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文化分析论文

2022-04-17

【摘要】:以夜郎镇站建筑概念设计为例,研讨地方建筑怎样与有现代化需求的建筑有机结合,并能代表当地的地区形象,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关键词】:车站建筑地域性現代化引论:2011年7月,铁道部经济规划院征集渝黔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沿线七个车站建筑概念设计方案。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城市建筑文化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城市建筑文化分析论文 篇1:

城市的底色与乐章

二十余年从事城市、建筑文化以及建筑批评理论教学和研究的经历,让徐千里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城市和建筑的本质。用他自己的话说,数十年来他的学术研究所关注的核心,归结起来就是追问“什么是好的城市,什么是好的建筑;城市应该怎样,建筑应该怎样”这类基本问题。

城市“布道者”

担任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主任以后,他不得不经常接受媒体的采访,但记者和编辑们发现,徐千里在与他们讨论城市开发建设有关问题时经常“跑题”,往往不愿直接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而是将问题引向一个特别的角度和层次。他经常以自嘲的口吻说自己因为当教师并从事城市和建筑文化批评多年,养成了“好为人师”和“布道”的“坏”毛病,特别当看见自己认为不对的东西,便一定要批评,不吐不快。

徐千里谈问题不喜欢就事论事,也不关注一招一式的得失,而是尽力把问题放在更大的语境中去述说,因此听他分析和解答问题,往往给人以深刻和通彻之感。比如说到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他提出的问题是:城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演进,城市自然也应当相应地进化,但是我们究竟应当如何使城市更好地进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

他说,近二十余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我们当前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大多伴随并集中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旧城拆建、筑路,城市“开发”如建立开发区、大量建设新住宅区和商业区等。从城市的“功能”用途乃至经济效益上看,这种城市化、现代化的确为正在迅速扩大的都市人口提供了新的居住区、商业中心、广场、道路、立交桥等。然而这种高度物质化城市空间的发展,却有许多不仅是以城市生态环境不可修复的破坏为代价而获得的,而且,这种发展和建设自身的目的也常常是模糊不清,甚至是心有旁骛的。由于单纯经济目标的驱动,我们城市的建设,往往在实际上沦为了某种经济、技术的运作而不是依据人文价值尺度的创造。城市往往被当做一种可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机器,而不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所;于是,不仅评判城市建设的尺度标准被根本改变,而且看待和思考城市、建筑问题的角度与视野也同以往大相径庭。

当前我们的许多城市在城市新区不断扩展建设的同时,“旧城改造”亦日益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关于旧城改造与更新的话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热议,这当然是好事,它应当使我们对于城市问题的探究更加深入和广泛。然而实际的情况又似乎并非如此。当前人们对此问题的许多讨论似乎常常难于触及应有的深度。而这又显然与人们看待和思考这一问题的角度有关。

在徐千里看来,对城市进行改造与更新,并不是一种新的理念,更不是一项新的任务。因为城市就如一种有机体,就整体而言,它们总会经历从初建到发展、成熟,再到衰落从而需要改造和更新的历程。对于不同的城市而言,这一历程或快或慢或短或长,当然与其城市建设的背景、成长的条件以及影响其发展的种种因素有着极其复杂的关系。而从组成城市的细胞或个体——如建筑、邻里、街道、社区等等——来看,显然也同样要经历一种类似的生长、变化过程。城市整体和个体的关系就如同有机整体与细胞的关系一样。因此他始终坚信,改造与更新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一项基本和常态化的工作,它甚至比城市的初建——包括扩建——更加接近“城市建设”的基本含义和核心内容。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放眼整个人类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便很容易理解,城市的初建(包括扩城)虽然也是一个极为漫长并至今尚未完成的事业,但毕竟比之其后必然要不断进行的改造和更新,它只是一个起点。与初建相比,改造和更新乃是城市建设更加主要和常态的工作。强调这样的区别,并非为了分辨二者孰重孰轻,而是为了厘清城市改造更新的思想与观念。

徐千里认为,在城市和建筑领域,我们习惯的形式主义思维方式可谓影响深远,无所不在。在当前旧城改造热潮中普遍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尽管表现的形式各种各样,但究其根本,显然大都涉及城市改造更新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就是过于强调改造更新的景观目的和形式意义,而对于城市空间和功能的整体改进普遍关注不够;大多较为关心单体建筑的形式、风格、色彩等等,却漠视城市尺度的规划和设计。然而实际上,仅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专业最基本的常识着眼,城市改造更新的目标和意义皆远不止于城市景观、形象的改善与提升,同样重要,或者说更加重要的,是它应当指向城市功能的调整与完善。而且,不论是对于功能的完善还是对于形象的提升,城市的整体都比建筑的个体远为重要。但遗憾的是,这个基本常识却往往被人们遗忘。

