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行政管理论文

2024-04-25

有行政管理论文(通用8篇)

篇1:有行政管理论文

1、行政组织发展的伦理文化解释

2、我国药品监管行政问责制度的法治化研究

3、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4、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方法分析

5、分散利益组织化参与行政决策问题研究

6、反思与展望:规范实证下的行政合理性原则

7、研究我国人事行政管理存在弊端及其改革

8、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内在机理与方法论途径

9、行政决策科学化问题探析

10、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研究

11、关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考

12、政府职能转变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13、对PBL教学法与行政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14、地方政府行政服务标准化研究与探索

15、我国政府行政成本优化的对策研究

16、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分析

17、困境与出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法治进阶

18、法治视域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思考

19、大数据视阈下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的趋势、困境与路径

20、整体性治理理论视野下的地方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21、行政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22、统筹与扁平化:行政体制改革新趋向评析

23、基于知识经济之下的现代行政管理分析

24、证监会取消4项行政审批事项 后端监管将加强

25、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

26、“传统官僚制”:我国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

27、论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制度的法治化及科学化

28、网上行政审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9、控制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成本的措施研究

30、论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之构建

31、当前我国行政审批改革的深化路径--基于整体政府理论视角

32、大数据时代与行政权力运行机制转型

33、论现代政府治理环境下的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

34、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

35、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依据、原因及实践路径

36、服务型政府视角下行政伦理建设路径探析

37、政府部门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其改善路径分析

38、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路径研究

39、论我国地方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

40、日本经济转型期的行政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41、双语教学的提升路径探索--以S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42、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的适用范围

43、行政审批市县层级一体化改革研究--以嘉兴市为例

44、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与行政伦理的进化

45、中国基层政权行政改革的新尝试--江苏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观察

46、浅谈彼得原理现象对行政效率的影响

47、论新媒体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48、行政权力清单制度与政府治理现代化

49、论我国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法律地位

50、南通市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研究

51、情境模拟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以《公共政策学》的本科教学为例

52、优化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研究

53、公共行政学的想象力

54、浅析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

55、浅论行政人事管理现状及措施

56、深化广东行政体制改革的有效路径探析

57、经济强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问题分析

58、民主党派参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59、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困境解决的新探索

60、服务型政府建构中公务员行政人格塑造的合理途径

篇2:有行政管理论文

2、纵墙布置不规则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3、设置钢筋混凝土加强墙的平面不规则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低标准砌体结构房屋承重墙体开洞的受力性能研究

5、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研究

6、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中支撑体系的研究

7、从建筑到村落形态

8、轻钢结构受力蒙皮作用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9、蒙皮效应对轻钢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10、渭水流域仰韶早期房屋建筑与聚落形态研究

11、门式刚架轻钢结构支撑研究及动力性能分析

12、楔形变截面柱平面内稳定承载力研究

13、LIDAR数据中多层次、多直角房屋的三维重建

14、村庄与集镇木结构房屋建筑抗震措施经济分析

15、考虑实际活荷载分布的钢框架住宅高等分析

16、城镇低矮房屋抗震性能分析

17、基于框架填充墙施工缺陷的抗震构造加固研究

18、荥阳秦氏旧宅堂楼结构及抗震性能研究

19、豫中传统墙体承重砖木房屋结构性能研究

20、郑州市城中村建筑抗震性能研究与震害预测

21、大吨位吊车抽柱式门式刚架的设计研究

22、集装箱组合房屋墙板的抗剪及抗风性能试验研究

23、历史风貌建筑动力特性研究

24、简支梁经典理论适用性的研究

25、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研究

26、新型简易隔震支座的性能研究与隔震应用

27、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28、砌体结构墙体抗平面外及抗侧-抗压承载能力的研究

29、基于三维场景的室内装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0、受盾构隧道施工影响的砌体结构房屋性状研究

31、土坯房屋基本力学和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32、鄂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解析与居住文化研究

33、底商多层砌体房屋地震破坏机理及加固研究

34、Glubam胶合竹梁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篇3:有行政管理论文

高考作文始终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中之重, 纵观高考作文, 时代感是它的显著特点。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人才选拔性考试,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高考作文题的价值性就体现在这一点上。“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高考作文题, 应该是一个个反映时代特点的镜子, 从这面镜子里, 照出了时代世相。也可以说, 高考作文反映一种引导当代青年关注时事、社会、民生的新导向。

以福建高考作文为例, 从2008年的情景作文“果汁、咖啡、矿泉水三种饮料的选择”到2009年的半命题作文“这也是一种%%%%”, 再到2010“作家格林兄弟的故事”, 每一年的题目总能让人找到与当时社会热点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分析能力, 让学生学会分析材料现象背后的原因,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继承传统道德中那些美好的部分, 凸显传统文化的软实力。这, 也是新时代高考高分作文写作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能力。

二、高中学生积累的现状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作文教学算是语文教师教学中最头疼的事。怎样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 又最不容易找到答案的课题。时间紧, 任务重, 语文学科在各学科中处在艰难的狭小空间。作文, 更是横亘在学生心间的一个坎, 渴望作文得高分, 又不想花太多时间在积累和阅读上, 这是绝大多数高中学生的共同心理。积累贫乏, 语言干涩, 内容单薄是高中生作文中的共病。在学生的议论文中, 作为事实论据, 出现频率较高的事例有:司马迁写《史记》, 韩信忍胯下之耻, 苏武牧羊……近年来“感动中国”的人物, 如丛飞、邰丽华等。这些素材用得太多太滥, 学生写起来到处贴标签, 生搬硬套, 没有灵感。那么, 怎样使议论文论据丰富而多样呢?怎样让学生对素材积累感兴趣?这是我面临的困惑。

