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应激效应的研究论文

2024-04-21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应激效应的研究论文(精选9篇)

篇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应激效应的研究论文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姓名:李源広

摘要:体育锻炼体不但可以强健身体,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它还有助于矫正某些心理缺陷。总之,只要引导得当,体育锻炼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大学生。Abstract: physical exercise, body not only a strong body, and at the same time have a profound impact also o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 sound personality formation.And it help to correct some mental defect.In short, as long as the boot properly, the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f physical exercise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Keywords: physical exercise, mental health, college students.一、研究目的在社会化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一种强劲的挑战,需要大学生有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和愉快的生活态度去面对每一个挑战。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有20.23%的人存在心理上的问题;体质差对大学当地的气候环境不适应;以及对大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差,学习的效率不高等原因造成的。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大学生活,成为了制约人才培养的因素。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增进身体健康,提高人体的抵抗疾病能力,改善心理不良情绪。高校体育是“健康第一”发展目标的主要有效的手段。本文就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两所高校大学生的大学体育生活现状及对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提高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和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信息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本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锻炼对人的认知能力有积极影响,并提高智力功能。

各种项目的体育锻炼(特别是器械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运动或高速运动中要求运动者既能对外界物体(如球、器械等),做出迅速准确的感知和判断,又能迅速感知,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这样长期的运动便能促进人的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提高人的知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锐、灵活;有些运动项目还能充分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记忆能力。如棋类;而体操、跳水、花样滑冰﹑健美操等运动项目则能充分发展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美的表现力.一些走,跑等动作的发展对少儿感知和思维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在排队、赛跑、跳上跳下、投包等一系列活动中可以培养低年龄学生的识别和理解上下、前后、左右、高低、远近和先后、快慢等概念,从而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低年龄学生在做复杂的游戏时,要敏锐地观察瞬息多变的环境,独立地,快速灵敏地,创造性的处理当时所发生的问题.这对发展和提高少儿的观察,注意,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由此可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二)体育锻炼对情感过程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可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学生经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竟争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据最新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IQ(智商)的高低,而80%取决于EQ(情商)。姑且不论其结果的正确与否,但从中我们起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工作效率的高低,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其情感取向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不管是在大众体育活动和中小学的体育课上,还是在有竟争的运动会,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情感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在一起。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刺激,有利于人的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积极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改善和调节自己的情感状态。最好的例子就是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从年青时就开始醉心于体育运动,甚至在监狱中也坚持体育锻炼。他在自传《漫漫自由路》中写道:“我从来相信,人的体育锻炼不但对身体健康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还能使我的心情平静下来。从前,有好多次我烦恼的时候,就跑到健身房对着拳击沙袋一通猛打,免得冲着同事,甚至是警察发火。"

(三)体育锻炼对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有积极影响。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或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克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活动中,也能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因为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常常意味着竞争,意味这着要达到某级运动水平或锻炼标准,而这一过程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你必须付出努力与汗水。如某一学生要达到体育锻炼“标准”,就必须意志坚强,吃苦耐劳,刻苦锻炼,坚持不懈。而当他努力达到“标准”时,则会为自己的成功而高兴,同时也会感到自己战胜困难的巨大潜力,从而树立战胜一切困难的的勇气与自信。如攀岩原来属于成年人的一项冒险运动,然而,在当今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少年也开始迷恋上攀岩,有些中小学特别开设了攀岩课,由攀岩高手担任教练。据资料显示,目前至少有400余所学校的17万名中小学生在接受正规的攀岩训练,并由此培养勇敢、顽强、坚毅等品质以及集体主义精神。此外,还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四)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在参与体育运动的整个活动中能使人学会竞争,学会表现自己的才能与实力;体育运动也能使人学会合作,学会相互配合,使许多个人凝聚成一个整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去夺取成功。体育运动能让你掌握一个与人相处的法则,这就是:自己成功时要善于谦虚,别人成功时要善于欣赏,大家共同成功时善于分享.这一法则正是健全人格的法则。

体育锻炼能发展人多方面的能力:协调能力、操作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应急能力等。体育锻炼还能磨练人的个性,使人变的坚强、刚毅、开朗、乐观。人们通过体育运动的各种项目不同运动方式进行不同的锻炼,并在其中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与性格,学会延缓需要的满足,学会解决动机斗争的矛盾,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倾向性更趋于成熟。体育活动还是一种很好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的形式.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又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马赛等人在1971年的调查发现,外向型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跳舞,身体训练以及做操等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得到满足。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还必须学会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这些观念如果迁移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则能有效的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使人的个性日趋完善。

