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税收观

2024-05-15

科学税收观(通用6篇)

篇1:科学税收观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全面做好国税工作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02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也是国税事业取得辉煌成绩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开发区国税局在市国税局、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树立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服务于经济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在狠抓税收收入、强化税收征管、优化执法服务、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加强队伍建设、用足税收政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面提升了我局税收执法水平、服务水平,为湛江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如下几方面:

一、立足实际,积极进取,狠抓税收收入。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服务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税收收入是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大力组织税收收入才能为开发区现代化建设提供财力保障。2002年我局收入任务重,与上一年同比增长38 %,达18106 万元,而区内税收增长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实行“免、抵、退”税政策影响我局税收收入、重点税源户东业首饰破产、一部分企业失踪、减收等。针对这些情况,我局组织计财、税政、征收分局等部门联合对我区企业进行了一次税源调查,在取得第一手情况基础上,进行了经济、税收形势分析,制定了科学的收入计划。确定了“应收尽收、大力清欠、以票管税、强化稽查”的组织收入工作思路。直属征收分局严格执行新的《征管法》,对新实现的税款月税月清,同时加大清理旧欠力度;稽查局集中力量加强打击偷骗税活动;票证所实行以票管税制度,征管科、税政科、信息中心积极为纳税人提供政策等服务,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通过这些部门的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措施,我局提前两个月完成市局下达的年度税收收入任务.2002年我局共组织工商税收收入21194万元,占全年任务18106万元的117.06%,超收3088万元,其中“两税”收入20153 万元,占全年任务16596万元的121.43%,超收3557万元。我局超额完成了全年税收收入,为全市和开发区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实现了税收收入在机构改革后两年上了两个台阶的目标。

二、牢固树立税收法制观念、全面推进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也是确保税收执法目的实现的根本保证,为了唱好这个税收工作的主旋律,一年来,我局结合新《征管法》及细则的学习和贯彻,加大税收执法力度,努力实现税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运用各种制度和办法,提高执法效率、强化执法监督、加强执法作风建设。根据税法及治税环境的变化,不断拓展依法治税的新形式、新内容,全面促进我局依法治税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不懈执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强化税收征管。实施岗位责任制是推进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我局征管工作的一项新举措。自2001年11月份试行以来已取得明显成效,为了继续抓好这项工作,我局把岗位目标责任制作为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的突破点来抓。一是坚持定期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使考核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阳光作业。二是群策群力修改考核办法,对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条文进行修改和补充。结合新征管法的全面实施,制定出统一的办税操作规程,细化每个执法岗位责任,包括详细的工作步骤、流程、时限和标准,按照岗位职责,明确每个执法人员的执法权力、义务和责任,切实做到“规定细、界定清、措施硬、执行严”。今年4月在全市国税系统依法治税会议上,我局在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受到了与会领导和代表一致好评。由于我局坚持不懈贯彻岗位责任制,使我局税收征管进一步得到加强,税收执法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实现了征管工作一年一大步的跨越。

(二)全方位规范税收征管,抓好“五个规范”。一是规范对“双定户”的定额管理。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直属征收分局认真分析各业户的经营情况,按照地段的优劣,行业的强弱进行分类,参照以前年度定额数据,依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双定”工作。首先是成立调查小组,把定额调查表发到每户业户,实地督促其如实填报;其次是将定额调查表交由定额评议小组集体进行评定;最后是建立“双定户”定额公告,把全区个体户的定额情况对外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使“双定”工作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二是规范对加油站的税收管理。对全区加油站进行调查摸底,并根据市局安排,要求全区加油站都安装税控加油机,工作中,我局积极与市局、技术监督局、消防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从宣传、装机、初始化测试都派人跟踪抓落实,使加油站税收征管工作得到加强,税收收入不断增加。2002年5月份经市局组织检查验收,我局安装率达100%,受到市局的通报表彰。

三是规范对集贸市场的税收管理。我局开展声势浩大的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抽调了十几名业务骨干专门负责,分阶段实地开展工作,据统计,这次专项整治共自查个体工商户440户,自查面达100%,重点检查153户,重点检查面达34%,查补税收21000元,查出漏管户36户,对57户业户调高其定额,平均调增幅度为12%,月增加税款2800元,有效地规范了集贸市场的征收管理。

四是规范了各类涉税年检工作。

2002年我局进一步规范了各类涉税年检工作,在资料齐全情况下我们承诺保证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同时又严格把好年检关,今年年检,我局又有新执法举措,第一是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年检要实地考察,集体签署意见,第二是对三资企业年检,实行联合办公制,与海关、工商、人行、地税等部门联合办公,为纳税人提供一条龙服务。2002年我局共接受151户一般纳税人资格年审申请,年检率100%,保留资格114户,取消资格37户。税务登记年检中,共年检国内业户586户,其中企业338户,年检率为74.61%,个体户248户,年检率80.51%,三资企业年检145 户,年检率90 %。

五是规范了稽查执法行为,加大稽查力度。

我局稽查工作由收入型逐步向执法型转变,为了规范执法行为,我局稽查局制定了稽查局局务会议制度、回访被查企业制度等13项内部管理制度,使稽查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同时,稽查局加大了稽查力度,2002年共立案稽查5户,查补税款110万元,追缴欠税46万元。