三、激发兴趣, 开展必要有序的摘抄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应是有机结合的。古人曰:“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大量的阅读训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前提。“读书摘抄”,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积累资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也是写作素材积累的主要来源, 更是快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制胜法宝。

(一) 准备阶段:拓宽生活和知识面, 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 让学生朗读品味经典文段, 如柴静的《看见》、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中的片段, 同时向学生推荐几台评论性强的电视节目, 如辽宁卫视的《老梁说天下》、江西卫视的《杂志天下》和中央电视台的励志节目《开讲啦》等。这些节目有的以独到的见解谈论历史秘辛社会和文化漫游;有的通过主持人阅读杂志的方式, 传播具有流行意义的讯息;有的邀请演讲嘉宾, 分享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等。这些节目都富有鲜活的时代感和感染力, 当学生在枯燥的生活中关注这些有时代讯息的内容时, 不仅能看到浓缩的现实百相, 更多面地了解世界, 开阔视野, 更能在评论中融入思考和辨析。为了让学生更有投入感, 还开展了“读书经验交流会”“热点专题”等活动。

(二) 实施阶段:读书摘抄的设计和要求是定题、定量、定形式。

社会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热点, 这些热点在报纸新闻中并不少见, 也泛如烟海。怎样指导学生有序摘抄呢?每周末, 我对摘录的内容和形式都做统一的要求, 由老师提供一个周热点事件, 先让学生通过读报或上网阅读相关内容, 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该热点事件, 并写上针对该事件的评论。要求:摘文的总思路是先叙后议;在评论过程中, 要分出不同的角度或观点;学生要对所摘抄的主题做进一步的补充和拓展, 寻求和主题相似的或相反的事件一个, 也可以是相关的名言 (或警句、格言、俗语、成语) 若干句。

例如:热点事件概述:中国式过马路, 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 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 和红绿灯无关”。

评论1:在路口凑够一拨就闯红灯的, 主要是从众心理。反正法不责众, 只要有人带头, 就不怕。绝大多数中国人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 自己再等就傻了, 每个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

评论2:是对“规则”的集体漠视。在生活中很常见,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缺乏公共生活的“规则意识”, 另一方面, 是现实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守规矩的人往往吃亏, 不守规矩的人反而获利。守规矩不是“聪明”的做法。

同题名言:

1.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莱蒙特

2. 求必欲得, 禁必欲止, 令必欲行。———《管子·版法》

学生在摘抄中了解了发生在当下的热点事件, 养成了在生活中关注时事, 尤其是关注社会热点、文化事件的习惯, 为议论文写作积累了鲜活的材料。他们在摘抄中, 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 锤炼了思想, 逐步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 为下笔时文思泉涌, 意到笔随, 提高写作水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 总结阶段:读书摘抄内容的整理。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 在积累的过程中, 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 扬长补短, 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时时更新素材库。在一个阶段之后, 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归类整理的方法, 这样方便今后的查阅和运用。我们通常可以按照“素材内容”分类。

1. 社会万象篇:中国式过马路、美素丽儿奶粉事件、孝心入法、大妈抢黄金。

2. 人物美丑篇:复旦大学投毒案、韩亚乘务人员的人性之美、林书豪一战成名。

3. 醒世警言篇:2012年清华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致词、奥巴马的就职演讲。

这些大类里还可以按“素材主题”分类, 例如:“人生”、“美德”、“文化”等。

指导学生积累素材, 并分门别类地整理素材库, 使素材类别丰富, 内容充实, 成为一座写作中受益无穷的宝库。

四、让摘抄融入作文

好的议论文是有现实意义的, 是针对当时社会中的现实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材料是文章的关键。离开了材料, 再才华横溢的人也难以写出美文佳作。材料的质量决定作文的质量。一道作文题, 合适的立意就那么几个, 能够在材料的运用上技高一筹, 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在一次半期考试中, 学生在议论文《人生如树》一文中, 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表达:

人生如树, 即使经历风雨雷电的摧残, 即使遍体鳞伤, 也不会放弃自己成才的梦想。有梦想的人, 能坚信自己的信念, 任何困难也吓不倒他。二十三岁的林书豪从小就怀着篮球梦, 进NBA后, 他只能充当“板凳球员”, 曾因遭球队三次淘汰三次召回而被嘲笑。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还是每天超乎常人地刻苦训练, 如今他终于实现自己梦想。

林书豪的成功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 其中不能忽视的一点是,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 他始终怀揣着梦想。正是因为他对梦想执著地追逐, 所以即使在残酷的现实中屡屡碰壁, 他也能继续忍受。可见, 勇敢地追求梦想的人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拥有梦想是一个人成功的保证。一位哲人说过, 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 只要不停止追求, 人生就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该议论段能紧扣论点, 运用摘抄的内容作为支撑观点的论据, 典型、新鲜和有时代感。议论文的论据, 如果能选取那些紧贴时代脉搏的, 代表当下人们共同审美取向的材料, 并且能挖掘材料深层次的意义, 文章就一般更容易被评卷老师所钟爱。

古人云:“滴水穿石, 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作文水平的提高非一朝一夕即可成功, 而重在日积月累, 不断锤炼。只有量的积累, 才能在写作或作文考试时文思泉涌, 作文产生质的飞跃, 正所谓“心中有丘壑, 妙笔点染之”。

