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声乐教学论文

2022-05-1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儿童声乐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很多繁杂的术语,比如感官、知觉之类会告诉人们儿童发声器官的特点及职能特征,并确定某个年龄段的学习特点。

第一篇:儿童声乐教学论文

儿童声乐教学之我见

【摘要】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音乐教育。儿童声乐成为很多家长和孩子选择的课程之一。儿童声乐作为声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遵循科学的发声方法,并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采取适合儿童的一套教学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儿童的声乐演唱水平,并达到提高儿童艺术素质与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儿童声乐;站姿;呼吸训练;发声训练;情感训练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社会上也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特长班,其中童声的训练倍受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喜爱。儿童声乐是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声乐教学也成为声乐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

孩子们纯净美妙的歌声总是会让人难以忘怀,然而不经过科学的发声训练,光凭自然的声音喊唱,势必会影响歌曲的准确性,毫无美感而言,而且儿童的声带稚嫩,在不用方法的前提下演唱音乐较宽的儿童歌曲势必会损伤声带。虽然因为儿童年龄和生理的原因,儿童的音域不宽,但很多童声作品音域是超过一个八度的,所以用喊唱的方法音高必然会上不去,自然就破坏了歌曲的完整性也影响了歌曲的情感表达。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站姿

儿童在学唱歌之前应先学如何站。因为止确的站姿不仪可以锻炼孩子在演唱时的大方体态,培养良好台风,更重要的是保证良好音色的发挥和呼吸的通畅。站立时身体自然挺胸收腹,两脚左右或前后分开,两眼平视前方,面部表情自然、放松,下颌内收

二、呼吸训练

国际上美声学派中一直有着这样的说法:“歌唱的基础是呼吸,要想懂得歌唱的奥秘就要先懂得呼吸。”这句话用于儿童声乐的教学也毫不例外。离开了良好的呼吸支持演唱童声作品,声音会听着干涩、发白,而且强行演唱音域较宽的作品甚至会损坏儿童稚嫩的发声器官。歌唱巾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它比生活中的呼吸要深,而且赋予变化。因为歌唱要有一定音量和力度的变化等,所以要求吸人的气息根据歌曲需要有控制地、均匀地呼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保持横膈膜的支持的力量。在训练孩子呼吸时,我们可以用“闻花香”或闻自己手上味道的方式或者回顾生活巾的喘气来让孩子感受吸气时两肋向外扩张的感觉。无论是哪种呼吸方法,都是有同定步骤的,即吸气、保持、呼气、放松。在儿童声乐训练巾,基本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种方法又可采取两种方式,即快吸快呼,慢吸慢呼。儿童理解不了深奥的声乐理论知识,在训练快吸快呼时,我们引导孩子捕捉生活巾受惊吓的感觉,将气快速吸入,提醒孩子动作幅度不要太大,不要提肩,过分地抬胸。稍停片刻后,模仿狗喘气地样子,用“哈”音将气以断奏的方式吐出,感受小腹的弹性。慢吸慢呼即让孩子像“闻花”似吸气,强调气不要吸得太多,当感受到腰周围、两肋两侧有膨胀时,稍停片刻后用数数的方式来训练气息的长短。呼吸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它要贯穿到整个儿童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最终让孩子达到能够均匀、平稳的控制气息的能力。

三、发声训练

有些人认为,儿童不需要进行发声练习,只要会唱歌就行了。其实,练声是歌唱的一种基本功训练,它是为歌唱服务的,为歌唱建立一个良好的通道及训练歌唱技能。就好像运动员每天都要进行跑步等训练一样,不做发声练习,开口就演唱声乐曲目,容易拉伤声带,而且儿童的声带发育不成熟,还比较娇嫩,如果在没有准备地情况下过猛地开口唱歌,不利于嗓子的健康。因为年龄和生理的原因,儿童的声带“短”而薄,气息的持续能力不长,音域比较窄,共鸣腔以头腔为主,故而声音清脆、明亮,在训练时我们只需让孩子吸好气后并让喉头保持在吸气的状态下不动进行歌唱。儿童的练声时问不宜过长,“a、e、i、o、u”是发声练习巾常用的五个母音,可以加上适当的辅音组成生动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进行发声练习,这样既让儿童觉得有趣味同时也训练了歌唱技能。

