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辩证管理论文

2022-04-17

前不久,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邀请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主编孙绍振先生到武汉讲学。记者现场聆听了这场精彩的讲座。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古典诗歌辩证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典诗歌辩证管理论文 篇1:

论群文阅读与系统性思维的培养

摘 要 人类社会因信息化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生活情境和层出不穷的问题。系统性思维作为高阶思维的一种形式,正是解决复杂问题、应对多变情境的关键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正是群文阅读的追求,也是群文阅读自身的需求。传统单篇文本的阅读方式,最大的缺陷就在于系统性思维的缺席。群文阅读是以议题统摄一群文本,而每一个议题的解决过程,既是系统性思维的塑造过程,也是系统性思维发挥作用的过程。群文阅读可以有效弥补单篇阅读的短板,有助于学生系统性思维的形成。

关键词 高阶思维;系统性思维;群文阅读;文本;议题

根据思维分层理论和思维发展理论,人的思维是有低阶和高阶之分的。相较于低阶思维,高阶思维具有突出的解决复杂问题和应对多变情境的能力。系统性是高阶思维所有具有鲜明的特征之一,而系统性思维正是解决问题、应对情境的关键性思维。系统性思维方式在面对问题和情境时,能立于全局的高度,以宏观的视角辩证分析问题和情境,把握问题的各层次矛盾和情境要素的关系,确保问题的和谐解决和复杂情境的高效应对。因此,从育人的角度说,培养学生系统性的高阶思维至关重要,这正是群文阅读的追求,也是群文阅读自身的需求。

和群文阅读相较,传统阅读的短板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从一本到一群,其中的堂奥是什么呢?

文本并非只是文字聚合的封闭体,它是文体规范、时代背景、作者身世、审美趣味,乃至读者阅读经验等诸多要素相互交织融合的产物。它浸淫在各要素综合而成的特定读写语境之中,基于语境生成多义系统。以作者一生的创作经历观照,是一个系统;再把作者与同时代的作者进行对比,或把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进行对比,或把文本放在同一文体规范的视角进行对比,如此等等,新的系统就会应之而生。故而,阅读作为一种读者与文本相互进入的活动,必须把持系统性思维方式,必须强化整体性阅读观,惟其如此,才能不陷入以偏概全的思想暴力,才能通过视域融合求得与文本开放全面的对话,进入文本的召唤结构,完成文本意义的建构和自我思维的生长。

传统单篇文本的阅读方式,其最大的缺陷就在于系统性思维的缺席。比如古典诗歌的阅读,对初识古诗者以单篇授之,以利于积累阅读经验,形成对古诗的感性认识和基本阅读能力,这是合乎阅读规律的。但是,一以贯之,从小学到高中,都如此进行古诗阅读教学,就难免陷入窘境。依据学校教学的进度管理,每篇古诗文本都严格限定了教学课时数,而囿于课时的拘束,对古诗文本的学习,基本流于语言浅层的感知,碎片化解读,无法拓展到各个系统性场域中深入挖掘;且由于教学进度的压迫,教师往往霸占课堂,把持解读的话语权,无法给学生探究思考的空间;加之以往人教版语文教材编制体例和单元教学目标的掣肘,虽可丰富学生文学史的识记性信息,增强文体的辨识力,但其余建树寥寥。这样的古诗阅读教学,其流弊极其明显,一是由于无法把文本放在系统的视角场域中考量,无法获得对文本的立体认知,只及其一不及其余,使阅读流于浅表化和碎片化;二是偏离阅读的初衷,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既谈不上与文本的对话,也无法构建真正意义的共识,更无助于学生系统思维方式的塑造,无助于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境能力的提升

