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发展论文

2022-04-16

摘要:马克思在跨越几个世纪后去粗取精地伟大地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答案。里程碑的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找到了一条能真正解释历史发展的全新思路。本文从三个雏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了解。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发展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与科学发展

〔摘要〕 人化自然、人的社会和社会机体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三个要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生态哲学、生态文明意蕴;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强调了以人本身的发展为最高目的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机体理论在本质上阐明了社会生成和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连续性。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构成了科学发展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人化自然,人的社会,社会机体,科学发展

学术界从哲学基础、理论依据和历史发展等层面阐释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往往偏重于“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历史变迁”。其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应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自觉。人化自然、人的社会和社会机体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的最坚实的理论基礎。

一、人化自然与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的物质生产劳动首先体现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即人以自身的活动来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一方面,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生产生活始终依赖于自然物;另一方面,人类始终以自己的生产生活的目的和需要,即以“人的尺度”来影响、改变和作用于自然界。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写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1 〕 (P45 )。因此,人不是外在于自然界的异物,而是自然界的产物,必然具有自然属性。“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 〔2 〕 (P167 )

但是作为人类生活世界的自然界也不是外在于人的纯粹自然,纯粹自然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化的自然界,即与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互动影响的自然界才是属人的自然界,才是有意义的。所以马克思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 〔2 〕 (P178 )。自然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类的需要,而是人类通过“专属于人类”的劳动,用“人的尺度”去作用自然界以解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 〔1 〕 (P46-47 )因此,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中介,进入人类生活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2 〕 (P122 )

不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要形成有序、良性互动,“人化自然”要真正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永续基础,人类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这正如恩格斯告诫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3 〕 (P383-384 )

通过以上引述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化自然、人类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观点和思想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当代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如何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无疑具有鲜明的生态哲学、生态文明的意蕴。在学习、理解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 〕 (P45 ) 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不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和谐。没有生态文明,人类就没有了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前提。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 〔5 〕 (P853)“我们在抓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文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努力使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能给后人留下赞叹,而不给后人造成遗憾。” 〔6 〕 (P71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当代价值的显现,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人的社会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是以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为主体和中心的,其“终极价值”在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考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明确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1 〕 (P67 )“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1 〕 (P73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破解唯心史观的钥匙,据此才确立起唯物史观,说明并论证了“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的统一”。

其次,把社会理解为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本身。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与动物“集群”相比,人组成的群体之所以称为“社会”,就在于它突破了动物的物种特性,是建立在人们的现实差别基础上的人与人的统一,是有生命的个体通过实践交往活动交互作用的产物。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出发,“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 〕 (P56 )社会整体只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物和对象化;同时,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也必然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之中。马克思深刻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1 〕 (P1 )“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 〔7 〕 (P226 )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表示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只有现实的个人才能组成现实的社会,当然也只有在现实的社会中才能保证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特别强调,“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 〔2 〕 (P122-123 )马克思的这些论述,首先强调社会并非一个抽象的实体,而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种动态关系的体系,是个人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交往形式的总和。离开个人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根本不可能形成社会。其次,它說明了社会与个人不是相互对立的抽象两极,社会不过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二者具有内在同一性。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人是这种主体最基本的形态,个人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逻辑起点,个人的活动及其交往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全部内容。最后,以人的解放程度来衡量社会的进步程度。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价值目标,是由人的历史活动所创造的现实。历史就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再次,马克思依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基本历史阶段,即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个性。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性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即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决定了人对自然狭隘的、严重的依赖关系,人类只有结成某种共同体才能生存下去。“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的基础上的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 〔8 〕 (P94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即商品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并由此导致的自然经济转换为商品经济,个人逐渐摆脱了对特定直接共同体的隶属或依赖,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性。但是这种独立性是建立在人对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9 〕 (P104 )阶段。

最后,马克思还明确提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或尺度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通常认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或评价标准是社会生产力标准,这如列宁所讲的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10 〕 (P109 )但是从生产力的动态和主体方面,从社会进步的终极价值来看,人本身的进步或发展才是最高目的。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表达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 〕 (P297 )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突出了人在社会及其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强调了以人本身的发展为最高目的的价值追求,并发现了实现这一最高价值目标的现实途径。因此,它对于人类社会思考自己的命运和前途,特别是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确立了人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其次,它指出了“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 〕(P283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11 〕 (P104 )最后,它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规定了最根本的价值目标: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当然,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状和基本事实来看,现阶段我们要着力进行的是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并为其根本利益而奋斗。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就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2 〕 (P15 )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5 〕 (P850 )

