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论文

2022-04-21

摘要:青年教师作为学校主要的生力军,其课程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范院校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影响师范院校的综合竞争力。本文就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课程力的现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论文 篇1:

立足现代素质教育论普通师范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及培养策略

[摘要]文章通过对现代素质教育的研究,提出了普通师范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普通师范院校青年教师应适

应当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发扬传统教育值得借鉴的一面,同时应该根据师范院校的特殊性及学生的具体需求,总结出青年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素质,以供广大师生相互学习交流。

[关键词]普通师范院校青年教师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王玲(1977-),女,陕西三原人,咸阳师范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教育。(陕西咸阳

712000)

近年来,由于各大院校迅速扩招,高校对青年教师的需求量能不辜负国家对教师的信任,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反思的问题。

相对增加,教师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很多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一、现代师范院校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向

就走上了教师讲台。由于招生量的增加,青年教师的课时量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

非常大,每天忙于完成课时量,几乎没有时间精力去钻研教法与的根本特点,并贯穿于一切社会教育之中。人要生存和发展,社

学生培养方向,然而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学院培养出来的会要延续和进步,就必须将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一代一

学生毕业后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那么对学院的发展则是致代传下去,使之逐步完善起来,并把更成熟的经验传给下一代。

命的制约。师范院校培养的对象正是以为人师表的高素质的新的教育理念给高校的培养理念提出了新的指导方向,培养出

教师队伍为主,面对如此重要的任务和责任如何肩负起重任,才综合素质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

必须借鉴传统教育的成功教育机制,打破过去传统教育存在的

专业教育面过窄、对学生的人文陶冶过少、校园思想束缚过多、

学生专业教育过强、综合能力教育过少等问题。现代师范院校

教育结合传统教学理念的优点及市场经济的需求,适应学生对

知识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为当代教育制定了明确的方向。

各类院校应该根据培养对象的就业的需求制定更明确的具体实

施方法。

二、普通师范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队伍年轻化,缺乏实际教学经验。随着国家对扩招政策

的延续,大部分高校增加了扩招学生的人数而引起扩充师资队

伍的需求。在这样的人才供需条件下,第一批扩招毕业生可以

顺利进入高校,成为承担学校大量课时的主力军。学校对刚从

学校毕业的学生能否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已经不能保证,青

年教师缺乏经验,对于学生的需求和教学质量不能顾及,这样长

期放任自流会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

2.本地教师为主,知识更新慢。知名大学毕业学生的目光

一般不会落在普通院校,而外地大学生毕业后会选择知名学校

或者选择发达城市,这样本地普通高校毕业生或是本校毕业留

校生,占到教师总人数的

80%。

3.学历与科研能力不成正比。近年来各师范类院校对教师

的学历门槛明显提高了,专职教师学历应为研究生学历(个别专

业例外),学校还为了引进高学历人才出台了相应的措施,使其

从经济和科研条件上得到明显的改善。以笔者所在学院

2000~2010年引进人才比例为例,博士研究生人数正增长为6%,

硕士研究生正增长

78.7%,从引进青年教师的学历统计数据分

析教师学历水平确实有明显提高。但就科研能力方面而言,青

年教师的科研成果却与学历水平不成正比。

4.职称评定标准与教学关系不大。一直以来我国还延续着

评职称的办法,来衡量教师科研以及教学能力。职称评定的标

准与个人科研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不能作为评判教师的教

授能力的标准。然而评职称这个传统观念,只能作为评判一名

教师课后科研能力的单方面标准,并不能体现出教师在课堂传

授知识的能力和教师的人格魅力。只有在这些科研成果能为教

授的对象和课程本身服务时,科研的价值和教师的教授水平才

能得到真正体现。

三、新时期普通师范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向策略

1.结合现代教育实际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向,转变教育观

念。挖掘青年教师潜力,树立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将学院的

发展和个人的前途有机地联系起来,明确目标,明确方向,突出

特色,形成团队。教学观念上以知识为本,立足于灌输知识量的

多少,立足于學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知

识的主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学模式上将统一的、刚

性的教学计划转变为多样化、个性化、弹性的教学计划,让学生

有学习的选择权。教学内容上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转

变为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学科交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

