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中辩证统一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整体观的中国部分地区髂骨解剖参数的数字化测量与初步应用

摘要:背景中医整体观念是对人、事物及自然完整性与统一性的认识。《素问·五常政大论》有言:“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将人与自然视为整体。中医整体观同时也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局部间相互协调、互为补充。整体与局部间存在辩证统一。局部是整体的局部,整体是局部构成的整体。某一局部可以作为整体由其他“局部”构成,而该局部和其他局部有机结合又构成另一个整体。局部结构的改变会影响整体,整体的结构改变亦可反映出局部的异常。在整体观念的认识下,髂骨作为一个整体,由髂嵴、髂骨翼、髂骨体等三个“局部”组成;而如果将髋骨看作整体,那髂骨又将会以“局部”存在。每个部分有不同的结构形态与功能,它们彼此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以整体的和谐稳定体现。如骨盆髋臼骨折常由髋臼延伸至髂骨翼,按复位原则,复位时我们先复位髂骨,良好复位的髂骨作为局部参照可为后续的髋臼复位提供模板,良好的髋臼复位才能够保证日后恢复髋关节的良好功能。这很好得诠释了局部与整体的内在关系。随着工业及交通的高速发展,高能量骨盆创伤的发生率逐年升高,损伤的严重性及复杂性也更为棘手。单纯髂骨骨折较少见,只占骨盆骨折发生率的2.2%,常常与髋臼骨折和骨盆环骨折合并存在。临床上复位复杂骨盆骨折时遵循由近及远的顺序,即先复位髋臼区域以外的髂骨骨折再复位髋臼骨折。但往往在复位复杂骨盆骨折时仅重视髋臼骨折的复位情况,对髂骨骨折的复位质量要求较低。这从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Matta评价标准的差异不难看出。而且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不满意的髂骨复位会放大髋臼骨折块的移位、旋转程度,而髂骨得到解剖复位将有助于提高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目前临床使用广泛的骨盆骨折Matta评价标准根据复位后骨折的残存移位距离来评判优良差,强调了局部对位却无法评价骨折块的旋转移位。这忽视了骨盆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往往会影响整体功能的恢复。但髂骨形态特殊,常规方法难以进行解剖学测量,使得相关数据不多。为此,徐应朋通过定义并初步测量了髂嵴水平面的偏转角、髂骨翼内板相对于方形区的倾斜角及髂嵴弧度,为髂骨翼的解剖复位提供解剖数据参考。鉴于髂骨骨折解剖复位如此重要,该系列解剖参数可为术中复位及术后影像学评价带来积极意义,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将地域情况纳入考虑范围则可能使相关解剖学数据更趋于准确义。因此,我们在既往研究的经验基础上,选取中国部分地区(中部地区:中部战区总医院;北部地区:北部战区总医院;南部地区: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西部地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宝鸡解放军九八七医院)行骨盆CT扫描的健康成人的原始图像,借助数字化医学软件建立骨盆CT三维模型并对髂骨的各项解剖参数进行测量,初步建立国人髂骨解剖数据库,为临床髂骨骨折的解剖复位提供数据支持。第一章 中国部分地区成人髂嵴水平面偏转角度的数字化测量及意义目的中医整体观念强调人、事物与自然的完整性,构成人体及每个局部间相互协调,局部结构的改变会影响整体,整体的结构改变亦可反映出局部的异常。正常的髂骨结构是其发挥生理功能的基础前提,且髂骨的良好复位能为髋臼骨折的解剖复位提供正确的骨性参考。徐应朋提出的髂嵴水平面的偏转角度很有意义,但该研究因样本量较少,且人体髂骨变异较大,其结果很难具代表性。因此,本研究在徐应朋基础上,扩大样本量,并将地域纳入分组范围,通过对中国中部、南部、北部及西部地区人体骨盆髂嵴水平面偏转角及国人总体相关解剖参数的测量,初步建立国人髂骨水平面解剖数据库,为临床提高髂骨骨折复位质量提供解剖数据支持。方法收集于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就诊于中部地区的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南部地区的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西部地区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解放军第九八七医院、北部地区的北部战区总医院行CT三维检查的健康成人(≥18岁)骨盆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共计313例(602侧)并以DICOM格式导出,其中中部战区总医院男89例(178侧),年龄18~88岁,平均40.90岁;女58例(116侧),年龄19~85岁,平均46.48岁,均为完整骨盆;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男29例(58侧),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2.00岁;女12例(24侧),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54.15岁,均为完整骨盆;佛山三水区人民医院行男46例(92侧),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0.52岁;女39例(78侧),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9.15岁,均为完整骨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14例(16侧),2例完整,5例左侧骨盆,7例右侧骨盆,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0.62岁;女4例(4侧),2例左侧骨盆,2例右侧骨盆,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43.25岁;解放军第九八七医院男12例(19侧),7例完整,1例左侧骨盆,4例右侧骨盆;女10例(17侧),7例完整,0例左侧骨盆,3例右侧骨盆。