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论文

2022-04-28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其性质在于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但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由于摆脱不了为应试教育的束缚而采取的短期行为,丰富厚实的缤纷多样的语文世界浓缩在《考试说明》之中,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被无限放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论文 篇1:

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

摘要:衡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居于主体地位,关键是看学生是否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毫无疑间,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态度和参与意识是不会自然形成的,它必须通过教师长期不懈的培养。那么,怎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呢?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语文活动

首先,要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向45分钟要质量,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教师要淡化表演欲,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不断发现和探索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应包办,而应注重诱导和启发,让学生自己感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答案,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孔雀东南飞》一文时,对于焦母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我就采用了步步启发,逐渐领悟的方法。开始我

问:“焦母是怎样一个人?”许多同学立即回答:“她狠、她坏,她不理解儿子。”看起来同学们对焦母没有好印象。为了能让同学们从本质上理解人物,我进一步启发大家:“焦母所生活的社会决定她有怎样的思想?”同学们回答:“封建思想。”这样再结合具体情节大家得出了焦母是一位独断专行,扼杀美好爱情的封建家长的结论。然而,为了让学生理解焦母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母亲,我进一步问焦仲卿是焦母的亲生儿子,焦母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呢?难道她不爱自己的儿子吗?这样一问,同学们感到疑惑,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趁此机会我进一步问:“你们的母亲爱你们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爱!”我說:“焦母也爱自己的儿子,请同学们在书上找一找,考虑一下,哪些地方体现焦母是爱自己的儿子的?很快有同学就找到了“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焦母赶走兰芝想为儿子娶个更好的,而且当她听说儿子要寻短见时痛哭流涕,这些都说明焦母是爱自己的儿子的。但为了让学生们对焦母这一人物有个正确的评价,分清主次,我又进一步问:“在焦母的身上,封建家长思想和爱护儿子的思想,谁主谁次?”学生们回答,前者主,后者次,因为她造成了兰芝和仲卿的爱情悲剧。这样经过七嘴八舌的议论,学生们对焦母这一形象做了一分为二的评价。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习惯包括坚持预习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读书看报听广播的习惯,勤于练字的习惯,做单元小结的习惯,修改文章和订正作业的习惯等。好的习惯愈多,抵抗诱惑的力量就愈强。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过程,都有它的艰巨性。语文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长期督促、经常训练,才能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训练,才能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考,让他们去感受学习的乐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一且养成,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将起积极作用

我所教的是两个普通班,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程度也参差不齐,许多人的学习习惯不好,无疑养成教育至关重要。我首先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求每人每天写一页钢楷,字写得好的及时表扬,写得不好的要批评,并要求向好的同学学习,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字写得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其次,学语文,良好的预习习惯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也显得非常重要。现在的学生大都没有预习的习惯,至于工具书更不愿使用,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字典,不会的字就不管了,针对这两种现象,我在讲每篇课文之前都要给学生留几个思考题,让他们预习,第二天上课之

前检查预习情况。起初学生不习惯,有的不做,有的想做又做不好,我就要求学生能做多少做多少,经过段时间的努力,同学们有了进步,开始入门,并体会到了预习的好处,现在许多同学已经养成了习惯知道主动预习。至于使用工具书,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使用字典扫清文字障碍,课堂上有不会的字及时督促大家酮工具书。有些手懒的学生,不会的字就想问老师。这时,我总是要求他们自己查字典,并对他们讲解查阅字典的好处。现在,许多同学都能够做到经常使用工具书,都能从中得到益处,增

长知识。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使学生眼前受益,也会使他们将来得到好处。

第三,要积极组织各种语文活动,语文活动包括各种听说读写活动和各种参观访问活动。语文教师要善于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我对所教的两个班级从高一入学时就有意识组织、指导学生办板报啬报、口头作文、演讲比赛、成立语文学习小组,并鼓学生积极向学校的《天涯文学报》投稿,当有些学上看见自己的作品在校报上发表时,高兴得不得了这样就更加增强了写作兴趣,一年下来,语文素质有引显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主本的观念,摆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学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要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以学生为本,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根据学生实际,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趣,使之在生活中自觉地学习和运用语文,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即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

参考文献

[1]邹福云.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语文教学[J].思维与智慧,2016(20):39.

