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绩效保险公司论文

2022-04-18

运营绩效保险公司论文 篇1:

董事会下一步

近一段时间,不少国际化道路上的中国企业在董事会管理层面都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宝钢的股改方案遭到了独董的反对,该独董同时是新桥资本(香港)公司及JP摩根执行董事;此前中海油的收购案中,外籍独董也曾投过反对票。这些情况都意味着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必须对董事会,包括外部董事的角色能有清醒的认识,不能认为只引进有国际化管理经验的人才就完成了董事会国际化,而应该让其发挥真正的作用,尤其是在国资委将在今后陆续对大型国有企业董事会进行改革的大背景下。

这实际也和西方跨国公司董事会的发展趋势有相似之处。在过去的十年中,西方跨国公司的董事会运作模式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从早期的流于形式的“全体通过”、“举手表决”式运作方式,到萨奥(Sarbanes-Oxley)法案出台后的董事法律责任压身、退而求进的“质询式”、“发问式”运作。尤其是2002年纽约股市金融丑闻席卷全球后,公司股东们纷纷抗议,要求董事会“更上一层楼”,踏上从务虚到务实的转型之路。这说明,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公司,如果要建立和完善全球化的董事会,都不能只在人员结构、表决办法等形式上下功夫,而应该真正了解董事会的作用,让各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到对公司管理层良好的监管和支撑。

验证管理层提交的企业发展战略

董事会的作用不在于亲历亲为设计或制定战略,其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够在战略质询的过程中帮助管理层测试并验证其提交的战略是否“植于事实,根基稳固”。正如一位成功的CEO曾指出: “董事会在战略制定过程中创造的价值与其质询提问的尖酸刻薄程度成正比!”

一般而言,董事会将“强迫”管理层围绕其提交的战略方案回答以下6个问题。

第一: “战略制定的假设前提是否成立?”在验证管理层提交的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董事会首先要判断战略制定时所作假设成立的可能性有多大,其中影响假设条件成立与否的关键控制因素是哪些,进而对其进行“千锤百炼”,直到达成一致认可。以AOL与时代华纳为例,两家公司在并购前均将赌注押在“节目内容的捆绑打包与多频道的放送模式对于消费者很有吸引力”这个前提成立上面,认为这将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同时大大提高资金利用率。然而事实证明这个假设并未兑现,为这宗巨型并购案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第二: “这个战略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将如何创造价值?”有时候管理层会沉迷于战略本身,为了达成某一项财务目标而不去考虑企业在其它财务指标方面所付出的代价。例如,“此次并购将使我们成为全球收入规模最大的公司”这个战略目标就很可能忽视了企业的财务收益底线及资产负债情况。董事会成员不应将公司的战略走向与盈利这个基础性问题割裂开来,董事会要让管理层对战略进行详尽的阐述,以确保战略的执行能够为企业创造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负债并且确保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如果管理层的回答不够清晰,那么企业的战略则需要返工和修正。

第三:“公司是否能够配置恰当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等)支持战略的执行?”众所周知,任何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资源的投入;而对于战略方向的大调整,更需要管理层未雨绸缪,考虑企业是否拥有与战略相匹配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可能包括:在新发展战略下管理层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全新技能,向现有业务部门追加大量资金投入,使公司销售队伍要做好从产品销售向提供解决方案转型的准备,从公司盈利低的业务单元抽撤出人力财力供成长性高的业务单元使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董事会在战略质询的过程中不应忽视的。

第四:“管理层是否在制定战略过程中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了充分的全盘性考虑?”正如一位知名企业的董事所言,董事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们对公司外部环境分析环节中的投入。通过质询这一问题,董事会必须确认管理层在制定战略过程中已经对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走势了然于胸并做好了相应准备。例如,若公司面临负债率过高、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市场竞争激化等情形,管理层是否都能够未雨绸缪,稳坐钓鱼船。

第五:“战略一旦付诸实施,将如何应对竞争者可能的反击?”冒然进入新的市场很可能将“沉睡的巨人”唤醒,导致市场角逐态势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竞争格局,甚至引发原有行业利润池的变动。例如,当南非酿酒集团(SAB, South Africa Breweries)收购米勒啤酒(Miller Brewing)时,啤酒市场上的“老大”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嗅到了危险的味道,进而采取了一系列反击措施,为南非酿酒集团并购后的业务拓展带来了不少麻烦。直到现在,SABMiller与安海斯-布希公司之间在战略、战术上还在不断上演拉锯战。因此,董事会必须督促管理层在应对竞争者反应方面事前做足功课,免得事后补课连连。

