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派美学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在当代西方,有三个学派——美学中的环境美学,文学中的生态批评,景观学科中的生态美学——都把怎样进行生态型的环境审美作为研究主题,并且在批判西方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方面与中国美学的原则相契合。而环境-景观-生态关学又有小全理论和大全理论之分,研究其对西方传统美学的批判和与中国美学的异同,有益于推进美学理论建设。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科学派美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派美学研究论文 篇1:

论述科学与美学的关系

【摘 要】科学与美学曾都是哲学的分支,都是对世界上自然、人文、社会不同形态的理论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的研究领域都会根据新的经验和数据对理论系统进行验证和修正,从而逐步提高其理论的可靠。逻辑严密的科学与抽象感性的美学似乎对立的两门学科,将逐步走向统一的步调。

【关键词】科学 美学 艺术 哲学 黑格尔

1 科学与美学的概念

科学本意是知识,是一种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应客观事实和规律。科学分为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美学”是用来称呼美的哲学。美学具有艺术美,但美又区别于艺术和艺术品,因为美是无对应物的。“美学之父”鲍姆嘉通的《美学》将美学集中为两个方面:一是把美学规定为研究人感性认识的学科,二是美学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

科学和美学在古希腊时期都从属于哲学范畴,都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在哲学所属的全部分支中,美学可能是做没有影响力最缺乏生气的,人们也做了各种尝试,力图把美学转变为一门科学,但是美学至今仍旧属于思辨哲学的一个分支,因为是美学史高度抽象和概念性的学问。

2 科学与美学的形成和发展

最早的科学是由教会神学统治的,研究活动也往往同宗教迷信活动混杂在一起。宗教迷信在本质上是反科学的,但它却终究不能阻止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在古希腊时期达到了古代自然科学发展的高峰,第一次科技革命,才独立成为近代科学。

美学思想的形成,诞生于近代鲍姆嘉通过美学规定为感性学,标志着美学这一学科的正式形成。西方近代美学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了思想顶峰。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绝对精神,他的哲学体系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认识也不再局限于艺术美,而是多样美,对艺术的领域也逐渐有了丰富解释。笔者认为,美学并不是其本身固有的,而是人类的附加品,不同构成的人,对其美的见解和看法以及分析将各具不同,而最终有理论支撑的美学被遗留和成立了,没有依据的感性美学被遗忘和淘汰了,但并不能证明它没有足迹。

18世纪瓦特发明蒸汽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批量产品生产的工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促使了美学在科学的诞生。19世纪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其目的在于解决产品技术和艺术之间矛盾的美学运动,对美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世纪装饰艺术运动的兴起,产品的功能美和形式美大部分是服务于社会的上层阶级。因此,机械产品倾向自然、华贵。在颜色上强调原色和金属色,具有极强的装饰色彩。

21世纪科学与美学已经得到了良好的融合,科学的全球化,美学的国际化,科学与美学都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而科学创造了真善美的评判标准,真是技术和艺术之真,善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体现伦理道德的价值,美是既具有功利性又具有无功性和形式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科学和美学并行的发展使社会服务更加的人性化和生态化。

3 科学与美学的关系

研究美学的学者被赋予艺术家的称谓而精心于科学的学者则被称为科学家,二者兼具的将赋予哲学家的称谓,“哲学家”这一名词的创始人是毕达哥拉斯。在科学方面,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学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在美学方面,他们主张美在于数的和谐关系,最美的图形是球形和圆形。数学家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著写的《GEB—一条永恒的金带》,书名中的G代表数学家哥德尔,E代表画家埃舍尔,B代表音乐之父巴赫。将独立的各个领域数学、音乐和绘画编织在一起,让人们感受到科学与美学的相容性和一致性。所以,仅有美学而没有科学是不能被沉淀下来的,美学与科学在许多学者以及学派的观点中都是相互依附而存在,科学和美学都是他们理论的支撑点。

科学具有理性美,美学具有艺术美,同时具有相当高的科学性,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其科学性也会不断的得到提高,从狭义上说,即从任何物质自然界是相互对立的意义上说,美学则和心理学及社会学一样是一门人文科学。从人类及其全部作品都是自然现象这一说法上来说,美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

恩斯特·海克尔在《宇宙之谜》一书中指出:“美学上自然欣赏的进步同时也是科学上自然认识的进步。”这句话反应了科学与美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科学是否与美学结合,取决于他是不是科学真理,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又使科学的理论之美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海森堡说过,“美是真理的光辉”,这句话的意义在于美学可以延续和发挥科学的光辉,启迪科学的创造性。科学创造美学,美学促进科学已经有了许多的精通美学的科学家,都为这一理论奠定了实质,他们从各自的科学审美创造实践中发现科学理论中存在着极大的美学价值,竭力提倡和促进科学与美学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郭晓霞.科学美——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J].河南科技,2005(09).

