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服务改革措施论文

2022-04-29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变发展货运服务为发展物流服务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而就中国传统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而言,在其长期发展的道路上,寻找一种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极为重要。文章以实地调研为依据,结合相关的物流理论知识对国内传统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最终提炼出各种适合我国传统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转型的商业模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第三方物流服务改革措施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三方物流服务改革措施论文 篇1: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国际物流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重心的北移为天津港建设成为国际物流中心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把天津滨海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建设成为国际物流中心,不仅可为环渤海地区产品出口提供良好的海运港口和航空港口的支持,而且可以提高环渤海地区产品,尤其是其优势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加速环渤海地区融入全球化进程。

关键词:滨海新区;国际物流;全球化进程

一、滨海新区发展国际物流的优势

(一)滨海新区的区位优势

天津滨海新区依托京、津、冀,内陆腹地广阔,天津港服务和辐射区域包括“三北”地区的11个省市区,占全国GDP和外贸出口总额的41%和21.5%。从国际上看,天津处在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地位,与日、韩隔海相望,距中亚西亚陆地距离最短,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

在对内联结上,由于港口的优势和天津口岸货物的大进大出,现在天津港一些货物的分拨中心已经初具雏形。天津港已形成的辐射网络为天津港建设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创造了条件。目前,天津港拥有遍布全球主要港口的航线61条,其中近洋航线40条、远洋航线10条、内贸航线11条,集装箱航班每月多达290班。陆路方面有京津塘、京石、太旧、京福、京沈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铁路方面通过津浦、京山、京包、京九等铁路干线与全国铁路网联成一体。在对外联结上,随着国际贸易和吸引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区的现代物流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二)滨海新区的政策优势

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 均明确提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并将滨海新区列为优先发展的国家级经济新区。目前,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 国务院已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并同意在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土地管理改革、设立东疆保税港区等多项重大改革措施的先试先行, 还同意给予天津滨海新区一定的财政税收政策扶持。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规划, 为天津建设国际物流中心提供了重大机遇。

(三)滨海新区的基础设施优势

经过10多年的建设,天津港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深水大港,航线通达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是亚欧大陆桥的起点。天津港具有较为完备的港口码头设施,20万吨级船舶可以随时进港,25万吨级船舶可以乘潮进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作为国内干线机场,是我国四大航空货运机场之一,天津有四条路桥通道可到达欧洲,随着天津空港物流区的建成,天津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提供空转空、空转地的国际物流中区。

二、滨海新区发展国际物流的问题

(一)物流企业规模小,综合性服务能力差

新区的物流市场基本为大量的个体、私营运输业者所占据。物流市场呈现出企业散、小、弱的特征。同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网络和企业联盟尚未形成,各类型物流企业之间信息沟通较少,彼此之间缺乏整合与协作,造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秩序混乱,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不可避免,成为制约新区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从滨海新区的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上看,可以提供运输与仓储等简单服务,但能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具备供应链整合能力的物流企业数量较少。新区目前还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程度高的物流产业链,从而导致物流产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产业规模偏小。

(二)现代物流信息系统需建设和完善

新区内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服务企业中,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缺乏必要的远程通信能力和决策功能。物流企业网站建设尚不普及,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电子物流等仅在少数大型企业中应用。利用各种物流系统集成软件技术优化配置物流作业的企业还非常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系统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吸引外资、资本运营和风险投资等方法的应用效果不够明显,急需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适合天津物流系统及相应的经营模式。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信息管理对于企业运作和管理升级的重要性,但却受到缺乏信息系统方面的专业人才和我国物流企业成功利用信息系统的案例等因素的制约。

(三)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

新区内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极其缺乏,能够提供第三方国际物流服务的企业更是为数不多,基本上是少数几家合资企业,如天津港商业保税库有限公司(CBW)和世界著名的物流公司——丹麦的马士基公司等。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为服务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具有合同性质的物流服务,利用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科学理论,为被服务企业度身打造科学、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使被服务企业将精力集中在自身的核心业务上,降低物流成本,缩短交货期,提高服务水平和市场反应能力,从而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当今的第三方物流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运输和仓储服务,更多的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服务。如果新区内的其他企业不能享受到这种服务,对于新区的总体发展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三、滨海新区发展国际物流的对策及建议

滨海新区要发展国际物流除了国家和政府从政策上进行支持之外,认为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一)增强物流综合服务功能

