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电子银行业务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文围绕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当前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实际,指出在服务流程、设计产品的类型、风险的防控、考评机制的健全等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升级流程设计、提高客户体验满意度、加强风险防控、电子银行品牌化、建构科学考评体系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跨国电子银行业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跨国电子银行业务论文 篇1:

电子银行业务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

摘要:本文剖析了我国目前电子银行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电子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在发展电子银行过程中应采取如下对策:制订电子银行业务运作的统一规范;加强安全防范,健全法律法规,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电子金融犯罪;建立产品创新体系;强化品牌意识,健全营销机制。

关键词:电子银行;金融电子化;金融产品创新

一、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1.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是全面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驱动。

按照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卓越的产品创新能力,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运作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储备,独特的家园文化。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不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且对全面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银行业务是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是独特性。电子银行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和创新特质,是构建在银行自身的科技应用水平和研发机制上的。电子银行产品本身具有变化快的特点,是其他银行很难同步模仿的。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发展电子银行产品,在这一关键领域确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2.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代表了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

21世纪是网络经济不断发展成熟的时代,作为新经济重要特征的网络经济,打破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新的经济模式和经营理念,改变了原有的服务模式和竞争规则,从而带来了传统银行业务的重大变革。电子银行是网络经济与现代商业银行相结合的产物,它开辟了新的交易处理方式、产品营销方式和客户服务方式。据美国权威金融机构估计,在2003年将有86%的美国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提供网上金融服务,网上银行将创造30%的银行利润,2005年网上银行的业务量占整个传统银行业务量的50%,未来10年内美国银行业的分支机构将减少一半。

与传统的银行服务相比,电子银行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为客户提供更多个性化和人性化的金融服务;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限制,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能提供大量准确的信息和高效及时的服务;能通过各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使银行经营方式更趋向于科学和集约,给银行带来新的生机,注入旺盛的生命力,透过无边界的网络,在金融同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建立起深层次和更广泛的相互合作。

3.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是适应客户变化的迫切需要。

从企业客户层面来看。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认识到,只有真正应用电子化的技术手段,改进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企业发展才有前途。具有前瞻意识的大企业集团,都在利用信息技术来扩大经营,改进管理。企业和企业间的电子商务行为,也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国内众多的企业在成功地实施企业内部信息化战略后,迫切需要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向价值链的上下游延伸,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过程中资金的快速流动及信息的有效采集。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企业,更有必要协调和整合集团内部的各项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集团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力。随着国家对银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商业银行经营行为日益规范,市场竞争更加公平、公正、公开,传统的营销手段已经无法适应这些变化的要求。在新一轮竞争中,电子银行产品将在拓展客户和稳定银企关系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个人客户层面来看。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个人客户对银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一是由过去单一的储蓄业务需求发展为集银行、基金、证券、信托、保险等为一体的一揽子理财服务需求,要求银行为其提供范围更加广泛、品种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二是要求银行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并将安全、快捷、方便作为对银行服务渠道选择的基本前提;三是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要求银行为其提供差异化的个性服务。为满足个人客户这些新的需求,电子银行业务提供了最有效的渠道。2003年的非典疫情也对人们的消费理财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银行卡、自助银行、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等被广泛使用,个人客户对电子化金融工具和“非接触式”支付方式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客户需求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银行有更高的应变能力,这必将在客观上推动发展电子银行产品的市场环境日渐成熟。

4.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是应对同业竞争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入世和外资银行的涌入,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必然加剧。外资银行将以其资金实力、技术手段、经营经验和全球化网络优势,与中资银行争夺高端客户市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将主要不在营业网点上与中国本土银行进行竞争,而会注重用电子化手段发展业务,进行金融创新。目前,已有花旗银行等十几家外资银行在国内开办了以网上银行业务为核心的电子银行服务。可以说,电子银行业务已经成为中外资银行竞争的主战场和争取客户与市场资源的重要手段,谁抓住了电子银行,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