[2]高文武.以美启真 双向互动——简析杨振宁的科学美思想[J].哲学研究,2005(10).

[3]眭平.科学发现的重要动力之一:科学之美[J].科技导报,2003(05).

作者:刘艳

科学派美学研究论文 篇2:

环境—景观—生态美学的当代意义

摘要:在当代西方,有三个学派——美学中的环境美学,文学中的生态批评,景观学科中的生态美学——都把怎样进行生态型的环境审美作为研究主题,并且在批判西方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方面与中国美学的原则相契合。而环境-景观-生态关学又有小全理论和大全理论之分,研究其对西方传统美学的批判和与中国美学的异同,有益于推进美学理论建设。

关键词:环境-景观-生态美学;西方传统美学;小全理论;大全理论;意境理论

文献标识码:A

一、环境-景观-生态美学的兴起对美学理论的意义

从美学上对环境进行研究,在西方有三种学说从三个不同的学科产生出来,这就是美学上的环境美学,以伯林特(Arnold Berleant)、卡尔松(Allen Carlson)、瑟帕玛(YrjoSepainma)等为代表;文学上的生态批评,以布伊尔(Lawrence Buell)、格罗费尔蒂斯(Cheryll Glotf-elty)、默菲(Patrick D.Murphy)等为代表;还有景观学中涌出的生态美学。前两个学派,在中国美学界(如曾繁仁、陈望衡、王诺等)得到很好的介绍,后一个学派比较复杂,分为以美国为主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简称LA学科,孙筱祥等老一辈学人译为“风景园林学”,俞孔坚等新一代学人则译为“景观规划设计学”)和以德国为主的景观生态学(德文为landschaftsoecologie,英文为landscape ecology,简称LE学科)。二者有重大的差别又有相当的交迭,不在这里展开,且为了本文的方便暂把二者按其核心词landscape总称为景观学科。20世纪末期,从景观学科中写出了一批以生态美学为主题和标题的论著,如切努维斯(Richard Chenoweth)和高博斯特(Paul Gobster)的《景观审美体验的本质和生态》等。如果说景观学科在整体上主要被中国的景观园林学界所介绍,那么,这些新出的生态美学的论著,则被美学界(李庆本、彭锋等)所介绍并被归为生态美学或自然美学之中。环境美学、生态批评、景观学生态派这三个学派虽然各自有不同的学术传统、研究领域、讨论主题和批判对象,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从生态的角度讨论环境问题。因此我在几篇文章中将之总括为西方生态型美学,这样是简洁了,但内容不清楚,如要从词而知其所源,则用“环境-景观-生态美学”更能突出其起源背景。从美学角度来看这三大学科,有一个特点比较突出,即都是对西方以艺术作为美学主体和美学原则的美学研究方式表示不满、反抗、批判。它们以生态文明的新视野,把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与西方传统美学区别开来,造成了西方美学的内部冲突,并在这一冲突中开出了西方美学的一片新境,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西方美学与世界美学(特别是中国美学)的汇通。这一西方美学内部的冲突和中西美学正在形成的汇通,形成一种新的宏阔视野,让我们去思考美学理论在这一复杂的互动中进行演进的方向。

为了让美学理论的演进更为清晰,可突显三大区别来给予认识:

一是从西方美学的内部之争中突显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与艺术型美学的差别,有了这一区别,西方美学演进的主要关节就呈现出来了,同时新型美学的主要之点也突显出来了。

二是从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中突显小全视野和大全胸怀的差异,这一差异不但显示了西方美学在新型美学中的内部冲突,而且把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同异突显了出来。

三是要突显具有大全胸怀的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与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并有系统理论总结的环境一景观一生态美学的同异。这一突显不但有益于进一步促进中西美学比较,深化美学基本理论,而且有助于对环境-景观-生态美学本身的推进。

下面就综合这三大区别,围绕环境-景观-生态美学所由产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来进行论述。

二、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与艺术美学的区别和与中国美学的关联

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使一系列美学理论问题突显出来,其中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西方由区分性而建立起来的美学进行批判;二是用艺术美学去看待艺术之外的方式遭到质疑。

