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法治往往是现今时代下开展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基本形式,行政法是公法体系中的重要核心,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国家对于社会在管理方面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行政法治能力的有效提升将对社会管理能力起到直接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法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政法管理论文 篇1:

探究行政法对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摘 要:近年来,政府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的推进,打造服务型政府是改革的目标。使得我国社会管理不断的改革创新,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适应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现在的关系较以往更加的平等、有着更多的合作,也使得二者之间的互动更加良性,不再是以往的领导与被领导、指挥与被指挥关系。在现代社会中,行政法更加注重社会的“意思自治”,同时兼并法理与情理。在公平、自愿、合作的大背景下,行政法的改变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会促进社会发展,对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更加有利。

关键词:行政法;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升级

就当前的社会而言,转型升级不单单是管理模式的需要,经济、政治等都面临着不同要求的转型升级。而社会的构成体现在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影响着其他因素的发展,政府体制的改革自然而然会影响着管理模式的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需要社会结构中各个要素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就行政法方面而言,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模式,对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行政法对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1.1能够创新社会管理主体,促进行政组织法律制度的转变

政府工作法制化和打造法治政府,更多的体现在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与限制,虽然我国的法治政府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但是,仍然的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仍有着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打造法治社会离不开完善的社会组织法律制度,民间组织与政府组织相互配合,才能打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构建是社会的规范、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和依据,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了安定、公平、正义,经济社会才会不断的茁壮成长,才能促进社会管理模式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发展。同时,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需要政府对再分配进行调节,保证公平正义,权力会滋生腐败,因此,更需要法律来进行约束与管理,在不断地政府改革中,要深化简政放权,将权力下放给市场,让权给社会、让利与民,避免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发生。还要提高服务质量,高效便民,对于需要交办的材料要一次性交代清楚、进行部门联合,不让群众多跑远路,做到真真正正的高效便民。民众的参与度直接体现着这个国家的民主化程度,对于政府的重大事件,要征询社会的意见,尤其是立法工作,要提前将草案公布,在全社会范围内,征询意见。对于处罚个人的事件,要依照法律的规定保障权利人的辩论权和听证权,以及申诉权。

1.2能够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固有的一些弊端也体现了出来,资本化倾向,贫富化差距使得弱势群体在社会利益分配上更加没有话语权,为了平衡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就更加的需要政府的作为,需要政府发挥调节市场的作用,将行政法融入社会管理中去,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调节社会平衡,使得社会资源分配更加公平正义,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需要公权力的强制执行,若没有公权力的介入,单靠市场而言,不获利的事情显然是不可能会去发展,这样会使得社会矛盾加剧,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1. 3能够正确引导社会管理方式, 加强对网络业务管理的力度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使得管理模式也在打破着传统,出现一些新的情况与问题。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社会管理的主体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主体的不断丰富,代表了利益的复杂程度,他们对于社会管理的参与度空前提高,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单单依靠政府职能的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因此,在管理模式上增加了互联网的功能,使得公众的参与渠道更加的丰富,公众的参与效率不断提高,真正能听到各方的诉求,使得政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当然,网络环境的发展也离不开法律的制约与规范,在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中要将行政法融入进去,打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2行政法在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的实施

2.1行政法的执行

行政自由裁量是行政法执行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自由裁量顾名思义,可以看出来是依据执法者对于法律适用的宽松程度给出的意见。裁量不当会滋生腐败、会出现当罚不罚、不当罚却罚的情况。但是,若是自由裁量的范围太小,则不利于新情况的处置,不利于变化的社会,使得公平正义得不到保障。因此,为了降低裁量制度的负面效应,不仅仅要制定合理的裁量范围,还要有合理的全面的考量因素,还需要法律的高素质人才和科学的管理运作制度,限制权力,监督权力从而保障政府的公信力。

2.2行政法的遵守

依法治国要有法必依,一部法律被遵守了才有其实现意义。公民是国家的主体,自然也是法律遵守的主体。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要想受到行政法的保护自然而然也要遵守行政法。在法理学上自古就有善法和恶法之争,恶法是否能作为法,是否应当被遵循,公民是否有权利拒绝,追求实质法治应该怎么办,这些都与这部法律能不能被良好遵循有着密切联系。在行政立法上要参考民众的意见,充分考虑民众的利益需求,使得法律更加贴合社会,这个样子制定出来的法律才具有更强的执行力。

2.3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是依法治国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法律监督环节上,首先要主体的多元化,加强政党对政府的监督,加强人大政协的监督,加强政府内部的监督,还有最重要的人民群众的监督。其次要扩宽监督的渠道,将监督的渠道设置在各个方面,可以线上线下同时监督,使得民众可以采取最方便有效的監督渠道,将问题真正的反映到正确的部门。最后,法律制度的保障至关重要,要有良法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使得法律制度更加的严谨,更加的完善,还要在司法上发挥出部门之间的监督作用,监察委的设立,很好的对政府的贪污腐败进行了监督。

3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且报告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就意味着行政法对社会管理模式的影响要不断深化,使其在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凸显作用。同时社会管理作为政府职能的重要部分,能够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稳定,还能调节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明远.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方向:基于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理论的分析.中国法学,2016(2).