目前绝大部分国内同业已经充分感受到这种威胁,意识到电子银行业务的重要作用,将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作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业务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网上银行、客户服务中心、手机银行、企业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不断涌现,而且在服务功能和服务方式上向着更深层次发展。各家银行纷纷设立专门电子银行工作机构,整合电子银行产品,营销电子银行品牌,抢占客户市场。其中中国工商银行的“金融e通道”和招商银行的“一网通”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始终保持着强劲的业务发展势头。

综合上述因素,电子银行业务在我国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历史已经证明,银行业只有成功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才能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剧烈金融变革而长盛不衰。历史正在证明,谁能在最新的电子银行应用上拔得头筹,谁就能在新世纪的金融竞争中占得先机。历史还将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拓展电子银行业务,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中国的银行业才能赢得跨世纪的挑战,跻身世界一流。

二、当前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

1.明确业务定位,是电子银行业务的超常规发展的基础。

电子银行业务的战略定位是与营业机构、ATM并列的主要经营渠道,是客户关系的主要纽带,是业务创新的主要平台。电子银行要发展成为全行业务经营和市场拓展的主渠道,各业务部门应主动将所主管的非现金类金融产品向电子渠道移植,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最有效率地向广大客户分销,保证客户服务效果和质量的一致性;电子银行的运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能够与客户保持最紧密的接触,也能够最快地响应客户需求,因此是客户关系的主要纽带;电子银行是与信息科技联系最紧密的业务创新平台,它不只是简单地将传统银行业务移植到电子化渠道,而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将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紧密结合,从而发展出全新的金融产品以及通过传统渠道无法实现的经营方式,可以更快、更好、更有效率地再造业务流程,促进业务创新,助推重组改制,从战略层次上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这一定位,今后两年,电子银行业务的总体目标是丰富产品功能,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业务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其中扩大业务规模尤为重要,电子银行产品和渠道的客户数、交易额和交易量等各项业务指标要大幅度增长,位居市场前列。各行在发展客户时既要高度重视数量,又要兼顾产品质量,提高使用效率。

2.突出重点,分清阶段,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电子银行业务品牌,完善电子银行产品功能,重点是促进客户数量和交易金额规模化增长。一是要有效配置资源,实施系统营销,在最短时间内打出产品知名度。二是要与核心业务系统进度同步,完善电子银行产品系列功能。网上银行重点是满足个人和企业客户的普遍需求,不断丰富完善现有功能;CRM要突出精品服务亮点,以重要的公司客户、机构客户为服务重点,快速响应大型集团公司客户特别是一些特大规模的集团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客户服务中心重点加大系统建设的推广力度,继续丰富业务功能,扩大覆盖面;手机银行要初步建成总行统一接入平台,重点实现金融信息即时通知服务和小额支付服务。三是要扩大市场规模,电子银行客户占全部客户的比重要达到10%以上。

3.理清关系,加强协作,充分调动推进电子银行业务的积极性。

发展电子银行业务,要处理好传统业务与电子银行业务的关系,营业机构、ATM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这五大营销渠道之间的关系,电子银行业务长远发展与短期效益的关系。

电子银行业务与传统业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电子银行业务作为一项新兴业务,是依赖于传统业务发展的,是传统业务在电子化网络的延伸。没有传统业务做支撑,电子银行业务就象无源之水,不能有效地进行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传统业务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必须依赖于电子银行业务。没有电子银行业务的创新,传统业务就会失去发展的后劲,终究在金融创新和竞争的浪潮中被淘汰。只有将电子银行业务与传统业务相结合,全行业务才能整体推进,全面发展。

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必须依托于传统业务,相应地,电子银行业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也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公司业务、个人银行业务、中间业务等部门的产品,为电子银行部门提供了充足的造血元素,而电子银行部门创新后的产品,不仅为这些部门提供了继续发展的新鲜血液,也为这些部门发展和维系客户提供了有力武器。另一方面,有了信息技术、运行管理等部门的支持,才能够保证电子银行渠道稳健和畅通,而电子银行业务的每一步发展,都标志着各部门服务客户能力的又一次提升。

