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文明观论文

2022-04-20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一切为了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以“生态红线”为底线,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的生态安全观;实现最严“法治”的生态法治观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科学发展观文明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发展观文明观论文 篇1:

我国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历史演进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文明观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论断,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政治文明思想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明观,历史演进,“四个文明”

社会主义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发展又不平衡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文明。为此,他们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虽然没有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探索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先河,为以后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实现基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注物质文明的发展。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中国要在生产力水平即物质文明方面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就必须把工业化和现代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基础。在毛泽东领导下,建国后不长时间内,我国就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否定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政治制度,使被剥削、被奴役的广大人民群众上升到统治阶级的地位。如何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首先,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1948年12月,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首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1949年6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系统而又全面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即把对人民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结合起来,民主的权力只能由人民享有,决不能给予敌人;专政只适用于敌人,不适用于人民,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其次,按照人民民主原则进行政权建设。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大力加强国家机关建设,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国家建设的宗旨;把法制建设作为确保人民民主的有效方法,用宪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作为加强和改善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关系的指导性原则;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构建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创立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基础。

(三)先进的精神文化是社会主义文明的显著特征。新中国成立之时,毛泽东就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这里,毛泽东把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一并提了出来。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在思想道德领域,毛泽东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1963年,他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引起了全社会道德风尚的深刻变化。在文化领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教育科研方面提出了科学的教育方针、又红又专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文明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为基础,以这一理论逻辑为起点,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社会主义文明观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一)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奠定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一些、更高一些。邓小平理解的社会主义文明是建立在不断解放和高度发展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赖以存在的政治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作支撑,不仅经济建设无法健康、有序地进行下去,就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了,也是一种文明的倒退,失去了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明又必须是开放的文明、发展的文明,必须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就要求我们改革开放,既要打破封闭、僵化的旧体制,又要造就一个开放、活跃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文明全方位地发展下去,最后超越以往的一切文明以显示其不可战胜的优越性。

(二)把“两个文明”一起抓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文明的战略方针。必须坚持两手抓,致力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反复阐述的一贯思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再次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只手都要硬。在倡导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二代领导集体致力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早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也十分强调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高效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观,实现了由“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飞跃。

(一)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概念。早在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就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但《决议》把“全国安定团结,民主法制逐步健全”归结为精神文明范畴。此后,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全面部署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但需要指出的是,直到上世纪末,中央所确定或所讲的都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的思想,并强调两个文明要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时而采用两分法,把

民主政治包括在精神文明的范畴,时而采用三分法,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并列,但始终没有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200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命题,并把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们党的重要战略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协调发展的思想。江泽民同志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才是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归根结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在推进经济、政治建设的同时,能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和谐与稳定,而且关系到能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关系到经济、政治发展能否获得持续的后劲和扩张力。

江泽民同志把“三个文明”并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使社会主义文明理论更加完善,也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他说: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问题,强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党在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理论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对于推动我国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升华、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萌芽和成熟的,经历了从确立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到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过程。

在1983年12月31日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1994年3月,我国开始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005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概念写入党代会报告,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类发展模式上升到优化延续的高度加以考察,是对社会主义文明观的丰富和完善。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使之相互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因为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谈不上人与人的和谐。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道路。生态文明和其他文明形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良好安全的生态条件,人类就会陷入生存危机,根本谈不上高度的物质、政治和精神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深刻影响生态文明的水平和状况。人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自身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法律制度、思想意识中,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生态文明。

责任编辑 王建军

作者:刘佶鹏

科学发展观文明观论文 篇2:

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多维解读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一切为了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以“生态红线”为底线,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的生态安全观;实现最严“法治”的生态法治观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进行生态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生态生产力;生态民生;生态安全;生态法治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14-07-10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本论》生产力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研究”(12YJA710078);上海理工大学人文社科“攀登计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13XPB06)。

