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卑心理成因分析与矫正策略

2023-02-27

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有自卑感的学生, 他们的共同特征为心理脆弱、少言寡语、胆小怕事、敏感和不合群。“自卑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情感”[1], 一般情况下, 通过自我适应和自我调节都不会对身心健康产生多大影响;但是, 如果学生沉浸在自卑中不能自拔, 则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如果处理不好而发展成心理疾病, 就会阻碍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严重影响其身心发展。

1 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 根据多年来我对学生的观察、对比、研究以及与其他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家庭生活的不和谐使学生受到心理伤害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 家庭的不幸、不和, 亲人的严苛、漠视或偏见等都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孩子的心灵是极其脆弱和敏感的, 任何家庭的阴影都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 特别是当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家长的簇拥和关爱下快乐的成长时, 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 这种想法经过多次加强就会形成自卑的心理。

1.2 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引起消极的自我暗示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 有些学生会个子矮小、过胖、过瘦、五官不正或身体有残疾、缺陷等。当踏入校园并认识到自己“与众不同”时, 就可能怀疑或担心自己被他人耻笑, 而不敢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和不肯接受其他同学的友谊, 总担心自己成为他人的笑料。例如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张越就曾说:“我从小因为肥胖而非常自卑[2]”。

1.3 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往受挫产生自卑心理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被当成了“小皇帝”, 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基本上都是百依百顺, 渐渐养成了惟我独尊, 不能接受任何批评和挫折的盲目自大心理。在踏入学校后, 当没有受到老师或同学们的重视, 甚至受到了来自老师或同学们的批评, 并认识到是因为个人因素造成这样的结果时, 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甚至把自己想的一无是处, 变得垂头丧气, 由盲目自大变为自卑。

1.4 学习成绩差而引起对自身智力评价过低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因而很多家长和学生就片面地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最重要标准”。很多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 把自己归类为差学生, 怀疑自己的智力有问题, 甚至怀疑自己的其他方面也有问题, 自暴自弃, 形成自卑心理。

1.5 气质和性格等因素

气质抑郁、性格内向者大都对事物的感受性强, 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放大趋向, 而且不容易将消极体验及时宣泄和排解。因而外界因素对他们心理的影响往往要比对其他气质、性格类型者的影响大, 产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应较大。

1.6 家庭条件和经济因素

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父母对子女的宠爱, 攀比现象在小学生中间也比较突出, 除学习成绩外, 其它如文具、衣着、饮食、零用钱、甚至父母的工作、职务和收入等都成为他们攀比的对象。有的家境普通的学生对盲目攀比没有正确认识, 害怕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 刻意回避与其他同学的正常交往, 形成自卑的心理。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就曾经坦言, 他在北京上大学时就因为自己来自一个小城市而自卑过。

2 小学生自卑心理的矫正策略

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大师埃里克森 (E.H.Erikson) 的人格发展理论, 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4], 而这个阶段正好是我国的小学教育阶段。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 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是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种比较有效的帮助学生克服自卑的方法。

2.1 充分与学生交流, 与学生做可以说知心话的好朋友

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一般都不愿意与别人交流, 特别是老师。教师要想找出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帮助学生走出自卑阴影就必须与学生充分交流, 做学生可以说知心话的好朋友。

小展同学是一个家庭条件和自身条件都不错的男孩, 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转到我们班级。在小展进入我们班级后不久我就发现他有些自卑, 在课堂上他的眼光总是游离不定, 不敢正视老师, 说话声音很低, 而且一说话就脸红;下课时也很少和同学交流, 室外活动也少, 感觉总是有心事。在我经过一段时间刻意和他接触并取得他对我的信任后, 有一天我装作不经意的问他:“小展, 你总在想什么啊?是不是希望以后成为一个哲学家啊?”。小展低着头想了一会才轻声说:“我总在想:为什么我爸爸妈妈从来不到学校接我放学呢?是他们不爱我吗?”。经过一番谈话, 我知道了小展自卑的原因, 原来他见到其他同学在放学时都有父母接, 因而也特别想让他的父母能来接他一次, 但是他的父母都是从商的, 特别忙, 曾经答应过他的几次也因为突然有客户来访而没有实现, 因此他感觉父母不爱他;在放学时, 同学们扑向父母怀里时的欢声笑语, 他也看成了是对他无人接送的嘲笑, 因此他越来越远离同学。事后我与小展的父母进行了联系, 讲述了小展在校时的表现以及我和他谈话的内容, 他的父母都对小展自卑的原因感到惊讶。在我和家长配合下,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小展慢慢的开朗起来, 开始主动与同学打招呼、踢球和聊天了。通过这一案例, 我发现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是走进他们心灵的有效途径, 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 替别人着想, 这样能化解他们许多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

