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迷信心理成因分析论文

2022-04-28

摘要:我国社会思想领域逐渐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多元化特征,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开始信仰宗教。现阶段有关宗教信仰的研究主要有神学与宗教学视角、哲学视角、文化学视角以及心理学视角。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迷信心理成因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迷信心理成因分析论文 篇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

摘要:要针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矫正。一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二要改变不良的教学方式;三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四要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五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逆反心理;矫正

作者简介:姚远(1979-),男,辽宁铁岭人,讲师,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了解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明确逆反心理的成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矫正,是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与多数人对立的、反常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思想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规范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和教育或者对受教育者偏离目标的言行进行抑制和纠正时,受教育者表现出来的厌恶、抵触、排斥的反常情绪或行为。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1. 由于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引发的逆反心理

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工作敷衍塞责,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说一套、做一套,影响到了教育者自身的形象及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制,使得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2. 由于教学方式单一引发的逆反心理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使得一部分学生一提到政治课就头疼,经常无故逃课或者在课上看其他书,甚至干脆睡大觉。

3. 由于社会环境不良引发的逆反心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思潮泥沙俱下,一些西方金钱拜物论的腐朽价值观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等不良思想侵蚀和影响着学生。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人对学校和教师的正面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逆反心理。这些学生往往依据社会上个别的不公正事件以偏概全,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这些学生往往也不能从全局出发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可取之处,甚至有意无意地进行反面宣传;对于教师宣传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他们则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人人都注重实惠,讲奉献不合算;而对于一些社会上的阴暗面,他们常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4.由于学校、社会、家庭间沟通不够引发的逆反心理

由于沟通不够,社会、学校和家长有时存在一些教育相互矛盾的情况,造成学生对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正面教育反感和抵制,认为是“老一套”,甚至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事迹也加以否定或进行无端攻击,认为是虚假宣传。

5.由于学生自身素质不高引发的逆反心理

有的大学生因为其自身素质不高,与社会格格不入,往往对不良倾向产生认同感。如把打架斗殴看作是有胆量,将与老师公开对抗视为有本事,视在同学中拉帮结派为讲义气等。而对于那些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同学,他们往往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中“好人好事无人赞、不良倾向有市场”的局面。对于大学生应该遵守的纪律、守则,他们也认为是妨碍其“自由”发展的枷锁,常做一些对抗行为,以示他们的独立性或成熟感。比如,在不少学校教室白白的墙壁上,总能毫不费力地在比普通人个子还高的地方发现鞋印。这些都是学生逆反心理的“杰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矫正策略

1. 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动者,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态度的好差。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敬业意识,增强责任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在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投入情感因素,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保持良好的社会声望和公众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优化教育效果。  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坚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要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和健全的人格。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强化智能素质,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水平。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引导学生不迷信盲从、不墨守成规,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进取。

2. 改变不良的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育者在教学中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和丰富的课堂表现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表现出思维僵化、方法机械,加之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容易引起了大学生的反感。许多教育工作者讲课缺乏激情,不注重深入浅出,总是向学生泛泛地讲一些大而空的理论,加之教育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空洞乏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哲扣。教育工作者要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状况考虑问题,在进行教育工作时做好换位思考。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做到因材施教。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使其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大学生的日常所思、所想,关心他们的生活,尽自己的努力能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要探索学生易于接受并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比如,运用网络技术,以新的载体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使政治理论教育不再僵硬、枯燥,能够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可有效矫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3.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是矫正学生逆反心理的先决条件。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施,更有助于克服教育过程中学生经常产生的逆反心理。首先,我们可以加强社会媒体和舆论的宣传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思想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思政治想教育大环境,降低逆反心理产生的几率。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学校的各项教育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再次,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优带次。也可以利用社会上的先进事例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共同的先进信念,能够有效地消除逆反心理滋生的土壤。

4. 加强各方面的积极沟通

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生活在新时代,有着与时俱进的思想与观念。当青年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与教师及家长产生距离或大相径庭时,就容易产生冲突。由于缺乏共同语言,他们甚至为了某些小问题而产生激烈的矛盾,以至于使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为此,要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沟通。特别是家长和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动向,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5.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通过“两课”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切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言行;要引导学生用爱国主义的思想、观点观察我国改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坚定中华民族复兴的信心和决心;要用“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生,使其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并用此指导自己的言行。  其次,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教师实施的教育的认同感。比如,先进典型教育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正面宣传要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形势,准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不良倾向要分析其危害,区别其是非界限,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再次,要对学生进行科学上网的教育,增强其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识别力。  最后,要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其认同校园文化并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翟雪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及其解决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2]李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10).