依照徐千里的观点,不论城市的形式和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它们为人的生活服务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我们设计城市和建筑,表面上关注的是由各种建筑材料和结构所构成的建筑实体和界面,然而设计的真正目标却显然不是这些建筑实体,而是由这些实体围合形成的承载人们各种活动的空间。建筑设计的问题,最终都应当归结于或上升为城市设计的问题,尤其是与人们的公共活动密切关联的公共建筑和空间,它们对整个城市的形态、交通、基础设施和区域结构往往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不能只用狭义的“建筑学”自身规律来探讨和解决。其复杂性和层次性只有在城市设计的层面上去认识才可能获得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所以,我们在进行城市、建筑的改造与更新时,关注的目标显然就不应当仅仅是建筑的形式,而应当是这些建筑所要服务的人们的生活和活动,是承载这些生活和活动的空间。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许多城市的建设,都把大量的精力和几乎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了城市和建筑的形式上,却对城市能否满足人们生活的真正需要抱以漠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底色”与“标志”

近年来重庆不少城区的面貌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半岛的变化,更是令人赞叹不已。而论及这些变化,不少知情者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和谈到了徐千里。2008年调任渝中区副区长,徐千里有了将其城市建筑理念付诸实践的机会,他主持和参与了近年渝中区几乎所有改造更新项目,其间所进行的若干探索,对其他区县的城市整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重庆市从2008年开始在主城区进行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拆旧建新、拆危建绿。随后,从2009年起,又启动了一轮较大规模的城市主干道和社区的“综合整治”。在徐千里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渝中区的这一轮城市整治与以往有所不同,这次对大部分城市干道——以及后来推及老旧社区——进行的较为彻底的整治,不是简单地给沿街的建筑“穿衣戴帽”,而是将建筑、环境、绿化、市政设施以及广告、店招等综合起来一并考虑和设计,实际上是以一条条街道为单元而进行的一次城市设计,它关注的首先不是某一幢或几幢建筑孤立的形式、风格或色彩的“完美”,而是着眼于整条街道服务于市民生活与活动的功能的完善,是一条街道甚至更大区域内城市空间、尺度和肌理的整体协调。

徐千里强调,人们之所以普遍感觉改造后的旧建筑比大多数新建筑更加漂亮,其实主要并不是由于改造前后建筑之间本身的差别,而是单体与整体的区别,或者说是单纯强调单体建筑形式与注重城市整体功能的区别。因为此番改造更新遵从了城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它着眼的是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不是单个建筑的形式之美。而前些年的建设则因普遍缺乏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意识,规划审批过于看重单体形式而忽视城市整体的设计,造成了城市的模糊、混乱和功能缺失。在这个问题上,欧洲城市同样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和教益。

徐千里说,很多年前曾听欧洲的同行说,欧洲的城市街区中如果有建筑需要被改造或翻建,他们运用的理念是“镶牙”!意思是新建筑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和对话。因此,欧洲的城市大都给人以非常清晰的城市意象,他们的建筑以及城市中极具特色的广场空间和路径空间,总是显示出毫不含混的尺度感和整体感,城市的空间格局和肌理也是那样整体、清晰和有序,那是最大量性的普通建筑所铺陈出的城市“底色”,它奠定了整个城市的基调。于是,那些少数极为特殊和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才有可能从城市整体的背景上凸显出来。由此对比我们的城市,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试图突出自身而获得某种“标志性”。在拆旧建新的时候,新建筑更是希望自己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突显出来,以突出其标志性。而事实上可想而知,它们反而得不到真正的标志性。

城市的乐章

当今,人们生活的城市日益趋同,日益丧失各自的特色,许多人将其归咎于城市建筑的“千篇一律”,以为城市的特色是靠建筑的丰富多采和争奇斗艳成就的。在徐千里看来,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缘于对城市的无知。他谈到在欧洲旅行的感受,如巴黎和佛罗伦萨这样的世界名城,它们的城市建筑从形式、风格,到城市的天际轮廓线都非常统一,用我们的话说,也可谓“千篇一律”。但是,这些城市的特色却极为鲜明,哪怕你只曾短暂地到访,也往往会留下深刻的记忆,并绝不会将它们相混淆。甚至很多年后,当你看到有关这个城市的影像或图片,哪怕仅仅是一个街角,也会轻易地辩识出来。那种让你魂牵梦绕、难以忘怀,和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的东西,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气质,也才是这个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所在。这种气质和特色主要并不是来自城市里那些充满戏剧性的奇特夸张的“标志性建筑”,而恰恰是蕴藏在城市最大量的、与普通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普通建筑之中。