合。教学方法上转变为让学生参与教学、讨论式、学导式、问题

式等,激活课堂,激活学生。

2.青年教师培养策略具体方案。一是教学科研能力的培

养。在教学方面,教学能力的提高并非朝夕之功,需要下大工夫

去钻研去学习。师范院校可以采用青年教师讲课评课、优秀教

师示范课等形式来给青年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尤其对

于新进青年教师而言,必须经过试讲才能真正胜任教学工作,这

也正是增强青年教师自信心的有效方法。科研是为教学服务

的,科研也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作为教学工作

者应该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交流分享。科研能力的提高需要学校

多给青年教师机会,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

意识,使其及时、全面了解学科研究的前沿和学科发展动态,激

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二是加强培训,创造机会交流学习,及时知识更新,现今,随

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如果只局限在本

校内的交流和学习,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一名老师进校后三

年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就会远远落后于一代學生的

思想。而兄弟院校之间的学习交流的过程可以给青年教师之间

创造相互学习、互通有无的机会。此外,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到国

内知名高校学习进修,也是一种更新知识促进交流的有效形

式。因为知名高校无论是学术还是知识的更新速度比普通高校

快,有益于青年教师知识的更新。组织学习者把学习心得和先

进的教学理念同大家分享交流共同提高,找出更适合自己的教

学方法共同进步。

三是树立典范,实行教学观摩制、定期联系制。以学科为单

位,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鼓励青年教师从中吸取授课经验,

及时总结优缺点相互交流,中、老教师对于青年教师及时予以指

导。每学期各教研室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表,制订新老教师

听课计划,并监督落实。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听取对青年教师

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激励。现如今,很多青年教师承

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住房问题。为了鼓励

青年教师把精力转移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来,可以出台一些

相应的鼓励措施,如开展评选优秀教师活动、评选在本学科有

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教师,并且评选中可以适当加大评选比例,

评选人数过少会打击评选者积极性,对于被评选上的优秀青年

教师不仅在经济上要给以补助,在分房时要优先考虑加分。建

立长效的奖励机制可以更好地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

造性。

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向,应该和现代素质教育方向相一致,因

此要结合现代教育实际制定青年教师培养的方向。青年教师的

成长关系到学院的发展,肩负着培养出新一代卓越教师的重

任。所以我们要加大力度关心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鼓励青年

教师更快地成长起来,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充满活力

的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李雪贞,朱慧,王河江.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有关问题思考[J].文教资

料,2007(9).

[2]关少化,毛祖桓.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的因素分析[J].江苏高教,2009(3).

[3]李翠芬“团队合作型”.高校中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

2008(32).

作者:王玲

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论文 篇2:

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课程力提升研究

摘要:青年教师作为学校主要的生力军,其课程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范院校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影响师范院校的综合竞争力。本文就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课程力的现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课程力

一、课程力的重要性

课程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的专业素养,青年教师是院校中重要的教育资源,青年教师的课程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课程是培养学生的重要资源,但课程价值的实现需要从静态课程转化为动态模式,转化的关键不在于课程的设置,而在于教师的课程力。因此,课程力是教师非常关键的专业素养。

课程力不仅包含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取舍,教师对已有课程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有效理解,对师生双方定位的思考和观念,超越固态课程文本的课程资源开发;还包括将预设的课程进行科学、艺术的呈现的执行能力和技术。从教师的成长特点和规律来看,还应包括对课程教学不确定情境的课程教学智慧和情感投入。总之,课程力是贯穿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综合教育教学素养。

二、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课程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诸多高等学校在青年教师资源的选择和引进方面

都比较重视青年教师的毕业院校和学历层次,较轻视青年教师在课程教学方面的潜质。虽然对于许多高校来讲,这种人才引进的模式有迫于顶层教育评价压力的无奈,但不难看到,由于对学历过于看重,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入职后得不到真正有效的促进;另一方面,无意中也造成了高学历青年教师在心理上的学历优越感。从目前的相关调查来看,青年教师课程力这一综合素养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总体情况并不乐观。

1.科研能力相对较弱

在师范院校中部分青年教师只是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而个人的实际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具有个性特征的授课内容非常少,这与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科研投入较低以及教学任务比较繁忙等因素有直接关系。通过对青年教师的调查发现,师范院校中大部分的教学任务需要依靠青年教师完成,这样就会导致青年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过程中。但高校并没有给予科研足够的重视,导致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比较低。

