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古典诗歌教学作为发展高职院校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能在潜移默化中构建学生的母语素养,提升学生的母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古典诗歌鉴赏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典诗歌鉴赏管理论文 篇1:

《古典诗歌赏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古典诗歌是高中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长期以来,诗歌鉴赏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2017年9月,我们在高一年级抽取60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4.6%的学生喜欢古典诗歌,而55.2%的学生学习古典诗歌是为了应付考试。61.8%的学生认为学习古典诗歌很难,只有10.5%的学生会在课外主动学习古典诗歌。日常的诗歌课堂教学多侧重于教材和考试,教师讲得精细,但学生依然读不懂诗歌。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通过《古典诗歌赏读》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有效地系统提升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和鉴赏水平。

一、《古典诗歌赏读》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许多学校教科研的重点,而各地中小学有关古典诗歌诵读、欣赏的校本课程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它们有的侧重于诵读记忆,有的补充了部分的文化常识,也有的摸索了一系列的鉴赏方法与技巧,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但纵观各类古典诗歌校本课程的内容安排,我们觉得在诗歌的选择和整合上,仍有“粗放”的嫌疑,即大多是一些名篇名作的罗列,即使有一些做了诗歌分类的,其分类的科学性、有效性与系统性也有待商榷。

二、《古典诗歌赏读》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把课程开发的内容设置为:编纂一本按照题材分类并关注同类题材情感差异的校本教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典诗歌的思想情感;开设一门选修课程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拓宽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渠道;设计更为多元的课程评价标准,以便更为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

1.教材编纂:同中显异,尊重文本

作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古典诗歌无论是语言还是思想内容,都与现在的学生存在距离,阅历和阅读都极其有限的孩子体会不到心灵敏感丰富诗人何以有如此复杂的情感,往往就会对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做一些概念化的解读。所以,在学习古典诗歌时,不仅要进行一定量的阅读积累,还要对同类别的诗歌进行对比辨别。市面上各种诗歌读本种类虽多,但鲜有注意同类题材中不同作者细微的情感差别的选本,不利于学生对同类题材的诗歌做整体的把握。

我们的校本选修教材按照诗歌题材分类,共分八类,分别是:好山好水看不足(山水田园诗赏读),一枝一叶总关情(咏物诗赏读),千古兴亡多少事(咏史怀古诗赏读),共看明月应垂泪(思乡怀人诗赏读),总为浮云能蔽日(贬谪诗赏读),别方不定、别理千名(送别诗赏读),经年尘土满征衣(边塞诗赏读),问渠那得清如许(哲理诗赏读)。每一类别选择不同诗人不同情感的诗作,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理解诗人情感的丰富性。以送别诗为例,虽然多数都表达了惜别的依依难舍,但也有“送君不觉有离伤”的洒脱。有“执手相看泪眼”的情人的泪别,也有“忽闻岸上踏歌声”的朋友的欢送。即便同为朋友惜别,有人抒发的是对朋友“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关切,也有人表达的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宽慰。以题材分类编选教材,有利于纠正学生“先入为主”概念化解读古典诗歌的惯性思维,进而引导他们养成尊重文本、细读文本的阅读习惯。

2.课程实践:课内课外,多维学习

我们的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动为主线”,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贯彻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转变单一的知识接受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努力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我们开设了古典诗歌赏读的校本选修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启迪思维,大胆尝试各种不同的课堂形式,以更好地适应校本课程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自主性、愉悦性、灵活性的要求。比如通过教师的讲座示范来进行学法指导,通过小组合作当小老师来检验学生自主鉴赏的能力。在课外,我们联合团委、学生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多渠道展示古典诗歌学习能力。我们利用校广播站的平台开设了《经典诵读》栏目,每天中午准点播放优秀的诵读作品,并开展了招募“实中经典传诵人”的活动,鼓励同学们走进广播站自己诵读。我们还举办了古典诗歌朗诵比赛、“诗中有画”诗画比赛、“人生自有诗意”征文比赛、古典诗歌手抄报比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并获得多维的实践和展示的机会。

3.课程评价:目标引领,关注过程

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作为选修课程应有别于其他的课程教学,更尊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采取不同层次的评价方式。我们在评价时将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展现,学生成果可通过参加竞赛、汇报演出、撰写诗评或小论文等形式展示。我们在课程开始时把各项得分标准细化并告知学生,有利于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目标提高自己。

