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精细化德育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文明行为教育是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越来越看重员工素养的今天,文明行为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校实行了精细化德育管理,加强学生从业文明行为的教育指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育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人才,以更好地符合现代企业文化的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精细化德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中职精细化德育管理论文 篇1:

德而立信 技而立命

2010年6月27日,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主持下,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表彰暨经验交流大会在天津召开,表彰了200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先进集体”和304名先进个人获此殊荣。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和一线现代产业工人的重要渠道以及人力资源强省建设的重要载体,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重大使命,而其德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产业大军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两个文明”的建设。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影响深远。

浙江省历来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和谐局面。各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具特色,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相得益彰、互相促进。本期特别策划聚焦此次获奖的6所中职院校,介绍各校在德育教育上的成功经验和特色亮点,以供交流。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企业文化的日臻成熟,让企业更加注重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技术功底,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更好地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浙江是制造业大省,每年的技能人才缺口数以万计,作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浙江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开展较早,形式上兼有厚重的积累和巧妙的创新,如德育课程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准军事化要求、校园文化构建、生态德育理念培育等。因校制宜地采取最适合自己的德育教育模式,这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得以成功的经验。

●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学生的事学生自己说了算

创建于1957年的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坐落在风景秀美的温州景山脚下。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所拥有世界各地华侨校友和国内外技能人才的市直属公办学校,以其严格的管理求得了长足发展。学校充分利用“侨领”资源,实施了“立足温州,背靠世界,走向全国”的战略。

学生自治管理:他管是为了自管

校团委、学生会以及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被称作该校德育工作的“三驾马车”。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要求时方可实现,只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温州华侨职业中专确立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学生才是学校的真正主人,强调“参与、竞争、合作、发展”。为了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实行零门槛制度,只要有某一方面的专长或管理方面经验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加入。

学校管理头绪多且杂,仅靠老师的力量不够。为确保各班级有效自主发展,落实学校管理目标,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对学生的情、意、行等自我控制能力进行量化考核评估,让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学会自我认知,自我教育。以晚自习为例,实行学生自治管理后,每个班均实行流动卡制度,每班一卡,学生有事出门需经学生自治委员会人员批准后持卡方可离开教室,学生如此轮换出入。全由学生自治委员会在值班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管理,不仅节约了人力,而且全校秩序井然。温州华侨职业中专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靠的就是全体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学生管理上力求做到“他管是为了自管”,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学生自治”培育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土壤,为学生张扬个性构筑了平台,该校师生在近几年参加的全国、省、市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该校选手2007、2008年在重庆和天津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烹饪技能大赛”中,连续两次摘得桂冠。如今在当地流行着这样的说法:读普高就到一中,读职业学校则首选“侨中”。

班级自治管理:发挥集体智慧

学校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方面的动态综合管理过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证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温州华侨职业中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运用规章制度进行监控。同时学校推行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做班级管理的主人,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每一个学生都是管理者,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人管,每一件事都有人做,使更多的同学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使其责任心和自觉、自制的品质得以发展。有一次一个学生因头发长被检查员发现,双方在头发的长短界定上产生分歧,刚好邱永飞校长路过,学生让校长评理,检查员说发梢盖过眉毛需要理剪,校长对检查员的观点予以支持。

传统的管理模式否定学生的主动性,现代的管理则认为,学生既然是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是学校的成员之一,他们就有权利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这样也能更好地监督学校工作。为此,温州华侨职业中专建立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定期对各科教师进行民意调查和综合测评,并通过教务处、政教处进行反馈。各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干部,适时收集班级信息,定期反馈给教导处,以督促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工作,并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该校在让学生参与校政管理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这是学生自治管理的高层次,有着相当的难度。温州华侨职业中专开展系列活动,如“假如我是校长(或班主任)……”的大讨论和座谈会,畅谈食堂管理,双休息活动,差生管理,艺术节等,让学生参与校务管理,使学生有机会、有兴趣接受自我教育,不断强化学生主人翁精神和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感,提高了学生的自治能力。

完善的自我管理是德育管理活动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学生自治”则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升华。温州华侨职业中专德育工作的成果就在于: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体验德育情感,通过美的教育,反思、感受道德生命。让学生参与管理,德育的氛围不再沉闷、严厉,而是充满活泼、快乐和温馨的。

●杭州交通职业高级中学

——渗透融合模式下的先行者

杭州交通职业高级中学成立于1991年,属于省级重点职高,规模不大,但口碑极佳,每年就业率近百分百,并拥有一支师资、师德俱佳的教师队伍。自建校以来,该校一直在德育方面进行着积极而广泛的探索,其中将道德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渗透融合式”教育模式更是取得了显著成果。