[2]镡丽娜.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61.

作者:姜淑华

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论文 篇2:

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研究

摘 要: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其性质在于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但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由于摆脱不了为应试教育的束缚而采取的短期行为,丰富厚实的缤纷多样的语文世界浓缩在《考试说明》之中,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被无限放大。本文从学生出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个教学流程角度作尝试。

关键词: 教学研究 主体性 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上要讲究师生对话、师生和文本的对话、师生和编者的对话。应该说这样的对话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及对作者、编者原始想法的尊重。但当前的语文教学索然无味,究其原因是《考试说明》以外的其他内容都与学生无关,纷至沓来的资料、浩无边际的题海使语文课成了十足的考试训练课。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要么漠视语文,要么投机取巧,缺乏对文本的重视,对阅读的重视,对生命的感悟。回归本源,着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语文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所在。

一、践行“把人当人看”的思想是前提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成长。因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根本所在,但在现实当中,我们看到教师的主导性功能无限性地放大,教师在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都高于学生,尤其是师道尊严铭刻几千年传统中,这种为师者高高在上的心理状态依然在“荼毒”着我们,使我们难以真正平等地对待学生。缺乏对等性地谈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无异于空中楼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主旋律,为师者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因而我们在课堂上时刻要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以充满感情的语气、平等的方式、鼓励的眼神、可亲的身体语言……聚焦于教育的本身,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心无旁骛地走向这些孩子,温润这些孩子,让他们充分地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在课堂上师生尽情地进行思想碰撞、心灵交流,最终获得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体验。

二、实现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是基点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导出有效的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即便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处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但是教学目标确立的现状却令人担忧,部分教师缺乏对教学目标的研究,我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图一时之快,总是借用教学参考书或是教师用书,严重地束缚了教师的二次备课的再思维性活动;二是三维目标的确立没有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成为激励学生的有效因素,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不能很好地测度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的达成情况。

初三有一篇课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其教学目标有的教学参考书是这样确定的:一是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二是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三是了解演说的特点。此教学目标是没错的,但是利于学生掌握吗?学生对文章所描述人物的时代与思想背景是如此的陌生,则难以体悟人物的思想高度。为此,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是了解时代和思想背景,明了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二是欣赏语言,体会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而教学重点确定为对文章语言的欣赏。在了解背景与人物的基础上,充分诵读,体会文章文采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的语言特点。我认为只有基于学生的能力实际的教学目标,才能为学生所接受,进而落实与生长。

三、结合学生经验的教学内容是重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这样的语文教材才能更贴近生活,才能充满人文气息和智慧之光。学生的生活经验研究表明,就智力与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来看,经验的作用更大,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更好地学习,理解事物本质的前提。当然“经验”既来自于学校系统的学习,又来自于自身的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经验对学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其使学生有着更深刻的体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或是情感体验深入相关的教学内容,则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独特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与教材选文中的生活发生共鸣达到激发、熏陶的教育目的,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比如:在教培根的《谈读书》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或是介绍自己最喜欢读的书,或是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或是谈谈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在尽情分享后让学生学习这一课,并借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因为引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学起来容易了许多。

但是已有的经验对新的学习的影响既有有利方面,又有不利的方面,这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因为有的学生能够从已有的经验中找到与新知识的结合点,在比较的基础上确立异同,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而有的学生则会受到这种经验的干扰,产生思维定势,从而产生错误的或是片面的理解。这需引起我们的注意。

四、迸发张力的课堂组织形式是途径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过于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往往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与能动性大打折扣,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改变现状,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既有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形成,更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逐步培养主动与别人交往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是开放型人才的首要条件。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人,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附图:

组内成员按其特长进行不同的分工,定期轮换主发言人,每人都有发言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法往往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一是优生表演的舞台,其他学生则不思考,形成思维怠性;二是答案过于单一绝对,难以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学案中加设“我的课堂,我记录”栏,统一特定的标记符号,如在老师提问前已思考完问题,且答案符合题意的,则用:”∨“;如已独立思考完,则“—”,答案有偏差则用不同颜色的补上“√”;如在同学陈述时还没有独立思考出个人看法的,则是个人知识的难点,需标上“△”。优生还可记录自己的速度与准确率的情况,与其他组的同质学生进行比较。这样的情况下,会的同学可以自己先写,以免别的同学没有了思考的机会,造成思维的怠性,同时规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还要求学生下课后对记录的情况进行一个自我小结,既是个人的课堂反思,又形成个人错题集,只需时几分钟,形成习惯后,效果显著。