三、《古典诗歌赏读》校本课程的思考

1.促使教师深入钻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立足于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资源优势,将每一位教师视为具有研究潜力的创新人员,充分信任教师,实现学校自我构建。在开发《古典诗歌赏读》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大量的阅读、讨论、实践来解决问题,既更新了知识结构、扩展了视野,也促进了相互的交流,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又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促使我们为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继续研究、学习,在这无限的循环往复的研究、学习、再研究、再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两年来,我们的课例获得了省市级的奖励、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学生参加市区级的朗诵比赛均获得一等奖,这些成功的喜悦成为了我们专业成长的新的动力。

2.紧扣古典诗歌特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特点,诗歌教学的着眼点之一便是咀嚼诗歌的语言,加强学生对诗歌文本的审读、分析,从中掌握不同类型诗歌的语言特色,通过不斷的积累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在写作文时做到语言的精炼、规范,做到要言不烦。高中生作文的缺点之一是语言过度直白、浅显,缺少回味的余地和婉转的表达。加强古典诗歌的吟咏,可以让学生学习诗歌的含蓄之美。古典诗歌还具有语言的韵律性,它与诗歌的情感内容表达相适应,也称之为声情相应。这种心灵与韵律的对应关系,使诗歌具有了音乐性的审美功能,可以使读者与之产生共鸣,也能使高中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学会诗意的栖居与生活。

3.发挥诗教传统功能,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古典诗歌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它是一种最能陶冶人性情的艺术,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文学修养的艺术。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诗歌作为一种偏重抒情言志的文学样式,抒情诗自不必说,即使是叙事诗和哲理诗,也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并顺应情感逻辑和韵律的变化而进展,孔子论诗,有“兴观群怨”之说,可以说,古典诗歌是古人情感最主要的载体,它也兼具真善美三者合而为一的审美功用。古典诗歌教学,并不是要把高中生培养为诗人,而是通过古典诗歌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让学生把握好人生的价值取向,开阔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灵魂。进而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深植于学生内心,从而弘扬祖国文学,传承民族文化。

★作者通联: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

作者:陈华

古典诗歌鉴赏管理论文 篇2:

浸润与发展: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高职古典诗词教学

摘要:古典诗歌教学作为发展高职院校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能在潜移默化中构建学生的母语素养,提升学生的母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针对现实教学中课程内容陈俗,缺乏体系建构;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有效融合;忽视审美教育,缺乏有效评价等问题,本文从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三个方面阐述古典诗词教学改革,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古典诗词;诗词教学

古典诗词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中占了很大篇幅,“诗教”也一直是语文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传统,古典诗歌教学是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实际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偏重学科知识与语文应试技能的训练,轻视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地,轻视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

一、指向审美鉴赏和语言构建的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最美的文学样式,词句优美,韵体和谐,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是学生构建规范语言文字,鉴赏优秀文学作品的范例。指向审美鉴赏和语言构建的古诗词教学潜移默化体现在词、韵、意、境四个方面。

1.在语言文字的审美和构建上。“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描写的就是诗人在创作诗歌时苦心思索和斟酌的情景。再如,“前村雪夜里,昨夜一枝开”,这“一字师”的典故,贾岛韩愈的“僧敲夜下门”中“推敲”之辩,王维“大漠孤烟直”句中看似俗得无理的“直”,诗人在遣词上的认真推敲,都使得诗歌简练精美,富有文学艺术美感。

2.在音韵和谐的审美鉴赏上。古诗词讲究音节和谐,平仄相对,节奏鲜明,韵律优美,读来朗朗。叶嘉莹老师主张从吟诵声中领略古诗词的至美意境。《周礼·春官·宗伯》中记载周代贵族教育时写道:“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其中的“讽”就是“不开读之”,就是背诵。“诵”,《周礼》的解释是“以声节之”,叶老解释为“有一个节拍,有一个Rhythm”[1]。简而言之,就是学生能在对古诗词一唱三叹的吟咏体味中,提升审美素养。

3.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意义上。从春秋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诗风的源头《诗经》,到战国时期浪漫主义诗风的《楚辞》,再到汉末建安风骨,魏晋田园诗派,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当我们揣摩一个个熟悉的汉字背后的故事,仿佛回到了历史的长河中,亲身感受历史脉搏的跳动,看到诗的背后广阔无边的社会生活和鲜活生动的诗人形象。