我们当前的城市建设之所以缺乏特色,原因在于人们往往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标志”与“底色”的关系,仅仅关注“标志性建筑”,即使建造大量性普通建筑,也不甘“平庸”,希望每栋建筑都张显个性,结果不仅“五花八门”成了新的“千篇一律”,而且,城市也丧失了文化的根基。似乎现代化的城市都在努力地抹杀着城市最本质的魅力,用那些造型华丽的所谓标志性的建筑物宣示着与城市文化记忆的断裂,与人的日常生活细节的分离……他认为,城市就像由音符谱写的乐章,有它自己的节奏和旋律,而为了成就这种节奏和旋律每个音符都必须在作曲家和乐队指挥的安排指挥下扮演恰当的角色。

徐千里关于城市建设的理念,在渝中区的旧城改造中得到了实践。某种意义上说,他在这些实践中正是充当了一个作曲家和乐队指挥的角色。

渝中作为重庆的母城和核心城区,沿着城市干道,有着连续的建筑界面。这些建筑基本都是底层为商铺,其上为住宅的格局和形制。过去这些沿街的店铺大多十分凌乱,与人行道的关系也非常含混,商贩喜欢将货物摆到门口以便向路人兜售。徐千里主持与参与的这次改造设计,在不影响路人通行的前提下,将商铺门面的立柱统一向外加厚800~1200,并在沿街的柱子上增设了凹槽和壁灯等细节。在有的地段,甚至直接加建了柱廊,使人行道变成了半室内的风雨长廊。这样,在原来基础上向外突出的柱子,变成了几乎所有建筑新的临街界面的共同元素,同时也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造型要素。

但是,这样一种几乎在全区所有主干道同时推行的做法,绝非仅仅是出于一种美学的考虑,或者一种建筑立面形式和风格的追求。实际上,它更是一种功能的改进和完善。沿着街道方向展开延伸、凹凸有致的柱列,在视觉上极富韵律感和立体感,由此形成的每个店铺入口的“灰空间” 不仅增加了人行道与商铺间的过渡空间,大大丰富了的街道空间的层次,而且,这个动作不大的改造,在商铺外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界面,原来摆在门口销售的货柜无形中“缩”到了“店内”;此次门柱的改造,将原来沿街连续但高低不一的台级分成了段落,形成一店一阶的格局,解决了原有的问题。在改造立柱的基础上重新统一设计和规范店招、广告等,也使街道的空间秩序和形态都得到了改善和强化。一些以往被忽视的街道空间,都被改造成为顺应环境条件的大大小小的街头绿地,为市民们增加了许多亲切、有趣、方便活动和休憩的去处。许多市民表示,行走在这些经过改造的街道上,其宜人的尺度、和谐的空间、丰富的形式和优雅的格调,令他们对自己曾经熟悉的城市又凭添了几分亲切,几分新奇和几许自豪。

然而谈起这些,徐千里的表情更多的不是自豪,而是对当前城市建设中依然存在大量认识误区的忧虑。由此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还在继续思考和追问城市与建筑的终极问题:什么是好的建筑?什么是好的城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要理解好和坏,需要长期专业知识的浸淫、见多识广的眼界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有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

徐千里正是这样一位学者型官员。在本职岗位上,他身体力行,从专家的角度引导帮助房地产业树立正确的城市建筑发展观念,提高城市建筑的文化品味,避免破坏性的建设。同时,他还以专家的身份,继续参与渝中区等许多区县的城市更新工作。徐千里说,有许多工作的确不属于职责份内,但他不仅乐在其中,而且非常投入。这显然出于一种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正是有了像徐千里这样的知识分子群体的这份责任,我们的城市才不断奏响一曲曲动人心弦的乐章。

作者:张蓓

城市建筑文化分析论文 篇2:

夜郎镇站的地域性设计研究

【摘要】:以夜郎镇站建筑概念设计为例,研讨地方建筑怎样与有现代化需求的建筑有机结合,并能代表当地的地区形象,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建筑。

【关键词】:车站建筑 地域性 現代化

引论:2011年7月,铁道部经济规划院征集渝黔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沿线七个车站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其中夜郎镇站站房总建筑面积控制在2500平方米以内,属于小型车站建筑。