三、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大力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

现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应用步伐明显加快,经济信息化、信息产业化迅猛发展。税务部门传统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以税收信息化带动税收管理现代化,既是国家税务总局的部署,也是我局的工作重点。

(一)、全力以赴抓好征管数据集中,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

征管数据集中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准确考核征管质量的前提,为建立一套功能齐全,运行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我局按照市局布置,在全局范围内扎实组织开展征管软件数据集中试点工作,经过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工作,已将我局2.0版征管软件数据全部集中到市局征管数据库中,经市局信息中心测试,一次性操作运行成功,各项指标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实现了全户数据集中,三级协同作业的应用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进我局税收信息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一如既往抓好“金税工程”

“金税工程”是“总理工程”、“第一把手工程”,也是我局各项工作中的一面旗帜,多年受到上级的表扬。为确保“金税工程”的万无一失,我局制定了征收分局、税政、计算机中心联合办公、专人专职专责工作制度,并树立“打持久战、遭遇战”的观念。一年来,我局共采集抵扣联信息10458份、存根联信息11530份,实现了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三率”100%,圆满完成“金税工程”的各项任务受到市局的通报表扬。

四、用足税收政策,优化税收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税收源于经济,最终又必须服务于经济。依法治税,用足税收政策促进开发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直都是我局的工作方向。

(一)、积极推行“免、抵、退”税新政策。目前,外向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区龙头企业,而出口退税慢,一直是困扰出口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实行了“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可以减少资金占用,有利于加速企业资金周转。为了落实好这项新政策,我局一是深入研究“免、抵、退”税政策,摸清该政策对经济、税收的影响;二是组织人员学习好“免、抵、退”税政策,派出第一线工作人员到深圳学习先进经验;三是落实好“免、抵、退”税政策,为业户提供政策指导服务,提高出口企业的创汇积极性。

(二)、发挥税收宣传作用,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知法才能更好的守法、用法。“阳光税法”也是健康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了富有成效地开展税收宣传,我局利用各种资源和多种形式开展税收宣传,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通过张贴宣传画,派发宣传单,在电台播放我局工作形势报告等,使税收政策深入人心。二是组织编写开发区国税局《办税指南》,共印8000多册,全部免费赠送到全区纳税单位和个人与开发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这本《办税指南》,对优化开发区的税收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大力宣传好《征管法》及实施细则,把实施细则分发到全区纳税人,使实施细则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办好《国税动态》。这一系列举措对推动税收宣传,为营造我区良好的国税收环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贴心服务、阳光办税。

我局对办税大厅进行了美化,添购了沙发、坐椅、台子等,为一线工作台配备新电脑,并规定征管一线税务人员着装、挂牌上岗、使用文明用语,同时实行微笑服务、首问责任制。为了了解纳税人的需求,拉近征纳关系,我局两次召开纳税人座谈会,我们认真听取了纳税人的意见,对税收征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纳税人承诺限时解决,也从纳税人的表扬中得到鼓舞。

在抓好岗位责任制基础上,征管科、监察室推出文明办税八公开制度,同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办法,加大了对税务干部的监督,实现了行风的根本好转。我局在《开发区报》上发表一封致纳税人的公开信,表明了我局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新形象的决心,并公布了监督电话,请纳税人进行监督,透明操作、阳光办税。通过这些措施,融洽了征纳关系,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干部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工作,我局始终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与时俱进”的理念开展素质教育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为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我局抓好了党风党纪教育工作,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通报南海、湛江、江门等地虚开增值税发票案及违规违纪人为了抓好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在抓好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杜绝办税的“卡、压、报、拿、吃”,局党组动了真格,一是班子成员一起到开发区纪委汇报工作,并员的查处情况,进行了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带头拒绝纳税人请吃,二是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发现有干部违纪现象按规定严惩不贷。到目前为止,暂未发现干部职工有违纪行为。

(二)、开展学历教育工作

为了规范干部职工学历教育管理,今年4月份,我局制定了《干部职工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管理规定》,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接受再教育的积极性。到今年底止,我局有研究生4人,本科生17人,专科以上学历人数占93%,比去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在读研究生3人,在读本科12人,在读大专2人,这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我局科技兴税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为完成税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抓好业务培训工作

为学好、用好“免、抵、退”税新政策,我局派员到省、市局进行学习,还邀请专家到我局进行讲课。《征管法实施细则》刚颁布,我局就组织安排人员分3期进行了学习,并组织了3期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班。这些短期培训提高了干部的业务能力,促进了税收工作的完成。

2002年我局做了大量工作,为开发区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由于历史原因,税源户籍数据不准确,数据库中垃圾太多;二是工作预见性不强,超前意识不够;三是创新意识不浓,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

展望2003年,我们决心在新的一年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拼搏,继续发挥国税部门在组织财政收入中的龙头地位,为开发区实现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一、认真贯彻落实好十六大会议精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为党和国家确立了新世纪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我局要以十六大精神指导和统揽全局工作,在税收工作中进一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扎实进取,努力开创我局工作新局面。我局将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十六大会议精神,编写学习资料,每人都要写出学习心得。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好十六大会议精神,确保每个干部职工时时与中央保持一致,增强政治敏感性,提高政治素养。

