〔摘 要〕 基层党校是全国党校系统的基础力量,是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渠道。基层党校如何深化改革创新,真正办出成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以中共河南省杞县县委党校“全覆盖”教育模式为例,认为该校的创新实践对基层党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创新;基层党校;教育模式;杞县党校;全覆盖

党校姓党,资政育人,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校事业是黨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充分发挥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全国党校系统中基层党校是基础力量,是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充分发挥基层党校作用,关系基层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关系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1]那么,基层党校如何深化改革创新,真正办出成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以中共杞县县委党校“全覆盖”教育模式为例,认为该校的创新实践对基层党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杞县党校“全覆盖”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层党员干部培训需求巨大,然而“一县一党校”“一区一党校”的实际情况就导致基层党校培训容量有限,教育培训难以辐射到县、区基层所有党员干部。以笔者所在的河南杞县为例,该县有21个乡镇和1个产业集聚区,1035个基层党组织,35676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有21699名,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很大。县委党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目前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6400多平方米,现有3个教室、2个会议室和1个报告厅,可容纳500名学员同时在校学习。从硬件条件来看,县委党校基本能完成每年固定在5个以上的主体班次和十多个非主体班次的培训任务,该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基本能够实现每两年轮训一次的要求,但副科级以下干部的培训状况则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村镇干部和党员,很难有机会到党校接受培训。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工作的开展,如何让全体党员全部进党校接受党性教育,充分发挥党校的职能作用,成为杞县党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杞县党校正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党校教育培训模式,以满足基层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需求。

(一)打造“四个课堂”,实现党校教育层层全覆盖

1.主课堂逐级覆盖

打造固定课堂集中学习,发挥党校教育主课堂的传统优势。主课堂教学培训重点是副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和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等。为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成效,该校创新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教师讲学”与“学员自学”相结合、“集中理论讲授”与“分组问题研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采取专家授课、领导讲学、专题研讨的方式,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经典解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章党规党性教育”等以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为专题的学习内容,同时结合自编教材开展红色杞县、党性杞县、文化杞县、廉洁杞县、脱贫杞县、实力杞县等内容的学习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既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又聚焦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新问题,利用主课堂教学培训对杞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后备青年干部、村级干部等达到逐级覆盖。

2.微课堂基层覆盖

微型党课是近年来杞县县委党校针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党课教育采用的有效载体。通过组织党校教师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章党规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到农村、学校、企业基层党支部,又把党的政策理论精髓结合生动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给广大党员,提高了党校教学的生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增强了广大基层党员学习党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系统性。微型党课形式较灵活、时间占用少、效率高,通过微型党课开展教学,这是杞县党校创新基层党课的新举措。目前,该校已开展微党课进基层宣讲320多场,受益党员1.6万余人。

3.大课堂立体覆盖

大课堂是指空中课堂,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把教师讲课内容搬到荧屏,连到网络,接进平台,架起了党员干部教育的“空中大课堂”。相较于一般的课堂教学,空中大课堂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足不出户就能快捷地接受到学习教育。该校精心选题,组织教师录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等系列宣讲视频24期,通过电视、广播,使党员干部足不出户就能聆听党的声音、接受党性教育,同时将“互联网+”与党校教学深度融合,利用杞县网、“杞县党建”和杞县党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使该县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党课学习,以此实现空中大课堂对党员干部教育的立体覆盖。

4.大讲堂重点覆盖

领导干部大讲堂是以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的课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专题、党的建设学习专题、从严治党学习专题、政策理论学习专题、党章党规学习专题等课题,坚持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期领导干部大讲堂,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党校来讲学。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宋明昌同志,在为杞县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作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后,对杞县党校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模式大加赞赏,并认为该模式值得学习和推广。

(二)成立乡镇分校,搭建党校培训平台全覆盖

杞县是个革命老区,有党员3万多名,如何实现该县全体党员全部进党校接受党性教育,这是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杞县党校在该县21个乡镇和1个产业集聚区共设立了22所“县委党校分校”,把党校教学推向最基层。在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基础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突出抓好党校主业主课的同时,创新契合农村实际的党课课程,让广大农村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以“主课堂”“微党课”和“流动党课”为主要培训形式,开展乡村党员到分校集中上党课,村头田间听党课等培训。农村党员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党员,不出乡、不出村就能够听党校老师讲党课。杞县党校分校的设立打通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该县党员干部培训平台的全覆盖。

(三)编辑校本教材,助推党员干部自学全覆盖

校本教材开发是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结合杞县实际,充分利用杞县作为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由中共杞县县委党校牵头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红色杞县《党史教育读本》、党性杞县《不忘初心 党性教育读本》、文化杞县《文化历史教育读本》、廉洁杞县《警示教育读本》、脱贫杞县《脱贫攻坚应知应会读本》、实力杞县《社会经济发展教育读本》等十几种理论、党建、文化、历史教育读本,下发到该县每名党员干部手中,让广大党员干部在闲暇时自学有读物。形成以党性教育为主导和地方特色为补充的相得益彰的系列校本教材,以此推动杞县党员干部自学全覆盖。