所谓区分性,即从客体上讲,一切事物(社会,自然,艺术)都有美,但社会和自然中的事物,其美是与现实功利和知识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是不纯粹的。而艺术是艺术家为美而产生出来,从而是纯粹的美。因此,美总是体现为纯粹的艺术形式,美学理论是对艺术美的总结,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从主体上讲,西方把人的心灵分为知、情、意。知与理性相关,产生科学和逻辑;意与意志相关,产生伦理和宗教;情与感性相关,产生美学。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所谓完善,就是由情感本身而产生,排除掉了日常功利和概念知识,就得到了美感。因此,在西方传统中,美的原理主要关注两点:一是非功利追求的情感(美感),二是非功利内容的艺术形式。这两方面都集中地体现在艺术上。所谓的审美经验就是欣赏艺术时的经验。由此,社会和自然的事物之所以成为美,是由于我们用艺术的法则(排除功利和排除内容)去看待而产生出来的。比如西方的自然之所以呈现为美,就在于观察者一方面采用了心理距离,另一方面用绘画的原则和绘画家的眼光去看它。摄影也是用取景框一样的机器,把自然变成绘画而成为美,这在理论上体现为如画理论(Picturesque)。

西方思维的区分性实质是建立在实验室基础上的。要认识一个事物,必须把这一事物从其环境中区隔出来,放进实验室里,进行仔细的分析,才能达到本质认识。整个工业文明就是在实验室型的思维中产生的。由生态文明而来的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从思维方式来说,正是要拆除实验室把自己与外界的一切隔离开来进行研究的方式。落实到美学上,就是要把一物之美与其所在的环境,把特定环境与整个地球生态联系起来。反对只用艺术美的原则、只用取景框的方式去看自然和景观。在环境-景观-生态美学看来,一个用艺术形式美原则来观照的景观,可能恰恰是违反生态原则的。用艺术之眼来看美的自然,可能根本上是与生态原则对立的。这一对立,被戈比斯特(Paul Gobster)称为“审美与生态冲突”。比如,林木采伐之后留下的小树枝、小碎片,有助于森林再生,是一片生态美景,而景观设计师和游客则认为是杂乱或肮脏的景象,应予清除。再比如,在河道和陡坡上种植野草可以减轻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但众多农民和游客却认为这是缺乏管理的表现。从事视觉管理实践的景观设计师往往关注的是传统美学型的“风景美”或“视觉质量”,把森林景观归纳为形式设计概念中的线条、形式、颜色、肌理等,而忽视了景观的生态价值。在环境-景观-生态美学看来,违反生态原则的自然和景观从根本上是有害于人的。人一旦知道这一点之后,这样的自然和景观就不会引起人的美感,人也不会认为这是美的。因此,美并不完全是非功利和纯形式的,而是与功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旦环境一景观一生态美从根本上去反对传统美学,以艺术美学原则作为整个美学的基本原则时,整个美学的面貌就发生了变化,于是自然美学、景观美学、生活美学、身体美学纷纷产生出来。这些美学的特点,就是与功利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的美不仅是个形式的问题。

当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产生以后,再反观中国美学,不难发现,它们在一些基本原则上是相通的。就主体来讲,中国主体的性、心、情、意、志从来都是统一的,不能分割。程颢《语录十八》说:“心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语录二五》说:“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谓之天,性之有形者谓之心,性之有动者谓之情。”《诗大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志互文见义。总之,中国美学不会把性、心、知、志、意区分开之后来讲情,而是将之结合起来讲情。同样,中国不把艺术看成是与现实不同,而将艺术与现实打成一片,认为社会和自然本身就有美。天地有大美——日月星,天之文;山河动植,地之文。谈社会,有典章制度之美。论人物,孔子讲“周公才之美”(《论语·泰伯》)。说文学,刘勰认为,六经是一切文学的核心,文学之美由之而出。整个艺术就是要反映天地之心、万物之情、时世风貌,以及人在天地之间、现实之中的真实感受,中国的诗、文、书、画、建筑、音乐,都强调直接反映现实和人在现实中的真实性情。

在当代的美学争论中,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与中国美学站到了一起,而与西方传统美学不同。这一点是值得玩味的。