该区域处于受大西南文化区的辐射覆盖区域,同时又是典型的山地地区,当地的建筑深受黔北民居影响。

于是夜郎镇站设计必须从地域中寻找依据,提升文化内涵,并以地域性的手法表达出来,同时要体现交通建筑的简洁,明快、经济、实用的现代化需求。

首先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研究和现阶段高铁站的需求

1.黔北建筑特色

由于整个贵州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够发达,从古至今都被视为"蛮夷之地",然而由于该区域地形,地势,地貌的多变复杂性的特点,外来移民文化的进入以及和本土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使得黔北的民居建筑特点成为该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黔北民居,虽独具特色,但也融会贯通。由于都处于大西南文化区域,地域相近,受巴蜀文化影响,巴蜀建筑的元素对黔北民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有山地建筑的特色。而随着外来商贾及其他人员的涌入,黔北民居又能看到徽派建筑的影子。

有一部分黔北民居也吸收了少数民族的风格,如土家族的吊脚楼。

2.当前城市建筑文化的认识和需求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国内外建筑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在带来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不少难以挽回的问题:国际化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民族性和地域性,致使许多城市的客站建设缺乏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各地新建客站几乎都呈现相似的特征:大体量,大空间,大屋顶,大高架,大玻璃幕墙,大广场等,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因此,要充分表达铁路客站作为铁路窗口、城市门户的精神内涵,在其形态设计中深入挖掘和表现当地文化内涵并使其成为城市文化地标,是铁路客站形态创作中必须着重关注的设计原则。

3.高铁客运站建筑现代化需求

按照规模和线位等级,中小型高铁火车客运站往往位于中、小型城市和地区,其特点是规模小、等级低、换乘系统简单。对于那些中小城市甚至地区,这类新建成的火车客运站往往是城市发展的新的触媒点,同时也代表了一定范围内的地区形象和城市的名片。

按照中小型高铁客运站的功能需求,一般按照服务对象分为两部分:旅客服务用房和管理设备用房。其中,旅客服务部分又分为候车厅、售票厅、出站厅等。客站环境品质还应考虑旅客的心理需求,更加重视客站细部的人文关怀。旅客服务候车用房需要通透的视线、明亮的光线、舒适的环境和及时的信息传递为手段降低旅客在等待列车时的心理焦虑,以及进出站通道采用更为明亮的照明环境等等都需从旅客感受角度进行认真推敲、细细琢磨,最大程度地为旅客创造现代化、高品质的出行经历。

4.设计遵守“五性原则”

高铁站的设计与其他建筑不同,作为一个城市的“入口”,更是一个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因此,铁道部要求设计过程中遵守“五性原则”:系统性,功能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原则。设计与城市特色,区域规划相适应,满足铁路与城市较长时间要求的城市发展综合交通枢纽。

其次是黔北建筑地域性的现代化诠释的策略探索实践

下面以渝黔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夜郎镇站建筑概念方案设计方案进行简要介绍和总结。

1. 项目背景分析

夜郎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县域中部,西邻习水县仙源镇、重庆市綦江县石壕区,南接本县楚米镇,大河镇,东、北抵新站镇。

夜郎镇文物胜迹较多,人文景观丰富,夜郎是唐、宋夜郎县城遗址,是唐代“诗仙”李白的流放地,是全国至今唯一仍以“夜郎”命名的行政区域。

夜郎镇站站中心里程为DK138+660,车场总规模设到发线4条(含正线);设置侧式站台2座;车站设8米地道1座;站中心轨顶高程为725.768m。

2、建筑地域性的现代化诠释应用

参数1.黔北建筑特色在立面设计上的地域性表达

本方案构思主线从古夜郎所处的黔北地区的地域性出发,以新颖独特的造型和富有地域性的建筑元素来体现车站特色,体现地域特色。

首先将站房的各个功能分部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出站厅和售票厅各居中间的候车大厅两侧,由于空间需求的差异,站房形成中间(候车大厅)高,两侧(辅助用房)低,在满足室内空间的情况下,屋顶用对称的重檐的处理手法既丰富了天际轮廓线,又能与黔北民居中的坡屋面对应,同时主入口用黔北民居中的穿栏式的手法突出主入口,由于贵州多为山地,所以建筑的屋面,即第五立面也非常重要。用重檐和穿栏式能反映地域性并且能丰富建筑的第五立面。

建筑的形态及比例与车站功能相呼应,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风格,使新站建筑仍然可以传达强烈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不过于复杂的机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建筑立面细部运用现代的材质,呈现出古典而简约的新风貌,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黔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整体以重构的现代重檐坡屋面为主要形体造型,在建筑色彩上重视地域特色点线面的有机构成。建筑形态将历史的沉淀与现代建筑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庄重典雅与时尚现代。立面采用传统建筑的构图比例,檐口细部力求提炼出地方建筑的韵味。主立面虚实有序,入口采用大面积玻璃,来突出主入口。