应用Mmics20.0及Geomagic Studio12.0软件对所有骨盆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投影,对髂嵴水平面偏转角进行测量,初步建立国人该项解剖参数数据库,并尝试做地区间数据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测量地区的骨盆在髂嵴水平面的“S”形弯曲不对称,国人总体情况:前中部偏转角,(132.45±8.87)°(102.44~157.54)°,中后部偏转角,(145.62±7.05)°(121.71~166.80)°。其中中部地区测量结果:髂嵴水平面的前中部偏转角度,男:(130.92±9.90)°(102.44°~153.49°),女:(132.07±8.77)°(109.51°~148.86°);中后部偏转角度,男:(143.44±7.04)°(129.83°~159.11°),女:(144.08±7.32)°(127.70°~157.73°);南部地区测量结果:前中部偏转角度,男:(133.69±7.39)°(116.88°~146.52°),女:(133.42±7.32)°(113.26°~146.56°);中后部偏转角度,男:(148.51±5.52)°(134.89°~160.86°),女:(148.05±5.83)°(138.80°~162.53°);北部地区测量结果:前中部偏转角度,男:(134.28±8.58)°(121.64°~157.54°),女:(136.17±8.75)°(121.42°~152.10°);中后部偏转角度,男:(146.68±7.80)°(125.81°~163.56°),女:(149.20±6.55)°(141.46°~166.80°);西部地区测量结果:新疆地区前中部偏转角度,男:(134.41±9.86)°,女:(140.24±6.74)°;中后部偏转角度,男:(144.77±7.97)°,女:(152.35±2.56)°;宝鸡地区前中部偏转角度,男:128.61±8.71°,女:129.04±8.30°;中后部偏转角度,男:(145.03±4.87)°,女:(143.19±6.50)°。前中部偏转角度(132.45°)明显小于中后部偏转角度(14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部、南部、北部及西部地区)(P<0.05)。同性别左、右侧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部、南部及北部地区)(P>0.05)。髂嵴前中部偏转角度与中后部偏转角度在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部、南部及北部地区)(P>0.05)。中部地区测量结果:髂嵴水平面的前中部偏转角度:(131.37±9.47)°;中后部偏转角度(143.69±7.15)°;南部地区测量结果:髂嵴水平面的前中部偏转角度:(133.57±7.34)°;中后部偏转角度(148.30±5.65)°;北部地区测量结果:髂嵴水平面的前中部偏转角度:(134.83±8.62)°;中后部偏转角度(147.42±7.51)°;中部、南部与北部地区的数据对比中,前中部及中后部偏转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中部偏转角及后部偏转角差异均为:南部与北部地区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部地区与南部地区、中部地区与北部地区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参数可为国人骨盆髂嵴水平面的髂骨形态进行精确描述,弥补之前髂骨翼形态数据描述的空缺,可为临床髂骨骨折的复位及内固定的塑形提供数据参考,可为评价术后髂骨骨折旋转移位提供数据支持,弥补骨盆Matta标准之不足。结论成人髂嵴水平面呈“S”形弯曲,前中部偏转角(132.45°)明显小于中后部偏转角(145.62°)。髂嵴偏转角的量化,使整个髂嵴“S”形弯曲量化,有力地诠释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符合中医整体观。中部、南部及北部地区成人骨盆髂嵴水平面偏转角同性别左、右侧之间及男、女不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前中部偏转角度,国人总计平均为132.45°,中部地区平均为131.37°,南部地区平均为133.57°,北部地区平均为134.83°,南部与北部地区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中部地区结果与其他两个地区结果有统计学差异;中后部偏转角度,国人总体平均为145.62°,中部地区平均为143.69°,南部地区平均为148.30°,北部地区平均为147.42°,南部与北部地区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中部地区结果与其他两个地区结果有统计学差异。该参数可为国人骨盆髂嵴水平面的髂骨形态进行精确描述,弥补之前髂骨翼形态数据描述的空缺,可为临床髂骨骨折的复位及内固定的塑形提供数据参考,可为评价术后髂骨骨折旋转移位提供数据支持,弥补骨盆Matta标准之不足。第二章 中国部分地区成人髂骨翼内板相对于方形区的倾斜角及髂嵴弧度的测量与意义目的基于整体观念,髂骨作为髋骨的局部体现,具有其自身解剖特点,髂骨与髋臼方形区亦存在相应解剖关系,我们不应将二者割裂看待,应在重视髂骨的同时视二者为整体中的两个局部,以整体观的角度看待该解剖关系。第一章得到了国人髂嵴水平面的偏转角度,在这一章中我们则继续对髂骨的内外侧面的解剖参数进行测量,明确中部、南部、北部及西部地区成人骨盆的髂骨翼内板相对于方形区的倾斜角(髂方倾斜角)及髂嵴弧度,获得国人总的相关解剖参数,初步建立国人髂骨内外侧面的解剖参数数据库,这样我们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国人骨盆髂骨解剖形态,体现整体观的价值,为提高髂骨及骨盆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提供较为准确的解剖参数。