[3]郑纯,王丽丽.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逆反心理成因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

[4]邓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消极表现与克服对策[J].才智,2010(4).

[5]张慧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透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

[6]叶华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常见逆反心理的特点与调适[J].教育评论,2008,(6).

[7]王远恒.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90后”大学生逆反心理探析[J].网络财富教育前沿,2010(10).

[8]李阳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类型及其成因[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4).

[9]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EB/OL].http://www.gzzjedu.cn/xsc/xljiankan/201003/37.html.

[10]逆反心理的定义[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4004.html.

〔责任编辑:程佳〕

作者:姚远

大学生迷信心理成因分析论文 篇2: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摘要:我国社会思想领域逐渐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多元化特征,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开始信仰宗教。现阶段有关宗教信仰的研究主要有神学与宗教学视角、哲学视角、文化学视角以及心理学视角。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外部因素包括民俗传统和家庭环境、宗教本身的魅力和说服力、对现实的不满和寻求解脱以及大众传媒的宣传和影响等,内部因素主要是心理寄托和精神安慰的影响,修身养性、好奇心驱使和社交需要等。对于大学生宗教信仰应该采取净化宗教知识来源和校园社会环境、提高正面的宣传引导和知识普及、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等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学

作者简介:王道阳(1980-),男,安徽宣城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胡玥(1990-),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本科生。(安徽 芜湖 2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8FD3042)、安徽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9xqn17)的研究成果。

宗教是人类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不可理喻及无法驾驭而产生的一种意识现象,是人类对于支配人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心理反映。宗教信仰则是人们通过对宗教教义中所宣扬的宗教精神、宗教思想、宗教意识及宗教文化等的笃信和认同而产生的一种稳固的、持久性的情感寄托和意识依附。本质上看来都是源于人类内心活动所产生的某种心理需求。宗教信仰对人心理需求的满足作用和人心理活动的影响效果是深刻而巨大的。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现状

有关宗教信仰的研究主要有4种视角:第一,神学、宗教学视角。宗教神职人员认为宗教信仰是道德的契约和对神圣的追求(Emmons,2003)。美国基督教新神学家蒂利希(Tillich,1963)试图以现代神学、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来综合清理传统的基督教,他着重于人性和动机的研究,强调宗教信仰心理的社会意义。第二,哲学视角。费尔巴哈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人创造了超出自己能力范畴的神的形象用以膜拜和精神寄托。马克思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主观意识对希望的执著而诞生的一种强大的精神依靠。第三,文化学视角。宗教信仰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的各种思想文化,与政治、哲学、法律、文化(包括文学、诗歌、建筑、艺术、绘画、雕塑、音乐)、道德等意识形式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成为世界丰富文化的成分。第四,心理学视角。科学心理学诞生后,冯特系统地研究了原始人宗教、民族宗教、多神宗教和世界宗教,提出了宗教演化由原始人崇拜魔力阶段发展到崇拜图腾动物阶段,然后进入崇拜英雄和多神崇拜阶段,最后发展到人道宗教阶段。霍尔(Hall,1904)从个体宗教意识的发生,系统研究了青年的宗教意识,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宗教和教育等问题做了广泛的研究。随后,霍尔的学生斯塔巴克探讨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并着重对教徒的皈依经验,特别是青年皈依宗教信仰做了系统的研究。阿盖尔(Argyle,1975)认为人们对上帝和对双亲的态度非常酷似,宗教所关心的众多认知问题,诸如苦难、生与死等,每每都是人生旅程中遇到的问题。约翰斯通(Johnstone,2008)认为较少定义自我的人较有可能拥有宗教信仰。他采用神经科学研究脑部受伤的病人,发现一个人拥有并享受宗教信仰可能与脑内的右顶叶脑区域活动较少有关。

