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存货的企业财务论文

2022-04-15

摘要:目前,我国物流成本的核算在理论上尚没有统一的方法,在实务中也没有可参考的模式,存在核算目的、内容和方法不明确等问题,使企业所核算的物流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隐性存货的企业财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隐性存货的企业财务论文 篇1:

基于会计职业判断的隐性物流成本定义探讨

【摘要】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如何确认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企业当下重要的课题。而物流成本不光是指显性物流成本,更加包括隐性物流成本。本文以会计职业判断为出发点,以企业为例,通过讨论会计政策和原则对隐性物流成本的影响,对隐性物流成本概念的理论特征举例分析,以此确认隐性物流成本。

【关键词】隐性物流成本;物流成本会计;会计职

业判断;会计概念

一、引言

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已被认可。企业也开始重视管理和控制显性物流成本,即当下大多数企业所核算的物流成本,例如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但是,由于企业对隐性物流成本的认识不足、与物流相关的法规和物流会计制度不完善、社会对隐性物流成本的关注度不够、隐性物流成本具有较大的隐蔽性等,所以隐性物流成本仍没有明确的定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以及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的情况下,对隐性物流成本的确认显得尤为重要。但对隐性物流成本的确认是一系列难以判断的过程,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根据物流活动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合理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在编制财务报告的决策过程中要基于会计人员的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逻辑分析能力,并遵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执行的,在执行过程中会计人员必须诚实、正直和具有责任心,并且会计职业判断也要求会计工作人员不可以独断专行而需要听取其他人的意见。就隐性物流成本而言,在面对某些特定以及不确定的有关物流的交易和事项时,在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在准确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条文的前提下,参考相关案例,注重与自身积累经验的结合,还要拥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逻辑能力来分析与物流有关的交易事项是否产生隐性物流成本,在具备会计职业道德及操守的基础上,客观判断是否产生隐性物流成本。

因此,笔者基于会计职业判断的视角,从会计职业判断对隐性物流成本的影响角度,以企业为例,从会计学的角度为隐性物流成本这一概念进行定义。

二、会计职业判断对隐性物流成本确认的影响

(一)会计信息质量方面

为了有利于报表使用者使用财务报表,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保证财会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其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也需要遵循新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准则。这其中主要包括了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等。但在实际业务中,一项交易或者事项的实质有时候根据现有规章制度是很难界定的,这时候就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由于隐性物流成本的隐蔽性较强,要想全面确定该项成本也会比较困难。比如,隐性物流成本中的缺货成本、客户服务成本等属于一种未来可能发生的成本,可能会在以后的会计期间起作用,那当期是不是计入物流成本呢?企业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拥有不同的目标,所以当期是否计入物流成本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回答也是不同的。比如,企业的所有者希望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其自然想要会计人员按照真实性原则,当缺货成本或者客户服务成本等发生的时候再予以确认;而管理者受托于责任者,确认隐性物流成本会导致企业当期的利润下降,影响自身的业绩考核,自然也不希望会计人员当期就确认隐性物流成本;而债权人为了确保求偿权希望准确了解公司的偿债能力,其自然希望会计人员按照谨慎性原则确认隐性物流成本。不同的利益主体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对这些会计原则进行选择并进行合理的主次排序。

(二)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執行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会计主体有时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选择多种会计政策,此时其需要根据自身的目标在多种会计政策中进行选择。而会计政策选择的特点就是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会计处理时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前提,对于可选用的会计政策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后,决定使用某种会计政策并加以执行。其实,对同一交易事项来说,不同的会计政策的应用也无绝对的孰优孰劣,在某一交易事项可以运用多种会计政策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就需要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作出最优选择。对于隐性物流成本而言,比如某批产品企业发货后,该批产品的购货商会不会要求退货以及会不会要求相应的售后服务,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潜在性,在对隐性物流成本确认时会计政策的选择则更加灵活。对于会不会发生退货以及售后服务等,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当根据以往交易的经历和行业内经验以及产品质量水平等判断其是否产生隐性物流成本。再如,由于没有及时更换旧电线和消防器材形成仓储安全隐患,导致在以后会计期间发生火灾,该火灾造成货损赔偿和客户流失等损失,大多数企业会在发生这些损失时将这些损失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但是由于这部分损失是由于企业物流管理不当造成的,这项费用应在火灾发生时应计入物流隐性成本,这符合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和收入费用配比原则。

