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服务改革论文

2022-04-17

摘要:我国政府进行公共服务改革不仅是“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必然趋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政府可以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落实依法行政,加强对公共服务监督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等切入点出发进行公共服务改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政府公共服务改革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政府公共服务改革论文 篇1: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改革路径探析

摘 要:充分保障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提供保障性住房是保障民生的焦点所在。政府行为的优化是完善保障性住房体制的重要前提与保障。政府全方位公共服务改革举措如下: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制定长远整体性战略政策规划;建立专门管理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健全政府运行激励机制。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屏障;政府公共服务;改革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需要政府发挥其不可缺少的主导作用。本文旨在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背景下,着力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即以保障性住房体系构建为载体,深入探讨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运作思路和政策实施,切实提出相关举措来促进保障民生宏伟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体制的屏障透析

(一)保障性住房法规制度体系缺位

目前我国除国务院颁布的一些行政规章外,还没有系统规范的社会保障性住房法律,难以满足实际运作过程的需要。不能从制度上详细规定住房建设的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方式、保障资金来源等,缺乏行政运作的法律依据。同时在具体的规则制定和政策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模糊区域,甚至出现不可操作性;多头管理及相互矛盾的制度创设更令政府无从执行,消极妥协,难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二)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规划视野狭隘

战略、政策、规划对于政府行为具有宏观导向作用。目前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规划往往缺乏整体性与长远性。例如许多地区迫于中央和外界压力,选取城市周边偏僻地区作为保障性住房用地,并未将其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导致“贫民窟”与“割裂带”的出现,难以实现社会的融合与经济互补。同时,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战略政策规划仅限于中央政府的政策执行,而没有把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脱贫致富、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富裕等切实保障民生的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三)保障性住房供需结构失衡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镇人口迅速膨胀,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市房屋居住需求量激增,全国房价随之水涨船高,各大城市住房形势极其严峻。面对激增的保障性住房需求,政府理应给予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居民持续的政治关注和更多的资金支持。然而,据统计2013年政府财政支出预算35.6亿,其中住房保障支出16 670万元,占总支出预算5.17%。比2012年财政拨款减少了3 020万元,减少比率达15.34%。新型城镇化意味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涌出,而政府在住房供给方面力不从心,保障性住房供小于求。

(四)保障性住房市场运作机制失效

保障性住房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经济过程,涉及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等环节,任何一方面的缺失或不合理都将难以实现整体优化。而政府在保障性住房的完善和服务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影响了市场与社会力量作用的发挥。例如,生产方面的单一供给主体、流通方面的限制性规定过多、分配方面的不公平、消费对象的不确定等。这些问题急需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创设相关制度机制,引导保障性住房经济过程走上合理化。

二、保障性住房政府公共服务改革路径探析

(一)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

法律体系是住房制度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相关立法部门应全方位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为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履行好职能提供法律法规制度依据。同时要积极探索并创新相关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例如石丹林教授认为,住房保障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公共财政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现代产权法则,建立“政府与个人共有产权房”制度。即政府用于补贴中低收入家庭购房的财政支出凝固在所购房屋上而不是购房主体上,一旦购房主体“脱贫致富”政府将收回原始投资,并获得相应比例的投资收益。具体形式是:凡由政府提供补贴的住房,均由政府和购房人按出资比例共同拥有住房产权,在《房屋所有权证》上增加政府作为产权人之一,并标明两者的产权比例。

(二)制定长远整体性战略政策规划

政府应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列入城市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之中,本着利于经济优势互补、居民脱贫致富、社会和谐发展等原则,统一规划、统一优化布局,合理确定保障性住房地域选择与生产建设。同时应注重战略政策规划的长远性与实效性,切实把保障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加大对中低层收入居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并为其生活提供全方位便利服务,以解决其后顾之忧,从根本上使其早日脱贫致富。

在制定长期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时,参照国内外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政府应注意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角色定位与政策方向。尼迅(donnison)对欧洲各国住房制度进行全面归纳分析,提出了政府在房屋政策中的三种角色定位:雏生型、社会型和全面负责型。目前我国处于“社会型”—政府的角色是满足市场无法解决的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现在住房严重短缺是我国贫富差距拉大、中低收入阶层人数众多等问题在住房方面的反映。参照香港政府在二战后迅速完成重建和安置的实践经验,政府在这个时期应当采取比较直接的保障方式,直接参与和控制保障性住房建造、补贴、税收优惠、分配等所有过程。