四、情感训练

儿童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对歌曲情感的表达。声乐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发声技巧是歌唱的基础,最终歌唱是唱情,是要用声音来传递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基于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儿童的声乐曲目通常是反映儿童纯真、活泼、天真烂漫的一面居多。很多时候他们在演唱儿童歌曲的时候实际也就是展现他们自身天真烂漫的一面。当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歌曲旋律的高低起伏,能够体会到歌曲里的情绪时,也就能够享受到歌唱带来的快乐,从而为持久进行声乐的学习增加了动力。我们在进行歌曲教学时要多以生活巾的实例来启发儿童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儿童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孤立地去针对一个方面进行训练,站姿、呼吸训练、发声训练、情感训练,这几个部分的训练贯穿儿童声乐教学的始终,每一个部分都不能遗漏或者疏忽。只不过因为儿童所处的学习阶段不同,而侧重点有所不同。人们常说,“丝不入竹,竹不如肉”,让孩子们美妙动听的歌声,永远萦绕在我们身边。

作者:易伶

第二篇:儿童声乐教学体会

【摘要】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很多繁杂的术语,比如感官、知觉之类会告诉人们儿童发声器官的特点及职能特征,并确定某个年龄段的学习特点。当我们根据自身的体会,用更直接和更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我们所感受到的儿童的声乐学习的特点,以求得理解,又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儿童;声乐教学;体会

随着文化事业的进步和素质教育进展的日益深入,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了学习声乐的队列当中。声乐是早期音乐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儿童基础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在儿童声乐教学的这篇土壤里,有待于更多的声乐工作者去探索、耕耘,不断迪去完善声乐教学方案,这需要我们教师下一番苦功去努力发现更多的教学方法。

一、童声演唱

儿童的身体器官及歌唱器官很稚嫩,因此对于儿童来说,不容易形成很多对于成年人来说的歌唱毛病,便于调节,以达到声音松弛的效果。这样,即使在变声器期间和变声期后,学生已有的声乐基础会使得继续的声乐学习变得轻松自如,从而避免了成年学习者的喉咙发紧的各种毛病。所以说,童声歌唱学习对于歌唱者来说,是个应该抓住的非常好的学习时期,这一阶段的学习,能够为以后的声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更何况,童声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人们对纯洁性的美好追求,更带给人们来自天使般的音乐感受,甚至可以说,童声演唱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是一个人终身的演唱,是生涯中比较短暂也相对更加珍贵的一段岁月。

二、培养童声的重要时期

对于学生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声乐训练,很多家长表现出很大的关心。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孩子对声乐的学习不宜过早。因为在6岁以前,孩子的声带以及发生器官等都过于稚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对声乐的理解能力还没有形成,这时候加强孩子的声乐学习只能是一种肤浅的学习。因此,在这一时期,应该主要应该培养和引导孩子们唱歌的天性,激发其对音乐的幸福,引导孩子们多听一些歌曲,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音准和对节奏的把握。多听他们喜欢的歌曲,快乐的歌唱。让孩子们自然的歌唱最好,同时鼓励和培养孩子们唱歌的天性。因此,在7岁及以后开始对声乐的学习是比较好的选择。此时的孩子因为其生理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声带的发育比较完整,同时孩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水平,在这个时期,可以针对学生进行一些科学的发生训练,并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及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使孩子对音乐以及音乐作品达到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三、方法的渐进

学习声乐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遵循学习的客观规律,声乐的学习更要循序渐进,使学生能更好的加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的讲解科学演唱的各个要求和整体的协调。