我国对于宗教信仰的心理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初,个别大学和神学院曾有外籍教师作过有关宗教心理学的讲座。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进入21世纪之后,有不少心理学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宗教信仰或精神信仰。有关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不同视角解读宗教信仰使我们对宗教信仰的理解更为丰富深刻,对我们研究宗教信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当前研究存在着注重现状研究、忽视过程研究,注重思辨分析、忽视实证方法,注重宏观研究、缺少具体分析以及视角单一等局限性,特别是缺少对宗教信仰心理机制的研究。随着学科的融合、交叉发展,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融合发展的结果,引导着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信仰是个体所特有的个性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信仰重要形式的宗教信仰研究就必须运用认知心理学方法。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产生和发展有社会、心理、精神等因素影响,而社会、精神等因素都跟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而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成因和机制研究是掌握大学生宗教信仰产生机制和发展趋势的关键。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成因

宗教信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着积极作用,但就其本质而言,宗教在实际生活中难以超脱某种阶级与民族心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根源在于满足某种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大学生宗教信仰者在参与宗教活动时存在内在和外显的独特心理现象(见图1)。具体来说,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具体成因一般包括家庭环境、宗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媒体对宗教的宣传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等。

1.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成因的外部因素

首先,民俗传统和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生长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里,家庭成员向其宣传宗教知识并引导其参加宗教仪式或活动,对其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幼家庭中宗教氛围的熏陶也在他们内心产生了根深蒂固的作用。家庭因素是构成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主要来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子女对父母的依赖较其他国家也更为明显和持久。大学生心理、意识、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仍未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因此在生活上和心理上还较多地依赖于他人的照顾和呵护。他们的衣食住行依靠父母,而父母的一举一动也会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效仿的榜样,这当中当然也包括父母对宗教的看法和行为。其次,宗教本身的魅力和说服力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宗教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后,被宗教文化的神秘感和教义的哲理性所打动,迷恋其中。但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对宗教的了解微乎其微,只是听信道听途说的一些不准确或不全面的信息,实际上是由自己的无知引发对宗教的向往和迷恋。再次,对现实的不满和寻求解脱也使部分大学生信仰宗教。与“寻求心理寄托和精神安慰”不同,“对现实社会不满,想获得解脱,进入极乐世界”的产生,是对现实的错误判断和狭隘心理。不满甚至仇视社会但又无法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因此求救于宗教信仰和活动,是一种逃避行为。最后,大众传媒的宣传和影响。宗教书刊、宗教活动以及媒体对宗教的宣传,使当代大学生较多地从各种非正规途径获取了不够全面、正确、深入的宗教知识,导致其盲目地从事宗教信仰活动。

2.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成因的内部因素

首先,心理寄托和精神安慰的影响。寻求心理寄托和精神安慰,体现了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心理作用。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大,大学生离开了从小生活的城市和环境,缺少了家人、朋友的关心和照顾,进入了相对陌生的大学校园,面临着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一系列的难题,并且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难免会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和心理问题。另外,就业困难,各种期末考试、能力资格证的考核、考研压力以及评优评先的影响使当代大学生心灵空虚、痛苦,易产生挫败感。又由于缺乏正确排解压力的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越来越多的人寻求宗教信仰的慰藉,虚幻地满足其要求解脱的愿望,以摆脱现实的困惑和苦恼,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欣愉。其次,修身养性、好奇心驱使和社交需要。不少大学生认为一些宗教教徒奉行的排除杂念、大爱、顺应天意和自然等是人性的超然脱俗,是人真性情的升华,所以这些人对宗教抱有简单的态度,只是为了修身养性,为了以更豁达的胸怀和美好的心境去面对周围的人、事和社会环境,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积极的,使人将宗教信仰作為一种无形的工具完善自我,达到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当然大学生中因好奇心驱使而沉入宗教世界的也不在少数,很多人在刚接触与宗教有关的事物时并没有明确的信仰要求,更多的是出于兴趣,产生好感,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跟风”促成的。另外,还有一小部分人通过宗教活动认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与他人相处或维系原有的朋友感情,获得社交需求的满足。

