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表达儿童声乐教学论文

2022-04-24

[摘要]本文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及音乐学相关学科的理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对儿童声乐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儿童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概括出儿童声乐学习心理特点与功能,并就如何有效地提高儿童声乐学习效果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情感表达儿童声乐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情感表达儿童声乐教学论文 篇1:

论提高儿童声乐启蒙教育的有效性

【摘要】在儿童声乐学习中,儿童、家长、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是提高儿童声乐启蒙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家长要了解孩子是否对学习声乐有兴趣,要帮孩子选择合适的老师,做好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工作。声乐教师不仅要培养儿童发声的技能、激发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还要注意把握儿童各个方面的情况,比如儿童的思维能力、身体机能、成长过程等,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儿童的特征,挑选合适的歌曲,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儿童;声乐;启蒙教育

一、儿童对声乐感兴趣

学习声乐对儿童有许多好处,可以提高音乐听觉、乐感,可以激发孩子心中的灵感,陶冶孩子的艺术情操,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孩子是否喜欢学习声乐并不是别人强加给他的,有的孩子可能不喜欢学习声乐,有的孩子从小就对唱歌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有当歌唱家的梦想。家长和教师要善于发现对声乐感兴趣的孩子,孔子云:“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从小学开始学习声乐,中考时因功课多、时间紧,父母让停止了声乐学习,但中考一结束,我立即又联系声乐老师继续学习。高中三年,为了能继续学习声乐,我努力学习文化课程,因为我明白只有取得令家人满意的成绩才能有每周一次声乐学习的机会。现在想来,对声乐的兴趣也促进了我文化课的学习。

二、家长做好陪伴与沟通

(一)发现孩子对声乐学习是否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每个人都是天才”。作为父母,应对孩子细致观察,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情感愿望,引导小天才成长。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时,要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质,帮助孩子选择他喜欢并且适合他的技术进行学习,如不能确定孩子是否喜欢学习声乐,可以让孩子先学习一段时间,如果孩子的兴趣不高,可以选择不继续学习,不要采取随大流的教育方式,别人学什么咱也跟着学什么,不要让孩子学一门技术恨一门技术。

(二)选择合适的声乐教师

儿童对声乐老师的选择尤其是启蒙老师的选择往往没有主动权,一般是服从家长的选择。家长选择老师时一定要选择适合孩子的,这个适合包括性格、互动、能力等多方面。每个孩子天生自带个性和气质,对周围人、事、物的感知和交流方式也不同,有的表现为好动,有的表现为安静,有的表现较敏感,这都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选择老师时首先考虑的是孩子喜欢交往的、喜欢沟通的老师,因为声乐的教学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需要口传心授的过程,儿童和声乐老师之间合谐交流有利于孩子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掌握声乐演唱方法。

(三)做好与教师的沟通

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密切配合,有利于儿童声乐学习。要做好沟通配合,家长首先做到一点是尊重老师,肯定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同时引导孩子多想想老师每天教学的辛苦,让孩子学会尊重老师的付出。当孩子对老师产生一种敬畏之情后,才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才能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其次要正确评价和认识老师,这主要用以判断老师是否适合孩子,观察孩子在上课时与老师的互动、课后对老师的评价、课后作业完成的态度等,及时与老师反馈、沟通,以促进师生关系亲密和谐。如果觉得不适合,可以换老师。

(四)陪伴孩子学习

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坚持是儿童声乐启蒙教育中重要部分,家长的陪伴有利于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一是平时捕捉孩子表现出的音乐灵感,当孩子哼出一些自己“创作”的旋律时要及时表扬鼓励,让孩子有自豪感,有助激发孩子的潜能;二是陪孩子多欣賞高质量的音乐表演,利用网络、电视、现场音乐会等形式,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美好;三是陪孩子课后练习,课堂上声乐老师讲解很到位,但儿童理解力和记忆力受限,家长课后要和孩子一起回顾学习内容,督促孩子合理安排时间练习。

三、声乐教师具有较高素质

(一)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因为一个老师喜欢一门学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师的魅力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老师凭自身魅力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影响力。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师要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与学生共鸣。对于学习声乐的儿童来说,因为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二)要具有一双“慧眼”

儿童声乐教师不仅要耳聪,还要目明,要擅于发现儿童声乐学习中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表扬,利用赞赏提高儿童的自信心。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先生曾说,每个学生都有歌唱的潜能,声乐教师的任务便是想办法去引导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三)要具有多才多艺