三、社会机体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出发,通过对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考察,科学说明了社会的实践本质和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即从生产实践(生产方式)的内在结构出发去理解社会本质和剖析社会结构,把社会理解为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中,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9 〕 (P220 )包括血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马克思在批判普鲁东时指出,研究社会不应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否则就不能科学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机体是一个不断再生和更新的过程,其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其基本结构是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社会机体的存在和更新首先需要人与自然界之间进行不间断的物质能量变换,为此就要不间断地进行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机体的基础。精神生产就是意识、思想、观念的生产,最初直接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是人们之间物质生活的直接产物,尔后成为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它是社会机体维系各种关系的控制器。社会机体维持自己的存在,还必须进行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最初的物质生产就是由人自身生产的需要引起的,最初的社会关系也是在人自身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过程同时就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1 〕 (P80 )人们之间的亲属关系、伦理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正是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正是在这三种生产过程中,社会成为“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这三种生产的交互作用及其发展使得社会机体不断地复制和更新。正是在三种生产过程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机体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其中,社会经济结构就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整个社会机体的根基,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社会政治结构也叫政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它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并和社会文化结构发生交互作用;社会文化结构即观念的上层建筑,是指哲学、宗教、艺术、道德观念和政治法律思想等社会意识及其联接方式,它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

马克思主义社会机体理论本质上阐明了在人们实践活动基础上社会生成和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连续性,它所关注的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而协调的发展。因此,社会机体思想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胡锦涛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2 〕 (P15-16 )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王建军

作者:何宏兵 代金平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发展论文 篇2:

马克思历史观分析

摘要:马克思在跨越几个世纪后去粗取精地伟大地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答案。里程碑的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找到了一条能真正解释历史发展的全新思路。本文从三个雏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了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物质生产活动 过程

20世纪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日益僵化,最终导致了90年代社会主义实践在世界范围内遭受挫折。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历了30年代危机后,从建立在凯恩斯主义上的罗斯福新政,到50、60年代的社会福利政策和伟大国家计划,再到70年代危机后的保守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它正在高技术和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全球化发展。现实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时代的挑战,自由派人物福山等人断言共产主义已经灰飞烟灭。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解答种种疑问。回应挑战?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轴心的马克思哲学向何处去?马克思哲学的命运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时代课题。在冷战后的今天,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成功解决一切问题,而是面临着新的全球经济不平衡、国家和劳动社会危机、文化消费主义单一化和文化多样化矛盾、全球范围的严重贫富分化等诸多问题。反思苏东问题的教训,批判似乎大获全胜的自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剖析全球化问题,探索充满活力的创新式发展道路,使得阐明马克思哲学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成为当代思想界无可回避的问题。

一、现实个人的活动在前提上规定了历史

黑格尔首先创造了客观历史一说,所谓客观历史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的这一发现是人类思想上的一创举。人历史现象具有多样性,人的社会活动更是缤纷多样,繁冗复杂。许多感性生动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断断续续的历史事件不停在舞台上上演着,许多伟人志士更是不断更迭,其实践空间无限宽广。但是人的意志、情感、等非理性的东西总是不断出现在历史翻滚的惊涛骇浪中。历史上许多客观真相也常常被这些主观性的东西所掩盖。黑格尔曾经尝试用逻辑的思维来解释历史规律,他将历史与人的思维看做是一个不断变化、运动与发展的过程。按此推理,那么历史就并不只是偶然性行为所引发的,而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但是很明显他并没有很好的触及现实中的矛盾。直到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才最终很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问题。唯物史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成为了历史上人们所公认的最伟大的发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谈论其历史观与历史哲学不同点,并没有去强调历史客观规律存在与否,而是更关注历史存在的前提条件。马克思在谈论历史观的时候,就直截了当说过:我们谈论的前提并不是信口开河提出的,不是教条主义,而是一些现实存在的前提。这些现实就是我们人类,包括我们人类的活动以及其物质生活条件。这是历史之所以真是存在必不可少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现实的个人的活动才是历史存在的条件,才是历史的出发点,才是确立历史的坐标。他还强调,全部的人类的历史存在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现实的人类。是从事物质生产的活生生的人,也就是劳动的人。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阐述劳动的时候就特别指出:劳动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就必须建立在劳动基础上,劳动成为了人生活永恒的条件。它是人类生活中所有人类所共有的社会活动形式,因此它在前提上规定了历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将活生生的人,现实生活中的人,将人的劳动作为了历史存在的前提,而这一切是黑格尔所摈弃在历史之外的东西,因此这可谓人类思想史一重大发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以及人的自由性一起构成了历史规律的主要内容,历史规律也主要是体现这两者上,它是具体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历史已经不再是人生命的归结点,而是人类的历史,人类活动的历史。把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以及人的活动作为历史的前提,就使得历史不仅仅是精神历史或者是物质历史了,不再是被人误解、虚假的历史了,而是客观存在,具有真实性的历史了。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活动就规定了历史的前提性。