摘要: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性的材料, 不仅是考场作文的源头活水, 而且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有序地进行素材积累, 时时更新素材库。有效积累既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促使他们养成了思考辨析的习惯, 又锤炼了他们的思想, 为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素材,时代感,课外摘抄,有序训练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篇4:德育论文:低调奢华有内涵

关键词:低调;奢华;有内涵

今年流行一句网络用语:“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我认为高三学生到了后期一定要做到“低调奢华有内涵”。

一、低调,即行事低调

明确目标后就要努力,坚持本心,平静收获。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挫折、耐得住胜利。“谦受益,满招损”。孔子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低调能让人进步,凡是经常能积极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的学生提分就很快。

二、奢华,即精神的奢华

1.俭朴

生活奢华的反义词是俭朴。为的是把更多精力用在学习上,不要因为太多的物质享受而影响自己的已定计划,吃穿用度太大,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对于个人、民族的发展都有好处。提倡节俭,说明了我们强调精神的奢华,而不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

2.坚持

精神的奢华贵在坚持。持之以恒这是一个人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荀子《劝学》中有很多事例,要求我们锲而不舍,古人勤学持之以恒的故事不胜枚举。

3.精准

奢华体现在学习和积累方面的宽广。精准可谓之学业和阅读上的奢华,“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古人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地说就是书中有钱、有权、有美女,这样说显得有些俗气,但书读多了,的确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华”就是气质的高贵与华彩,品质的优雅和美好。

重視精神追求,正如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志,贤哉,回也!”如果真能节俭,坚持做到对学习内容的准确掌握与表达,那该是多么理想的状态。

三、有内涵,即做人修业有成效

低调了,精神奢华了,肯定就有内涵了。内涵是要真正的充实自己,从精神修养到日常的行为习惯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在学校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真正成为一个真实、善良、有美感的人。这样我们走上社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通过我们的努力渐渐达到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低调奢华有内涵,静下心来充实自己。你做到了吗?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

篇5:有行政管理论文

班主任工作论文:班级管理要有爱心、责任心

魏寿兴

(青海省大通县第四完全中学)

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如何,学习成绩的优劣,纪律的好坏,多半是与班主任的工作紧密相连的。要当好班主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的班风、学风及精明、强干的班干部队伍,离不开教师的严、爱与家长的密切配合。

一、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主要是看他们的精神面貌――班风、学风的好坏!因此班集体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严格的.制度和纪律,正确的舆论与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1.经常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集体,需要有一个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且能够公平严格的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做出了详尽的规定。教师应该在班会的时候,把这些规则详尽地解释给学生知道。应该让学生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什么会得到表扬,做什么会得到批评。

2.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教书育人也是学校的责任。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我国现在也在实行以德治国的方针,因此我们在学校一定要注重这方面的教育。

二、培养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培养和使用好班干部,这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班干部能不能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能否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关键在于班主任对他们的正确培养和指导。

1.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交流,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根基。而且做班干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选择班干部也是体现班级选举的一项重要活动:(1)要选择各方面比较优秀的榜样人物。(2)要选择学生中威望比较高的学生。(3)要选择对于班集体有热情,愿意做奉献,去维护班级的学生。

2.选举了班干部之后,教师还要做好正确的指导工作。因为学生在一个小集体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是家庭教育无法涉及的。而且学生也要尝试融入这个集体中,成为集体的一员。

3.做班干部的坚强后盾。班主任要积极调动全班学生支持和配合班干部的工作,这是培养优秀班干部的最佳途径。作为班干部,难免会面对委屈和困难,甚至会有误解,所以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精神支柱。

篇6:有付出才有回报议论文

就在两个月前,妈妈见我身边的同学们个个多才多艺,都会一样乐器,而我却对所有乐器都一窍不通、一知半解,妈妈心急如焚,便下定决心,让我开始学习双簧管演奏。直到如今,我已学习双簧管演奏两个多月了,恰好学校西洋乐器比赛开始报名了,我才刚学了一首长一点的曲子,妈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可以在比赛中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便鼓励我去参加,我迫不得已就报名参加了。

预赛当天,我站在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一片,我紧张极了,双手不知该往哪儿放,眼睛也不知该看哪里,脑袋直嗡嗡响,最恨的是我那腿也不争气地哆嗦了起来。此时,我脑海里回想起妈妈对我说过的话,“演奏前深吸一口气,别紧张,放松下来,要相信自己,好好吹,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顿时,我有了信心便慢慢吹了起来,渐渐的我不紧张了,放松了许多,音色也变得优美了,演奏完我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又过了一个星期,负责比赛的老师通知我入围了,我被选上参加学校的展演。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而我的心情却好似晴天霹雳,十分沮丧。说真的,我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我才学了两个多月呀,怎么参加学校的正式演出呢?那几天,我用讨好的语气向妈妈请求不参加展演,可都被拒绝了。讨好战术宣布失败,我只能进行苦练战术了。每天放学回家,我先把作业放在一边,拿起双簧管疯狂地练习演奏,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直到妈妈满意为止。用妈妈的话说,从音准、节奏到气息控制、细节处理,都不断在进步。

马上要展演了,经过狂练的我早已把参赛曲子吹得滚瓜烂熟,可是,当我站上舞台的那一刻,往台下看了一眼,哎呀!不看不要紧,一看我的心又慌了,但没有像上次那样手足无措,因为我看到了台下妈妈鼓励的目光,似乎在告诉我:“你可以做到的,加油!”于是,我长长舒了一口气,便缓缓开始演奏了,慢慢的,我越来越自信,我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聆听美妙的乐声。一曲完毕,台下掌声如雷,我知道,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辛苦付出,我成功了!