(三)会计估计方面

会计估计是指在当前条件下,企业的交易和事项不能根据规章制度做出明确的确认计量,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在掌握最新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合理判断,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为了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判断,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在遇到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的时候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估计。比如,企业开发了一项物流处理设备并将该项设备计入物流固定资产且该项设备已投入使用,但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相似的物流资产,而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的该项固定资产必须在后续处理过程中计提折旧,那么计提折旧的期限以及该项物流资产的预计净残值是多少等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项目,对其后续处理方法的合适与否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着重大影响。

三、会计职业判断视角下隐性环境成本定义的例举分析

依据前文所论,隐性物流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很大程度上都是受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在此,本文以企业为例,对隐性物流成本该如何定义作进一步阐述。

案例1:A企业是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20×4年由于采购计划未制订完善、物流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A企业调进的原辅包材料库存过大,占压资金过多,因此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众所周知,企业的资金也属于企业资本,库存占压资金过大会导致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过高,影响企业对现金流的使用管理。不仅如此,有的企业的存货持有费用在企业的费用金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市场调查表明,顾客购买产品时往往会选择购买新上市的产品,对于几年前生产的产品企业只好搁置在库房内,因此随着源源不断的产品生产,企业的库房也会越来越不够用,只好再建新库房,而建新库房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库存占压资金利息。但是在当前条件下,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现金流的库存占压资金的使用成本和机会成本,很少有企业会将其作为隐性物流成本确认计量。因此,A企业的会计人员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将上述发生的成本确认为隐性物流成本。原因如下:

1.隐性物流成本的确认符合重要性原则的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九条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遵循重要性原则。过去,在我国物流法规欠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因物流所产生的成本费用的构成较简单,金额也较少,因此,隐性物流成本不确认,对会计利润的影响不大。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经济越来越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扩大,企业的物流变得逐渐复杂,物流成本也会逐渐增加,物流管理若仍然不完善,一旦问题积累到一定阶段,其对公司利益的损害就会表现出来,如上例中A企业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以及库存占压资金产生的机会成本,应将其确认为隐性物流成本。若不确认这些隐性物流成本,企业可能会占用大量资金,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错失其他投资机会,甚至在与同行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隐性物流成本的确认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企业会计準则——基本准则》第一章第九条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在某一期间内,生产某项产品的材料是原辅料包,因此A制造企业在该项产品销售成立确认收入时,也应该确认因调进原辅料包形成的成本费用,该案例中确认隐性物流成本——库存占压资金的机会成本和因库存占压资金所产生的利息额等符合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

3.隐性物流成本的确认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七章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遵循配比原则。因此,某个会计对象在特定期间内取得的收入应在因果关系和时间关系上都与为取得该项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成本相匹配。在因果关系上的配比,如上例中A制造企业为了生产销售某项产品以取得收入购进大量原辅包材料,因购进原辅包材料产生相关的隐性物流成本;在时间关系上的配比,A企业既然在当期通过生产销售取得了收入,所以在完成交易或者事项的时候确认与该项收入相关的费用成本——隐性物流成本也是必要的。

案例:2B企业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20×5年由于物流管理不善,未能按期向购货商发货,导致其购货商要求退款。根据购销合同,购货商要求B企业赔偿50万元,这50万元应计入物流成本(显性物流成本),原因如下:一是因为B企业物流管理不善导致购货方要求赔偿,二是这50万元可以明确计量。但是,由于物流管理不善会不会造成其他的损失费用呢?例如,由于退货误工造成的客户撤销订单损失,由于退货期间原料涨价造成的损失等。首先,假如B企业通过一系列参考资料分析和合理认定后,认为造成其他损失费用在50%~95%的概率范围内发生,但发生损失费用的金额无法确定;其次还应该考虑这笔费用应该计入哪种科目,例如是应该计入“销售费用”还是“隐性物流成本”科目,或是其他科目呢?即使目前无法确定,企业在退款发生时,就应对这笔未来很可能发生但金额不能确定的费用计入隐性物流成本,确认为一项或有预计负债。理由如下:

1.隐性物流成本的确认有利于企业财务信息的全面反映

我国目前尚没有相关法规文件说明要对隐性物流成本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列示,因此企业确认计量隐性物流成本不需要在表内进行列示,只需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进行披露。在表内列示时,如果计入“销售费用”,该笔交易或者事项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以明确的金额确认计量;但是对于该案例中的隐性物流成本而言,其为一项或有事项,且成本尚不能明确确认,只是很可能发生,因此会计人员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在附录中披露时对其金额大致确认是可行的。

2.隐性物流成本的确认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会计实务中,交易或者事项的实质和形式有时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上例中,客户因退货在以后会计期间撤销订单,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企业都会在撤销订单的损失发生时作如下会计处理:“借:销售费用,贷:银行存款”等,但是这样处理的弊端有二,其一这样会计处理存在滞后性,其二这样会计处理无法看出为何在该期间会产生一笔数额较大的销售费用,该费用是由何而来的;若企业会计人员将其作以下会计处理:“借:隐性物流成本—撤销订单费,贷:预计负债”,即将该损失计入隐性物流成本,这样就可以反映出该项损失的来源。因此,即使现行制度下“隐性物流成本”科目并不存在,在当前环境下,其作为一种预计负债,增设该科目也是很有必要性的。

3.隐性物流成本的确认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八条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在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下,可以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因为B企业的会计人员在核算物流成本时本着谨慎的原则对该项交易或者事项中很可能发生的物流成本提前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在企业平时的日常经济活动中对其承担,避免以后产生数额较大的费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将隐性物流成本定义为:隐性物流成本就是由企业物流活动引起的,尚未由企业承担的,已承担但不易被发现的,或者企业对其难以明确计量的物流成本。这种成本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因为其不能用货币计量。显然,隐性物流成本是由企业物流活动所引致的物流成本,这是隐性物流成本确认的必备条件。除此之外,隐性物流成本还具有三个充分条件,也就是:

(1)隐性物流成本尚未由企业承担。隐性物流成本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潜在性比如退货造成的客户撤单损失等,尚未由企业承担。

(2)隐性物流成本是已由本企业承担但是尚未被发现。隐性物流成本由于其具有较大的隐蔽性比如存货占压资金等使得该成本不易被企业发现,但其因为确实占用了企业的资金,成本也已经形成,也就是已由企业承担但是还没有被发现。

(3)隐性物流成本难以明确对其进行货币计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夏博辉.论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研究,200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崔爱巧,李春杰,程艳从.供应链中物流隐性成本的挖掘及对策研究 [J]科技资讯,2012 NO.11.

[4]冯耕中,李雪艳,汪应洛等 企业物流成本计算与评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 3 ):25.

[5]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年鉴2012)[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8.

[6]鲍新中.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9.

[7]江劲松.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

[8]王鹏,綦鲁明.降低我国物流成本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2,11.

作者:郭欣慧

隐性存货的企业财务论文 篇2:

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目前,我国物流成本的核算在理论上尚没有统一的方法,在实务中也没有可参考的模式,存在核算目的、内容和方法不明确等问题,使企业所核算的物流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解决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完整理解物流成本的概念,分析物流成本的本质,解决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并可采用模糊统计方法对隐性物流成本进行分析。