(五)体育锻炼对矫正某些心理缺陷有良好效果。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而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在青少年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这是因为人的心理不是孤立的,心与身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的心理与人周围的环境、与周围的人也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而体育这一社会活动则为人提供了一块珍贵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充分地交融在一起,从而促进主体对环境的适应、促进人际关系,使人达到身心平衡,获得身心健康。

同时,如果某些人存在心理上特别是人格上的某些缺陷,也可在这一空间中通过参加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得到较好的矫治。如对于胆子较小、做事怕风险、容易脸红、怕难为情的人,可参加游泳、滑冰、滑雪、拳击、摔跤、平衡木等项目的锻炼,这些项目要求人们不断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各种胆怯心态,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面对困难,越过障碍;如对于不善与同伴交往、不合群的人,可以选择足球、篮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可以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跑、击剑等体育项目,在这些活动中,任何犹豫徘徊都将错失良机、失败,从而培养人果断的个性。对于容易急躁、感情易冲动的人可以参加下棋、太极拳、慢跑、远足、游泳、骑自行车、射击等活动,这些活动要求持久而有耐力,从而能增加自我控制能力,使情绪更加稳定,改变容易急躁、感情易冲动的特点;对于做事信心不足的人,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项目,使锻炼者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增强信心;对于遇事容易紧张的人,如考试总是心慌的人,可以参加足球、篮球、排球以及一些竟争性强的项目进行比赛,这种比赛形式多变、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才能够在激烈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经常参加这种运动就能够使人遇事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对于自负的人,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复杂的项目,如跳水、体操、马拉松跑、艺术体操等,也可以找一些实力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这样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骄傲之气。毛泽东说:“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身心健康为各种美德、知识、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居里夫人曾说过极富哲理的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因此培养学生全面良好的素质,就需要身心俱健、要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以保证发展积极的思维,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集中注意。而体育新课程标准体现了时代性、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传授体育基本技能、技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发展创造能力等,更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精神文明等方面促进提高,使“生命之树”长青,有充沛的精力去攀登科学高峰。

(六)体育锻炼可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卫生

1、适度的体育锻炼。人在受到某种挫折时,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进痛 苦和懊丧之中。如果这时去从事体育运动(最好是两个人

以上的运动项目),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中 心,运动中枢的兴奋就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这时候往往只注意身体的运动,而把烦恼抛到脑后,起到转 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

2、利用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促进心理健康。经常进行兰、排、足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的锻 炼,在对抗比赛的过程中会让人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团结互助。而参加游泳、溜 冰、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 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 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而下棋、打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项目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

3、充分利用体育课的主导作用,促进心理健康。有人作过调查,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同学之间相互交 往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共同的体验和感受。调查表 3第十题表明,有90%左右的学生对目前学校体育课持满意的态度。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其实践性十分 明显。由于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 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通过身 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 体上的双丰收。

体育教学中,当教材难度较大和学习器械的练习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惧怕心理。教师可用暗示调节法消除 和缓解学生过度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如可采用暗示语教学法,还可以采用诸如点头示意的恰当表情动作,运 用“胆大者带胆小者练习”等暗示教学法。

4、积极参加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哪怕作为一名观众也好。调查表明,当学校(或系班)组织体育比赛时,积极参加占70%左右。说明大多教学生有集体主义观念,关心和爱护集体的荣誉。不管是否上场参加比赛,重要在“参与”,符合体育的精神。在赛场上,可以看到同班同级乃至不同系科的学生,为了观看或参加比 赛,可以抛开平时怨恨、隔阂和距离,一起喜怒哀乐。这种非言语性的间接交流,对于相互理解和信任、合作 和沟通等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是重要的。可借助体育竞赛的形式,卸脱平日过重的心理负担,平衡心态,促 进人际交流。

体育比赛的特点就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观看比赛时,每当运动员不畏敌手,顽强拼搏终于进球(或获胜)的片刻,许多同学都会呐喊、鼓掌、感动不已,仿佛自己也曾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竞争。比赛过程的跌宕,使他们压抑着的评判欲和表现欲得以释放。观看运动员精湛的技艺、顽强的精神,使学生积存的失落,悲观烦 闷的内心重新得到前进的光明。观看比赛,可从胜利中体会到成功的价值,同时也从失败中得到了人生的经验,树立必胜的信心,让人获得了实现自我的真谛。通过比赛可以给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 可以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得到转移,可消除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而且 能培养学生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奋力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形势。调查中表明有90%的学生观看体育比赛时会激动呐喊助威就证明了这一点。