篇7:蓝荣有论文

论文题目 试论《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

名: 蓝荣有

指导教师: 覃碧卿

副教授 专

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年

级: 2003级 类

别: 专升本 学习中心: 江门学习中心 完成时间:2005年4 月13日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教育学院

试论《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

[内容摘要] 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鲁迅《狂人日记》的创作,以他深厚的文化积蕴,特异的艺术天才,深刻敏锐的思想和超人的艺术创造力,非常成功地刻画一个叛逆者的狂人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对作者“狂人”人物形象构成,人物特征的分析,寓意的理解,剖析鲁迅笔下狂人形象的社会内涵。

[主题词] 鲁迅 狂人日记 狂人形象 象征性 “吃人”

鲁迅小说中的“狂人”是作为与整个社会相对立的力量存在着的具有独立个性,追求独立人格,并对社会持批判态度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他用人文主义价值观衡量中国社会因而对中国传统的论理道德,愚昧风俗持否定态度,是社会中属于极少数人,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因而在正统社会人们世俗的眼中,他是异端、疯子,是可恨的也是可怜的。生活中曾奋力与社会抗争,但最终被社会吞噬。

一、《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立意与主题。

关于《狂人日记》的立意和主题,鲁迅曾作过说明,他说:“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①又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②“弊害”是什么?就是“食人”,封建制度和礼教“吃人”。“吃人”是整篇小说的核心,小说的情节就是围绕这一核心来组织和安排的。日记一共十三则,一至五则是狂人记下自己所看的触目惊心的“吃人”现象,进而追溯“吃人”的历史,由害怕到镇定;六至十则是狂人分析“吃人”者的思想和手法,并严正地对他们进行质问和劝告;十一则至十三则是狂人由劝告无效而反躬自省,深感“从来如此”的“吃人”现象再也不能任其存在下去了,忧愤地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号。这样,作者通过狂人由现实而历史、由历史而现实的观察思考,归结出中国是“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血淋淋的历史。小说的这一“忧愤深广”的意蕴,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总的判决,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制度以及其服务的伦理道德。

《狂人日记》发表于“五四”运动爆发的前一年,它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战斗性。辛亥革命后,帝制虽然取消了,但中国仍被封建思想统治着,禁锢着,“黑漆漆的,不知是日夜”,人肉筵宴在继续排着。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打破这种禁锢,揭穿作为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仁义道德”,宗法礼教的欺骗性、野蛮性,使被桎梏的人们“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改造自己的环境”③,鲁迅站在时代的前列,最先用小说向“吃人”的制度发出了宣战的呐喊,吹响了讨伐的号角,有力地配合和推动了“五四”思想启蒙运动,也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揭开了第一道帷幕,奠下了第一块基石。

《狂人日记》不但以“表现的深切”④显示了思想内容上的杰出意义,而且以“格式的特别”表现出在艺术手法上的新颖别致,像领航的“第一燕”(“《狂人日记》是中国革命文学的第一燕,也是鲁迅革命文学的第一朵花。”——茅盾在纪念鲁迅八十诞辰的讲话。)一样,为新文学的新形式开辟了路径,它“分明给青年们一个暗示,使他们抛弃旧酒瓶,努力用新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⑤。

就主题而言,小说意在揭露家族礼教“吃人”,这里的“吃人”是抽象化了,是实实在在的吃人肉,喝人血,像“易子而食”、“食肉寝皮”、“割股疗亲”、“没煎心肝”等等。作者从象征角度立意,通过具体肉体上的吃人,表现抽象精神上的“吃人”,即揭露封建社会对人的残酷统治、压迫和虐杀、摧残,表明封建统治的野蛮凶暴、灭绝人性,突出了反封建的正义性和迫切性。在这里象征地巧妙运用收到了言近而旨远、语浅而意深的功效。

从主题象征意义出发,我们对狂人形象的理解就能豁然贯通。以往在评论分析狂人形象有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狂人是真还是假?是疯子还是战士?离开象征,这个问题是解释不清楚的。很明显,鲁迅是把狂人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形象来刻画的,他既不是一个自然形态的疯子,也不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战士。从日记和引言“识”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出,狂人是一个曾经有反封建言行因而受到残酷迫害以至发狂的知识分子,即引言所说的“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由于发狂,他的感觉、思想、言行,就不同于正常的人,他过敏多疑、善恐易怒,有奇特的联想、怪异的幻觉,语无论次,“又多荒唐之言”等等,这些都符合精神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但他的发狂是因为反抗封建制度对人的摧残而迫害,所以发狂以后还始终念念不忘“吃人”,坚决反对“吃人”。发狂的原因在狂后的言行中有或明或暗的发现,这也是符合一般疯子的实际的。鲁迅是学医的,他熟谙疯子的生理和心理。他运用象征手法,把科学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统一起来,塑造一个既是现实的又是象征的“迫害狂”的形象,这一形象的现实性是它的本体层,象征性是它的外延层,即狂人在狂前狂后(主要是狂后)的言行感受;作者的指归是外延层,即暗示和寄托对惨无人道的封建制度的暴露。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经历了受封建教育——觉醒——叛逆——斗争——遭迫害——发狂——狂人式的继续反抗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作者有意提示这一过程,为象征提供了坚实的前提,很自然地引导读者去领会狂人形象的内涵。所以狂人既不是披着疯子外衣的反封建战士,也不是作为作者思想观念传声筒自然状态的疯子,而是一个既真实生动又饱含丰富的象征内蕴的艺术形象。