三、环境-景观-生态美学对审美心理的修正和与中国美学的关联

心理距离是传统美学的一条基本原则,面对自然和景观(比如一棵树),一个人只有从日常意识的功利之念和认识之思中摆脱出来,不起功利之念(这棵树有什么用,值多少钱),也不作认识之思(它是什么树,在植物学上叫什么名字),对象才会作为审美对象呈现,人才会对之进入审美之维。把进入了的审美心理进行强化,就形成了关于这一自然和景观对象的艺术作品(一幅关于树的绘画或诗歌或音乐),这艺术作品完全与自然环境中的树区别开来,成为了纯粹的美。在环境一景观一生态美学看来,心理距离虽然可以让人摆脱日常功利态度和科学抽象态度而走向审美,这一初始程序有对的一面,但进一步前进的方向是错的。正确的方式是在摆脱日常功利态度的同时,不走向与现实不同的艺术形式之美,而是走向与现实更紧密更深入联系的生态之美。这时,在人的眼中,一棵树既摆脱了与人的日常功利相联(值多少钱,可以买回家做什么家具),又不像科学家那样,将其从环境中分离出来,仅与植物学上有种、属、差的知识体系相连,更不像传统美学那样,与现实脱离开来,成为只有纯粹的形和色的艺术之树(例如像一个画家或摄影师那样去捕捉树的形、色、光、姿等视觉之美),而是尊重这棵树的活生生的现实性和整体性。不但这棵树的形、色、味、姿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地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而且树与它的环境,从周围的近环境和逐渐远去的大环境,甚而上至苍天,下至大地,以及充溢在天地之间的生动气韵,都以一种生态的方式紧密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因此,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心理距离这一貌似相同的现象,得出的却是本质不同的理论,强调的不是距离和摆脱,而是联系和深入。由于不是从距离着眼,就不再走向传统审美心理所讲究的进一步的直觉、内摹仿、移情、同一,而是按照联系和深入的方向,呈现活生生的生态系统中的一棵树,联系着各种功能、关系、植物链,以及让该树得以生长于其中的整体生态环境和该树在这一环境中的生存方式。也就是布德(Malcolm Budd)所讲的“将自然如其所是进行欣赏”(P42-43)。以这样的理论方式,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不仅开辟出了传统美学所忽视或不屑的自然美和现实美,而且要用这一自然美和现实美后面的生态思想去改变传统的艺术美观念。

回望东方,中国美学在面对自然时也正是从生态的整体性进行审美的。审美,首先是人与宇宙在整体上的互动,物和人都是在宇宙整体性的气的流动之中,所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钟嵘《诗品序》),“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其次是直接面对事物。如钟嵘《诗品序》讲的,要“即是即目”“亦惟所见”,而无需经、史、故实这些思性思考,只要按对象的原样观赏,如宗炳《画山水序》讲的“以色貌色,以形写形”。最后,对象不是孤立起来的对象,而是就在天地之间并与之紧密关联在一起的对象。因此,中国人的审美,一定是要仰观俯察、远近往还地进行。如杜甫《登高》诗:“风急天高猿啸哀(仰观),渚清沙白鸟飞回(俯察)。无边落木萧萧下(由近到远),不尽长江滚滚来(由远到近)。”这里没有哪一个对象是孤立出来进行欣赏的,而是关联起来进行欣赏的。因此,整个中国美学,不强调心理距离和形式静观,而是突出主体和客体在天地之间的互动。这正与西方当代的环境一景观一生态美学的主张相契合,而与西方传统美学相左。三者之间在美学上的差异,从如下的对立中显示出来:

第一,在审美对象的设定上,是先要把对象从现实世界中孤立出来而形成审美对象,构成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审美世界,还是对象就是现实世界,突出对象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联系而让现实世界本身成为审美世界。

第二,在审美主体的设定上,是让主体从现实主体中孤立出来而成为审美主体,构成一个与现实心理不同的审美心理,还是主体就在现实世界之中,突出主体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联系而让现实主体不脱离现实而成为审美主体。

第三,在审美方式的设定上,是让审美在专门的场地(美术馆、音乐厅、电影院、博物馆)孤立地进行,获得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美感,还是可以在天地之间的任何地方进行,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所讲的,面对现实“目即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和司空图《诗品-自然》所讲的“俱道适往,着手成春”,从而达到庄子所讲的“目击道存”(《庄子-田子方》)。而且,在天地之间的生态性关联中,真善美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关联、内在渗透的,正如中国人所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