群文阅读可以有效弥补单篇阅读的短板,有助于学生系统性思维的形成。

群文阅读是以议题统摄一群文本的,而每一个议题的解决过程,既是系统性思维的塑造过程,也是系统性思维发挥作用的过程。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文本与议题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议题统摄下的文本,是只为议题而准备的文本,而议题是由为议题而准备的文本支撑起来的议题。既然议题是一群文本支撑起来的系统,要达成对议题的共识,就必须把每一篇文本放在议题的理解结构系统中加以观照,对散布在每一篇文本的要素信息加以分离、筛选、整合,才能最后形成关于议题的具有普遍规律的结论。而这一通过清醒把握文本与议题的关系,用议题驱动文本的分析,并反过来用文本信息的整合达成议题共识的过程,既是系统性思维发挥作用的呈现,也是系统性思维养成的最好土壤。

比如关于李白诗歌的群文阅读,可以以“李白的数学合格吗”为议题,引导学生对李白的诗歌《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赠汪伦》和《秋浦歌其十五》这一组诗歌文本进行阅读。对“李白的数学合格吗”这个议题的探究,首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这个议题的理解结构,才能为往下的探究搭建起可遵循的路径。这需要学生系统全面地去思考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议题作为一个系统分解成“李白的数学”指什么、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如此以及有什么艺术效果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这几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解决议题的需求,存在内在联系,串成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步骤,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思维系统。而建立这个系统的探究过程,正是学生把握认识规律、形成系统思维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议题的理解结构建立之后,学生应围绕议题解决这个原点,沿着这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才能构成议题的语义场,进而达到目标原点。在探究过程中,既要不偏不倚紧扣这几个问题,又要始终清醒各个问题的边界,不能节外生枝而造成问题混织,降低研讨效率。教师引导学生先通过群览李白诗歌,筛选其中关于“数学”的信息,发现李白诗歌中的数字表达现象;再通过组合比对,分析现象特点,归纳李白诗歌中的数字表达策略;然后结合文本的创作背景、李白的创作风格等视角,分析李白诗歌数字表达策略的成因和艺术效果,最后对“李白的数学合格吗”这个议题形成具有共识的结论,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在探究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的行为方向发生偏离,教师就应该积极进行干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批判,对偏离的行为进行修正。所以,群文阅读是在系统思维的指引之下,以解决问题的目标为统摄,沟通文本与议题,调动要素,调整思维并修正行为,最终实现共识的达成。

系统性思维方式一经形成,无论是面对一群议题或单个议题,一群文本或单篇文本,都能对其进行宏观把握,整体观照,不至于陷入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狼狈境地。以“文章的起承转合”这个议题为例,以系统性思维思考,自然会对“起承转合”这个议题进行整体把握,转化为“起承转合是什么”“为什么要讲究起承转合”和“起承转合对古诗鉴赏有什么启发”等维度的子议题,构建起关于议题的立体的理解结构,从而为下一步的探究明确方向,为达到对议题的全面认知和建立共识创设了路径。而推及每首诗,每一篇文章或每一首诗歌,无论长短,在鉴赏解读时,自然会以“起承转合”的文法规律进行解析,在整体感知时既看到文法结构各局部的相对独立,又顾及彼此间的相互关联;進而能在具有普遍规律的定法中,悟出其中的个性化文法特征。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首联与颔联跳跃性极大。首联明起擒题,以“那知”反诘,直接书愤,但颔联却以蒙太奇手法具象呈现两次战役的图景,两联之间,似成鸿沟。但根据“起”和“承”的关系,可以推断颔联这两句应是对上一联的承续。依此思路,将这两联勾连,可推导出颔联所写的两次大捷,正是对第一联“气”的外化,形象回答了第一联中诗人要表现的如山壮志。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以“起承转合”观之,首句的起式与《书愤》大不同,题为“闺怨”,起句却说“不知愁”,反其道而行之,设足了悬念。待到承转之后,合句一个“悔”字反扑陡转,忽而逼出一腔幽怨,若非以“起承转合”的文法整体观照,将首尾视作系统综合考量,是不能尽得其中的曲折之趣的。这两首诗,虽写法不尽相同,但均未逃脱“起承转合”的文法逻辑,却又各尽其妙。这便是系统性思维的好处,站得高,看得远,规律把得准,个性顾得上。如此妙处,岂是碎片化的单篇阅读能企及?

