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预算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不同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为研究视角,以精细化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事业预算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行政事业预算管理论文 篇1:

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要点

【摘要】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8月31日通过了《预算法》修正案,重新修订后的预算法(以下简称“新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作者对新预算法实施后行政事业在预算管理上应重视的几个要点进行了阐述,有利于单位管理层开阔思路,明确方向,有效开展财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 新预算法 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要点

为巩固我国近年来在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分类和预算公开等改革方面的成果,继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我国自2004年启动了预算法修订工作,在经历了近十年时间和全国人大四次审议后,于2014年8月31日通过了预算法修正案。新预算法展现了许多创新性的亮点,为预算管理指明了方向,也对预算管理提出了更具体、深入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预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面来看,只有深刻理解新预算法精神,准确把握新预算法对预算管理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开展单位财务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应增强预算法治意识,依法履行职责

我国《预算法》素有“经济宪法”之称,是各级政府制定财政政策、开展经济活动所需遵循的基本法则。关于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原预算法只对擅自变更预算、擅自动用国库库款、隐瞒预算收入和不按预算开支的行为做了简单规定。新预算法强化了法律责任制度,将法律责任从原来的3条3款增加到5条25款。如果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违反预算法规定,除了责令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改正,还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规定了具体的法律责任,包括降级、撤职、开除、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可见,无论是从责任条款的数量,还是从责任追究的程度来看,新预算法都大大强调了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应增强预算法治意识,自觉把新预算法的各项规定作为从事预算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严格按照新预算法的规定进行部门预算的编制、调整和执行,严禁出现预算编制粗编乱报、预算调整随心所欲、预算执行违法违规等行为。

二、行政事业单位应勤俭节约、讲求绩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新预算法第十二条规定: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预算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应将“勤俭节约”和“讲求绩效”充分结合起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治家治国之本。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百姓讲排场奢侈浪费、机关事业单位公款吃喝玩乐、地方政府建豪华办公楼等现象屡见不鲜。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奢侈浪费问题,新修改的预算法将原法中“厉行节约”和“勤俭建国”的规定统一为“勤俭节约”原则,要求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各部门、各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建设、装修支出;在预算执行环节,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不得铺张浪费,不得虚假列支。勤俭节约,是用好、用实财政资金,建设廉洁政府的有力保障。

新预算法多处强调了绩效管理,如:编制预算要参考有关支出的绩效评价结果,制定相关的绩效管理目标;人大出具预算审查报告时要就“提高预算绩效”提出意见和建议;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对预算支出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决算草案的审查重点是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绩效情况。可见,绩效管理贯穿了预算编制和审查、预算执行和监督及决算审查全过程,既讲求预算执行效率,也讲求预算执行效果。

因此,预算单位管理层既要关注预算执行进度、年终预算完成率,也要关注预算完成效果,如行政经费节约率是多少,项目完成结果是否达到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是否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花最少的钱办好最多的事,是成本效益原则的最优体现,也是百姓对公共资金使用效果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将“勤俭节约”和“讲求绩效”两个原则密切结合起来,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并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

三、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新预算法第六章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各部门、各单位是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执行主体,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执行,并对执行结果负责。这一条款的制定,一方面来看,是对预算单位预算执行行为的约束,强调预算执行行为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来看,又是给了预算单位管理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现其预算管理才能的机会。因此,预算单位管理层应考虑的是:如何做好单位预算执行。预算单位要在预算执行中担起主体角色,发挥积极作用,需要依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它能帮助单位管理者进行风险管理,规范业务流程,保障单位业务稳健高效地运行。虽然财政部在2012年11月已正式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此规范,但是至今为止,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还是很薄弱的,主要表现为:没有全面梳理业务流程,识别风险点;没有将制衡机制嵌入到内部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财、权;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没有好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加强内部控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仍是一种碎片式地控制管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不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新预算法下,预算单位要想当好预算执行的主体,承担得起预算执行的结果,就要重视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将其打造成预算执行管理的一把利器,用来规范单位的各种经济活动,保障预算执行合法合规,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四、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财政信息公开制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新预算法的第一条条款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并在之后的第十四条、第八十九条及第九十二条条款中对预算公开的内容、时间、主体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未依照规定对有关预算事项进行公开和说明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在此需要提请预算单位管理层注意的是,预算公开除了公开预决算相关信息外,还包括政府采购信息公开、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公开。因原预算法在预决算公开方面没有规定,所以部分预算单位对信息公开工作不重视,觉得可为可不为,或者是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及时。今后,预算单位管理层要牢固树立信息公开、透明的观念,除了做好新预算法要求的预决算公开、政府采购情况公开和有关审计报告公开外,还应不断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主动把百姓热点关注的内容和单位重大项目情况进行公开,如“三公”经费使用情况、部门预算500万元以上项目、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等信息的公开。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财政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告、新闻媒体、档案馆等途径,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全面、真实地公开信息,保障人民群众对财政预算的知悉权,自觉接受公众监督,规范财务收支行为。