二、“狂人”性格特征分析。

创作《狂人日记》正是鲁迅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换的时期。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因素会造成人的精神变态,这在系统地学过医学的鲁迅看来,毫无疑问是属于神经症的,当这种神经症成了一种时代和全国性的、甚至是民族性的病患时,可以把它称之为“世纪病”。他主要的是从中国的现实,了解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世纪病”。中国最突出最严重的精神病患,可算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世纪病”。对这一点,鲁迅自然深有所知,他后来在《寡妇主义》一文中就阐述过因压抑而变态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在鲁迅考虑以“世纪病”病人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时,并不是不可以选择这一类素材典型的,这类典型也能够表达他心目中的“礼教吃人”的主题。于是当他第一次拿起文学创作的笔时,就选择了一个深深受到封建专制迫害,患了中国“世纪病”的“狂人”形象,来控诉封建制度的罪恶。这“狂人”的形象是要比浪漫主义或现代主义作家,甚至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笔下的“世纪病”病人更为忧愤深广的。这是一个真正发狂的人物,而不是完全清醒的假狂人;或者说他在患病之前是清醒的但病后却陷入了疯狂,《狂人日记》的主人公实实在在是一个病理学上属于“迫害狂想”病症的患者,他在被迫害之前,是一个反封建专制主义的先进战士,他为被视作从来如此的不合理的非人的旧制度、旧秩序而呼号,在这个制度下,人性受到压制,摧残,在这个制度下,人在吃人,又遭人吃,他为此而深感愤怒,起来战斗、反抗,要劝转人性,改变这个制度,拯救新的一代;但是不被理解,反遭迫害,以致陷入疯狂。发狂后,他的坚韧、执着的反封建专制制度的信念依旧有增无减,而执拗地存留下来,燃烧起来。这一信念作为一种神经症的“强迫状态”保存在他的上意识和他的潜意识深层,使他绝不承认自己这一贯的信念是不正常的疯狂,而且无论如何地继续受到迫害、遭到围攻,也仍持续不息、反抗不息。鲁迅充分运用他扎实的医学知识,展示一个精神病人严重的心理活动紊乱、幻觉、妄想、错觉和由于不恰当的情绪应答而产生的思维混乱与不合情理的逻辑推断、情感表达、行为方式等神经精神病特征,来刻画一个“迫害狂”病人处在强迫状态中对封建旧制度的坚定反抗精神。在艺术手法上,深受浪漫主义濡染,在以小说作为武器参加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是满怀浪漫主义的激情,透过现实主义的锐利目光,用的是现实主义融合现代主义的手法,来塑造这样一个真实而又新奇可怪的狂人形象的。

小说直接显现在读者面前的一种病态现象。狂人患有“迫害狂”症,他平时所受的内外压抑,已经沉积为一种无意识的病态心理背景。一旦发病,就会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偶然信号赋予暗示意义而加以接受和处理,并被统觉凝聚,整合和放大为极端危险的压迫意象。狂人就是一个被“吃 3 人”意象笼罩了全部意识、支配了全部行为的病人。等他从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史书字缝里,看到满是“吃人”二字以后,意识中立即产生了一个飞跃,并开始站在新的历史观的高度,反观周围的一切,这导致了他一系列重大发现。从发现“我也是人,他们想吃我了”,至“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到最后,发现在吃人者的行列里,甚至还有母亲和他自己,等等。于是他对成人完全绝望,而只是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这些当然都是荒诞不经的,但这仍是一种真实,因为它真实地表现了病态心理。这个真实的小说中是“显”性的。就是通过这样一种病态心理的过滤和折射,才被狂人的意识活动传递出来。

狂人从发病到病愈之前的整个状态,就是中国现代叛逆的知识分子对封建文化进行反思、进而彻底批判的过程。狂人的突然发疯,实际是预示着现代觉醒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态度的改变:原先合理的,现在看都不合理了;原先习以为常的,现在觉得十分可怕。觉醒的知识分子用新价值眼光审视中国的现实和历史,发现中国人原来是处在非人状态中而不自知,人的生存竟以弱肉强食的规则维系着;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生存的权利,从未有过。“吃人”一词,既十分符合精神病人的特殊思维与言语,也十分贴切地揭示出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本质。狂人这一与现存社会尖锐冲突的病态意象,揭示出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孤独处境;他们的价值尺度、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语言及行为,都与社会习惯相悖,他们所指责与批判的社会惯力,恰恰是作为“正确”的、“正常”的、主宰的社会意识存在着的,因而正常的人在这个本身不正常的社会中,反而成了反常的、古怪的现象。鲁迅设置狂人这一意象,以及他展示的狂人与社会环境的对立、冲突,可谓精彩之至,反映出鲁迅作为一个叛逆者的投降:他由“疯子”又重新恢复到与周围环境一致的协调状态;他的康复,正是反封建战士的妥协和投降。狂人终于敌不过“大哥”、“医生”及周围人所给予的关怀和压力,由与社会环境的尖锐对立,转变为发疯之前与社会和谐的状态,以至于跟从前所有的读书人一样,“候补”做官去了。这人结局,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同时也暗示出中国社会传统力量之强大。

三、《狂人日记》“吃人”的深刻寓意。“吃人”是鲁迅小说表达的其对中国社会历史和本质的概括。作为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彻底否定的命题,“吃人”的结论是令人惊心动魄的;而更加令人惊心动魄提,《狂人日记》所采用的怪诞、诡谲的形式。作为五四文学的第一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以一种全新的、震撼心灵的形式,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做出了惊世骇俗的裁定。