2.2 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们通常把教师比喻成园丁, 把学生比喻成花朵。园丁通过修剪、梳理等措施保证了花朵的健康成长, 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老师对学生的修剪和梳理。通过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明白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怎样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 怎样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如何才能赢得大家的肯定和尊重, 树立学生自信、自强、自爱的品格, 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素质。

我利用学科特点, 在讲授课程的同时, 渗透人生价值。在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中有一篇自主阅读课文:《难忘的一句话》, 主要讲了一名小女孩天生失聪, 但在老师“我希望你做我的女儿”的鼓励下, 克服心理障碍, 健康成长的故事。通过这课, 我让学生懂得生活的美好, 生命的可贵, 珍惜现在的生活。在《一枚金币》这篇课文中, 学生懂得了只有靠自己劳动换来的财富才是最珍贵, 最值得他人尊敬的。

2.3 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让学生相互欣赏, 取长补短

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 要让学生形成热爱集体、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作风。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张贴红花榜、学生间相互写优点卡等形式, 使同学们都知道自己有很多优点值得他人学习, 是一名对同学、对班级必不可少的人, 增强自信心, 减少自卑感。

小方同学原本是一个胆小、怯懦和缺乏自信的男孩, 自从开展了“优点小卡传传传”的活动, 小方从同学的字条中发现自己原来竟有这么多优点:有礼貌, 乐于助人, 字迹工整, 作业本整洁等。小方的性格慢慢变了, 变得活泼、开朗和自信起来。在学期评语中, 我是这样写的:你是个活泼又自信的男孩, 你有许多优点被同学们发现了, 还有很多优点连你自己都没注意到, 挖掘它吧!在同学的称赞和我的鼓励下, 小方的胆子大了, 对自己也更自信了。

2.4 与学生家长多交流, 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孩子入学后, 家庭依然是学生的重要课堂, 因此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必须与家长通力配合, 建立“教师-学生-家长”联系制度。在我与有自卑心理学生的家长交流时, 我首先会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让家长看到学生的希望;同时会委婉地告诉家长学生存在的问题, 让家长负起家庭的责任, 一起帮助学生克服不足和缺点。

2.5 创造机会, 鼓励学生自我表现

有自卑感的学生缺乏自信, 因此教师要为自卑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 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表现, 增强自信。对自卑的学生, 通过多提问, 多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 让他们能更清晰的认知自我, 喜欢自我, 欣赏自我;通过担任班干部, 使他们在行使班务责任中, 能有更多展示才能、挖掘潜能的机会, 积累更多的为人处世的经验;通过多表扬、少批评, 让他们感到老师是了解我, 喜欢我, 赞赏我的, 一点点的增强自信。

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在帮助和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上也是多种多样的。我相信:只要教师能真“心”去关心爱护学生、能用“心”去理解和体谅学生、能全“心”去引导和培育学生, 持之以恒, 那么一定能帮助你自卑的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个个成为充满朝气, 身心健康、对未来生活充满自信的好学生。

摘要:小学阶段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 应引起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足够重视。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有效方法, 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自卑,矫正,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 A.Adler.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 1986年.

[2] Mylove1130.张越, 另类的主持人.

[3] 鲨鱼.白岩松, 张越也曾经自卑.

[4] 埃里克森.同一性 (青少年与危机)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上一篇:煤制天然气工艺中低压除氧站溶解氧超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下一篇:工亡事故引发的责任承担分析——浙江某制造公司诉徐某追偿权纠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