二、时空关系规定了历史的形式

在人类生活的范围内,不仅存在生命消逝的时间性,而且还具有生命的空问性。时问、空间在本质上也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两者是不切割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人的生产活动是以自然环境的空间以及自然运动的时间性作为基石而得到发展的。人通过强烈感受获得空间性,从体验中获得时间性。时间与空间的存在才使历史成为了可能。人们对时间的体验以及对空问的感受共同构成了历史的主要维度。马克思还以空间与时间对人类历史的作用作为出发点论述了文化研究、地域研究,为我们提高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不同的空间使我们不断累积历史文明。在漫长的历史经历中,我们可以把历史的经历作为行动的动力,人类可以不断反省自己,获得发展,用时间来换取空间,求得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三、整体过程中质与量的统一规定了历史

黑格尔的一个重大的发现就是将历史的、精神的世界作为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运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来看待。认为历史不再是乱七八糟的暴力行动了。这是一种辩证思想,也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提供的思想之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性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发展观以及历史观。认为世界发展是一个过程的集合,并且揭示出历史过程的规律性是理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内容。过程是物质在空间广延性与时间连续性上的体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上,可以了解该历史观认为整体过程上质与量的统一上规定了历史。马克思告诉我们,我们要从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初的最简单的历史实际出发来分析整体过程中质与量的统一,来分析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历史的发展是过程的发展。过程的表现形式就是质与量的转变。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转变为质。我们要从过程去认识自然、认识事物、认识历史、认识世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不知到知道。通过将这种辩证思想运用到实际中,提出问题,促进历史发展。动态的过程存在种种可能性,因此要对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行更好的把握。实践过程中的理性思维实践就是逻辑过程与历史过程的聚集点。

四、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一种科学分析社会历史的方法,也是一种改造世界的方法。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是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创举。我们应坚持唯物史观来还原我们历史的真实性与整体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该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去开启我们的历史大门。

以往人们对从晚年马克思思想理解他一生的全部思想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在晚年,面临时代变革,马克思对自己的理论不是采取教条的态度,而是以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胸怀,从现实和革命出发,集中研究了历史发展特殊道路的问题。在对农村公社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生产力发展的多样形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多样结合方式、历史发展多线论,校正了自己以往的社会历史观,实现了历史观的创新式发展。但是这一变革的意义绝不仅仅体现在宏观社会形态发展模式上,而是全面阐了劳动和交往的辩证关系,对能动实践创造精神和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精神做了更准确的定位。这一变革更加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精髓。

参考文献:

[1]金德万,黄南珊,论历史的三重规定性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新阐解之一[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5)

[2]田文,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积极维护祖国统一[J],新疆师范大学报,2002,23(3)

[3]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4]曹岚,必然性与偶然性的重新理解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本质[J],探索,2002,(2)

作者:夏英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发展论文 篇3:

德能结合、知行合一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体系探索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四大任务应该是道德教育、政策宣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我校近几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紧扣这四大任务,通过院级统筹规划,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教学理念是德能结合、知行合一;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有机统一;教学方式上主辅结合、统筹规划;评价机制上教师评分、学院评奖,这一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体系

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高校教育的两大基本任务,而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则应该还有道德教育(包括信仰和公民道德修养教育)和政策宣传这两个重要任务。所以,综合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包含道德教育、政策宣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四大任务。当然,这四大任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简单地分割,也就是说,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基本课程都有这些任务,只是各有侧重。具体来说,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侧重于公民道德修养教育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侧重于信仰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和政策宣传。但这种相对的侧重是为了思想政治课整体目标更好地落实,而不是为了分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课范式的改革,不应该是四门课程各自为政,而应该进行统筹规划。同样,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性教学,也应该从这四大任务出发,进行统筹规划。基于此,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改革探索中,不仅突出了实践性教学的地位,而且紧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四大任务,对四门基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进行了院级统筹规划,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理念:德能结合、知行合一