五、注重实践的作业设计是根本

库伯认为:“尽管不应该指望家庭作业能提高考试分数,但家庭作业倒是应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传输学习观念,使他们明白在家中、在学校都有学习任务。”而现实是每一科的老师都觉得自己留的作业不多,集中到学生身上却是如山般的沉重。老师对所布置的作业到底要用多少时间完成不清楚,留给学生的作业的练习目的是什么不明晰,缺乏针对性,同一个班的学生一般都完成相同的作业,且作业的形式较为僵化,缺乏动手的要求,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其完成作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免受责罚,其过程对学生没有实际上的增值作用。

受杜威“从做中学”教育思想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中新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项新课程,穿插于教材的每一章中,它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做,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本领。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家庭作业的有效性,达到减负提质的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将一些背诵、抄写、默写的内容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练习迁移,以同质相比,异组相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家庭作业则以学生动手、动脑为目的设计。如“青春随想”活动,让学生做个人的人生规划,引导学生确立青春的座右铭,分组搜集青春的知识,进行分组汇报,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引导。在“好读书·读好书”活动中,让学生搜集资料,找与主题有关的名言、名人读书故事,回顾自己的读书故事,介绍自己爱读的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这些作业的完成有一个时间段,既可独立完成,又可合作而成,既要网上搜集资料,又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备受学生的欢迎。

六、富于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是手段

“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其直接目的是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依据”。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能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注意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既要有终结性的评价,更要注重形成性的评价,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在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2]艾尔非·科恩.家庭作业的迷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陶西平.呼唤“有效作业“,中小学管理,2012(01).

[4]陈瑜.如何有效激活初三语文复习课[J].广西教育,2012(4).

作者:卢施宗

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论文 篇3:

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田野研究

课堂是师生充满实践智慧的“动态生成”,那种无法预约的“随意”,那些不期而遇的“灵动”更能触发笔者的教学感悟,促进教学反思。

期待中夹杂着几丝兴奋,笔者走进了张江实验中学。“导入——初读——再读——小结——作业”,清晰的教学思路,顺畅的教学流程营造出平稳、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一节课下来,似乎总又感觉少了点什么。

再次拿起了王老师的教案初稿和修改稿。坦率地说,笔者很欣赏她在反思性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教学设计。

首先,她对教材有着独特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她的教学设计从“情”入手,抓住课文的语言深耕细作,很好地把握了《枣核》这类课文的课型特点。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情以入文”,从课文的语言出发,抓住语言,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接近作者的情感,进而让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情”和作者在文中涌动的情融合为一。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作者在特殊情境中的文化情结和精神内涵,王老师进行了如下学情分析:《枣核》是一篇表现海外华人思乡爱国之情的美文,虽然内容浅显,但却真挚感人。由于初二学生缺乏特定的情感体验,所以难以理解所谓的“游子心境”,教师宜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而联系课文中老人思乡的心理活动和表达思乡心切的独特方式来体会海外游子的心境,深切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学会感动。这样的学情判断客观准确地分析出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状态,充分表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变为有效的语文课程资源,能更有效地将学生带入“思乡爱国”的世界里,进而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与教材文本、生活文本和他人经验文本的对话性交互作用中生产丰富的语文素养。

其次,在教学程序和活动上,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抛弃了传统的结构层次分析教学法,着眼于学生学的角度,这种变革做法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所极力追求的。“初读课文,分析关键词句”中让学生主动地说,“再读课文,品读细节”让学生在朗读圈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并生成知识。整个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的活动来连缀,充分体现出以学生的个性为基础,关怀学生的生命体验的新课程理念。

再次,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以一种“大语文”观来审视课堂,关注情境的创设,“双基”构成了教学内容的主调与主力。(注:“双基”为基于文本的知识经验与生活体验,基于文本的文化拓展)在导入环节,王老师通过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来创设一种“游子思乡爱国”的情境,期冀学生在音乐背景中能迅速地沉浸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场”中与文本对话来获得初步的感知。在“品读细节”的环节中则引介了丰富的课外资源——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杨柳”“莲花”,独具魅力的中国古典诗词《采薇》《静夜思》……通过激活学生相关的文化积累来深切地体认文本所传达的思想内涵。作为一名课程开发者,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展现出语文的多样色彩和生命活力,王老师这种开阔的文化视野值得肯定。