4.在承载的时代精神境界上。就如我们常常较为容易就能区分出北宋和南宋的诗词一样,诗歌总是发出与时代相同的声音。《诗经》是中国先民淳朴精神的写照;战乱的三国时期,人们渴望建功立业,慷慨雄逸的精神状态可在曹氏父子的《短歌行》《白马篇》中感受;再如初唐时期,陈子昂在《感遇三十八首》中忧虑民生、倡议革新,洋溢着社会变革初期破旧立新的时代精神;盛唐时期,诗仙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的雄奇飘逸、自信慷慨,诗圣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壮志凌云,正是盛唐气象的折射;中唐时期,由盛转衰,军阀割据,战乱纷杂,“大历十才子”的诗大多苍凉凄清,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情绪;晚唐时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党争不绝,我们读李商隐等人的诗,伤感怀旧,正是“留得枯荷听雨声”……

通过古诗词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引导学生感受母语魅力,构建母语思维,也能激发学生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基因,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二、指向思维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古诗词教学

钱学森曾指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靈感思维是三种普遍的思维方式。[2]在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由于诗歌具有形象性、多义性、隐喻性等特点,学生在解读古诗词中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在读诗、解诗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三种思维品质和习惯。

1.进行形象思维培养。古典诗词突出的形象性特点,决定了鉴赏诗词重在形象思维,往往需要从修辞手法、典型意象等方面入手,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感受诗词之美。例如《古诗十九首》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用“胡马”和“越鸟”对“北风”“南枝”的依恋不舍来比喻游子对故乡的情感,是乡恋的形象比喻。在古诗词中拥有大量运用修辞手法、典型意象进行诗词创作的范例,在解读诗词的过程中注重对此分析,涵泳玩味诗词韵意蕴,能促使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形象思维。这种思维品质的养成又会促进学生在写作创造中把抽象的理性转化为具体感性形象。

2.进行抽象思维培养。古诗词距离我们今天的语言环境相对遥远,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必须经过对字词语句(主要包括语汇、语法和古代文化等)的细致分析,引导学生去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演绎和归纳等,抽象思维在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中自然会得到发展。[3]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紧扣“‘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中诗人与琵琶女之‘同’在何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身世、才华、处境等多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学生思维自然而然得到发展。

3.进行灵感思维培养。灵感思维潜藏于人们思维深处,无论在语言输入的阅读层面,还是语言输出的写作层面,灵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国著名评论家丹纳曾说过:“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流传至今的古诗词中蕴含着大量脍炙人口的名句名篇,它们既是语言的符号,更是思想的表征,这些凝练、精粹的词句蕴含古老的魔法、精深的内涵,随着古诗词阅读量的累积,必将引发深层的联想和想象,大大增加触发和引爆灵感思维的契机。

三、古诗词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途径

千百年来,一首首精美的古典诗词就像人类文化宫殿的一片瓦,一块砖,拱筑起中华民族的共同世界,这个世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心志,铸造着中华民族的品格。钱穆先生说:“文化就是我们的‘人生’……文化即是长时间的大群集体公共生活,而中国文化,则是中国人或是中华民族经过了四五千年长时间变化蕴积而到今天之所成。”[4]徜徉其中,人格渐丰;浸润其中,诗心萌孽,情感熏陶、人格示范、诗心浸润就是古诗词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三种途径。

(一)古典诗词中的情感熏陶

《尚书》云:“诗言志”。阅读这些情感饱满的诗句,能够触摸感知人类最深刻的情感,同时也能使得阅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当心意相通,心灵契合,情感的熏陶和教育作用也就达成。梳理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其中蕴藏的情感可大体概括如下:一是最崇高的爱国情。屈原的《离骚》,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病起书怀》……这些直抒忧国忧民的诗篇,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汗牛充栋,当我们阅读这些诗歌的时候,总有一种豪情在心中涌动,心潮澎湃,荡气回肠,无须说教,爱国、报国的情志植根心间,终究会化作爱国、报国的行动。二是最美好的爱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说《诗经》中这些扣人心弦的诗句,就已氤氲出爱情的纯粹、坚贞与美好。高职阶段的学生正是爱情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些美好诗句的浸润下,利于正确爱情观的形成,在人生的历程中培植美好的爱情。三是最珍贵的亲情。亲情常常隐含着感恩之心,正如宦游他乡的游子常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间缠绵悱恻情,最是亲情不惜珍。并不是说现在的人们对亲情不珍视,而是因为太过亲近反而习以为常,不足为奇,甚至生出嫌隙和埋怨,因此在如今心为物役的物质世界,用古典诗歌教育来修复亲情,提倡感恩,显得尤为必要。四是最生动的友情。古典诗词中的友情诗的数量不少,诗背后的友情佳话更是流传甚多。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动人传说,可见知音难觅;王勃为杜少府送别之际,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赠言,足见天涯险阻隔不断友情深重。[5]在高职学生人际交往普遍焦虑的当下,这些友情诗中体现的真挚、纯粹、珍视的友情观,可为学生提供价值观照。五是最醇厚的乡情。乡情是对故土家园的深情,更是漂泊游子的情结。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是“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的惦念;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故乡,就是回不去的地方。在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人的故乡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故乡可以变迁,但乡情却不能失去寄托,正如刘亮程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所说:“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当学生浸润在乡情浓郁的诗词中,心灵就会有慰藉,精神家园就不会虚无。