方法收集于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就诊于中部地区的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南部地区的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西部地区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解放军第九八七医院、北部地区的北部战区总医院行CT三维检查的健康成人(≥18岁)骨盆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共计313例(602侧)并以DICOM格式导出,其中中部战区总医院男89例(178侧),年龄18~88岁,平均40.90岁;女58例(116侧),年龄19~85岁,平均46.48岁,均为完整骨盆;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男29例(58侧),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2.00岁;女12例(24侧),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54.15岁,均为完整骨盆;佛山三水区人民医院行男46例(92侧),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0.52岁;女39例(78侧),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9.15岁,均为完整骨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14例(16侧),2例完整,5例左侧骨盆,7例右侧骨盆,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0.62岁;女4例(4侧),2例左侧骨盆,2例右侧骨盆,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43.25岁;解放军第九八七医院男12例(19侧),7例完整,1例左侧骨盆,4例右侧骨盆;女10例(17侧),7例完整,0例左侧骨盆,3例右侧骨盆。应用Mmics20.0及Geomagic Studio12.0软件对所有骨盆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投影,对成人髂骨翼内板相对于方形区的倾斜角度及髂嵴弧度进行测量,初步建立国人该两项解剖参数数据库,并尝试做地区间数据比较分析。结果髂方倾斜角:国人总体情况:前部倾斜角:(141.68±5.52)°(125.72~156.75)°,中:(129.26±6.03)°(107.85~146.18)°,后:(101.33±4.95)°(85.11~116.25)°。中部地区:前部倾斜角,男:(142.78±5.89)°(133.16°~155.12°),女:(141.78±5.07)°(132.20°~154.42°);中部倾斜角,男:(131.19±5.95)°(115.68°~143.35°),女:(127.04±5.80)°(111.90°~141.69°);后部倾斜角,男:(102.00±5.26)°(86.70°~113.95°),女:(101.25±5.05)°(87.31°~111.67°)。南部地区:前部倾斜角,男:(141.30±4.50)°(133.65°~152.74°),女:(140.41±3.83)°(133.00°~150.66°);中部倾斜角,男:(131.06±4.21)°(121.34°~136.91°),女:(127.25±5.38)°(110.60°~139.81°);髂方倾斜角,男:(101.36±3.94)°(93.91°~111.20°),女:(101.13±4.88)°(88.09°~109.20°)。北部地区:前部倾斜角,男:(142.29±6.66)°(129.48°~155.82°),女:(142.09±5.00)°(130.48°~150.98°);中部倾斜角,男:(130.19±6.19)°(115.51°~141.75°),女:(129.51±4.25)°(121.09°~137.50°);后部倾斜角,男:(101.25±4.68)°(88.43°~111.16°),女:(104.87±4.12)°(96.52°~109.62°)。西部地区:新疆地区:前部倾斜角,男:(136.42±6.49)°(128.78°~148.77°),女:(137.25±7.35)°(129.38°~146.74°);中部倾斜角,男:(124.11±9.02)°(107.85°~141.51°),女:(123.37±7.78)°(114.50°~133.23°);后部倾斜角,男:(96.97±6.64)°(85.11°~110.95°),女:(101.59±5.78)°(95.71°~109.55°);宝鸡地区:前部倾斜角,男:(139.99±7.05)°(130.76°~155.93°),女:(142.70±5.35)°(133.97°~150.78°);中部倾斜角,男:(127.77±6.47)°(116.83°~140.64°),女:(127.91±5.97)°(120.40°~140.73°);后部倾斜角,男:(98.13±4.90)°(89.35°~106.72°),女:(99.53±3.29)°(96.17°~105.43°)。各地区成人骨盆(中部、南部、北部及宝鸡地区)同性左、右侧的倾斜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地区成人骨盆(中部、南部、北部及西部地区)两性的倾斜角由前至后均逐渐减小,前、中、后三区倾斜角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部地区及南部地区前部及后部倾斜角男女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性在中部倾斜角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部倾斜角男性>女性;北部地区前部及中部倾斜角两性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后部倾斜角两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小于女性。因地区间前、中、后倾斜角在两性间差异不同,故做地区间对比时将两性分开对比(各地区髂嵴弧度比较亦是如此,下略)。各地区结果:男性:中部地区,前部倾斜角:(142.78±5.89)°,中部倾斜角:(131.20±5.95)°,后部倾斜角:(102.00±5.26)°;南部地区,前部倾斜角:(141.30±4.50)°,中部倾斜角:(131.06±4.21)°,后部倾斜角:(101.36±3.94)°;北部地区,前部倾斜角:(142.29±6.66)°,中部倾斜角:(130.19±6.19)°,后部倾斜角:(101.69±4.82)°。