1.要会运用肢体语言将抽象表达为具体

声乐是抽象的,儿童在一开始接触声乐时不具备理解抽象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把抽象变具体,让儿童一步步明白教师的教学内容。声乐教师要结合儿童肢体语言丰富、天真活泼的性格,编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做出不同的表情,利用肢体语言引导儿童进行学习。

2.要会教儿童用歌声表达情感

声乐是表演艺术,用声音来表达感情,教师要引导儿童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及歌曲表达的感情,将歌词的内容讲给儿童听,让儿童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要教会儿童适当地用歌唱力度、速度变化来表达情感的变化,尽量让儿童演唱时具有一定表现力,做到声情并茂。

3.要会弹奏乐器伴奏

声乐教师必须是一个出色的伴奏者,会运用一种或多种乐器进行伴奏,尽量不要在教学时采用伴奏带。在演唱的过程当中,伴奏带的调性始终固定不变,伴奏带是什么调性,儿童也必须按照调性演唱,但是因为不同的儿童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部分儿童音域较低,演唱时无法以伴奏带的调性为依据,导致音高不够,只能扯开嗓子喊,而部分儿童音域偏高,只能一味压低自己的嗓音,去配合伴奏带。声乐教师在用乐器伴奏时,可利用调性变换、节奏变化来演绎歌曲风格,帮助儿童在演唱的同时真正理解歌曲的情感。

四、注重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儿童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培养与兴趣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扬,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儿童声乐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儿童得到了表扬,心理需求得到了合理满足,就会有良好的正面情绪,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天赋潜能。另外,声乐学习与身体成长一样是阶段性的,不能只想着程度拔高,给儿童造成心理负担,导致儿童达不到预期而失去信心。

(二)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儿童拥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要鼓励儿童大胆地去想象。爱因斯坦认为,在科学研究中,想象力所发挥的作用更大。要引导儿童正确运用想象力,理解和学习与声乐相关的理论。声乐学习的理论概念相对较为抽象,特別是对于初学声乐的儿童而言,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以发声训练为例,在学习时不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呼吸、共鸣以及口腔打开上,而必须结合教师的示范和讲述,借助想象力使无形的歌唱状态有形化,引导儿童把握发声的要领,从而掌握正确发声的方法,比如在吐字念词时运用想象语言,以说话的状态去演唱,发声器官的状态就会显得十分轻松。在唱歌的时候想象自己和平时说话时一样。需要打开喉咙时,可以想象自己张嘴喝水。

(三)做好因才施教

儿童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同一个孩子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外界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首先,声乐教师必须结合儿童的特征,引导儿童逐渐形成富有个性的风格,掌握适合自己的演唱方式。不能以自己的经验或者想象来完全取代个体差异,也就是说,当教师教会一个孩子后,不能将教这个孩子的经验照搬到其他孩子身上,而是必须认真分析每个孩子的差别,仔细考虑他们的个性特征;其次,同一个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征不同,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同,能表达的情感和演绎的作品也会不同;再次,遗传因素和成长环境影响力儿童的心理发展,导致儿童的注意力、思维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思考判断能力等存在差异。先天条件的差异,以及后天成长环境的差异都是影响儿童发声系统的重要原因。一些孩子发声器官发育得比较快,一些孩子身体发育快,一些孩子语言能力特别强,一些孩子什么歌曲都会唱、都敢唱,一些孩子却生性腼腆,比较胆小。不同的儿童,训练方法不相同;最后,要把控好学习的难度与强度。通常情况下,儿童在学习发声技巧时,音域及音强都需要保持在恰当的范围内,不能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每一次训练的时间以半小时为宜,中途还可以稍作休息,使声带保持弹性。挑选歌曲时要结合儿童自身的情况及能力,选择难度适中且能充分发挥其技术的歌曲。作为声乐初学者,儿童刚刚接触到一些发声的方法,尚未形成概念,发声的位置也还未定型,如果发声难度超出负荷,就会导致儿童发声失败或者出现误差。

参考文献:

[1]刘凤.学前教育阶段声乐启蒙教育的实施途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4).

[2]王雪敏.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童声乐启蒙教师[J].文教资料,2015(7).

[3]李浩.对少儿音乐启蒙教育的探究[J].学周刊,2017(33).

