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舞蹈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数字化艺术的到来,如何把握机遇以拓展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不仅是中国民间音乐创作表演者的职责,同时也应该引起数字媒体领域的重视。“中国戏曲由主流文化迅速边缘化,一度在文化市场中缺少话语权”[1]。“戏曲危机”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字化舞蹈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数字化舞蹈艺术论文 篇1:

跨学科整合的“数字化艺术与设计”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摘 要]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形式,是一门新兴学科,而我国目前现行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适应这一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的学科特点,通过对培养现状的分析,在人才培养理念、学科构成、培养机制、导师组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跨学科整合的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关键词] 跨学科 整合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 人才培养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是20世纪诞生的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形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数字化艺术、智能CAD、计算机动画、数字娱乐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中外的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字艺术家以空前的热情进行着更高起点的计算机艺术创造,软件、数字娱乐等产业界人士也高度关注着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的创造成果,出现了诸如数字动画、数字音乐、数字舞蹈、数字美术、数字摄影、数字电影、数字博物馆等新的表现形式,以及网络化设计、协同设计、虚拟设计等新的设计方式,“后工业设计”应运而生。在后工业设计时代,数字科技、艺术、设计的高度融合,催生了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这一新兴的边缘与交叉学科。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主要包括以计算机、网络技术、数码技术、设计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相结合完成的艺术作品和产品设计,可以通过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产品等手段,从二维、三维、时空等角度进行表现。里面包含了各种信息的获取、组织、表征、设计、反馈等,是一个新兴的、复杂的研究领域。数字化的优点在于,它在制作和传输过程中不易丢失信息,而且,存储的信息量很大。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就是指用数字的形式表达、传输、设计作品或者产品的形式,它由于采用了新的形式而具有新的特点。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这一新兴学科,是在我国科技、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是数字科技、艺术、设计高度融合、高度交叉的产物,需要计算机、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专家的充分参与和协同工作,同时也要培养既具有很高的软件开发水平,又拥有很强的设计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这一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由于时间还比较短,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已初具雏形。

因此,探索跨学科、跨专业整合培养“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创新性人才的策略,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综合实力,提高这一行业的发展水平,缩短与国外高校的差距,培养跨世纪的高科技创新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的教育现状

从跨学科、跨专业培养人才方面来看,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近年来都投巨资成立了跨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集中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等不同学科专家的智慧,以促进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南京大学等纷纷组建了跨学科中心。

从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相关学科方面来看,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许多著名的高校都成立了从事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研究教育的基地,许多跨国公司更是投资于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有关的项目。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著名高校均设立了相关的学院或者系,开展相关的科研和人才培养,美国的好莱坞更是这一模式的体现。在国内,许多院校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均成立了相关专业或者院系,北京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了数字艺术设计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数字媒体系、北京电影学院的动画学院等,培养数字媒体设计、网络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等方面的人才。

但是,在研究方面,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全面的探索:①开展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方法学的研究,研究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的范畴、内涵、特点以及支撑学科等内容,为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②进一步开展艺术、设计的研究,探讨数字时代的艺术、设计形式;③进一步研究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如计算机图形学技术、智能CAD技术、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与概念设计(CAID&CD)技术、虚拟人技术、软计算技术等。

纵观国内各高校现有的在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方面的现状,我们认为,在思想、体制以及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思想不够解放,管理、教育体制不够完善。

2.具有跨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尚未形成。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目前正在进行尝试,还没有形成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

3.教学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不规范。目前,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因校而异、因导师而异,教学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还不规范。

4.师资队伍状况不够理想。一般来讲,导师很熟悉本学科研究领域的知识,而对于跨学科、跨专业而言,往往不是很理想。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教学、科研方面不相吻合的方面。

5.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还未形成。

为了适应国际发展需求,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于2003年审批成立了“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学科,设有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博士点以及硕士点。学科设有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实验室、产品创新课题组等基地,依托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计算机科学、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交叉领域具有很强的科研和开发设计力量,拥有博士后、博士、硕士等各类研究人员三十余人,目前已形成了数字化艺术、产品创新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与概念设计、虚拟人与新媒体、虚拟设计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等多个研究方向。同时,该学科点依靠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和“网络与数字媒体”专业,不断吸收新的研究生人才,朝着世界前沿目标培养创新性人才。