在站房建筑的细部设计中建筑主体色调为用当地的山地花岗石贴面,屋面用青灰色铝镁钢板,既体现地域性特征,又很现代。窗户分格用现代材料体现黔北民居的窗棂格扇,尊重传统文化。主入口和山墙采用干栏式手法,体现黔北民居的特色。

在具体的设计创作中变形是关键,通过对传统黔北建筑立面构成的变形处理,可以打破原有形态的约定俗成,获得新的但又具有文脉延续性的新形態。

在设计的过程中把传统的完整的建筑形式打破并且重构空间,使得材质和色彩本身被强调,缀以点睛的干栏式地方建筑形态使建筑清新淡雅、淳朴自然、浑然天成。

夜郎古文化宗教中很重要的是对竹图腾的崇拜。本方案将主入口两根柱廊附以竹图腾浮雕的形式,站房周围景观结合竹林进行环境的营造,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图表1鸟瞰图

图表2 透视图

参数2. 高铁站建筑现代化需求和当地地域文化的结合

夜郎镇站小体量,民居式的现代设计变异不仅创造了与车站周边区域的和谐尺度的关系,同时突出当今中国高速铁路带来的城市快速发展的开放城市空间理念。旅客服务用房的大跨度设计强调旅客进出站的直接性,最大限度满足高速车站快速通过的要求;入口候车厅玻璃幕墙结合干栏式的的设计满足了高铁火车客运站建筑需要以通透的视线、明亮的光线、舒适的环境和及时的信息传递为手段降低旅客在等待列车时的心里焦虑的要求。而且内部空间宽敞明亮,简洁舒适,有明确的分区和强烈的视觉导向,同时在室内装饰中引入黔北民居的地方元素,注重人性化设计,注重对地域文化的尊重。

最后是对高铁站地域性设计的几点思考与总结

1. 交通建筑尺度的“大”与地域建筑符号尺度的“小”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地域符号,地域特色等的提取多来自于传统民居,尺度较小,而高铁站作为大跨度的交通建筑,尺度较大,如果将传统符号放大运用到现代建筑上,显然已经失去了传统的味道,但是,如果按照传统的尺度硬套在现代建筑上,会在引用传统的建筑符号的时候产生比例尺度不协调的矛盾。因此,产生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面前解决“大”“小”矛盾的三种方法:

a. 适当增加立面和形体分割。

以现代建筑所需要的尺度为主体,在需要引用传统元素的时候,适当增加立面和形体分割,分割后的尺度与传统尺度基本一致和协调,而整体保持在现代建筑所需要的尺度上和比例范围内。

b. 包含与被包含。

可以在引用传统尺度之后,重新对于包含的其他的部分进行现代手法的分割,从而形成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互间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c. 比例与协调。

研究好传统建筑的比例,协调整体建筑体块与局部体块之间的关系。

2. 地域元素现代化的处理手法。

a. “直接引用”。主要为传统地域符号的运用,主要运用到建筑细部。例如传统民居中的窗棂,砖雕,木雕,石雕,特定符号等,直接运用到建筑的外墙面和外窗,外门上,作为地域符号进行装饰,或者作为室内装修元素,丰富文化氛围和文化感受。

b. “微变形”。对于一些不宜直接引用,但是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元素,加以艺术抽象变形,如窗楣,建筑的底部基座,简化提炼其特征,运用到建筑中去。

c. “意象化”。提取当地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中的精华,加以衍变,运用到建筑中去,达到神似效果,唤起人们对传统,对传承文化的记忆。

结语:高铁站的地域性特点是基于建筑独特的地域性和需求的的一种表达,是建筑从里到外的一种需求,而不是强加于上的一种概念。夜郎镇站建筑概念方案设计在黔北建筑大的文化氛围下通过寻求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性来表达,既顺应高铁火车客运站建筑现代化功能需求,又使建筑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精神,赋予其浓浓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夏兵 郭苏明 中小型火车站“系列化”设计策略探讨 建筑学报.2010.(6)

[2]程霞.徽派建筑现代化诠释的应用探索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郑健 沈中伟 蔡申夫.中国当代铁路客站设计理论探索 人民交通出版社。

作者:孙世胜

城市建筑文化分析论文 篇3:

里弄建筑文化在上海文化产业中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研究

摘要:里弄建筑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对其的保护传承方式对当今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溯源里弄建筑文化,分析里弄建筑文化与上海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探讨里弄建筑文化传承创新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途径;解读里弄建筑文化的社会价值及其融合下的经济价值。里弄建筑文化的传承不仅依赖于其蕴含的人文内涵,而且依附于上海城市的发展。里弄建筑保护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为其当代的传承形态提出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文化产业;里弄建筑文化;创新;转化;发展

上海里弄建筑文化是上海人民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活动中创造形成的社会产物,是上海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历史积淀物,是上海历史文化中普遍认可且传承的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处于上海现代城市发展阶段的里弄建筑文化,首先要对其建筑形态和功能进行抢救、保护和传承;再次,我们要不断地用现代思维来发掘里弄建筑文化蕴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步转化并形成新的文化记载和传承形式,使其在当今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借用当代资源、技术、经济发展优势在里弄建筑文化传承中形成新的张力,以社会系统演化、现代产业理念和市场经济法则等变化使里弄建筑文化传承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充满时代活力,成为亟待探讨的课题。研究梳理里弄建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里弄建筑文化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1 在近现代上海城市变迁中形成并发展的里弄建筑文化

里弄建筑文化不仅是过去上海人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而且应于现代生活和现代价值的变迁中不断向前发展。从上海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里弄建筑是上海特色民居建筑。里弄建筑的发生、更新过程也映射了近代上海城市百余年的发展史,它逐步成为上海城市肌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行为意识、价值体现等因素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各异的文化特征。其中,里弄建筑文化传承融合了经济社会体制创新,社会创新下的上海城市文化发展又推动着里弄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1 上海里弄建筑的发展历程

设计大师姜庆共认为,里弄建筑是“在我国传统住宅建筑的基础上,受到西方联列式条状住宅的影响,适用当时的社会和生活需求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的商品化倾向”[1]。里弄建筑文化的起源是围绕近代上海租界与华人居民之间产生的关系,“它的发展历史和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是同步的,是上海历史的直接产物”[2]。上海里弄建筑融合中西传统住宅特点,创造了具有上海地域和时代特色的里弄石库门民居建筑形式。19世纪50年代,为解决进入租界的华人居住问题,由外国商人建设木板房租售给华人居住。由于木板房存在诸多局限性,后发展为“立贴式”砖木结构民居建筑,这种形式奠定了上海里弄建筑文化形式。在19世纪末,砖混结构里弄民居建筑盛行,使得里弄建筑文化得到升华,最终形成上海里弄建筑形态。里弄建筑的更新历程也体现了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历程,里弄建筑文化现象标志着上海开始走向现代发展时代。

1.2 上海里弄的文化艺术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百年中,上海成为中西文化融汇的大舞台。上海民居建筑也呈现出中西建筑文化合璧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石库门里弄住宅”,20世纪20年代后的“新式里弄住宅”“花园式里弄住宅”和“公寓里弄住宅”。在“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空间布局上采用我国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形式,在装饰上采用多雕刻、白墙青瓦、棕红或棕黑木料、高耸女儿墙等江南民居特征,同时融合门头山花雕刻装饰、彩色玻璃窗花和铸铁艺术栏杆等西方民居建筑的装饰手法。上海里弄建筑越往后期发展,融合西方建筑文化成分就越多。例如,“新式里弄住宅”将高围合度的江南“合院”新式变成西方半开放式庭院,将白墙青瓦的结构革新为砖混结构,在外形上更多地采用西方建筑的装饰样式;在后期的“花园式里弄住宅”和“公寓里弄住宅”中,从建筑结构到装饰设计基本西化,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只有零星的出现。里弄建筑的发展历程也是上海中西文化融合发展的进程,形成中西文化共生共存、相互融合的上海地域特色文化。

2 里弄建筑文化依托上海文化产业进行传承创新性转化

传承上海里弄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我们需要依托现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特征,对其建筑的功能和文化艺术形式进行新的价值表达,延续城市肌理、融入城市文脉。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上海当今的城市发展,对上海里弄建筑文化的内涵和文化艺术形式加以补充、引申、完善,使上海里弄建筑文化内涵得到提升的同时保证其传承的长效性。

2.1 里弄建筑文化保护项目的产业开发特质

里弄建筑文化传承是通过其物质形态来呈现其文化形式,最终以物质空间向人们呈现内在功能与外在文化艺术表达形式,并得到大众的认同和期盼。里弄建筑文化的现代传承通过里弄建筑的功能更新和文化内涵提升来实现。里弄建筑的功能属性和美学形态为转化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根本的物质和意识条件。