五、行政事业单位应制定事业发展长期目标,做好中长期财务规划,编制三年滚动预算

新预算法首次提出,各级政府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这是一种新的预算机制,打破了以往要求单一预算年度内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讲求预算长期动态平衡。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如因政策需要,可以在编制财政收支预算时编列赤字,但应做好以后年度分年弥补计划。预算执行中如出现超收,原则上超收收入当年不安排支出,可以用来弥补财政赤字、减少政府债务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如果出现短收,可以削减支出或按程序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弥补。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按照“二上二下”的预算编报程序完成,是一种由下至上,逐级汇总的预算编报方式。因此,各级政府要做好跨年度预算平衡,并实现中长期预算平衡可控,首先需要各基层预算单位做好本单位跨年度预算平衡的具体工作,包括制定事业发展长期目标,做好项目调研、论证工作,科学编报中长期财务规划,编制三年滚动预算。拟定事业发展目标时若只考虑一个预算年度内能开展和完成的事项,容易导致急于求成,粗制滥造,急功近利等行为,不利于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品质提升和公共事业的持续发展。因此,预算单位应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制定长远目标,做好中长期财务规划。以深圳绿地管养为例,初期目标是达到一定的绿化覆盖率,之后是绿地分级管养,如今是着力打造绿地精品区和特色公园。显然,随着绿地管养标准的不断提高,财政经费保障力度需逐步加大。负责城市绿化管理的预算单位通过编制三年滚动预算,可以将城市绿化投入资金的逐年上升趋势反映出来,财政部门据此做好财政收支安排,确保财政收支预算年度内平衡或跨年度平衡。可见,预算单位制定事业发展长期目标,并做好与之相匹配的中长期财务规划,能为政府预算决策提供信息,有利于政府财政部门综合衡量财政收支配比,统筹兼顾,合理分配资金,确保跨年度预算平衡。

为适应经济形势,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新预算法对单位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要深刻理解新预算法精神,把握今后预算管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进一步规范财政收支行为,促进公共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含草案说明)(2014年修订)[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2] 财政部条法司: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改前后对照表[M].中国财政经济经济出版社,2014.

[3] 财政部会计司: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讲座[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4] 楼继伟:认真贯彻新预算法,依法加强预算管理[N].人民日报,2014-09-01.

(责任编辑:谌盼)

作者:高瑞珍

行政事业预算管理论文 篇2:

精细化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不同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为研究视角,以精细化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精细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引言:

从根本上来看,精细化管理指的是对组织的整体目标进行分解,以确保组织的整体战略能够顺利实施。简单来说,精细化管理指的是使用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标准来取代模糊且笼统的要求,通过这一方式来确保组织内部所有人均能够各司其职,为组织目标的达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现行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预算管理重视不足

当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许多工作人员并未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仅将其作为单纯的财务活动。在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并未真正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或应付交差或敷衍塞责,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2.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与单位的发展战略结合不够

当前,许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并未将其与组织的职能职责和长期战略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在完成年度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并未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预测和规划,或仅在去年的方案上进行修改,并未将人员、设备等因素的变化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从而导致编制的预算难以落实。

(2)预算基础制度及体系尚待完善

许多单位当前并不存在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或管理机制,预算管理工作均由财务部门负责,缺乏相应的协调与监督机制。同时,部分单位虽然存在预算制度,但并未对预算管理的标准、方法等进行明确规定,从而导致预算管理制度难以实施。