三、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对策分析

1.净化宗教知识来源和校园社会环境

当今社会经济转型及经济利益的调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种社会矛盾,对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宗教活动日益增多,宗教影响逐渐扩大。不可否认,当今宗教已渐渐渗透到大学校园和社会的部分角落,所以我们应当从源头上净化大学生的知识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控制非法宣传册、宣传资料等进入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生活;“各高校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方面尊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的信仰生活,弘扬宗教教义中积极向上的内容,鼓励宗教徒大学生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制止校内外的非法宗教活动和一切借助宗教名义进行的迷信活动,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保持学校纯净的学习氛围”。[1]另外,现在旅游产业飞速发展,部分宗教场所唯利是图,采取近似坑蒙拐骗的手段,以烧香拜佛、大师作法、玉器开光等宗教活动吸引人们前往并用迷信话语刺激人们掏腰包以大量谋取钱财。这使宗教信仰商业化、产业化的同时,忽略了正确的知识介绍和引导,给人们心理造成了错误的认识,给社会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2.提高正面的宣传引导和知识普及

网上问卷的分析结果体现出高校的宣传不够到位,这也正是大学生缺乏正确认识,对宗教知识理解片面,对相关仪式和活动盲从的根本原因。“有些人因为担心大学生会受宗教中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害怕大学生接触宗教,从而企图封闭大学生了解宗教的渠道。但是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可以用各种渠道获取他们想了解的一切,这不是我们的主观能左右的。”[2]所以,正面宣传、理性对待是我们获取宗教知识最好最正确的途径。笔者认为学生既然表现出了对宗教的兴趣,学校就更不应当一律对其进行遏制,而应因势利导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可通过增设相关选修课程,开设专题讲座等来消除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和盲目性,大力宣传国家的宗教政策,将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联系,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

3.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高等学校应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崇尚精神文明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团课、团日活动、党校培训等的主要思想引导作用。坚持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探索和献身精神,学会并掌握用科学的方法看待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反对封建迷信、伪科学,坚决维护民族的统一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应当“加强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对于发展中的青少年,我们必须加强前途、理想、信仰教育。对于多数大学生主要进行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有针对性的信仰教育是可以做到实事求是、全面提高的”。[3]高校课堂教学涉及的宗教知识是学生正面接触宗教的重要途径,唯有正面宣传宗教知识,正面解释宗教现象,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宗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意识形态,而非有某种神秘的力量主宰人类和社会,让学生从宗教的历史、现状等客观地去看待它,才能使学生冷静思考并做出正确判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信仰。

4.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宗教既反映了人的某种心理需求,又反过来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当通过宗教信仰这一精神情感载体获得心理需求的满足时,人的心理活动可以保持一种平和稳定的状态;反之将导致人的心理失衡,内心活动进入一种非正常状态,从而最终影响到人的行为活动。大学阶段是个人理性和智力发展相对成熟的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他们既渴望独立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既有强烈的求知欲同时自我识别能力还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种种心理冲突,产生无力感、无望感、孤立感”,[4]即将踏入社会又面临着种种压力。当解决不了遇到的问题或是得不到外界及时的关心和帮助时,就会转向宗教,寻求心理平衡。所以高校辅导员和教师应当深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变化,给予及时的关心;学校应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咨询场所,教授学生相关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应对压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人格。“尤其是当大学生遭受挫折或感觉迷茫烦躁之际,更需要从心灵深处去关怀、慰藉,使他们不去向虚幻的神灵寻求庇护。”[5]

参考文献:

[1]李理,孟历.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J].中国经贸(学术版),

2007,(11):143-144.

[2]郑晓丽.丽水市大学生信教的基本情况——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科学与无神论,2006,(2):35-36.