“所谓渗透融合式,是指通过渗透达到融合的教育方式,渗透是道德教育的过程,融合则是目的。”学校党总支书记金宏老师自豪地向记者解释。学校将教育的主客体有机结合,从“传道”“授业”“解惑”三方面着手,全面展示了如何在职业学校中实现德育教学与专业培养的渗透与融合。

“三点一线”相交融

三点即学校、家长、学生,一线即如何培养学生成才。

青春期是心理断乳期,学生正经历着从少年到成人的轉变,如何做好教育与引导工作成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多年的教学积累过程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三点一线”的教育模式,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开导学生自教,并辅以家庭教育为支持,实现相互交融,从而更好地培育学生成才。“我们每个学期的首月,都会对学生进行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金宏老师告诉记者,“毕竟法律是道德底线,是对行为的外在约束。只有让学生明白‘可为’‘不可为’的界限和区别,才能更有效地防止学生触及法律的高压线。”

金宏老师反复提到了整个模式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即家庭教育。为了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学校特别开展了家长培训活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该培训由学校领导直接负责,家长、学生与班主任共同参与。如高一上学期的主要内容为“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指导”,高一下学期为“专业技能指导”,高二上学期为“专业升级指导”;高二下学期则是“实习前期指导”……

企业与专业挂钩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融入企业,学校引进企业5S管理理念,用管理企业的方式管理班级,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良性过渡。近年来,学校每年都会邀请大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毕业生开展讲座,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了解企业要求。

脱胎于企业文化管理的班级文化管理,是杭州交通职业高级中学一以贯之的德育教育载体。学校坚持开展以“班级专业文化特色”为主要内容的“温馨家园”评比活动,为学生创造适合成长、适合成才的优质环境。以班级格言为风向标,促进学生端正自己的态度与习惯,班主任亲自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观摩学习,用主动接近企业的方式寻找班级建设的目标与方向,使学生自觉向格言所要求的目标靠拢。

重视就业前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未来,学校拨专款抽调有经验的教师、聘请相关专家成立了“前景职业咨询室”。除了在简历和面试方面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外,咨询室还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明确自身的优劣势,并由此制定5~10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使学生的职业发展更具目标性、阶段目标和可操作性。

在“前景职业咨询室”的支持下,学校还创建了“爱车精品屋”这一传承式的学生创业团队。从产品定位到销售管理等一系列环节完全由学生自己负责,以模拟实战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做好踏入社会前的经验积累,培养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校、家庭和学生相融合、企业文化与班级氛围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作为一所建校尚不足20年的学校,能有如此发展实属不易。杭州交通职业高级中学本着对学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十几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耕耘在职业教育这片沃土上。

●新昌县大市聚职业中学

——农村职教的一枝奇葩

天上大雨如注,学员们在操场上摸爬滚打,口令之声此起彼伏,始终没有被雨声淹没……大市聚职业中学办公室主任潘闽怀介绍说,这是当地企业在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特训。由于该校的准军事化管理德育模式成效显著,企业也想利用该校的校园文化、师资力量、育人理念、管理氛围对员工进行渗透和熏陶,培养他们钢铁般的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校四周除了农舍田园,没有一幢像样的高楼,教学设施也显得简陋。这所没有任何地域优势的农村职校,却以独特的管理彰显了个性魅力:在近10年时间里,学校教师人数增长14倍,在校学生数增长20倍,创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昌速度”,又奇迹般的在5年时间里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国”字号荣誉,在当地被誉为“山城的西点军校”“企业的黄埔军校”。

大市聚职业中学德育工作特色鲜明,以准军事化管理为抓手,实施体验式德育教学,培养学生整肃端庄的行为习惯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探索与企业员工职业素养要求零距离的德育管理机制,按照部队管理模式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参照部队生活开展文化活动,从仪容仪表到组织纪律,甚至早起晚寝都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每年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接受为期20天的高强度、严要求的军事训练,这是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纪律观念的第一课。白天进行队列训练,晚上结合军训开展德育专题讲座,要求学生做到“服从、严格、责任”。学知识、学技能固然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但良好的行为规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大市聚职业中学把细节管理向教学课堂延伸,勤勤恳恳教书,孜孜不倦育人。

曙光初露,悠扬激昂的军号声响彻校园。师生一起每天坚持2500米的晨跑,寒来暑往从不间断。早自修课之前学生相对而站,大喊三声“你好、谢谢、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书声琅琅,没有一个打瞌睡的。良好的习惯坚持久了便会积淀为优秀的品质。学校就业管理处通过对毕业生的回访发现,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会把优秀的品质带到工作岗位上,如数控051班的张凯凯同学每天都会自觉地到企业园区里捡起每一片废纸,成为公司员工学习的榜样;汽修072班的杨芳同学不怕脏累主动去打扫公厕,事情虽小,但我们能深切感受到该校德育教育的感召力。