上海独特的地域发展历史和市民的生活方式造就其民居建筑文化自然内化为精神,并形成上海市民的集体意识,造就了建筑的空间形态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美学形式。例如,里弄建筑中西艺术形式结合的大门,既有江南院庭的石框木门,又装饰了西方风格的山花门楣。由于这些建筑艺术形式来自中西建筑美学的本真和过去上海城市生活的靈感,因其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艺术形式而拥有持续、强盛、震撼内心的生命力。

作为过去百余年上海市民主要居住形式的里弄石库门建筑,自源生就拥有经济特性,上海市民通过建造、使用和传承里弄建筑空间,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素养对其文化创新转化能产生优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据统计,里弄建筑成规模的有260多处,近5个居住单位,总建筑面积达到400多万平方米[3]。上海里弄建筑文化是经过百余年城市文化要素积淀和生活凝练的“文化品牌”,成为相对稳定的上海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已经开锣,文化建设是四大品牌之一,借助里弄建筑文化品牌的浸染效应进行深化发展,发掘契合现代的文化内涵,创新传承形式,可以形成富有内涵的上海文化品牌。

2.2 产业发展方式是里弄建筑文化恒久传承的有效方式

纵观上海城市历史,里弄建筑是上海文化的物质载体,呈现上海地域文化独特的标本,同时是现代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里弄建筑文化传承性保护的突出特征是挖掘里弄建筑文化潜在的经济价值,激发政府和市民保护传承的积极性,将以前静态和被动保护转化为动态和主动的保护方式,这也是在上海里弄建筑保护实践中被证实为具有长效性的方式。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文化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再生产”才能维持自身平衡,社会也才得以延续[4]。里弄建筑作为百年城市活动的遗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有其不适应性,我们需要对它进行适应时代的历史活化保护,赋予其新生命和价值。文化商业化改造是旧居住里弄再延续的有效形式,克服了以往里弄建筑文化静态保护的局限,通过将居住里弄建筑转化为文化产业实现活态保护与城市文化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

由于过去上海很长时间只将里弄建筑作为居住空间进行加固修缮,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一度忽视了它的文化属性和产业价值。在现代生活、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下,对里弄建筑的居住性修缮改造已经呈现出传承危机。在这种形势下,里弄建筑文化性保护和传承需要进行创新性保护,对其进行商业性开发,通过打造公共文化空间的形式,让全体市民通过里弄文化对上海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优越感,使里弄建筑能体现其价值,获得持续的经济利益,进而有效激发政府和市民保护里弄建筑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里弄建筑文化社会经济价值和传承发展。

3 创新性应用里弄建筑文化元素

积淀深厚、样式繁多的里弄联排社区、栋屋花园建筑是现代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在现存较完整的里弄社区中,绝大多数里弄建筑都蕴含着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可以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并且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里弄建筑文化元素在上海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3.1 上海里弄建筑文化元素的内涵

上海里弄建筑文化作为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因素,有着丰富的地域人文内涵,是上海城市文化历史承载物。纵观一百多年积淀的里弄建筑文化遗产元素,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包含着上海城市传统的生活形态和思维方式,展现了上海城市人文的内在,用它特有、丰富的资源充实了现代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如今,为数不多已完成创新转化的里弄社区为我们展示了上海历史文化精彩的一面,如“田子坊”“新天地”“思南公馆”等。在上海政府规划保护的里弄社区中,成规模的还有260多处,它们基本未被开发,且地理位置优越,这些里弄社区同样是上海城市历史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这些贯穿上海一百多年的城市居住空间和文化形态转化为文化产业社区,将能够更深层次地对外传播上海城市特色历史文化。

3.2 挖掘里弄建筑文化元素的社会价值

里弄建筑中不少具有精美艺术性的建筑,它们是经过时间洗礼后沉积下来的精粹。里弄建筑文化极具上海传统特色,在历史进程中成为瑰宝,必然对完善上海文化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上海的发展历程中,里弄建筑文化对上海的居民精神文化的形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里弄建筑石库门头的山花、黑漆木门,灰色清水砖墙面,墙中内嵌的花玻璃窗,中西结合的山墙,铁艺围栏的小阳台,甚至狭小的亭子间等建筑文化元素,由于它们贴近生活、贴近大众,且富有艺术性、人文性,在培育市民的人文修养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古至今,里弄里的居民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受到里弄建筑文化的滋养,汲取里弄建筑文化的气质。里弄建筑文化在上海城市发展历史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不断创新对它的保护及传承方式,可以充实现代上海的城市文化。