应该看到,还有10%左右的学生对高校体育持否定态度。这一小部分学生限于

一天的三点一线,即穿梭于寝室--教室--食堂,除了上课、读书还是离不开书,对校系班组织的文体活动漠不关心,认为与己无关。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仅仅因为体育课是必修课,才硬着头皮应付,认为是额外负担。这些人不管是在运动场上,或比赛的场地上都很难找到他的身影,究其心理方面,确实存在心理障碍,在体育方面,也可能慢慢变成为 “差生”。有关此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广大的心理工作者和体育教师共同去研究解决。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对生理适应能力的促进,增强体质差的大学生对疾病的免疫抵抗能力。二是对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与改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耐挫能力”减少大学生心理不良导向。三是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积极影响,培养大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主动休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程度很高,但还没有切身的去积极利用体育运动来提高自己的在校适应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因高度重视体育运动在大学生活中作用、影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传承体育文化,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优化体育教育环境。使广大学生能置身与一个自然和谐的体育环境的氛围中,让学生的体育态度得到改善,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将体育作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为提高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发挥其潜在的作用。

(二)建议

1,针对高校体育的特点,要求在对学校普通教师和医务工作人员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有 必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让每位体育教师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只教会学生锻炼身 体的方法还不够,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心受益,做一名身心 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2,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不失时机地在新生入学教育周进行心理卫 生教育,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 心理准备,认识到产生这些障碍的必然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学用脑”、“应激与健康”、“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讲座,让学生掌握抵消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能量,及自我心理 保健的科学知识和锻炼方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组织许 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如校系及班的球类比赛、拨河比赛,登山和越野跑等集体活动,充实大学 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针对大多数女生在异性面前既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又较羞怯的矛盾心理,在她们掌握动作泛化阶段练习中,应尽量避开异性学生,特别是她们同班的男生,以消除羞怯的心理障碍。但在掌握动作的巩固阶段,可 以利用新异的刺激来激发他们在异性面前自我表现的心理动机,加速正确动作自动化的进程,以此提高她们练习的积极性。

5,针对体育竞赛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校体育活动组织应把体育竞赛视为一种业余体育文化,有意识 地去安排它,并及时配以赛前班级动员、组织观看、赛后总结讲座等。

6,健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各高校应成立“学生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学生的身心健康 状况,专业人员应是精神医学专家与教育工作者的结合,制订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找出影响心理健 康的内因和外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如利用墙报、黑板报及 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知识。

7,编写一套系统的《体育与心理健康》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以适应体育师资的培养和教师备课需 要,并将心理测量和心理调查与体育教学改革和科研相结合。在体育教学设计、实施和平价时,都应考虑到如 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之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材。

当然,以上只是本人通过学习后所谈及的一些内容,身体锻炼对心理产生的影响及其积极作用远不只这些,本人只是例了一些常见的、易通的,至于其它更深的,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以至于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世一:《加强身体锻炼、克服心理缺陷》,运动与健身1998年8期;

[2]祝蓓里:《体育心理学新编》,上海华东师大出所版;

[3]王强:《名人与体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所;

[4]董应宣:《健身、健心、健美》,北京人民体育出版所。

[5]闫梅:《论学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网。

[6]郭海力 :《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中国基础教育网。

[7]毕秀淑、彭延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

[8]冬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8]谢翔,体育对创造性人格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10]刘俊庭、吴纪饶,大学生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马北北。北京高校连续11天没有新增诊断病例[N]。参考消息。2003,5,20。

[12]塔季扬娜*斯科罗博加季科。提高免疫力尤为重要[N]《莫斯科新闻》周报2003,5,6。

篇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应激效应的研究论文

大学生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群体,心理波动是显著的,对各种应激的承受能力也处于逐渐发展过程之中,在面对各种紧张生活事件时,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应激反映,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患有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改变这种状况,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1心理素质不稳定