德育教育的内涵不仅仅是规范和约束,还在于学生心灵河流的自然流淌。大市聚职业中学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设有“师生谈话室”,通过沟通让学生学会尊重,塑造健康完美人格。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关怀,德育工作不是一味的束缚和灌输,更多的应该是激发与唤醒。大市聚职业中学积极开展“情景化、体验式德育课堂理念”的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情景—体验—成长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获得自我感悟,在感悟中实现自我发展。在体验式课堂上,那些原本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学生常常激情满怀、潸然泪下,一次体验胜过一百次说教,德育教育效果在不知不觉中显现。

大市聚独特的管理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每年招生时,考生排着长队等候学校面试,学校仅用两天时间就全部完成招生指标。一位浙江省教育厅领导在考察该校时曾这样评价:基于当初太差的条件,大市聚职业中学有一万个理由办不好,但是现在却办好了,并且成为了浙江省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没有我们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好的教育方法。”曾获得“浙江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称号的大市聚职业中学校长陈文军深有感触道出了多年来德育工作的体会。不管当时基础多么差,一路走来历经了几多风雨,大市聚职业中学在阵痛中涅槃,超常速发展,令同行刮目相看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

——自律促自强,自主赢自信

假期中的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略显安静。正门处的志愿者服务站,几张年轻的笑脸送上进门后的第一份问候;斑驳的树影下,三三两两借地纳凉的建筑工人,昭示着这所学校蓬勃的发展力。赶在学生返校之前,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正在做着最后的美化。

学生自我教育是该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学校格外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最终指向。

队伍精干:用人格锤炼人格

高年级学生主打心理战:新生军训时的助理教官、班主任不在时的辅导员,更了解学生心理、更熟悉军训历程的高年级学生总能以“过来人”的经验使新生们折服。让学生管理学生,不仅促进了低年级学生的进步,也敦促高年级学生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做好表率,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氛围。

督促哨队伍抓习惯养成:内务规范整齐、着装落落大方、就餐井然有序、自习鸦雀无声……这都是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平日里的真实写照。除了《学生手册》中各項规定的约束,文明督促哨和卫生督促哨两支队伍的严格检查保证了良好行为规范的执行。从早上的起床、出操,到用餐、集会,再到晚上的自习、就寝,严格的学生自主检查制度一以贯之;从寝室卫生到教室保洁,再到公共场所的清洁,良好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成效显著。

志愿者护校队严密布控:晚自习结束以后、周末离校之时,这支队伍都会在值班教师的带领下,承担起安全保卫任务。督查学生是否翻墙外出、抓获校外偷盗者、去网吧突击检查、十字路口“布控”……得益于这样一支纪律严明、作风干练的队伍,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至今保持着职业学校基本无事故的记录。

公寓管理员抓寝室考核: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能更好地沟通与管理,每幢学生公寓都会设立一名楼长,每层设一名层长、若干管理员。除了协助卫生督促哨管理好寝室卫生,他们还要在每晚就寝前到各寝室点到。这样,学生处在管理一线,老师在幕后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活动精彩:用素质培养素质

为了引导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个性,让学生的技能、特长有用武之地,让职校学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学校组建了19个社团,成立了社团联合会,并且推出了社团文化节,让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技能文化节、社团节、运动会、红五月歌会、元旦晚会等活动,让学生大显身手、一展才华。在这样一种浓郁的活动氛围中,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找到了自身价值,增强了自信。

学校团委在全校共青团员中推行以“六诺”为主要内容的承诺制度。首先由团员或团支部“申诺”,然后集体“议诺”,团委“审诺”,公开“示诺”,团员或团支部“践诺”,最后是“评诺”,整个活动自愿参与、严格执行。校团委努力在全校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团员所承诺的事情都是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不仅让学生有了为之奋斗的明确目标,也让他们在一次次收获成功的喜悦中树立起“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奖惩精细:用激励鼓舞斗志

好的制度需要依靠强力执行来保证落实。

每月进行一次文明班级评比。按示范文明班级、先进文明班级、文明班级、不文明班级四个等级进行划分并辅以现金奖励,学校还将班主任考核、津贴与文明班级评比挂钩,奖罚分明,对于连续4个月未评上文明班级的不合格班主任,学校将给予缓聘、解聘等处罚。

每学期进行一次和谐寝室、和谐班级评比。评比不受指标限制,只要符合条件即可参评,但凡被评为和谐寝室和和谐班级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奖励。这些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自律能力、班级的凝聚力,又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每学期进行一次和谐处室评比。良好的教科研环境对于师资队伍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倡导构建和谐处室,要求教师之间相互协助、和睦相处,把师资力量拧成一股绳,通过合作科研、朋辈互助等,共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学生管理不分部门,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性,让学生在自主教育中获得锻炼与成长,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德育工作赢在全员参与。如今的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在社会上拥有广泛影响,许多家长都想把自家孩子送到这里就读。学校正在努力扩大办学规模,以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赋以使命强教育 不拘一格塑人才

