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论文

2022-05-1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农林经济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培养高校毕业的优质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产学研用”原则下实施的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第一篇:农林经济管理论文

农村建设中农林经济管理相关问题探究

摘 要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农林经济管理模式的运用,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可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就农村建设中农林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明确农村建设中农林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农村建设中农林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旨在全面提升农村建设水平,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建设;农林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

当前农林经济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法律法规有所不足,因而农林经济市场运行的规范性不足,合法经营户与种植户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林经济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必要探寻农林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以促进农村建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1 农村建设中农林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1.1 顺应发展要求

社会发展新阶段下,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诸多新型产业涌现出来,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内得以渗透,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应用也更为广泛,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需要以现代化管理手段为依托,为农林经济管理的落实创造条件[1]。通过对农林经济知识的运用,可有序推进农村建设,促使农林经济管理模式丰富化,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可促进管理成效的改善,最大化发挥实际作用,使农林行业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农村建设的推进具备优良条件。

1.2 满足农村建设与经济转型需求

国家发展过程中以经济发展为重要目标,近年来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对于经济发展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适用性不足,实际实施效果不佳,整个过程中所消耗资源众多,已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通过粗放化方式来发展农村经济,这会对农村建设与发展形成制约。新时期下农林经济管理的推进与农村建设发展与经济转型需求相符合,能够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为手工农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2]。农林经济管理的落实,能够扩大农村基础建设规模,提升市场中农产品价值,能够立足市场发展形势,改进现有发展方式,确保农业发展与市场发展规模相符合,显著提升农业发展效率。

2 农村建设中农林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意识不足

就当前农村建设现状来看,并未充分认识到农林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且农林经济管理相关基础设施也不完善,由此导致农林经济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偏远地区缺乏现代化技术支持,农林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专业人才支持,现有人员素质不高,观念落后,不能满足现阶段农林经济管理需求,导致农林经济管理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工资待遇较低,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专业人才参与的主动性与经济性不足,农林经濟管理工作的推进急需培养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2.2 政府投入有限

现阶段,农村建设过程中,在农林经济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方式相对传统,宣传力度不足,经济投入有限,并未高度重视技术人才培养,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缓慢,严重影响了农林经济管理效果[3]。在农林经济管理方面,政府投入有限,扶持不到位,工作流程不够规范,没有统一标准,管理相关措施不到位,缺乏严谨性与完善性,农村经济发展易受诸多因素影响。

2.3 种植方式落后

农林经济管理过程中,农林种植户所采取种植方式大多传统化,机械化水平有限,现代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林经济发展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中缺乏先进科技为支持,研发水平不高,机械化生产难以得到全面化普及,阻碍了农林经济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在农林业发展过程中,部分种植户会大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化学农药的使用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甚至破坏有益生物的生存空间,致使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受到影响,自然环境严重恶化。此外,农村私自开山毁林现象依然存在,法治观念淡薄,若此项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对农林经济管理成效产生不利影响。

2.4 管理监督不到位

就农林经济管理现状来看,现有执法体系尚不完善,监督管理的有效性不足,岗位职能不够明确,引导观念不够成熟,面对问题极易出现推诿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林经济管理实际效果。现有农林经济管理缺乏完善体制,在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认知水平有限,缺乏明确主体,导致管理落实不到位,农林经济管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当前农林经济管理过程中,信息交流不到位,缺乏共享平台,差异化的地区下农林经济管理情况有所不同,执法问题各有不同,农林经济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显著提升。

3 农村建设中农林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

3.1 提高经济管理认识

政府应对农民加以引导,转变其传统思想观念,基于科学思想出发运用农林经济管理模式,将农林机械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提高农林业生产水平。结合地区实际出发,制定可行发展方略,普及农林经济管理知识,以现代传播手段为支持,开展知识讲座,提高农民对经济管理的认识[4]。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持,有序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拓宽信息获取途径,以新媒体平台为支持宣传农林经济管理,立足实际需求就信息加以反馈,加大专项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实际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农林经济管理过程中,需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提高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化程度,保证管理的多元化,要以法律为支持推进管理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人员应具备岗位资质,持证上岗,以满足农林经济管理要求。