大学生的年龄处于亲少年和成人之间,遇事的情绪波动较大,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内心的波动大,对很小的刺激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一时会极其消沉,一时又会因为有希望而忘乎所以。对事物的认识有时看不透,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理解片面、偏激,甚至“钻牛角”,想不通。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常常不成熟,容易走极端。心理素质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2对大学校园生活的不适应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省份不同,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家境因素,气候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再加之有不少大学生在家时过于依赖父母的照料、爱、生活起居、独立生活的能力极差,当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就要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全新的生活方式,学习的自觉性等等,完全需要依赖自己独立完成,有些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这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安,如不能正确面对现实的差异,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那么随着挫折感的增强,不良情绪的上升,长期下去必然会造成心理障碍。

1.3家庭贫富差异带来的不健康心理

大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的收入也不同,入学前,适应了家庭的生活状况,衣食住行都由父母操心,一心投入学习,进入大学后,同学的朝夕相处,生活水平明显拉开了距离,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些能正确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校的勤工俭学,减轻由于家庭收入低带来的困惑;而有些学生却不以为然,盲目攀比,当对愿望无能为力时,不良心理膨胀,压抑之下产生嫉妒、自卑、缺乏自信心、思想不通,甚至有些学生为了达到目的,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正因为这种不正确的思维观念,是一些大学生迷失了方向。

1.4人际交往的障碍

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由于大学生的心理不成熟和社会复杂性,一些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如处理不当,会产生相互间的猜疑、冷漠、敌对,随之而来的是紧张感、压抑感、孤独感与不安全感,其内心非常苦恼,精神很不愉快,这种痛苦复杂的心理状态达到一定程度,必然造成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

1.5恋爱造成的不良影响

篇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应激效应的研究论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徐州市10所中学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取200人,将所有的受试随机分配到9个实验组和1个控制组,每组均为20人。

1.2 研究工具

1.2.1 中学生心理应激量表

该量表由郑全全和陈树林编制,由学习压力(A)、教师压力(B)、家庭环境压力(C)、父母管教方式的压力(D)、社会文化压力(E)、同学朋友交往中的压力(F)及自身身心的压力(G)等7个部分构成,共39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0表示没有发生过或对自己没有影响,4表示极重度影响,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1[6,7,8]。

1.2.2 身体锻炼等级量表

该量表由梁德清教授修订,主要从一次身体锻炼的时间、强度和频率三个因素来体现。身体运动量=(锻炼时间-1)×锻炼强度×锻炼频率。采用5级评分法,身体运动量最低为0分,最高得分为100分。身体运动量的标准是:得分≤19分为小强度,20~42分为中强度,≥43分为大强度[9,10]。本次测量的信度系数为0.83。

1.2.3 实验程序

第1步,实验程序。根据实验前被试的心理应激得分,将其合理分成3组。独立组(60人)是指定教学目标与任务,学生独自练习;合作组(60人)指定教学目标与任务和伙伴,学生合作练习;自主合作组(60人)自定教学任务与目标,自主选择伙伴合作练习,自主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实验组每周锻炼3次,每次30 min(不包括准备活动和方式活动),身体锻炼强度通过Polar心率遥测仪来控制,小强度控制在105~120次/min,中等强度控制在120~150次/min,大强度控制在150~180次/min。锻炼内容:3组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男生以篮球练习和比赛为主,女生以健美操练习为主[11,12]。第2步,测试时间。为2015年3—6月,共12周,在0、4、8、12周分别对被试进行心理应激测试。

1.3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量法等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处理。首先运用配对t检验分析不同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差异;其次运用多元协方差和事后配对比较分析不同锻炼时间、锻炼强度和锻炼方式对青少年的综合效应。

2 结果

2.1 不同锻炼持续时间在不同锻炼方式上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

总体上12周锻炼优于4周(t=2.98,P<0.01)和8周(t=1.69,P>0.05)。不同锻炼时间和锻炼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应激的方差分析见表1。

2.2 不同锻炼强度在不同锻炼方式下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

总体上小强度锻炼优于大强度(t=3.29,P<0.01),中强度锻炼也优于大强度(t=3.89,P<0.01)。12周实验后,不同运动量和锻炼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应激的方差分析表明,小、中和大强度的身体锻炼都会对青少年心理应激产生效应,其中尤以中小强度最佳。见表2。