2.教学认知能力相对匮乏

(1)很多青年教师并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以及教学理论知识的专业训练,这样就会导致他们走上教学岗位后缺乏新时期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以及教學理论知识,再加上他们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主要靠自己去摸索和领悟,花费的时间较长。(2)缺乏对课程以及专业目标的理解。因为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再加上很少有专业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这样就导致青年教师对专业目标以及课程理解不够到位,无法将教育目标与专业目标进行有效的融合。另外还有一些青年教师仅仅依靠具体学科对课程目标进行理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将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目标表达出来。(3)对学生缺乏了解。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有近一半的青年教师认为学生状态不好会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学生状态不好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各项特征缺乏全面的了解,就无法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三、有效提升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课程力的建议

1.根据成长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

青年教师在师范院校的成长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入校后1~2年是青年教师的适应期,入校后的2~5年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期,入校后6~10年是青年教师的成熟期,因此需要根据青年教师所处的不同阶段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适应期,要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技巧和基本操作能力给予相应的指导,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节奏,顺利度过适应期。在成長期阶段,要对青年教师其他各项能力进行培养,使青年教师的学术基本功以及教学基本功都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成为一个合格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在成熟期,则需要重点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对于已经任教1~2年的青年教师,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以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从而使岗前培训的效率得到提升。要实施助课制,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让青年教师学习如何更好地授课,使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得到提升,从而准确把握课程的关键点,同时不断提升师生互动、多媒体使用、板书设计、语言表达以及理清脉络等技能。对于不懂的问题,青年教师可以向老教师询问;同时老教师可以旁听青年教师讲课,对青年教师授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对于已经在师范院校任教超过2年的青年教师,要经常组织他们交流教学经验,开展研讨交流,组织观摩教学活动,使青年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同时院校需要加大奖励力度,对学生评选出的优秀青年教师给予奖励,使青年教师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对于任教超过5年的青年教师,需鼓励他们参加校级、省级以及国家级的教研课题,设置青年教师专项奖。

2.提升青年教师的技能

(1)岗前培训。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思想以及教学基本知识教育,使青年教师对课程目标及专业目标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同时鼓励教师重视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编制,通过有效的评价保证教学效率。(2)师德建设。要对青年教师开展德育教育,使青年教师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真正关心并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授课,对待学生松严结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3)科研水平及能力。对于在师范院校任职超过5年的青年教师,院校需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其参加各项科学研究。首先,需要对学术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激发青年教师投身科研的热情。其次,学校需要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环境,形成全体教师参与科研的良好氛围。

3.出台相关政策,搭建青年教师进修研究平台

师范院校需要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学历水平,使其具备更加渊博的专业知识。例如,可以拿出经费让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使拥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在青年教师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四、结语

青年教师是师范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的课程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范学院的整体办学质量。各院校要充分意识到提升教师课程力的重要性,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琪,席广涛,苏玫,等.某市免费师范教育毕业的青年教师生活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179-183.

[2]李儒银,李佳幸.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转型升级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4):74-76.

[3]陈晓清.高校青年教师教育力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1):43-45.

[4]陈晓清.高校青年教师教育力初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8):104-106.

作者:贾玉霞 张勇

师范院校青年教师论文 篇3:

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策略

摘 要: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的现状,分析了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的学习信念、知识结构及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师应增强非正式学习的学习信念,提高网络学习素养,优化学习环境。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大学英语教师 非正式学习策略

非正式学习是相对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而言的,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获得新知识的学习形式,主要指做中学、玩中学、游中学,如网上、聚会、沙龙、读书等。尽管我们常常没有察觉到非正式学习,但它广泛存在于生活和工作中。非正式学习这一概念最早由国外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国外学界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不少成就。研究总体上认为,非正式学习不仅占个体在工作中学习需求的80%,而且有利于学习者的终身学习。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学习更便利,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由传统的单一集中式的教学转向个性化学习、网络化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知识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呼吁大学英语教师进行非正式学习。

1.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的现状

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对某几个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对大学英语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108份,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8人,讲师26人,助教27人,收回问卷且去掉问题回答不完整或开放题复制抄袭等无效问卷,最终确定有效问卷108份。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认为传统的培训学习不能满足学习要求,关于网络学习是否对学习有帮助的问题,大多數大学英语教师认为是有帮助的,经常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方式进行非正式学习,但技术能力欠缺,学习动机不足,信息量大难于筛选等因素限制了大学英语教师的非正式学习。从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可知,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意识强烈,行动效能低,差异大,信息技术能力薄弱、碎片化知识过繁、自控能力弱、学习缺乏动力等制约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