3.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农林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扶持力度,以管理条例为依据,明确其适用性,结合农林经济管理活动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贴,开展专项贷款计划,满足农林发展需求。为激发科研机构的研发动力,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调整员工福利待遇,对高校人才产生强烈吸引力,创造优良条件,促进农林经济管理的创新。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大环境下,土地资源利用率逐步得到提升,在农林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采取土地合作经营模式,扩大经营规模。以法律法规为支持,规范落实农林经济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就土地使用成本加以合理控制,落实生态保护,提高土地产能。例如,“渔稻共存”项目的发展,能够通过耕地轮作休耕的方式促进土壤条件的改善,使土壤肥力得以维持,农业经济效益得到保证。将水生动物放养于水稻种植间隙,能够涵养资源,促进生物链条的构建完善,农民的收益也有所增加。农林经济管理的落实,可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也可得到有效调动。

3.3 完善科学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的推进,需要科学应用机械设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优化农林生产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成本,促使农民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农林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劳动力相协调,促进人机协同,精准高效分析实践数据,采用“互联网+农业”模式,使农林经济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需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组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化队伍,全面提升人才专业化水平与综合能力。实际工作中可打造示范园区,推动科技创新,保证岗位多元化,促进农民增收[5]。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农林种植者为对象,落实基础知识技能教育与管理培训,挖掘农村管理人才。

3.4 健全综合执法体制

农林经济管理的有效实施,需充分发挥综合执法队伍的职能,包括管理、监督、执法等,以综合执法体系为依托,以专业管理技术为指导,强化行政执法能力,确保综合执法体系的管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综合执法体制的完善,需要就制度细节进行调整,要保证制度细节与条例细则相对应,以提升地区农林经济管理水平。农林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就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改革,确保与农民实际需求相符合,这对于农林经濟管理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对此,需深入研究管理各环节,掌握执法要点,立足实际完善制度,制定有效应对措施,以降低自然灾害对农林生产质量的影响,保障农业综合效益。农林经济管理具有战略性特征,各方应加大重视程度,将其渗透于生产各环节中,保证与农林生产活动的对应性,以便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农林经济管理能力的逐步强化。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建设有序推进,以农林经济管理为支持,促进了农村建设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为促进农林经济管理成效的显著改善,需要充分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就科学技术和综合执法体制加以完善,全面提升农林经济管理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 张宝发.农村建设中农林经济管理相关问题探究[J].经营者,2019,33(09):18.

[2] 王瑞芝.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思考[J].农业工程,2018,8(06):149-150.

[3] 程桂花.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农技服务,2017,34(14):158.

[4] 吴培.基于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农业与技术,2016,36(02):140-141.

[5] 魏万翠.农村经营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现代农业,2020(08):79-80.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霍雷 尹少华

第二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培养高校毕业的优质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产学研用”原则下实施的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就现在的教学情况下,我国高校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特点不鲜明、不适应社会和区域发展需求的问题。高校必须对以往的教学模式作出改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产学研用”原则协同创新的角度实现各部门的资源互补、互惠互利,从而带动国家创新力的稳步提高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高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持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上国内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配备不均衡,生源数量增多,生源质量基础不统一,使得教师疲于教学,科研力量的不足,不能很好的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近几年来招生录取分数线呈现整体降低的趋势,专业学生录取数量增加,虽然近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注重人才的培养,集中实践教学在总学分的比重,但因为学生数量增加且基础质量不统一,导致学生实习的经费不足,实习基地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导致实习时间不足,因此很多学生选择其他就业方向。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就业竞争力

为响应国家对为未来人才的培养和号召,很多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来水涨船高,但生源质量、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在毕业找工作来临之际,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成绩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导致很多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旧模式,在“产学研用”原则下协同创新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今天,提高人才的竞争力,保障就业。