2.3 锻炼时间、锻炼强度和锻炼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多元协方差分析

首先以心理应激的总分为因变量,分析不同锻炼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主合作组优于合作组(t=4.57,P<0.01),合作组由于独立组(t=3.24,P<0.01)。为了比较不同锻炼时间、锻炼强度和锻炼方式3个变量在青少年心理应激各维度上是否存在差异,将影响青少年心理应激的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等变量进行控制,采用以心理应激各维度为因变量,以实验前的心理应激为协变量,进行3(锻炼持续时间)×3(锻炼强度)×3(锻炼方式)的3因子多元协方差分析以及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4。

注:1—独立组,2—合作组,3—自主合作组;A—学习压力,B—教师压力,C—家庭环境压力,D—父母管教方式的压力,E—社会文化压力,F—同学朋友交往中的压力,G—自身身心的压力。每小组均20人;t值均为与实验前的比较。

注:1—独立组,2—合作组,3—自主合作组;A—学习压力,B—教师压力,C—家庭环境压力,D—父母管教方式的压力,E—社会文化压力,F—同学朋友交往中的压力,G—自身身心的压力。每小组均20人;t值均为与实验前的比较。

注:(1)A—学习压力,B—教师压力,C—家庭环境压力,D—父母管教方式的压力,E—社会文化压力,F—同学朋友交往中的压力,G—自身身心的压力;(2)aP<0.05;bP<0.01。

3 讨论

本研究运用自行设计的3种不同锻炼方式来检验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锻炼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效应不同,自主合作组优于合作组(P<0.01),合作组优于独立组(P<0.01)。3种锻炼方式各有优缺点,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反映3种锻炼方式的不同价值取向,独立组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合作组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自主合作组和合作组比独立组更容易满足个体的锻炼需求,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主动性和参与程度,在锻炼过程中可能更容易出现运动愉快感等积极的心理过程,从而更有利于减缓心理应激对他们的冲击[13,14]。(2)不同锻炼时间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效应不同,12周锻炼优于4 周和8周锻炼,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不同锻炼强度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效应不同,小强度锻炼优于大强度锻炼,中强度锻炼优于大强度锻炼。但并不是运动量和强度越大越好,适宜的运动量和强度才能取得良好的心里效应。运动量和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反而会使青少年的心理应激水平增加[15,16]。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锻炼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效应。方法 运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进行研究。结果 1不同锻炼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效应不同,自主合作组优于合作组(t=4.57,P<0.01),合作组优于独立组(t=3.24,P<0.01);2不同锻炼时间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效应不同,12周锻炼优于4周(t=2.98,P<0.01)和8周锻炼(t=1.69,P>0.05);3不同锻炼强度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效应不同,小强度锻炼优于大强度锻炼(t=3.29,P<0.01),中强度锻炼优于大强度锻炼(t=3.89,P<0.01)。结论 不同锻炼方式、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对青少年心理应激具有缓解效应。

篇4: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应激效应的研究论文

摘 要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长期坚持科学、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其身体素质,更能减缓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调节心理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等诸多方面起着重要的缓解作用。在趋利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由于公共体育针对的人群是普通高校学生,因此学校重视程度相对较弱,体育课程及课外活动开展不力。随着当今社会竞争意识的白热化、社会整体压力的提升和相关心理教育的缺失,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重视相关实验干预研究,在当今高校教育改革中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大学生心理健康 实验干预 研究

一、前言

高校公共体育课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价值,已经受到国内外教育者的广泛认同。由于当今社会趋利环境的影响,高校教育普遍热衷于提高学校综合能力排名,主观上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开展积极性不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重要地位与作用并未引起相关领导重视,开课量普遍不足,课外活动的开展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工作开展不力。随着当今社会竞争的白热化、社会整体压力的提升和相关心理教育的缺失,诸多困惑和成长中的烦恼不能及时得到排解,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人群的一个重要问题,带来较大的社会隐患,极端事件频繁发生。因此,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重视相关实验干预研究,对当今高校教育改革及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其社会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心理健康定义界定及当今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心理健康定义界定

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界定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指标: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有安全感;了解自我,并能正确评估自我;有切合实际的理想和生活目标;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国内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智力正常;能够正确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意志健全;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行为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

(二)当今大学生群体心理凸显问题

由于当今学校急剧扩张,合格的师资力量严重跟不上学生需求,对学生的关注度较低,学生较少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心理救助,加之当今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学生群体成为心理问题多发人群。据权威网络发起的对7080名大學生的调查发现,89.3%的大学生有过诸如极度失望、极度愤怒、极度孤独等极度心理体验,45.7%大学生认为目前高校普遍生命教育缺失,困扰大学生的问题排序是:就业压力(59.8%)、学业压力(56.8%)、人际交往难题(51.6%)、婚恋困惑(40.8%)、与老师的关系(11.5%),但仅有8%的大学生寻求过帮助。

