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论文

2022-04-20

摘要:该文简述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思路和开发途径。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难点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1:

徐校会论“仁爱”的思想价值及其德育实践意蕴

摘 要: “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对国人的思想与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规范价值。本文解读儒家“仁爱”思想的深刻内涵,分析当代一些大学生“仁爱”思想缺失的表现,进一步提出将“仁爱”思想贯穿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途径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 仁爱 大学生 德育

随着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已步入信息化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冲击着人类的视觉、神经系统,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向。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高等院校学生思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这样的新形势和背景,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显得刻不容缓。儒家思想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儒家“仁爱”思想的内涵解读

“仁”的思想早在《诗经》、《尚书》中就略有表述,《诗经》中有“询美且仁”、“其人美且仁”等诗句,《尚书》有“予仁若考”的记载,这里的“仁”指的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为善的意思。到了春秋时代,“仁”的思想被更多的提及,“仁”在《国语》中出现了24次,在《左传》中出现了33次[1],而对“仁”做出系统理论阐释的是伟大思想家孔子,“仁”在《论语》中出现达109次[2],足以证明“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与精髓。笔者简要梳理了孔子“仁”的思想,其“仁”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爱人”是仁爱的核心思想。孔子最早对“仁”的最基本解释便是“爱人”,在《论语·颜渊》中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的记载。仁者爱人,实际是要求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能够突破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狭隘思想,做到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这里的他人不是针对某一特殊人群,而是所有的人。《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着火,孔子不关心当时珍贵的马,而关心相对低贱的养马人,可见孔子的仁是一种大仁。

第二,“孝悌”是仁爱之根基。尽管孔子对其仁爱对象并没有贵贱之分,但提出爱人要有一定的先后顺序,首先应从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做起,即“孝悌”是仁之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根本与”(《论语·学而》)。孝悌就是要“尊亲、敬长”,这是仁之根,对具有天然血缘的父母、兄长如果都不能怀有仁爱之心,则对其他人的仁爱也就无从谈起。当然孝道也是有层次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也就是赡养父母是最低要求,从内心深处对父母兄长的尊敬,能够做到“敬爱而致恭”,(《孝经纪·孝行章》)让父母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则是更高的要求。

第三,“泛爱众”是仁爱的进一步升华。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对仁爱作了进一步推广,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而亲仁”。也就是說,“仁”在家中要“尊亲、敬长”,出门在外时,说话要谨慎,对待他人要讲究诚信;能够博爱普通人,亲近有品德的人。这就把“仁爱”由亲情推广到对朋友的爱、对普通大众的爱,即由亲亲之爱进一步升华到泛爱众。

第四,“忠恕”是践行仁爱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孔子在“爱人”、“孝悌”、“泛爱众”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践行仁爱的基本方法与行为规范,即“忠恕之道”。简而言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忠恕”强调的是推己及人,从而宽以待人。通俗地说,就是个体本身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迫他人去做,个体本身想要获得成功就要先让他人获得成功,实质上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个体都要从自身做起。究其原因,因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人我关系,而“我”又是人我关系的关键,只有每一个“我”都下决心追求、践行“仁”,社会才能得以和谐稳定。

二、当代一些大学生仁爱思想的缺失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仁爱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多方面的社会作用[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思想中出现某些不和谐的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自己缺少“反省”意识

仁者爱人,仁爱并不排斥对自己的爱,但仁爱强调推己及人、克己爱人的思想。当今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和“00后”,一些人考虑问题关心自己较多,对公众事务、集体利益不够热情。加之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很多还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家人宠爱和照顾,习惯于接受。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多的从外部归因,不知道反省自身。

(二)对父母缺少“致恭”意识

孝悌是仁爱之根基,对父母亲的爱是人类最原始而自然的情感。当代一些大学生对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已经习以为常,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应该的,感恩意识不强。大学生在自己经济没有独立且不能尽赡养义务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父母的负担,对父母多一些关爱,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愉悦。

(三)对他人缺少“仁爱”意识

仁爱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还要爱他人。当代一些大学生缺乏对他人“仁爱”之心的典型性表现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不够关心,一方面“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另一方面希望别人以自己为中心。具体而言,处理问题时缺乏全局意识,既有理想主义的追求,希望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又不能全部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三、仁爱教育的具体途径

面对当代大学生仁爱思想缺失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渠道入手,把仁爱思想和大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

(一)构建“爱人”为核心的和谐社会环境

“爱人”是儒家仁爱思想的精髓与核心内容,在孔子时代就提出爱一切人的思想,不管是贵族还是马夫,都是其仁爱的对象。因此,当下以“爱人”为核心地位而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是当代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时代诉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与本质。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可见,为人民服务是仁爱思想在当下的进一步升华。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而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将仁爱精神升华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从而有效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4]。