二、牢记职责、与时俱进,组织税收收入

抓好税收收入是税务机关的头等大事。2003年市局下达考核我局税收收入计划23140万元,比去年收入增长10.86%,为了确保2003年收入任务的完成,我局计划如下:

1、做好征管资料的基础工作。一是大力清理数据库的垃圾,掌握准确数据。二是加强对一般纳税人的资料管理,做到户户有档,档档准确。三是加强各类票证管理,包括发票的进销存,完税凭证的开具跟踪落实。

2、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征管法》及细则。加强征管,堵塞税收漏洞,防止偷、逃、骗税的发生,全面开展检查行动,防止我局发生偷、逃、骗税的发生,做到应收尽收。

3、大力清理欠税。通过采取措施,大力清理旧欠,并防止新欠,是2003年组织收入工作的重点。

4、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培植新税源。由于我区重点税源户少,且税收收入不稳定,在原有基础上我局要积极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为纳税人提供政策服务,努力培植新税源。

5、加大稽查的打击力度。加大征管力度的同时要加大稽查打击违法的力度,增强威慑力,做到双管齐下,以查促管。

三、抓好金税工程。

金税工程要常抓不懈,继续发扬我局“金税”精神,要充实我局“金税工程”队伍,提高队伍素质,确保我局金税工程继续保持双率100%。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全面实施办公自动化。税收信息化是我局2003年的税收工作重点,我局将会投入资金对信息化硬件进行全面更新换代,并组织全体人员进行电脑知识培训,同时制定严格的电脑知识考试制度,提升我局人员的电脑知识水平,确保人人进步,从而促进办公自动化的实施。

五、大力改进工作作风,争取行风根本好转。

市委、市政府对机关工作作风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2003年我局的党风廉政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落实,要加强明察暗访,加大整治力度,对违法乱纪、工作作风散漫、态度恶劣的,发现一个严惩一个,同时要更加密切征纳关系,广开渠道,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争取行风根本好转。

六、进一步完善岗位目标考核责任制。

我局岗位目标考核制的推行,已经取得显著效果,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明年要坚持不懈地贯彻岗位责任制,并群策群力修改考核办法,对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条文进行修改和补充,同时全面铺开岗位目标考核责任制,实现目标考核一年一大步的跨越。

七、当好促进经济发展的参谋。

开发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纳税人、开发区管委会和国税部门的密切配合,我局在依法治税、规范管理的同时,将认真研究区内各行业、各种类企业的税收特点,加强与开发区管委会的沟通,为管委会的经济决策提供准确依据,继续当好参谋。

同志们,开发区国税工作的成绩靠管委会和广大纳税人的支持和配合,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开创开发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二00 三年二月十七日

篇2:科学税收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税收发展观的要义。发展税收事业,不仅要使税收收入持续增长,而且要使税收事业的发展更加全面协调,税收与经济的发展更加协调,更具有可持续性。在地税工作实践中,坚持科学的税收发展观,必须树立四大发展观念,做到“四个统筹”.一、树立“经济兴税”观,统筹地方

税收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税收既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好范文版权所有于经济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从经济到税收的观念。在区域经济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地税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展开,全面贯彻执行各项税收政策,依法组织税收收入,把税收的增长建立在经济发展、企业增效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一)围绕巩固加强农业和发展农业产业化,开辟农村税源。地税部门要积极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涉农税收政策进行认真清理,保证涉农税收政策落实到位。要促进高效农业、新型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对农村土地、山场、水面等经营权转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以及农副产品的贩运等多种经营形式的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新规律,进一步拓宽农村地方税收入视野,开辟农村税源。

(二)围绕壮大提高重点企业,巩固骨干税源。要充分运用政策扶持、信息促销、管理增收、资金促产等行之有效的“双增”手段,根据我市实际,支持发展卷烟、实际化工、印刷、医药、防水等支柱产业,在培植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巩固骨干税源,力争使支柱产业提供的骨干税源占地税总收入的70左右。

(三)围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植新型税源。针对我市一批旅游点的开发,要积极参与旅游事业的发展,加强对旅游事业的配套管理,壮大旅游经济规模。对信息和中介服务业,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规范动作,不断培植新税源增长点,拓宽地方税税基。

二、树立“管理兴税”观,统筹税收活动与社会活动和谐发展

统筹税收活动与社会活动和谐发展,就是要求税收活动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特点和趋势来调整和完善税收管理,就是要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好税收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把税收活动融入社会活动之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管理,走“严格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之路,促进税收活动与社会活动和谐发展。

(一)把握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对税收活动实行规范管理经济生活的复杂性要求税收活动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税收管理,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对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的各项制度进行清理,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并根据社会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和完善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好制度、新制度、硬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用制度对税收活动实行规范管理。

(二)把握经济生活的多层次性,对税源实行分类管理。经济生活生活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使地税税源也呈现出多层次、宽领域的特征。地税部门必须时刻把握社会活动变化趋势,探索税源变化规律,根据税源的对象、状态、形态、发展趋势、规模、级次进行分类管理。