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研究

(一)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焦虑及忧郁症状,培养积极的心态

为了实验验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作用和意义,笔者在所教的年级中,根据学生调查信息确定研究人群为大三年级存在轻微抑郁、心理焦虑和自我感觉压力过大的30位学生,男生15人,女生15人,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家庭状况和人际交往情况等主要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做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为其制定不同强度、期数及内容的体育锻炼形式,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跟踪观察,在学期末对其施测SCL-90身心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的体育锻炼状况问卷。通过作者的一线上课体验,对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56%的学生能够在长期、有效的体育锻炼中找到心灵的依托,忧虑症状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缓解,能够在集体活动中较为积极地与成员进行交流,合作意愿增强,女生状况明显好于男生,除人为心理暗示外,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贡献率达到56%;其中其体育锻炼的态度、次锻炼时间和锻炼的坚持程度等3个维度则起主要影响作用,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的贡献因素。体育锻炼能比较好地对大学生人群心理健康起着良性影响力,培养其积极心态。

(二)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常态发展

心理问题是一个较为隐性的问题,诸如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在短期内通过谈话、心理干预等心理治疗常规疗法,如不及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其他事物得以缓解,反复性较大,从长远看所起的作用较小。体育锻炼能够及时将心理内部压力外化为有形的体育运动,让学生在一定负荷下通过身体的运动及时转移注意力,并生成成就感,增强被认可度和自信心,长期有助于其心理实现常态发展。

总之,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的干预不能做简单化、模式化处理,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治疗,加强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的科学性研究,提高干预效果,将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长期研究。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教学与教改项目编号201144。

参考文献:

篇5: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应激效应的研究论文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有些人把体育锻炼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打扫卫生;有些人则认为,体育锻炼是做大量的有氧运动或力量练习。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不够明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育锻炼与情绪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有调查表明, 人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作用的物质---内啡肽。吗啡的作用是消痛并使人产生欣快感, 内啡肽也会产生欣快感, 它可以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体育锻炼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 使人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 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 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 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

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二)体育锻炼与人格方面

人格,也称个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而失败也是对人格的一种考验,在失败中挖掘有利因素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心理耐挫水平,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三)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方面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反映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经常到公共场合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记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体育锻炼与智力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认知行为假说指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求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与建议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 促进身体健康, 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可使身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 在运动中享受节奏韵律。体育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有助于消除体育之外的阶层或文化上的差距, 有助于消除孤独心理, 冲破“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 从而增进和发展与不同类型的人的交往。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

篇6: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

1.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焦虑、抑郁达到可以治疗心理疾病的作用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可能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问题。通过体育锻炼可使情绪得到调控。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如:麦格曼(McInman)等人(1993)对体育锻炼后的被试者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他们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的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而在精力和愉快程度上却显著提高。伯格(Berger,1993)研究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75%)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60min,有助于情绪的改善;还有些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这如同人们在愤怒时摔东西时的迁怒、宣泄作用,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可以减弱或消除情绪障碍。在当今的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的时代,人们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不安,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可使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2.锻炼对自我概念的影响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它由许多自我认识所组成。由于锻炼可增强体质、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非常重要。许多研究发现锻炼者比不锻炼者有更积极的总体自我概念,体质好的人比体质差的人倾向于更高水平的自我概念和躯体概念。躯体表象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据报道54%大学生对他们体重不满意,特别是女性。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对身体表象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下降,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研究表明,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自信心相一致,加强力量训练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3.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认知的发展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不仅通过视觉、听觉来感知动作的形象,还要通过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感知动作的要领、肌肉用力大小,以及动作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等,从而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感知能力、观察力以及形象记忆、动作记忆能力等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4.培养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质锻炼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多变性和趣味性,能使人从中体验到快乐、满足、紧张、兴奋、焦虑等多种不同程度的情感体验。体育活动的团体性和互助互学能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自尊、自信及责任感。体育活动中竞争性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同样,体育活动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其中有来自内心的,如紧张、害怕、失意等情绪,也有来自外界的,如环境、设备、能力限制等。为了实现目的,就必须发挥意志的作用,克服困难。所以,锻炼的过程就是意志行动实现的过程,可以发展学生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等良好意志品质。