总之,群文阅读对于系统性思维的培养的确大有裨益。从一篇到一群,也的确是阅读教学的一大进步。只是庖丁解牛,是一个从目皆全牛到目无全牛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漫长的实践和总结。群文阅读之于系统性思维的培养也是如此。

[作者通联:福建福清第一中学]

作者:郭晓青

古典诗歌辩证管理论文 篇2:

语文教学教什么

前不久,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邀请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主编孙绍振先生到武汉讲学。记者现场聆听了这场精彩的讲座。孙绍振先生是国内文本解读方面的专家,所著《孙绍振如是说》《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名作细读》《月迷津渡——古典诗歌个案微观分析》《孙绍振阅读经典散文》《文学文本解读学》《经典小说解读》等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在会议间隙,记者就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文本解读方面)教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专访了孙绍振先生。

湖北教育: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您认为,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孙绍振: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和大学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的问题较多,最突出的问题是授课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教什么”的问题。按照常规的说法,阅读教学要教字词句篇章点,但常见的现象是,学生拿到一个文本后,这些问题他们基本都能读懂,即使有些困难,比如不理解某个生字词或某个句子的意思,他们看看课后注释、翻翻工具书也就知道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教师走进课堂,要引导学生学什么,要给学生讲什么?现在,不少教师课堂上讲授的都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东西。这引发出两种现象:要么是学生感觉没兴趣,要么是教师一讲,学生反而糊涂了。这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湖北教育: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您认为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注意什么?

孙绍振:一是辩证地看待“真”。纯粹用“真”的价值去衡量文学作品,不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科学方法。从美学角度看,文学与实用、科学的价值有所不同,文学是一种审美价值,主要以情感为核心。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基本观念,当我们分析一个作品的时候,不能仅仅从真实的角度去看,更重要的是要看情感的虚构、想象和假定。

举一个例子,一个教师教学“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说这首诗写得好。好在哪里呢?他分析说,“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的一个整体意象,非常美好;“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具体的柳丝非常茂密,最能反映柳树的特征。这位教师的指导思想是,艺术之所以能动人,是因为它能反映客观对象的真,美就是真。我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句话你们同意吗?如果一首诗写出来是反映一个事物的特征,这还是诗吗?这跟说明文有什么区别呢?诗以什么动人?以情动人。这位教师在讲美就是真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看这首诗前面两句是不是全是真的。“碧玉妆成一树高”,柳树是玉吗?“万条垂下绿丝绦”,柳叶是丝绦吗?明显不是玉说它是玉,不是丝说它是丝,那还是真吗?可见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到这个柳树当中了。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柳树的形象是这样的,诗人的感情是那样的。一个是客观的柳树形象,一个是诗人的主观感受,两者本来是互不相关的,现在要变成同一个形象,这个时候完全真就不行了,就需要通过假定、想象把它们关联起来。于是,诗人就以贵重的玉和珍贵的丝来表现自己珍贵的感情。由此能产生一个结论:艺术形象或者叫意象,它不完全是客观的真,它还有主观的真、诚,二者之间有矛盾时,要通过想象把它们联系起来。中国古典诗画里讲究虚实相生,真假互补,原因正在于此。事实上,我们可以下这样一个断语,纯粹真的艺术是不存在的,一切艺术都是假定的。这是我们解读文本时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点。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多次听教师讲《背影》这篇课文,大都出现了这样一个环节:教师问文中哪里最动人,学生说是爬月台,然后分组讨论为什么动人,最后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作者非常详细地观察了父亲爬月台的形象,所以动人。这里隐含的意思是,这个情节之所以动人,因为它非常真实。这种形而上学的真实论充斥着我们的头脑,严重影响了我们对文本真实价值的挖掘。实际上,许多经典文章的形成过程,并不是作者真实观察后写成的。比如说《岳阳楼记》,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并不在岳阳楼,他是根据滕子京带给他的《洞庭晚秋图》写成的。再比如郦道元的《三峡》,有的分析文章说《三峡》写得很精彩,原因是作者对三峡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观察。这样的说法毫无根据。郦道元时期南北朝分治,三峡这一段是南朝统治区域,郦道元是北朝的官员,他怎么可能跑到北朝的地域去看风景?可见,这篇文章完全是凭想象写成的,所有的意象都是作者把感情寄托到客观对象上的结果。