(一)气息

儿童声乐的学习首先就是要加强气息的使用与学习,让他们有自觉的意识使用气息歌唱,老师在教学中要讲清楚如何保持在推动气息的状态上做发声练习及演唱歌曲。

(二)通道

当使用气息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和自觉程度,在演唱和练声中要强调把声音放在通道中演出。儿童易于把歌清晰的唱在嘴里,咬字准确清晰,这固然是儿童的优势,但是在保留儿童演唱的优点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在气息和通道中演唱,这样才能达到咬字清晰和声音畅通的优势互补。

(三)声音的柔和运用及高位置

当前两项要求慢慢达到后,下一步,更要强调儿童完全放松喉咙的意识及声音的高位置,这样,孩子的声音的整个概念慢慢会趋于完整,而由于以渐进的方式讲解,在掌握过程中,也不会造成过度的困难及理解的障碍。 实际上,前三者的训练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在声乐训练中结合在一起的,教师要灵活的把握各个原则并使之自如地结合在一起。

(四)声音的美学追求

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醒儿童注意培养圆润、流畅的声音审美意识,追求美好的声音,而不是喊唱。同时儿童的声音有童声自身的特点,无论如何训练,都要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保持儿童的声音自然、清新的特点,而不能一味去模仿成人的音色,否则会产生很大的后果。

(五)对于曲目的选择

一方面,对于训练曲目的选择上,不能变化过去频繁,在不同的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曲目。可以先集中对孩子进行声音意识的训练。同时在声音不断调解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重复演唱原来的歌曲,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声音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可以借鉴国外一些传统的优秀儿童合唱曲目,加强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些合唱曲目要求声音柔和和谐,这也恰好是儿童声音意识培养和塑造中最关键的地方。儿童演唱最易喊叫,通过这样的声音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他们的声音审美,而且对于培养一种有修养的声音和有气质的演唱和儿童的艺术气质,都是一个良好的途径。而与此同时,通过合唱曲目的练习,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培养儿童的和声意识,合唱曲目的选择对于孩子们群体合作意识是个非常好的锻炼,让他们在合唱中感受与他人的密切协作。这就不仅是音乐的工作,这也是通过审美培育人性的一个更高层面的教育。

同时还要在声乐学习中兼顾本民族的音乐传统,选择那些朗朗上口,有民族特色,旋律优美的民族戏曲与各个时代的儿童歌曲,比如《大海呀,故乡》《让我们荡起双桨》《红蜻蜓》《沂蒙山小调》等等各个民族的经典儿童歌曲及传统民歌,在声乐学习中,激发孩子们热爱美好音乐,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素养。并进而通过新时期的儿童声乐作品在展现现当代儿童的生活和审美情趣。选择近年来新创作的好听的儿童歌曲,这些具有新的时代内容的歌曲更易引起共鸣,使得大家都来关注儿童声乐的发展,促动儿童歌唱事业的进步。儿童歌唱将能更好地摆脱成人歌曲的影响,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六)注重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

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有利于塑造儿童的学习意志和品质。声乐是一门艺术,在声乐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对儿童想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采用符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采用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实现对发生状态的掌控。可以采用互动教学,让孩子互相听课,从而提高对声乐的认识,识别各种声音问题,养成对审美声音概念的培养; 也可以组织、提供给孩子们大量的演出机会,让他们在舞台上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不论是舞台表演、舞台感觉和对声音的现场控制力都得到全面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四、总结

审美教育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喜欢儿童,他们天真、纯洁、自然。也许通过美好声音的学习,孩子学会不仅是如何发出美好的声音,不仅是完整的优美的唱出一支歌曲,更不仅是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而是通过一项他们喜爱的艺术,培养良好的健康的人格,我们历来注重审美教育对于一个人良好性格形成的重要性。孔子说:“诗者,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难怪国内外很多著名的美学家一直把美和美学教育当做社会解放的途径,这也许绝对不为夸张,一个个美好个体和人格的培养,必定会造就更高素质的下一代,一个良好端正的性格的培养必须从儿童抓起,教育修剪人的天性,使之和谐,一个民族的发展关键看教育,应该是百年基业从小事做起,从这一点上看,声乐学习就不绝是一件小事,她孕育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且是人的一次变革,这更是一个有使命感的工作。