二、人才培养策略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学科成立以来,我们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了如下图1所示的学科构成体系以及研究内容。

1.跨学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理念

对于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又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而言,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语言、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等,而对于艺术和设计却缺乏应有的深入了解。因此,需要培养学生掌握和了解一定的艺术和设计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研究内容(如图所示)中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开展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技术、工具、手段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对于从事艺术和设计研究的学生而言,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内容”,如音乐、舞蹈、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段等,但是他们缺乏对计算机技术和设计技术的掌握和深入了解。因此,需要他们结合计算机技术知识,实现“内容”研究的技术化,达到培养目标。

然而,怎样将上述二者他们有效地进行整合,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意识和文化氛围,需要在管理、教学、研究中进行有效、深入的探索,找到一条既满足学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又能达到学校培养要求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几年的探索,目前这个学科点已经毕业了几位博士生和研究生,为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

2.跨学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机制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缺乏创新活力,创新性人才培养滞后是制度失衡所致,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与制度安排有余并存。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创新人才培养不力的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着手。变革旧的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招生政策、课程设置、考核制度、学位授予等。

(1)招生政策

跨学科培养创新性研究人才,必须打破以往的招生政策,鼓励交叉、多学科人才来报考。因此,在招生政策上,我们鼓励相关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文学艺术、工业设计、心理学、数学、管理学、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学生报考。同时,在入学考试试卷的设计上,我们针对不同的培养方式,设置了不同的试卷,以吸纳有利于发展本学科特色的人才。

(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体现。跨学科培养人才要求课程设置既要宽口径,又要具有深度。不仅适用多学科人才来选课,拓宽知识面,开展交叉研究,同时又要注重一定的理论深度,满足学生的研究能力。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的整体资源,选修与研究相关的课程,拓宽知识面和加深研究深度。

目前,本学科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前沿、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技术及应用等学位专业课,计算机图形学与CAD方法、虚拟环境及应用、虚拟人技术及应用、数字文化与媒体网络、非语言艺术、感性设计与工程、网络化艺术与设计、模糊计算及应用、计算机动画、非真实感图形学等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培养计划来选修有关课程;同时,鼓励学生根据培养计划跨专业、跨学院选修相关课程。

3.考核制度

考核是学科培养的一大重点问题。跨学科培养人才不同于单一的考核方式,它必须是多向的。它包括两个层面:硬性层面和软性层面。

硬性层面主要针对论文进行要求。博士生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必须进行严格要求。因此,本学科的学生既要达到学校、学科的要求,在学科认可的一级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论文被SCI、EI、SSCI等检索;同时,毕业论文也要达到导师认可的水平等。

在软性层面上,本学科点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或者举行学术讲座,举办相关研究的学术报告,提高学术水平,增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

3.设置导师组,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在研究生培养上,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现在还是采用由一名专家教授带若干名研究生的方法,这种状况往往会导致研究生视野狭窄,并且可能只会注意到一家之说,而忽视了各家学科理论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培养跨学科的人才。

在数字化艺术与设计领域,我们正在积极探索跨学校、跨实验室、跨学科实行导师组的形式。同一博士生实行以一名导师为主,同时配上一名或者两名相关领域,或者交叉领域的副导师,实现多通道培养研究生。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4.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培养渠道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学科成立以来,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中科院计算所、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浙江大学体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实验室等建立了合作机制,利用多学科优势培养跨学科高级人才。

本学科已经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实现两校合作培养,浙江大学授予学位的机制。目前,本学科正在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有三名,毕业了一名。

另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CAD与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计算机动画与数字娱乐专业委员秘书处均设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并于2004年10月主办召开了“首届智能CAD与数字娱乐学术会议”,在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智能CAD等领域开展了相关的探讨。这两个专委会的设立,将会为本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2004年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届国际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与概念设计”学术会议设立了数字化艺术与设计专题,对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并在大会上决定以后每届会议上均设立这一相关专题。

三、结语

随着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的发展,国内正在努力打造新兴的行业——动画、漫画、游戏。如北京、上海、长沙、武汉、成都、杭州等都在着力打造动画、漫画、游戏基地,杭州市还在2005年6月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对这一行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与此同时,国内在这方面的高级人才却十分奇缺。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学科对于培养高层次的综合性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罗仕鉴 陈杭渝 孙守迁: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途径探讨[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2,6:76~77