(三)把握经济生活的动态性,对征管实行全程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既影响了社会稳定,也给地税征管增加了难度。地税征管必须根据社会活动的特征,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为目标,按照“向管理要税收、向质量要效益”的工作思路,对征管全过程实行全程监控。

三、树立“法治兴税”观,统筹依法治税与优质服务共同发展

统筹依法治税与优质服务共同发展,就是既要严格依法治税,强化执法力度,又要把执法为民作为税务机关一切工作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断优化税收服务,营造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税收环境。

(一)加强税法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好范文版权所有税法宣传要围绕依法治税的要求,改变宣传方法,提高宣传质量,讲求宣传效益。在宣传对象上,坚持纳税人、协税人、用税人和党政领导干部并重,增强普及性;在宣传形式上,坚持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并重,增强震慑性;在宣传内容上,坚持宣传税法与宣传纳税人权利并重,增强渗透性;在宣传手段上,坚持媒体宣传与优质服务宣传并重,增强实效性,促使全社会树立新型的税收法制观。

篇3: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

“十一五”时期全省地税系统组织各项税费收入6903.8亿元, 其中税收收入4771.5亿元, 年均增长26.4%, 是“十五”时期收入总量的2.9倍,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同时, 地方税收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一是积极发挥税收调控作用, 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进一步增强, 认真落实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就业再就业、文化教育及卫生体制改革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十一五”期间, 全省共审批减免各项税收104.6亿元。二是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税收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依法行政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三是纳税服务水平逐步提升, 纳税人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纳税人的诚信纳税意识和全社会税法遵从度不断增强。四是税收征管改革不断深化, 健全税费一体化的征收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 创新管理方式, 规范管理制度, 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五是税源管理基础不断夯实, 纳税大户税源监控机制逐步健全, 大企业税收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和项目税源管理机制已经建立。六是稽查职能作用有效发挥, “十一五”期间, 查处举报案件3180件, 查补入库各项税费达82亿元。七是信息化应用稳步推进, 积极稳妥地推进。八是干部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十二五”时期地税机关面临的形势和要求

1. 对发挥组织收入职能, 壮大辽宁财力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和辽宁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为壮大地方税收收入规模提供了前提, 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税源基础。同时, 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 特别是用于教育、公共设施、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长, 地方财政对地方税收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因此, 保增长仍然是地税部门的第一要务。地方税收工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两个不低于”目标, 强化税费源控管, 提高税费收入质量, 努力实现税费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不断壮大辽宁地方财力, 促进辽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 对发挥税收调节职能, 加快转变辽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出新要求。

“十二五”时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十分迫切,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等任务十分艰巨;解决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社会转型期的利益问题压力进一步加大。这些对地税机关运用税收手段加大调控力度提出了新挑战。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紧跟国家“十二五”税收政策调整步伐, 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调节收入分配, 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税收调控措施, 充分运用好中央支持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税收优惠政策, 及时出台符合辽宁实际的配套措施, 并积极争取国家给予辽宁更有利的税收政策支持, 为辽宁经济结构和产业政策的战略调整提供良好的税收政策环境。

3. 对发挥纳税服务职能, 建设服务型地税机关提出新要求。

“十二五”时期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对地税部门的纳税服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地方税收工作要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 按照“始于纳税人需求, 基于纳税人满意, 终于纳税人遵从”的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服务理念, 建立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体系, 提高纳税服务满意度, 推动地税机关职能转变,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和谐辽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 对坚持“以人为本”, 不断提高税收执法水平和管理效能提出新要求。

随着辽宁振兴步伐的加快, 大量跨国、跨地区经营的企业不断涌现, 经营管理方式不断创新, 税源结构发生改变, 税源流动性增大, 纳税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对税收服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税收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围绕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适应税收工作对象、手段、主体发生的新变化, 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地方税收工作, 完成好时代发展赋予地税部门的新任务, 提高税收管理水平, 推动地方税收事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三、“十二五”时期地税机关需着重做好的主要工作

1. 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动辽宁经济加快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 促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 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政策环境, 为辽宁加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要建立健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 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税收事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统筹妥善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税收与经济等方面关系。要坚决摒弃完成收入任务“一俊遮百丑”的观念, 立足地税长远发展, 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脚踏实地、夯实发展基础, 持之以恒地抓好基层建设和管理基础建设, 有效地推动地税事业可持续发展。

2. 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确保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

紧紧围绕党和地方政府工作大局, 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增强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发挥税收筹集收入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 正确处理依法治税与组织收入的关系, 遵循经济税收发展的客观规律, 努力实现税收收入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增长。在“十二五”期间, 地税组织的收入力争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 并努力做到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保证和有效的政策支持。

3. 坚持创新发展, 不断增强税收工作的活力和动力。

主动适应“十二五”时期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发展变化, 努力更新工作理念, 不断创新税收征管方式和管理方法, 积极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 不断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增强宏观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不断探索新时期地方税收工作的新特点和新方法, 切实转变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 以理念创新带动工作创新, 推动地方税收工作不断发展。