[2]马荣春.社会管理创新下的新刑法观.福建法学,2016(11).

[3]程诗淇.浅谈如何制定行政法的管理策略与原则.法制与社会,2016 (10).

作者:蔺浩

行政法管理论文 篇2:

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摘 要: 法治往往是现今时代下开展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基本形式,行政法是公法体系中的重要核心,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国家对于社会在管理方面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行政法治能力的有效提升将对社会管理能力起到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在利用行政法提高管理能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不足,比如,一些与社会管理类似的政治机构常常被忽略;行政法的实际发展与社会管理相脱节等等。因此,通过行政法来对社会管理中的一些相关概念加以界定,使其重新塑造社会管理所应有的意识,设计管理秩序,加强管理理念,以全面的通过行政法来提高社会管理所具有的能力。

关键词: 行政法;社会管理能力;有效途径

前言

社会管理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多,因此也逐渐的引起了学界对其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当前,如何有效的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已经逐渐的成为广大学者所探讨的重要问题,在实际讨论的过程中,很多学者的观点都获得了较高的诠释,其分别以社会管理、管理科学所要承受的约束以及开展社会管理过程中主体所具有的能力等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探讨。在法治社会的背景下,法治与社会管理是绝对不可以单独分割的,因此,行政法在增强管理能力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1 社会管理与行政法治之间的关系

所谓的通过行政法来提高社会管理所具有的能力,就是指以行政体系以及其所处的行政法为基础条件,通过提升并改造相关机制在进行社会管理过程中职能的经验,从而有效的提升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处置能力以及认知水平。这只是对其的一个较为简单的理解,其主要的重点是,第一,行政法在提高社会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力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由于社会管理所涉及的范围与概念都较为广泛,因此,其只是一些较为宽泛的称呼,主要包括管理方式、管理领域、社会效果、主体管理等诸多部分。从总体的角度上看,提高社会管理这一能力所具有的最终结果必定会呈现在设计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成果上,但在实际上,其只是一种具体做法,主要是应呈现在提高管理能力上。其次,为了更好的保障社会管理与行政法的有效结合[1]。通过我国政府部门以及学界对其的认识上看,在这方面所具有的认识也缺少完善性与全面性,其往往习惯于采用理解的想法与管理来应对社会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假如要将行政法与社会管理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就一定会发现两者从根本上看并没有一个较清晰的定义,也就没有将行政法视为实行社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假如要做出更为详细的讲解,诸多学者都认为行政法治与社会管理压根不是一类概念,显然,这样的想法与理解是非常错误的。

2 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2.1 界定管理概念。当前,從社会各界对于社会管理所具有的了解上看,其最少涉及到了4种学科以上的东西,也可以说,其并不是一些常规性的体现,其原因主要在于,假如这一概念能够被多数人所认同,但其却包含了至少4个学科的解释时,那么其所具有的意义也将被不同的人以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加以不同的理解与定义。假如将其置于学术研究中,那就是没有错误的,但是要将其归于实践操作当中,就是绝对不可行的。目前,我国在实施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对于社会管理作出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因此,也就不可以采用具体的实现手段与实现方式,因此,抓住政府文件当中、党的文件当中、法律规定当中、领导讲话当中的与社会管理有关的概念是非常急迫的[2]。

2.2 塑造管理意识。在任意系统中,只要是以权力为最终目地的往往都被人称作政党,这一集團包含了较多的组织机构,一般情况下主要包含一般政党以及抢夺董事会这一职位的双方、试图推翻集团,争夺最高权力、试图打击潜在对手的政党。假如这一组织有着较强的秩序性,那具体机构与合法权利之间就能够构成一个较为密切的联系。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实施社会管理的最终意义,就是更好的帮助国家分配角色,处理好社会中的各项关系,以对社会过程进行有效统治。

2.3 设计管理秩序。要想使社会秩序得以稳定,就必要要采取有效地管理手段,两者之间的概念也是提高社会管理所具有能力的根本意义,假如这一话题在讨论的过程中脱离了实际的社会秩序,就难以让人民群众理解和信服。反之,假如与社会管理相脱节,却空论社会秩序,那最终就会发现,有较多的问题都没有得以实质性的解决。从当前的形式上看,我国的政府文件与学界并没有对两者之间所具有的关系进行较为清晰的界定,这不仅是一个失职的行为,也要引起充足的警惕。总之,秩序才是实施社会管理所具有的最终目的,如果想让其得以真正的实现,就要围绕秩序来设计相应的问题。近些年来,学界在研究这一话题时已经逐渐的与主题相偏离,太过于看重社会管理自身的概念,也就导致了我国的一些相关部分在设计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只是单单依照管理手段来加以设计[3]。

2.4 强化管理目的。社会管理主要集中呈现在对一些大量价值的决断上,例如,权利所具有的分配问题,其就是处于政治体系中的一个显著的问题,通过这点能够更好的获取利益平衡,以避免一些混乱现象的发生。假如,从社会学的层面上看,对于社会管理所具有的理解就是帮助国家实行对于社会的统治,增强国家处理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以强化在分配角色过程中的科学性等等。以社会原则为基本价值来增强国家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或者社会管理当中也有较多不可用的理念与价值判断,但是在社会管理被提及时,还是归于当前法治社会的问题中去。

结论

综上所述,将社会管理得以有效的落实,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稳定社会秩序,而有效的实施行政法恰巧是两者间最有效的桥梁,因此,应通过行政法来使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得以更好的完善,以保障有章可循,从而使社会秩序达到最佳的效果。更多关于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让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一起探索吧。

参考文献

[1]孙江涛. 浅析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J]. 基础教育研究,2014,(20):9-11.

