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体制市场化改革论文

2022-04-15

我国资本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实行“条块”管理,但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市场分割的局面逐渐改观,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本文的资本市场指的是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在这些市场的背后是投融资体制。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银行体制市场化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银行体制市场化改革论文 篇1:

中国金融大趋势:银证合作

如何从根本上实现中国金融体系的升级,全面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是目前中国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构建一个以发达资本市场为核心,包括健全商业银行体系在内的完整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体系。

但是,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具活力的要素,要充分发挥其核心的作用,从而推动金融体系的升级和金融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金融体系内部的合作、融合和沟通。同时,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隐藏的重大发展危机也对银证合作提出了迫切的现实需求。

因此,银证合作是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竞争力、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顺应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

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金融的内部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资本市场的不断成长。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推动金融结构变革的同时,也为整个金融体系创造了新的业务平台和利润增长点。

中国的资本市场虽然在近几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微观基础,体制环境和运行模式等原因,其潜在危机日益严重。创新,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生命要素。

中国的商业银行,在传统的规则范围内,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唯一的出路就是市场化的改革。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与资本市场对接。

没有银行体系的业务转型和资产结构的调整,资本市场不可能深化,因而也难以有持续性发展:工具设计和业务创新如果不与资本市场对接,银行体系就会失去竞争力而日渐衰弱。所以,在中国,银证合作既是中国资本市场克服发展性危机的必然选择,又是中国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银证合作,绝非简单的混业经营,更不是单纯的主张银行仅为资本市场提供融资服务,而是倡导一种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合作,其最终的目的和结果是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力,推进金融的市场化进程。

加速推进金融的市场化进程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系核心的中国金融业也将逐步融入到全球的金融体系中。但是,中国的金融改革从总体上看是滞后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这突出表现在中国金融体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在推进金融改革的过程中,中国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即应当如何构建一个使中国经济在21世纪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现代金融体系。从金融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沿袭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国有商业银行和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占主导地位的目前的这种金融体系,并进一步加强银行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另一种选择是,在深化银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来彻底变革原有的金融架构,以逐步形成一个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体系,并通过银证合作进一步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竞争力。

资本市场的成长推动金融体系的变革

由于金融对经济活动渗透力的不断增强,导致了经济资源的载体和资源配置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金融商品交易量在全球经济活动交易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而在金融商品交易中,证券化的金融商品交易又占极其重要的位置。这种市场交易形式实际上预示着金融的作用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将更多地通过证券化的形式来实现。

金融的内部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资本市场的不断成长正在从根本上推动金融体系的变革,换言之,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于资本市场的成长。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将改变整个金融结构,而且也为整个金融业创造了新的业务平台和增长点。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途径;资本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引导资本在产业间的合理流动,以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资本市场中资产交易量的迅速增加,意味着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资本市场的不断成长,正在从根本上推动金融体系的演进和变革。资本市场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正在形成。

对资本市场“核心地位”不能仅从融资比例的角度加以简单理解。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其涵义是指,它是激活整个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的力量,金融体系大部分的活力来自于资本市场。

虽然银行体系的改革,中央银行职能的健全、货币政策目标的调整等也都是推动金融体系演进的重要原因,但只有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调整和改革现有的金融体系。可以认为,资本市场的规范与成熟是一国金融体系由传统架构走向现代架构的基本标志。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应是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在中国,构建以发达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体系既有现实的基础,又有逻辑的基础,是一种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进程创造了金融市场化的基本前提。金融的市场化意味着经济发展的资金越来越多地来源于市场,居民的资产选择越来越多地选择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资产。

第二,中国国民收入总量的迅速增加,收入分配结构和储蓄份额向居民部门的倾斜,为金融的市场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源泉。

第三,居民收入的资本化趋势即证券化资产在整个居民资产中比重的上升,构成了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无疑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市场化改革可以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这对提高银行资金运行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方面,为中国商业银行创造一个新的业务平台,从而在客观上将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和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又能从根本上实现中国金融体系风险的分散化和金融体系的相对稳定。是否拥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将是衡量中国金融体系是否实现由传统到现代转变的特征性标志。

建立中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之间融通渠道的必要性

就中国金融体系内部而言,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当数资本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资本市场的竞争时代已经来临,创新,正在成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生命要素。资本市场的重大的潜在危机除了有其内在的制度性根源外,也存在外部的原因,即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之间缺乏有效的、相对稳定的融通渠道,形成时而分立、时而融通的不规则的局面。这种合作渠道的不稳定性,导致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之间缺乏良性的资金互动,造成市场工具的功能过于单一。资本市场发展所隐藏的潜在危机是推动银证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危机就没有合作的需求,合作的初衷是弥补