2..网络时代非正式学习模式的革新

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学习模式不再是传统的培训,学习资源不再仅仅来自于书本,而是将学习途径扩展到网络,例如视频公开课、微课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因此学习模式发生变化。

2.1学习意识的变化

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师习惯于参加外力推动下学校等主管部门组织的讲授式培训的正式学习方式,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不规划、不研究、不反思,不阅读相关的专业资料。但随着高新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信念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非正式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转变信念,适当的外部支持对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的转变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环境、文化、制度、学习氛围、人际交往等方式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的转变。

2.2知识结构的变化

在传统培训学习中,知识是固定的,网络时代,知识呈现出流动性、境域性和多元化的特点。知识不再是固定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学习中知识不断地被检验和被理解,网络的个性化特点决定了知识的流动性。知识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主动构建的结果,知识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有意义,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一定的环境中。网络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师知识内容的多元化。

2.3学习方式的变化

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方式,网络时代主要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混合式学习等。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在网络上查阅资料,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学习社区、学习小组和讨论小组,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同伴进行交流和学习,在网络上寻找相关问题研究的专家给予指导学习,将传统学习与在线学习相结合,进行混合式学习。

3.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的策略

3.1增强学习信念

信念决定行为,大学英语教师信念影响了学习行为,信念越强转化为行动的动力越强。目前大多数教师都认识到了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但大学英语教师交互式学习较少,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形式单一的正式学习方式上,而忽略形式多样且占的比重较大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大学英语教师的非正式学习没有任何的外在要求、组织和规定,在工作与生活中大学英语教师顺其自然、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这是大学英语教师作为专业教学者的专业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与工作中,能触动自己反思、学习的动力不仅仅来自于正式学习,真正激发大学英语教师学习欲望的不是正规性的培训,而是来自于教学的成功或者失败,或者来自于和学生的和谐共处,或是突发事件,或是挫折,或是受到领导、同事、学生的关注、支持,或是批评,又是与他人的交谈。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将工作与学习有机结合,从做中学、玩中学、游中学,营造自由、灵活、轻松的学习氛围。结合团队学习,与他人交互学习,追求形式灵活自由及内容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同时注意学习策略和技巧,探索真正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3.2提高网络学习的素养

网络素养是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应用工具搜索、检索、筛选都必须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群体具有相同的爱好、关注点或者职业领域等,有利于吸引相关专家学者加入。专家学者提供的高质量的资源信息及建议,为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提供便利的学习资源。网络环境的交流更方便真诚,内容更透明,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学习、交流及资源共享。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互方式,聊天工具、博客、微信、论坛、校友录等多种交流方式方便了大学英语教师使用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学习。网络使得人际交往最大限度地扩展,弥补了大学英语教师现实中交往空间与时间的不足,避免了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扩展了社会关系的多元化,形成了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信息交流方式。大学英语教师提高网络学习的素养,有利于非正式学习及专业发展,更能强化实际的教学效果。

3.3优化学习的环境

良好的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环境是保证良好的非正式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创造浓厚的非正式学习氛围,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挖掘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潜能,丰富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想,强化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效果,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我实现及自我超越。相关部门应提供文字、音视频、图片及公开课等学习资源,建立资源分类的专题学习网站,满足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的需求,方便大学英语教师的反思、协作及交流,降低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的寻找网络学习资源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网络时代信息资源爆炸式地增长,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学习及生活提出新的挑战,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与继承者,应该以身作则,坚持终身学习,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非正式学习从独立学习的维度到群体间交互学习的维度都有涉及,方便大学英语教师与同事交流分享、共同成长,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遂红.大学英语基于教学情境的外语教师非正式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J].外语界,2014(1).

[2]李保玉.地方师范院校青年教师非正式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4).

[3]李红杏,应建芬.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3(10).

[4]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5]曾群芳,杨刚,伍国华.基于网络的教师非正式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9).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GS[2015]GHB0898)。

作者:陈文利

上一篇:中学德育赏识教育论文下一篇:化学目标价值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