作者简介:王晨曦(2000-),男,汉族,山东蓬莱人,本科,山东大学(威海),研究方向:声乐。

作者:王晨曦

情感表达儿童声乐教学论文 篇2:

关于儿童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

本文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及音乐学相关学科的理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对儿童声乐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儿童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概括出儿童声乐学习心理特点与功能,并就如何有效地提高儿童声乐学习效果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儿童声乐;儿童心理;教学策略

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浅谈儿童声乐教学的相关问题。在笔者教学过程中发现,成年人对于声乐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而儿童对于美好声音是没有主动追求的。在心理变化上儿童要比成年人更加复杂和敏感,往往很多专业声乐老师完全忽略这点,习惯性用成年人的思维和教学方式来针对儿童进行声乐教学,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是完全错误的。所以,笔者翻阅了有关儿童声乐教学和儿童心理学有关书籍,采用经验总结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儿童声乐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儿童在声乐学习中的心理特点进行初步探索,根据以上问题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一、儿童声乐教学对声乐教师的基本要求

对声乐表演者和声乐教师而言,一个优秀的歌唱家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声乐表演者重在会“唱”,而声乐教师重在会“教”。正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懵懂无知的孩子,我们在教学中更应该谨慎,绝不能把孩子当作“试验品”,而是要有充分知识储备以及丰富的经验,也绝不能是“半吊子”或者只是教给孩子们唱几首简单的儿歌就可以轻松混入教师队伍中来。在笔者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儿童声乐教学时,声乐教师不单单是掌握声乐专业知识,需要我们知识面广,涉及多方面专业,以下笔者就从三个方面开始论述。

(一)儿童声乐教学中语文知识的运用

在歌词学习方面,儿童掌握知识量较少,绝大部分五岁以下的孩子汉字还认不全,对歌词的学习就更是举步维艰了。有些歌曲中不懂的字或者词语还须解释给孩子们听。在咬字吐字方面,有的孩子会出现平翘舌不分、吐字不清晰、方言较重等问题。在表达情感方面,对歌词理解不当,就会导致儿童演唱时情感表达有误。这就需要我们声乐老师对语文这门课程熟练掌握,在教学中要反复纠正孩子们的错误,做出正确的示范,教给他们正确的发音和对歌词的理解。其次,在学习一首歌曲的时候,不仅仅要教会他们音准、节奏、旋律、歌词等,更重要的是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意境。

(二)儿童声乐教学中舞蹈的运用

儿童就是天真烂漫、无拘无束、活泼好动的代名词。儿童声乐的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不单是学习歌曲这么简单。可以想象一下,在舞台中央,孩子只会机械地演唱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会抑制孩子们的天性,也会让歌曲作品丧失活力,甚至会让孩子们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对声乐失去兴趣。所以,为了体现孩子们活泼的天性,声乐老师需要编排一些舞蹈动作,做出各种面部表情让孩子们模仿学习。在多名小孩对唱、齐唱、合唱当中,声乐老师还需要配合歌曲或是歌词来设计造型、动作、队形等。这样就使歌唱变得多样、丰富、立体,更加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儿童声乐教学中艺术指导的运用

不论是成人声乐教学还是儿童声乐教学,即兴伴奏是声乐教师的必备技能。首先,儿童对音准感觉并不敏感,如果一味听音响伴奏的话无法对音准进行有效练习,所以,钢琴是训练音准的必备工具。老师可以准确清晰地弹奏出音准以便孩子练习。其次,每个人嗓音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可以轻松唱出高音,有的孩子对中低音比较拿手。所以,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所有调式的即兴伴奏,找到适合孩子音高的调。这样老师就可以在孩子们的声乐学习训练中,更加有效地训练和了解他们的声音条件。

二、儿童声乐学习中的心理特点

(一)儿童声乐学习中的心理特点

儿童(以小学生阶段为主)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大脑结构与机能得到突出发展,神经系统进一步完善,感知觉(包括听觉、视觉等)得到迅速发展,是增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小学生对于无意当中接收到的信息会记得更深刻些,而对于老师有意识地教给他们的知识经常是“左耳听,右耳冒”,甚至是会出现抵触的情绪。这就对声乐教师的上课模式提出了特殊要求。我们要通过做游戏、表演、比赛等形式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儿童会出现明显的荣誉感和羞耻感,当儿童极力去表现而受到了老师表扬时,就会有很强的荣誉感。如果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不认可,则会有羞耻感。体现在教学上来说,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增强其荣誉感,提高其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可以采用课堂积分的方式,使学习兴趣随着参与学习活动逐步培养起来。