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物质世界,情感教育式微的今天,古诗词教育如一盏微灯,照亮人性之美,温暖人间真情。

(二)古典诗词中的人格示范

人格是外来词,在古代,人格是指人的外在个人修养和内在道德品质,就是一个人内隐的价值观通过语言、行为表现出来的品性。我们已无法与古人面对面交流,只可通过他们留下的文字触摸他们的思想,可以说,每一首诗词都是一种价值观的载体。

比如屈原的《渔父》《离骚》等篇,以高尚的情怀来洁身自好,怀瑾握瑜,塑造出独立自由的个性精神;再如李白的《将进酒》,在“赐金还乡”的人生挫折面前,却哀而不伤,悲而能壮,发出“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乐观态度,怀才不遇却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价值宣言,前途未卜却直抒“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壮言,正是一种驱使金钱而不被金钱所驱使的金钱观。[6]

古典诗词中的诗人形象,或逆境中不坠青云之志,或临难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这些都可为学生树起一座座精神的丰碑 ,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大有裨益。

(三)古典诗词中的诗心浸润

写诗,是人情感和心志的自然流露;读诗,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情感与情感的碰撞。进入诗歌鉴赏,窥视诗人的创作之心,人之本心,终能悟出诗意的生活态度,诗性的精神境界。

诗歌本身弥漫著浓郁的诗意,而阅读诗歌、品味诗歌、传诵诗歌的同时,这样一种诗意的生活形态,促使学生用心灵与诗歌对话,与诗人对话,与自己对话,直至共鸣、共情,或生“高山流水”之感,或发“柳暗花明”之悟。这样的诗意的活动过程中,自然也就生成了“诗心”。

宋朝诗人王令有诗云:“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诗心浸润会让学生在多元的现实世界中学会自处、自立,最终独立行走。

四、古诗词教学中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支持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古诗歌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陈俗,缺乏体系建构;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有效融合;忽视审美教育,缺乏有效评价。以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从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各方面提供支持。

(一)课程设计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目前,高职语文教材《大学语文》中古典诗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没有独立成自己的体系,在实现同一学段学生的共性发展上够用,但是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需求上无法得到满足,尤其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指向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意识还较为缺乏。

基于古典诗词的资源丰富,价值突出,可将其单列为一门校本课程,在内容的校本化开发中融入地方特色、学校文化特色和专业特色,形成体系。例如,可以以上文所述主题为单元进行可能内容编排,开展主题式研学;也可以在各个主题开发之后增加拓展性语文综合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发现,建构和领悟。同时在课程目标中增加语言应用、思维训练、审美教育、文化传承等语文核心素养目标。依托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课程改革的体系中来。

(二)教学实践注重规范化实施

古典诗词的教学实践不仅仅是指学科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是指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在学校层面要将古诗词教学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体系,明确课程的校级管理和实施方案,定课程目标、定实施方式、定教学内容、定教学对象、定教学时空、定考评制度等,实行规范化管理。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编写了具有乡土特色的《古诗咏宜兴百首选析》校本教材,对晨读经典、午书诗句、晚诵名篇等课程活动实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在教师层面要从课程理念、教材教法改革等方面着力,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树立“教师即课程”的责任与担当。倡导在课堂教学中用好“诵读”这一诗词学习的传统手段,备好“知人论世”这一搭建学生学习支架的科学方法,用诗意唤醒诗情,用诗心涵养诗心,教学相长,筑起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教學评价关注发展,实现诗化

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甄别或者选择,且诗歌教学本身就是“诗化”的过程,我们不能以能背几首诗词、能做诗歌鉴赏题这种单一的、显性的、结果性的评价来衡量诗歌教学的质量。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重新设计古诗文教学中的学习活动与学习评价指标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多元的、内隐的、发展性的评价,因为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是发展的人。

以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从课程内容到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形成价值完整的精神活动,让师生感受到成长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审美的愉悦,文化的魅力,浸润着诗心,诗意地栖居与前行。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叶嘉莹:爱上古诗词的九堂课[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卢明森.钱学森对思维科学的卓越贡献——纪念钱学森院士归国60周年[J].钱学森研究,2016(1).