实践性教学与课堂教学既是统一的整体,又有相对的侧重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道德教育、政策宣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在实践性教学和课堂教学中都要体现,但相对而言,课堂教学更侧重道德教育、政策宣传和知识传授,实践性教学则应该更侧重能力培养,不过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应该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具有道德教育、政策宣传、知识传授的职能。所以,我们提出,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要以德能结合、知行合一为基本理念,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中,要把道德教育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运用课堂所学之道德观念分辨生活的是非,在实践中提升道德水准;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践行为统一起来,学生实践既是运用课堂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析、研讨社会现实与历史的过程,同时又是进一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培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过程。这种德能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既实现了与四门思想政治课程课堂教学的对应,又实现了道德教育、政策宣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四大任务的统一。

二、教学内容:各有侧重,有机统一

根据德能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我们在四门课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上做了统筹规划,在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同时,又根据四门课程本身的性质和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各有侧重,各门课程分别确立实践性教学的主题。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基本主题是“明辨生活的是非”。该课程课堂教学的重点是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其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则应该是基本的道德法律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内心信念,并落实到其行为实践之中。落实的关键是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是非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所以,以“明辨生活的是非”作为其实践性教学的主题很好的对应了该门课程课堂教学的内容,做到了道德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统一。近现代史纲要的基本主题则是“找寻活着的历史”。这一基本主题的设置应该说是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性教学问题上的一个重要的创新。以往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性教学往往只是选择参观红色景区或者观看历史影片,而很少进行实践调研活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门课的特点使教师认为没法组织实践调研活动。这门课既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一门历史课,是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三个选择”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显然很难转化为实践的操作行为,因此也就造成了这门课程实践性教学设置上的难点。但我校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组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认为,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三个选择”的问题其实也是培养一种正确的历史观的问题,而培养一种正确的历史观不一定需从“故纸堆”出发,也完全可以从现实世界中的人和物的发展历程出发,也就是从那些活着的历史出发,学生通过找寻这些活着的历史,就实现了与历史中现实的对接,从而找到了学生实践调研活动与课程教材知识学习之间的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这种实践活动既是运用教材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一种正确的历史观的过程,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主题是“探究信仰的真谛”,教学目标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信仰的教育。实践性教学自然也应该把信仰教育作为中心内容,所以我校本门课程的课程组决定将“探究信仰的真谛”作为实践性教学的主题,也就是通过课后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深刻内涵,从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样的设置充分地考虑了该课程的特点,同时也使整个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更加完整,也为其他课程的实践调研提升了理论高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主题是“研讨社会的现实”。在四门思想政治课中,该课程应该是与社会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这门课程的目标本身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党的方针政策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其效果,所以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就必须真正深入社会,调研真实的社会现实,才能对接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这样的设置也就使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明辨生活的是非”、“寻找活着的历史”、“探究信仰的真谛”、“研讨社会的现实”四大主题的设计,实现了由道德教育到信仰教育、由历史考察到现实研判、由身边生活是非判断到社会深层问题研讨的结合,使四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各有侧重,但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设计也充分地考虑了学生的实际,体现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因为一般情况下,四门课程的开课顺序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二)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二),所以,将生活是非的道德判断放在大一,信仰真谛探究放在大二;将历史考察放在大一,现实研判放在大二、将身边生活思考放在大一,社会问题研讨放在大二,这就使学生能够从相对容易的实践开始,前面的实践锻炼又能为后面的实践提供理论和能力基础,使整个实践性教学形成了一个梯度递进的完整体系。