4. 坚持依法行政, 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认真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使税法得到有效执行和普遍遵从。把法治的要求融入税收工作之中, 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促进地税干部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创造全社会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

5. 坚持纳税服务理念, 努力开创和谐的征纳关系。

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不断强化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加强日常税法宣传, 广泛宣传纳税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坚持文明服务, 推动诚信纳税。开展“两个减负”工作, 提高地税机关办事效率, 进一步减轻纳税人负担。借助纳税服务志愿者队伍, 积极开展纳税服务援助活动, 切实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 努力营造和谐的征纳关系, 化解社会矛盾。

6. 坚持“以人为本”, 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篇4:科学认识税收与GDP的关系

GDP与税收的核算范畴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可见,GDP首先是生产的概念。从生产角度看,GDP为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的增加值。即:

GDP=总产出-中间投入

GDP核算是以市场价格对货物和服务进行估价,市场价格包括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这些价格均为含税(生产税)价格,因此GDP和税收有着必然的联系。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作为政府的一种分配行为,在性质上属于经济活动的分配范畴。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不同的税种按相应的分税比例划分到中央和省、市、区等各级财政。

税收收入有不同界定,国税税收收入和地税税收收入是基于征收管理权。以北京为例,国税税收收入为北京市国税局负责征收的税收总额;地税税收收入为北京市地税局负责征收的税收总额。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基于税款所有权。是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收收入扣除上划中央部分,留存在北京的税收收入。

财政中的税收收入=(国税税收收入-上划中央部分)+(地税税收收入-上划中央部分)

2010年国税征缴税收为4351.7亿元,地税征缴税收为2104.9亿元,两者合计6456.6亿元。财政中的税收收入为2251.6亿元,约占全部征缴额的1/3。不论上缴中央的税收还是留存在地方的税收,都是北京地域内常住单位创造的,因此税收征缴额在总量上应该与GDP更匹配。但GDP核算以常住单位为原则,由于北京市国税局负责征收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等,而这些税收并不完全是北京常住单位创造的,还包含其在外地的下属单位创造的税收,这些税收与北京GDP没有关系。2010年税务部门税收征缴额为6456.6亿元,而属于北京常住单位创造的税收约占全部征缴额80%,即税收征缴额中20%的税收与北京经济没有关系。

按照征税对象性质,可以将税收划分为五类:流转税、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资本税以及特定目的税。从征税环节看,流转税、财产和行为税以及特定目的税均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全部纳入GDP核算。而所得税是在分配环节缴纳,即在生产环节之后,针对GDP中的营业盈余和劳动者报酬课征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因此不包含在GDP核算中。资本税是在资本转移时缴纳,属于资本账户(记录非金融资产的价值)的核算范畴,因此也不包含在GDP核算中。

税收与GDP核算不完全对应

生产税是GDP的组成部分。从收入角度看,GDP是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常住单位生产中产生的收入由支付给雇员的劳动报酬、上缴政府部门的生产税、补偿固定资产正常磨损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及属于生产单位的营业盈余组成。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其中生产税净额即为企业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减掉生产补贴,取净值。生产补贴是政府对企业的收入返还,看作是一种“负税”。从GDP的核算方法可以看出生产税是GDP的组成部分。

生产税分为两类:产品税和其他生产税。产品税是每单位货物或服务应缴纳的税收,指对生产、销售、转移、出租或交付货物或服务而征收的税收;或者对以自身消费或资本形成为目的使用货物或服务而征收的税收。根据我国税收体制,产品税应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流转税。

其他生产税指除产品税以外,企业因从事生产活动而应缴纳的所有税收。如针对生产中所用的土地、建筑、其他资产等的所有权或使用而征收的税收。根据我国税收体制,其他生产税应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等财产行为税,同时也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等特定目的税。

2010年全市征缴生产税达到3000亿元左右,其中约2300亿元计入GDP,占GDP总量的16%。“十一五”时期,生产税占GDP的比重一直稳定在17%左右。GDP包含的生产税与税务部门征缴额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北京总部企业众多,2010年已达到1110家,总部企业上缴的税收并不完全是北京常住单位创造的,外地企业由总部企业代扣税款不能计入北京的GDP。此外由于GDP与税收的核算原则不同,记录时间上存在“时间差”,也造成税务部门征缴的生产税无法与GDP一一对应。

所得税不直接纳入GDP核算,但其税基与GDP有密切关系。2010年税务部门征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总计达到3355亿元,约占全部税收征缴额的52%,所得税属于国民经济二次分配范畴,不直接纳入GDP核算,但其税基(据以计算应纳税额的基础或依据)与GDP有密切关系。

企业所得税以利润为主要计税依据,包括生产经营利润和资本利得,其中生产经营利润与GDP中的营业盈余相对应,而资本利得(主要包括企业的股息、红利,转让财产收入)虽然交纳企业所得税,但不包含在GDP核算中,属于财产收入分配的范畴。