依托港区继续加大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和物流中心建设,利用枢纽港的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在完善新区自身的物流网络,改善港口周边交通环境的同时,要完善以天津港为核心的物流网络,加快与主要腹地直通公路铁路的建设,积极推进京津塘高速公路二三线建设,打通天津直通西部的铁路大通道。认真落实大通关制度,积极推进“电子口岸”建设,为企业提供一卡通、一站式服务,探索改进海关物流监管模式以提高通关效率。以良好的口岸物流服务环境扩大新区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在东北亚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二)提高新区物流信息化水平

国际物流业务有流程长、跨越国境、中间环节多、贸易风险大、销售市场覆盖面广等特点,因此客户希望对货物信息提供更迅速的处理和传递。信息化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础和灵魂,要把信息化作为新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核心,新区发展国际物流系统应鼓励利用信息基数改造传统物流,推广条形码、EOS(电子订货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DRP(配送需求计划)ASS(自动分拣系统)等先进物流技术,提高物流企业货物存储、分拣、加工、配送等环节的服务效率和工作质量。通过物流流程重组合理开发物流信息资源,建立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此外要加快物流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融合,推动物流信息网络化,构建共享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条件。

(三)推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物流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资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即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承担企业全部或部分物流作业,包括物流体系的设计、物流活动的管理、设备的配置,并根据企业的需要调整自身的物流服务。企业通过采用第三方物流解决方案,可以迅速扩大市场覆盖率,提高服务水平、增强适应顾客需求变化的灵活性。新区应该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鼓励新区内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同时,在政策上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加以照顾,培育本地市场上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在传统物流服务领域,组建运输物流集团公司和仓储集团公司,使得物流企业在速度、成本和管理上占据竞争优势。在现代物流服务领域鼓励企业发挥自身的优势,将单一服务提升转化为优质高效的的现代物流服务。另外,加快物流企业的兼并,尽快改变现有物流企业散、小、弱的局面。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誉。

(四)设立行业投资基金和风险创业基金

滨海新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凭新区自身的力量或企业的力量,在总量上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借助其他渠道的资金来共同建设新区物流体系。在金融创新方面,应该充分发挥新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势。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从社会上征集闲置的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投资到新区的国际物流建设方面。

(五)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现代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系统工程, 需要掌握现代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应该重视人才战略,要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 有计划地进行培训, 尽快抢占人才制高点, 取得人力资源上的优势。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办物流专业或相关专业课程,通过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或学校进行产学研的多种联合等途径,充分发挥社会各种资源优势,快速培养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蒋笑梅.天津国际物流发展环境分析[J].物流技术,2007,(3).

[2]姜薇,赵黎明.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综合运输,2006,(10).

[3]许文淘.浅析天津港物流发展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07,(9).

作者:刘 婷

第三方物流服务改革措施论文 篇2:

传统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转型的商业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变发展货运服务为发展物流服务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而就中国传统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而言,在其长期发展的道路上,寻找一种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极为重要。文章以实地调研为依据,结合相关的物流理论知识对国内传统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最终提炼出各种适合我国传统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转型的商业模式。

关键词: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商业模式;转型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road transport enterprises; business model; transition

0引言

运输服务是物流的基础功能之一,更是衔接商业供应链的重要环节,没有运输系统的存在就不可能存在物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无论是物流的需求方还是供给方都对物流功能之一的运输提出了“更快、更好、更及时”的要求,这也就要求传统中小道路运输企业必须转型以符合市场的需求。

1传统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介绍

作为我国公路运输主要部门的汽车运输企业,曾经为我国的运输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近年来国家所出台的一些政策和改革措施,目前已打破了公路运输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局面,公路运输市场空前繁荣,形成了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千家万户搞运输的新格局,这使国有汽车运输企业受到猛烈的冲击,陷入困境,也使得一些体制不顺、产权不清的中小型运输企业处于破产或倒闭的边缘。而长期计划经济所形成的运输企业“小而全”、“大而全”使得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服务质量难以适应物流服务的要求;运输设备的单一不能满足物流服务专业化、多元化的要求;在市场开放后,以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为服务内容的运输企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市场之中[1-3]。

2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特征

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物流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为所依附行业提供以短途运输和装卸搬运为主的物流服务,其业务单一、劳动密集、经济效益偏低[4]。

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一般具有以下特点[5]:

2.1物流服务单一

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一般只停留在为客户提供短途货物运送和装卸搬运服务上,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

2.2规模小、实力弱

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全国从事公路运输的经营业户有274万户,平均每个经营业户仅拥有1.43辆运营车辆;拥有运营车辆超过100辆的企业只有中远、中外运等少数企业。

2.3技术水平低

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物流技术落后,特别是缺乏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射频、自动化物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信息化物流技术。

2.4管理水平不高

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很难提供标准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3转型中的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商业模式选择

随着世界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已看准并进入了我国的物流市场,我国的物流业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形势对运输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靠传统的商业模式运营运输企业,尤其是经营中小型运输企业更是困难重重;而经历了低迷的货运市场后的运输企业经过多年奋斗,我国中小公路运输企业逐渐寻找出了适合中国特色及企业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

3.1卫星模式

卫星是指在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天然天体或人造天体。物流中的“卫星模式”指的是为某一个或几个大型生产制造型企业提供以运输为主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此种模式以四川泸州宏图物流集团最为典型。在企业发展初期,该集团以泸州老窖集团为最主要服务对象,是泸州老窖集团唯一的成品酒物流服务,负责泸州老窖集团成品酒全国网点的运输及配送服务。经过多年“卫星模式”的发展,该集团已经开始为四川石化、四川丰田等提供物流服务。

3.2中小企业的战略联盟

各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本着互相发展、互相促进的原则在相互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联盟。联盟形成初期主要目的是为了“抱团取火”,即在外部较为先进的物流企业对各中小型公路物流企业带来冲击时,各中小型公路物流企业形成联盟,共同抵御外来冲击及风险;联盟发展期,联盟应当形成共同的战略目标,集中各自的力量共同为同一战略目标努力;联盟成熟期,各企业之间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营格局,更有甚者,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参股、合并或重组形成一个物流集团。

3.3线路对开

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特别是以个体户为典型的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其传统商业模式就是用其拥有几辆货车为客户提供中远程运输服务。随着物流观念的不断更新,这些运输企业采取了“线路对开”的发展模式,即根据企业所在地的货物运输特点,以企业所在地为中心,辐射几个运输服务需求量较大的城市,在中心城市与辐射城市之间提供“定时、定点、定量”货运班车对开服务。以江西上饶的森翔物流公司为例,此公司根据上饶的货物运输特点,以上饶为中心城市,开通了至上海、义乌、温州、杭州、无锡、南京等城市“定时、定点、定量”的货物运输班车。

3.4支线辅助

“支线辅助”模式即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为以快递为主营业务的大型物流公司提供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所在地的快递服务。支线辅助的运营模式为以快递为主营业务的大型物流公司负责国际及国内一级城市之间的快递服务,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负责承接大型物流公司一级城市至二级城市、甚至是至乡镇一级的快递服务。

3.5城市内快递

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为所在城市提供物流速递服务,其最主要特征即“快”。另外此种模式更倾向于以文件为主的速递服务,并且在一级城市运用的更加广泛。顺丰、申通等企业就是借助上海这个国际性大都市、并以“城市内快递”物流模式发展壮大的。

3.6拓展其它物流功能

传统运输服务主要是指产品出厂后的运输活动。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为了更好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采取了延伸本企业物流功能的商业发展模式。昆明泰来物流有限公司从单一的为客户提供运输服务发展到为客户提供运输、仓储、信息服务等物流功能为一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5]。

4结论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的研究,总结出一些具体的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商业发展模式。根据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我国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在转型及发展过程中,有着各种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相信通过研究所得出的各种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发展模式,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千里. 高级物流学[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26-27.

[2] 朱昌锋,王庆荣,等. 传统运输企业转变为现代物流企业的对策研究[J]. 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2(20):17-19.

[3] 吴英姿. 对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J]. 交通科技,2002(4):51-53.

[4] 林瑛,胡敏. 我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J]. 价格月刊,2005(7):31-32.

[5] 刘飞. 中小型公路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15-16.

[6] 鲁杰. 道路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探讨[D]. 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6:55-56.