四省通衢,作为浙西边际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中心,衢州的职业教育发展有目共睹。从优秀的队伍中脱颖而出远比鹤立鸡群来得不易。年轻的衢州中等专业学校许自己一个美丽的承诺,要成为衢州中职教育的翘楚,而这个过程他们只用了不到23年的时间。

“我们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那些行为习惯有偏差的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合格的劳动者,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本着如此质朴的教育理念,衢州中专以“培训一人、脱贫一家、稳定一方”为目标,践行着他们对于和谐社会、平安社会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一份责任。

人格完善,学生德育重根基

视缺点为特点,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衢州中专自2002年开始实施全纳教育,鼓励学生要接纳同伴、尊重师长,同时要求老师理解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开展自信教育。敞开校门办学,接纳残疾学生入校求学,平等对待、互相尊重,倡导校园无歧视。

以“四早”为抓手,培养良好行为规范。为了改变以往职校生给人留下的“我行我素”“热血冲动”的印象,衢州中专开展了以“四早”为核心的日常行为规范整顿活动。早起:动作麻利、盥洗有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纪律意识;早锻炼:步调一致、口号铿锵,除了强健体魄,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并且通过一种口号式的自我激励达到增强学生自信的目的;早读:整齐诵读、全情投入,从论语到弟子规,从语文到英语,营造一种书声琅琅的学习氛围;早饭:慢步错时、文明就餐,提倡紳士、淑女风范,严禁如饿虎扑食般涌向食堂。

以活动为手段,疏导学生“多余”能量。细心的张校长发现她的学生们一到课余时间就开始变得不爱活动,懒洋洋地坐在一起聊天是常有的事儿,但是一到上课时间,这些学生就变得生龙活虎,甚至不时调皮捣蛋。为此,衢州中专的老师们想了个办法:用活动去“折腾”学生,用正面的能量消耗方式去抵消学生的“多余”能量。以学部为单位,衢州中专每个月都会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系列活动,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以小事为由头,放大德育教育成果。“小题大作”在衢州中专的字典里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透过现象看到事件背后的教育意义,从一件小事中学会端正自己的行为,学校尽可能地拉长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更多。衢州中专于2004年搬迁到新校区,当初学校领导曾就建筑物的墙面是该贴上瓷砖还是保持通体雪白进行过激烈讨论,学生的素质能否经得起“无脚印”的考验,其实校长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是最终选择相信学生,而事实证明,现在衢州中专的墙面依然洁白如新、整洁干净。由于学校每年要接待的企业来访数不胜数,白墙上的一个球印、脚印也许就会让整个衢州中专的学生失去在这些企业工作的机会,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学校会因为一个球印、脚印而组织全校师生“参观”,给学生讲解个人素养的重要性。在一次次这样的“小题大作”中,德育教育的成果被无限放大。

重塑师德,职业认同促发展

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需要仰仗的却是每一位老师的努力。虽然普通高中仍然是社会选择的主流方向,中职教育的作用也尚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与足够的重视,中职教师普遍缺乏职业成就感,但是张校长一直鼓励学校老师要有长远的职业眼光,加强他们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自豪感与职业认同,形成德育工作合力,提高德育教育水平。

朴素的群体德育。每个党员教师结对一名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党员干部以特派教师身份与1~2个寝室结对,师生之间就生活、学习、就业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这也成为了党员教师量化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的红旗,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佩戴校牌,我们的学生都知道,看见校牌上有党旗的就要严格要求他”,张校长向我们展示了衢州中专的校牌,“这既是一种身份标识,也是一种自我提醒跟群体监督”。自从开展全纳教育以来,学校坚持不让一个家庭困难学生掉队,因为顾及受助学生的自尊心,学校多以集体结对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用大爱让学生感受学校的温暖。

长远的职业体认。“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百分之五六十留在衢州,绝大部分留在省内,几乎全部在长三角地区”,这就是衢州中专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目前衢州的技能人才缺口有3.5万,衢州中专肩上的担子不轻。为了引导职业学校老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自豪感,张校长经常强调中职教育的意义所在:“检验我们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很简单,等我们都退休以后,我们能不能按时领到退休金?我们年纪大了以后不小心在大街上摔了一跤有没有人把我们扶起来?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能为衢州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那么衢州经济发展了我们一定可以领到退休金;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有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德,那么当我们不小心摔倒时一定有人把我们扶起来。”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的转变,职业教育的意义非常深远。

德育工作的厚积薄发让衢州中专在短短25年时间里成长为衢州中职教育的领头羊,正如衢州市诗词协会会长祝瑜英赠诗中所言:“虎跃龙腾,莺歌燕语,练就冲天翎翮强。旗一杆,已是五湖四海,瞩目飞扬。”