[3]任皎雪. 高中古诗文教学与学生思维的培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4]钱穆.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5]金兴尧.唐诗三百首新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6]余小刚.中国当代诗教的价值语境(一)[J].四川教育,2018(1).

责任编辑:陈向阳

Infilt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Poetr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riented to Chinese Core Literacy

CHEN Ju & MA Yumin

(Jiangsu Taod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Yixing 214200,Jiangsu Province)

作者:陈菊 马宇民

古典诗歌鉴赏管理论文 篇3:

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角度分析《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

摘 要:格式塔心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所提出的“整体性”“闭合性”和“异质同构”原则对古典诗歌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中国诗歌意象的选择、理解、意象空白的留舍以及意象的建构有着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 意象 整体性 闭合性 异质同构

格式塔心理学是当代西方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格式塔”是德文“Gastalt”的音译,意译为“完形”。这是一种反对单个元素分析而强调整体分析的心理学派,强调经过主体的知觉活动来重新建构整体。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提出文艺心理学的整体论观点,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优先于部分,进而可以确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如果作家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不了解全貌,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创作或欣赏作品。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整体性”“闭合性”和“异质同构”原则,与中国古典诗歌重视心物无间、知觉体悟和整体思维的内在特点存在共通之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著名的元曲,全曲以意象的使用和情感的交融而著称,通过一系列意象表达作者的羁旅之思。本文将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性”“闭合性”和“异质同构”三个原则来分析《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

一、异质同构原则与意象的选择和理解

“异质同构”,从字面意义来看,它是指不同内涵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结构。最初,它只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之后鲁道夫·阿恩海姆开始把这一原则深入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这一概念就有了更深刻的含义和理解。他着重强调欣赏文学作品时的心灵作用和事物的表现性,发现“异质同构”与外部事物、艺术样式、心理知觉和情感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统一性。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外部事物、艺术样式、人物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在结构方面都是相同的,即“同构”,它们都是“力”的模式。在知觉活动中,作为客观对象的物理结构(文中指文学作品)与作为主体(人)的大脑在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之间存在同形的关系,即任何客观的文学作品,只要其“力”的结构与人的内在情感的“力”的结构存在着对应关系,这些作品就能表现人的情感世界。

异质同构原则印证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即主观的情感意绪附着于客观的物象实体,不动声色地使之自然流泻。《天净沙·秋思》全曲都由不同的意象堆积而成,作者选取了一组有形的、可感的、灰色基调的意象群,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古道”“瘦马”等,勾勒出生动的生活场景。这组灰色基调的意象群,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就烘托出了作者天涯浪客的孤寂愁苦之情。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这组意象所形成的基调是灰色的,这种张力与人世间的离合聚散所引起的心理力的延缩正好是相吻合的,因此特别能引起人们自比平生、失意孤寂的情感。“作者关注的不是自身的主观情绪,而是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意象,把自身主观情感融入事物中,自然地表达出来。”中国古典诗歌很多都借用了这种“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方法。《天净沙·秋思》里选取的意象所产生的张力——那种衰败凄凉之景,属于外部事物,与作者当时的内在情感——天涯游子的惆怅思乡之情,这二者的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结构相同,所以引起的力相吻合,符合“异质同构”这一原则,因此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闭合性原则与意象空白的取舍