4.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建立滚动式开发机制。

作为一个业务创新平台,电子银行业务的生命力就在于滚动开发,推陈出新。创新是电子银行业务乃至全行整体业务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源。因此,要充分发挥电子银行优势,不断创新,从不同层面上推进业务整合,形成具有电子银行特色的产品,提供优于传统方式的综合服务。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保持电子银行系统的先进性;重点实行业务创新,通过对传统业务流程的组织和重构,利用电子银行渠道优势弥补传统业务不足,结合电子银行渠道优势提供增值服务形成新产品;大力开拓服务创新,通过多渠道相互配合和优势互补整合形成新型的、更有价值的银行服务产品,将电子银行服务提升到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华庆.网上银行风险监管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刘春红,陈辉胜.世界网络银行的未来趋势 [J].浙江金融,2002

[3]张卓其.电子银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胡平西,徐联初.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责任编:周智立)

作者:夏 斌 陈 新

跨国电子银行业务论文 篇2:

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刍议

摘要:本文围绕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当前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实际,指出在服务流程、设计产品的类型、风险的防控、考评机制的健全等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升级流程设计、提高客户体验满意度、加强风险防控、电子银行品牌化、建构科学考评体系等。总之,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对整个金融领域的创新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一、前言

随着 web2.0 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技术与金融全球化的高度结合, 电子银行业务得到了蓬勃发展。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国内电子银行已初具规模,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使金融服务领域得到延伸和扩展,还使银行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在与传统柜面服务相比,对客户和银行双方来说,均大大节约了时空成本,达到双赢效果。但是,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需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那么,如何加快我国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真正提高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电子银行也称虚拟银行、网络银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美国第一家网络安全银行(SFNB)成立之后,美国的电子银行业务迅速崛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其客户规模、交易量等均远远地超过传统银行业务。截至 2010 年,美国有近 80%的家庭采用网络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据艾瑞咨询近期发布的《2012-2013 年中国互联网支付用户调研报告》中的调研数据显示,2012 年网上银行直接支付在中国网民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使用和最常使用的用户比例分别为 78.1%和 41.3%;在艾瑞咨询于今年 4 月 8 日发布的中国《2012-2013 年电子银行用户调研报告简版》中显示,76.9%的用户使用过网银,其中,25-35岁的网银及手机银行用户占比已超过 50%。可见,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颇为乐观。

国内各大银行则从 1996 年开始投入网络银行的开发,目前,我国各种性质的银行均开通了相应的网银、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据中国证券时报网2013年2月7日报道,2012 年我国网银用户达到 4.89 亿,我国网上银行交易额已突破 900 万亿。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不仅提升了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还大大地节约了服务成本。从快速增长的交易额和客户数量来看,电子银行业的发展空间将会很大。因而,研究当前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强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随着全球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到来,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客户对银行的服务水平以及效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也要实行蓝海战略,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其次,电子银行业务为电子商务活动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电子银行是电子商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作为买卖双方完成交易的“中介”,电子银行主要负责货币资金的支付和清算工作。如果没有电子银行业务,一切电子商务活动都只能是纸上谈兵,网上淘宝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电子银行业务为电子商务活动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电子银行业务作为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电子银行业务中的电子货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的形式存在,它也是信用消费的有效途径。同时它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电子货币还减少了现金流通,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同时,还便于网上支付和消费,降低支付成本。

最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子银行可以获得第一手的客户详细数据,利用相关数据抓取工具,来进行实时分析客户对电子银行的使用偏好等等,及时作出相应战略调整,这将有利于建构适合客户需求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