作者:詹 奎

第三方物流服务改革措施论文 篇3:

论珠三角物流的协调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为生产提供服务的物流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在珠三角物流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如物流基础设施缺乏全局规划,处于粗放经营的初级状态等。文章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珠三角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初步的改革措施,旨在促进珠三角物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粤港澳物流

[作者简介]王洪艳,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管理学部教学副主任,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助教,华南理工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与物流,广东广州,511325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因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冲击。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当前经济形势下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珠三角地区如何落实国家的这一政策?如何确保珠三角地区物流业的平稳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竞争实力的增强?笔者认为: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是根本。

一、珠三角物流协调发展问题的提出

如何定义珠三角地区?从2009年1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出,严格意义上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9个城市,这是珠三角所有内涵中的重点;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包括粤东、粤西、粤北以及湖南、广西、江西与广东接壤的周边地区;泛珠三角地区包括珠三角的辐射范围,是闽粤赣、湘桂琼、云贵川9个省区;而大珠三角地区的概念在泛珠三角基础上包括了香港和澳门。珠三角地区物流的协调发展是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珠三角地区物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中央及广东省政府对珠三角物流协调发展高度关注

在2009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支持珠三角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其中物流业是一个重点合作领域,把珠三角物流的协调发展提上了实施的日程。这一政策文件的学习贯彻足以证明,珠三角物流协调发展是深化改革的必然,是国家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署。

(二)珠三角物流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概念。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衡量区域经济合理发展的指标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地区内各生产部门的发展与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比较协调,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适应程度。在当今经济形势下,研究如何保持珠三角地区物流与经济的协调以及物流业自身的比例结构就具有了重要意义。

二、珠三角物流协调发展的基础及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物流运输网络较为完善

珠三角已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广深、广佛、佛开、深汕、江珠等高速公路将珠三角连为一体;铁路形成了纵贯南北、横连东西的三纵一横省内网和三条出省通道,交通十分便捷。同时,珠三角一带的河流把华南地区重要的大港深圳港、广州港及其他数十个内河小港连成一片,为珠三角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水上运输通道;通过西江还可将水上运输延伸至川、云、黔、桂等省。广州、深圳、珠海三大国际机场已开通了10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香港机场接手珠海机场运作,使得航空港更显优势,运输网络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经济腹地较为广阔

珠三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出口加工地区,是我国进出口货物的重要集散地,进出口货物通过港澳完成流转,珠三角形成了辽阔的经济腹地。

(三)物流发展水平提高显著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电子商务迅速起步,具有现代物流经营理念的企业迅速成长。物流配送中心也有一定发展,出现了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三、珠三角物流发展存在的不协调因素分析

虽然珠三角地区物流在发展过程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也显现出自身发展的一些不足。

(一)物流基础设施缺乏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

在珠三角,各地争上机场、港口、火车站等物流基础设施项目,而跨城市的区域性的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与共享难以协调,难以实现合理高效的物流设施资源配置,同时也降低了已有设施的服务水平与经营效率。例如广州、东莞、深圳、珠海、江门和惠州均有大规模建设港口、打造航运中心的规划,对于珠三角全局来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缺乏城市之间的统一协调。广州、深圳、佛山、中山存在着珠三角物流中心城市之争,都上马物流园区项目建设,竞争的结果就是小物流园区数量多,有冲击力的大物流园区缺少。

(二)物流业粗放经营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

目前珠三角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社会上“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比例较大,并且现有的物流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分布较广,主要是提供传统的运输、仓储服务,资源整合能力较弱,从而出现物流服务“过剩”与物流资源短缺并存的不协调现象。

(三)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信息共享

物流企业的信息利用水平较低,物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严重滞后,信息的定时发布和交流不够快捷、及时和全面,区域内的市场和大小商品集散地各自为政,致使信息获得成本过高且不能共享。

四、珠三角物流协调发展的实现

(一)珠三角各地区物流必须进行合理分工和合作

无论是广州,还是香港、深圳,或是珠三角其他城市的物流,只有进行合理分工,走物流一体化道路,才是做大做强的根本。

1 珠三角各城市要进行物流的准确定位

例如,深圳市在与香港、广州既合作又竞争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与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广州“华南物流中心”具有差异化的“华南地区供应

链服务基地和在亚太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目标。

2 珠三角各城市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必须在分工基础上坚持合作

在分工基础上进行合作,可以保证珠三角各城市之间的物流基础设施不会造成重复建设,充分发挥珠三角物流的整体优势。例如,在港口建设方面,广州的南沙港可以在内贸集装箱航运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深圳西部的港口可以在外贸、国际航线、技术方面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在这一港口分工基础上,通过共建信息网络,共建货物中转站等方面促成港口之间的货物衔接,保证各港口优势的发挥,从而保证货流的畅通。