各自的缺陷,共同提升金融体系的竞争力。

同时,作为现代金融的核心和新的运行平台,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本身也需要金融体系内部的合作、融合和沟通。惟有如此,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才能发挥其核心的作用,从而实现金融体系的升级和金融竞争力的提升。

商业银行的改革和业务创新必须以资本市场为平台

从商业银行来看,银证合作的需求更加迫切。中国的商业银行无论从体制,运行机制,还是业务模式、金融工具上看仍然是比较传统的,相对于证券,保险而言,银行的市场化的程度较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93%左右来自传统业务。作为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主体的商业银行,其规则,架构,理念已满足不了这种不断升级的金融性需求。这是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不断下降的个深层次的原因。

商业银行存在某些天然缺陷,例如,资产,负债在收益与风险上的不匹配性等,决定了商业银行的改革和业务创新必须以资本市场为平台,必须在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上找出路。没有资本市场的发展,只是试图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来改革银行体制,进行银行业务创新,那将是很困难的,整个金融体系难以有质的变化。

商业银行工具和业务创新的核心要点不在于其自身体系的完善,而在于这种创新的工具和业务是否真正实现了跨市场性:一头源自于银行体系内部,另一头则必须嫁接在资本市场上。

银证合作的微观层面

银证合作是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竞争力,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顺应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未来中国的银证合作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第一,建立适当的资金管道,实现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首先,在建立风险防火墙的前提下,在二者之间建立多种管道,促进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其次,要在理论上对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之间不同的资金互动管道加以定性。允许进入的资金,需高度关注的资金和禁止进入的资金应加以区分。

第二,工具的复合性或跨市场性以及业务的交叉。现代金融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建立一种促进风险流动的机制。只有处于流动状态的风险,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金融体系才是健康的,有效率的。银行和资本市场在资金层面的互动必然导致跨市场工具的产生,这种复合性的工具反过来又将作为载体促进两个市场资金的良性互动,业务的交叉也就随之产生了。

商业银行在建造必要的制度性防火墙基础上,其业务应逐步向资本市场的边缘业务,部分核心业务甚至衍生业务拓展。这些新的领域将为商业银行的纵深金融服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三,通过资本市场的平台,推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商业银行通过上市能迅速地补充银行核心资本,从而提高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提供契机。而证券化的另一种形式——银行优质资产证券化将极大地改善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以未来收益权的转移为代价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即市场风险转移到银行体系之外。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证券化,为中国的投资银行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投资银行业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必须完善和深化传统业务外,一个新的增长点就在于银行资产的证券化。

第四,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的改变。战略决定结构,不同的业务特点与发展战略需要有不同的组织架构相对应。金融集团化的模式将是改革的方向,当然其具体运作模式可以进一步研究。以资本为纽带的控股模式可能是一个更为恰当的模式,因为它一方面说能充分利用资本的杠杆原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同时又可以避免风险在集团内部的传递并将风险降到最低。

银证合作对金融体系变革的影响

银证合作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商业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本身,还将对包括金融技术、金融信息化、货币政策以及金融法律体系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成功地推进银证合作,必须消除金融技术上的障碍。必须建立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的技术平台。

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展开的银证合作,将导致货币政策的目标函数发生变化。在没有资本市场或资本市场很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基本上只是银行政策。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和银证合作的展开,货币政策目标函数要做适时的调整,既要盯住实质经济的成长,也要关注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虚拟经济的发展或变化。

在资本市场日渐发达或较为发达的经济体系中,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动与实质经济物价的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是有明显差别的。不能把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化简单地等同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有责任营造一个双赢的金融环境,以提高市场的资本吸引力。

银证合作将引起金融体系组织结构、运行模式的重大变化,因而也要求对整个金融法律规范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

银证合作决非简单的混业经营

对银证合作这个概念,要避免绝对化的理解。就金融体系本身的发展趋势而言,其相互融合可能是一个基本趋势,完全分立、互不往来的局面只是暂时现象。但是,在中国目前的金融架构下谈混业经营为时尚早,因为从分业经营到目前成熟市场国家采取的综合金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金融的市场化过程,就是一个由传统金融到现代金融的演进过程,是一个收益与风险的市场均衡过程。