[作者简介]徐水华(1964- ),男,浙江平湖人,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态哲学、资本哲学;陈璇(1990- ),女,河南安阳人,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从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对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和新要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党的生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主要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保护环境即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以“生态红线”为底线,整体谋划国土开发的生态安全观;实现最严法治的生态法治观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充分体现了我党在生态建设问题上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生态自觉,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党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进行生态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我国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日益退化的生态困境,报告强调要树立起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显著地位,并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1](P39)。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以及我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他在多个不同场合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进步、对我国经济建设以及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习近平从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出发,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高度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目标方向。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互为对象性关系。人类以自然界为对象,自然界也以人类为对象。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类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单独存在。因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2](P161)。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物质变换关系。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不间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劳动就“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3](P56)。马克思在这里既警示了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又明确提出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重要性。但自近代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却借助于科学技术手段对自然界进行大肆掠夺,结果使人类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和生态危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成为了人类一个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务。面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对象性关系的思想。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自原始文明开始,人类已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要求。他为此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观。他从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问题,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及人类“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的生态理念[4] (P4)。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既蕴涵着人类对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揭示了生态建设和文明兴衰的内在统一关系,科学地回答了生态建设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了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形态发展中的历史方位;又反映了我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历史把握和理性审视,彰显了我党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高度的文明自觉和生态自觉。这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和文明理论的重要贡献。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出发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提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P6)他用“两个清醒认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实践方向。我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达到13亿之多。人均资源非常短缺,几十年的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不能采用高投入、高消耗和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来发展经济。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的自然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国却片面地追求经济数量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结果我国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成就,却为此付出了非常大的环境代价。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枯竭问题以及生态失衡问题,已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所以,我国如果继续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将更加难以想象。“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和保障。”[6](P17)只有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4](P4),自觉推动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才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充分体现了我党尊重客观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间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联系起来考察,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决的重要作用。优良的自然环境是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人与自然的和解归根到底是以人与人的和解为归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4] (P4),从而为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开辟了道路。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涉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因此,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和自然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恰恰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前提的,不可分割的。如马克思所指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7](P296)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在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中才有其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既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自然资源支撑,又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维护稳定的自然条件。建设生态文明,重视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为实现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

生态生产力是生态文明观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它是对工业文明理念下生产力概念的扬弃,是使人——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实际出发,全面阐述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他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考察,明确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生态生产力观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观,它既为我党提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这一新的生产力观也是对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的完善和发展。

自然生产力思想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决定一个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应用情况;工人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程度,生产资料规模的大小和使用效率;一个社会所拥有的自然条件等等[3](P53)。其中,这里的自然条件马克思把它理解为自然生产力。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将其表述为人类劳动“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8](P122)和“受自然制约的劳动生产力”[3](P589)。关于自然生产力内涵,马克思认为,它既包括土壤的肥力、盛产丰富渔产的水域等等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也包括奔腾的瀑布以及煤炭、金属、河流、森林等等为人类提供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3](P586)。马克思认为,自然生产力可以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奠定自然基础,可以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或高或低的可能性。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思想,他为此提出了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思想。他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6](P17)因此,要努力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5](P6),自觉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以及低碳经济,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而换取所谓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着人们的生存条件。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最大本钱。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比喻为金山银山和青山绿水的关系。他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为此对只顾发展经济而不顾保护环境的GDP主义提出了严厉批评,他警告,再也不能简单以GDP数字来论英雄,而应把资源消耗量、环境损害程度和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中,并增加它们的考核权重比例,使它们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6](P17) 。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生产力观深刻揭示了生产力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首先,发展生产力不可能离开外部自然环境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作为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它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生产力基本要素中的各种自然力因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等。优良的自然环境可以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自然资源条件和较高的自然生产力基础。如果人类只着力于发展经济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也会破坏生态生产力的基础,最终会阻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在发展经济中尽可能地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并且运用经济发展的成果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既可以保护生态平衡,又可以为人类的生产提供充足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对象,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生产力的目的。其次,作为劳动力的人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马克思把人看成是最伟大的生产力,最强大的生产力[9](P194)。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人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生产力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以有利于人的自身发展,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劳动力条件。第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发展经济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保障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自然基础,也可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强调发展经济而不保护环境,或者离开经济发展而只抓环境保护,都是不可取的。经济要发展,环境也要保护,两者不可偏废。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必须要坚持保护优先方针,在保护中进行发展、在发展中不忘保护。”[6](P18)要知道,发展经济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人类的目的。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能够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和生活水平提高。如果仅仅只为发展经济,追求GDP,而牺牲人的自身发展,那就本末倒置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在保护环境前提下来优化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好改善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倒逼机制,实行既严又紧的环境保护政策,把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护了生态生产力,也保护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更为人民群众留下了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