(二)促使物流企业间进行资产重组,保证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

只有珠三角物流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才能建立起大型的、架构合理的物流企业,才能应对类似于金融危机这种大的市场环境变化,才能保证物流业的稳定发展。在珠三角,可以通过政策引导、经济调节等形式促使外资物流企业、国有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问进行资产重组,鼓励具备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对中小型企业并购,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的、有实力的、拥有跨地区性网络的物流骨干企业。同时,鼓励广东省大型物流企业与港澳物流企业强强合作,从而充分发挥粤港物流业的聚合效益。

(三)整合供应链,保持各类型物流企业以合理的比例发展

物流根据发展的深度不同,可以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第五方物流。第一方、第二方物流是供需双方从事的传统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社会性的物流形式;第四方物流主要是为普通企业或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物流审计、物流规划、物流顾问、物流培训等服务的物流企业;第五方物流是融合了金融等业务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珠三角作为全国物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必须大力倡导发展第三方物流,从而降低物流的社会总成本。积极支持第四方物流、第五方物流的发展,使珠三角物流业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达到物流企业升级的目的。

(四)以供应链上成员共享信息为基础,建立综合性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流是物流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珠三角物流要协调发展,必须保证企业信息流的顺畅。

1 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学习培训方式,帮助物流企业树立起信息服务观念

以客户服务为出发点,建立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目前欧美物流企业都是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2 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

充分发挥珠三角各级政府的力量,加快建设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如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及海关、商检联合办公平台等。同时,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鼓励有实力的物流企业或IT企业将资金投入到物流公用信息平台的建设上来。如广州林安物流园的信息中心,即是在政府支持下企业建设的综合运输信息平台。鼓励中小型物流企业使用这些中间信息平台。

3 利用电子商务技术优势

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建立物流网上交易市场(E Marketplace),实行物流企业合作动态联盟。如可考虑在广州设置类似于锦程物流网的综合信息交易平台。

五、粤港澳物流的协调发展

在珠三角物流的协调发展过程中,粤港澳物流的协调发展不仅是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统一发展的需要。没有粤港澳物流经济方面的合作,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外源动力和内源配置都会受到重大影响,港澳物流发展的经济腹地就会缩小,从而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一)物流协调发展,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先行

在珠三角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中,主要以广州为中心来建设,港澳排除在外。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保持珠三角物流的协调统一,必须改变这一局面。2007年7月1日,深圳湾口岸与深圳湾公路大桥即深港西部通道开通启用,使深港机场之间的路程缩短超过半小时。2009年2月19日,粤港澳三方在香港首次联合举行共同推进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联络协调会议,会议提出重点推进8项合作项目,其中两项涉及到基础设施的协调:一是加快推进港珠澳大桥项目,争取大桥在2009年年底前动工;二是加快推进广深港高速铁路项目建设。

(二)粤港澳物流业通过合作经营、资产重组等方式,达到优势互补

2008年11月26日,粤港澳三地物流协会与广州白云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创建首个“粤港澳(台)流通服务业合作试验区”。香港和黄集团、孚宝物流与惠州港合作,既使香港的物流业优势向广东省物流业传递,同时香港也在合作中扩展了自身的经济腹地,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三)粤港澳物流公共管理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

CEPA实施以来,粤港澳海关积极推进区域物流管理方面的协调发展。一是进行多项通关改革,如深化陆路口岸通关作业改革,实现了海关转关监管“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以及公路口岸车辆的自动核放,加快通关速度。二是加强地区间海关行政互动,如2005年初,粤港海关正式在两地间正式启用《内地海关及香港海关陆路进,出境载货清单》,实现了有关申报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了企业在两地重复申报,加速了港澳直通车的周转速度。

总之,珠三角物流的协调发展,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于经济体制,不拘于地域限制,各城市、各企业都充分发挥自身物流优势,建立良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各地及各级政府统一科学规划,相信珠三角的物流业一定可以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仲国同.珠三角物流一体化,不断扩大的圆[J].中国水运报,2007,(12).

[2]吴晓燕.泛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

[3]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4]汤洪宇.开放条件下我国物流金融发展模式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08。(11).

[5]王子龙.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

作者:王洪艳

上一篇:老年人身份构建视觉艺术论文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中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