金融能力是经济发展的要素

在一个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两种要素将在根本上决定一国经济的竞争力:一是现代科学技术能力,它既体现在科学技术的水平上,又体现在科学技术转化成产业的能力和速度上;另一种要素是金融能力,它决定着调配和控制资源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效应在产业中大规模,快速地扩散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需要与此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制度的支持。没有相应的金融制度的支持,科学技术的经济增长效应会被严重缩水,人类的知识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

中国要构建的金融体系,应该是以发达资本市场为核心,包括健全商业银行体系在内的完整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体系,只有这样的现代金融体系,才是最具有竞争力的。

银行体制市场化改革论文 篇2:

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整合

我国资本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实行 “条块”管理,但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市场分割的局面逐渐改观,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本文的资本市场指的是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在这些市场的背后是投融资体制。

根据资本配置格局的不同,可将中国过去50多年划分成三个阶段来认识不同时期资本流动的情况,从而了解资本市场的历史变迁的成因。

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8年。在计划经济下,资金由中央财政统一调度。资本市场的特征是“块块分割”。宏观管理采用“大财政,小银行”的方式,银行体制是以无所不包的单一银行体制为特征的。人民银行既是中央银行也是商业银行,掌握了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的93%。虽然也设有专业银行,但是人民银行垄断了几乎所有的银行业务。当时经济中的储蓄主要来自政府。1978年,政府储蓄占GNP的15.5%,而居民储蓄资金只占GNP的1%。大多数投资都是由政府预算直接拨款,银行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1978年,通过银行信贷供应的生产、流通和建设资金仅占全部资金供应的23%,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非常有限。1979年前,银行系统的人事管理基本上实行以属地化管理为主、总行配合管理为辅的方式。这种人事管理体制加强了资本市场“块块分割”的格局。

第二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3年。在这个阶段,进行了一系列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 “拨改贷”改革之后,银行在资金的配置上开始发挥主要作用。中央放权让利,地方政府掌控了部分金融资源,资金流动的特点是条块分割。在此阶段,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开始调整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在中国,最重要的是人事管理权。因此,第二阶段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条块分割,条条渐强”。

第三阶段是从1994年至今。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分割的因素逐步被消除,逐步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资金市场。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股票交易市场,为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场所。1996年1月,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1997年建立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目前,金融机构和企业都可以在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上按规则从事交易活动,资金的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制度障碍。1998年,人民银行取消了贷款规模管理,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市场化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同时,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也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在法人系统内统一调度资金。为了发挥市场配置资金资源的作用,人民银行加快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取消和放开了部分贷款利率管理,统一并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和幅度,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和债券回购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整体上看,资金通过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在全国范围内配置,区域之间的资金壁垒逐渐消失,资本市场走向整合。

以上是我从事中国金融市场学术研究近20年、在第一线做实际工作六年多的经验和直觉。我参加了农村金融改革、支持西部大开发、邮政储蓄改革、社区再投资法可行性等政策研究。在这些政策研究和操作中,最大的困难是,无论怎样将资金注入到落后地区,资金以它自有的规律都毫无例外地流回到收益较高的发达地区。这表明了中国资本市场整合程度相当高。

魏先生的研究结果是反直觉的,所以值得特别重视。解释这个谜,将很大地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作者:易 纲

银行体制市场化改革论文 篇3:

改革开放初期李葆华对央行改革的贡献与启示

摘 要: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浪潮中,央行也顺应潮流推行迫切已久的改革。在这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改革过程中,从开始的酝酿、组织到后来的决策与实施,李葆华在政治和思想上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央行在他的带领下,冲破旧体制与思想的束缚,在各个方面进行拔乱反正,纠正扭曲的政策与路线,所有这些为紧要关头的央行改革以及順利实现,贡献了自己独特的力量。

关键词:李葆华;拔乱反正;央行改革

1978年国家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中国人民银行也迎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李葆华当时已年逾古稀,在文革中饱受摧残,但他仍然扛起担当的旗帜;他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特殊阶段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写下了从国家银行到中央银行改制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种历史的、明确的关联性是我们应该牢记的。

一、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改革之前:体制混乱,职能不明

从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它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体制,而是管理金融的国家机关,同时也是全面经营银行业务的国家银行。可以说这是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一脉相承的。但是在文革浩荡之中,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的各个职能机构或被裁撤或被合并入其他机构,真正能体现并履行作为国家银行的司局已经消失殆尽:“在文革中,人民银行总行各职能司局全被撤并,只保留政工、业务两个大组,并于1969年7月划归财政部合署办公。”〔1〕这在整合金融资源,促进两部门政策效应最大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时人民银行作为钱袋子,出现了“基建挤财政、财政挤银行、银行发票子”〔2〕的情况,可以说财政收支和信贷实现平衡的状态才是根本解决之道,不仅没有发挥出人民银行专业的金融功能,而且多发票子不利于物价的稳定。因而这种合署办公的方式不利于其本身职能的发挥,人民银行亟需保障其性质的独立性和业务的专业性。