三、一切为了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

民生问题不仅是人民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和基本生存权利得到保障,而且是一个与人民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要求密切相关的问题。生态问题本身也是一个生态民生问题。所谓生态民生即是从生态维度解决人民的生计,着力于改善人民的生存和生活,推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以为广大群众创造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满足人民对生存条件的要求,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对人民生计的生态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历来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党十分关注的问题。改善和解决生态民生问题是我党执政的奋斗目标之一。我党领导人江泽民就非常重视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他把自然环境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指出:“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10](P535)胡锦涛则针对我国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要加强环境污染的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抓紧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保证人民群众在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中生产生活”[11](P716)。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样,民生问题和生态问题在科学发展观那里就找到了一个连接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的是要“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2](P12),更是将生态问题和民生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我党从关注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来强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无疑为生态民生建设指明了实践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发扬了我党关注民生、关注生态民生的优良传统,他提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的思想。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5](P6)经过30多年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已从原来的求温饱、重生存转变到了现在的要环保、重生态的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问题已切实成为当前我国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民意所在和民心所向的大事。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着力提出了一切为了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2013年他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安全的食品、新鲜的空气和洁净的水源等等,这些都是老百姓对于良好环境的直接向往和印象。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保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也是衡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近年来,由于我们过于追求GDP的增长,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结果导致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接连发生。全国许多地方的PM2.5浓度超标,雾霾天气、饮用水安全、地下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层出不穷,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的集体忧虑,不仅如此,生态环境问题也成为我国许多地方发生公共事件的导火索。事实表明,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生态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问题和直接影响乃至威胁百姓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民生问题。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关注和重视人民的生态诉求;着力解决损害百姓健康的环境问题。他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人民群众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在大气治理、保护水源、发展绿色、保证空气质量上下功夫,为百姓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努力为广大百姓创造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的食品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生态文明既要求当代人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更要为后代人考虑,保证子孙后代能平等享用自然环境资源。要留一片绿水青山给后代子孙,为后代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要以对百姓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下定决心努力治理好环境污染,建设好生态环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5](P6)。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民生观对生态与民生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不仅丰富和拓展了我党的民生观内涵,而且对生态产品概念也进行了重新定位。新的生态民生观诠释了我党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彰显了我党深厚的历史责任意识和现实担当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进行经济改革,发展经济,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需求,这种需求既包括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包括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着力解决损害百姓身心健康的环境问题,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是保障和改善我国民生的基本要求。过分强调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和人的发展,将直接影响人类持续发展的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民生观要求我们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当做“千秋事业”。既要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要改善百姓的生存环境,努力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一方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另一方面也丰富和拓展了我党生态思想内涵。他的生态文明观从人类文明发展史高度揭示了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内在关系,阐述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对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他的生态生产力观则从生产力维度全面揭示了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态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生产力观为我们在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前提下发展我国经济,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他的生态民生观从民生角度阐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揭示了生态与民生之间的内在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保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也是衡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民生观体现了我党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民生、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还包括以“生态红线”为底线,整体谋划国土开发的生态安全观、实现最严法治的的生态法治观等内容,它们与生态文明观、生态生产力观以及生态民生观共同构成习近平生态思想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安全观从国家安全高度诠释了生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关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关乎国家安全发展利益的重要战略举措。以生态红线作为生态安全底线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从时空维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诠释。如果生态不安全,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被破坏,也就无所谓国家的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法治观从法律制度层面强调,保护生态环境除了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养成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自觉外,需要依靠生态法律制度来保驾护航。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规制度,才能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最可靠的法律制度保障。只有加强生态制度建设,完善生态责任追究制度,将生态法治落到实处,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美丽中国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 习近平.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J].吉林环境,2013,(5).

[5] 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J].环境经济,2013,(6).

[6] 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J].求是,2013,(17).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2]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王家芬

作者:徐水华 陈璇

科学发展观文明观论文 篇3:

以文明史观指导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摘 要:文明史观关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高考试题命制的重要理论依据。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强调通史复习,以文明史观为引领,整合教材,梳理主干知识,还要以新的角度对历史阶段、历史事件进行再认识,并精选史料以强化文明史观的运用,进而提升高三复习的深度、厚度,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明史观;历史教学;高三第二轮复习

近几年来,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多地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新史学研究理念,因此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新史观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注意从多元角度解读历史,引导学生运用新史观正确地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拓宽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扩展历史试题的解题思路。本文试图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思考高三第二轮通史复习的思路。

一、文明史观的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也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杨宁一教授认为文明史观主要包括了“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从长时段考察历史;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要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当中进行综合全面地考察研究”等观点,显然杨教授所说的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化史观,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

根据杨教授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人类文明史从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各种文明组成整个人类文明,各种文明相互交织、渗透、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

二、如何运用文明史观进行高三第二轮复习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必修部分是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不同专题编写的。這种中、外混编的专题史形式固然体现课程改革的创新性和突破性,但大跨度的专题知识既对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也人为地打乱了历史知识的时空顺序,割裂了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破坏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性,并不利于学生形成立体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高三历史的第二轮复习多采用通史+小专题的复习模式,即突破高三第一轮模块专题复习的模式,通过合理划分中外各个历史时期,整合必修模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文明,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通史知识体系,进而总结各阶段的历史特征。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高三第二轮复习,笔者认为高三第二轮通史复习可以将文明史观作为引领复习的主导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1.依据文明史观整合教材,梳理主干知识