第六: “资本市场将给这个战略打多少分?”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不仅和企业内部人员休戚相关,实际上也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须知华尔街分析师或基金经理对企业战略的评价在相当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股价和市值的浮浮沉沉。例如,2000年底,当可口可乐公司CEO杜达富(Doug Daft)抛出收购桂格麦片旗下佳得乐运动饮料的建议书时,董事会对此投了反对票,原因就在于董事会认为资本市场并不看好这项业务收购——债券投资者很可能对于收购估价做出消极的反应。正如《华尔街日报》援引时任可口可乐董事的沃伦·巴菲特所言:“桂格公司的运动饮料业务远远不值可口可乐公司10.5%的股份,这一收购代价太大了!”

此外,董事会验证战略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同样会对战略质询的整体质量造成很大影响。目前,GE、惠普、杜邦等公司均通过“战略研讨会”来精炼管理层提交的战略,这样的研讨会通常每1-2年举行一次,每次耗时1-2天,并会为公开式讨论与董事间的非正式接洽预留出充裕的时间。

一般而言,战略研讨会有两种形式:全体成员列席的大型研讨以及分组讨论。在进行全体成员列席的集体研讨时,管理层将向董事会清晰阐述战略制定的思路、对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考量,并对战略本身进行详尽解释,同时留给董事足够的提问与质询时间。而分组讨论则是由董事与管理层进行小范围的研讨,对提交的战略以及预先分配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分组讨论有助于成员们能够更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有助于碰撞出“智慧火花”。

当然,在战略研讨会开始前,管理层如果能够向董事们提交一份事先精心准备的“战略蓝图”,以概括性的描述使董事们对即将讨论的战略议题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应。

综上所述,通过质询上述问题,不但能够加深董事对公司战略的理解,同时也使公司战略在双方质询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清晰和完善。当战略明确后,企业未来应该专注于哪些业务领域或进入哪些新领域,应该把握或放弃哪些发展机会也将随之变得清晰起来。也正因为此,保险公司的管理层与董事会才能清楚地了解公司能否进入诸如设备融资、高价值个人理财服务等其他金融服务市场;银行的管理层与董事会才能明确公司未来是否可以提供次优贷款(Subprime Loan)服务;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也才能从容应对,做出是否抓住某一诱人并购机会的战略决策。

监控企业的财务健康、运营绩效与潜在风险

要想摆脱以往给世人留下的“橡皮章”印象,尤其是对一些中国国有企业来说,董事会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监控职能。须知,董事会的监控模式向管理层传递着强烈的信号指引。

基于我们对国际知名企业董事会监控职能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董事会在监控企业财务健康状况、运营绩效以及潜在风险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起到了很好的“防火墙”角色,这对中国企业无疑有借鉴作用。

· 监控财务健康状况

商界奇才们由于忽视“流动性”这个财务健康的晴雨表而遭遇职业生涯的滑铁卢,这样的惨痛教训早已屡见不鲜。因此,董事会需要提醒管理层时时优先考虑这一问题:“若经营条件恶化,出现市场环境萧条、竞争对手大举猛攻、大额的并购使企业负债大幅增加等情况,企业能否保持足够的资产流动性或兑现能力?”换句话说,如果一溃千里,企业的收入是否足以保证偿还银行贷款、支付员工工资、房租水电等固定费用,还能够“支撑”多久,是一年、半年,或者最多一个月?

对于董事会而言,营业现金流是监控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最好利器。通过分析企业现金流的来源以及使用流向,我们能够揭示企业业务运营的实际状况。董事会需要向管理层提问并最终得到确认——即使企业遭遇最恶劣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未来的现金支出与流入亦能够在数量、时限上相互匹配,以免出现现金流断裂所造成的多米诺骨牌式的恶性循环。而对多元化的企业集团来说,董事会对于营业现金流诊断的主要目的则在于揭示旗下哪些业务单元是在为集团“造血”,哪些是在“流血”,应如何权衡这两类业务单元的发展等。

此外,资产结构也是衡量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一把重要标尺。一般而言,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与公司必须维持的信用等级是相关联的。以GE为例,公司的管理层均竭尽所能来维持公司的AAA信用等级,这也实实在在地列入了“舵手”伊梅尔特的业绩考核指标当中。因此,董事会每年应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至少进行1-2次详尽的讨论,以确保公司拥有并保持合理的资产结构。