●长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以感恩心做人以责任心做事

流动的小红帽穿梭在依山而建的校园里,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舞动的百叶龙雕刻在艺术中心的外墙上,蓄势图腾、器宇轩昂;紫砂的中外名人像守望在穿山而开的道路旁,无声激励、殷殷期望,融流动的风景于原生态的山色风光之中,使这所现代化的职业校更增添了几分人文韵味。

长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的崛起,德育教育功不可没。因为认识到了职业学校学生的现有行为习惯与企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学校格外重视德育教育。“感恩心做人,责任心做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朴素真谛。

信任先行,亲情化德育筑关爱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被边缘化,从小缺少社会关爱与重视,他们有着很强的逆反心理和自卑情绪,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但是在校长沈玉良的眼里,这群孩子都有可塑之处,也许他们的自控能力略显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只要认真发现,这些孩子身上都有许多闪光点。鉴于职校学生普遍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长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以“教师联系寝室”制度为平台,与学生一起开展各种活动,拉近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无限的关爱。信任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从最初的卫生打扫到纪律检查,从和学生的谈心到和家长的交流,逐渐让学生改变对老师的看法,让老师看到学生的优点,让家长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教育合力。

恪守底线,规范化德育凝心力

沈校长一直强调遵纪守法、不破坏社会秩序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劳动习惯很重要,能否经得起社会的历练、能否达得到企业的要求,是职业教育需要深思的方面。学校开展道德实践周活动,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劳动意识,让学生收获到比课堂上更多的成长。迎宾——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态度端正。通过这样一种简单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保洁——长兴职教中心依山而建、树木葱茏,占地面积达到340亩之多,但是全校没有专职的保洁员,也没有划分包干区,只是把校园分为若干区域,每位学生负责一个区域。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学生意识到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劳动习惯,也塑造了他们不怕吃苦不怕脏累的精神品质。督查——通过对照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为同学挑刺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以人为镜,看到同学身上的缺点而后进行自我反思所起到的教育效果远远好过老师的苦口婆心。

张扬风采,个性化德育激自信

规范化前提下的个性化培养,是长兴职教中心培养学生特长的一大亮点。每周四下午是全校性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活动载体。每月举行一次大型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用积极的、正面的鼓励引导学生将兴趣发展为特长。

提升学生自信心的成功教育,是长兴职教中心鼓勵学生进步的激励手段。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给自己的未来定一份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执行计划,让学生学有所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长兴职教中心鼓励学生要有大梦想,也要求学生从小事开始积累。

职场试水,社会化德育塑英才

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大部分直接进入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长兴职教中心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接触那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2007年,崭新的开放式实训中心落成,利用这一平台,学校不断加强和企业的交流,包括请专家来办讲座授课、开展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提前体验工作的氛围和工作强度,以便日后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2008年火炬传递和2009年的国庆阅兵广场晚会上的百叶龙表演都留下了长兴职教中心学生的身影。学校的志愿者队伍更是深入社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感恩心做人,责任心做事”,长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教给学生的,不仅是日后养家糊口的手艺,更是为人处事的良方。经过三年持之以恒的坚持和潜移默化的浸润,这里的学生都能变得有礼貌、懂规矩、尊重人。这么多年以来,长兴职教中心没有出过重大安全事故,学校声誉在外,生源爆满,学生就业率连创新高。

作者:舒玲玲

中职精细化德育管理论文 篇2:

中职生文明行为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对接研究

摘要:文明行为教育是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越来越看重员工素养的今天,文明行为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校实行了精细化德育管理,加强学生从业文明行为的教育指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育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人才,以更好地符合现代企业文化的要求。

关键词:中职生;文明行为;现代企业文化;跟踪管理;社会调查

中职生毕业后的主要选择是直接就业。现代企业招聘时除要求员工有较出色的技能外,对员工文明行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学生从业行为的文明,让学生在校时就能达到企业文化的要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我们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有关数据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实地考察企业文化,界定实习生的文明行为

为界定实习生的文明行为,我们以毕业班实习学生为调查对象,走访了广东省顺德区陈村镇当地一些最具代表性的大型企业。例如,广东国通物流城的经营是以农业物流为主的,是“全国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松柏电池有限公司是香港主要电池生产商之一,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设备精良的生产设施;顺德顺联广场是陈村镇本地大型的购物、娱乐广场,拥有一套非常有效的管理经验。这些企业管理规范,组织严密,在企业文化上对员工的行为要求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我们通过仔细研究他们的企业文化,实地考察企业员工和我们实习生的行为表现,发放《企业对员工文明行为要求调查问卷》等手段,理清了应如何使实习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更好地融进企业角色的思路。