二是要正确地看待文本的多元化解读。上个世纪末至今,中小学教学改革(包括大学)受到了后现代观的一些影响。“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悟”就是这种影响的直观反映。围绕这种观念,读者中心论,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同。于是,课堂中,老师们提倡每个学生都对文本进行自己的解读。这样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能把它绝对化。一千个读者确实可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真的哈姆雷特只有一个。文本解读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把假的哈姆雷特分辨出来,寻找一个最哈姆雷特的哈姆雷特;如果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之间完全没有相似点,那么哈姆雷特就不是哈姆雷特了。

这几年,在文本解读方面,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学习《愚公移山》,有学生说,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把家搬到山前面去不就好了,甚至有的说这样是破坏环境。这就是用现在的一种心理去扭曲当时的人文精神。再比如《背影》,有的学生解读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最近又出了一个新的推论,特级教师韩军说这篇文章写的不是亲子之爱,而是生死之念,是生之背,死之影;说文章写了四代人,祖母死了,父亲马上要“去”了。这些解读明显违背了文本的原意。先说说交通规则的问题。且不说父亲为了孩子根本就忘掉了交通规则正是文本的动情之处,最能体现出父子之爱;就算从交通规则本身来说,说这句话的人也缺乏最基本的经验,不要说1917年的南京火车站,我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到南京火车站的时候,小孩也是到处窜来窜去的,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行为,根本就不存在违反交通规则的事。再说生死问题,韩老师抓住“祖母死了”,父亲说“大去之期不远矣”就得出以上结论,显然是没有读懂文章,没有读懂朱自清。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朱自清的父亲1945年才死,还有20年呐;再说,朱自清祖母的死,本不是自然死亡,而与朱自清的父亲有关。车站送别时,朱自清的一系列行为,可能与父子心存芥蒂有关,怎么会想到生死之念上来?

《背影》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这些年很多人做过解读,我觉得,叶圣陶的“亲子之爱”解读最到位。爱到什么程度,把大学生当小孩子看。父亲把大学生当小孩子来爱的时候,大学生是不领情的,是抵触的,他觉得父亲土,可笑;但是不管孩子顶撞也好,不尊重也罢,父亲都不放在心上,就是要为孩子尽一份心。这正是父亲感动朱自清的原因,也是文章动人的地方。

湖北教育:“曲解”文本的现象近来有愈演愈烈之势,您觉得应该怎样克服这种倾向呢?

孙绍振:一是要走出心理的封闭性。心理的封闭性源于我们价值观念的封闭。比如,提到《雷雨》中的周朴园,大家就自然认为他是个伪君子。周朴园是伪君子吗?他不啊!他一直怀念鲁侍萍。为了怀念,他把那个房间始终保持当年鲁侍萍生产时的状态,甚至连家具都不能移动。这是第一。第二呢,当鲁侍萍出现时,周朴园说给她一笔钱。给多少?5000块。5000块是多少钱?毛泽东当时在北京图书馆当管理员,一个月的工资是8块钱,5000块等于毛主席50年的工资啊。这么慷慨,是假的吗?但是问题在于,我们仍然觉得周朴园不是一个正面形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甚至于阅读之前,就从心理上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判断标准,这种标准影响了我们对人物的正常判断。

二是要正视文本的封闭性。每一个文本既有开放性,又有封闭性。只看到开放性,解读就会天马行空,失去根基;只看到封闭性,就会阻碍阅读过程中的创造性。这个问题在上面“多元解读”中已讲得较详细,这里不再重复。

三是要正视文本的形式。黑格尔说内容决定形式,这句话不全对。就文学作品的创作而言,有的时候内容决定形式,有的时候内容会创造形式,强迫形式就范,还有的时候是形式决定内容。比如,同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诗歌《长恨歌》、戏剧《唐明皇和杨贵妃》的选材和处理材料方式就完全不一样。解读文本时,如果我们不能正视文本的形式,而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和模式去“套”,往往不能得出文本的真意。