中共杞县县委党校通过创新教学载体、创新课堂形式、成立党校分校、编辑校本教材等,实现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通过培训使基层党员干部成为政治信念上的明白人、政策方向上的明白人、遵规守纪上的明白人、带领群众致富上的明白人、依法办事上的明白人、德孝文化传承上的明白人,增强了党校教育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探索出了一条基层党校教育培训的新模式,确保了“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对杞县党员的全覆盖。杞县党校“全覆盖”教育模式也为党中央提出的“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党的十九大精神”[2]的要求得以落实打下了基础,对基层党校的创新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杞县党校教育模式创新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一)从实际出发,是基层党校改革创新的基本点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第二十二条关于“因地制宜推进县委党校办学体制改革”中提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有效整合县域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各地区由于存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推进基层党校改革创新、促进基层党员干部能力建设中,一定要根据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水平,谋划创新的目标和思路,发挥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特色。如杞县党校依托杞县作为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伊尹、董宣等杞县历史名人和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开发新的党性教育资源,打造杞县党性教育品牌,以突出“党性教育特色”“红色文化特色”“基层工作特色”组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旨在打造“党性之校”“创新之校”“开放之校”“和谐之校”“文明之校”“繁荣之校”。这“三个特色”和“六个党校”是杞县党校持续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努力方向。

(二)开放办学,是基层党校改革创新的着力点

对于基层党校来说,相较于省、市级党校,办学格局更为封闭、教育资源颇为不足,这些就成为基层党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想要解决问题、克服障碍,就要通过开放办学,打破相对封闭的办学格局,以积极的姿态走出去;通过交流合作,整合利用党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以杞县党校为例,近年来该校积极创新“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开放办学模式。“走出去”,就是走出党校,为学员和党校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組织学员进行异地学习和课题研讨,让学员带着思考进课堂,带着课题赴教学点,真正做到学有成效;组织本校教师到人民大学、深圳大学等知名大学和延安干部学院、遵义市委党校等党内学校交流教学方法内容,选派骨干教师到中央党校、河南省委党校、开封市委党校学习党的十八届中央全会精神和十九大精神。通过积极“走出去”,拓宽党校教育的“广度”。“请进来”,就是把党政机关领导和社会知名专家请到党校来,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推进党校教育的“深度”。通过开放、合作、交流、学习,杞县党校的软实力不断提升、新优势不断凸显,实现了自身的新发展。

(三)注重实效,是基层党校改革创新的落脚点

基层党校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只有把创新的平台、载体等都赋予实实在在的内容,将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将创新落到实处,才能取得扎实的成效。检验基层党校改革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准,关键就是要看实效。如杞县县委党校通过创新教育载体,使党课“上荧屏”“下基层”“联网络”;通过创新课堂形式,打造“党校主课堂”“基层微课堂”“空中大课堂”“领导干部大讲堂”,实现党校教育层层全覆盖;通过成立乡镇分校,实现党校教育培训平台全覆盖;通过编辑校本教材,助推该县党员干部自学全覆盖,最终实现了党校教育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

(四)制度保障,是基层党校改革创新的关键点

党校既不同于普通学校,也有别于一般的党政部门,它有其自身的特殊发展规律,要有相应的制度机制作保障,涉及办学体制、经费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学员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杞县党校为例,杞县县委坚持党委办党校的方针,把党校工作纳入县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党校工作,并把县委党校各项工作所需经费全额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县委党校办学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由财政部门统筹用于县委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学员在县委党校学习、食宿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拨付县委党校,学员不再回原单位报销。

杞县党校也在不断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原则,专职教师采取人才引进与择优选调相结合,同时选聘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兼职教师,并不断探索构建既区别于公务员又不同于普通事业单位的党校教师管理体制;对教师教学实行严格的教案审核、集体备课、课前试讲制度;坚持党校科研紧紧围绕教学展开,规定教研人员每年到基层一线调研不少于1个月,并建立相应的科研考核激励机制;杞县党校坚持从严管校治校,建立规范化的学员学籍管理、在校纪律、考核评价等机制,保证各项培训轮训任务的顺利完成。正是由这一系列的制度机制来作保障,杞县党校才得以健康有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创新,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3]基层党校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层主阵地。基层党校如何深化改革创新,真正办出成效,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新形势下,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有效整合本地区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探索和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提高干部培训质量,是基层党校的重要责任。唯有如此,基层党校才能为不断谱写党校教育改革新篇章、开创党校事业发展新局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卞吉安.办好基层党校 夯实战斗堡垒[N].人民日报,2013-08-16.

[2]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7-11-03.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

责任编辑:毋 斌

作者:李欢 崔淑慧

上一篇:发酵生物工程技术论文下一篇:多媒体英语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