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中辩证统一研究论文

2022-04-25

摘要:旅游产业演进是旅游经济学在中观、宏观尺度的研究命题,是总结旅游产业运行规律并在指导宏观调控实践中富有意义的基础性研究。本文以旅游产业演进为对象,阐述了其概念、特征和基本路径,并指出旅游产业演进的研究对创新旅游公共政策的重要启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统计学中辩证统一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统计学中辩证统一研究论文 篇1:

明·兰茂《滇南本草》所载方剂与治法的研究现状探析

【摘 要】 明兰茂《滇南本草》其附方及药物的研究由来已久,现就对附方中治法以及治法与方剂的现状进行归纳研究探讨,通过该著作前期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丰富兰茂中医药学的学术研究。

【关键词】 《滇南本草》;治法;附方;治法与方剂;研究现状

兰茂系云南嵩明杨林镇人,生于明洪武三十年,卒于明成化十二年[1]。经研究认为现存的《滇南本草》为兰茂后人、传人、后学者众人合力之作更为恰当,但尚不能否认兰茂确实著有一部《滇南本草》[2],郑进教授认为兰茂将云南少数民族宝贵医疗经验进行了大整合,促进云南地域性医学的发展[3]。其内含有600多首附方,对其附方进行整理研究,探索其治法的规律,从而通过对治法与方剂的分析研究,发掘其理论特色,有利于后世对《滇南本草》及兰茂学术思想传承与发展。现就将治法与方剂的研究现状从治法、从方剂角度进行总结阐述,并从方剂与治法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与探讨了《滇南本草》的方剂与治法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现简述如下。

1 《滇南本草》中的“法”

目前仅有李昊蓉、孔庆玺两人对《滇南本草》等附方中体现的治法进行研究,并对其中的部分治法进行归纳总结。李昊蓉对书中解表法[4]、清热法[5]、健脾法[6]、补肾法[7]、活血祛瘀法[8]进行分析总结,例如将解表法分为辛温解表,平和轻宣,辛凉解表宣畅气机、消暑解表,疏表祛邪等5类[4]。孔庆玺等[9]将书中祛风法分类为祛风活络、涤痰熄风、平肝熄风、清热熄风、通窍开闭、培元熄风6类。此外,李昊蓉还对《滇南本草》中带下病[10]的治法特色作了阐述,李昊蓉、孔庆玺对通下法[11]的特色予以归纳总结。李昊蓉还对小儿疳积的治法进行了总结,分为六大治法[12]。

从目前的研究发现,对《滇南本草》中附方功效的论述缺乏深入研究,而目前对于《滇南本草》附方治法的研究又缺乏系统性,故传统的理论研究存在不足。再者,对于现代方剂学研究的新方法—统计分析,目前对治法的研究还未涉足。综上所述,目前对《滇南本草》治法的研究现状存在理论研究不足,同时现代统计学研究方法缺如的情况。

2 《滇南本草》中的“方”

目前对《滇南本草》附方的研究从方剂发挥药效的各个方面(组方配伍、剂量、剂型、炮制等)进行研究。

杨国祥等[13]对《滇南本草》的组方配伍特点进行研究,认为其符合辨证论治的思想[14],不是药味的随意堆砌,内含方剂组方配伍原则[15]。其二,药味不多,药效显著,方简力宏。其三,内含大量单方,常加上醋、糖、酒以及鸡肉、鲫鱼等辅料共用,善于药食同源。杨国祥、吴宗柏等将《滇南本草》从内、外、妇、儿、五官方面分析其组方特色:认为其具有承古创新,简便效廉,重在脾肾,祛邪为先,多用外用等特点[16]。

赵荣华等[17]利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药物的剂量进行研究,统计发现附方中有准确剂量的,约占89.6%。其余的处方中含有少许、适量、一块、一匙等不确定剂量单位。张秋云[18]也对书中的药物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亦为89.6%。

夏丽等[19]研究发现《滇南本草》善用酒剂剂型,书中载方600首,将近280处用到酒剂,故酒剂为《滇南本草》的用药特色之一。此外,书中尚有汤剂、散剂、膏剂、丸剂等型的使用。杨国祥[20]研究认为兰茂继承了明以前运用酒剂的经验,运用于云南的实际情况,善于运用酒剂治疗多种病证。