三、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国内银行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银行机构设置不甚合理,人员配备与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其次,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电子银行业务的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并不高,客户满意度较低。同时,各电子银行的产品品种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且缺乏特色产品,核心竞争力比较欠缺,创新能力不强。 再次,银行内部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从近些年媒体报道的各类与银行有关的金融案件来看,银行内部金融透明度低、监督制度不健全才使暗箱操作、违规违法操作有机可乘。最后,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内各银行竞争激烈,加之外资银行的强劲挺入,如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等,资金实力雄厚,跨国经营经验丰富,对国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电子银行来说,挑战巨大。

(二)电子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1.网络经济市场需求不足,交易规模小、效益差。目前,由于大部分客户在网络上进行交易的习惯尚未形成,电子银行客户难以形成规模,客户体验满意度不高。 另外,在流程设计上还是以银行为主,电子银行产品缺乏人性化和体系化,客户难以理解掌握,使用起来不方便,导致客户流失,业务拓展难。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电子银行产品种类不丰富,以电子银行为主要营销渠道的创新型产品较少。在如今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如果没有创新型、品牌化的产品作为电子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即便是开发再多的营销渠道也无法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3.电子银行的营销手段和渠道比较单一,目前,电子银行的营销大多是传统柜面业务的复制,尚未有效发挥电子银行快捷支付、理财方便等的作用。尤其是对各种理财产品的分层营销做得不够,在对银行的中高端客户和对公客户的业务营销方面上需要进一步提升。

4.电子银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各种产品的流程开发设计、业务管理与网络的新特点不相一致,也没有量身定制的适合客户和市场需求的产品与服务。电子银行的流程设计还是以银行传统柜面业务为主,缺乏根据电子渠道特点进行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

1.开发以电子银行为主要营销渠道的产品及服务。根据艾瑞咨询的相关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未来,电子银行将作为最大的营销渠道,因此加大力度开发设计适合电子银行管理应用系统。同时,还要根据互联网特性,以电子银行为首选平台展开创新,研发适合的金融服务或产品且只在电子银行渠道进行相关部署,从而将电子渠道作为重要的产品销售及客户服务渠道。

2.建立健全银行内部风险防范机制。在进行相关电子银行产品及服务的开发设计过程中,也要加强银行内部监督管理,从相关经济案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关键风险点加强风险管理。通过风险检查、营运稽核、操作风险自评估、积分管理及违规失职行为管理等,降低内部操作风险,从而保障电子银行业务健康发展。

3.实行电子银行产品品牌化,拓宽客户发展渠道,加快营销方式转变 如今,是品牌化的时代,电子银行的发展也不例外。打造个性鲜明的差异化的品牌产品,使电子银行跳出产品同质化和价格战“红海”的新思路。同时,加大网络营销的宣传力度,将中青年网民这一潜在客户群变为电子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为银行开辟获取客户的新途径。另外,还要通过加强与交互性网站的合作,利用时下流行的微博等交互性方式与客户建立联系,由专人进行实时交流沟通,以此增加与客户间的粘合度。

4.建构科学的电子银行发展体系。在新的发展阶段,电子银行也要“登高望远”,首先要有与之发展相符的新的制度保障,否则一切皆为纸上谈兵。管理层要更多地看到长远发展,摒弃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制定新的工作发展方向,建立与新发展相适应的组织结构。除此以外,加快建设电子银行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为电子银行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地保障。

5.建立健全与电子银行业务相匹配的考评机制。目前,国内银行对电子银行产品的考核不太科学,由于电子银行的营销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全行的综合营销中,使得各相关部门的协调性、营销积极性不高。在考核指标设置上,重视对数量指标的考核,而忽略了对使用率等质量指标的考核。因此建立一套与电子银行业务相匹配的考核机制势在必行,当然这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论证,且不能盲目地人云亦云。

参考文献:

1.蔡光文著.电子银行如何加快渠道业务分流[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5).