(二)强化“孝悌”为根基的美好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国家是亿万个家庭基础上组成的,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创建和谐社会环境的基础。良好家庭环境的维持离不开家庭内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这种起源血缘的亲情,孝悌是根本。人一出生就处在家庭的爱抚下,对父母兄弟的爱可以说是天然的情感,孝敬父母、兄友弟恭是每一个公民的必然选择。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忽视“孝悌”思想教育,特别是忽视家庭生活中日常行为礼貌的培养,把父母兄弟的爱看成理所当然的事,造成孝悌的缺失。“孝”、“悌”,简单两个字,实际上是中华文明在家庭伦理道德上的集中体现,以“孝悌”为根本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仁爱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健全“忠恕”为原则的人格养成体系

“爱人”、“孝悌”之心不可缺少,如何更好地落实,如何培养完善的人格,需要坚持以“忠恕”为基本原则。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要引导大学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若大学生理论水平较高,则理解仁爱思想将不成问题,关键是否能够用“忠恕”的方法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真正学会换位思考,尤其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多采用向内归因,真正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而言之,一方面要学会“同理心”,另一方面要学会“克己”,这样思想境界才能达到较高的高度,形成完善的人格。

四、大学思想教育中贯穿仁爱的具体方法

如何把仁爱思想贯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紧密合作与努力,唯有此,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方可取得效果。当然,作为教育的主体,高等学校首当其冲、责无旁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高校应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一)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智慧、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都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是一套,而课外实际生活中做的却是另一套,那么,正面的教育再生動,也不会取得应有的作用。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天职是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且具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因此,大学教师首先要在学识上不断提高,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和品德磨砺,真正做到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给学生做好榜样。

(二)仁爱教育与环境熏陶相结合

环境是教育的承载空间,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环境始终发挥着影响人、教育人、感染人的功能。在环境建设中,尤其精神环境的形成不可或缺,一所好的校园,必定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氛围。“以梁启超提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日益凝练成为清华的传统精神。北大精神、清华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诉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北大、清华人”[5]。把仁爱思想教育和环境熏陶相结合,就是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精神内涵,并使这种精神内涵渗透到大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的外部行为。因此,从物质环境到精神环境、从课堂环境到课外环境、从校风教风到学风考风,都要精心设计,强化仁爱意识,提高道德品质。

(三)理论讲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一种思想如果要成为坚定的理念且深入人心,宣传学习只是解决一个“知”的问题,并不能解决“行”的问题。要想将仁爱思想成为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更要依靠真正的社会实践,最终让仁爱内化到大学生心灵深处。所以在进行仁爱思想教育时,当然需要必要的宣传学习,更重要的是实践行动,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活动、献爱心活动、结对子帮扶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让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自身做起,在实践中领悟“仁爱”思想内核,真正践行“仁爱”,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2.

[2]王英娜.孔子“仁”的思想溯源及历史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81-283.

[3]王锁明.传统仁爱思想的社会功能解读[J].理论界,2011(11):149-150.

[4]陈媛媛.浅谈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鸡西大学学报,2009(4):42-43.

[5]郭维平.高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依托和建构[J].嘉兴学院学报,2009(5):124-12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教师仁爱之心养成机制与培育路径研究”(SK2016A0657)阶段性成果。

作者:孟红军 徐校会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2:

浅议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与开发

摘 要:该文简述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思路和开发途径。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建设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难点问题。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社会能够提供的理想就业岗位数量日见萎缩,同时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逐年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导致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7.8%,2013年下降为72.2%。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然而并未产生明显效应。制约我国农业院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的障碍主要有两个: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整体教学水平偏低,无法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教育的学科分布不均衡,表现为管理类、工程类创业教育普遍受到重视,农林专业创业教育情况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正向着现代化、产业化方向转变,农村急需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知识、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增强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不仅有助于缓解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对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1 创业教育现状

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创业教育的起点。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各类高等院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其他院校相比,农业类院校的大学生自助创业表现出以下特点:(1)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需求强烈:由于涉农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与农业生产实践技能联系紧密,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基本掌握了该专业的实用技术,因此自主创业的意识启蒙较早,创业意愿强烈;(2)自助创业成功率高:根据中部某省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农业大学的涉农专业相应在萎缩,但毕业生自主创业还是以涉农专业的学生居多。该样本所选取的91个创业典型中,有66个为涉农专业毕业生,占总体样本的72%。