三、教学方式:主辅结合、统筹规划

在实践性教学的方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也进行了统筹规划,总的来说采取了主辅结合的方式,也就是根据各门课程的基本主题,设置一种主导的教学方式,同时,根据四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整个实践性教学体系的要求,设置了若干辅助方式。该门课所有教师都必须选择主导方式,辅助方式可由任课教师自由取舍。根据“明辨生活的是非”的主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将“身边生活主题调研”作为主导方式。基本的做法是开学第一堂课,任课教师即提出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主题,如大学生公德问题、恋爱观问题、宗教观问题等,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选择一个选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调研、探讨,形成调研报告,最后到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的调研紧密联系大学生自身的生活,很多学生由此大大提升了运用课堂教学所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法律知识来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这样的实践教学也提高了学生的调研分析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为后面其他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打下基础;根据“找寻活着的历史”的主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将“周边历史述评”作为主导方式,通过记录口述历史即通过记录健在的历史当事人口述周边(即我校所在地成都市温江区及其附件周边县市)的历史变迁、史地考察即考察周边某些重要的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记录周边历史即记录身边的某些事物的变迁,了解发生在周边的真实历史事实,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些历史发生的原因及意义。基本的做法是开学之初每位任课教师提出本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周边历史述评”的基本要求,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周边史实、周边历史遗迹和周边变化着的历史故事,然后将学生分组,每个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周边历史进行考察调研,教师随时进行指导,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再专门安排时间叫学生展示成果。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了解到了真实的历史,而且培养了一种正确的历史观。除了这一主导方式之外,该课程组还运用了一些辅助性的教学方式,如“国史国情知识大赛”、“影像中国——历史纪录片放映活动”、“读史读书活动”等,这些活动由各位任课教师根据各班的情况选择性安排,不做统一要求;根据“探究信仰的真谛”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性教学将“经典著作研读”作为主导方式。这一门课没有把实践调研作为主导方式是由这门课的特点决定的。因为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信仰真谛的深入探究则必须通过经典原著的阅读,如果本门课程也把实践调研作为主导方式,则一方面与其他课程高度雷同,另一方面也无法很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同时,专门将一门课程的主导方式设置为“经典著作研读”,也使整个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更加完整。这种方式的基本做法是:开学第一堂课即向学生讲清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同时向学生推荐研读的经典书目,然后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重点研读一本经典,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研究经典的深刻理论内涵和现实价值,在此基础上每个小组撰写一篇小论文,最后在班上汇报阅读经典的收获,汇报时要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并进行答辩。通过这一方式,同学们不仅深入地了解到了经典原著的真实内涵,而且探讨了这些经典原著所揭示的真理对于今天中国的现实意义。除了这一主导方式之外,该课程组也采取了一些辅助方式,最主要的辅助方式就是运用基本原理探讨重大现实热点问题。这一方式也不一定需要进行实践调研,主要采取的是撰写小论文的方式,形成对主导方式的重要补充;根据“研讨社会的现实”的主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性教学将“社会问题主题调研”作为主导方式,这既是教学主题的需要,同时也是整个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逻辑结果。因为该课程是大二开出的,一般情况下是最后一门思想政治课,在经过了大一阶段的身边生活问题调研的锻炼和大二阶段理论的深入探讨后,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应该说已经基本具备了运用理论深入探讨现实问题的能力,故而将“社会问题主题调研”作为最后一门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主导方式从逻辑上讲是水到渠成。这种方式的基本做法是:在开学时每位教师确定几个主题,这些主题一般都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比较方便调研的问题。在学期的最后几周,请学生到课堂上展示调研成果并进行答辩。这种直面社会现实问题的调研使学生真实地了解了今天中国的现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大大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除了这种主导方式外,该课程也采取了一些辅助方式,最主要的辅助方式是参观红色景区,这种方式的基本做法是每个学期选取部分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参观一些红色景区,如邓小平故居、大邑建川博物馆等,参观完后由这些参观的同学到课堂上交流参观的感受,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今天的成就之来之不易。“身边生活主题调研”、“温江历史述评”、“经典著作研读”、“社会问题主题调研”四种主导方式的设置,对应了四大主题,可以说全面地实现了教学范式改革的目标。同时,辅助性方式的设置,使我院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方式体系。

四、评价机制:教师评分、学院评奖

在评价机制上,我校也进行了统筹规划,采取了教师评分、学院评奖的统筹机制。具体做法是,每个学期每篇成果的评分由任课教师负责,将实践成果的分数计入平时成绩,一般是平时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然后每位教师向课程组推荐自己任课班级学生的优秀作品,由课程组组长(即各研究所所长)组织该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对推荐作品进行评级,在课程组内评出一、二、三等奖,将课程组内评出的优秀作品向学院推荐,再由学院专门组织教师对所有作品进行统一评比,学院的统一评比对课程组内的评比可能进行适度调整,最终评出该学期所有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成果获奖作品。在获奖学生将作品按规定要求修改后,将获奖作品汇编成册,向每位获奖学生发放奖状和获奖作品汇编一书。学生获奖作品的汇编工作从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开始,至今已进行了三次,共评选出了140多篇优秀作品。这样的评价机制既强化了过程评价,达到了教学范式改革的要求,同时全校作品的统一评奖机制又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参加实践性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作品的质量。

德能结合、知行合一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是近几年我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这种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的院级统筹规划使我校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改革改变了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局面,无论是从改革理念还是从改革内容上都是一次重要的创新,这一改革当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积极肯定和兄弟院校同行的高度认可。当然,这一改革仍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如这一体系中有三门课的主导方式都含有实践调研的内容,虽然已经明确规定了各门课程调研的内容,但实际操作中,课程边界仍然存在不清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四川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龚松柏(1973-),男,湖南新化人,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

作者:龚松柏

上一篇:公安信息安全专业研究论文下一篇: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