· 监控企业运营绩效

董事会与管理层在寻找与公司目前财务状况关联度最大的经营活动的同时,还应明确哪些经营活动会关系到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进而确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以国内电信行业为例,固网运营商“保存量,激增量”的发展口号即是这一思路的最好体现——虽然传统电信业务的发展已逐渐呈现颓势,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这块存量市场仍将是运营商们最重要的收入与利润来源,因此,存量市场的运营状况必将成为KPI考核的重点;但从长远来看,运营商们必须全力以赴开发新兴业务借此拉动增量市场,以确保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新业务增长比例和新业务占比权重在业绩考核中亦不可忽视。

同时,董事会亦要提醒管理层不可忽略隐藏在关键经营活动背后的“隐性因素”,并且找到这些隐性因素与公司运营绩效间的内在联系。以美国汽车市场为例,作为一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董事会的成员,在监控企业业绩情况时如果仅关注“市场占有率”这一指标,并对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而沾沾自喜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市场占有率能够体现出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接受程度,然而其仅能折射出企业运营绩效的一个侧面。不断提高的市场占有率是因为高额折扣所致,还是因为公司推出的针对新细分市场的产品线大获成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寻根问底,董事会成员才能与管理层一起探求引起业绩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并了解管理层将采取何种举措来保持优势或挽回颓势,也才能有效预测业绩的未来走向。

自“9·11”事件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风险察别、监控和规避的重要性——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受到经济危机、安全威胁、供应链中断、消费者倒戈等不利因素的冲击,因而许多公司将潜在风险的监控列入了董事会常态工作议程。

对企业生存发展造成威胁的潜在风险不仅源于财务方面,还可能来自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内部运营、外部政策法规,甚至是自然灾害。以一家60%营业收入来自巴西的美国公司为例,其面临的风险不但来自于供应商和客户在地域上的高度集中,还可能由于巴西国内的政治环境变动和汇率调整等因素使公司蒙受损失。

顺势而变,一些董事会成立了专门的“风险监控委员会”以确保公司管理层对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保持清晰的认知。风险监控委员会一方面与管理层联手,共同研究构建公司的风险管理框架,确定公司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风险,哪些领域可能是风险的高发区; 另一方面着手设计风险的早期预警机制,确定预警指标和不同警戒级别的指标观测值,使管理层能够先行一步,早做准备。(作者为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总裁)

作者:刘持金

运营绩效保险公司论文 篇2:

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周亮(1990-),女,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吉首大学,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与绩效评价?

蒋才芳(1969-),男,汉族,湖南洪江人,教授,博士,吉首大学,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

摘 要:保险业作为金融行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持续地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经营绩效水平是保险公司良好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选取了8家国内知名保险公司2002-2011年的企业数据,选取了公司规模?投资资产比例?保险赔付率等5个变量,运用SPSS软件对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得出资产规模?保险赔付率和保费收入增长率与经营绩效呈正比例关系,产权比例呈负相关,投资资产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这些结论有利于针对我国保险业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保险公司;经营績效;影响因素

一?文献回顾

企业经营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绩效?企业的盈利程度?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营绩效水平?Cunnins and Weiss(1993)就利用1980年到1988年的数据对美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评价,在研究中他们首先把美国的保险公司按照规模大小分成了三类,然后利用随机前沿的方法对不同规模的保险公司分别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出结论,美国的大规模保险公司经营绩效最好,小规模保险公司绩效次之,中规模保险公司最差[1]?Fare和Lovell(1978)把前文所述的效率概念进一步拓展,提出了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是效率的三个主要成分?当前针对保险业效率的主要研究可以按照这些效率分类进行视角划分[2]?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Stern Stewart)咨询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种新的经营绩效衡量指标,即经济附加值(EVA)[3]?Ederington(1985)以及Kaplan?Urwitz(1979)详细地研究了各因素对债券评级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拓展了如何对保险公司进行绩效评价的思路[4][5]?Scherer(1980)得出结论:知名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其较大的企业规模的方式来降低保险产品的单价,从而达到规模经济,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这样保险公司经营绩效与其经营规模是呈正相关?李林子?鲁伟(2003)釆用2000年的数据,发现中资保险公司在技术能力方面不如外国保险公司,且规模效率不显著[6]?张邯?田高亮?马广军(2007)的论文中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找出了对我国保险公司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7]?蒋才芳?陈收(2014)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投入导向型模型,考量我国30家人寿保险公司2002至2011年经营绩效的有效性,得出寿险公司经营绩效DEA相对有效性与人寿保险公司规模呈一定正相关关系[8]?文章选取了我国25家保险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公司规模?经营区域?赔付率和保费收入增长率对我国保险公司绩效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我国保险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