2 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因此在课程教学贯彻和实施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1 课程定位模糊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开设目前存在以下情况:(1)大多数农业院校没有专门开设创业指导课程,而是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参加讲座或者下乡调研等活动完成相关课时;(2)一部分院校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附属章节来进行;(3)还有部分院校创业教育虽然独立开设,但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开发上和农林专业的专业教育没有任何契合点,丧失了专业优势,没有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创业指导课程。从以上3种情况看,农业院校在创业指导课程定位的认识上差距较大,大多数院校并未真正地把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2.2 缺乏专业性强的教材 大多数农业院校创业指导课程的教材内容以创业通识知识、政策法规介绍为主,鲜有立足于农业生产角度开发、专业特色鲜明的农业创业教材;还有一些高等农业院校将管理类课程教材简单改编形成所谓的“创业指导”课程教材。这种脱离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创业教材,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创业意愿的形成和引导也无切实帮助,教材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2.3 教学方式、手段陈旧 (1)大多数农业院校的创业指导课程教学采用“理论传授”的方式。这种传统教育方式侧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却忽视对学生创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最终造成学生创业理论水平较高,却无法与农业生产实践结合。(2)在创业指导教育的课堂上一直沿袭“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概念讲授、理论阐释永远是教学的“主旋律”。创业指导课程由于教学手段陈旧单一,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甚至也使授课教师产生较强的挫败感。

2.4 创业理论难以转化为实践 创业的过程是不断实践的的过程。从一个创业理念的形成到成功实施,整个创业过程需要借助长时间实践积累、整合、提炼并转化为经验,而不是照搬书本理论就能达到的。农业院校大学生选择农村进行创业,所依靠的人力资源多数是农民,在人员任用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往往会无法适应。同时伴随着创业实体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创业者缺乏对财务管理、市场运营等综合技能掌握,“短板效应”更加凸显,导致无法实现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3 创业教育建设思路与开发途径

3.1 建设思路 农业院校创业指导课程定位必须以培养和造就农业创新创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必须立足于当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实际,打破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各自为政”的格局,建设农业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

3.2 开发途径

3.2.1 设计创业指导课程内容 当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认为:只有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必须根据典型工作情境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设计的学习内容要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建设职业岗位多方面的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高度体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创业课程教学必须围绕创业实践能力的构建为中心,打破纯粹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压缩讲授容量、增加实践训练项目,改变学与教的行为,实现教学模式传统学科体系向“突出创业能力”应用性教学方式的转变。为了有力地推动这一转变,课程形式上以创业必备的技能为线索、以实践训练情境资料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创业能力发展以达到教学目标。

3.2.2 开发创业指导课程教材 创业指导课程立足于实际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进行根本性改革,突破以理论讲授为特征的传统本科“学科体系”教学模式,使之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教育模式来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强化实践训练项目来掌握相关理论和知识,并能应用到未来的创业活动中。在课程内容的总体编排上,根据创业实践的内在逻辑顺序,按照其发生、发展、最后成熟的内在线索来安排课程内容。这种全新农业创业指导教材的编写不仅解决了教学内容空洞、实践性不强的问题,在专业指导性上也迈进了一大步。

3.2.3 搭建创业孵化平台 首先农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和实习活动中渗透创业教育,利用专项创业基金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其次,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创业孵化平台,积极吸纳当地龙头企业、农业协会、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参与,按照双向受益原则,引导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并为其他实体、组织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晋晖,何临春.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初探[J].教育探索.2013(01):152-154.

[2]陈宇栋,林佩云.浅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构[J].世界农业,2013(11):181-184.

[3]苏小冬,毕德全.农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1):47-50.

[4]任湘,易自力,夏金星.农业高校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职教论坛,2008(10):41-44.

(责编:徐焕斗)

作者:何苗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论文 篇3: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摘要:面对创业这一话题,文章从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针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创业素质,提出在校大学生获得创业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是教育史上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业意志和创业能力的需要。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农业院校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创业素质,农业院校大学生所具备的创业素质面临什么不足和困难以及原因何在,如何培养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及原因分析

创业素质是指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意识特征,即意识、意志、情感和能力。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活动过程中对个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主要包括创业的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倾向等心理成分。创业意志是指在创业过程中面临困境,遭遇挫折时表现出来的独立性、坚韧性以及对创业的冒险精神和承受能力。创业情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所从事的创业活动投入的喜好、兴趣、精力的程度。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活动成功率,促进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个体心理条件,具体来讲包括较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心理机能,与个性心理特征密切结合并在个性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个体所具备的知识、经验、技能经过类化后在创业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复杂而协调的动作行为。

笔者在对本校本科学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来自不同地区(农村或城镇)的20名大学生的走访中了解到,大部分农业院校的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创业素质,如具备较强的创业意识,大多数学生认为自主创业比择业来实现就业更好。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能够自己勇敢面对所遭遇的困境和重大挫折。在创业情感因素投入的环节中,许多学生表示一旦选择创业便会坚定不移的朝创业这条路走下去,不断尝试,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在创业能力方面,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在校期间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培养自己相关的创业能力,如有的学生踊跃加入学校的正式群体,锻炼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有的则加入非正式群体,培养自己的活跃思想、创业动机等。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从未想过自己创业,缺乏冒险性和敢为性,有的还表示即使将来有一天不得不进行创业,也只是临时之举,这样遭受挫折的失败机率小。更有甚者表示宁愿选择一个效益不太好或者不太适合个人发展的单位就业,也不会冒风险去自主创业。究竟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存在什么问题?什么原因?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业意识不强。由于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计划经济条件下“包分配”、“铁饭碗”的就业思想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大学生的择业观。