李昊蓉等[21]对《滇南本草》的炮制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内含火制、水制、水火共制。认为书中的炮制法涉及到中药炮制的诸多方面,既用到中医药传统炮制之法,又体现了民族民间医药的炮制特色,是云南人民用药经验的结晶,具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综上所述,目前对《滇南本草》附方的研究较全面,从方剂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从宏观层面对《滇南本草》的附方的特色进行学习与研究,但仍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就组方配伍来说,研究发现《滇南本草》附方内含辨证论治的思维,不是无法度的简单搭配,但却未对其组方配伍的思想理论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缺乏纵向的深入研究。再者对于剂量的研究,单单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但并未对这一现象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在炮制和剂型方面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此外,缺乏针对书中少数民族附方用药的分析,张汉涛[22]经过研究认为《滇南本草》中将少数民族药与全国同用药组合的附方达91首,但未对纯少数民族用药方进行统计。

3 《滇南本草》中的“方”与“法”

从方剂到治法的形成,是在人们将方剂从临床实践上升到理论认识上的“法”的形成,此时形成的“法”会反过来指导我们临床用药,甚至形成新的方剂。[23-24]可见,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极为密切,是辩证统一的,治法是在一定量方剂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法则。针对《滇南本草》的附方与治法进行研究,将治法的研究与方剂的研究结合起来,从书中大量的临床实践—附方入手,对其进行治法的凝练与总结,分析总结兰茂《滇南本草》的诊治规律,为兰茂医学理论思想的研究,及新时期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奠定基础。

对《滇南本草》方剂与治法的研究包括对《滇南本草》治法的研究、对《滇南本草》附方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升华与总结,即对《滇南本草》附方与治法在近现代临床实践应用与经验分析的总结与归纳。实现对方剂与治法辨证统一关系全过程[25]:方-法-方的研究与分析。[23]

故针对《滇南本草》治法与方剂的研究在分别对治法、对方剂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如下的研究方法进行理论的升华和实践出新知的研究。

3.1 文献的挖掘及整理:利用丰富的网络数据库资源及出版的纸质图书资源,收集云南民族民间医家应用《滇南本草》附方的经验或理论成果,实现从《滇南本草》的理论上升到近现代医疗实践的拓展。[26]

3.2 理论的研究及升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实现从实践上升到新理论的第二次拓展。[26]

4 小结

《滇南本草》是云南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部本草学专著,其内含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用药特色。兰茂是云南历史上富有盛名的医家[27],对《滇南本草》附方与治法进行研究,分析兰茂的治法特色,整理近现代医家对《滇南本草》的应用情况,并分析近现代医家治法特色,一方面有助于对《滇南本草》的传承研究[28],一方面有助于现代专家学者对《滇南本草》的研究与发展应用,以期为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中医药的发展做出贡献。王寅教授认为只有重视云南地方中医药的发展,中医学术发展才会更有活力,才会更上一层楼[29]。

参考文献

[1]翟昌礼,郭美全,李兆祥.兰茂生平初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11(4):43-47.

[2]杨国祥. 《滇南本草》的作者与版本探述[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1):20-24.

[3]候宾,崔瑾,葛元靖.“兰茂医学”文化学术品牌与现代价值探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7):141-142,145.

[4]李昊蓉. 论《滇南本草》的解表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5):49-50.

[5]李昊蓉. 论《滇南本草》的清热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79):75-77.

[6]李昊蓉. 论《滇南本草》的健脾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4,(68):134-135.

[7]李昊蓉. 论《滇南本草》补肾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6):33-34.

[8]李昊蓉. 论《滇南木草》的活血化瘀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65):325-327.

[9]孔庆玺,李昊蓉. 《滇南本草》的风症治法[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1):42-44.

[10]李昊蓉.论《滇南本草》治带下法的学术特色[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60):9-10.

[11]李昊蓉,孔庆玺.论《滇南本草》通下法的特色[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21(2):26-27.

[12]李昊蓉.论《滇南本草》治疳学术思想[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4):48-49.

[13]杨国祥,马培洲. 浅论《滇南本草》的学术特点及其影响[J]. 云南中医杂志,1983,(5):52-55.

[14]蔡永敏,崔晓飞,刘永业.《滇南本草》研究述要[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3(S1):90-91.

[15]杨国祥,吴宗柏. 浅谈《滇南本草》附方[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04:27-32.

[16]杨国祥.滇南本草附方的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3.

[17]赵荣华,戴万生. 滇南本草附方统计分析[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6):19.

[18]张秋云.《滇南本草》附方统计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7(28):43.

[19]夏丽,刘云. 试论《滇南本草》水酒方的用药特点[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2):11-13.

[20]杨国祥.《滇南本草》用酒初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6,9(4):1-5.

[21]李昊蓉,孔庆玺. 论《滇南本草》的炮制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S1):118-119.

[22]张汉涛. 《滇南本草》附方的启示[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4,(11):6-7.

[23]汪涛.方剂与治法[J].安医学报,1975,(3):81-82.

[24]黄荣宗.谈方剂与治法的关系[J].福建中医药,1985(4):28-31.