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的发展,这些因素对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是否有些改变,为了进一步地研究该问题,本文选取了中国国内几个富有代表性的保险公司2002-2011年10个年度的数据,对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的选取

综合相关的文献,我国相关学者研究保险公司经营绩效选取的影响因素变量列示如表1,从这些影响因素来看,投资资产?保费收入?赔付率等都包括在内,基于这些结论,本文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研究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从企业的内生因素的角度来分析,选取了公司规模?投资资产?保险赔付?产权比率以及保费收入这几个变量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运用spss软件来测量这几个因素对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增加对保险公司绩效的了解,为提高保险业绩效水平提供一定的依据?

(1)公司规模;一般而言,公司规模越大,形成规模经济,可以加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应地也提高了企业绩效,但是公司规模过大也会导致组织控制成本及其人力成本的增加?姚树洁等(2005)发现大公司的经营绩效高于小公司[9],黄薇(2007)认为资产规模与公司经营效率呈正比例关系[10],可是刘志迎等(2007)的研究却发现,公司规模对财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起着显著的负面作用[11]?

(2)投资资产比例,其表示为平均投资资产占平均总资产的比例,其中,投资资产以各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为依据,结合我国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计算?投资是保险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是保险公司总利润的一部分,因而投资资产比例也会对保险公司企业绩效产生影响[12]?

(3)保险赔付率,保险公司已发生赔款支出与已赚保费的比率,已发生赔款支出包括赔款支出?分保赔款支出与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并扣除摊回赔款支出与追偿款收入?

(4)产权比率?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为评估资金结构合理性的一种指标?产权比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它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程度的重要标志?

(5)保费收入增长率,保费收入会导致保险公司现金资产的流入,并且可以利用资金流入与资金流出的时间差,通过资金运用以及对保险风险的集中与分散的管理,形成损益,与其他行业存在明显的差异[13]?

(二)模型的构建

为了检验经营绩效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构造了以下模型:Y=a0+a1X1+a2X2+a3X3+a4X4+a5X5+ε,其中a0?a1……a5为解释变量的系数,需要我们通过回归分析得出,ε是本公式中的误差项,本文的计算过程利用spss统计软件完成?

三?样本数据和实证结果

(一)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国内知名的保险公司的数据,对样本公司2002年至2011年的绩效进行评估,碍于篇幅,省略了具体的计算过程,只将各年度样本公司绩效得分情况列示于下表3?

由于主成份的均值为零,F的均值也为零?在本文中,财务指标为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导致经营绩效得分,负数表示该公司绩效水平处于平均水平之下,正数则表示该公司绩效水平处于平均水平之上?本文以下如无特别说明,我们在检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时,均选择我们所实证得到的F值进行检验?

(二)回归分析的结果

为了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保险公司绩效的重要性,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多次回归分析,所得的回归分析结果列示于表4?

(三)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回归分析的结果,对影响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因素分析如下:

(1)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是显著正相关?在保险业中,规模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在中国经济正迅速发展,但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多数认为规模越大的公司可靠性和信誉度越高?保险公司如果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应,这样可以提高公司绩效,同时消费者在选择保险公司时,一般认为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可靠,这也对于提高公司绩效产生正面作用?

(2)投资资产比例与经营绩效相关关系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政策法规的约束?资本市场环境的制约以及投资管理水平低下,使得投资收益对经营绩效的推动作用不明显[14]?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我国财险公司的投资一般为短期投资,加上政策方面的限制,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从而导致投资资产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3)保险赔付率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在国外,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低赔付只占利润的一小部分,国外保险公司赔付率高达80%以上,而我国保险公司2002年至2011年的赔付率不足30%?当然,保险赔付率与经营绩效之间并非呈绝对的正比例關系,如果赔付率一直上升,那么公司的经营绩效将会下降,因此,正确的做法是要做到控制风险,降低赔付率,但又需要企业把握一定的度,不能把降低赔付率作为利润增长点来看待?