四、环境-景观-生态美学的两种生态观与中国美学

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差别,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从孤立型认识(把美与其它方面区别开来)和关联型认识(把美与其它方面联系起来)的区别,也可以说是元素型认知(把事物分成元素,通过对元素的认识来认识此物)和系统型认知(把事物看成是在系统中的物,通过认识系统来认识该事物)的区别。这里的所谓关联和系统,都是把事物与生态系统关联起来,通过其与生态系统的关联来感知该事物的美。符合生态的就是美的,不符合生态的就不美。这里,面对事物进行审美判断时,对该事物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就显得重要起来。因此,有些环境-景观-生态美学家,如卡尔松、罗尔斯顿(H.Rolston)等人,强调理性干预在自然和景观审美中巨大作用。这理性就是关于生态系统的知识,通过意识到一事物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去完成对此事物的审美判断,从而去感受此事物的美。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理性干预说预设了人能够掌握生态系统知识。而实际上,生态系统具有两个层面:一是具体时空中的生态系统,可以由当前生态学知识来予以把握,以目前人类的认识能力为限,是一个有限的生态系统,可以称之为小全知识;二是与具体时空中的生态系统紧密相连的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生态系统,可以称之为大全知识(但对此人类知识还有很多盲点,它以一种“无”的形态呈现出来)。当人们要对审美现象进行理性干预的时候,只能是以小全知识进行干预,它会有效而且可以改变人们的审美感受。但由于小全知识的盲点,它既可能有益于正确的审美,也可能有损于正确的审美,因此,也有些环境-景观-生态美学家,如赫伯恩(Ron—aid W.Hepbum)、伯林特、卡罗尔(Joseph Carroll)、等,不主张审美中的理性干预。这样,环境-景观-生态美学被分成了两派:小全派与大全派。小全美学信心满满地运用着小全生态系统知识,并以此去进行认知干预,大力反对艺术美学的形式美模式,以建立新的生态型审美感知模式。实际上,这种小全美学在内在精神上,还是西方古典型的科学精神和实体型的美感模式。它把在历史长河中还在发展着和变化的知识系统认为是一种终极真理。大全派认识到大全是人类尚未认识到也不可能以一种科学的方式去认识的知识系统,呈现为一种“空无”,而小全的生态系统又是由大全的生态系统所决定,并与之紧密相联。由于大全的未知,从而小全也充满了空白。因此,贝森特(Gregory Bateson)认为,在这一意义上,美学像宗教一样,审美是对整体大全的一瞥,使人在无意识中认识到这一大全的整体。从这一角度来看,生态型美学不仅是实体性的感知模式,而且是对整体大全之无的体悟,以及对小全中因为与大全相关联而产生的类似于“二阶偏向”的空白的体悟。一方面生态感知的客体充满着“无”:“我们设计的任何系统的结构都是不完整的,有许多明显的漏洞。不完整性存在于我们试图加以描述的有机体的关系中,即从外部观察中获得的结构关系,不完整性也出现在生物体自身结构信息的各个方面,即相互联系的信息总和。因此,与物质世界不同,出错和行为异常都是可能的:地图总是不同于领土。”(P171)另一方面,生态型感知的过程也充满着无:“不了解感觉图像形成的过程对于我们感知图像的形成是必须的,因为在我们的视线中,感知的连续性是差异的‘瞬间细节’的首要环节;我们不能为了研究看见某物的过程而将其置于中止状态,这样就不可能看见某物,眨眼的瞬间存在着间隙,这种间隙存在于试图在各种信息充斥的视觉领域里形成一个不变的形象的过程。”(P173)如果说,小全派信心满满的生态美学给出的新的审美感知虽是动态但仍为实体的结构,那么,大全派忧心忡忡的生态美学则看到了这一实体结构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空白;如果说,小全型的生态美学对与具体的生态系统相关联的更大生态系统怀有一种科学型的实体的想象,从而使其审美感知时的景外之景呈现为科学型的一个大系统,那么,大全型的生态美学对与具体生态系统相关联的更大的生态系统则怀着一种哲学型的空无的想象,从而使其审美感知时的景外之之景充满着“是有真迹,如不可知”的空灵。

中国美学基本上是与大全理论相契合的理论,但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美学的大全理论建立在气的宇宙上,生态系统同时是一个生命系统,气化流行,衍生万物,物亡之后又复归于宇宙之气。而西方的大全理论,建立在物理的基础上,西方进化论是宇宙演化由物质而到生命,宇宙从根本上说是物质的。目前人类还未认识到的物质,被命名为暗物质或反物质,总之是一个物理系统,因此,生态系统也是从物的角度去思考和把握的。

第二,中国美学中由气而来的宇宙的整体是一个虚实相生结构,实的一面是可以认识的,相当于西方的小全派;虚的一面是尚未认识的,相当于西方大全派中的盲点。对于中国美学来说,尚未认识的虚是可以体悟的。这样,面对事物,中国人的审美是从虚实两方面去看待的。通过实去把握虚。