建国以来我国的金融业基本上是实行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尽管一直有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名称以及履行农业银行职能的机关,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中国银行只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国际业务部,中国建设银行实际上是财政部的基建财务司,农业银行实质上是人民银行的农业贷款部,真正从事国内金融业务的仅仅是中国人民银行,它既是发行货币和管理国家金融的行政机关,又是从事存、放、汇业务的金融专业部门,没有真正显示出其中央银行的作用。

十年内乱,中国人民银行也深受其害,许多银行专业人士被冲击和打倒,这对于中国人民银行专业职能的实施与履行可以说是难以承受的。因为银行机构不同于其他行政部门,必须得懂经济业务的专业人员来履责。比如建国以来第二任行长曹菊如,是全国新人民币发行的主持者,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统一的、稳定的货币制度和社会主义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但是在文革那个混乱的岁月里被打成“反党集团”,这也必然牵涉到整个人民银行系统,导致系统内部人员大批被撤被调,地方各支行就更不用说了。还有一个历史问题是当时的“三大案件”这个事件牵涉了总行各界的党组人员,数百人受其牵连,这在当时人才匮乏的背景下,无疑严重地削弱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正常履职能力。

二、李葆华对央行改革的贡献

李葆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一生与他的父亲——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谆谆教诲是密切相关的。父亲的教诲在当时年龄尚小的李葆华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正是这份坚定的理想信念,李葆华年仅16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2岁时在日本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终生目标。李大钊曾有一句名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3〕建国初期他在水利部副部长任上“奋斗了12个春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是新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4〕之后在主政安徽期间,兢兢业业为安徽的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誉为安徽人民的“李青天”。这些可以说是对其父亲教诲的最好诠释。在当时政治混乱、经济颓废的环境中中国人民银行脱胎换骨的改革是与李葆华坚定不渝的政治信念、优秀的个人品格有着很大的联系。

(一)央行的独立性得以基本确立。

央行与财政机关在本质上有着不同的作用,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是职能互补、相互协调的作用。在财政部和银行合并期间,屡屡出现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不分、挤占的问题,李葆华的比喻形象的说明了这个问题:“财政与银行的关系就是主人与奴隶的关系。”〔5〕为了解决日益与改革相脱节的角色错位制度,一方面李葆华向中央汇报、提意见,另一方面他积极更正当时的传统观念,对系统人员进行了一次“思想解放”,这种观念的转变为后来的中国人民银行履行央行职能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比如在两部门讨论预算的时候,李葆华要求财政部门把归还对人民银行借款列入预算中,这种做法让从业的人员意识到:银行并不是财政的“后库”。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标志着中央银行体制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这是国家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地位。

(二)打破大一统机制,专业银行从中分出,职能划分更为清晰。

在李葆华的主导下,1979年我国中国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使其成为从事农村金融工作的专业银行,中国银行也分离出来作为对外汇管理的专业银行,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专门办理工商信贷和城镇储蓄业务,各个专业银行的成立及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也为我国现代银行业体系奠定了基础框架;“到1980年底,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近400亿元”。央行负责统筹计划安排,各专业银行在央行统一政策下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自主吸收存发放资金,充分发挥银行的经济杠杆作用,利率调整更为弹性,极大地活跃了商品经济和市场。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成立以及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一批保险业、信托业金融机构的成立,丰富了国家的金融体系。

(三)平反冤假错案,兴办银行教育,培养人才。

李葆华在接任行长后第一件事就是拔乱反正,重整队伍。文革发生期间银行系统有许多人员被批斗、冲击,银行专业人才十分匮乏。李葆华到任以后强调“宜粗不宜细,不纠缠历史旧账;坚持原则性,不论打错了谁都要平反;坚持两个平反”〔6〕,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大部分受到批判的干部得到平反,充實了各个职能部门,还把一些被调离的专业人员重新召回,使得整个银行系统的队伍进一步完善“全系统职工人数增加到38.2万人。”〔7〕在他的主导下大力兴办银行的教育体系,人民银行建财经学校近50所之多,80%毕业生由银行系统包分配;同时还开办在职教育,及大地提升了在职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并于1981年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即现在被誉为金融界黄埔军校的五道口金融学院,培养了大批银行骨干人才,许多都成为中国金融界的中坚力量。