(4)产权比率与经营绩效负相关,表明产权比率越高,意味着企业自有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越小,其资产结构存在不合理性,长期偿债能力越弱,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绩效越低[15]?

(5)保费收入增长率与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保费收入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这也跟我国保险市场的目前情况相一致?保费收入成为我国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保费收入的变化也在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利用2002至2011年间的8家保险公司的数据研究了中国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假设公司规模?投资资产?产权比率?保费收入等内在因素对公司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本文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绩效分数,而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确定了绩效的影响因素?根据对上述结论的分析,提高我国保险公司绩效的途径有适度扩大保险公司的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对保险业务的投资资产比例,提高市场占有率;重视公司的理赔服务,提高相应的配套服务措施;控制企业的产权比率,既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也让企业保持一定的长期偿债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保费收入;同时,政府也应该降低其他企业进入保险行业的政策门槛,促进市场的有效竞争,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促进我国保险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作者单位:吉首大学)

参考文献:

[1] Cummins J.D,Weiss M.A.Measuring cost efficiency in the property-liability insurance industry[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3,(17):463.

[2] Fare,Lovell,Measuring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8(3):76.

[3] Stern J,Stewart G B,Chew D.The EVA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1995(5):36.

[4] Ederington L.H.The Hedging Performance of the New Futures Market[J].Journal of Finance.1985(4):134.

[5] Kaplan R.U.Urwitz.Statistical Model of Bond Ratings:A Methodological Inquiry[J].Journal of Business,1979(7):67.

[6] 李林子,鲁伟.财险公司绩效的因子分析[J].管理科学.2003(3):78.

[7] 张邯?田高亮?马广军.我国保险公司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J].2007(3):74.

[8] 蒋才芳,陈收.我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DEA有效性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7):87.

[9] 姚树洁,冯根福.中国保险业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7):15.

[10] 黄薇.中国保险业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1):56.

[11] 刘志迎.孙文平.李静.中国财产保险业成本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4):73.

[12] 邓庆彪,刘革.保险原理与实务[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3):22.

[13] 李雅珍,胡霞.我国中外资寿险公司经营效率比较研究[J].财经论丛,2013(1):79.

[14] 刘阳,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研究一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3:80.

[15] 刘玉焕,江生忠.中国寿险业盈利模式和价值定位研究[J].保险研究,2013(5):28.

作者:周亮 蒋才芳

运营绩效保险公司论文 篇3:

浅析“营改增”对保险公司的影响

[摘 要]随着经济迈入新常态,我国税制改革也正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营改增”在上海试点完成后,包括建筑业、金融业、以及部分生活服务业在内的各大行业也在逐渐完成营改增,其中“营改增”对于金融服务业中的保险业又具有重大影响。金融保险业的业务较为复杂,“营改增”会给保险公司的绩效带来严峻挑战,给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带来重大改变。本文以此为基点探讨“营改增”给保险公司税负和绩效带来的影响,并根据分析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保险公司;税负;绩效;营改增

1 引言

保险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行业的发展与稳定直接反映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它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对保障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税收政策的改革对保险行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保险业在“营改增”实施以前主要以营业税为主,税率在5%左右,是一种价内税,对个人的消费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实行营业税已经不适应现代深入改革的需要,因此保险业也被划入国家“营改增”的行列。保险业与一般的制造业不同,不是先有成本后有收入,也就不是先购入再销售,而是先有收入,收取保费后再有成本,其成本是未来承担责任时所支付的赔偿。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保险业在“营改增”之后面临的各方面情况的影响,我们给出以下浅析。

2 “营改增”的理论基础

2.1“营改增”的改革原则

“营改增”的理论原则可以简化为四个字,即:改、减、留、保。

2.1.1“改”就是把目前需要缴纳增值税但还在缴纳营业税的企业改为缴纳增值税。

2.1.2“减”就是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比如税率、出口、简易计税等办法从而达到结构性减税的目的。

2.1.3“留”主要针对优惠政策,即原来企业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原则上继续保留。

2.1.4“保”是指收入归属不变,税负增加返还,从而实现保地方的既得利益。

3保险业进行“营改增”的重点问题

3.1对于计税方法的选擇

计税方法一般分为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一般计税方法能更好的解决重复计税的问题,但是由于保险公司业务过于复杂,准备量相对较大,因此这种方法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操作相对复杂。简易计税方法虽然操作较为简单,税收成本也较低,但是没有能很好的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