2.杨德礼,李良,李伏安.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的选择性战略[J].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区分行营业部)

作者:孙垚,阿孜古丽·玉素甫

跨国电子银行业务论文 篇3:

金融电子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探析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金融电子化的基本定义和国内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金融电子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就金融电子化对商业银行审计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金融 金融电子化 商业银行审计应对策略

一、基本定义及国内现状

金融电子化是指金融企业用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使金融业务实现智能化处理的一种信息管理系统。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发展,大多数金融企业都已完成了电子化的改造,但值得重视的是在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如金融电子化的业务决策能力、監管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都严重困扰了金融电子化的顺利改造。

由电子信息技术与金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现代银行经营模式———金融电子化,是金融业的第一生产力,是金融业务与管理的一项创新。银行业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电子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极大地拓展了其服务领域,提高了其服务质量,降低了其服务成本。目前,中国银行业金融电子化形成了总投资逾 50 亿元,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化系统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银行业拥有大中型计算机 700 多台套、小型机 6000 多台套、PC 及服务器 50 多万台,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 95%以上。各银行内部已基本建成了联接行内各分支机构的计算机网络,全面支持银行从柜面客户服务、交易信息处理、业务经营管理到办公自动化等多领域的应用。同时,银行系统还在全国近 300 个城市建立了城市网络,提供储蓄与对公业务的通存通兑、银行卡信息交换、同城资金清算、管理信息等服务。

二、电子化问题及办法

现阶段,我国电子银行已初具规模。但是,同国外商业银行的主营收入已开始转向网上支付和电子转账等方面的中间业务相比,我国电子银行的发展还很不到位,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技术与操作安全因素

电话银行、手机银行, 以及网络银行在实现支付交易时都会面临安全问题,包括交易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和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传递的安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银行在电子银行系统开发方面难免滞后;而网民安全意识低下、银行对其安全方面教育不足也会导致安全隐患产生。同时, 安全问题已不仅来源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关系, 很大程度与第三方行为关,黑客的攻击就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容易给网民和银行造成重大的损失。

(二)、相关法律因素

我国电子银行诞生不久发展很快,使得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

出现严重的滞后性。业务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都还处在磨合调整

的阶段,很难有完善的法规对其进行限制与规定。同时,在电子

银行处理跨国业务时,因为各国客户需要遵守不同的法律规范,

往往会面临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目前还未出现各个国家和

地区统一遵守的关于电子银行的国际惯例和法规,使得银行在经

营此项业务时的成本和风险加大。

(三)、银行人力资源的因素

随着银行电子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对工作人员掌握电子化技

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能处理简单电脑操作的技术已不能满足

银行需求。因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同时掌握银行业务又精通电子

化技术的人员将逐渐被淘汰。同时,不断增长的电子银行业务需

要有不断升级更新的系统来支持,应用开发软件的技术人才出现

严重不足。

(四)、传统观念的因素

在一些人热衷于使用电子银行业务时,另一些人却不愿意用

其处理业务,除了消费习惯和银行营销手段不足外,最重要的是

对电子银行的安全缺乏信任。他们的心理恐慌大于实际,觉得银

行需要从技术、手段和方式上把安全问题当作开发电子银行业务

首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

1 . 准确定位电子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电子银行具有显著的优势,如成本低廉、易于与客户互动并为其提供服务等。商业银行应重视电子银行的发展,将其定位于与营业机构、A T M 并列的主要经营渠道,以及与客户关系的纽带和业务创新的主要平台。由于电子银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受限制,而且方便与科技信息紧密联系,因此商业银行要将其发展成经营业务和拓展市场的主要渠道。并在此过程中,将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紧密结合,从而发展出全新的金融产品,以及通过传统渠道无法实现的经营方式,更有效率地再造业务流程,促进业务创新。

2 . 优化系统结构完善产品功能。目前我国电子银行风险主要涉及电子银行账户的授权使用、电子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真假电子货币的识别等,商业银行要想更大限度地保证业务操作安全提升银行实力,只有不断地开发先进的银行操作系统,来满足日趋复杂的数据处理。同时,商业银行要注重科技投入,大胆引入电子新科技,积极创新推出新产品,有效疏通营销渠道,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创造最佳效益。

