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022-09-27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 又是一门基础学科, 更应是最有文化底蕴却最具活力的一门学科。然而, 语文课堂却常常面临这样的尴尬:教材陈旧乏味、学生无精打采、教师应付了事。为了应付各种考试, 一谈到语文学习, 许多学生的苦恼溢于言表, 以往学习的各种压力已经使他们渐渐地觉得学习似乎是一种折磨, 一种负担, 对学习感觉很烦, 很讨厌。但是,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了解, 我们不难发现:其实, 每个学生都从心底期待他们想要的那种学习感觉, 就是乐学, 希望能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只要找到了这种感觉, 学生们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家长老师就根本不用担心孩子学不好语文了。

那么,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呢?其实, 语文源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话题, 让教学贴近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语文、听到语文、摸到语文。这样学生不再觉得语文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 不再觉得语文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这样, 学生自然能够快乐起来。在教育实践中, 如何运用“快乐的力量”让学生“乐学”“爱学”,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有如下体会。

首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 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 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针对初高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讲的性格特点, 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 应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 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 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 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使他们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

目前电视上和网络上有不少高质量的文学类节目, 比如《百家讲坛》、《子午书简》、《万家灯火》等, 这对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语文学习是十分有利的, 教师们都应充分加以利用。学生在平时看电视的过程中通常不太关注此类节目。所以, 我常常通过网络将这些节目下载下来, 在学生学习疲惫时播放, 组织集体收看并进行讨论。当然, 鼓励学生多看电视专题节目并不意味着鼓励学生放弃阅读。相反, 在我的课堂实践中, 常常挤出时间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比如, 向校图书馆借专题杂志和书籍或者带领学生去电子阅览室开展专题学习。这样的教学手段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 树立信心。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 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课堂提问, 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 学生无从下手, 可望而不可及, 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 影响课堂效率。问题过易, 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 不具挑战性, 即使答对, 也无成功感, 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 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 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 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 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 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 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功感, 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 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 重在参与。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就要千方百计的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跟随老师的思路动脑、动嘴、动手。

(1) 设置问题交给学生, 让学生不断思考。

要让学生动脑, 就是要让学生积极思维。语文备课时就针对每一节课的知识内容设置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 贯穿在观像、引探、分析、总结规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 让学生针对问题去思考。积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思路积极思维, 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来, 这样学生对新知识才能够“记忆深刻”, 这样的课堂才能提高效率。

(2) 课堂上动嘴、动手, 让学生集中学习精力。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开始就明确告诉学生这些问题不是归某个同学的, 而是每个都要回答, 如果大家回答时不动嘴的要单独表态。因为我分析过个别提问与一齐答题的差别。只要老师说请一个学生回答, 许多学生顿时轻松下来, 尤其是叫到某同学的名字后就彻底放心了,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所以我认为, 在语文课堂上, 尤其是语文复习中, 不要求学生一一回答, 这样比较省时有效。在课堂上, 我还发现一部分同学怕单独答题, 觉得答错了很愚笨, 别人会笑, 而一齐答题时, 就敢大胆的回答。同时我还观察到在课堂一声不吭的学生学习效率低, 容易走神, 思维不活跃, 把自己置身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外, 学习没起色。培养这部分同学开口答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需要经常提醒, 督促每堂课让绝大多数同学动嘴答题, 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动手就是要学生适当做笔记, 以便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中, 学生才能学得轻松, 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第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创设情境。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 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 创造与渲染气氛, 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 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 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

总之, 要想使学生达到乐学的目的, 教师应正确地引导, 让学生在主观认识上不怕学习, 心平气和地看待学习, 找到学习的感觉, 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觉得学习是充满阳光的。快乐就是力量, 相信当学生的学习潜能迸发时, 他们将从“乐”学变“爱”学。

摘要:初高中的语文课堂常常面临这样的尴尬——教材陈旧乏味、学生无精打采、教师紧抓考点而忽略了学生对语文兴趣的培养。想要改变现状, 想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需要快乐的力量, 也就是“乐学”。相信, 当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迸发时, 他们将从“厌”学转变为“乐”最终达到“爱”学的境界。

关键词:语文课堂效率,快乐,乐学

上一篇:质量标准化与钻井安全生产的关系下一篇:浅论对儒家法律思想的“了解之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