3.2对于税率的选择

我国现有的增值税税率分为17%、13%、11%和6%四档。对于保险业目前适用于哪些税率,要充分考虑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稳定税负”的要求,要考虑到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以及有营业税这种价内税改为增值税的价外税所带来的影响等因素。

3.3考虑进项税抵扣的范围

一般企业的计税方法是计税方法计税,这种计税方法允许抵扣外购各类货物和服务的进项税,其中包括购入和租入不动产的进项税。如果保险公司实行一般计税方法,那购入保险服务的下游企业能否抵扣保险服务的进项税,就需要充分考虑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以及这种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4“营改增”对保险业税负影响的分析

自从保险行业实施“营改增”以来,保险业改革的开局情况尚为可观,第二季度的纳税申报等一系列繁琐工作总体来讲进行的比较顺利。而保险业内保险公司接连不断的反映自从“营改增”在业内实施以后,公司税负不但不下降反而有增加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保监会财会部副主任赵宇龙给出的诸多很具有实用性的回答以及有关“营改增”的观点。他认为从对未来国家对财税政策调整的趋势来判断,税负不减反增的情况很有可能只是短期状态,不会改变实行“营改增”长期的目标。关于对赵宇龙这番话的理解,也就是说保险业整体上来说对于“营改增”的实施还是适应的不错的,而且既然决定要进行税制变革,任何一个行业都要学会去适应,虽然保险公司业务较为复杂和特殊,工作量也相比其他行业较大,但是保险业可以通过保监会、保险行业协会、税收管理部门以及其他金融同业的配合从而取得相对有利的政策支持。

4.1近期部分保险公司税负上升的原因

4.1.1在保险公司的投资业务中,保险公司持有其他公司企业的债券利息收入,由于这个收入是全额征收增值税的,所以会引起税负的上升。目前,对保险公司持有的金融债券、国债、地方债基本上都已经实行免税政策。同样是发行债券,由于发行主体不同,投资者获得的待遇也会不一样。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

4.1.2保险公司承保的业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这方面目前最受争议的就是关于实物赔偿取得的修理费等发票是否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问题。依据相关保险法,一部分税局认为只能用现金赔偿,也就是保险公司不直接为投保人修理实物,而是赔偿现金给投保人,再由投保人持着现金去支付赔偿修理费,这样的话,修理费发票的实际受票方是投保人自己而不是保险公司。但如果将发票开给保险公司,也只是起到理赔定损的作用而已,也依旧不能在保险公司层面抵扣进项税额。另一个观点支持抵扣,认为保险公司实物赔偿的本质是恢复原状,所以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购买修理劳务进行赔偿以求恢复原状,所以可以进行进项税额抵扣。

4.1.3由于保险公司需要按月缴纳申报增值税,而申报频率高就导致操作成本过高,这样也会导致税负增加,同时也会产生其他问题。目前银行、信托公司等实行的政策是按季度申报增值税,如果实行季度清算,这样进项之间可以季度平衡,可以作为保险公司的一个考虑政策。

4.2关于解决税负上升的建议

4.2.1建议部分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采取“新老划断”的方式。即建议对“营改增”实施以前就已经发行的债券免征增值税,同时适当地增加债券持有人的抵扣项。理论上来说这个建议实际上是很好的,但是实际操作的话就可能要税务总局做出点牺牲。

4.2.2对于金融商品买卖差价年末负差的问题,建议可采用平移营业税下的政策。即允许负差转移到下一个年度,如果金融商品增值税在某一时期出现负差,那么这个负差如果允许和当期同样适用6%税率的其他销售额进行汇总来计算增值税的话,应当更加便于操作。

4.2.3关于“视同销售”的行为,建议明确其相关政策以便于给保险公司提供更具体更明确的指导。“视同销售”带来营改增的企业很多疑惑和不安,政策执行者应该严格按照视同销售的标准,不可装糊涂把很多不是视同销售行为以及不是给予无偿的服务业和公益事业视同销售。

4.2.4建议各地各区域达成共识,各项赔款等进项抵扣应当明确。各行各大企业都希望有一个明确的政策和准则,模棱两可会使企业感到不安和混乱。

4.2.5建议“营改增”企业也延续增值税的相关政策。比如应收未收款项即保费在营业税下也可以抵减。

5“营改增”对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最能反映保险绩效的指标就是保险公司所获得的利润,获得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的最终目标,保险公司也不例外。利润是保险公司持续经营的动力,是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经营状况的指标,它等于企业所有收入减去相关成本和费用后的净额。因此实行营改增后必然会对每个“营改增”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也包括保险公司在内。