第三,由于虚实相生是中国宇宙的结构,因此中国人的审美一定是从实而体悟到虚,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美感;而西方的大全派面对已知和未知对立之时,感受到未知的盲点,往往使主体心理由科学而转向宗教。科学对于不确定的未知,一方面靠科学一定会进步的信心去面对,另一方面又因为未知的不确定,往往会产生迷惘、困惑、无助。而宗教则以一种信仰的方式把大全与上帝等同起来,从而给人以信心。现代性起步时的牛顿是如此,现代性转折时的爱因斯坦也是如此。而这种由科学向宗教的转化,从文化性上讲,又是与西方文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区分性文化相联系的,科学、宗教、艺术既有区分又有合作,共同推动着西方文化的进步。因此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上的小全派是与西方文化中突出科学思想的思维倾向相关联的,而大全派则是与西方文化中突显文化整体性的思维倾向相关联的。

从这一点看,中国美学不但与西方环境一景观一生态美学中的大全派相契合,而且可以用一种更具有生态精神的方式对环境-景观-生态美学的理论予以推进。

五、从中国意境的理论看中西美学在生态观上的同异

从西方的环境-景观-生态美学的眼光朝东方看,中国美学显示了一种与之相同的性质,从生态的角度去讲解中国美学,又会把中国美学与西方环境一景观一生态美学的同异突显出来。这里且以中国的意境理论为例,呈现中西美学各自的特色。

意境理论讲述主体面对客体时,主体是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构成的,客体是由色、声、臭、味、触、法(六识)构成的,用前者去面对后者,而产生境。境者界也。一方面用主体的眼、耳、鼻、舌、身给客观之景划定一个界围,让这一界围之中的景物成为主体感受中的景物;另一方面让这一界围中的景物成为在主体感受中的景物。正如明人祝允明《送蔡子华还关中序》所说:“身与事接而境生。”(这里“身”和“事”都用的是以部分代全体的方式)在境中,客体的色、声、臭、味、触、法,已经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在主体的感受之中;主体的眼、耳、鼻、舌、身、意,也不是纯主观的,而包含了所感受的客体。但是最重要的,这里的主体不只是与知与意区分而孤立起来的情,也不是与外在感官相区分而孤立起来的内在感官,而是知情意的合一,即眼、耳、鼻、舌、身、意的合一。同样,客体也不只是事物的形象,而是色、声、嗅、昧、触、法的整体。形象内在的法(包括着功利性的法则与科学性的法则)与主体内在的意(包括意与知)同样是在主客合一的“境”中存在着的,并起着作用的。因此,意境的理论虽然在审美的主客相对中起着变化,但这一变化一直是在天地(生态)的整体中进行的,而不是与天地(生态)的整体拉开距离、孤立起来进行的。因此,它不是让境不同于景而成为另一孤立绝缘的审美对象,而是对景的深化,更确切地说是“身”(主体)与“景”(客体)在天地间(生态中)的双向深化。

这一审美的深化让境中之景和境中之意同时成为意境,但前者突出意在境中,后者突出境中有意。这里的意也可用情来代替,都是为了简洁而用部分代全体,如祝允明讲“身与事接而境生”之后,紧接着讲“境与身接而情生”,这个情也可以用意来代替。王昌龄《诗格》讲到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就是对境中某一部分(物或情或意)的强调。但关键之处在于这一深化是在天地之间(或日生态之中)进行的,深化的结合是境中之意的出现,即客体有某一主题被突显出来。这一突显是在主体中的突显,因此,主体也意识到了这一主题。可以说,境有一种意被突显出来,境成为具有一个主题(意)之境,即成了意境。这里不强调物境或情境而强调意境,在于用“意”突出感性与理性的合一。正如刘勰所说,是一种“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文心雕龙·神思》)的心理整合性行动,同时突出主客合一中理性的作用,还在于突出境虽然在天地间(生态中)生成,但并不脱离天地。审美中形成了意境,达到境中之意的突出,并以这意去统一整个境,这与西方环境一景观一生态美学中的小全理论相契合。然而,意境的生成是在天地之间进行的,而且审美者完全意味到境在天地之间。为了强调境与天地的关联,意境理论不能凝固在境中之意上,而一定要让境中之意与天地相关联。正是这一关联意识,让审美的演进从境中之意进入到境外之意。美感的最后达成,是由境中之意到境外之意的跃进而完成,这就是意境理论一再强调的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韵外之致。这种韵外之致是超越于人的时代知识的,是不能用时代的主题来进行总结的,是超绝言象的,是言不尽意的,因此,它与环境-景观-生态美学的大全理论相契合,是用有限去表现无限,用瞬间去体现永恒。一如司空图所说:“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诗品·缜密》)亦如刘长卿所言:“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把中国的意境理论与西方的环境-景观-生态美学相比较,西方的小全理论相当于境中之意,这里也有境外之景,但这境外之“景”,是具有时代性的生态知识,表现为对时代知识的坚信;西方的大全理论相当于象外之象,体现为人的迷惘和在迷惘中的信仰,而中国的意境理论的韵外之致,内蕴着人与天合一的信心。