针对毕业生从业的实际情况,我们把企业的员工行为标准归纳为两大类:服务型行业标准和生产行业标准。服务型企业的员工行为标准主要是外树形象、内练素质、文明有礼、善于沟通、勇于接受挑战等;生产型企业的员工行为标准主要是内练素质、吃苦耐劳、责任心强、诚实守时等。鉴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宗旨,我们根据学生与企业文化情况总结了十条从业基本文明行为指引:(1)着装整洁,不搞另类;(2)谈吐有礼,举止文明;(3)专心工作,勿扰他人;(4)爱护环境,清洁卫生;(5)爱护设备,节约资源;(6)规范操作,安全生产;(7)诚实守纪,守时守信;(8)尊敬领导,团结同事;(9)虚心学习,勇于担当;(10)务实创新,积极向上。我们按照以上十条从业基本文明行为的指引,采取了如下做法。

以叙事德育、活动体验德育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

叙事德育是一种以情感体验为载体而倾诉心灵的教育方式。教育者通过叙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生活事件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我们通过到企业进行社会调查搜集一些正面和反面的就业案例,让学生明白文明行为是现代企业发展所需条件之一,良好的行为习惯反映劳动者的素质,能为自己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会成为自己发展的绊脚石。例如,某学生在一家香港人开的花场工作,她工作热情肯干,我们去调查的时候,她主动倒茶,很有礼貌,良好的形象赢得了香港老板的赞许,不久就被提升为主管,这是一个很好的正面案例。再举一个反面案例,有个学生在一家钢材公司做文员,工作时不专心、不主动,个性张扬,上班没多少天就被公司辞退了。通过这些正反面的案例比较,实习生可从中得到感悟,从而加强自己的文明行为,提高职业素养。

我们还通过一系列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比如,学校每年定期举办创业活动,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策划,学生以班为单位,自备材料,自设摊位,向全校师生推销自己的商品,形式有烧烤、精品、凉茶、手机充值、游戏、洗车等多种多样。学校不但对活动进行文明引导,还对每个班和学生个人设立精神文明奖,灌输文明从业意识。又如,在招聘会之前,学校给每个毕业班安排德育辅导教师,指导学生面试的礼仪和技巧,做好应聘准备,使得每年的招聘会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2010年学校举办的一场招聘会,吸引了50多家企业,提供的岗位有上千个。在招聘现场,我们的学生身穿整洁的校服,手拿着资料,自觉排队入场,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位,即使在热门的招聘职位前,学生也没有喧哗。整个招聘现场,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言行举止、组织纪律性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对实习生进行跟踪管理,以实践促进其文明行为

我们以精细德育精神为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对实习生,学校派出社会调查教师深入企业调查,与班主任密切联系,搭好实习学生德育指导的桥梁。

社会调查教师通过不定期到企业走访、进行问卷调查、面对面交谈等手段,对实习生在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指引,并将调查结果总结提升反馈给学校,让学校及时调整在校学生的德育培养方案,补充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为了调查督促实习生的从业行为,我们制定了《企业员工文明行为调查问卷》,其中的内容涉及学生工作的各个细节。例如,问卷中有个题目是:您在工作时会随意接打电话吗?该题的选择答案:A、有时会;B、从来不会;C、想打就打;D、没人看见偷偷接打。现代社会手机流行,年轻人交往方便,应让实习生自己判断在工作生产时是否会随意接打电话,从而无形中引导学生注意自己上班时的行为,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又如,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您在工作时会自觉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吗?该题的选择答案:A、会;B、从来不会;C、喜欢时会穿戴;D、检查时才戴。经过调查,我们大部分实习生都会自觉地穿好工作服或戴好安全帽,这样学生不但树立了文明意识,还树立了安全意识。正是通过调查学生这些细小的行为,使学生意识到文明行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使得他们能自主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还会经常拜访实习学生所在企业,向有关负责人了解学生的工作表现,针对他们的反馈意见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让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纠正,使学生更能胜任他们的工作。

学生文明行为的培养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还开展了德育课题《精细德育——职校生文明行为养成的研究》,研究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与企业的行为要求相适应。企业一直以“品质源于细节”作为管理准则,同样,学生的文明行为的培养也需要从细节入手。我们需要把德育管理精细化,加强学生的文明行为指导,使之与现代企业文化相接轨,为社会、企业输送大批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斌.对职业教育中德育的几点认识[J].职教论坛,2002(7):23-24.

[2]刘丽枫.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探讨[J].科学教育家,2007(9):84-86.

[3]黄伟慧.将优秀企业管理模式移植到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11(16):5-7.

[4]许玲,俞方武,夏和先.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文化相对接——对中职学生实习中出现问题的反思和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18):39-40.

[5]张艳林.中职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之我见[J].课外阅读,2010(10):24-25.

[6]应世根,竺辉.试论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OL].(2010-10-21).[2011-10-26].http://www.hi138.com/?i260234.