[2]孙守迁 黄 琦 潘云鹤: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研究进展[J].中国机械工程,2004,15(12):1115~1120

[3]张 英 董俊国 高成云:交叉学科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摇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2~3:24~25

作者:段健平 张金钟 罗仕鉴

数字化舞蹈艺术论文 篇2:

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戏曲发展的几点启发

摘 要:随着数字化艺术的到来,如何把握机遇以拓展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不仅是中国民间音乐创作表演者的职责,同时也应该引起数字媒体领域的重视。“中国戏曲由主流文化迅速边缘化,一度在文化市场中缺少话语权”[1]。“戏曲危机”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浅谈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原始形态和被引进新媒体技术而产生的新的民间音乐艺术形态,进而探究中国民间音乐与新媒体整合的必然趋势和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戏曲 数字音乐 新媒体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戏曲艺术由从勾栏到厅堂,再进入了剧场的舞台艺术,发展到今天的戏曲小品、戏曲电视剧的银屏艺术。为了发扬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戏曲工作者不断的创作符合现代社会进程的戏曲作品。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戏曲仅在传播载体或作品本身题材上的更新,还不能完全使我们的传统艺术走出困境,背负着传统的表演模式和古老的历史故事的戏曲艺术不断遭逢着“生存”的危机。高科技的视听艺术是否取代传统戏曲?戏曲艺术的生存空间将如何把握机遇以拓展?都将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1 “传统艺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我们正在走进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信息的流通空前活跃,数字化已经逐渐蔓延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角落。艺术的超时空性,多维性和多样性的交融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艺术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随着数字化不断创新的进程,各种视听艺术形式层出不穷,艺术的功能不断扩宽加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正给中国的传统艺术带来了新的契机。

1.1 新的戏曲艺术形态

对于戏曲的传播来说,“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新媒体艺术的盛行,不仅为继承发扬中国古代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在数字媒体产业化模式的进程中,戏曲艺术也在改变传统的创作模式和欣赏模式,与其他媒体行业交互合作,彰显着戏曲艺术的魅力。

“新的传播媒介与传统艺术的结合必然碰撞出不同于原来的艺术形态”[2]。如戏曲电视、网络戏曲、手机彩铃戏曲、影视戏曲、游戏动漫戏曲等,它们是数字媒体产业链中具有巨大潜力的一员。

而“2007上海电子艺术节会展”的“新视觉电子音乐会”更是一次打造新感受戏曲剧场的大胆尝试。它结合音乐、视频、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类型,运用视听多种高科技打造的一场三维立体的音乐会。它以中国文化遗产昆曲为音乐的基本元素,以“节奏”作为贯穿整体结构的主线。并通过不同段落的表现形式,力图多角度诠释“节奏”的内涵。观众们可以通过听觉与视觉,感悟音乐和画面的律动。整场音乐会都是用一种“交互式”的制作概念,向听众展示新媒体艺术的魅力。

这次音乐会打破了传统音乐会单一的听觉欣赏模式,在视觉上运用的景观装置、影像装置等多种艺术装置作品,加入演员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接受了视觉和听觉上多重的艺术享受。它是电子、数码、光影等技术和音乐、美术等创意的结合而产生的新形态的艺术作品,是传统艺术和现代技术结合大胆尝试,带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1.2 戏曲紧跟着科技发展的脚步

技术的发展绝不是戏曲艺术的绊脚石。人们可以发现从音乐会、演唱会、唱片、影视音乐到新视听电子音乐,从电子琴到合成器,再到数码工作站,音源、采样器、电脑等直接使用于乐队的现场表演,从多媒体运用到新媒体技术的融入,无不是科技为音乐开拓了更为多样和广阔的表现空间。运用最新的高科技电子技术可以将为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进一步传承发扬开阔广阔的空间,奠定技术基础,提供新的表现形态,如二维三维影像的捕捉与再现、虚拟现实技术、交互式电子音乐技术、实时音频与视频处理技术、多声道音频技术等,以耳目一新的形式,突破传统构架,使其成为一部既深含民族文化底蕴、又具有当代都市气息的艺术作品。

2 新视听的戏曲艺术发展需要多个领域交互沟通,共同努力

新视听戏曲是文化、艺术及数字技术三个领域的综合交叉艺术。它的生产发展需要多个领域的共同努力,即戏曲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伺服者。