格式塔的“闭合性”原则指人的心理处于一种“完形”的状态,所以当人们感觉外界不完整、不完满时,内心就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这就迫使大脑皮层紧張地去“填补”这种由紧张造成的空缺,从而达到内心平衡的状态。当外界的事物有一部分被掩盖或遮蔽时,我们本身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同时也会被激发。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就会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把那段被掩盖或遮蔽的部分给补充完整。这是我们本身就具有的知觉和感觉,它们引发我们运用想象力去填补原来的不完满和不完整,即所谓的“不完形”,从而使自己获得满足平衡。格式塔心理学认为, 人类这一创造性的心理机制往往要在格式塔的这种闭合性之中才能得以完成,而不完满、有空缺正是人们进行心理闭合的重要条件。就诗歌创作而言,诗人不仅要创造出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还要给读者留下一定的审美空间,即“空白”,这也是审美接受的重要前提。接受美学大师沃尔夫冈·伊瑟尔把它说成是“填补空白”①,这样可以引发接受者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之对应,中国诗歌的创作向来重视用选取的意象来含蓄表达自身情感。中国古代文论家也十分强调文学艺术上的空白含蓄之美,刘熙载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②古诗歌中的这种空白含蓄的艺术之美,是诗歌追求的一种境界。正是由于这种空白之美,诗歌才具有了多种多样不确定的审美特征。

《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②没用一个表现动态的词语,只用了一系列意象,就描绘出一幅生动具体的秋日黄昏图,表达天涯旅客的愁思。这一系列意象所渲染的灰色基调,使其接受者(读者)内心产生不完满之感,内心的平衡或“完形”状态被打破,读者自身潜在的经验就会被激发。而全曲没用一个动词,则给读者留下了空白,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脑海里描绘出诗中所描写的具体景色,进而揣度作者当时远离家乡漂泊天涯的羁旅惆怅,这也就完成了诗中的空缺和未尽之意。这一接受观念也正是格式塔闭合性原则的神韵所在。

三、整体性原则与整体意象的建构

格式塔的“整体性”原则离不开主体的知觉活动。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建立在知觉基础上的,知觉是一种直接把握对象整体结构的活动。同样,我们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这一“整体性”原则。这就是说,人们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对象,而不是仅仅注意其中的部分因素。他指出:“我演奏一支由六个乐音组成的曲子,使用六个新的乐音,尽管有了这种变化,你还是认识这支曲子,在这里一定有比这六个乐音的总和更多的东西,即第七种东西,正是这第七种因素或元素使我们认识已经变了调的曲子。”整体并不等于所有构成它的各部分的要素之和,而是由知觉组织从原有的构成成分中“凸现”出来的全新整体,这个整体一般要大于部分之和,可以决定部分要素的性质。格式塔“整体性”这一原理与中国经历几千年而逐渐形成的整体性思维有很多相似之处,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有很多启示。鉴赏作品不是消极被动的感知,而是要通过欣赏主体创造性的知觉活动,对作品提供的种种要素进行重组而生成新的意象整体的过程。也就是说,欣赏诗歌时,还要将一个个组成诗歌的意象进行重组,从整体分析,这样才能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整体性原则与强调综合性思维的中国诗学传统有异曲同工之妙。《天净沙·秋思》全诗28个字,10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单独使用时并不会产生多大的烘托效果,但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会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它们所塑造的意境也能烘托出全诗表达羁旅愁思的基调,远比单个意象创造的意境更深。也就是从整体把握诗歌,所产生的效果要大于部分意象的效果,而整体意象烘托出的灰色基调也决定了曲中单个意象只能表达天涯游子的羁旅惆怅思乡之情。所以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一定要从整体出发,将诗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要关注诗中描绘的物象,更要从整体来把握诗歌的整体风韵。

四、结语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整体性”“闭合性”和“异质同构”原则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分析给予了有力的借鉴和指导。整体性原则有助于构建诗歌的意象,从整体来把握诗歌的风格和思想;闭合性原则对诗歌中意象空白的留舍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使读者通过自身审美体验来完成诗歌中意象空白留下的未尽之意;异质同构原则则对诗歌意象的选择和理解提供了帮助,使读者可以准确理解作者所选取的意象的意义。这三个原则与中国诗歌重视综合性思维有共通之处,可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向分析服务。■

①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金元浦:《本文与读者间的相互作用》,《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6期。

② 〔清〕劉熙载:《诗概》,见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437页。

③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见吕玉华评注《元曲三百首》,中华书局2016版,第81页。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 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杨立能,沈德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 马振涛.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本看中国古诗英译的意象再现[J].疯狂英语,2009(4).

[4] 李莎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与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J]. 现代语文,2006(11).

[5] 杨茜.格式塔完形法则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意象再现[J].考试周刊,2014(79).

作 者:陈有君,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俞登荣,成都武警警官学院,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编 辑:李珂 E?鄄mail:mzxslk@163.com

作者:陈有君 俞登荣

上一篇:旅游服务国际贸易论文下一篇: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