作者简介:

梁倡明(1980—),男,广东云浮人,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

作者:梁倡明

中职精细化德育管理论文 篇3:

中职校本特色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研究

[摘           要]  德育品牌是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实践过程中亟须树立的德育建设理念,是学校校园文化、价值文化和学生素养品行的具体化表现,随着中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及国家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中职学校打造出自己的德育品牌,是当前学校发展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致力于研究扎根学校校本特色的德育品牌建设,从中职学校发展内涵、实施路径、案例略览反思等方面探讨中职学校品牌建设。

[关    键   词]  校本特色;德育;中职学校

德育品牌建设是中职学校进行特色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学校多年德育发展经验做法的探索总结,有着深刻的德育建设发展背景和学校价值目标的具体体现,基于学校本身的校本特色德育品牌的建设,是在学校德育过程中,有着本校性、特色化的特点,是不断总结、不断发展而来的校园德育品牌。

一、基于校本特色的中职学校德育品牌的内涵与价值目标

所谓校本特色的中职学校德育品牌的内涵指的是中职学校根据现代职业教育德育理念和本校特有的办学特色,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实践中,结合中职教育的学生身心特点,自主创新,发挥本校的育人优势,结合学校文化内涵,提炼总结出的德育特色品牌。具体来说,它是过程性、实践性的,是独特且优质的,规律且稳定的德育理念和成熟模式,具有本校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基于校本特色的中职学校德育品牌的价值目标是培养适合职业发展、有匠心的职业人,随着社会对中职学校育人的期望不断提升,具有综合素养和核心素质的德育人才培养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

校本特色中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价值目标是以德育文化为底色的价值目标,是中职学校在长期德育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师生认同和遵守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价值目标是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 结合中职教育的特色,校企合作的职业素养,以服务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为抓手,达到提升校园德育的职业特色价值目标。

在构建过程中,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基于校本实践的行动实施,充分聚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学校德育工作从现象事实深入方案模式,厘清德育工作的校本化范式,解决学校德育在价值目标和特色化过程中的系列问题,促进校本特色的中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科学化发展。

二、基于校本特色的中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实施路径

中职学校依托校本化德育主渠道,从校本特色的德育模式、创设校本特色的德育成长机制到完善德育多维评价体系实施路径,努力将中职学校德育内涵和价值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构建合适的校本特色德育模式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中职学校的德育正是如此,它是在中职校园生活中,和职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的,它既是整体性的,又是生成性的。基于中职学校校本德育的特点,学校要以校园学习生活为核心,围绕职业需要的德育目标、内容和途径构建适合本校的育人模式,在具体实践中,可以从增强职业价值和职业道德上进行设计,比如把职业担当责任、职业价值目标、职业自律规划、职业成长等方面融入校本特色的德育模式中,以满足未来岗位能力和个人职业生涯的需要,构建适合职业学校自身的实践体系。

(二)创设有效的校本特色德育品牌培育机制

德育的本质是人对自身道德品质的建构,学校要在人的基础上来看待和关注学生的生存质量和未来发展,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德育工作一定是长期的、生成性的,创设有效的校本特色德育品牌是德育工作良性成长的建设工程,也是精心培育的工程。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培育本校特色德育品牌的过程中,厘清工作重点,直面问题本质,将职业技能和德育品行结合起来,建立适合的德育品牌培育机制。

首先,将校本特色的德育品牌培育工作納入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考核中。以校本化、职业发展为立足点的中职德育品牌工作,是对以往的德育工作进行的一次有效提升和变革,是对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尝试。德育品牌工作的确立是将德育工作系统化、品质化打造的有效方式,品牌的打造往往是系统长期的,因此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德育部门和教学部门要统筹安排,而不是德育部门的单兵作战。

其次,将德育素养引进课程进行全员培育。为有效破解德育和职业教学的实施困境、避免为德育而德育的形式主义,将部分德育工作生动地融入学校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做好对职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有效规范和生动引领,润物细无声。

最后,强化专业教师开展德技互促工作。专业教师要在专业技能的教授中对职业担当责任、职业价值目标、职业自律规划、职业成长等方面进行德技互促教育,实现中职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德育成长相互促进。

中职学校学生优质的职业发展和技能习得是专业发展给予

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掘职业潜能,鼓励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去认知、去体验、去内化,从而感受到自我价值,因此要帮助学生完成这一系列的道德成长,就应该创设好有效的适合本校的德育品牌培育机制。

(三)建立中职学生德育多维评价体系

德育多维评价体系是多元评价发展的有效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制定《校本特色德育素养提升手册》,从职业担当责任、职业价值目标、职业自律规划、职业成长等方面进行过程化的记录,从“我要怎么做”到“我能做好”,给予学生好的反馈,从而引导学生从成长过程中找到自信。学校可以基于德育多维评价的理念,将过程性评价落实到各个阶段,有每月评比、德育、职业品德等评选,从各个方面认可学生的成长。

