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2022-09-11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具有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理念则要求我们必须转换角色, 更新观念, 更新知识, 实现课程教学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能力的培养的转换, 教学中, 尊重学生,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求教于同仁大家。

一、转变观念, 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从调查中了解到,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还不尽如人意, 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思想观念尚未转变, 还在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 在那里牵着学生走, 唱独台戏的多, 灌的多, 致使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这样, 很难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因此,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 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能力, 千方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来。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 学生一旦具有某种兴趣, 就成为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动力源泉, 学生就会主动、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 在学习中, 要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 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如:我在上“初中思想品德”法律部分知识时, 一改过去以讲为主的做法, 让学生明白“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 “学习法律知识, 养成守法习惯”四个问题, 结合事例分小组展开讨论,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这样,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责任, 下决心学好法律常识, 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和谐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 转变自己的角色, 承担起导演的责任来。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都要精心设计好实施好,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开展辩论,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政治课教学中, 打破教师唱主角、满堂灌的窠臼, 将辩论引入课堂, 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 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例如:教学初三政治课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时, 我把学生分为两组, 组织学生开展了辩论。辩题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 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 反方观点是“以德治国更重要”。为了辩论比赛, 同学们都充分准备, 积极搜集材料, 辩论过程中, 好些同学的观点新颖、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还有些同学还将初二所学的法律与道德的有关知识都用到了辩论上。整个辩论, 有理有据, 有条不紊, 令人信服。同学们感慨地说, 通过辩论, 我们既获得了知识, 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 更重要的是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2、小组协作,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记》中有言曰:“独学而无友, 孤陋而寡闻”。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课堂教学中, 我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合作研究的平台,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组织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节时, 我在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及受污染的状况的相关资料后, 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 每个小组安排一名同学负责, 引导学生调查分析本地区水质污染的情况。各组同学纷纷拟定了调查分析提纲, 诸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情况调查”、“污水的处理”“如何保护水资源”等等。通过调查, 各组同学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分析后, 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学生分析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则及时给以点拨。

三、教给方法, 培养能力

从调查中发现, 好些教师把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人, 一上讲台就大讲开去, 特别是讲到重点难点时, 生怕学生听不懂, 不惜口舌、不惜精力, 大讲特讲, 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学生呢?晕头转向, 木然而坐, 效果如何, 不言而喻。长此以往, 好些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能力、创新能力早已经被磨得所剩无几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 今后怎么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古人曰:“授人以鱼, 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终身受用无穷, 这才是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

1、教会学生读书。

据了解, 好些学生不爱读书, 不会读书, 完全忽视了课本的阅读, 没有几个去认认真真通读了几遍课本, 没有几个真正看懂看透了教材。学了一章一节后, 只是囫囵吞枣地干瘪瘪地记了几条筋。这样怎能谈得上能力?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 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学生读书。按照语文的规矩, 要求学生起码读出句读, 读出感情, 读出韵味, 这样学生才能加深对教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 指导学生阅读时, 要求学生一定做到读思结合, 眼口脑并用, 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内容, 从微观上感悟教材的精髓。

2、教会学生质疑。

刘开有言曰:“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 相辅而行者也。非学, 无以致疑;非问, 无以广识。”一个提不出问题者, 肯定是学习不牢不深不精者。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 理应教会学生质疑, 引导学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 报纸上的时事, 生活中的问题, 都可以作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质疑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会学生答题。

近年来, 政治学科中考试题, 题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什么选择题, 辨析题, 分析题, 有的题还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 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思路不清晰、抓不住重点、提取不出有效信息, 导致失分过多。因此,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在用具体的实例教学生如何看懂问题、如何准确概括性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实质、如何去阅读分析漫画图表、如何组织语言的基础上, 千方百计教会学生答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这样, 学生解答试题时才能尽量避免失分。

上一篇:旅游英语翻译与本土文化对接的思考下一篇:新课改中的问题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