2010年企业所得税征缴额达到2815.2亿元,若扣除外地企业由总部企业代扣的税款,真正反映北京地域企业效益的所得税在1730亿元左右,占所得税征缴额的60%左右。反映北京地域内企业效益的所得税与营业盈余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2010年企业所得税占营业盈余比重达到56.4%,“十一五”时期,这一比重在40%~65%之间波动。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所得税占营业盈余的比重较高,且年度之间有所波动,原因在于企业利润中的投资收益不纳入GDP核算,但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从图1可见,投资收益高的年份,企业所得税占营业盈余的比重相应也高。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主要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这些与GDP中劳动报酬相对应,但其征税范围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不纳入GDP 核算,属于财产收入分配范畴。目前,个人所得税主要来自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收入的七成,可见工薪收入是个人所得税的最大税源。因此个人所得税与GDP中的劳动者报酬关系密切,2010年个人所得税占劳动报酬的比重达到7.8%,“十一五”时期这一比重一直稳定在7%左右。

税收与GDP增长不完全同步

经济增长与税收提高紧密相连,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差异,表现为GDP和税收收入在一个地区较短时期内同向不同步,也就是说GDP和税收收入增长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

我国现行税制基本上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期形成的,为了避免政策性因素影响,我们仅考察1995年至2010年税收收入(指地方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与GDP增长的关系。从图2可见,税收收入增长一般快于GDP增长,1995年至2010年,税收收入年均增长20.1%,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长17%。

税收收入与GDP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6。但税收增长相对于经济增长波动幅度较大,表现为经济增长较快的年份,税收收入增长更快,而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年份,税收收入增速放缓的更加明显。

nlc202309022311

税收增长与GDP增长不完全同步,其原因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

GDP和税收指标性质上有区别。GDP是经济发展成果最直接的反映,它的多少直接取决于经济的规模和增长速度;税收收入虽然主要来源于经济增长,但它还受政府财税政策调整的影响,不同的财税政策,会带来税收收入中非经济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税收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2003年以来,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税制改革。这些税收政策将反作用于经济,如 “减税”措施,会导致税收总量减少,但对经济总量具有扩张作用。由此可见GDP的指标性质是纯经济性范畴的指标,而税收收入作为国家权力意志的体现,是经济和政策兼具、且偏重政策性范畴的指标。

GDP和税收指标构成存在差异。GDP是由个人所得(劳动报酬)、企业所得(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和政府所得(生产税净额)三部分组成。生产税与GDP有直接关系,其比重一直稳定在17%左右,但GDP 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仅用税收收入的高增长难以验证GDP增长的情况。

GDP和税收核算原则上的差别。GDP与税收收入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同时GDP核算原则是“应收”的原则,即采取的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税收收入核算原则是“实收”的原则,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也会造成两者差异。

GDP和税收增长速度计算方法的差异。GDP增长速度反映的是剔除物价因素后的GDP实际增长速度,而税收收入增长速度反映的是含有物价变动因素的税收的名义增长速度。所以GDP可比价增速与税收名义增长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物价变动较大的时期,差异会更大。

税收管理体制造成税收与经济不同步。目前北京总部经济总量占全市GDP的45%左右,由于总部企业税收征管的特殊方式,造成税收与经济的增长不匹配。在总部经济模式下,总部企业贡献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源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因为总部企业可以将其设在所在地以外的子公司、分公司创造的税收,转移至总部企业,也可以将总部企业自身创造的税收,转移至其他地区的子公司、分公司,这完全取决于企业(集团)的整体经营发展战略。此外总部企业的一些高管人员还会有股息、红利所得,而根据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无论是工资、薪金所得,还是股息、红利所得,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都应由总部企业代扣税款,并向总部企业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代为缴纳。这两种税源转移方式的运作,会使总部企业对其所在地税收的贡献超过或少于其自身创造的税收,也会造成税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篇5: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

更新时间:2010-11-25 16:45:33 编辑:ed05 文章出处:一代论文网

近年来,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我局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探索税收工作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点,以文明建设为主体,以行风政风建设为重点,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日常工作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打造税收文化,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风尚、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积极向上的特色税收文化和科学高效的税收工作理念,为促进衢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截止2009年底,全市国税系统已有4个单位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本级、江山、龙游、开化),6个单位被评为“全省国税系统文明单位”;1个单位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3个单位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1个单位被评为省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2个单位被评为省局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3个单位被评为市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市局办税服务厅荣获“衢州市十佳满意服务窗口”;吴长根同志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汪华同志荣获“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创建机制,确保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我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抓手,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为组长的衢州市国税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多次召开文明单位创建会议,研究确定创建任务和目标。把文明和谐单位创建活动与税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文明建设制度化、征收管理科学化、行政管理精细化、工作环境优美化为标准来统一思想,引领行动;制定了《衢州市国税局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衢州市国税局“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规划》、《衢州市国税局“文明科室(办)”评选考核办法》、《衢州市国税局“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专职抓,班子成员齐心抓,全局上下合力创建的良好氛围。把文明单位创建的内容同其他工作一并纳入考核范围,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二)提升服务理念,健全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科学的管理理念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又是提升税收职能的思想先导,在抓好税收工作的同时,本着“以人为本、依法服务、精细管理、公正透明、注重实效、持续改进”的原则,把服务纳税人、服务经济、服务社会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 全面树立“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流程零障碍、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的理念,使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税收秩序不断好转。