三、基于校本特色的中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案例略览

(一)培育“第一技能”,狠抓育人

“第一技能”强调的是德育为第一,积极倡导德育技能化,杭州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的“第一技能”理念,是充分调研了富阳区20家知名企业,得出的德育新思路,以一种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最需要的、最看重的道德品质”,即良好的适应能力、阳光的自信形象、文明的行为举止、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按章办事的规则意识、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踏实勤奋的态度、吃苦耐劳的品质、坚持顽强的意识、忠诚敬业的精神。

通过调研得出的“第一技能”,在具体实施培养的过程中,杭州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搭建了学校、家庭、企业三位一体的认知平台网络,以认真理解—实践练习—反复训练—体验提升—考核完善为实践操作体系,形成认知、训练、体验的三大平台,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第一技能”。在考核上,以“第一技能”等级证书作为手段,创新考核路径,积极推行一岗双证,即专业技能证书和“第一技能”证书,让德育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德育银行管理,创新育人

瓯海职业中专将德育管理命名为“德育银行”,在具体实施上,分为学校评价、企业评价、家庭评价和社区评价四个方面。其中社区评价是社区服务,囊括了邻里和睦、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细微细小的行为内容都列在其中,实现低起点、精准化的德育考核标准。而在德育银行的统计保障上,瓯海职业中专研发了动态评价软件,支持德育银行的数据运算。

瓯海职业中专的德育银行,在积极调动企业社区等第三方参与德育工作的基础上,更是有效地让学生在规范的要求下,匡正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的德育银行情况,积极调整状态,提升自我激励和主动性成长。

(三)德育“大课程”,课程育人

宁波外事学校建构了基于发展需求的德育“大课程”,实现了课程育人。这一模式是通过五大领域课程,形成多元联动的德育“大课程”体系。在学科、心理、社团、实践、成长这五大课程中融入德育的核心要素,即身心健康、良知道德等方面,同时还实施了文化课程与德育课程融合的新模式,比如在文化课教学中,包含感恩诚信、协作创新等基本素养,感受文明修养和匠人精神。

除此之外,还构建了成长课程,开发实施了“成长声音”“成长伙伴”“成长记忆”等十多项成长系列课程,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实现自我成长,充分实现了规范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切换的路径特征。

(四)借鉴与反思

杭州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的“第一技能”、瓯海职业中专的德育银行管理、宁波外事学校的“大课程”都是德育管理创新的新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比如,杭州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通过“第一技能”的实施,学生违纪率下降了2.47%,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8%以上,高端企业就业率近三年均有10%的提升,近两年200多人次在市、省、国家级比赛中获奖,而这些都是基于学校对20多家企业的调研,针对调研的需求进行改进的职业德育工作。

宁波外事学校的德育“大课程”是该校成长德育模式中的特色路径之一,该模式核心理念认为成长德育即尊重、满足并引导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其完整的实施路径有四大块,即创设环境,实现环境育人;构建德育大课程,实现课程育人;完善成长视域下的学生德育评价;创设螺旋式的成长机制。

瓯海职业中专的德育银行管理,是将个体道德考核和编辑考核结合的模式,是一种个人和团体的德育管理约束机制,考核精细化和细致度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同时创新了企业对学生的录用参考依据,该校将“德育银行”的数据库面向了企业和社区,招工企业经过授权后可以登录查阅学生的在校学习、在岗实习数据。一方面规范了学生的德育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方便企业的招聘,为企业提供最合适的员工人选参考数据。

中职德育和高中德育最大的差別之处就在于中职要基于职业性、现代企业的需求去完善和提升中职德育的工作效能,而这也正是中职德育品牌发展的立足点和校本特色,笔者上述阐述的三所学校在德育品牌建设方面各有千秋,但又具有共性,即站在职业化德育的校本立场上全面规划学校的德育品牌工作,对于评价机制的多元建构以及德育工作过程化评分中的数据库建设工作,这些都是值得深思和借鉴的。

四、结语

校本特色的德育品牌建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方向,在德育的过程中融入并突出职业性和专业性,以职业德育来深化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匠人品德是中职德育的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学校要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去找到契合的校本特色的德育品牌建设思路,创新德育工作模式,从而真正促进学生面向职业发展的主体品德意识的觉醒和养成,培养品德适应职业发展的“现代职业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出版社,1981:267.

[2]何永刚,黄宏忠,高志伟.“第一技能”培育:中职德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职业教育,2009(3):28.

[3]叶会乐.中职学校德育多元评价机制的构建研究:以瓯海职业中专“德育银行”为例[J].职业教育,2009(3):40.

[4]张军辉,叶盛楠.中职成长德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2009(3):50.

◎编辑 郑晓燕

作者:沈业银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管理模式论文下一篇:网络营销与休闲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