3.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编制预算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申请款项,而非基于职能出发以提供高质量社会公益服务为目的。因此,许多单位的领导层并未对预算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这一问题的影响下,预算管理工作存在“变味”、“走形”,对预算资金的合理配置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2)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约束力

由于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当前内部预算执行督促机制并不健全,因此无法对预算执行的效率加以监督和约束。在此背景下,突击花钱和随意变更资金使用的情况频繁发生,极大地阻碍了预算资金效能的充分利用。

(3)预算绩效考评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应用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未将预算考核结果与个人以及部门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同时也不存在相应的奖惩机制,这一问题的存在极大阻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不利于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

二、精细化管理在全面预算中的应用

1.完善预算组织体系建设

(1)完善制度体系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规章制度对自身的预算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在制定预算管理制度时,不仅应确保其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还应遵循繁简适度的原则。同时还应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明确相关人员的权责,从而为制度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2)实行分层管理机制

各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内部架构来推行分层管理机制(1),明确所有人员在预算编制、预算审查、预算协调、预算控制等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来对内部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以确保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应定期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3)合理运用外部监督。

单位可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来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从专业的角度来发现预算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从而帮助单位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管理结构,全方位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强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管理

(1)预算编制提前谋划

为了确保预算管理能与组织的长远发展目标相契合,在编制预算计划时,应立足于长远,从系统和全局角度出发来做好谋划工作,将单位抽象的发展战略分解成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指标和绩效指标,确保所有相关人员均能各司其职,为预算管理目标的达成贡献自身的力量。

(2)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

在编制预算时,应将单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以确保预算编制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3)预算执行中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应从预算支出着手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可充分利用电算化软件来对预算科目以及预算额度进行设置,在开展经济活动时严格按照额度来进行款项的拨付,如发现实际情况与额度设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应及时进行分析以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确保精细化管理的真正落实。

其次,应从预算执行的分析角度出发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该项工作通常包含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对单位的绩效进行评估,二是对个人的绩效进行评估。对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超预算或短预算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明确责任人,从而为执行人员后期工作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最后,应从绩效考核方面入手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应对考核目标、考核标准、考核指标等进行明确规划,以确保预算绩效考核工作能够有理有据地开展。各部门应根据要求定期向管理层汇报预算情况,并对预算执行信息进行整理。如发现预算执行中所存在问题,应及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制定纠正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偏差。除此之外,内审部门还应根据预算执行目标来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并予以落实,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考核相挂钩,以充分发挥绩效的约束和导向作用,从而鼓励内部人员能够积极主动的根据规定来执行预算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帮助其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水平,减少资金浪费,并为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提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知水平,并根据客观形势积极落实预算管理工作,从而为单位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秀梅. 论如何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J]. 当代经济, 2015(9):2.

[2]王丽霞. 精细化财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市场, 2016(6):2.

[3]蒋洁. 论如何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2):1.

[4]严桂兰. 试论部门预算精细化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运用[J]. 财经界, 2014(24):2.

作者:陈锐?罗润璇?刘光莉

行政事业预算管理论文 篇3:

浅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以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目的的社会组织,相较于企业来说,行政事业单位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各类公共事务的服务和监管重任,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群众,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都给予了更多的期望和关注。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其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能否实现,同时也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每一笔资金使用合理合法性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新预算法的出台和执行,推动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极大提升了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了其作用的发挥。但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围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行政事业预算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字: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随着行政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预算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甚至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基于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合理合法化利用,确保单位财务目标的实现,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这是已经成为摆在各类行政事业单位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预算内容及实行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预算内容

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预定的财务目标,确保资金利用的合理化,预算管理通常要借助于预算编制、业绩考核和内部控制来实现和完成。预算管理要贯穿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其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

从广义上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可以分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个部分。细分下来,收入预算又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含预算外资金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从支出层面上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支出预算要从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以及上缴上级支出等几个大方面来综合考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更多的职能体现在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和管理方面,其职能履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群众服务满意度甚至是社会稳定,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不断提升其内部管理工作,加强内部管理体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建设。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更重要的是,行政事业单位从财政制度上分析,通常都属于财政拨款单位,因此,如何提高资金利用率,将有限的资金科学合理化的使用,这些都是预算管理的工作内容。从一个层面分析,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也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建设、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此外,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也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国家还是群众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提升服务意识,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而加强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将更多资金用于社会服务方面。比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入,一体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开发等等,而这些目标都需要在科学合理预算的支配下才能够实现[1]。