5.1“营改增”对营业收入的影响

保险公司的收入是指保险公司在销售产品以及提供相关服务和进行投资等日常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经济收益的流入。

其中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销售相关保险产品从而获得的收入,是保险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实行“营改增”之前,保费中不需要剔除营业税,所以收取的保费收入就是营业收入。但是在“营改增”之后,增值税是价外税,实行价税分离政策,所以保险公司实际收取的保费收入中还包括的应交的增值税,所以在营业收入中需要扣除增值税额。所以从理论上看,“营改增”会使得营业收入下降,并且营改增后可能会将之前缴纳营业税的投资收益改为征收增值税。但是用哪一种征收方法以及适用何种税率还不确定,所以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会随着税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5.2“营改增”对营业支出的影响

保险公司的营业支出指的是日常经济活动中的费用支出,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即保险业务与非保险业务但是其相关服务有关的日常消耗。在利润表中,营业支出=退保金+赔付支出+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保单红利支出+分保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手续费支出+业务管理费+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摊回赔付支出-摊回分保费用。

其中赔付支出又是保险公司的主要支付费用,是保险公司在保险标的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后,根据合同规定而向被保人支付的赔偿金。赔付支出主要有现金赔付和实物赔付两种形式。在“营改增”之前,赔付支出不允许抵扣;“营改增”之后,赔付支出可以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抵扣。所以,赔付成本的变动是根据赔付支出所适用的税率以及允许抵扣的范围来确定的。赔付支出的抵扣方式是按比例进行赔付还是凭票据抵扣对于进项税额的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如果实行凭票抵扣,能否取得有效的抵扣凭证和票据对进项税额也会产成重要影响。

另外除了赔付支出外,保险公司的其他成本支出还有手续费、业务管理费以及退保金等支出,通常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计算。实行营改增之后,手续费支出是否可以得到抵扣以及是不是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有个人业务员的佣金又该怎样抵扣,都会对保险公司的进项税额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业务管理费中也均包含增值税项目,都可以进行抵扣。

所以总的来说,保险公司的成本支出的抵扣能够减少保险公司利润表中的营业支出,其减少程度和力度则要依据这些费用可以抵扣的范围。

6“营改增”背景下保险公司的发展建议

“營改增”是国家税制改革以便于减税的一项重要措施,即从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变为缴纳增值税的企业,然而这个改革不仅仅是表面税种和税率的变化,其涉及企业各层面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业务运营方式的改变、还有制度合同等的修订都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从以上分析来看,“营改增”带给企业各方面的影响要求企业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去尽快适应税制的改革,要求企业在管理上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否则将会面临以上分析的种种风险,如税负上升、利润下降以及涉税风险增加等。

由此,建议保险业各保险公司充分做好应对措施,认真梳理好由“营改增”带来的影响,理性地积极地做好各方面的应对方法,灵活应对各种变化。动员全体员工理解“营改增”的深刻含义及带来的影响,充分抓住改革带来的红利,动员全体员工协调推进企业应对“营改增”带来的挑战。要主动适应税制改革的要求,积极了解改革的进展,组织各层高管及财务学习了解相关知识以及各项规定,分析整理好企业现状,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要努力防范税收风险的增加,要防御一些由于不适应改革导致的税负增加等对企业不利的局面出现,优化企业经营及管理模式,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违规行为等重大税收风险的出现。同时也要做好其他方面如测算、调整、制度以及机构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只有充分做好各方面准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7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保险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器,对保障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险公司应该认真梳理好由“营改增”带来的影响,理性地积极地做好各方面的应对方法,灵活应对政策改革与市场变化,力争形成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为员工、公司、社会的共赢奠定扎实的业务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佳华.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保险行业的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6):98-99.

[2]刘天永.金融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计税方法问题的研析[J].税务研究,2013(335):59-64.

[3]彭雪梅,黄鑫.“营改增”对于我国保险业税负的影响[J].保险研究,2016(03):32-44.

[4]基于收支流量法的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值税改革[J].财贸经济,2014(11):31-41.

[5]高博.浅析存货增值税的保险[J].中国保险,2011(05):24-27.

作者简介:

徐杨(1995-)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3级本科生,保险专业。

作者:徐杨

上一篇: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论文下一篇:网页界面设计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