(三)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灵活有效的組织机构是组织发挥应有职能的物质载体。目前中国保障性住房相关制度及管理显得复杂混乱,制度规定冲突、管理空白、权责不清、职权重叠等问题不断凸显统一制度创设与统一管理的必要性。因此,必须建立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的专门机构,统一制定相关规范性措施,统一管理全国各级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统一监管政策执行,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充分尊重与维护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根本利益。

(四)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应用多元化先进管理工具手段

政府应明确自身定位,充当“裁判员”“领航员”角色,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保障性住房体系进行立体式管理,避免单一行政手段的过分干预。在保障性住房体系中创设竞争激励机制,塑造完善的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力量,鼓励并带动多方主体协同进行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与管理。

基于保障性住房产品的特殊性,政府在其开发建设、分配、流通、消费、管理等方面应积极探索并运用多元化先进管理手段与政策工具,创造性地解决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例如消费方面,可采用货币补贴、信贷担保、凭单、税收等多种政策工具保证贫困居民入住的实现;流通方面,可有条件有限度地对经济适用房进行市场化运作,采用政府监督、市场塑造、产权流转、政府回购、自由买卖等方法使住房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

(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注重多种社会价值的平衡

制度的创设及实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的行为动机是复杂的,现实的实践亦是纷繁复杂的,制度在现实中往往陷入双重困境,因此提高行为人的道德与素质对于摆脱制度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官员应以公民权理论为导向,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服务理念,融入公共伦理精神,把自身角色从“经济人”转变为承担公共责任、大公无私的“政治人”,认清自身身份的公共属性,全方位转变思维方式。在具体复杂的公务执行与保障性住房生产建设中,政府官员应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着眼点处理相关问题与矛盾冲突,兼顾效率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切实保障民生与实现社会的和谐。

(六)健全政府运行激励机制,融合市场与政治双重引导力

政府运行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会影响到整个运行机制体系的有序运转,政府应对其进行全方位思考与理性设计,实现机制的理性优化与行为的合理高效。

激励机制方面,从内部动因分析,政府应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益,允许地方政府在充分满足居民住房需求的过程中可以自由支配相关资金的使用,并可以享有部分节余以备用于其他方面支出与建设,提高政府服务职能有效发挥的自主积极性。从外部动因分析,竞争压力产生动力,引入竞争可以激励政府发挥应有职能。因此,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到住房开发建设中来,使地方政府、私人房地产开发商、第三部门、金融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主体进行竞争,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绩效考核机制优化方面,政府应针对保障性住房体系的特殊性设置具体可行、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一是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将GDP贡献率、税收收入、招商引资等经济性指标和政府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社会融合度等社会性指标共同纳入考核体系。二是注重指标体系的战略性、整体性与长远性,将短时期内的可测量性与政策规划所产生的长期效益结合起来。三是构建多元化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人大、政协、第三部门、社会公众以及社会性评估机构共同参与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

参考文献:

[1]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sn.xinhuanet.com/2013-11/

16/c_118166672.htm,2014-03-01.

[2]国家统计局.2013年支出预算35.6亿住房保障支出1.6亿

[EB/OL].http://money.163.com/13/0419/09/8SQKB7PA0025

2G50.html,2014-03-01.

[3]李剑阁.中国房改:现状与前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4]张立荣,冷向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向下的政府行为变革[J].政治学研究,2007(4).

[5]姚忆江,杨大正.别让保障性住房变成贫民窟[N].南方周末,2008-01-17.

[6]奧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夏建中.健全廉租房制度的关键: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J].教学与研究,2008(1).