女性:中部地区,前部倾斜角:(141.78±5.07)°,中部倾斜角:(127.04±5.80)°,后部倾斜角:(101.25±5.05)°;南部地区,前部倾斜角:(140.41±3.83)°,中部倾斜角:(127.25±5.38)°,后部倾斜角:(101.13±4.88)°;北部地区,前部倾斜角:(142.10±5.00)°,中部倾斜角:(129.51±4.25)°,后部倾斜角:(104.87±4.12)°。男性髂骨翼内板相对于方形区的前、中、后部倾斜角度,中部、南部及北部地区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髂骨翼内板相对于方形区的前、中部倾斜角度,中部、南部及北部地区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部倾斜角,三个地区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部地区与南部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部地区与北部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髂嵴弧度方面,国人总体情况:全髂嵴弧度(rad):3.01±0.16(2.28~3.39),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rad):2.17±0.19(1.48~2.75),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1.50±0.29(0.53~2.22);中部地区:全髂嵴弧度(rad),男:3.06±0.15(2.65~3.38),女:2.89±0.13(2.66~3.23);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rad),男:2.26±0.19(1.88~2.71),女:2.10±0.18(1.69~2.47);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rad),男:1.43±0.29(0.60~1.81),女:1.44±0.28(0.62~1.86);南部地区:全髂嵴弧度(rad),男:3.10±0.11(2.85~3.33),女:2.90±0.14(2.54~3.27);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rad),男:2.13±0.14(1.83~2.45),女:2.04±0.18(1.65~2.40);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rad)。男:1.47±0.25(0.95~1.94),女:1.62±0.28(0.80~2.20)。各地区成人骨盆(中部、南部、北部及宝鸡地区)同性左、右侧的全髂嵴弧度、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及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部与北部地区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两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髂嵴弧度、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两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大于女性;南部地区,全髂嵴弧度、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及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三者于两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男性大于女性。各地区结果:男性:中部地区,全髂嵴弧度(rad):3.06±0.15;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rad):2.26±0.19;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rad):1.43±0.29。南部地区,全髂嵴弧度(rad):3.10±0.11;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rad):2.14±0.14;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rad):1.47±0.25。北部地区,全髂嵴弧度(rad):3.10±0.11;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rad):2.22±0.19;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rad):1.61±0.23。女性:中部地区,全髂嵴弧度(rad):2.89±0.13;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rad):2.10±0.18;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rad):1.44±0.28。南部地区,全髂嵴弧度(rad):2.90±0.14;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rad):2.04±0.18;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rad):1.62±0.28。北部地区,全髂嵴弧度(rad):2.93±0.14;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rad):2.12±0.17;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rad):1.58±0.28。地区间对比结果,男性方面:男性全髂嵴弧度,中部、南部及北部地区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中部地区、北部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南部地区、中部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南部地区、北部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中部地区与南部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髂嵴前中部内唇弧度均值,中部地区较南部地区大0.12 rad,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大0.08 rad;髂嵴中后部外唇弧度均值,北部地区较中部地区大0.18 rad,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大0.15 rad。