回首反观王老师的语文课堂,如果单从学生参与了活动而不管其经验的转变和心灵的升华,结果无疑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形式终究是为内容服务的,“以学生为主体”更意味着师生在和谐的互动中得到思想的充实、感情的熏陶和精神的提升,从而释放出生命的活力。在这一点上,王老师的课堂存在着些许缺憾。语文教学的生命在过程,动态的语文课堂(现实)与静态的教学设计(理想)之间究竟有多远?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课堂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达成度。新课程提倡“体验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统一。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积淀和教学经验累积,王老师对“知识与技能”的把握是务实的:她在课堂中注重字词的随机教学,结合中考考点有针对性地通过课外作业来训练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并适时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与策略。然而,预设在朗读、合作、探究等过程中要实现的“学会感动”这一人文性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却被消隐,王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基于清晰、理性的思考得出的情感策略——“以教师对文本内容的人文体认为基础,通过激活学生的情感/ 情感体验经验来达到人文精神的活化”仅仅停留在了那薄薄的几张纸上。在“情境再现,角色扮演”的环节中,学生们的分组讨论比较活跃,但在具体表演时,两对表演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出现了“笑场”现象。而此时,教师过多地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能够完成,迅速地凭借着一两句鼓励之言就把学生“硬生生”地拉回了自己的预设圈。王老师的这一做法是笔者所不能认同的。诚然,面对着教室中的众多观课教师,学生有可能会心生拘谨或兴奋异常,但是在学生尚未赋予课堂的情感信息以价值的场合,教师的这种鼓励则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而正是由于教师这种缺乏力度的引导与引领,语文课程的第三维目标成为了本节课的“硬伤”。课堂上,当学生在徘徊在“文本场”之外无法“沉浸”其中时,教师自身的潜在课程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更好地感悟和体验? 进入“教学状态”的王老师显然对这个问题有所忽略。教师不应该是权威,而应是一位有经验可供学生分享的课堂参与者。对于家园之思,千里迢迢从外地来到上海工作的王老师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她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独特感悟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在分享自己异地思乡之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努力去寻找他们自己“想家”“恋家”时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据调查,该班级住宿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当学生的头脑中有了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场景时,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本,这就是所谓的“共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性,但首先更应强调教师阅读的主体性。教师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入与融入能够激发并带动学生,从而使学生与教师进入到一种心智活跃、激情勃发的状态,唯有这样的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活力。

第二,课堂质疑生成性羸弱,缺乏深层对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其主动自觉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好方法。令人遗憾的是,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自始至终都是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和讨论,质疑意识比较薄弱,从而遏制了自身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恰巧这两天在看李镇西老师的教学实录,很是赞同他语文课堂的基本价值取向——“用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李老师的这种价值取向是有具体的实践标准的:“对于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也就是指从课文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第二,读出问题,即为研究与质疑。语文课应该充满思想碰撞,面对课文,面对作者,面对同学,当然也面对老师,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 因此,李老师有意识地采用粗线条的板块式教学设计来追求现场的生成。课堂上,他总是适时地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质疑信息,然后相互交流探究,共同解决。相比而言,王老师的课堂欠缺了对批判性思维的引导教学,特别是在学生没有质疑的时候,她并未给学生指点思维方向,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质疑。就《枣核》这节课而言,在初读圈划关键句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把好的语言勾画出来的同时也能把不足之处挑剔出来。 或者,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认知模糊点设立一两个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一句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明老人珍惜的态度,得枣核如获至宝的激动心情?

因此,透过王老师的这次公开课活动,笔者深切地体会到预设的静态的课程和生成的动态的课程是迥然不同的。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显示出教师教学的运筹帷幄能力,但是教师更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实际的教学过程充满了偶然性和变动性,因此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学情判断和预设的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具有极高的教学技能和智慧。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去研究,去实践,去反思,去总结,去提高。

(庄晓娟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200062)

作者:庄晓娟

上一篇:文艺创作下文化品牌建设论文下一篇: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