(二)儿童声乐学习中的心理功能

一般说来,儿童声乐学习包括基础、巩固和熟练三个阶段。在基础阶段,儿童通过模仿和练习,声音概念逐步形成。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模仿练习主要是根据对教师讲解的大体印象而进行的,会出现顾了这头忘了那头,以及对声音好坏的判断有偏差等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针对不同问题制訂不同方案,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声音概念,克服畏难、厌烦心理[1]。在巩固提高阶段,儿童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技巧,但对歌曲情感以及细节问题的处理还有待改善,这个阶段老师需要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巩固正确的发声习惯,选择合适的作品让儿童能够熟练掌握。在熟练阶段,学生的发声技巧基本趋于熟练,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更准确地指导以及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作品,并且鼓励学生多参加演出比赛活动,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作为儿童声乐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事半功倍,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

三、教学策略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给学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始终是在沟通,教师所表达的情绪,学生同时也会被带入。所以教师必须精神饱满,有积极的状态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好的情绪也可以更好地走进儿童的内心,以“交朋友”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沟通与信任。那么,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想法从而制订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案。老师也一定要给孩子树立好的形象,成为他们的好榜样,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学习。

(二)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张武升在《教学艺术论中》一书中对教学语言艺术下了一个综合性的定义:教学语言艺术指在教学中善于选择和使用具有审美价值的语言,创造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风格,以教书育人,陶冶学生的语言美感的创造活动[2]。笔者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对此感触颇深。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形象化的语言,例如“孩子们,想象一下自己的嘴巴张到了鼻尖上,声音从鼻尖出来是什么感觉呢?”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除去老师讲解的部分,与儿童积极地沟通会让教学顺利进行。过多使用直接陈述的方式,会显得乏味,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再对其进行分析,或者先抛出儿童感兴趣的问题,让他去思考。这样不仅教学目的达到了,还让学生有了主动思考的习惯。教学语言同我们的日常用语和工作用语不同,需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在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

(三)丰富实践活动,提升自信心与积极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结合实践来说,儿童学习声乐无外乎两种情况:个人喜爱,家长培养。那么声乐的学习到底能给儿童带来什么呢?是为了音乐感觉的培养?为了学习更多的歌曲?还是为了唱歌更好听?笔者认为大部分的家长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的孩子更加积极自信、大方得体。这也是我们在培养声乐艺术当中非常重要且明确的教学目的。在台下训练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姿态仪表,还有状态必须是积极的。这样不只是在上台表演的时候才要求,而是在课堂上长期训练成为习惯。通过对声乐的学习可以使儿童增强自信心,提升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儿童学习时间较短、基本功不扎实、表演不成熟的时候,不要急于让儿童上台演出。否则儿童会出现羞耻感,从此失去信心。而到巩固提高阶段,就要积极创造演出机会,让他们在表演中学习,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结语

在声乐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有很多,本文就三部分问题提出笔者的一点思考。我们面对的是懵懂无知的孩子,我们在教学中更应该谨慎,不能把孩子当作“试验品”,而是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学习。了解作为儿童声乐教师需要扮演多重角色。要了解儿童的心理,抓住兒童的心理,不断研究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作为儿童声乐教育者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自己的职业负责。

注释:

[1]臧欢.儿童声乐学习中的心理因素及其运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3.

[2]张武生.教学艺术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30.

(责任编辑:刘露心)

作者:张晨阳

情感表达儿童声乐教学论文 篇3:

儿童声乐教学之我见

【摘要】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音乐教育。儿童声乐成为很多家长和孩子选择的课程之一。儿童声乐作为声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遵循科学的发声方法,并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采取适合儿童的一套教学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儿童的声乐演唱水平,并达到提高儿童艺术素质与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儿童声乐;站姿;呼吸训练;发声训练;情感训练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社会上也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特长班,其中童声的训练倍受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喜爱。儿童声乐是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声乐教学也成为声乐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