2.1 戏曲创作是新视听戏曲发展的基础与核心

新视听戏曲不仅仅带来传播方式的改变,其本身也需要注入新的血液。继承传统,结合社会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作具有时代感的戏曲艺术,是对戏曲一线人员提出的新要求。艺术本身随着载体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戏曲的创作必须与社会现代化相结合才得以继续生存。

2.2 戏曲表演者是戏曲艺术的第二创作者,由他们将纸上的艺术呈现给人们

随着戏曲现代化的进程,戏曲艺术品种不断丰富,戏曲表演者也分为了两个领域即戏曲演员和戏曲数字技术人员。首先,电视剧戏曲、MTV戏曲的发展要求演员具备新的表演素质,戏曲不再是纯粹的舞台表演,演员一味追随古老的表演形式,已无法将戏曲的时代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其次,戏曲艺术还发展了FLASH戏曲、三维戏曲等现代数字化表现形式的艺术品种,从而带来了戏曲表演者的多元化。数字技术人员根据戏曲作家的谱本直接进入第二创作阶段,将声画数字化展现给受众。如电子人声合成或纯电子唱腔的音频制作,二维或三维的非真人演绎的视觉效果。这些都大大加强了戏曲的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数字技术领域的创作者就需要加强对戏曲剧作的解读能力,或与戏曲作家产生共鸣,贴切的或更丰富的表现戏曲内涵。

2.3 屏幕或互联网是新视听戏曲的传播载体

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都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条件。然而网络上各种流行元素的汇集,戏曲艺术占的比例却是少而莫甚。因此,在政府给予戏曲互联网传播的支持与鼓励的同时,还需要文化传播和数字技术领域人员加强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大戏曲艺术的信息量,给人们提供更多的观赏机会。

2.4 戏曲的伺服者指从事戏曲艺术的理论研究、教育事业等为戏曲发展服务的人员

在信息流通海量性、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交互行为空前活跃的今天,数字戏曲这一新艺术的发展更需要正确的理论为依据,新人的培养为支柱。戏曲理论家,教育家的正确引导,新一代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都将有助于优化数字戏曲的创作,提高受众的鉴赏水平,创建戏曲艺术良性发展的社会氛围,最终完善数字戏曲的发展。

同时,我们在享用数字技术给传播戏曲带来便利时,还要注重不同门类艺术的整合。只有多种艺术领域在发展专业本身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数字戏曲的多媒体产业化才能得到发展,我们的数字戏曲才有可能在互联网上与其它的流行元素相抗衡。

3 结语

当代的戏曲不再是乐谱上平面的艺术,唱片、无线广播中纯听觉的艺术,电视里单向的视听艺术,而是摆脱守旧的单一的传统模式,发展成为集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性的综合艺术。技术是艺术发展的催生计,为艺术的前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走数字化道路,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戏曲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谢艳春.二十一世纪戏曲生态形式[EB/OL].http://blog.sina.com.cn/xieyanchun11.

[2] 许行明,杜桦等.网络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07.

作者:陶蕾伃

数字化舞蹈艺术论文 篇3:

“艺术技术”之“Pixel艺术”

[摘 要] 作为媒体艺术的一种和文化存在的形态之一,数字化影像媒体艺术是当代媒体艺术中最具活力的表达媒介,与传统影像艺术领域里的“影像”不同,数字化影像是以二进制数字编码的“Pixel”单元为中介的计算机编辑对象,这就为“作品”融入“艺术技术”的理念提供了多种可能和行动的“地方”。事实上,当代影像媒体艺术早已被艺术界当作新媒体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数字艺术大家庭门类当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来加以实施创作的艺术作品和行为,从媒体生态变动和人文艺术形态的角度,探讨数字化语境下影像媒体艺术建构的特点及表达的逻辑。

[关 键 词] 数字化影像媒体艺术;“艺术技术”的理念;“Pixel艺术”

受20世纪以来第五次信息革命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影响,人类媒体生态系统加速了向数字化基点建构的步伐,建立起了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通讯手段的媒体生态系统,“数字媒体”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媒体和“新媒体”。然而,随着新媒体、新技术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普及,促成了人们沟通、交流的共同体——网络社会的出现,文化重点因此而转移到了数字化通讯的文化时期;加之机器由动力、技能向信息处理的方向演化,并向人类合作伙伴关系的转化,日益强大,且“多才多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机器,人机对话势在必行。