关键词:物流成本 核算 物流管理

一、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有效地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加强物流成本管理,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必须正确确定物流成本的内容,划分物流成本的范围,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计算标准,将物流成本计算与企业现有会计制度结合,确定计算物流成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确定统一的物流成本计算口径与方法。但在现阶段,我国在物流成本的核算与应用中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明确。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但是具体如何运用计算出来的物流成本信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人们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往往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成本,还没有达到如何充分有效利用物流成本的阶段。因此,物流负责部门和会计部门花费很大精力计算物流成本,其用途的范围却相对较小,使得人们对物流成本计算的积极性不高。实际上,物流成本的核算必须以明确具体的核算目的为前提,有的放矢,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2.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不明确。在当前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中,没有明确物流成本的概念及其核算方法。因此,企业没有切实掌握物流成本,尤其是没有切实掌握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在企业内部对于物流成本是什么十分模糊。弄不清物流成本与制造成本,物流成本与促销费用的关系。另外,物流成本中,混有物流部门根本无法控制的成本,有些企业的物流部门对于一些物流成本无法掌握和控制。例如,物流成本中过量服务所发生的费用与标准服务所发生的费用是混在一起的;很多企业将促销费用列在物流成本中;对于保管费用中的过量进货、过量生产等在库费用,紧急送达所产生的费用,一般也是纳入物流成本的,这无疑增加了物流成本的核算与管理的难度。

3.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范围。有的企业即使进行一些物流成本的分解,但往往还停留在财务会计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与反映的层次,没有充分利用管理会计中的有关方法对物流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并运用到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经营决策等领域中,这使得物流成本的核算不能与其有效地利用结合起来。

4.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不统一。由于没有统一的物流成本标准,使得物流部门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的物流成本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同时,各个企业计算物流成本的范围本不相同,可是有的企业却偏偏要做对比。

5.缺乏懂得物流知识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人员。尽管国内财务会计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部分正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教育中没有相关物流及物流成本的知识,使得在职的会计人员没有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概念,这是当前我国物流成本的核算与运用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加强会计人员对基本物流知识的培训是解决我国

当前物流成本管理落后状况的一项有效策略。

二、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

鉴于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应该完整理解物流成本的概念,分析物流成本的本质;解决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寻求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

1.完整理解物流成本的概念,分析物流成本的本质。目前,我国企业基本上是根据会计报表的分类方法,将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将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这是对物流成本理解的不完整。从物流实际运作的过程来看,由于所处的阶段不同物流有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物流成本。而销售物流只是物流的一个阶段,其物流成本充其量仅是整个物流成本的一个部分。因此,要以企业的客户服务目标为前提,将物流看成是一个完整体系,全面考虑客户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定单处理/信息系统成本、批量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和包装成本等,将覆盖物流全过程的费用全部计入物流成本。

物流企业的成本就是消耗在物流业务方面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物流显性成本包括:仓库租金、运输费用、包装费用、装卸费用、加工费用、定单清关费用、人员工资、管理费用、办公费用、应交税金、设备折旧费用、设施折旧费用、物流软件费用等。物流隐性成本包括:库存资金占用成本、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成本、启返程空载成本、产品损坏成本、退货损失费用、缺货损失费用、异地调货费用、设备设施闲置成本等。

我国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是利用现有的财务报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而企业的两个主要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分别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内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收入及费用成本。在此情况下,体现在会计报表中的物流成本有运输费用、包装费用、装卸费用、仓储租赁费用、流通加工费用等,属于可视成本开支,即显性成本。另一类隐性成本,如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回程空载、产品损耗、退货、缺货损失等,也应该计入企业物流成本的范畴。但由于资产负债和损益表这两张会计报表在确认、分类、报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导致了物流成本分析的“剥离”缺陷和“不完全”缺陷。以库存成本为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在库存成本中不要求确认及分配有关库存维持的费用,如保险、积压物降价处理、呆滞产品成本等,这部分就是未在会计报表中体现的隐性库存成本部分。另外,对于企业总的人工费、办公费在多大程度上用于物流活动,归入物流成本,仍然存在着一个如何剥离的问题,这是另一类隐性成本。

2.解决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所以在企业的“损益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没有单独考虑到物流成本的问题,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如物料回运成本常常包含在货物的购入成本或产品销售成本之中;厂内运输成本常常是计入生产成本的;订单处理成本可能包含在销售费用之中;部分存货持有成本又可能包含在财务费用之中等等,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无法直接得到各个物流成本项目的金额, 物流管理无法获得准确的物流成本数据。