孩子们纯净美妙的歌声总是会让人难以忘怀,然而不经过科学的发声训练,光凭自然的声音喊唱,势必会影响歌曲的准确性,毫无美感而言,而且儿童的声带稚嫩,在不用方法的前提下演唱音乐较宽的儿童歌曲势必会损伤声带。虽然因为儿童年龄和生理的原因,儿童的音域不宽,但很多童声作品音域是超过一个八度的,所以用喊唱的方法音高必然会上不去,自然就破坏了歌曲的完整性也影响了歌曲的情感表达。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站姿

儿童在学唱歌之前应先学如何站。因为止确的站姿不仪可以锻炼孩子在演唱时的大方体态,培养良好台风,更重要的是保证良好音色的发挥和呼吸的通畅。站立时身体自然挺胸收腹,两脚左右或前后分开,两眼平视前方,面部表情自然、放松,下颌内收

二、呼吸训练

国际上美声学派中一直有着这样的说法:“歌唱的基础是呼吸,要想懂得歌唱的奥秘就要先懂得呼吸。”这句话用于儿童声乐的教学也毫不例外。离开了良好的呼吸支持演唱童声作品,声音会听着干涩、发白,而且强行演唱音域较宽的作品甚至会损坏儿童稚嫩的发声器官。歌唱巾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它比生活中的呼吸要深,而且赋予变化。因为歌唱要有一定音量和力度的变化等,所以要求吸人的气息根据歌曲需要有控制地、均匀地呼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保持横膈膜的支持的力量。在训练孩子呼吸时,我们可以用“闻花香”或闻自己手上味道的方式或者回顾生活巾的喘气来让孩子感受吸气时两肋向外扩张的感觉。无论是哪种呼吸方法,都是有同定步骤的,即吸气、保持、呼气、放松。在儿童声乐训练巾,基本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种方法又可采取两种方式,即快吸快呼,慢吸慢呼。儿童理解不了深奥的声乐理论知识,在训练快吸快呼时,我们引导孩子捕捉生活巾受惊吓的感觉,将气快速吸入,提醒孩子动作幅度不要太大,不要提肩,过分地抬胸。稍停片刻后,模仿狗喘气地样子,用“哈”音将气以断奏的方式吐出,感受小腹的弹性。慢吸慢呼即让孩子像“闻花”似吸气,强调气不要吸得太多,当感受到腰周围、两肋两侧有膨胀时,稍停片刻后用数数的方式来训练气息的长短。呼吸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它要贯穿到整个儿童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最终让孩子达到能够均匀、平稳的控制气息的能力。

三、发声训练

有些人认为,儿童不需要进行发声练习,只要会唱歌就行了。其实,练声是歌唱的一种基本功训练,它是为歌唱服务的,为歌唱建立一个良好的通道及训练歌唱技能。就好像运动员每天都要进行跑步等训练一样,不做发声练习,开口就演唱声乐曲目,容易拉伤声带,而且儿童的声带发育不成熟,还比较娇嫩,如果在没有准备地情况下过猛地开口唱歌,不利于嗓子的健康。因为年龄和生理的原因,儿童的声带“短”而薄,气息的持续能力不长,音域比较窄,共鸣腔以头腔为主,故而声音清脆、明亮,在训练时我们只需让孩子吸好气后并让喉头保持在吸气的状态下不动进行歌唱。儿童的练声时问不宜过长,“a、e、i、o、u”是发声练习巾常用的五个母音,可以加上适当的辅音组成生动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进行发声练习,这样既让儿童觉得有趣味同时也训练了歌唱技能。

四、情感训练

儿童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对歌曲情感的表达。声乐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发声技巧是歌唱的基础,最终歌唱是唱情,是要用声音来传递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基于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儿童的声乐曲目通常是反映儿童纯真、活泼、天真烂漫的一面居多。很多时候他们在演唱儿童歌曲的时候实际也就是展现他们自身天真烂漫的一面。当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歌曲旋律的高低起伏,能够体会到歌曲里的情绪时,也就能够享受到歌唱带来的快乐,从而为持久进行声乐的学习增加了动力。我们在进行歌曲教学时要多以生活巾的实例来启发儿童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儿童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孤立地去针对一个方面进行训练,站姿、呼吸训练、发声训练、情感训练,这几个部分的训练贯穿儿童声乐教学的始终,每一个部分都不能遗漏或者疏忽。只不过因为儿童所处的学习阶段不同,而侧重点有所不同。人们常说,“丝不入竹,竹不如肉”,让孩子们美妙动听的歌声,永远萦绕在我们身边。

作者:易伶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农村学生数学家庭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