“狂人”觉得,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他觉得,自从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他们一翻脸,也就把他当成恶人了。他早上小心出门,就觉得赵贵翁(象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他,似乎想害他。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他,而且,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他笑了一笑,他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都布置妥当了。甚至路上的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他,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狂人”眼前,似乎只有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家里人,眼色也全同别人一样。他看他们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历历地排着,都是吃人的家伙。他甚至觉得其大哥引来了刽子手扮成老头子,是借了看脉商量着要吃自己。就是为了要吃自己,“狂人”才被他们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

“狂人”揭露的“吃人”者,既有赵贵翁、古久先生、老头子、大哥之类封建统治者的象征人物;又有“七八个人”,一路上的人,一伙小孩子,娘老子,以及给知县打枷过的,给绅士掌过嘴的,衙役占了他妻子的,老娘被债主逼死的,甚至狼子村的佃户,这显然又都是被统治一类的象征人物。然而“狂人”自己,虽然成了被吃掉的大恶人,又是因为“恶”而被吃的。除了“狂人”那五岁的妹子,“狂人”认为,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吃人者。

同样的思想,鲁迅在杂文《灯下漫笔》中再次进行过表达:中国历史上只有两样时代:

1、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2、暂时做称奴隶的时代。中国历史的“乱”与“治”,无非是这两个时 4 代的交替;历来被人们称颂的“太平盛世”,其实不过是暂时做奴隶的时代。中国人从来就没有争得过做人的权利,中国社会不过是给阔人准备的人肉宴席。

“人”的尺度,是鲁迅衡量中国社会的尺子;《狂人日记》,成为鲁迅透示中国社会的显微镜,在这面显微镜下,中国社会的真相是如此令人害怕,人们以“非人”的状态活着,既“吃”别人,自己也被“吃”。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人,生命的价值与人的尊严在中国是没有的;个人没有独立人格与独立存在的价值,只是构成社会等级秩序的元素,因而随时会因社会需要而丧失生命。另一方面,在人群中,人与人之间没有尊重、关爱与同情,没有平等、自由,也没有对生命的怜惜,人们在冷漠中麻木地苟活着,因而中国社会是一种剿灭人性的状态下保持着超常的稳定,而社会的实质是非生命化的,散沙式的。

鲁迅对“吃人”主题的表现,是从两个层面进行的。一是有形生命的被吞噬、被毁灭;二是无形精神的被戕害、被剥夺。

《药》中夏瑜的被杀、《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死亡、《祝福》中祥林嫂的毙命„„这些人的被吃,或者因为是异端,或者因为是最弱者。“弱”而被吃,是野蛮世界的生存法则,可惜这个法则成为我们这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社会的习俗。祥林嫂死了丈夫,再嫁,再死丈夫,又死孩子;她的不幸,成了她被歧视、被欺凌、被首先“吃”掉的理由;而“吃”她的人,岂止是作为社会上层阶级的鲁四老爷、或者宗法制权威的婆婆!鲁四老爷们只是社会的少数,更多的参与吃掉祥林嫂的,是普通的民众,是祥林嫂周围那些“鲁镇”的人们。人群的冷漠,是杀人的利器。而人类同情心的丧失,普遍的冷漠本身,又是主体精神被剥夺的体现。吃人、被吃,就是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少数清醒而试图反抗的个别人,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无知小民,只要他(她)不顺从社会习惯,就回被整个社会孤立。《孤独者》中的魏连,《伤逝》中的涓生、子君,《在酒楼上》中吕纬甫,还是《离婚》中的爱姑,《长明灯》中的疯子,他们在由大多数人组成的“正常”社会中,不是“狂人”,便是狂人,总之是异类。整个社会组成合力,共同绞杀这些少数人。最终,这些异类,不是毁灭,便是投降。

鲁迅小说对中国社会黑暗的揭示,比一般作家深刻、透彻的地方是:他不仅揭示出统治阶级是制造社会黑暗的最主要力量,同时揭示出那些居住于社会底层,属于被统治、被压迫阶级的广大民众,以他们惊人的麻木、冷漠,既可能被吃,同时也是积极的、贪婪的吃人者,与统治阶级一道,共同构成这个社会的黑暗。鲁迅所展示的中国社会的氛围总是一种沉重、深厚、无边的黑暗,这黑暗的无边与沉重,就在于整个社会的非人状态。他的小说因此常常透露出一种悲观情绪,尽管他在努力反抗——在《药》里,为夏瑜的坟添了一个花圈,暗示同情者的存在;在《故乡》中,他自我安慰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这样的反抗,显得那么无力。