3 . 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相关部门要建立一套法律作为电子银行市场发展的核心法律规范, 应对电子银行的性质、监管、市场准入、业务范畴与标准、金融创新、法律责任、市场退出机制等做出明确规定。监管部门在监管电子银行业务时,有统一的准则予以衡量从而增加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4 . 以客户为中心充分满足需求。商业银行要搜集客户体验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提升电子银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商业银行要发挥现有产品的优势,为客户量身制定理财方案,增强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同时,也要实行动态管理,通过采集的产品市场推广效果信息进行分析,对客户认同程度低的产品进行重新设计甚至舍弃。

5 . 提升银行工作人员素质。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从事电子银行业务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需要具有全新的技能,比如能够较为熟练的使用电子银行各类产品,同时还需要具有向客户提供营销和使用辅导的能力等。因此,商业银行要强化银行内部电子银行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要研究建立其资格认证体系和业务培训机制,以更好地提升银行工作人员素质。电子银行作为虚拟的银行柜台, 给广大消费者的金融理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正在逐渐改变银行现有结构,以及银行与客户的关系,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电子银行的目的是增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从而更好地应对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带来的冲击。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当前的发展契机, 重视推广和宣传电子银行, 并逐步解决电子银行业务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推进我国电子银行的稳步发展。

三、金融电子化对商业银行审计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在几秒钟之内,以微小的成本将大量的信息传送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这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获取与吸收,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政策制订与执行的水平以及扩展商业机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统计资料显示,在过去的5年里,信息技术产业为美国创造了1 500万个新就业机会。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雇佣职工最多的行业,其职工工资比全国私营企业平均工资高出7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美国经济增长的1/4以上归功于信息技术。电脑和电讯业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火车头。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使金融电子化的步伐日益加快,成为知识经济成长和运用的最重要的经济领域之一。自1995年10月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在美国诞生以来,从自动提款机到无人银行和电话银行,银行的自动化技术不断更新,金融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网络银行的热潮。1997年3月“世界银行100强”中70%的银行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网站,向客户提供网上支付服务。目前,全球约800家银行加入了互联网,其中100多家可提供在线交易服务。美国和欧洲的40家银行不仅向客户提供网络票据支付服务,而且能够办理一揽子的在线交易业务。

总之,建立在电脑和现代通讯技术基础之上的网络银行,不仅推进了银行与客户往来方式的变革,而且还改变了金融产品及金融业的运作方式。我国金融界紧跟世界潮流,加快了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步伐。1998年以前,商业银行侧重于内部局域网的建设改造(INTRANET),而目前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生产系统基本采用了中型以上计算机,地市级分行大多采用了小型机。计算机系统强大的计算功能、存储功能和快速的在线传递速度,使得以前无法想象的业务成为现实:1997年全国开发和建成了电子网络系统,资金划拨在几分钟之内可以到达全国任何一个县城。1998~1999年各大商业银行开始实现全国存折联网,全国储蓄账户可以在任一地点存款取款。目前,柜员机遍布大街小巷、POS机随处可见,电子货币走进千家万户。计算机不仅改变了金融产品,还使银行内部控制发生巨大变化。大型计算机形成的巨大网络把分行与各网点联为一体,这既使得分行对网点的实时监控成为可能,又对风险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变化,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便向及时、集中两个方向发展,会计上移一级,成立事后监督中心,由此引出组织扁平化、市场拓展纵向化的趋势(正成为各个银行近期或中期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电子信息正从深度上向银行各个领域渗透,不仅会计帐务资料成为网络可以利用的电子信息,而且企业印鉴、会计凭证、信贷资料、文件往来、授权签字也正逐步实现电子化与网络化。金融电子化对商业银行审计的影响是巨大的,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由于银行网络的形成,使得会计信息量增大,审计人员进行符合性测试的范围和抽样规模相应增大,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则越多,审计工作量也随之加大。二是在商业银行电子化管理方式下,基本会计数据和信息都是由计算机来储存和处理,而审计人员不熟悉计算机程序,只能依靠银行提供资料,势必造成资料不全,加大审计风险。三是商业银行为了提高竟争力,不断推出新的业务品种,而审计人员对银行新业务品种不熟悉,无法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审计监督的难度加大。