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从美国引入现代物流,至1977年,日本运输省流通对策部根据流通理论和经济活动制订了计算物流成本的基本方法,公布了《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1992年日本通产省政策局流通产业课又编写了《物流成本计算实用手册》,使得日本企业能清楚地了解公司在物流业务方面的费用开支,从此为日本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0年国际物流博览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日本主要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已由1975年的10.16%下降到1999年的8.09%,宏观物流成本占日本GDP的比例由1991年的10.6%下降到1997年的9.6%,这一成本水平低于美国1997年的10.02%。

可见,明确各个物流子系统中物流成本的可能构成,建立科学的物流管理会计制度,解决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是解决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困惑的对策之一。

3.采用模糊统计方法分析隐性物流成本。在物流活动中,隐性物流成本往往占有较大比重。上述“剥离”缺陷形成的隐性成本,导致了物流成本的模糊和低估,可用模糊聚类分析法,从相关成本、费用中将物流成本分离出来。聚类分析(也称群分析、点群分析)是一种新兴的多元模糊统计方法。在古老的分类学中,人们主要依靠经验和专业知识,很少利用数学。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分类越来越细,以至有时光凭经验和专业知识还不能进行确切分类,于是统计这个有用的工具逐渐被引进到分类学中,形成了数值分类学。近些年来,数理统计的多元分析方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多元分析的技术自然被引用到分类学中,于是数值分类学中逐渐地分离出聚类分析这个新的分支。

聚类分析主要用于辨认具有相似性的事物,并根据彼此不同的特性加以“聚类”,使同一类的事物具有高度的相同性。简言之这是一种把事物按其相似程度进行分类,并寻找不同类别事物特征的分析工具。

聚类分析应用在物流成本分析时,涉及到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各个层面。在微观层,企业可以通过聚类分析掌握物流成本细分的原则,了解不同物流环节的成本特征,也可以借此确定主要控制策略;而在宏观层,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相结合,可以统一隐性物流成本的概念,进而统一核算标准。

对于“不完全”缺陷形成的隐性成本用模糊集合来描述。根据模糊数学理论,集合依其是否具备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外延边界,又可分为普通集合和模糊集合。前者对应的是一个明确的概念,概念具有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边延;后者则是对应一个模糊概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不确定的。如未记入会计账户,但属于物流成本的隐性成本和费用,其内涵和外延一般都难以确定,因此对于这类模糊概念,只能用模糊集合来描述。模糊集合是用隶属度的大小程度来说明的。隶属度是用来度量“亦此亦彼”模糊程度的指标。它的取值介与(0,1)之间。如果等于零,说明完全不属于物流成本;等于1,说明完全属于物流成本,也就是显性成本的概念。元素和集合的关系摒弃了“非此即彼”的确定性,而表现出“亦此亦彼”的模糊性。因此在核算物流成本时,就能对这些模棱两可的隐性费用准确地说出它们属于“物流成本”的程度应该是多少。

4.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和管理会计人员物流成本知识的培训。要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准确核算,关键在于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和管理会计人员,因此,只有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使他们真正理解物流成本的概念,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和意义,物流成本核算的范围和方法,才能真正起到促进企业加强物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物流技术,提高物流效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新中.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易华.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梅林.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探讨[J].商业与经济管理,2002(12)

4.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1450)

(责编:吕尚)

作者:张 红

隐性存货的企业财务论文 篇3: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分析

摘 要: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现作用。本文主要是对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实现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 成本控制 对策

成本控制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从源头上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与发展模式。在企业中,拥有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在现代在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并且能够有效地增强其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目前,很多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未能掌握专业管理知识或者缺乏较强的成本控制观念,未能清楚的了解企业经营权以及企业所有权之间的界限,并且都是依靠个人的主观意识以及经营经验进行决策,这就影响到成本控制的开展效果。因此,企业想要在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就必须要对成本进行控制。

一、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成本控制的实质就是对企业主营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在运营过程中的运营成本进行合理地控制。其目的是确保企业在竞争格局中具有成本优势,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营运利润以及市场占有率。