(二)专业设置不对口,片面迎合社会需求和市场前景

很多高校为提高自己学校的知名度和彰显学校的优势,片面迎合需求多变的社会市场前景,开设热门但与学校发展规划和战略需求不相符的专业,不考虑专业是否能在学校软硬设施配备不充足的情况下得到持续存在和发展积累,因此,在消耗了自身财力、物力的情况下也逐步失去了学校自身发展的信誉优势。

(三)软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人才培养不保障

在目前的高校发展过程中,很多高校都不具备与自身发展相对应的人才引进制度。一方面,有些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存在“近亲繁殖”的情况,即在各自学校内部进行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这就失去了与相关科研院或教育机构进行人才交流,增强学校师资力量的动力。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在进行人才选拔时存在识人不清的情况,导致学校引进的人才并不具备专业的教育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策略

(一)“产学研用”原则

“产学研用”原则是将生产、学习、科学研研究和实践运用进行有机结合的系统合作过程。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对学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独具特色的优势和特点。学校教育主要以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为主,而企业、科研单位等的教育以通过实践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背景下,如果三者能够进行有机结合,那么对于培养专业全能型人才,向国家输送有用人才提供了保障。

产学研结合的本质,是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中国产学研结合走过的道路表明,要使产学研结合真正取得成效,使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二)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教师往往因为缺乏实践应用经验,只能结合前辈经验和课本内容进行“纸上谈兵”,特别是刚刚是投入教育事业工作岗位上的年轻教师,更需要通过加强平时的学习和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的借鉴,来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需要达到更高的标准,可以通过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实践基地建设、跨请农林专业教师和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充实教资队伍,并建立有效考评和激励机制来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师资队伍建设。

(三)因地制宜,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核心素质的培养,也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与之存在根本上的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应用性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提高师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实践教学,增加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感性认识所学专业,可以加强其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现代化农业的出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方向。像黑龙江垦区是目前来说,中国现代化农业水平的最高水准。从根本上来说,这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向黑龙江垦区输送大量的专业和管理人才是分不开的。但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垦区经济转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垦区对人才需求有了新的变化。黑龙江八一農垦大学也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着力培养适应垦区的应用型人才,为垦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在“产学研用”原则下培养符适合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要求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和人才输出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作者:王琳

第三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摘 要:近年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涉农经管类人才需求逐渐增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前景不断向好。然而,由于社会大众对农业抱有落后的刻板印象,导致考生不愿意报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够完善的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强化招生宣传、优化课程体系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三个方面突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困境,强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和培养质量。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专业招生;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总产值比重大,农业人口多。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传授农(林)业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开展现代农(林)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的综合性本科专业,多年来为我国农(林)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输送了大量专门人才。在我国农村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之下,“三农”工作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质和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熟悉并掌握经营管理、组织策划、市场营销、政策研究等知識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我国农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强有力保障,这对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农(林)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避免低效或不合理的人才供应链消耗,突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瓶颈,为农(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成为各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

1.1 招生困难

随着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均需要大批量相关人才,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却面临“招生难”甚至是专业被撤销的困境。多年以来,我国的农业遵循陈旧的生产模式,经营粗放,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农村发展滞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就业环境差”、“干农业没有前途”是当今大部分年轻学子对农业抱有的刻板印象,在填报志愿时,更多关注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等行业利润较高的“热门”专业,鲜少选择“冷门”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眼下,我国对农业农村的重视程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由此衍生出一大批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类和管理类工作岗位,且薪资、待遇、就业环境等均得到了较大改善。然而,受对传统农业刻板印象的限制,考生不了解现代农业的社会性和多功能性,缺少主动探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的积极性,认为该专业社会需求少、就业面窄、行业回报低。同时,年轻学子的就业意愿呈现出明显的“悖农”倾向,即理想的就业地区在城市、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较低。鉴于城市的经济基础更好、发展空间更广,为最大限度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准,多数人选择在城市工作而非回到相对落后的农村。因此,考生较少选择与农业农村联系紧密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1.2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全国范围内开设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有59所。各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均包括高等数学、统计学等基础科学知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管理等专业核心知识几大部分。为拓宽毕业生就业范围,诸多院校均开设有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证券投资学等社会经济领域的“万金油”课程,却鲜少根据“三农”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调整教学内容或开设新课,如农业经济学课程缺少对现代农业产业链构成和演化的深入探讨,农村金融学课程未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多元化的需求紧密联系,兼具生产者和商人双重身份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被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进步的“领头羊”,但是目前尚未有专业课程对之进行科学详细地阐述。此外,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而设置的专业课程之间缺少逻辑性和系统性,如部分高校将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课程设为专业限选课,但农产品营销和农产品贸易则为专业任选课,课程与课程之间出现脱节现象。