5.体育锻炼可以影响人的人格,从而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格形成及发展与人的行为活动不可分割。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中,学生是活动主体,并拥有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领域,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

合有利于人格的显示和发展;同时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为学生人格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一项元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活动对人格培养有积极效应。

6.可以减轻心理的应激反应应强调的是科学锻炼才可能促进心理健康,如果锻炼不合理,则损害身体,给心理健康带来负效应。这些负效应主要表现在心理耗竭和成瘾。

心理耗竭指锻炼者在运动中因长期无法克服的运动应激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心理生理反应。常见心理症状有心境状态紊乱,身体、精神和情绪的筋疲力尽感,自尊心下降,人际关系质量消极变化(玩世不恭、冷酷无情等)。研究指出:心理耗竭不仅损害心理健康,而且还直接导致退出锻炼。

篇7: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意义

毛泽东曾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在很早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至理名言。坚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预防疾病。对于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现代的大学生来说,适当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具有好处的。不仅可以提高运动素质,还可以做到劳逸结合,使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可见,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而强健的体魄则来源于体育锻炼。总之,体育锻炼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

学生一般都是静坐在教室低头弯腰学习,长期处于这种姿势,又不参加身体锻炼,往往会引起各种疾病。如供血不足,神经衰弱,胸腔狭窄,肌肉软弱无力,心脏疾病便秘等。因此,学生要经常参加身体锻炼,因为身体锻炼可以使心脏和胃肠都得到良好的锻炼,使学生精力充沛,同时,身体锻炼还是一种积极性休息,脑细胞各有分工,进行身体锻炼时,管理肌肉活动的精神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思考问题的神经细胞则处于抑制状态,得到很好的积极性休息。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我们往往由于忙于应对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其它一些事情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另外,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又使我们不得不长时间不能活动,所以,我们更需要体育锻炼来强健我们的身体。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体育锻炼能增强我们的体质。天天深陷于繁重的学习生活,若想应对自如,一个强壮的身体是必不可少的坚强后盾。可想而知,假如自己的身体弱不禁风,迟早有一天自己会被压力压垮的,又何谈成绩如何如何,这是多么的得不偿失啊。另外,强健的体质还能帮我们抵御许多疾病的侵袭,使我们免于疾病的干扰,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活。还有,比较长远地讲,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我们寿命的延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体育锻炼还能增强我们的心理素质。许多体育锻炼不仅对我们的身体有着考验、锻炼的目的,而且还考验锻炼着我们的毅力、耐力等心理素质。例如长跑就很能锻炼一个人的耐力与韧劲。通过体育锻炼来加强心理素质,从而使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有一个健康强劲的心理,这肯定会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高效率、更美好。

另外,体育锻炼还有许许多多重要的作用,例如帮助我们塑造健美的体型,帮助我们放松、娱乐等等。

篇8: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锻炼,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 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不惜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且有上升趋势。如2004年2月23日发生在云南大学的四名大学生被杀的“马家爵杀人案”,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独特功能,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 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 从而对健康的认识更加确切, 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的界定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 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即应该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来对人的健康进行评定。

随着健康意识地不断更新, 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 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即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的心理状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 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社会上心理疾病的患者与日俱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目前至少有5亿人存在各种精神心理问题, 约占全球总人数的10%。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 大学生由于学习、择业、交友、经济压力和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 精神负担过重, 因而导致了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国家教委于198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查, 结果表明, 在校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近年来, 大学生中因此而引发的出走、休学、退学以及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 尤其让人忧虑的是这一数字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据最新公布的统计, 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马家爵杀人案”便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极端行为事件, 因此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

2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锻炼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 既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关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 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参与者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作基础。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心理健康, 治疗心理疾病。迄今为止, 己经有许多学者就体育锻炼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 (如情绪、人际关系、认知过程等) 之间的关系, 以及体育锻炼对治疗心理疾病 (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时代赋予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2.1 体育锻炼促进智力发展