女性方面:女性全髂嵴弧度,中部、南部及北部地区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中部地区、北部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南部地区、北部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南部地区、中部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中部地区与北部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部地区与南部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髂嵴前中部内唇弧度均值,中部地区较南部地区大0.06 rad;髂嵴中后部外唇弧度均值,南部地区较中部地区大0.18 rad。本研究初步建立髂骨矢状面的解剖参数数据库,该参数可为国人髂骨矢状面的形态进行精确描述,与第一部分的髂嵴水平面的偏转角度一起弥补之前髂骨形态数据描述的空缺,可为临床髂骨骨折的复位及内固定的塑形提供数据参考。结论成人髂骨翼内板呈外倾状态,髂方倾斜角(前:(141.68±5.52)°,中:(129.26±6.03)°,后:(101.33±4.95)°),初步定量了其倾斜程度,前部倾斜角>中部倾斜角>后部倾斜角。各地区成人骨盆同性左、右侧的倾斜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髂方倾斜角将髂骨翼内板与方形区的倾斜程度量化,有力地诠释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符合中医整体观。全髂嵴、前中部髂嵴内唇及中后部髂嵴外唇皆呈弧形弯曲,但其各自曲度不同,各地区成人骨盆(中部、南部、北部及宝鸡地区)同性左、右侧的全髂嵴弧度、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及中后部髂嵴外唇弧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这些数据为髂骨复位与内固定提供了解剖学数据,初步建立了相关数据库。第三章 髂方倾斜角评价髋臼双柱骨折术后髂骨复位质量的初步应用目的基于中医整体理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局部间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局部结构的改变会影响整体,整体的结构改变亦可反映出局部的异常。髋臼骨折往往还累及骨盆其他部位的骨折,其他部位骨折的复位质量会影响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因此我们不能仅重视髋臼骨折的复位而忽视髋臼之外的骨折复位质量。正如本研究第二章显示的髂方倾斜角,髂骨与之相连的方形区也构成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故本研究通过骨盆Matta评价标准与骨盆Matta评价标准+髂方倾斜角分别评价双柱骨折中髂骨骨折的复位质量及其与术后髋臼骨折复位质量在优、良、差的分布,探讨髂方倾斜角用于波及髂骨的髋臼骨折术后髂骨复位质量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住院手术的89例患者资料;男51例,女38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7.3岁;其中男性左侧24例,右侧27例;女性左侧18例,右侧20例。致伤原因:车祸伤62例,高处坠落伤18例,重物挤压伤9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Letournel-Judet分型均为高位双柱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21天,平均8.2天。所有患者均取单一髂腹股沟入路行切开复位DAPSQ联合髂骨翼内侧钢板固定,术后复查骨盆CT三维重建。分别对髂骨及髋臼进行相应Matta标准评价,对不同等级的评价结果分别行髂方倾斜角测量,了解单一骨盆Matta标准和Matta标准+髂方倾斜角评价术后髋臼复位质量优、良、差的分布情况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骨盆Matta标准评价髂骨骨折复位质量为优者68例,良15例,差6例;骨盆Matta标准+髂方倾斜角中优者22例,良53例,差14例。骨盆Matta标准优者68例中,髋臼复位质量优28例,良31例,差9例,髋臼复位优良率为86.76%;骨盆Matta标准+髂方倾斜角优者22例中,髋臼复位质量优17例,良4例,差1例,髋臼复位优良率为95.45%。骨盆Matta标准良者15例中,髋臼复位质量优3例,良5例,差7例,髋臼复位优良率为53.33%;骨盆Matta标准+髂方倾斜角优者53例中,髋臼复位质量优14例,良34例,差5例,髋臼复位优良率为92.45%。骨盆Matta标准差者6例中,髋臼复位质量优1例,良3例,差2例,欠佳率为33.33%;骨盆Matta标准+髂方倾斜角优者14例中,髋臼复位质量优1例,良1例,差12例,欠佳率为85.71%。髋臼复位质量优、良的病例在骨盆Matta标准评价的优、良、差的病例中散在分布,而集中分布在骨盆Matta标准+髂方倾斜角评价的优、良病例中;髋臼复位质量欠佳的病例在骨盆Matta标准评价的优、良、差的病例中散在分布,且集中分布在骨盆Matta标准+髂方倾斜角评价为差的病例中。两者髋臼复位质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方倾斜角结合骨盆Matta标准可明显提高单纯使用Matta评价标准对髋臼骨折及髂骨骨折复位的准确率,弥补了Matta标准无法评价髂骨骨折复位后旋转移位的不足。该结果应证了中医整体观的科学性,提示临床治疗中应注重局部与整体的相对关系。同时也证明,髂骨翼内板相对于方形区的倾斜角是髂骨解剖结构的重要参数之一,应提高在髋臼骨折治疗过程中对髂骨复位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髂骨;三维重建;Mimics软件;数字解剖;维重建;髋臼;骨盆骨折