湖北教育:“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请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孙绍振:一是教文本解读,二是教作文,三是教口语交际。现在,作文和口语交际都还没有走上正轨;课堂教学中,文本解读却占了大量的时间,但文本解读的有效性很差,其根本原因是,受机械唯物论和狭隘功利论的影响,不少老师把语文课教成了政治课、道德课,而不是语文课。

(罗浩洋对本次采访呈现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 姜楚华

作者:孙绍振 姜楚华

古典诗歌辩证管理论文 篇3:

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安徽卷)

妈,请让我安静长大

一考生

小时候,看一邻家阿姨的孩子小星坐在门口欢快地吹口琴,你二话不说,立刻夺下我手中的小火车,拖着我走出家门,边走边嚷:“你也学吹口琴!不过咱学就学出名堂,瞎吹有啥用?”妈,我知道你根本不懂音乐,你就是眼红邻家小孩的优秀,我知道你不服输,要强!可妈,你知道吗?我一听口琴两个字头皮都发麻,我真的憎恨这个!

十岁时,看到邻家阿姨带儿子去学象棋。你看到了,立刻将手中的针线活狠狠地扔在地上说:“走,你也学象棋去,你看人家小星,你有他一半就好了!”妈,你知道吗?小星是喜欢象棋,每次他都笑着去的,而我每次躲在你身后咬着手指头,死活不愿意进象棋室里!

十四岁,看到邻家阿姨的儿子学奥数,你狠狠地用食指戳着我的额头说:“看看小星,你怎么就不长进呢?学啥也不如别人!明天你和小星一起学奥数,听到没有?”我刚想说不,但看到你头上的白发,我忍了!妈,我真的心疼你!感激你为我做的一切,可我真的不喜欢!怕伤你,所以我默默接受一切安排!我渴望离开你!特别渴望!

十七岁时,我高考落榜!意料之中,小星考上他梦寐以求的大学!这次你什么都没说,只是不停地叹气!我说:“妈,我去复习,像小星一样考上大学让你骄傲!”你立刻死死抓住我的胳膊连声问:“真的吗?真的吗?这才像我好儿子!去复习去复习!一定要像小星那样,考个好大学,最好和他一个学校,咱不比别人差!”

窗外的阳光刺痛了我的眼晴,真疼,泪水爬出了眼眶,爬满我苍白的脸!

妈,你知道吗?我在你的善意的安排下长大,我懂你望子成龙的心!可妈,我想要的就是做我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我成不了别人!哪怕就成为一棵每天生活在草地上平平常常的小草我也愿意!其实妈有一点你可能不知道,小星所选择的都是他自己拿的主意,他的妈妈完全支持他,所以他快乐!

在这安静的考场上,我真的想对妈说一句我的真心话:我只想安静地长大,我自己选择我的人生,不被你打扰,真的!

[点评]这是一篇较成功的记叙文,切合文意。本文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内容都是自己真实想法,是自己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极易引人共鸣,也分外感人。二是本文立意也较有特色。母亲总是羡慕邻家小孩的成功,却不知邻家小孩的成功背后是快乐,因为自己选择所以会快乐成功!选材很漂亮,以小见大,很具有典型性,这哪里是小星的妈妈,这是中国妈妈最典型的代表啊!

因人而宜展现个性

一考生

“因地制宜”是尊重客观规律,实践证明,“因地制宜”也是成事的保证。“因地制宜”放在教育上就是要“因材施教”。成功需要汗水需要付出,但更需要对学习主体客观的分析与了解,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一汪深水,并非种什么皆可。如要在深水中种稻谷,那水深过稻头,想要丰收稻谷,这谈何容易?但深水也深水的妙处,如果我们改种菱角,用其所长,菱角就会获得一片宽阔的生长空间,为丰收打下基础。其实万事也皆同理。

还记得很早的时候读过的一篇哲理小文:“不是任何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太嫩的竹子质地过于松软,无法吹出悠扬的笛声来。但它们不是没有用了,它们还可以发挥自己柔性强的特点,可用做编竹席的材料!”倘若非要嫩竹做笛子,那想必是费力不讨好,别说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样勾起客居者的思乡之情,恐怕是自己自娱自乐也显它声音太艰涩难听了吧!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材施教,辩证客观地看待人和物,而不是一个模板育人办事,这样才能突出每个人的个性,使其成为自己领域中的“爱因斯坦”、“毕加索”,而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庸人!