作者:李巧霞

政府公共服务改革论文 篇2:

城乡一体化取向下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

摘要:我国政府进行公共服务改革不仅是“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必然趋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政府可以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落实依法行政,加强对公共服务监督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等切入点出发进行公共服务改革。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政府改革

1 、城乡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在相互隔离的情况下形成了二元的社会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可以把农民稳定在土地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农产品,实现农业积累向工业领域的转移,从而有力的支持国家工业化建设。所以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为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取得了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积极效果。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显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城市和农村长期被割裂为两个在社会和经济上都完全不平等的利益集合体。这必然导致了农村在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在经济建设上都落后于城市,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处于弱势地位。长此以往会造成工农矛盾,城乡矛盾的升级与激化,最后影响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改革突破口被选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不再被严格限制在土地上,初步拥有了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改革开放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工作生活。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受到冲击,城乡一体化思想开始被学者提出。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出现不仅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的繁荣,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距,拉动了农村发展。同时农民进入城市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城乡之间长期相互封闭,农民工在城市往往受到市民的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合法权益缺少有效保护。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入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并将开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所以在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应该从全局出发,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平衡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

2 、城乡一体化取向下政府公共服务改革

(1)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十三亿人口基数当前公共服务资源仍然具有稀缺性。而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公共资源的稀缺性具体表现为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除了可能引发人民内部矛盾,影响工农团结,还会导致社会公正难以实现,违背和谐社会建设目标。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前提就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只有跳出城乡二元结构的困局,我国公共服务资源才会进行平等分配,社会公正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2)积极落实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可以有效促进公共服务改革进行。政府要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做到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可以使政府充分认识自己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中承担的职能,有效解决政府管理中越位、错位和缺位的问题,树立“有限政府”与“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依法行政还可以帮助政府整合资源、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按照依法行政原则政府首先应明确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义务,采取必要的措施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以保障全体公民享受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其次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明确政府、公民和不同形式的组织部门在提供和消费公共服务方面的权力、义务和责任。

(3)加强对公共服务监督

要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如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内部监督、群众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同时也要健全政府的公共责任体系,以确保政府为自身的行政行为担当相应的公共责任,从而提高行政行为和公共政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建设市场化公共服务机制的过程中还应该特别重视民众在监督体系中的作用。除了上访、信访这些传统的民众监督方式之外,网络监督正逐渐成为当前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监督方式。所以政府应采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互联(下转第67页)(上接第68页)网上的民众言论,以正确的方式来保护网民的合理言论自由,并且努力使网络监督由个案的发生处理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方向转变。

(4)提高公务员素质

为实现公共服务改革目标,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全方位提升公务员素质。使公务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强烈的法律意识,能够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法律规范,并对各种公务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做出恰当的法理判断和公正的处理。同时为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必须强化对广大公务员的教育培训,使之具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有清楚正确的认识。同时合理的奖惩能够引导和鼓励公务员积极提高职业素质,完善服务行为,改变服务态度,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3 、小结

我国政府进行公共服务改革不仅是“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必然趋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的国际环境中,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瓦解的国内背景下,政府可以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落实依法行政,加强对公共服务监督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等切入点出发进行公共服务改革。其中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前提就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只有实现城乡一体化才能平均分配公共服务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冲突,真正实现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赵晖《转变政府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3】罗涵先《城乡统筹,实行城市农村一体化战略》,群言,2008.7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康 鹏

政府公共服务改革论文 篇3:

论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政府公共服务改革

【摘要】: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政府一项重要职能.。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是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使政府的发展理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全面健康均衡发展”上来的迫切要求,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素。要积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经济的范围,从根本上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方法,提供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公共服务机制。

【关键词】:公共服务 和谐社会 改革

一、政府公共服务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日趋分化,其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继政企分开改革之后,行政管理领域另一重大改革的主导思想即是政府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而公共服务则成为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目前国内学者对什么是“公共服务”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1.社会公共服务一般是指依托社会公共设施或者公共部门、公共资源的服务;2.公共服务是为消费者提供公共物品的服务;3.公共服务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4. 公共服务是指用以解决公共问题,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资源配置,其基本目的是为解决每一独立的市场主体所不能单独解决的许多公共问题。

参考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得出,政府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指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为公众提供社会产品和服务。它是由以政府机关为主的公共部门生产的、供全社会所有公民共同消费、所有消费者平等享受的社会产品。政府不在是高高在上发布指令的主导者,而是真正放下身段,视百姓为顾客,切实为顾客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二、国外公共服务制度的几种模式

“最低保障与兼顾效率型”公共服务模式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上,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特点在于重视竞争和市场的作用。该种模式的代表国家是美国、德国。在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之后,美国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公共服务理论也是在这一时期提出来的。它强调通过竞争和经济增长,确保劳动者加入劳动市场,以劳动者对生产的贡献程度来保障其生活。德国的公共服务在强调上述特点的同时,还很强调政府的辅助作用。