数字通讯的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在社会层面上使用的语言方式,一种“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成为我们生存环境极为重要的部分” [1]。作为人类用于取代传统手工记录、呈现与表达的媒介,“Pixel”因素因此而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主导地位。在“艺术技术”的理念下,当代影像媒体艺术正成为这一系统中最具活力的表达媒介和主要的承载着。

一、“虚拟”与“标新立异”的本色

当代媒体生态系统由传统的物质性基础向数字化基因的根本性转变,改变了传统影像艺术领域里“影像”原有的概念和范畴;“虚拟”结束了影像本体论的时代;“新媒体艺术”激进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到了媒体艺术创作的观念和行为,建立起了一种以技术文化为出发点的,以“标新立异”为本色的媒体艺术形态——当代的影像媒体艺术。

(一)数字化影像媒体艺术已然脱离了它本体的系统

与巴赞所阐述的影像本体论相一致,早期的镜头影像是以“再现”为目的,人们怀以“物质现实的复制”和“自我观照”的影像观阐述影像的本质。然而近年来,数字技术对影像生成方式的革命性改变,使影像已不需再要任何一种客观存在的,摆放于镜头之前来力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本体,转而成为计算机与人脑的直接关联下的产物。这就为影像艺术天马行空的造像及想象提供了多种可能和手段,如电影《阿凡达》中半人半兽的形象创造。“虚拟”正成为当代媒体艺术区别于传统视觉艺术最为明显的艺术特征。

另外,影像信息数字化的处理以及像素化的呈现与表达,影像媒体艺术的创作行为也将和应用信息系统开发、计算机程序编制等非艺术的属性融为一体,这又为“影像”多元化的处理和实施艺术的行动提供了其他的可能,如,交互、遥在、编程等。这里套用一句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话来说就是:“数字即艺术”,抑或“艺术就是数字”。在“艺术”“技术”理念互为倚重的语境下,当代影像媒体艺术已然脱离了它本体的系统,转而进入数字艺术和观念艺术的系统里。

(二)与新媒体艺术创作思想激进化的联系

新媒体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之一就是为非主流或反主流的作品提供了发表的空间以及与受众互动的可能。尤其是网络社会和新型消费社会的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现实社会鞭长莫及之处,这就为媒体艺术的激进化提供了作品交流和展示的环境,并建立起了一种艺术本身的“文化”价值,也许“作品”并不包含应该和必须实现的某种目的,但它确实拥有这种功能,即作为美学的、情感的或政治的、探索的开放领域。

而从媒体生态的角度来看,激进主义与新媒体有着天然的联系;激进主义者往往将推动非主流与反主流的各种媒体的运用和发展视为己任。加之艺术世界本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由形态各异、性质有别的作品组成,如达达主义绘画否定一切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废除绘画和所有的审美要求”的艺术作品,它们通过对已有素材、材料加工、重构完成创作;激浪派艺术家们则在达达艺术基础上推动的跨学科、跨领域融合,结合新的媒体及科技进行艺术的表现 [2]。正如韩国艺术家白南准所发表的宣言《电脑化艺术》中所鼓吹的:艺术应当拥抱信息社会中的技术。而“数字社群”则将焦点放在那些对人类沟通方式产生影响的大胆创想之上,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创作的自由性,或强调技术或创造贴切的社交软件,由此产生的“艺术作品”当然激进,但对新媒体艺术家来说,重要的不是它像不像艺术,而是一种新的观察角度提示。

(三)信奉与传统媒体艺术迥然有异的美学原则

从艺术生态的角度来看,艺术世界是以“美”为主导的。人们希望美的事物长存,因此诉诸了可以使作品保存的媒体,并以此在艺术世界中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程序。如传统影像领域艺术里的照片、电影胶片等。但是,由于它们都是以物质性的介质为载介,这就使“影像”一开始就成为一种固定的形态,作品更多的只能是在与绘画相似的地方展开行动。