里弄建筑文化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与上海现代城市的文化体现高度契合。在现今的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中,要以积极、俱进的视角传承和创新里弄建筑文化,并且创新性地开发利用文化产业,展现其开放交融的城市气质。

3.3 挖掘里弄建筑文化元素的经济价值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在1970年出版的《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人们就是通过消费不同的物品来界定自己与物品相符的身份,将自己与某种类型等同,而与其他人相区别,即人们现在消费的不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价值,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符号消费时代[5]。从消费文化的特征来分析,现代社会也呈现出符号消费的特点。符号消费是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消费需求主导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里弄建筑文化的符号化,为里弄建筑向文化产业转化提供了方法。

我们对现存且较完整的里弄建筑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应用创新的思维,努力让里弄建筑形成文化符号,让里弄建筑文化元素与上海当代文化产业相交融,达到里弄建筑文化传承与社会经济共生同长的目的。使里弄建筑的传承性保护成为繁荣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因素,开创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与里弄建筑文化开发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

创新性地利用里弄建筑文化中所传承的文化元素,不但可以赋予上海的文化产品明晰的城市文化气质、内容和形态美学特色,使上海文化产业根植于上海的地域文化基础之上。因此,上海中心城区深厚的里弄建筑文化元素有极大的开发前景,为上海城市增加了形成优越城市魅力与庞大经济效益的机会。

4 面向現代社会生活、市场经济,创新性利用里弄建筑文化资源发展上海文化产业

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是上海里弄建筑文化传承的根本。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里弄建筑的传承只有在创新性转化中实现新的价值增长点,才能焕发里弄建筑新的生命。

4.1 面向当代上海城市生活

里弄建筑保护项目拥有显著的生活实用性和文化传承性。因此,当今对里弄建筑进行开发性保护和利用时,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充分关注现代上海市民的生活和审美理念的新变化,用当今文化产业理念审视里弄建筑文化,在保存里弄建筑精神内涵和空间形态的基础上,将生动、时尚的当代表现形式融入其中,增强时代感、现代感,使之成为现代海派文化亮点,成为当代人青睐的文化产品。

在上海推行里弄建筑的背景下,一些项目被成功地开发出来,如“田子坊”文化商业街区,用当代时尚、美学来解说其转化开发为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主动探寻里弄建筑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契合点,将里弄建筑的文化之韵融合到现代时尚的文化品牌商业之中,使传统的居住里弄拥有了新的活力,走进大众生活中,社会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使里弄建筑保护项目依托上海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而得到长效保护和传承。

里弄建筑文化元素应用在当今上海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中,表现为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里弄建筑保护与上海经济发展相融合,把里弄文化打造成海派文化的新形态,提升上海城市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契合度,强化海派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4.2 面向现代市场经济

在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对里弄建筑的保护不能固守传统,而是要用发展的视角审视传统,把里弄建筑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相结合,应用市场经济规律实现里弄建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拓里弄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空间。

在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环境下,里弄建筑文化创新开发要从现代文化消费需求出发,提高创新开发项目的吸引力,增强人们的消费欲望,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如我们熟知的“新天地”里弄建筑文化开发项目,其主动契合现代时尚消费文化,结合海派休闲文化特征,将历史建筑打造成传统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空间,既展现了里弄建筑的文化魅力,又提振了大众的消费欲望。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里弄建筑文化保护只能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创新传承方式,以独特的文化形态来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并实现传承和发展。

5 結语

里弄建筑文化是上海社会发展历史的积淀,对其的保护和传承依托于现代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不断创新的思维。在一定意义上,里弄建筑文化传承依赖于上海城市生活的繁荣发展,围绕上海现代文化产业的创新与融合来促进里弄建筑文化的传承。在上海现代文化语境中,里弄建筑文化与当今社会审美和经济发展相契合,由此赋予了里弄建筑文化被再次解读的可能。不可否认,里弄建筑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融合提升了大众对其的认知,运用创新性发展思维扩展里弄建筑文化本体语言,能够促进里弄建筑文化的传承与革新,提升其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景猷,颜望馥.上海里弄住宅的历史发展和保留改造[J].住宅科技,1983(06):8-11.

[2] 赵天佐,何善权,张松,等.“上海里弄住宅保护与更新”研讨会[J].上海城市规划,2012(03):98-103.

[3] 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188.

[4] 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78-87.

[5]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62-63.

作者简介:钟垂贵(1977—),男,上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廖燕平(1979—),女,江苏苏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

作者:钟垂贵 廖燕平

上一篇:工业管道工程材料论文下一篇:轻钢结构建筑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