[3]李幼穗,等.信仰现状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2002,(6):660-663.

[4]苏斌原,冼德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新趋向及心理成因探析[J].阜阳师范學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19-120.

[5]王康.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0,(1):59-64.

(责任编辑:麻剑飞)

作者:王道阳 胡玥

大学生迷信心理成因分析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下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思考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的交互模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也随之呈现丰富、多元与复杂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实证旨在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成因,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自我管理”、“自我实践”、“学校”、“家庭”、“社会”五个方面探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之法,实现社会、人、网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内因;外因

随着当下“厚街技校门”、“艳照门”、“墙角门”等众多网络“门事件”的层出不穷,不仅反映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把如何引导青少年在“互联网+”时代下健康成长成这一问题摆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2]。生活在“触网率”极高的“信息烟雾”社会里,大学生已然成为“准社会新鲜人”[1],但由于当代青年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利用与驾驭能力有限,解读与批判网络媒介信息的能力部分缺失,网络主体意识角色部分混淆等问题,不少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网络沉迷、网络迷失和网络孤独”等现象。为此,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整合各类资源,发挥优势互补,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特点与成因,努力探索提升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当代大学生信息辨别、甄别能力和免疫能力,构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真正培育适应现代社会的新时期人才。

一、网络媒介素养在互联网时代中的界定

1.互联网时代:人类大脑的首次延伸

“互联网的机遇就在于对传统行业的完善和改变,现在的阶段是唤醒,然后是参与,然后是共同发展。”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如是说[3]。有人总结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为混搭、跨界和穿越,它进化的最终结果一是实现人类大脑的充分联网;二是形成一个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互联网虚拟大脑[4]。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2013年的数据统计,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增1394.1万户,总数达到8.17亿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96.4%[5],中国已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下的科技产物,体积小、重量轻、可移动性强、携带便捷且操作方便,深受各年龄阶层的喜爱。诚然,我们也越来越发现这样的快速便捷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活、工作、学习、心理上的忧愁与烦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对于手机等移动设备要“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真英雄”,而千万不能“为网所困”。

网络是把双刃剑,生活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更应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双面性,做到“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加强网络媒介素养的自身建设,规范自我的网络行为,提升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力,不要让自己在网络世界里沉沦与迷失。

2.大学生网络行为:从简单走向复合的行为学演变

网络作为继电视、广播等又一新型载体,在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中日趋兴盛,越来越多的浸入到学习、生活、娱乐中,对青少年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自主性、多元性也令青年大学生过度依赖,进而造成人格发育不全和心灵扭曲等严峻问题[6]。网络社区成为大学生聚集的主要虚拟场所,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也随之呈现丰富、多元与复杂化的特点,不免也会存在一些偏差,如“频繁浏览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网站”易导致“心理失衡”从而引发偏执、暴力倾向或伤人伤己行为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网络失范行为,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如何从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角度探索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有效途径就显得格外重要。

3.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信息时代下媒介文化的创造者和延伸体

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养,它泛指大众使用媒介的频率,参与媒介的活动力和对媒介信息的评估力。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更是指大学生在运用网络媒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选择认知能力、质疑批判能力和创新再生产能力[7]。调研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在网络媒介素养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缺失现象,如在使用和接触网络媒介过程中表现出的网络自我约束力较弱、对网络虚拟世界的理解有误、网络信息运用能力不强等等,生存在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大学生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也是重构大学生网络媒介行为的重要举措。

4. 一个关系:“三个世界理论”及延伸

关于网络媒介在客观世界处于的位置及地位,从古到今、纵横国内外都有所体现。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大会上首次提出“三个世界理论”6,及研究三个世界的相互关系。基于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理论基础,结合白传之7等学者关于三个世界的基本研究,我们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客观世界、媒介世界、心理世界之间的关系图如图1-1所示:图1-1网络媒介世界与三个世界的关系图