从生态视角对中西美学进行比较,对美学理论的演进应该有所推进。

作者:张法

科学派美学研究论文 篇3: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不仅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还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来确定的,可划分为四个部分。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体系 理论体系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经过20多年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面临着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建设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不仅要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还应该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必须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要遵循如下三条原则:一是以学科自身的特点为依据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二是对学科自身的规律把握的程度;三是本学科研究理论化的状况。从学科建设的进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构架尚处在探索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对此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由于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基础,又加上对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作一个大体的描绘还是可能的。恩格斯在讲到“科学分类”时曾经指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也就在这里。”[1]毛泽东同志也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持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2]也就是说,要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地位,必须确立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并根据研究对象来构建其学科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是指学科内部子学科的构成。每门基础性的学科都有一系列成熟的或不成熟的子学科,这些子学科之间按其性质又可分为几大类,进而形成一个学科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学科。

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科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学等。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成立的基本标志,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据。没有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也就不可能有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还为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分析工具和方法论基础,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起着理论指导的作用。各种分支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从而对某一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进行分析、解剖。

思想政治教育史。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说史;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史。思想政治教育学说史是专门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创立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门学科的发展过程。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研究,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深入。思想史比思想政治教育学说史悠久得多。自人类有能力思考自身起,就有思想的存在,人类思想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研究人类认识自然和认识自身的思想过程,同样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之后的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理论家、革命家在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历来都十分重视运用比较研究。马克思说,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马克思在从事《资本论》的著述时,就对资本主义产生以前的各种形态的生产方式作了相当广泛而精深的比较研究。恩格斯在论及此事时曾说:“只知道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形式是不够的。对于发生在这些形式之前的或者在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和这些形式并存的那些形式,同样必须加以研究和比较。到目前为止,总的来说,只有马克思进行过这种研究和比较。”[3]恩格斯本人对比较研究也十分重视,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国农民战争》等著作中都有过精彩的论述。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在研究德国历史(它完全是一篇苦难史)时,我始终认为,只有拿法国的相应的时代作比较,才可以得出正确的标准,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一切正好和我们这里发生的相反。”[4]

毛泽东同志也说过,“有比较才能有鉴别”,[5]有分析鉴别才能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比较、分析、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深入下去,必须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学派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在当前,要侧重抓好如下几方面的比较研究:(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2)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4)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5)古代中国与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6)中国大陆与台港澳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7)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等等。

透过对不同类型的国家、地区、行业、部门以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才能从中分析、借鉴、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的东西,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学。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测研究,即根据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思想变化的规律性对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变化发展的基本特点进行科学的预测性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前进;另一方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即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学科向前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学科包括一个数量众多的分支学科群。由于学术界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的研究,因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产生了众多的分支学科。

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可作如下划分:

(1)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不同年龄层次,可划分为未成人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年思想政治教育、老年思想政治教育等。

(2)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层次,可划分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

(3)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不同职业层次,可划分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关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经营者思想政治教育等。

(4)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不同群体,可划分为工会思想政治教育、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共产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党派思想政治教育等。

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还可作如下划分: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研究;

(2)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特点研究;

(3)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

(5)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7)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8)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

(9)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0)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等。

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还可以列举很多,由于篇幅所限,恕不赘述。但是必须看到,尽管每一门分支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是这种理论体系都是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去对分支学科的对象进行研究的结果。因此,分支思想政治教育在总体上属于“应用”研究的范围。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学科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独立的方法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也有自己的方法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是把哲学方法、逻辑方法、系统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测量评估方法和社会调查方法等加以吸收和融汇,构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这个方法体系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工具和手段等三个层次构成。

(1)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和逻辑方法论两个方面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理论体系,它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向和道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逻辑方法论是一整套科学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的理论体系,它对建立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提供了思维方法的指导。