1.3 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

农林经济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为保证毕业生就业后能迅速实现由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助其顺利投入调研、策划、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等工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具有操作性。然而,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专业核心知识体系下的理论课程门数多、课时长,通常开设有农业经济学、农村金融学、农业企业管理、农业政策学等逾20门理论课,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下的实践课程数量少、课时短,仅少数理论课配备有实践课,如农业推广学对应农业推广管理实验、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对应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实验,但其他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且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等课程未设置实践课程。此外,诸多高校均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签订有“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实训就业和科学研究的机会,意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然而,此类合作协议并未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利用未成态化,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力度不够,难以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对加强学生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困境的突破

2.1 强化招生宣传

为扭转社会大众对农业农村的刻板印象,培养青年一代对现代农业的正确认识与浓厚兴趣,调动学生投身农业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高校应重视招生宣传工作,采用多样化手段宣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第一,设立“校园开放日”,邀请考生及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及院系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和学生发展情况。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借“校园开放日”机会,开设专业介绍的独立展台,将“三农”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专业的内涵特征、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学生考研和就业情况等信息,利用视频短片、宣传画或是现场讲解的方式向公众展示。第二,应依托各地现代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强化招生宣传。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之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地均出台了一系列布局规划,指导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驱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增加对农林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为此,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的方式,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向社会广泛宣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引导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选择的考生报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2.2 优化课程体系

为提高教育与职场的衔接度和适应性,首先,在保证经济类和管理类基础学科课程的课时量能支撑学生完成基本科学文化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适当调整专业核心课程或开设新课程,如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基础的产业经济学,与农业供给侧改革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学,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相关课程等。其次,应结合各地区实际,开设具有地区差异化的涉农经管类课程。西部地区气候环境多样、人文禀赋独特,可开设与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生态环保等相关的课程。中部和东北地区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可开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流转、现代农业产业规划等课程。东部地区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带,可重点考虑开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外向型农业发展、农业项目融资等课程。最后,应合理利用多种现代化教育手段,拓展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如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让学生与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維虚拟现实环境良好互动,亲身体验农业企业管理、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等现实的生产经营过程,学会在过程中获取信息并对决策模拟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在将来有效开展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2.3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为解决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应适当增加理论课的配套实践课程,如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等与现实工作联系紧密、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实现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换,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调查、研究、策划、分析、经营和管理的技能和方法应用于模拟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应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深入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具体来说,第一,在部分课程中增加实地参观调研环节,如带领学生参观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等,为学生创造与经营者、现代农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第二,邀请行业专家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对农(林)行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及行业发展前景进行讲授,让学生提前接触行业、了解行业,借此加深高校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联系。第三,建立假期实习制度,将学生的社会实习与专业实习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提供到基层部门、农业企业、科研单位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模拟实践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直观感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究竟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在锻炼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前积累实战经验。

参考文献:

[1]颜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悖农”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05):35-38.

[2]张建国.构建“服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农业教育研究,2017(02):37-40.

[3]李广梅,栾敬东.涉农就业导向下的农经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2(10):48-51.

作者:覃梦妮

上一篇:网络工程课程论文下一篇:乡镇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