学科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中国部分地区成人髂嵴水平面偏转角度的数字化测量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主要应用软件与工具

1.4 研究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中部地区测量结果

2.2 南部地区测量结果

2.3 北部地区测量结果

2.4 西部地区测量结果

2.5 中部、南部及北部地区测量结果

3.讨论

3.1 中医整体观念对髂骨结构的认识

3.2 髂嵴水平面偏转角度的测量及其意义

4.结论

5.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部分地区成人髂骨翼内板相对于方形区的倾斜角及髂嵴弧度的测量与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主要应用软件

1.4 研究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髂方倾斜角测量结果

2.2 髂嵴弧度的测量结果

3.讨论

3.1 中医整体观对波及髂骨的复杂髋臼骨折的认识

3.2 目前髂骨与髋臼骨折复位中存在的问题

3.3 测量髂方倾斜角及髂嵴弧度及其意义

4.结论

5.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髂骨翼内板相对于方形区的倾斜角评价髋臼双柱骨折术后髂骨复位质量的初步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术前处理与检查

1.4 方法

2.结果

3.讨论

3.1 中医整体观念在“髂骨-髋臼-骨盆”关系上的体现

3.2 髂骨的解剖特点及其对提高髋臼骨折复位质量的重要性

3.3 CT三维重建下髂方倾斜角在波及髂骨的骨盆髋臼骨折术后评价中的应用

4.结论

5.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一) 综述 髋骨应用解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互联网企业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关于深化司法行政工作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