鲁迅作品的深刻和博大还在于,他对吃人的反省,对国民性地批判,是对包括自我在内的母体文化、民族特性的痛苦反省。所以,“狂人”在突然领悟到自己也是吃过人的人时,表现出无以伦比的惊恐和悲观的情绪。还深入刻画了一个狂人的内在的心理特征:从狂人的目光、狂人的思维、狂人的推理以及狂人的错觉和幻觉,来表现这个处于被迫害感觉之中,仍然奋起反抗斗争的反封建的灵魂。在鲁迅笔下的这个狂人看来,不管自家的人,还是外面的人,独个的也好,很多人也好,他们的眼光、他们的脸色、他们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无不说明他们只是在变幻手段,结成一伙,为了加害于他,设法吃了他,使他万分恐惧。所有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甚至当时还没有出生的,无论男女,都与他素有冤对,这些人不管做什么,说什么,不是明白地说要吃他或者打算吃他,便是设下圈套,立下名目,想出理由来准备吃他,使他万分恐惧。按照鲁迅笔下这个狂人的逻辑,从夜晚的月光或者书本上的海乙那,最后都可以推至吃人,而且别人说的任何话语都可以被看成是吃人的暗号,别人的牙齿也定然是吃人的利器;所有的人都具有吃人的传统,存在吃人的因由,怀有吃人的诡计,因而也必然有吃他的可能,使他万分恐惧。不过,狂人并不 5 束手待毙,等待被吃,他在设法自救,甚至积极反抗,对狂人来说,还不仅是为了自己,更为他人的免于被吃而斗争。鲁迅在小说中除了应用思维、逻辑的悖谬,“语错杂无伦次”等常用的手法之外,还写了主人公的幻觉、错觉,来揭示他的被压制的潜意识心灵。精神病人病态的心向,会使他对自己思维、情感、行动失去有意识的控制作用,自己的主观体验已经分不清现实与非现实,因而不但会将鱼的形象幻化成人的形象,凭空幻化出自己与人对话的场景,还会将“仁义道德”这几个符号转换成“吃人”这一符号,而强迫状态又使他在恐惧之余,不受恐惧感的约束,一次次发出“吃人的事,对吗?”这样进攻性的质问。这种幻觉、错觉的描写,在现代主义作品中,也是用来表现潜意识心理的司空见惯的手法。鲁迅运用了这一切非传统现实主义的奇特手法,才使主人公常常与狂人的人格、合理与悖理的思维、现实与非现实的知觉得到统一,最后又从总的方面将他的全部意识、思想、情感、行为凝聚到吃人一点上,汇合一个总体的象征。在《狂人日记》里,“吃人”的含义是双关的,不仅包括了现实和历史上实际生活中的“吃人”,——吞噬人的肉体,还暗指了精神上的“吃人”。小说通过描写一些认为吃人是从来如此,所以应该吃,和知道不应该吃,可是仍然要吃的自觉的和不自觉的吃人者,组成一个吃人的社会,来指代由那些自觉和封建卫道士组成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这样一个理性观念,使作品达到象征的作用。

鲁迅先生精心构思了一个“综合杂错无论次”的狂人是一个象征的意象,极生动地概括了这部分先觉者与当时社会的对立状态。凝聚作者及同时叛逆知识分子深刻人生体验,寄寓着作者的理想,以“狂人”的形象向当时封建社会发出振耳发聩的呐喊,给革命者助阵作威,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参考文献] ① 鲁迅1918年8月致许寿裳的信

篇8:有行政管理论文

一、要强化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某高考满分作文特辑里有一篇题为《人生难圆易成方》 (2013年湖北卷) 的习作, 以左右手难以同时画成方、圆这一现象引出“人生难圆易成方”的观点, 然后以陶渊明与李白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应该说“人生难圆易成方”是很不错的立意, 习作开篇的释义很清楚: “要做到为人处事坚持原则和灵活变通并重是很难的。”方, 就是坚持原则;圆, 就是灵活变通。但读过该文, 不明白作者到底是赞成“方”呢, 还是要贬低“方”;到底是肯定“圆”呢, 还是要否定“圆”。作者在事例的呈现及解析过程中, 对“方”和“圆”的解释与开篇并不一致, 甚至是混乱的。如说陶渊明的“方”是不愿献殷勤, 这样解释有些道理, 但既不全面, 更未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对做官者而言, “方”应该是勤于公务、恪尽职守、造福于民, “圆”则是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机械呆板、处理好轻重缓急等。另外, 既然要做官, 就应该遵守官场的基本规则, 比如接待上面来人, 是其基本工作;必要的穿戴、必要的礼节都是正常的, 这与“方”并不抵牾相悖。可以说, 在“方”与“圆”的理解上, 陶渊明还糊涂着呢! (其实是作者糊涂)

不少作文题材料的意旨明确, 命题者或借故事中人物之口, 或在引导语中对材料的主旨给出“一般化”的明示;而且这些材料中常常出现一些概念 (或称“关键词语”) , 对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作具体的诠释, 对概念间的关系予以清晰定位, 有了这样的“解题”才可能写出言之成理、言之有物的习作。

湖北卷作文题的核心句是“上善若水任方圆”, “善”是“方圆”的根本。“善”可以理解为乐观向上, 可以理解为对事业的热忱, 可以理解为真纯至洁的本性, 可以理解为对他人的关爱, 可以理解为宽容与接纳, 可以理解为豁达冲淡的胸襟, 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真谛的习得, 可以理解为对世间大道的彻悟。“方”可以理解为对做人处世准则的坚守, 可以理解为刚直不阿、正气凛然的气概, 可以理解为对法律规则的维护; “圆”可以理解为讲究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可以理解为不违反原则下的灵活机动, 可以理解为待人接物的包容、柔和、随顺。但无论如何, 不能将“方”理解为僵化、生硬、固执, 也不能将“圆”作为圆滑、世故的同义语。“方”“圆”都是褒义的, 是与人生充实、事业成功密切相关而互补的两个方面。当然, 还可把“方圆”当作一个词, 理解为外界环境的变化, 如此似更接近“上善若水任方圆”的本义。总之, 应该在对“善”有了明确具体理解的基础上, 展开对“方”“圆”的诠释与解析。