二、商业银行审计应对策略面对我国金融电子化的迅猛发展,国家审计机关应以积极的姿态及时调整思路,改革目前逐渐落后的审计方式,迎接金融电子化的挑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计算机审计网络,实现实时监督在金融电子化时代,商业银行会计可随时提供实时的财务报告。在任何时点,使用者都可以从信息网络上获得最新的财务报告,而无需等到一个会计时期的结束。[1]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审计是一种事后监督审计,审计机关根据计划进点后要求银行向审计机关提供帐册、传票等纸质资料,速度慢且资料不齐全,给审计带来不便。由于审计机关与银行相比处于信息劣势,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大大降低了审计监督的效果。[2]因此,审计机关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善审计手段,建立适用于新形势的计算机审计网络。应与人民银行等金融监管机关联合建立针对商业银行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通过网络可随时全面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动态和会计信息,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的责任追查和补救为事前的预防和事中的监控。[3]审计机关在严守保密制度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据授权在线访问,通过In-ternet直接进入银行内部信息系统调阅有关信息,

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银行发展中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开展分析研究,把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兼顾起来,加大非现场监管力度,改变传统的现场审计等落后的人工事后监督的做法,提高审计的综合监督职能。

(二)变计算机辅助审计为计算机审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及全球经济知识化,审计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加快审计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完善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审计机关普遍采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审计方法,即使使用了计算机,也只是一种模拟、复制手工操作的阶段,电脑只不过充当了传统审计的工具,称之为计算机辅助审计。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科技愈来愈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业又是信息科技应用最早、普及最广、应用水平较高的几个领域之一,基本会计数据和信息都是由电子计算机来存储和处理。现有的审计方法与手段明显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科技的发展,因此审计软件的开发与运用已日显紧迫。只有将先进的审计软件与计算机审计网络有机结合,使得审计机关的“仿真型”单机作战,变成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审计网络整体作战,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的全方位监督作用,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随着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银行会计核算体制将朝着适应统一法人管理体制要求的方向发展,即改变分散的会计核算模式,上移会计主体,实行集中统一的会计核算模式。[1]银行凭借熟知自己业务的优势,可能通过变通的方法进行技术处理,削弱审计的监督能力。[2]因此审计机关应该加强与银行的日常联系,及时了解情况,并组织审计人员学习新业务知识,在熟悉和掌握银行业务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新的审计方法。由于网上银行的发展削弱了金融交易的可控性,增加了金融网络安全的脆弱性和复杂性。审计机关应加强对网上银行和网上银行审计的超前研究,防范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摒弃原始的帐项基础审计等习惯性做法,将用计算机对会计信息进行审计和对银行计算机网络的程序设计、实际操作等审计结合起来。

总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商业银行审计滞后、审计过程太长、审计报告太慢,用滞后的审计信息去预测、决策或防范显然是不符合形势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计的作用。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效率,尽量缩短审计过程,加快审计电子化进程,使审计能够适应金融电子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庆:网上银行风险监管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胡平西 徐联初: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4]高丽华:金融信息化从“脱媒时代”迈向“后 WTO 时代”.金卡工程,2006(5)

[6] 陳世忠.商业银行会计如何响应信息网络时代的召唤.金融会计,2000,(3):7-8.

[7] 靳 俐.从国际银行监管发展轨迹看我国银行监管的框架构建,中国金融,2000,(4):50.

[8] 聂靖生,陈佑明.浅谈科技手段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金融与经济,1999,(6):54.

作者:刘艳

上一篇:数学教学方法探讨论文下一篇:政党法律思考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