2.成本控制的意义。

2.1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成本管理包括成本的计划、预测、决策、核算、控制和分析等环节。例如成本的核算環节,其主要利用对数据的精确计算,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再通过对成本数据计算结果的分析,设计规划出最佳的企业管理决策方案,从而促进企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实现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

2.2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支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成本控制通过影响产品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和经营管理水平。其具体内容是有效控制产品构成的各环节成本费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实施措施方面,其主要通过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如工时制度,定额消耗都应该及时的进行成本控制,从而推动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问题

1.成本控制意识不足。通常来讲,企业领导者的思想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经营质量。如果领导者对成本控制未能形成足够认识,就会影响到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开展质量。目前,很多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未能掌握专业管理知识或者缺乏较强的成本控制观念,并且大都依靠个人的主观意识以及经营经验进行决策,这就影响到成本控制的开展效果。同时,多数企业认为成本控制就是单纯地降低成本,选取的管理方式大多都是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进行考虑,未能从企业整体效益的角度来看待成本控制问题,这就难以将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发挥最大的效用。此外,由于成本控制也有着一定的限制因素以及特殊条件,如果一味地降低成本而忽略了产品质量,反而会引起更为严重的经营问题。

2.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但事实上,部分中小企业未能设置专门的财务部,并且财务管理的从业人员大多都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的财务管理培训,这就制约了成本控制的实施。同时,多数企业尚未制定责任制,难以划清财会人员的具体责任,使得财会人员出现怠工、作假等状况,进而导致成本控制工作出现混乱。

3.对隐性成本控制不够重视。现阶段,多数管理者对于成本控制的关注点仅限于产品的显性成本,严重忽略了产品的隐性成本,甚至部分企业管理者缺乏对隐性成本的概念认知。这就导致了在企业中,就算拥有成熟的成本控制体系,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效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隐性成本实质上属于一种隐藏在产品总成本中难以直接统计的成本,但其往往处在在审计监督范围之外,这就难以及时、直观的呈现给管理者。例如,企业经营信息存在失真现象所产生的成本费用、权威存在失灵现象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均属于隐性成本。由于隐性成本通常难以在财务帐本等信息平台中标注出来,这就使得管理者难以及时发觉隐性成本存在的问题。此外,一些企业一味重视信息回馈的重要性,但在操作过程中未能对市场调研以及市场策划给予足够重视,往往凭借领导的个人判断进行决策,这就导致产品的隐性成本难以下降。因此,对隐性成本控制不够重视,是制约成本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

表2隐性成本表

4.核算方式较为简单。一般情况而言,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控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并且成本核算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成本控制的效果。数据显示,我国约有60%的企业选取实际成本法来完成成本核算工作,只有40%的企业选取计划成本法来完成成本核算工作。就实际成本法来讲,该方法核算的结果由于不能与产品的实际情况完全相符合,不仅对企业的产品部分成本会出现流失的现象,还会给企业决策、财务管理造成较大影响;相比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属于一种能够有效适应市场调控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能为企业产品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浪费。但部分企业仍然采用着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缺少专业的成本核算理念以及专业的成本核算技术,这样的做法大大的加强了产品的成本支出,虽然有些企业掌握了部分成本控制的方法,但在实际成本预测、成本计划以及成本分析等环节中未能有效执行相关手段,并且关于成本控制的应用板块相对较少,这也阻碍了成本控制的开展效果。