二、训练学生迅速捕获最佳“着力 点”的本领

中学生写议论文, 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行文的最佳着力点, 常常在无需论证的地方过度用力。所谓“无需论证”, 就是文章的基本观点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稍有些理性判断的人都不会怀疑它们的“真理性”, 所以写作时没有必要把重心放在这些观点是否“正确”或“成立”的证明上———当然, 如果作者在文中提出一个新观点、新看法, 或一个大众尚持怀疑的论断, 是必须要“论证”的, 且这种“论证”并不局限于“用论据证明”, 而应以“分析”“推理”“解说”“阐释”为主。但对大多数中学生而言, 写议论文更多的是把“公理”式的论断置于特定的背景下, 作“有自我特色”的解读。这个意义上的议论文写作, 其实是通过分析、说理, 让读者接受这一解读的过程。写作成功的关键, 是要准确发现最需展开阐述、最需要深入解剖的地方并进行“重点突破”。

一题为《有勇气方能成功》的“优秀作文”, 通篇只是泛泛地重复勇气 (或消除顾虑) 多么重要、可么可贵之类的句子, 只是列举古往今来一些名人 (戚继光、岳飞、、司马迁、哥白尼、袁隆平、张泉灵等) 因勇气 (或消除顾虑) 而成功的例子。某名师认为此文“内容充实, 论证有力”, 给出了很高评价。其实, 这样的习作只是在堆砌材料, 只是对“无需论证”的“公理”作表层的标签式解读, 根本不可能得高分。写议论文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 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 要抓住问题的关键, 才能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从最功利的角度, 这样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与众不同的文字, 才能得高分。

材料中老切割师的话就是材料的主旨, 也可以说是立意的最佳角度。他所言之“勇气”的具体内涵是去尝试实践, 是脚踏实地地做, 是在周密论证与精心准备基础之上的大胆与执著, 绝对不是莽撞与头脑发热, 更不是不计后果的蛮干。有勇气才能成功, 排除顾虑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样的道理绝大多数人都明白, 可以说属于“公理”, 没必要再翻来覆去地论证它们的正确性或重要性。问题的症结在于, 很多人对勇气的重要、对排除顾虑的重要心里明镜似的, 但往往事到临头就畏缩了、犹豫了, 所以要把行文的重心放在什么是勇气以及“如何”获得勇气 (或“如何”排除顾虑) 上。习作《有勇气方能成功》可作如下修改:对戚继光、袁隆平、张泉灵等人作各有侧重的解读, 指出他们的勇气或源自使命与责任感, 或源自对事业的挚爱, 或源自超强的实力。这样才能给正在犹豫、观望的人们以启发, 这样的文字, 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三、让学生学会追问, 做解剖麻雀的高手

有些作文题, 材料所提供的现象其实就是个靶子, 写作成功的关键是学会解剖这些现象。一篇题为《莫畏浮云终蔽日》 (2013年江西卷) 的习作, 文中“莫畏”式口号频频出现, 如“莫畏奥数难, 只要肯登攀, 苦战能过关”之类。看似很有气势, 实则不会产生多大的说服力。

其实, “怕”也好, “不怕”也罢, 都有前因后果, 要学会作一番“追问”。比如为什么“怕”?是自己天资不够, 还是努力程度不够, 还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 抑或是课程设置不合理?而原因又可分为主观的、客观的, 偶然的、必然的, 特别的、普遍的等方面, 其中有的是主要原因, 是决定性原因;有的是次要原因, 属于辅助性因素。找到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或者给人以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另外, 要能够由现象而实质, 也就是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样的现象, 由于行为主体的动机各异, 其所折射的本质有时可能差别很大, 有时甚至是对立的。准确把握现象背后的实质, 就能够获得对问题深刻的认识, 就能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做出调整、优化对策。

有些学生怕奥数主要是奥数“超基础与常规”, 这是课程本身的原因。另外, 由于奥数竞赛成绩近些年演变成升学的重要凭据之一, 很多学生出于功利目的上奥数班, 学得很苦、很累, 付出很多, 得不偿失。“怕”是现象, 实质则是悬空化的、唯功利主义“课程”对学习者精神与心理的摧残。如何解决这一现象呢?一是不要把奥数普遍化, 应该限于“适合的人群” (他们若写这个作文, 肯定会说:“奥数奥数我爱你, 就像老鼠爱大米。”) ;二是剥离附着在奥数之上、令其恐怖化的极端功利主义因素。

学生怕英语有自身的原因, 如语言天赋较差、英语基础不好, 也有教材、教师及考试的原因, 比如教材陈旧滞后, 教师教学呆板, 学习过程单调, 考试机械僵化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一是作为学生要学会调整心理, 不学显然不现实的, 这样会跟不上形势发展及社会发展的潮流。二是改进教材与教师的课堂教学, 尤其是教师, 不能一以贯之地以备考的姿态覆盖每一节课, 为什么就不能像那些深受学生喜爱的外教学学? 三是在学习评价上不搞一刀切。

中学生喜欢鲁迅作品 (包括语文课) 的比例不是很高, 原因有很多。比如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误解, 认为鲁迅的作品艰涩难懂, 且处处有玄机。而这些“误解”与多少年来神化鲁迅、教学中教条化鲁迅有很大关系。再如媒体及舆论的“超娱乐化”导向, 鲁迅被边缘化、被陌生化, 教材中鲁迅的习作大幅度瘦身, 教师教学中的处理又可能欠妥失当, 这些都可能让学生对鲁迅感觉有些“怕”。其实, 鲁迅所批判、针砭的思想与现象, 在今天的生活中仍然较普遍地存在, 其作品中的“正能量”正是今天迫切需要的。所以, 让学生对鲁迅从“怕”到“不怕”, 需要教师、社会等多方面的合力。

上一篇:「实践与研讨」幼儿教师如何参加观摩活动下一篇:2018年征兵政策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