全市国税系统紧紧围绕“四个一批”的总体要求,健全完善了管理创新工作的立项、保障、运行和奖惩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09年,全市共开发上报管理创新项目14个,其中6个项目被纳入省局管理创新项目库,3个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项目,开化县局和市本级分别被省局授予“集体三等功”和“集体嘉奖”;坚持以“税收政策宣传发布会”为主阵地,积极拓展纳税咨询服务渠道,帮助纳税人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增强企业克服金融危机、发展生产经营的能力,重点在理顺岗位职责和规范、简并业务流程上下功夫,架起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沟通的桥梁,使税收管理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整体素质,使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为了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全局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是以“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国税”为载体,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扎实做好学习调研、查找问题、整改落实等各阶段工作,做到“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形成了风正气顺、团结和谐,具有较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开创意识的领导集体。二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如:江山市局在《今日江山》刊物开辟了“服务发展国税在行动”专栏,龙游县局举办了“国税杯”乒乓球赛,市本级设立了税收多媒体播放机,并与市作家协会、团市委联合开展了“我与税收”征文活动,依法诚信纳税的氛围日益浓厚。三是抓好人才库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工作,与市文明办、团市委联合开展了全市国税系统青工技能比武暨衢州市“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检验和巩固了“一窗统办”的推广效果,激发了窗口一线干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热情。四是扎实推进国税“文化工程”,抓好全国文明单位创建规划的起草、讨论和定稿工作,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举办了首届“干部职工趣味运动会”、“五星红旗升起来”、“慈善一日捐”和迎新春联欢会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国税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

(四)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着力解决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根据全国和全省纳税服务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积极落实省局制定的“一个规划、一个流程和八项举措”。一是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和“纳税服务月”活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认真开展以“服务企业、服务民生、服务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重点推出了“科级(中层)干部联百企”、“市局领导联项目”等系列活动,建立健全了国税干部职工联系服务企业和招商项目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农村税收征管服务网点扩面工作,实现了全市半数以上乡镇设有服务网点的目标。二是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在建立教育机制、抓廉政教育上,突出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教育经常化。我们把廉政教育作为民主生活会、党组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对各级领导班子进行重点教育。三是扎实推进国税“平安工程”。认真贯彻《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计划》,分解落实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围绕党风、政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重点,开发使用内控机制监督管理系统,实现了廉情预警提示。四是严格执行“三书两报告”制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以“机关效能110”、“行风效能热线直播”、“三员”明查暗访、国税网站、税收服务热线为平台,建立健全群众意见建议快速反馈机制,着力提升各级国税基层站所的群众公信力和满意度,实现了“廉政建设不违纪、税收执法不渎职、工作生活无事故”的总体目标;完善了《“两优一先”考核评比办法》,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运行机制,不断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的活力,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营造了团结和谐的干群关系,形成了公开透明的管理模式,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活跃了职工思想,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税收工作的顺利实施。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促进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开展。初步建立了“事有人管、责有人担”的机制,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行为。

二是广大税务干部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通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了大家团结、奉献、创新、进取”的敬业建设和团队精神。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得到巩固。通过廉政教育、制度规范和强化监督,构建完善惩防腐败体系,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税干的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规范了国税干部的执法行为。

四是有效保障了税收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全市累计入库国税收入31.61亿元,完成计划的104.97%,同比增长6.71%,增收1.99亿元。其中:市本级组织收入18.94亿元,完成计划的106.89%,比上年同期增长9.89%,增收1.7亿元,实现了年初“保七争八”的既定目标,顺利完成了全年收入任务。

篇6:科学税收观

努力开创全县国税工作新局面

临沭县国家税务局

(2010年6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全县国税系统认真贯彻市局和县委、县政府一系列重大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成果丰硕的一年。一年来,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上下同心,攻坚克难,形成合力,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直机关工委的关心支持下,根据2009年全县国税工作“一二三三”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组织收入这个中心,以建设强有力党组织为龙头,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加强队伍建设,规范行政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圆满完成了全年收入任务,全局各项工作实现新的跨越,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按照县直机关工委的安排,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加强党建科学管理,努力开创全县国税工作新局面。发言如有不当,敬请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持续抓好党建工作,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2009年,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创先争优活动内涵,提升创建标准,完善争创措施,全面提高争创活动整体水平。全县国税系统全体党员,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活动,接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评议监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县局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工作任务。完善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会议制度,建立党组统一领导,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格局。11月,我局在全市国税系统中率先成立“中共临沭县国家税务局机关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党的建设工作。

二、党建工作贯穿征管,各项工作跨越发展

(一)税收收入总量再创新高。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县组织收入形势面临多年来最为严峻的考验,面对困难,我们加大“党组成员包片、机关科室包分局、分局长包重点税源”的收入督导工作力度,促进组织收入工作的顺利开展。2009年,国税收入完成32606万元,同比增长19.77%,增收5381万元,完成市局计划的112.05%;县级收入完成7501万元,同比增长19.72%,增收1236万元,占县府分配计划的100.61%,超收46万元。首次突破三亿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我县国税收入在经济逆势情况下持续稳定增长并刷新记录,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并授予县国税局“集体三等功”一次。