所谓主干知识是指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集中反映人类文明演变进程的知识。复习时要把主干知识放到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和世界整体发展中来进行认识与整合,它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如,中国古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史理解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更多地体现了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中国近代史的主干知识则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冲突的历史;中国现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对社会主义新的文明模式的探索与发展,以及中国如何融入世界的工业文明;世界近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工业文明产生与发展完善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世界其他文明形成了强烈冲击,推进了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世界现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社会主义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不断碰撞、发展、共生的历史。

在高三第二轮通史复习中,我们可以从文明差异、文明冲突和文明融合与创新三个角度对考试说明和主干知识进行整合,重新构建体现时序特点的文明史观知识体系,这对于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考试说明,应对高考具有积极作用。

附:文明史观知识体系框架

古代史:中外文明的形成与交流——文明差异与交流

(1)中华文明的形成:政治文明(制度文明:商周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物质文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外来物种、生产技术的交流)、精神文明(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演变;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外传);

(2)古代欧洲文明起源:政治文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古罗马法律制度演变)、物质文明(奴隶制经济发展繁荣)、精神文明(人文精神的起源)。

中国近代史:西方工业文明扩张、冲击与中国农业文明的艰难回应和探索

(1)西方工业文明扩张、冲击

①文明冲突:政治(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经济(近代列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②文明交流:思想文化(启蒙思想、民主法治思想(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进化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科学技术的传播。

(2)中国农业文明的艰难回应和探索——文明融合与创新

①政治文明: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抵抗派活动、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及争取民主政治的进程);

②物质文明:自然经济瓦解;洋务企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③精神文明:从鄙夷到制夷;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现代史:现代中国文明的探索——文明融合与创新

(1)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探索;

(2)物质文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探索;

(3)精神文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世界近代史:工业文明的形成、扩展——文明的创新

(1)政治文明: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2)物质文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两次工业革命及其扩展;

(3)精神文明: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近代科学成就及文学艺术。

世界现代史:多元文明的碰撞与共生——文明差异与交流

(1)政治文明:社会主义革命及改革;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2)物质文明:多种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及完善;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

(3)精神文明:现代科技成就及文学艺术。

2.以新的角度對历史阶段、历史事件进行再认识

在复习重要的历史阶段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从文明史观出发,转换角度,拓展学生的思路,以下仅举几例用于说明文明史观的运用。

说到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历史,在传统史学研究中往往表述为中国古代社会走向衰落的历史时期,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不仅仍处于农业文明的新高峰,而且还产生了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变异。如,在经济上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产生了较为进步的民主思想。明清时期是中国孕育近代因素的社会转型时期,反映了中国近代前夜的发展和迟滞的时代特征。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看到文明的独特性,还将明清历史纳入世界文明历史发展的范畴进行宏观思考,进一步意识到人类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分。

传统意义上的史学研究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解读中国近代史,形成了以“五次战争”“三次高潮”为基本内容的结构体系,其核心就是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遭受侵略的血泪史也是人民奋起反抗的抗争史。文明史观则认为各文明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的交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和平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也有暴力冲突,可以说近代列强的侵华历史直接体现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从世界历史范围看,列强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处在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了古老的农业文明的中国,虽然伴随着殖民主义带来的屈辱和压迫,侵犯了中国诸多主权,带给中华民族更多的是灾难,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但它在客观上它逐渐瓦解了中国落后的小农经济,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也逐渐向中国渗透,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中国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在全面冲击中逐渐走向文明,促进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这样思考可使学生对近代列强侵华史的认识在文明史观的范畴中更客观、更深刻。

3.精选史料,强化文明史观的运用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往往都以文明史观为核心或命题着眼点,兼顾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以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思路进行试题的命制编排,这就更多地要求学生能从文明发展的视角去认识和把握历史问题,从文献资料、历史照片、大事年表、史学新观点等新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作为高三历史的第二轮复习,其中心任务是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因此有针对性地巩固练习是课堂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到复习效果的有效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日常练习中让学生选做一些提供新情境新问题、体现文明史观的材料题,通过史料教学,从不同角度给学生呈现历史知识,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文明史观分析问题,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迁移知识、论从史出和综合分析等能力。

总之,以文明史观引领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可以使学生以新的视角和观念统领整合知识,扩大历史认识的视野,把单元知识平面的广度、垂直的深度与理论的高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高三复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宁一.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1).

[2]穆易宁.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与改革[J].天津历史教学,2005(4).

[3]刘宗绪.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2.

[4]袁兆桐,田家伟.文明史观与高中新课程教学[J].历史教学,2009(1).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

作者:翁星凯

上一篇:我国反垄断法探讨论文下一篇:国际惯例与国际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