通过图1-1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从宏观的角度而言,网络媒介世界属于媒介世界范畴,受媒介参与者心理世界的影响,而客观世界可以作用于媒介世界与心理世界,使媒介世界与心理世界按照一定的方式发展;两者相互作用也能影响客观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三个世界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与网络媒介世界均有一定的交集;从微观角度而言,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体参与者,其网络媒介素养的高低将会对网络媒介世界的主流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成因分析

在移动浪潮的推动下,为了进一步了解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及问题,项目组随机选取沪上各类11所高校二至四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1600余人进行实证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517份,回收率94.81%,其中有效问卷1506份,有效率99.27%。其中男生占60.4%,女生占39.6%,理工类占58.7%,文史类占41.3%,调研对象涉及计算机类、机械制造类、经济管理类、人文科学类、语言文学类等多个专业(图2-1)。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与统计,对当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图2-1上海各高校样本个体特征占有率统计表

1. 网龄长,网技强但网络媒介知识匮乏

电脑的普及性促进了网络的发展空间,当代大部分95后大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网络,并能熟练的运用网络进行娱乐学习,成为“网络高手”。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介是网络(95.8%);对于网络的运用能力方面,当代大学生能修电脑、查杀病毒、微博博客、美化图片、在线学习等,网络应用技术娴熟。可见,传统媒体已逐渐淡出大学生的世界,网络已取代了传统媒体的位置,并已深度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诚然,由于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中缺少系统性的媒介教育,对于网络媒介的知识,更多的是通过参与网络过程中自发形成。网络世界纷繁复杂,个体对网络信息的接受能力亦有所偏差,从而导致学生个体的网络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当不同媒体对某件事的新闻报道出现分歧的时候,62.7%的大学生更相信知名度高、规范性强的网站,也有4%的学生感到束手无策而选择回避。由此可见,虽然当代大学生网龄长,网技强,但在一定程度上,尚不了解网络媒介的运作方式和构成网络信息的要素,欠缺网络媒介知识的教育。

2. 使用率高,范围广但驾驭能力较弱

调研数据显示,当下大学生每日平均上网时间为5小时以上,接近并超过了在课堂里学习的时间;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86.7%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得到资讯,了解国家、社会和身边实事;90.2%的大学生有着属于自己的个人主页,如微博、博客等,但仅有22.3%的学生会利用个人主页经常发布自己的状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20.3%的学生经常会在个人主页上进行更新,说明当前大部分大学生虽然占用了现有的网络资源,但不善于用这些平台表达主体意识,分辨与剖析现有的网络资讯和社会现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网络资源的浪费。有96.8%的同学通过网络获取相关学习资料,但仅有57.8%的学生经常或者会使用专业数据库搜寻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资料,约30%的学生不会将网络的信息与学习资料进行总结与归纳,属于“拿来主义”,也有11.7%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通过网络搜索专业学习资源。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虽离不开网络,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力、网络媒介的参与力、网络学习等能力都有所欠缺,当代大学生还未能很好的驾驭网络。

3. 信息多元,渠道多样但解读与批判能力较弱

网络的传播性、便捷性与自主性,使得大家对一个问题或现象的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各大媒体也通过网络对单一的事件进行多角度的报道,不免也会出现一些夸张与不实的现象,使得整个网络的信息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从调研的数据也能看出,当不同媒体的新闻报道出现分歧时,95.2%的大学生会选择更相信传统媒介如报纸;大学生对媒介信息有所怀疑时,39.8%的大学生会比较不同媒介的报道,努力弄清真相;32.7%的大学生取决于信息对自己的重要程度,20.3%的大学生凭经验自己判断,还有7.2%的大学生觉得无所谓。对于网络信息的困扰,55.7%的大学生认为是新闻报道真假难辨,23.6%的大学生认为内容多难以理解与取舍,21.4%的大学生认为是伪专业文章误导受众,暴力与色情内容的危害性。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解读、辨析与批判网络媒介的能力亟待提高。