智力是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 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的综合, 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体育锻炼对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 增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使大脑充分获氧, 进而使记忆力增强, 思维更加敏捷灵活。体育运动还可以增强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转化能力, 从而加强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提高反应性和灵活性, 对智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2 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心理、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 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由于体育锻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 因此, 人们可以通过进行体育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调节心理问题、提高自己适应环境和适应他人的能力。许多研究表明, 体育锻炼有助于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如, Valliantetal (1985) 有关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认知和生理影响的研究发现, 锻炼者自我概念在体育锻炼后有显著的加强。Plummeretal (1987) 有关有氧锻炼对女大学生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指出, 经常参加锻炼的受试者比习惯于坐着的受试者自我概念分数高;Woelke的研究结果发现, 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高于非运动参与者。Salokun以青少年为受试对象, 探讨篮球、曲棍球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 结果发现, 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

2.3 体育锻炼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是个体心理体验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社会生存和适应的必要机能。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和紧张是导致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体育活动能有效调节人的情绪, 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 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 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和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运动的不同项目, 不同的运动强度、速度、幅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而可以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 消耗他们长期聚积的大量不良的心理能量, 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合理的发泄口, 达到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加强而逐渐降低强度, 激烈的情绪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

许多研究也发现, 经常参加愉快的、非竞争性的或有节奏的体育锻炼会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如, Mclnman等人 (1993) 对运动后的受试者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 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Berger (1993) 也认为, 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体育运动, 有助于情绪的改善。

2.4 体育锻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其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 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 更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 通过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交流与互动, 能够满足其交往的心理需要, 克服孤僻、忘却烦恼, 增强社交能力, 改善人际关系,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Braw le y研究指出,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 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 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 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等。

2.5 体育活动能够治疗某些心理疾病

据国外报道, 许多国家已经将体育活动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 根据学者Kyan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 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手段来消除焦虑症, 80%的人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研究表明, 慢跑、散步、太极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体育活动, 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症效能十分明显, 能减轻症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调节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境有着积极的作用。Hayden等人 (1984) 有关有氧锻炼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研究发现, 长期有规律的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和抑郁。还有研究结果显示, 身体锻炼可以帮助精神病患者改善情绪、增强自我观念和提高自制能力。总之, 体育锻炼对心理障碍患者的情绪调解有明显效果已被大多数心理医学工作者所认同。

此外, 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怕艰苦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 是当代大学生成才和成长的重要保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热点, 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迫在眉睫。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 体育教育可发挥着重要的独到的教育功效。体育锻炼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 应该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改革的步伐, 应该摈弃传统的健康观念, 树立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心理发展水平, 不断深入地研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采取有效的体育手段和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有的方矢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使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因[J].高教论坛, 2005, (1) .

[2]梁剑芳.从马家爵案看现代化人的心理健康[N].南方日报.2004325.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1-18.

[4]高强.体育健身的科学基础[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207-212.

[5]丁雪琴.体育与心理健康[N].中国体育报, 20013.

[6]马启伟.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篇9: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应激效应的研究论文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大学生当前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其目的是进一步引起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特殊作用,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体育锻炼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矛盾,并将个人的心理发展为最佳状态。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指具有一种积极适应与发展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3.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切合实际;4.与现时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证明,目前我国大学生中约有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紧张等几个方面,而且心理障碍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国家教委曾对121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20%;中国纺织大学统计,近年来该校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中,60%是心理方面原因造成的。

三、体育对于增进心理健康的功能

(一)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体育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在校大学生常因各种原因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二)提高智力的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等等。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自我概念至关重要。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消除疲劳。大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

(六)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七)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与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八)控制应激水平。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和刺激做出的反应。研究显示,有规律的,低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产生积极的应激,也是消极应激的缓冲器,坚持游泳,自行车和慢跑等有氧运动是减少应激最有效的方法。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改革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明确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有关心理训练的知识和方法;2.实施健康教育;3.教学生讲究心理卫生。

(二)创设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的条件。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的条件,运用多种形式有趣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课中获得深度的愉悦体验。

(三)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要重视了解熟悉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特征,利用体育竞赛特点来磨练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努力进取的精神。

(四)加强体育教学的互助性,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营造一个融洽祥和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

(五)对症下药,选择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的健身手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来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如对性格内向,易紧张失常的学生,可鼓励其多参加公开性的激烈比赛,特别是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赛;对遇事急躁,易冲动的学生可让其参加慢跑、打太极拳等项目的体育锻炼。凡此种种,都是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总之,学生心理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并非单靠德育工作或某一学科工作就能够改善,学校体育教育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产生的效果是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相互配合,弥补不足,共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景莹.大学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毕秀淑,彭延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30.

上一篇:PLC输入输出故障检查与处理下一篇:毓璜顶小学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