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效果的对策

1.加强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现阶段,随着市场信息的不断变化,企业的运营过程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包括信息技术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变化、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等,这意味着企业管理者要更加重视对成本控制的管理。一般来讲,企业在成本控制环节中容易受到一定的约束性,往往难以全方位实现产品成本控制的生产目标。现阶段,多数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概念认知有误,认为其就是单纯地降低成本,因此选取的管理方式也大多都是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进行考虑,未能从企业整体发展效益的角度来看待成本控制问题,这就使得成本控制的真正效用难以得到最大的发挥。为此,企业管理者应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产品的成本控制。例如,企业可对市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加强对市场需求、市场结构以及企业市场资源的了解,并有效预测经营业务的大致收入、产品的大致价格以及经营活动的大致成本,以便对企业业务活动、产品开发等项目的运营成本进行良好控制。总之,加强对成本控制的重视,是提高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2.有效减少隐性成本。近些年来,隐性成本的比重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日趋上升,隐性成本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实现成本控制的关键。正是因为这一点,企业应采取措施去降低隐性成本,通过有效的降低隐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与显性成本相比,隐性成本较难直观的呈现给企业财务人员,这就要求财会人员能够更为科学合理的开袋隐性成本,并采取妥善的方式来减少隐性成本。为此,企业需进一步完善目标成本指标体系,并在市场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及测量,进而从目标利润中确立最佳的运营方案。同时,企业还应将目标利润进行详细的划分,并将已划分的目标利润落实到个具体岗位当中,并有效协调各个财务部门的工作关系,以此减少隐性成本。

3.选取最优的核算方式。从目前来看,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并且受到运营规模的限制,往往容易影响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开展。在核算方式的选择上,多数管理者在成本控制环节中都是本着简化步骤以及简化核算内容的方式来进行,这就对成本控制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对此,企业在保证会计基础工作井井有序进行的同时,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工作进行良好的计算分析,同时,企业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成本核算方式,最大程度的采取计划成本方法进行企业的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成本核算的精确度,从而发挥了成本核算方式在整个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中的作用。此外,企业内部应及时对产品以及存货的基本情况进行严格盘查、核算,确保会计资料以及核算结果的完整性以及有效性。总之,做好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可为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加强资金的集中性。现阶段,不少企业的资金都存在较大的管理漏洞,私开小金库、多开户头以及资金作假等现象日益严重,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财会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的腐败行为,给企业资金带来较大损失。对此,企业管理者应确立成本控制的核心地位,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运营开支或生产费用,严格把关有必要的开支费用,确保企业的每一笔开支能够落到实处。

5.加强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财会人员良好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以及成本控制意识是提高成本控制效果的前提,企业只有加强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实现成本控制。针对这种现象,企业可以在现有财会人员的基础上,聘请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专业度和知名度的会计精英人才,对企业内部人员定期举办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进行交流和问题解答,提高本公司人员的专业素质,为本企业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忠诚度的财务会计员工。同时,企业可制定一些奖惩标准以及责任制度,激励财会人员自觉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并严格做好成本控制工作的各项事务。此外,企业应定期向财会人员发布市场最新的动态新闻,包括市场需求变化、市场份额变化以及市场结构变化等,以便财会人员能够适应新环境下的成本控制手段。

6.增强信息技术的控制力度。一直一来,信息技术都属于成本控制工作的主要依托。随着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企业应不断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使成本控制工作的每个环节能够相互配合,并能通过网络平台直观的呈现成本控制所需的数据。同时,企业还应增强信息技术的管理力度,构建一套完整的ERP系统,有效规划信息系统的运行流程,使信息技术能够应用到成本控制当中,进而提高成本控制的实际效果。

四、结语

成本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应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产品的成本控制;有效减少隐性成本,从目标利润中确立最佳的运营方案;做好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采取计划成本法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确立成本控制的核心地位,加强资金的集中性;加强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制定一些奖惩标准以及责任制度;定期向财会人员发布市场最新的动态新闻,以便财会人员能够适应新环境下的成本控制手段;增强信息技术的控制力度,使信息技术能够应用到成本控制当中。总之,只有加强成本控制的开展效果,才能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俞红梅.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分析[J].中国商贸,2012(09):91-92.

[2]韩彦峰,党万丽.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商贸,2012(15):88-89.

[3]李式洪.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企业技术开发,2012(20):49-50.

[4]刘卓斌.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24):264-265.

[5]林婷婷.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4(03):64-65.

[6]张自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9):113.

[7]骆海燕.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13):116-117.

[8]沈丽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探究[J].中國乡镇企业会计,2015(12):128-129.

[9]何琳.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探微[J].经营管理者,2015(36):158.

[10]王莉.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4):209.

作者:王锡 曹无瑕

上一篇:新形势农村义务教育论文下一篇:PBL教学有机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