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无论什么人,只有充分发展其个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客观地分析我们的潜能,我们才能实现飞跃!前一段时间,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是否文理分科。我想:作为一个学生当然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美好的愿望。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个人爱好不同,目标和愿望不同,因此很难实行一个模板的教育方式。让热爱文学、醉心于诗词歌赋的文学少年整天沉浸在物理、化学艰涩难懂的公式中,让精于严密推理的明日科学家整天哼吟着散发着发散性思维气息的散文长诗,这是多么难以想象!就像非得让陈景润写抒情诗,让李白研究数学公式一样,最后只能一心期望终归要破灭!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扬长避短,让我们都成为自己世界的“爱因斯坦”。

[点评]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考场佳作,它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紧扣材料巧妙分析。一些考生写作文,往往不注意把握材料,而是任意发挥,这容易给人一种离题的感觉。而本文则不然,作者行文时紧扣诗意来写,并由诗意引出“其实万事也皆同理”的观点,这样就使主题更深了一步。二是分析透彻,内容充实。这篇作文在分析论述时考生在对材料精要概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举事例、讲道理,处处紧扣文章主旨,中心突出,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花与果的智慧

一考生

“花”自古以来就颇受文人骚客青睐,常常入诗,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似花还似非花”等,它因形、色、味俱佳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果”虽无花之姿容,但其凭实用解人饥渴的扎实本领同样为生活之不可或缺。

这“花”与“果”乍看起来并无关联,然而赏花时的那份轻悦悠远的心境与品果时的那种回味无穷,意在言外的感觉恰如欣赏我国古典的浪漫主义诗歌和现实主义诗歌。

如果将中国文学比作一棵树,在我看来,浪漫主义诗歌无疑便是其花,而现实主义诗歌则是其果。

花常成为情人间传递挚情的信物,花本无情,人们赋予了它丰富的情感。浪漫主义诗歌所包含的浓烈真情像一朵怒放的花,如其鼻祖屈原的《天问》、《九章》等,寄予了作者宽广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地营造出神话般绮丽的梦境,那便是如花的梦影,让读者畅享一个虚幻而又不迷惘的世界,只需接近它,就能飘然欲仙。

而果,没有花般绚丽的外表,粗糙而坚实的外壳内包裹的是一颗含百般滋味于一身的心,正如现实主义诗歌不定期给人心灵的深沉悠远的震撼。就拿《诗经》而言,其语言质朴、浅白,却充分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彼采葛兮”、“彼采萧兮”、“彼采艾兮”描绘的不过是古代女人采集时的场景,但隐藏在这些平实画面之下的却是孔子所言的“思无邪”。这三个字所达的境界如赏品般不可言传,只能意会,需我们慢慢品味。

花果间的关系反映着自然的法则。

若无花,鲜有人肯去尝那果;若无果,花也不会长久地受人喜爱。唯有花与果竭诚合作,方能使树越发茂盛。

及至诗歌也是如此。浪漫主义诗歌拓宽了我们的想象力,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全部的钟爱。当有一朝,我们渴望回到现实时,现实主义诗歌便可无限满足我们思想的需求。如是这般,我们便在思维的拓展和思想的升华上齐头并举,不断提高文化造诣和对于古典诗歌的欣赏、感悟能力。这样说来,“花”与“果”,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当真缺一不可。