(2)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中间层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熏陶感化法、典型示范法、扬长避短法、矛盾转化法、比较鉴别法、正面引导法、循序渐进法、自我教育法、群众帮助法、舆论宣传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等。这些具体方法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能深入具体地解决具体对象的实际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和工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最低层次是各种专门的技术和工具。专门的技术包括观察、访问、座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专门的工具包括座谈记录表、访谈问卷表、统计分析表、测量评估表等工具。同时包括计算机、照像机、摄像机等现代化工具的使用。这些专门技术和工具对于搜集和分析各类思想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所包涵的这三个层次的方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方法论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基础,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采用何种具体的方法和专门技术、工具。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和专门技术、工具的发展、变化,也必然促进方法论本身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在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从而构成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也叫做理论框架,是指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的内部构成,它由一系列概念、范畴、术语和规律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联结而成。它从总体上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发展水平、理论成熟程度和学科研究重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来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变化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从这一研究对象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可划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1)总论。这一部分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特点、理论基础、历史与现状、地位和作用、目的和任务、内容和分类。

(2)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分析。这一部分主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包括个体思想产生的条件和过程、形式和特点以及影响个体思想的主要原因等。

(3)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范畴、方针、原则、方法、职能和目标实施。这一部分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和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方式和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等。

(4)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领导管理和理论创新。这一部分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检验、测量和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修养,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管理和理论创新等。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时间还不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化程度还处在初级阶段,以概念、范畴和规律为主来构架理论体系的条件还不完全成熟,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系列概念、范畴、规律的研究还不充分,要建立一个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有待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深入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1.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教育人和培养人,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为一定的阶级、政党、国家和社会服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各不相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育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生命线”和“中心环节”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2)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围绕着一定的政治目标,用党的纲领、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来对本组织的成员施加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影响,以期转变其思想观念、政治行为和道德理念,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受党的政治路线的制约,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保证党的中心任务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具有鲜明的党性,是一项党性、阶级性、政治性、政策性、思想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严格的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斗争的随行者和结果。反过来,为了公开地和广泛地进行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6]

(3)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遵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但它并不是研究人的一切方面,而是要研究人的思想政治状况和行为活动规律,帮助人们解决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当前,主要是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思想政治教育是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政治任务服务的,是实现党和国家的政治任务必须采取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把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广大群众的意志和自觉行动。

(5)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自发的,而是在党和各级组织正确领导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了党的正确领导,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背离大方向,就会走向歧途。

2.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许多学者形成了颇有见地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不同专家所站的角度不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专家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出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微观层面。[7]而有的专家则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宏观层面。[8]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类社会,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思想政治工作,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微观层面的,也有宏观层面的,其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广泛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可概要地划分为如下几方面:

(1)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的各种因素、人的思想和行为相互联系的内在结构以及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性等。(2)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遵循的方针、原则、方法和方式等。(3)研究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变化的特点及其规律等。(4)研究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规律等。(5)研究改革开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等。(6)研究科学技术革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正负效应等。(7)研究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技术和工具、手段和措施,以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等。(8)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进行队伍建设、领导管埋、测量评估等。(9)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伦理道德、社会心理、社会风尚、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10)研究在我国的对外开放过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们思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如何加以解决。(11)研究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中人们对国际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的疑惑,以及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解决人们的各种思想问题。(12)研究古今中外人群的不同思想特点与思想教育,借鉴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为当前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服务。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所研究的这些领域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特有的,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因而能够确立自己的学科地位。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毛泽东同志在《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一文中说过:“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9]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正确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必须认真学习,力求完整、准确地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经典论述。只有下苦功夫、花大力气,才能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另外,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还必须同学习各门具体学科联系起来,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必须运用多种学科的原理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此,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仅要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要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群众运动的学说,同时还要了解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文学、新闻学、传播学、教育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以及有关业务技术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了解、掌握人们思想行为的变化规律,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必须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学会用唯物论、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要通过说服教育的工作去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应用科学真理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3)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脱离现实生活,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变成死板的教条主义;另一种是轻视理论,满足于某些个人的局部的经验,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的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的倾向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在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克服。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还应该借用阶层分析法、历史观察法、比较分类法、归纳演绎法、分析综合法、抽象具体法、证明反驳法、统计分析法等,从整体上、全局上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93,165.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28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3.

[5][9]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16,297.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656.

[7][8]顾海良,张雷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1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198.

苏振芳/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苏振芳

上一篇:法治与宪政分析论文下一篇:语文学院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