然而,受媒体生态变动和新媒体信息体流动化取向的影响,数字艺术则信奉与传统媒体艺术迥然有异的美学原则 [3],即偶然性原则,Pixel化原则,数据库原则。其中偶然性原则反映:艺术作品已不再是计划性的产物,有着极强的偶然性,如交互性影像艺术作品;Pixel化原则强调:艺术作品也不一定是有机的整体,更多的是信息碎片瓶贴、交错呈现的结果,如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建筑投影艺术和高科技舞台表演艺术等;数据库原则体现:艺术作品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形态而是依据表达需要的整合,如影像装置艺术,作品必须根据不同的展示条件极其所处的人文环境来调节、规划、重组各要素间的关系,使作品够满足呈现与表达的需要。

数字时代信息体的流动化取向打乱了艺术作品原有的信息秩序,冲击了原有的艺术观念,使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满足媒体艺术传播的需要;新技术已经提供了影像作品以新技术进行创作、利用新媒体途径进行传播。因而,当代影像艺术信息体的“流动化”成为令人瞩目的另一个特点,演绎出了新媒体艺术对于真、善、美有别于传统媒介艺术的观念和价值。

二、“虚实同源”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艺术创想

人类文化艺术史一直伴随着地域和时代的背景而改变着其形态,其中科学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媒体生态、语言建构、个性与时代的气息则是判断媒体艺术价值重要的三个支点。

(一)数字艺术门类当中的影像媒体艺术

当代媒体生态系统环境下,虽然有时我们看到的部分影像作品可能还是以物质性介质来呈现,如,印刷品、相纸打印、胶片电影,但这时的“影像”都已经过数字技术的转换和处理。可以说“影像”作为一个独立媒体艺术语言的时代已将成为历史,并逐渐向混合媒体和跨媒体的方向演变。

如要对影像媒体艺术进行细致、准确的分类界定,实属难矣!

不过,如从字面上理解,影像媒体艺术就是由光影和图像构成的艺术。其不但涵括了传统影像艺术领域里的照片、Video摄像、电视、电影等艺术形式,还包括数字时代的摄影、摄像、数字绘画、3D建模、动画、全息影像艺术、游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编辑的Pixel形象,即一切以数字技术虚拟编码的,以“复制影像”为创作起点的对象。但依此分类的部分“作品”多为纯艺术领域之外的大众性亚艺术的活动或娱乐行为。

而在虚拟现实与呈现的系统里,影像虽然也是数字编码在物理意义上的呈现,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但可以满足科普、科研、文化、医疗、商品等领域认知的需要,并成为军事、体育、汽车驾驶等教学体验训练项目高效且低成本训练的工具。其是能够借助“技术”直接切入世界空间的真实、提供精确的复制原版,让虚拟与现实合二为一,并能实时具体地进入人的思维程序,成为感性的思考参照系。

如将影像媒体艺术归属于数字艺术表达的系统里,与绘画、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媒介艺术的功能类似,但其是搭建在最为开放的平台——新媒体平台的艺术,因而适应更多的可能,如感应、编程、机械、网络、游戏、剧场、装置等。其核心价值集中地体现在广泛的跨行业、跨门类,吸收任何有用的形式中的技术和理念,呈现出各异的形态,以非传统的表达方式,产生新的观感、新的视觉、新的体验,对此媒体艺术家将大有可为。

当然,当代影像媒体艺术除了可以是独立的艺术作品创作之外,在商业和应用领域潜力巨大,如地产、零售、快消、旅游、酒店等。近年来在中国人最为关注的“春晚”以及电视、电影、广告、演唱出会、产品发布会、科技博览会、运动会等也都会用到这个媒介,市场潜力非常之大,且势不可挡。

(二)数字化影像媒体艺术“虚实相生”的意境结构

数字技术从最初运用的领域“数值计算”延展至编码现实世界的虚拟,从此影像媒体艺术变得更加多元化。

数字化影像媒体艺术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虚像艺术和实像艺术的倾向,它们并存于数字艺术表达方式的当中,这与绘画中的虚实关系类似,但在“Pixel”呈现与表达的系统里则更加把虚像极致化。虚像和实像本身并不存在艺术价值的高低之分,而在于二者在精神上的结合与感受的统一。虚实同源:不是讨论虚实表征的问题,而是讨论虚实人文精神的问题,即媒介转换信息和切入思想的问题,以及“作品”创作理念所反映出来的时代气息与价值判断。