4. 网络权力意识较强但责任意识淡漠

调研显示,在物联网下,有40.6%的大学生有通过“淘宝维权”等网络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经历,并得到有效反馈。结果显示,当事件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大学生们善于利用法律途径与网络上的道德来维护自身权益。但仅有19.8%的大学生有通过媒介曝光所发现的社会不良现象或帮助别人的经历;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与观点时,只有35.7%的大学生会适当考虑言语的针对性与过激性,大部分都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只考虑自己的主观意识。这也说明,当代大学生虽有较强的网络权利意识,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依旧存在,缺少网络责任感,其网络责任意识淡漠。

三、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几点思考

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呈现个体差异性、低水平性和自发性的特点,社会、高校和家庭都必须高度重视,形成合力从而加大网络思政力度,完善教育体系建设,规范网络法制和网络行为,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与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向上,诚信务实的健康网络成长环境。

1.内部因素: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根本所在

作为当代大学生是否能在纷来沓至的网络信息海洋中游弋,其根本在于大学生的“自我把关”,既要认识到网络媒介的承载意义、运行规律,也要学会网络资源的整合与调配,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从而促进自身的学习发展与健康向上生活状态。

一方面自我管理是基础。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扮演着“信息接收器”的角色,很大程度上他们只是单纯的接受信息,而并转变为能为之所用的知识,更别说转化为提升自身网络素养的智慧。调研显示,虽然大学生每日上网的频率很高,但其主要的用途集中在,娱乐消遣、社交需要和消磨时光,较少的用于新闻资讯、网络学习和工作需要,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比特素养”薄弱,自律意识不强,自主自觉性较差,进而使得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缺少必要的掌控能力。为此,大学生要加强自我学习从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专业的同时,通过网络资源,如慕课,掌握网络媒介素养的知识,了解媒介素养的构成与传播特点,学习信息发布与再生产的方式,培养自身对网络信息的深度解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质疑能力。

另一方面自我实践是平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大学生必须置身于真实的网络环境中,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从而逐步提升对网络的自我免疫力,对于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自我筛选、过滤与提取。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上专业检索资源,积极参与各类网络社区和网络志愿活动,与同学、亲友、教师、专家进行有效互动,即拓展自身的视野也帮助自己解决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从而提升自我的网络媒介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此外,《论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自我管理与自我实践的同时,要经常做必要的自我反思,反思自身对网络媒介的需要程度、认识能力、使用能力、思索能力、应对能力;反思自身在网络行为中表现的参与力、规范性和严谨性;反思网络媒介对自我发展的效力。

2.外在因素: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摇篮

内因是关键,外因是条件。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使得外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其外在因素包括家庭、高校和社会。因此,为全方位提高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更应加强家庭、高校与社会的三方联动,构建立体化的培育摇篮。

1)家庭: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奠基石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形成与今后的成长发展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整个家庭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形态,其成员间的网络认知情况和网络互动模式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样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研究人员江宇曾在《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中提出[8],“父母越热衷于接触媒介上的政教文卫新闻,越出于信息寻求动机而使用媒介,其孩子的媒介素养水平也可能越高于其他孩子的媒介素养水平。”因此,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探讨中,我们也应加强对家长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和引导,提升家长对网络媒介素养的认识,合理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示范效应,建立与孩子之间畅通的网络交互模式,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本末倒置的网络行为,引导孩子科学利用和评价网络资源,鼓励孩子借助网络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提升和自我创造。

2)高校:培育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里程碑

大学时期作为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国传媒大学的喻国明老师曾说过:“媒介的选择和使用是一种素养,它的养成需要知识、经验和积累[1]。也需要智慧、悟性和更新。虽然它本质上属于‘终身学习’的范畴,但是媒介素养的学校教育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9]。”因此,高校教育作为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科学构建网络媒介理论的学习体系。调研显示,大部分高校均开设了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选修课程,但聚焦于网络媒介素养的课程内容并未广泛涉猎,大多属于自发性的学习状态。因此,高校应将大学生网络媒介教育纳入通识教育,通过开设课程、人文讲座普及网络媒介素养的理论知识及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网络世界,媒介信息的特征与区别,同时从理论的层面增强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意识,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模式。