(二)创新工作机制,征管质量明显提升。

一是明确奋斗目标。合理调整局党组成员和各科室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细化到所属每个单位共109条工作目标和要求,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奋斗目标。二是营造进取氛围。紧密联系临沭国税工作实际,围绕思想建设、作风纪律、依法治税、廉政勤政、征管基础建设、行政后勤保障、组织纪律等七个方面进行作风整顿,营造了风正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制定规章制度。研究制定了《临沭县国税局机关工作规则》等工作制度,重新修订了“禁酒令”等。四是创新工作方法。按照县局年初“围绕一个指导思想,把握两个关键,突出三个重点,实现三个提高”的总体工作思路,落实“强化税收征管年”各项工作目标,开展了分局联动工作机制、实施网上办税服务厅、全县通办等措施,为全局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全局联动,目标明确,突出重点,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1、创建纳税示范街,加强税收征管。制定了针对提高征管质量的《目标考核管理办法》等,开展“创建纳税示范街”活动,全县共建设17条示范街,创建华美与时代广场两个示范商城。

2、建立分局联动机制。研究制定了《农村分局联动机制》实施方案。分局联动机制的推行,弥补了征管力量的不足,解决了人手少、力量不足的难题,也避免了人情税、关系税的问题。

3、以“税收宣传月”为契机,加大税法宣传力度。紧扣“税收·发展·民生”的宣传主题,全方位、多形式、有特色地开展税收宣传活动,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4、不断深化纳税服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兑现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地方经济发展。认真贯彻执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办理税收优惠政策退税61.5万元。加强出口退(免)税管理,及时办理退(免)抵手续,全年办理退税6459万元。

5、健全完善约束机制,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效能监察,推行一案双查,自觉接受纳税人的评议和监督。县局于2009年9月召开了特邀监察员座谈会。县纪委领导和全县骨干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对国税工作给予好评。

6、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设高效和谐国税机关。参加全县“践行科学发展观,开设廉政讲坛、评选优秀廉政党课”活动,并荣获一等奖。大力做好群团工作,先后开展了“慈心一日捐”、“迎三.八我为单位建设建言献策”、“爱心妈妈”结对帮扶、“五四”青年团员参观活动、复退军人庆“八一”座谈会、“庆国庆 迎全运”登山比赛、退离休老干部“重阳节”座谈会等活动,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与活力。

2009年,国税局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我局在全县“加快效能临沭建设大家评暨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取得了执法类部门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被县纪委等部门评为“创建廉洁勤政好机关工作先进单位”。被临沂市总工会等九个单位联合授予“临沂市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我们还获得了“市级卫生单位”、“全市老干部示范活动室”、“巾帼建功先进单位”,“平安(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县工会先进单位”、“妇女工作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我为临沭党建献计献策”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同时经上级复审合格,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省特级档案室”荣誉称号,有6个单位被评为省、市级先进单位,有16人次被评为省、市级先进个人。

三、明确思路,强化措施,努力开创全县国税工作新局面

根据全省、全市国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临沭国税实际,县局确定2010年全县国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持续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国税的主题,以组织收入为中心,构建完善税收征管、纳税服务、内控预防、国税文化四个体系,引领和带动各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有效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开创全县国税工作新局面。

(一)持续抓好党组织建设,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力争达到并保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局的创建目标,注重抓工作创新,基层党支部努力达到“五个好”的创建标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机关和基层分局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方法,诚心诚意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简化办税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基层和群众满意率达到80%以上。

(二)强化税源管理,抓好组织收入。充分利用征、管、查、评等各种资源和手段和税收预警评估系统,加强非正常户监管,深化信息应用,加强社会综合治税网络建设。2010年1-5月份,全县累计组织税收收入16374万元,同比增长29.23%,增收3704万元,完成市局调度计划的47.32%。中央级完成12369万元,同比增长30.77%,增收2910万元;省级完成312万元,同比增长17.48%,增收46万元;县级完成3691万元,同比增长25.31%,增收746万元。

(三)创建学习型机关,进一步提高征管水平。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党员入手,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积极参加机关工委组织的党的知识竞赛活动,提升国税系统人员政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征管水平。深化纳税示范街创建和分局联动机制,巩固全县通办、网上办税服务厅活动成果,发挥好纳税人协会的作用,开展对肥料行业、机械行业等行业税收整治,进一步整合网上办税资源,力争取得更大的成效。

(四)扎实推进“五比五看”第三阶段活动。继续围绕“执法规范、管理有序、业务熟练、环境优美、和谐稳定”的工作目标,注重工作的协调性和持续性,坚持软硬件兼顾,全面做好第三阶段的各项工作目标,力争在全市取得较好成绩。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全局整体素质。一是根据上级部署,搞好机构改革工作。二是抓好党建、工青妇和业务培训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国税文化建设。四是抓好干部素质教育,确保达到应知应会的基本要求。五是持续抓好廉政工作,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

上一篇:感恩母亲_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微笑说再见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