作者:朱娜

第三篇:儿童声乐教学的核心与保障

内容提要

儿童声乐教育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对儿童的声乐教学要根据儿童的自身特点和每一个年龄段的儿童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更有效地传授知识。本文将从儿童心理素质和情感表达的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索,以强调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和情感表达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进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儿童声乐教学 心理素质 情感表达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塑造和发展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对培养孩子艺术修养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多,都希望孩子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运用自然中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来培养儿童正确的审美观,提升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对美的创造能力。声乐艺术是集音乐、语言和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在开发儿童右脑发展方面有着其他艺术所不能代替的地位,同时也是儿童最容易接受和喜爱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儿童的声乐训练,不仅可以使儿童熟练掌握发声方法,最重要的是使他们可以通过声乐这种形式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儿童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都得以提升。

由于每个儿童的音色、嗓音条件以及音域都不尽相同,所以儿童声乐教学的方式也不能千篇一律。在训练儿童呼吸、姿势、发声和咬字这些技巧的同时,应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发扬其最擅长的方面,判断每一位儿童的音色适合演唱什么样的作品,哪种演唱方式更容易让儿童有表现力。要想让儿童对声乐演唱有兴趣,唱好歌曲,就不能只看重音色、音高的条件,更应注意对儿童心理和情感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儿童演唱者。但就笔者所找到的资料来看,对儿童声乐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儿童声乐演唱的方法上,对儿童心理和情感的培养论述很少。基于这一点,本文将从儿童心理素质和情感表达的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以强调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和情感表达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进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1 儿童声乐教学中的核心——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

儿童声乐教学与成人声乐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贪玩、好奇、注意力不集中是儿童的天性,他们的控制能力相对成人来说要差很多,他们兴趣广泛,但往往集中在一个固定目标上的时间很短,很容易被外界的环境所干扰。小学阶段是增长知识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生理上主要呈现出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特征,他们的听觉、视觉等都进一步得到完善,思维方式也从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思维开始转换,想象力也日渐丰富。针对这一现象,对儿童的声乐教学就不能按照成人的标准要求。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小学低年级是听觉最为敏感的时期,也是对音乐节奏的反应能力最强的时期,他们对音乐的态度处于写实阶段;小学中年级学生识谱能力逐渐提高,对旋律的表现能力更加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态度也开始进入真正的审美阶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掌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表演及和声的变化都有强烈的兴趣,他们已经清楚地掌握了语言规律,并开始探索字面背后的涵义。了解每一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对每一个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掌握其学习声乐的规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孩子学习声乐的基本动力,是孩子主动学习的精神力量。孩子们在刚刚接触声乐时,不会对其有太深的认识,就更加需要家人和老师对其有有效的引导,加强对音乐艺术的耳濡目染。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比较弱,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多采用一些抽象的形式帮助孩子了解歌曲与歌词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想象空间。选择和儿童年龄特征相符的歌曲,不能让其产生压力和畏惧,要遵循由简单到困难的原则,激发孩子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尽可能地让孩子们把艺术的内在听进去,将内心的声音唱出来。让孩子们在感受声乐艺术美感并能大声唱出来的同时,爱上声乐演唱。