只要花与果这种相互依存、各显其长的关系存在,这棵树,这棵文学之树,这棵诗歌之树,这棵思想之树,就能枝繁叶茂、万古长青。

[点评]本文是一篇较有特色的作文,考生从自然平常的事物——花与果中联想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风,指出只要花与果这种相互依存、各显其长的关系存在,这棵树,这棵文学之树,这棵诗歌之树,这棵思想之树,就能枝繁叶茂、万古长青。其实,花与果是这样,诗歌是这样,其他万事万物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本篇作文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写作文时,我们完全可以由一种现象来切入,然后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用这种现象来反映一定的道理,这样往往更容易被人接受。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考生

师法自然,我们可以获得无穷的智慧: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它们因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才造就了生命的极致;小桥流水,蝉吟虫唱,斗转星移,珍器古玩,它们因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式才创造了美景奇观;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池塘边的芦花,它们因为选择了价值才成就了美名的享誉。同样,任何事物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很多人都会清楚地记得中国网通小灵通的广告语——“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小灵通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席卷全国上下,就是因为它是适合于人们的,尤其是适合那些常年不出远门的市民:来电免费,资费与固定电话相同……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决不能人云亦云,也许这种事物适合别人,并且在别人那里表现的也是非常好,可能在你这里就不行,就会起到反面的效力,就是说这种事物适合别人而不适合你。

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可是真正明白的却不多。古有邯郸学步者,看到别人走路姿势优美,便煞费苦心,细心钻研学习他人。殊不知,他根本不适合,最终落得不仅没有学会别人的步态,而且忘了自己当初的走姿,岂不可笑可悲!丑陋的东施,一心想拥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然而却无能为力。一日偶见西施捧腹,面有难受之色,但表情甚是可爱,于是,学习西施,结果弄得自己更加丑陋,人们都厌恶她的样子……

我们现代社会中,明明不适合自己而却强加于己的还比比皆是。没有刘德华的帅气、张国荣的迷人,硬要摆个酷姿、理个酷头,弄得自己简直不堪入目。更有甚者,拿着张含韵的“酸酸甜甜就是我”修饰自己,更是让人受不了。因为他们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所以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你有芙蓉如面柳如眉,我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是大家闺秀,温文尔雅,我是小家碧玉,同样秀丽;你驰骋政坛,跃马商场,我琴棋书画,天下奇绝……

最美的风景是自己,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不要邯郸学步,这样才能把自己变成最好的。

[点评]阅卷老师读罢此文,顿感连日阅卷的疲劳消失殆尽,也渐闻一股文字的馨香涌上心头,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这就是好文章的魅力!文章一开头从自然现象入手,用排比手法提出文章的论点——“不要盲目模仿,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然后从正反两面来证明这个观点,既给人形象生动的感觉,也引人共鸣和深思。另外,文章在行文时做到了选材古今结合: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苦学刘德华、模仿张国荣,可谓材料翔实,说理充分。这些既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也彰显了作者广阔的生活积累。

和谐之美

一考生

和谐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会心微笑的背后,和谐存在于我们每个获得成功的时刻。它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是一种恬静的美。

人生在世需要相互合作,我们的社会需要协同配合。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价值,但正是这些不同的价值凝聚成一种力量——整个社会得以和谐运转。和谐是父母一辈子操劳而累弯的脊椎所形成的一道弧线,像彩虹桥一样美丽;和谐是教师为传播文明呕心沥血所滴落的汗水,像露珠一样晶莹;和谐是战士为保卫祖国洒下的一腔热血,像晚霞一样艳丽……和谐是宽容,和谐是理解,和谐在人类文明中处处闪耀着光芒。

和谐之美给生命带来温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植物与土地的和谐;“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是悲情与景物的和谐;“春光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像冬日的一缕阳光将温暖洒满人间,像夏日的微风驱走阵阵炎热,像早春的小草为大地带来绿的生机、绿的希望,和谐共同构成了一篇美妙的乐章,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回荡。浮云掠过天空,排遣了天空的空荡,拓展了浮云的空间;百合绽放于山谷,增添了山谷的生机,弥散了百合的幽香;鸟儿筑巢于大树,焕发了大树的活力,鸟儿获得了快乐的天堂。天地万物都以不同的丰姿勾勒出自然界的和谐画面,让每个生灵都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它是与整个大自然相融的。和谐让美丽的自然永驻。