(四)增进与国外金融机构交流,积极融入国际金融界。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处于一段特殊时期,由于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银行部门处于比较独立和封闭的状态,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际与国内的政治环境逐步缓解,中国银行业的改革需要充分了解世界金融大势、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1979年,李葆华行长率领中国金融考察团对南斯拉夫、法国等欧洲国家进行考察访问,访问带来的成果很大:比如坚定中长期贷款的决心、银行业的电子化建设等,这些成果直接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的变革与发展;“1980年4月,李葆华率领中国人民银行代表团,应邀对美联储进行友好访问。”〔8〕这是两国央行历史上第一次会面;还有在1980年IMF宣布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席位,同时大幅增加中国在特别提款权份额,2015年底中国终于成功加入SDR,成为世界五大货币之一,并在2016年人民币在SDR所占的权重超越日元和英镑,成为继美元、欧元的第三大份额,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可以说是对李葆华晚年夙愿的最好回应。

三、李葆华主政央行改革的一些启示

(一)坚持央行的独立性地位。

保持央行的独立性是必要的。首先避免银行货币资金财政化的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的两种经济方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作用的变化,货币政策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任何政策既有其优越的一面又有鞭长莫及的一面,人们对货币政策期望过高,认为经济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变化来加以解决,这就导致出现了银行货币资金财政化的局面;其次是在实现经济稳定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因而往往会增加财政赤字以此来刺激经济,保证经济按比例增长;而央行的首要职能是通过货币政策实现经济平稳增长,避免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因而保证央行对政府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对政府采用刺激性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后果起到消弭和约束作用。

我国央行独立性的体现。一是央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改变。改革开放初期央行与财政部分开,不再是财政部的附属机构,成为与财政部平级的正部级机构。二是央行支行系统的独立性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在1997年银行改革会议上明确了各级央行和银行系统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即由原来的双重领导制改为垂直领导制,通过制度的变革来减少地方政府的过多干预,极大地维护了央行的独立性。

(二)大力培养具有战略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我国金融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1)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的金融从业者大部分集中在一线发达城市,普通城市具有较高学历的金融工作者较少;许多金融人才基本是掌握单一知识型人才,具有多学科背景、复合型金融人才较少;(2)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金融人才缺乏。CFA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化金融人才的一项重要指标,美国有将近3万名会员,而中国只有4000多人,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差距。

培养现代化金融人才的途径。(1)培养理念的转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金融博弈在大国竞争中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而人才是决定国家金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国家大力培养具有现代国际化视野与现代金融知识的新时代金融家。过去培养金融人才的模式是比较单一化、经验化的,这就需要转变培养思路。(2)培养途径的改变。按照国际化方向、创新性与应用性结合、多维度与复合型的原则,加强金融与法律、计算机工具的结合运用,增加金融发达国家的实践与交换实习环节;(3)引进国际金融大家,优化教学者结构队伍。要积极引进和聘请高水平国际学者来教授,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金融家和银行家,建立具有高水平的金融人才培养队伍,为国家培养即有国际视野又懂我国国情的现代金融人才。

(三)坚持“走出去”战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银行业改革以来我国与国际金融界的联系交流日益密切,同时我国经济总量越居世界第二大国,但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却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截止到去年11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三万多亿美元,是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国,特别是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美联储实施三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导致我国外汇大量缩水,外汇储备过高掣肘着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导致在国际结算中必须兑换外币,从而累积了大量的外汇。所幸的是我国为人民币加入世界货币体系做了很大的努力,比如实施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政策措施,终于在2015年11月底人民币成功入篮,导致当年RII指数激增,从质的角度表明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当然这仅仅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开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国际政治地位的提升以及现代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人民币国际化虽然道路漫长但必须前进。

〔参 考 文 献〕

〔1〕张志峰.前赴后继写传奇〔J〕.中国金融家,2004:28-32.

〔2〕中国人民银行.李葆华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386.

〔3〕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中国人民银行.李葆华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07.

〔5〕中国人民银行.李葆华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07-132.

〔6〕中国人民银行.李葆华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07-153.

〔7〕张志峰.前赴后继写传奇〔J〕.中国金融家,2004:28-32.

〔8〕中国人民银行.李葆华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07-324.

〔责任编辑:张 港〕

作者:李杲

上一篇:主观性油画艺术创作论文下一篇:糖尿病饮食治疗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