其次,丰富校园文化形式,促进媒介教育的系统训练。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党支部、社团等各级学生团体的作用,开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主题活动:开展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大赛,如易班插件大赛、网站设计大赛、多媒体制作、基于移动终端的手机APP大赛等,提升大学生对计算机的运用、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网络文化赛事,如“年年有易”主题活动、博客评比、主题征文大赛等,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转化、再创新的能力;通过开展“易班名师导航”、“三级”联系制度、共建互帮互勉等主题网络学习活动,增进师生互动交流,从而在寓教于乐中让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从而提升网络教育的实效性和大学生对网络的应用技能。

再次,优化上网条件,充实网络资源。调研显示,38.7%的大学生认为本校区的网速慢,48.5%的学生认为校园图书馆购置的学术数据库资源较为匮乏。为此,高校一方面更应充分调研,构建网络资源的软硬件条件,重视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加大虚拟馆藏数,拓展在线学习渠道,将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内容纳入在线学习的资源库中,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更具吸引力的网络实践条件。另一方面完善高校的网络规章制度,运用技术手段对一些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网站进行IP地址过滤,通过专业的网络防火墙屏蔽不良信息和非法访问,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形成必要的保护屏障。

3)社会: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磨砺石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现状是个体与环境交互的结果,其发展也受到生理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9]。社会对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同样起到了磨砺作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公众对网络媒介的认知程度也将影响到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因此,一方面政府需要重视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出台政策、培养师资、整合教育资源等方法,加大关于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宣传的力度和广度,逐渐让社会民众(包括大学生)树立网络媒介意识,营造阳光健康、良好向上的网络学习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优化硬件设施、完善立法、从而净化网络环境,树立榜样作用。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改善网络信息的防御力和预警能力。对于当下的一些网络失范行为,社会相关部门建立官方的发布平台,及时发布一些“失信”和“守信”的现象,营造出诚实守信,和睦共处的网络环境。此外,政府也应重视提升大众传播媒介和媒介人士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感,规范发布信息的及时性、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可信度。而作为各类社会非政府组织结构,开展相关净化网络环境的活动,努力构建人、社、网和谐统一的社会工程。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发生着巨大变革,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介主要的发布者与传播者,因此,更需要大学生在新的网络环境下掌握完整的网络媒介素养的知识体系,具备较强的参与认知力、解读批评力和辨析驾驭力,使得大学生由“被动接受拿来”向“主动参与获取并再创造”转变。作为高校,更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发挥“网络风气”主阵地的优势,综合“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模型,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风气;双管齐下,多角度并进,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共同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

基金来源:2014年上海市“阳光计划”,“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基金编号:14YG18)

参考文献:

[1]尹文波.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其培育问题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余泳. 社会工作角度看青少年“门事件”[J]. 新一代月刊, 2011, (8):250.

[3]百位大佬共话大数据未来:互联网时代-搜狐读书. http://book.sohu.com/20150313/n409763180.shtml.

[4]费得里克·阿恩. 找出TPM和PST[J].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2009, 02:16-16.

[5]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3.

[6]李理. 网络“非主流”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D]. 天津师范大学, 2010.

[7]韩永青. 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题研究[M].西南政法大学.2011.3.

[8]江宇. 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 中国传媒大学, 2008.

[9]张燕丽. 从青少年网络沉迷现象谈网络媒介素养教育[D]. 郑州大学, 2007.

[10]杨维东.“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M].西南大学.2012.11.

[11]夏天静,钱正武.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其提升途径——以常州某高校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148-150.

[12][英]波普尔,舒炜光等.译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78.

[13]白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J].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0.

[14]黄永宜. 浅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界,2007(3):38-40.

[15]王莹.媒介素养教育:大学里不应忽视的一课——豫鄂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思 考.中国新闻研究中心(www.cddc.net).

[16]孟维颖. 网络新闻影响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M].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4.

[17]David Buckingham, 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Learning Literacy Movement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3:36.

作者:晏萍 裴丽娜

上一篇:农产品区域品牌网络营销论文下一篇:基于案例教学法的中药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