“效率主导型”公共服务模式是通过国家立法等强制手段,以个人或家庭的储蓄进行自我保障。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不拿税收来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对经济效率起正面影响。比如,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一种强制性储蓄,所有工人及雇主必须按期交纳中央公积金。该种模式的代表国家是新加坡、智利。

“全面公平型”公共服务模式视:“公平”为首要价值理念,实行对全民的普遍保障。该模式的特点是公平价值理念落到实处,适用富裕国家。英国的公共服务模式是基本的全面公平型的制度。国家的保障仅限于“平等的最低生活”。北欧模式以瑞典为代表,它对其社会成员进行全面、高水准的保障。比如,瑞典的所有教育都是免费的。

三、中国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战略重点

1.政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决不能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的发展,更不能是以牺牲环境、资源以及后人利益为代价的增长和发展,而是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一论述完整准确地表达了一种完备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经验的正确概括和总结。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新高度,进一步回答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我国必须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我国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责任

所谓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指政府“筹集各种资源,通过民主政治程序设定社会需要的优先目标;与此同时,又利用私营部门之所长,组织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具体而言,即指政府通过政治过程作出决策,确定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标准,然后以市场机制为杠杆,通过多种方式调动私营部门、非赢利部门等组织的参与,在竞争中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首先,政府必须以结果为导向对市场化公共服务实行有效监管,对其中影响决策和服务结果的各种影响因素加以考虑和监控,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公众对服务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和意愿的表达,发动群众对私营部门,非赢利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进行监督。另外还要加强法制方面的建设,以可靠的、稳定的法律约束保证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各种不公正的行为。

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

1.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

以人为本,要求发展的目的不是为少数人利益,也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健康安全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发展是为了人,而且要求发展必须依靠人,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实现科学的发展观,前提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改革观。要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等等各种突出的社会问题。

2.加快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对策分析

(1)推行政务工作电子化,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采用吉林大学张锐昕教授的定义:电子政务就是政府部门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在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的基础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整合,超越时间、空间的界限,打破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和运行。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加之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存在失灵现象,很容易削弱政府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控制能力,从而降低政府经济宏观调控效率和水平,导致“政府失灵”。电子政务的实施不仅可将浩如烟海、杂乱无章的信息充分开发利用,并通过信息适时、准确的发布,引导市场竞争向规范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在电子政务的推进过程中,通过对决策权的分化,决策者

有限理性的改进,决策与执行的界限模糊化,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

主化,从而避免仅依靠经验和信息不足而导致盲目决策的现象。政府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对服务对象情况的掌握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逐步摆脱层级节制的官僚体制,以分权、参与的管理,实现管理权和管理责任下移,为行政人员增强公共服务绩效创造条件。政府社会管理方式要从“重管制,轻服务”向“管制”与“服务”并重转变;以行政干预手段为主向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的转变;从政府生产向政府提供服务来转变。

(2)更新执政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就是要实现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公共服务改革,就要求政府全面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能,而服务则是当今政府的主要职能;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政府的一切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利益,要求政府从过去的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即要求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在推行公共服务型模式的进程中,要注意目标实现度的选择,发展是不平衡的,要把服务不仅放在大企业上,更要放在广大人民群众上,要关怀弱势群体。这就是服务要以人为本,要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发展战略。发展政策的目标应该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的能力,提高人类发展水平。要使政府从行政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从旧式发展观、片面政绩观向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转变;从提供经济物品向提供制度物品转变;从集中管制型向依靠市场调控型转变。

(3)加强主要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当前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职能缺失现象。例如在公众生命财产等安全保障表现为公共卫生体系不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缺乏;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公众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存在后顾之忧;有不少公众生活困难,弱势群体得不到有效救助;农村家庭子女辍学的现象存在,城镇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就业压力大,失业带来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严重,农村征地农民得不到合理补偿,乱集资、乱摊派等现象时有发生。城市公共交通等公共事业设施、教育文化卫生娱乐服务设施、养老护幼与残疾人服务设施短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所以,当前政府尤其要关注以下几个公共服务的职能:强化劳动就业服务职能,创造良好的劳动就业政策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卫生服务职能尤其是食品药品监管职能,确保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强化收入分配职能,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构筑有效的公共帮助机制,维护与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作者:李 婷

上一篇:语文教学原理分析论文下一篇:迁移法与初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