和谐之美是一种沟通。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和谐让人心向往之,俞伯牙高山流水独一无二的音乐带来了摄人心魄的唏嘘感动,千百年来在人类中间广为传诵。白居易深入民间,诗人的良心与百姓的悲苦和谐统一,诗人的佳作与百姓的话语如出一辙,诗人的才情与百姓的悲苦融于一炉,造就了感人至深的千古绝唱!一曲梁祝使得多少代人潸然泪下,是什么给了它经久不衰的力量?情感与音符的完美交融显出它的光芒,千年的进步在这里融为了瞬间的歌声。

和谐之美是一种放达。老鹰搏击长空自由翱翔,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风帆乘风破浪在海中搏击风雨,不是夸耀自己的樯桅。只要你用一颗平凡的心去对待生活,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群!

生活是一块五彩的调色盘,只要用心去勾勒它充满魅力的线条,就会有和谐社会的欣欣向荣!和谐之美,美之和谐,愿和谐充满人间!

[点评]这是一篇打动人心的抒情散文。文章开篇点题,也定下了全文的抒情基调。作者采用抒情的手法,从“给人温暖”、“沟通”和“放达”等三个角度描述了和谐之美。恰当的引用、丰富的事例、优美的语言构成了该文的主要优点。多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具有诗情画意。第三段连用排比,描述了和谐的三种形式,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开头、结尾以“画”、“歌”、“调色盘”为喻生动地表现了和谐的美好,“风帆乘风破浪在海中搏击风雨,不是夸耀自己的樯桅”则以拟人的手法展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语言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读后让人如沐春风。

找准位置 各尽其才

一考生

翻开考卷,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作文题目的时候,不禁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哲理故事: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相迎,而紧贴在他背面的,则是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掌管着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不能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入不敷出。而韦陀是管账的好手,但太过严肃,锱珠必较,结果来的人越来越少。佛祖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而韦陀则负责财务,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下,寺庙一派欣欣向荣。

这虽是个神话故事,但却给人以启示。这里弥勒还是弥勒,韦陀还是韦陀,仅仅是换了个工作,结果就大不一样。可见,人才如水,找准定位,就能人尽其才,分清深浅,方可“水”尽其用!

找准每个人的位置,让人人都能尽其才,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多元化的人才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能,而不同的工作也需要不同的才能。正如深浅不同的水,适合栽种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用,不能“一刀切”,必须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看到不同类型人才的不同特点,让他们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寓言《西邻五子》中的老农有五个孩子,各有缺陷,但是他巧妙安排,让朴实木讷的务农,圆滑敏捷的经商,瞎眼的卜卦算命,驼背的搓麻,跛脚的纺纱。这样,每个人都发挥了各自的长处,避开了各人的短处,这可以说是多元化人才观的典范。

找准每个人的位置,让人人都能尽其才,这还要求我们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些人甚至提出了“大学无用论”。对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掘不同学生的不同潜力,诞生了一大批“金蓝领”。同时,国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鼓励大学生创业或到农村做“村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创业者,甚至是 “80后”富豪。大学生村官也在广大的农村找到了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成为领导一方发展致富的带头人。既种菱、稻,又种荷花,不同的人才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机会。

现在我们的变化日新月异,我们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人才多元化的选拔和使用,也给各种人才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会,“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繁荣发展。

[点评]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议论文,它的鲜明特点之一是作者行文时时刻紧扣所给的材料,如“人才如水,找准定位,就能人尽其才,分清深浅,方可‘水’尽其用”、“既种菱、稻,又种荷花,不同的人才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机会”等等。观点由材料而出,并时时以材料来佐证,这样扣题紧密,中心亦显得鲜明突出。它的鲜明特点之二是层次相当清晰,脉络也很分明。文章在由一个故事引入中心论点之后,然后在第三段和第四段又从两个方面来引深,最后一段进行总结升华,层次井然,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作者单位:安徽界首顾集中学]

作者:张 坤 杨志杰

上一篇:课堂上的小学语文论文下一篇:语文合作学习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