[2]孙江涛. 解析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J]. 中外企业家,2014,(10):124-125.

[3]潘素芳,沈楠. 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4,11(05):752-753.

作者简介:李昱璇,女,1979年12月,籍贯:河南省武陟县,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行政法。

作者:李昱璇

行政法管理论文 篇3:

行政法视野下高校管理中的学生参与权

摘要:参与权在高校管理纠纷解决问题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学生参与权的理论基础包括正义、民主、平衡等。高校学生参与权发源于受教育权,不属于行政法意义上的参与权。学生参与权在实践中表现为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参与权、处分参与权以及高校具体事项管理参与权三个方面。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尊重学生的参与权是高校管理工作不断趋于民主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关键词:高校学生参与权行政法管理

随着2005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第41条明确指出:“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这一规定明确赋予了学生对高校管理的参与权,体现出了现代高校管理民主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简述了高校管理中学生的参与权,分析了学生的参与权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进而提出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权的价值。

一、 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权的简述

高校管理中学生的参与权是指学生依法享有通过一定方式对学校事务发表意见、参与决策的权利。参与权有多种涵义,在宪法意义上,公民的参与权也可以说成参政权。而参政权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权行使的权利,公民的参与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表现在行政领域、司法领域、立法领域等,体现在教育行政领域,即教育领域的行政参与权。在高校管理的实践中,学生通过自主、有目的的参与行为的实施和真实,想法的表达,影响高校管理决策的形成与具体管理行为的实施,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管理者作出的相关决策和行为,从而实现高校事务的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

二、 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权的基本特征

(一) 有效性

有效性不仅仅是指学生在形式上参与高校管理过程,而是能够积极的影响管理决策的形成和具体管理行为的实施。学生在参与高校管理是真实意愿支配下自主产生的行为。参与不是学生单纯的主观愿望和权利需求,而是一种实际行动,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高校管理权运作的过程中去。学生在争取某种结果或者改变某种状态时,学生的参与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事务的对错。参与必须达到一定的效果,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保证学生的参与行为对管理权运作有实际的影响力。

(二) 有限性

有限性是指学生参与管理的过程必然要与管理工作良性发展的要求相结合,不可能追求无限制的参与,否则会导致管理权运作的失衡,正常的管理秩序难以维持。因此,高校基于正当的目的对学生参与管理的人数、地点、时间、方式以及参与行为的效力等应作出合理的限制。

三、 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价值

(一) 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公民的素质

学生参与权的行使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公民的素质,还能彰显高校管理的民主性,提升管理权运作的效率。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参与权的实施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管理权的运行之中,使学生能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能够得到管理者的尊重。这样学生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积极的为管理者出谋划算。从而培养学生充分关注和主动参与高校事务管理的好习惯,使学生的个人素质不断的提高。

(二) 培养学生形成认同管理决定的心理基础,提高高校管理权的运作率

在传统的高校管理中,高校做出决定,学生按照执行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社会了,缺乏学生立场的意见,不能很好的形成学生对管理决定的心理认同。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权的确立,学生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其人格尊严和自主意志得到了认同和尊重,并影响管理决定的做出,这有利于实现学生对公正感的需求,培养学生形成认同管理决定的心理基础。与此同时,学生积极参与高校管理是解决价值差异问题的最好手段。在参与高校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各种利益需求能够得到综合考虑,通过广泛的参与沟通可以解决不满情绪,化解争执和冲突,增强了学生对管理决定的公正合理性的信心,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权运作的效率。

(三) 提高高校管理的民主性

高校管理的民主性主要在于扩大学生积极参与高校管理的热情。学生的有效参与能促进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高校民主管理,确立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积极的参与高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对管理行为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管理者合法正当的行使管理权。学生参与管理有助于确立高校民主化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性和公正性,从而提高高校管理的民主性。

四、总结

在行政法治领域,学生参与制度以其特有的行政民主、行政效率优势受到了各级高校的广泛关注。在教育行政行为中强调学生的参与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管理决策民主化的实施和学生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因此,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参与权,通过法律规范对参与行为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对参与权予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世余浅谈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

[2]熊湘敏,季靖“以人为本”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高校教学管理理念[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

[3]程从柱,包诗忠学生参与管理的主体性教育意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4]李宁西方大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作者:聂扬

上一篇:梦想音乐论文下一篇:套利式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