二、行政事業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面

在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整个预算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换句话说,一旦预算编制不科学,也必然会对后期的预算执行造成影响甚至使整个财务目标无法实现。而且财务预算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内的每一个部门,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而从现阶段预算工作开展情况来看,预算工作缺乏全局性是主要问题。就是说,很多单位的预算工作仅仅局限于单位中的某一个部门,而没有结合单位全局,导致预算工作过于片面。另外,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方法还都在延续以往年预算金额为参考、结合本年度收支情况进行来年预算的编制。部门参与预算的积极性不高,甚至缺乏必要的调研和分析数据,使得预算的编制既缺乏合理性又不具备科学性,预算编制草率、质量不高,造成后期预算执行中很容易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阻碍本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形同虚设[2]。

(二)预算执行方面

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不合理是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缺乏严谨性的主要原因。由于预算编制方法的不科学,造成后期预算执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项目资金的实际使用数量超出了预算资金额度,而另外一些项目的资金实际使用量却远远低于预算资金。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旦监管环节出现疏漏,就会导致一些项目中,出现资金随意调整作为他用的现象,或者出现由于资金不足而申请追加预算的情况,造成预算管理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资金利用率低,甚至出现滥用、浪费的现象[3]。此外,为了便于后期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预算编制工作完成后,需要对各部门预算编制情况给予公开,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公示的预算编制内容通常包含大量的专业性内容,比如预算表格,很多内容如果不是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是很难看懂和理解的。造成的结果是预算编制公示的真正目的和意义都没有达到。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财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建立内部约束机制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加强对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从预算的编制到预算的执行过程开展严格的核对和审核。可以设立独立的预算监管部门,加强财政部门的统一领导,制定严格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对于各部门上报的预算编制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并将预算编制职责落实到人,一旦出现预算执行中出现资金闲置、浪费或者超出预算的情况,要依据情况追究预算编制负责人的责任,提高各部门对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

对于各部门预算的执行过程,预算监管部门要进行实时跟踪和反馈,确保项目资金合理合法化的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对于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预算超支或者闲置情况,要对该部门的预算情况进行严格审核,一旦发现非客观原因造成的预算超值,将不予追加预算,最大化的提高预算的约束力[4]。

(二)预算部门严格执行上级单位批复专项经费预算

对于上级单位批复的专项经费预算,部门必须确保经费的专款专用,严禁出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随意变更专项经费挪作他用的情况。对于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可由专门的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对于每一项支出都要做到有理有据。对于当年专项经费有剩余的情况,要对剩余资金做好统计工作,并将剩余资金纳入到统一的资金账户中。并深入了解资金剩余原因,对由于项目未完成造成的资金剩余,要在来年的项目执行中优先使用剩余资金,提高专项资金的利用率。

(三)优化预算编制方法,预算制定采用零基预算法

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是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合理性的基础。因此,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有效开展,必须要从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中跳出来,不断进行预算编制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所采用的预算方法也是有所差异的,各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目标,制定和创新预算编制方法。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方法作为单位预算编制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预算的制定不受以往预算情况的影响,而是以实际需求出发,结合财力状况开展预算编制,以此来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四)建立预算考核体系

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促进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考核体系的建立要依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的事业单位、不同的部门之间的考核体系的标准和指标是可以有所不同的,标准和指标的确定主要是结合单位和部门的财务目标。预算考核的范围不应仅局限在资金的利用率方面,还应该包括资金的流动比例、采购等方面。对于获得的考核结果,行政事业单位要加以分析,并将其与制定的发展目标相对比,以获取到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为未来单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结语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稳定和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为了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服务意识、服务水平的提升,必须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而财务预算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资金合理分配和使用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重视预算管理工作,不断创新预算编制方法、严格监督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的约束性,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申亚华.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12):13-14.

[2] 徐玲.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 2017(04):50-51.

[3] 覃艳帆.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 财会学习, 2019, 219(10):84+86.

[4] 袁軼男[1].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 纳税, 2019, 000(011):P.260-260.

作者:姜璐

上一篇:化工企业采购管理论文下一篇:现代工业设计特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