在教学的过程中,单纯地教授乐理知识,孩子们可能会感觉枯燥,可以结合一些与声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比如诗歌、舞蹈等等,以讲故事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不仅可以使课程更丰富多彩,也可以提升孩子们的综合审美能力。又如引导孩子们在认识节奏时,可以运用一些比较熟悉的歌曲来进行教学。随着节奏的带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快学会一首歌的演唱,增加孩子们的成就感,由此可以更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孩子们在学习声乐、感受节奏的同时,可以用双手、身体和脚来打拍子,在边玩边娱乐的过程当中爱上这门艺术,让孩子们的内心得到表达和释放,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同时享受音乐,也可以让孩子们在今后学习声乐的道路上增加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儿童声乐教学中的保障——儿童情感表达的培养

歌唱艺术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的,发声的技巧方面只是歌唱的基础,歌唱最终的目的是要把歌曲所蕴含的意义和赋予的情感表现出来,使听众与歌唱者在声音和心灵情感上产生共鸣。它不仅是一种声波的运动,更是通过情感的注入从而引发内心的思考体验。著名音乐家门德尔松曾经说过:“只有歌曲才能告诉人们统一的东西,唤起同样的感情。”我国音乐家贺绿汀也曾经说过:“好的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也就因为它有真实的情感。”①所以,儿童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培养也尤为重要和关键,对儿童的声乐教育,同样也应该是从情感表达培养开始的。

在对儿童声乐教学情感表达的培养中,首先要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意境美。在引导学生学习新作品时,应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具吸引力和直观性,向学生介绍作品的作曲家、创作背景、所表达的内涵,在演唱时需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感去表达,让学生有所理解和领悟。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让他们通过眼、耳、手、脑等身体上的各种器官来体验和感受音乐。其次,在教学中要让孩子们体会音乐中的韵律美,通过优美熟悉的旋律来感受和培养孩子们的情感。随着旋律线条的高低起伏,随之加入情感的平稳和奔放的变化,可以选用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音乐,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各民族音乐的特色,比如维吾尔族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是欢乐、充满活力的作品,是2/4拍的有舞蹈性的歌曲,可以使学生先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讲一些有关新疆的传说故事,看一些新疆美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表达对这片美丽富饶土地的热爱之情,运用赞美、热爱的情感来演唱这首作品。在声乐演唱中,只有情感处于较为积极的状态,身体各方面才会配合运作,演唱者才能快乐舒畅地演绎作品,对于身心都处于发展阶段的儿童来说,积极的情感会激发他们对新鲜事物以及今后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此外,在声乐教学中,让孩子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也尤为重要。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在遇到比较难的曲目和概念时,常常因为无法顺利地掌握而失去信心;平时练习很好的学生,一要上台演出就因紧张而发挥不出原有的水平,从而回避问题。这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对儿童心理的分析培养,以致孩子们对声乐演唱逐渐失去兴趣。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所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有希望的教学会使孩子们充满信心。在学生演唱完曲目时,教师带头给予鼓励,竖起大拇指,抚摸学生的头,结合每个孩子的喜好,发放一些小礼品,这样会增强孩子们学习声乐的信心并且会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温暖。

儿童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他们有着对未来世界的热情和对美的追求,他们的世界简单纯真,但想象力丰富。在儿童声乐学习中,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对儿童的声乐教学是爱的渗透过程。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旋律的绵延起伏,感受节奏的热情洋溢,从音乐中体会不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大量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作品的演唱,领会音乐中的韵律美、节奏美和意境美,在一些演出中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并体会与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让他们学有所得并且学有所用。所以说,儿童心理素质和情感表达的培养是儿童声乐教学中的核心和保障,快乐的心态和情感能使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充满热情,并且在对待今后生活时都有着积极饱满的生活态度。儿童声乐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声乐人才,也不是简单的教会儿童一些歌曲就了事,而是要通过声乐的学习,让音乐逐渐地进入儿童的生活当中,让他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充满了音乐,让音乐陪伴着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品川三郎著,吕永深、缪裴言译.《儿童歌唱发声——怎样训练美好的童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2] 唐建平.《儿童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训练方法》[J].《成都师专学报》,2002年9月第21卷第3期

作者:吴迪

上一篇:低碳城市设计论文下一篇:高考作文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