二是创业意志不坚定。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是八十年代初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最初几年出生的,很多是独生子女,加上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在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影响下,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面对压力的缓解能力相对多子女家庭或贫困家庭学生来说较弱。

三是创业情感投入欠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就业择业观的影响。

四是创业能力不足。在走访的20名大学生对象中,问及是否阅读过有关创业的书籍,很大一部分学生说没看过,有的只是看过一些诸如创业成功人士的经验介绍,而接触专门涉及如何培养创业能力方面的书籍甚少。

究其原因,一是学校的教学活动过程较少渗透创业教育。在毕业生择业时,强调就业指导忽略创业指导。二是家庭的原因。大学生的父辈们自己承受了“下岗”、“分流”的压力,不愿子女在就业过程中遭受“变故”,以致“求稳”的传统择业思想严重。三是受创业有关的环境影响。大学毕业生面临创业所要求的技术关、人才关、关系关的问题严重,使得很多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没有创业应该具备的外在环境条件。四是大学生自我创业意识淡薄,缺乏创业精神、竞争意识。

农业院校大学生应具备的创业素质特征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不容乐观,那么应该具备怎样的的特征,才有利于创业的成功开展呢?

强烈的创业意愿具备较强创业意识的大学生,应该能够打破传统择业、就业观思想的禁锢,不管是毕业直接创业还是先就业后创业的曲线创业形式,都应该是大学生的首选。而且,要认识到职业给自我提供的发展平台是不容忽视的。

健全的创业心理品质包括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和合作性等,具备健全的创业心理品质的大学生,应该具有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在创业的过程中,遭遇困境和挫折时,应该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

完整的创业知识结构大学生不但要具备跟专业相关的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还应具备经营管理知识和其他的综合知识,如法律、税收、人文、财务等知识。

一定的创业能力大学生应该具备社会能力、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认知能力即常说的智力,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指将构思和计划转化为成功行为的能力。

培养对策

改变观念、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破除传统的就业观,树立新形势下“自主创业”的就业观念。通过宣传、讲座、讨论、创业计划大赛等形式形成有利于创业的大环境。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大学生创业建立良好的创业环境,使学生在创业氛围笼罩下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

开创实验基地建设,增加大学生的创业体验从实践来看,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知识最容易记忆和提取。同样,通过自身行动获得的创业体验越丰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一是依托创业园地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条件,使其主持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二是制定创业计划,号召学生参与;三是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劳务服务;四是组织和支持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从课程的总体规划、分科要求和具体内容去考虑创业课程设计,合并或删除跟创业联系不大的课程内容,增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知识结构的课程。即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多开设以下课程内容:市场预测、市场营销、经济法、企业管理、公共关系、人际交往、应用写作、财务知识、心理学等。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少运用“讲授——接受”的教学方式,多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

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是不想创业,不是不敢创业,而是缺乏创业所具备的环境条件。其中最欠缺的就是资金,资金的缺乏使得创业成了“水中花”、“镜中月”,这也是大学生对创业缺乏信心和意志的主要原因。而农业院校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相对其他高校学生存在一个优势:拥有实验或实训基地。那么资金就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的最关键因素。为此,农业院校应该加大创业经费的投入,更新教学实验设备,创建创业实验基地,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等,为开展和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物质条件具备了,大学生的创业信心和热情高涨,创业意志才会更坚定,创业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师资队伍建设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决定教育活动中人力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要加强对专职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要注重吸纳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在师资培训过程中,应围绕教师创业体验的获得、学习有关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的知识技能、组织教师定期参加创业组织和协会活动或企业家交流创业经验的活动三个方面进行。

未来几年国家发展的重点都将会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经济的发展有待教育的扶持。因此,农业院校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大,对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更应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严强.社会发展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韩力争.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3).

[3]陈灿军.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J].求索,2004,(1).

[4]李红军,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经济师,2005,(12).

[5]季学军.师范生创业基本素质的现状与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3).

[6]罗承选.培养具有独立创业者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大学面向新世纪的重要使命[J].中国软科学,1999,(12).

[7]向夕品.试析高校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J].经济师,2004.(7).

作者简介:

任湘(1979—),女,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易自力,男,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夏金星(1966—),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作者:任 湘 易自力 夏金星

上一篇:营销渠道之网络营销论文下一篇:情境教学与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