“虚实相生”的关系,可以说是新媒体艺术意境的结构特征。法国里昂M/ Claire B公司创作的“Pixels艺术”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014年,M/ Claire B公司为我们所呈现的保时捷MACAEN S 3D发布会上,这虽然是一个商业性极强的艺术表演和广告行为,但其“作品”中,技术当面,舞台导演Adrien和Claire使用自编软件eMotion制造出来的虚拟却有着逼真的视觉效果,并与真实世界的信息相结合产生碰撞。作品利用新的媒介,如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转换经典,切入现实及未来,彰显数字化时代视觉艺术虚实相生的魅力及其不同的感受和喜悦。

另外,数字时代不仅造就了新的视觉语言表达方式,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从未有过的数字时代的观众,我们不得不承认观众接受心理的改变对影像本体论的心理基础造成了巨大的重构,即对现实理念的重构。2010年3月9号晚间由日本世嘉公司举办的一场名为“初音未来日的感谢祭”“初音之日”(Miku’s Day)的全息投影演唱会,演唱会使初音未来成为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制造出来的虚拟偶像。演唱会有近3000张门票在瞬间被一抢而空,场面异常火爆,同时演唱会当晚更有超过3万名的忠实“粉丝”通过付费的方式在网络直播中观看了整场演出。事实上,从初音未来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上来看已经超过了部分日本本土的一线演员,这一现象说明:在“真实”与超现实的现象当中,“现象”首先迎合了现代观众的视觉快感,从而实现“真实”的审美意义,同时也印证出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所阐述的“现象的真实”将大于“感知的真实”的观点。

(三)新技术、新媒体与新感受的定见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经说过:“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是共同发展的。”因而,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关键在于艺术创想的基础之上,融入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理念。它包括:新的技术、新的媒介、新的感受以及对传统的兼容与合并,但合而不同。至于“新技术”在媒体艺术领域的运用是否符合已有的艺术模式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融合了一个新的技术,如以激光、全息与光效应艺术为代表的物理科技艺术;以像素、计算机图形技术与虚拟影像、信息整合体现为代表的数字信息化艺术。新的技术也会带来不同于其他媒体的语言结构,这种语言结构可能带来新的感觉,如必须由观众参与的交互动态影像、高科技舞台表演艺术、遥在技术等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于以往的空间思维和伦理关系。

Adrien M/Claire B为我们呈现的另一个互动表现艺术Pixel就是一个新技术与新感受的定见:“有机的、动态的、稍纵即逝的、随机的、感官的。”该作品以真人灵活的舞蹈配合3D光雕技术和近乎完美的投影,相映成趣,融合成了一首流动的诗,美轮美奂让人备受感动。“作品”中传统的舞台布景不复存在,被高度符号化的像素点阵显示屏幕所取代,表演的主角“人”与符号系统的主角“Pixels”争锋相对;数字规则Pixels所呈现的光影、线条,经过技术的处理与设定,在舞台上和人类肢体语言显得相得益彰。Adrien和Claire的“像素舞蹈”不失为一种富有人文关怀的艺术创想。

总之,“艺术技术”的理念反映数字时代媒体生态系统变动及媒体艺术语言建构的特点,与此相对应,当代影像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有着太多重合的部分,等同于新媒体艺术的概念范畴。在虚拟的世界里,“技术”作为转换语言的手段,反映的是当代人文生态系统条件下技术文化的特质;而“虚实相生”的关系,则体现了当代媒体艺术意境的结构特征,其还是一种富有人文关怀的艺术创想和行为。

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其效应比比皆是,部分媒介艺术创作者出现了“轻”艺“重”术的创作思想,从艺术生态变动的角度来讲,无可厚非,任何历史阶段的艺术形式、技术都是表达语言建构的重要支点,但对于媒体艺术创作而言,技术只是艺术家选择自己艺术表达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说选择了某种技术手段艺术作品就具有当代性,这也不是必须的策略。更为重要的是创作者如何理解、把握、使用这一媒介传达出想要传达的信息,转换出不同的感受与新的思想,并赋予这种科技色彩、现代感极强的艺术形态语言以新的文化观念、新的审美经验、新的表达逻辑。

参考文献:

[1]孟建.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A].许江.人文艺术[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杨华,任丙忠,高明武.新媒体艺术之互动影像装置艺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3]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作者:孙衡

上一篇:结构造型建筑学论文下一篇:班主任家访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