[25]王小红.方剂与治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9):1374-1375.

[26]姜静娴.论方剂与治法的关系[J].山东中医杂志,1986(1):10-11.

[27]郑进,罗艳秋,熊金富.兰茂医学与云南中医学[C].//云南省中医药学会.首届兰茂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论文汇编.昆明:2014.

[28]张泽仁.读《滇南本草》有感[J].云南中医杂志,1983,(5):59.

[29]王寅,盖沂超,张晓琳.从《滇南本草》谈云南地方地方中医药发展的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14-15.

[30]秦竹,张胜,熊红艳,等.中医美容方剂组方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J].中医药学刊,2005,2(12):2198-2199.

(收稿日期:2016.05.15)

作者:籍莉 王臻 胡冰 秦竹

统计学中辩证统一研究论文 篇2:

论旅游产业的演进及其特征

摘要:旅游产业演进是旅游经济学在中观、宏观尺度的研究命题,是总结旅游产业运行规律并在指导宏观调控实践中富有意义的基础性研究。本文以旅游产业演进为对象,阐述了其概念、特征和基本路径,并指出旅游产业演进的研究对创新旅游公共政策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旅游产业演进 路径 旅游公共政策

旅游产业是一种从需求角度定义的综合性产业,它与从供给角度定义的产业一样经历着发展演化的历程。尽管理论上对旅游产业演进的认知仍然有限,但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和阶段在区域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已是不争的事实。系统厘清旅游产业演进及其特征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有助于相关理论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是旅游经济研究中富于价值的命题①。

一、旅游产业演进的概念

纵观目前的相关研究文献,尚未有学者明确对旅游产业演进(Evolution of tourism industry)的概念进行界定,严格意义上以“旅游产业演进”为题名的研究论著也极少。相关研究大多采用诸如“发展”、“演变”或“演化”等关键词,其研究主题、角度和范围尚存在一定差异,并未形成统一范式。在英文中,“演进”一词evolution是指事物经过了某个程度之后达到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达到一个更高级或成熟的阶段。受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渗透和影响,旅游产业演进应表征为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过程。因此,判定不同阶段之间的标准和边界便成为从技术上界定旅游产业演进概念的关键。

然而,与一般产业相比,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历程仍然相对较短,理论上和统计上对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认知仍然有限。目前大多是以弹性较大的消费份额作为经验判定依据的做法,尚未得到严格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支持,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同时,“旅游产业演进”在大多数语境下已经不仅仅是“结构性演进”。从狭义上看,旅游产业演进是旅游产业在结构上不断由低向高转型升级的过程,一般是以发达国家旅游产业结构的经验值作为观测标准。而从广义上看,旅游产业演进则是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规模扩大、效益提高以及结构升级等现象和关系总和。广义上的旅游产业演进是把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特指旅游产业发展历史进程中不断向前向上的整体趋势和规律。

二、旅游产业演进的基本特征

(一)自发性与人为性的统一

当旅游活动进入产业化阶段之后,旅游产业演进过程既体现其自身演变发展的固有规律,也逐步地融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高度的自发性与人为性的统一。旅游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人的活动,区分旅游产业演进的自发性与人为性的标准并非在于是否有人的参与,而是在于旅游产业演进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政府人为的干预和调整。

自发性与人为性在旅游产业演进的整个历程之中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两者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保持着动态的发展和变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种干预最终仍然必须建立在旅游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在倡导自由市场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缺陷和失灵也促使政府开始意识到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各种干预的必要性。因此,旅游产业演进的特征首先体现出的是自发性与人为性的统一。

(二)相似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对比不同地区的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演进的过程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世界旅游产业演进的特征无不体现着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全球接待国际旅游者指标从1950年的2528万人次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89680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则从21亿美元上升到6827亿美元,旅游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②。其中,不论是OECD的工业化国家还是亚洲新兴崛起的国家,各自都有着相似的旅游发展基础和增长趋势。但纵观全球不同具体区域,其旅游产业演进在发展规模、增长幅度、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效益等方面并不均衡,旅游产业演进的差异性较为显著。

例如,从1950年到2005年,非洲旅游产业从1亿美元增长到215亿美元,增长214倍;美洲从11亿美元增长到1446亿美元,增长131倍;亚太地区则从0.4亿美元增加到1408亿美元,增长了3520倍;欧洲地区从9亿美元增长到3483亿美元,增长了386倍;中东地区从0.3亿美元增长到276亿美元,增长了919倍。由此可见,全世界各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在绝对规模和相对实力上仍然悬殊较大。不同地区之间在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各有不同。旅游产业演进因此表现出相似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特征。

(三)渐进性与突变性的统一

旅游产业演进作为一种向前向上的发展演化过程,既会随着时间循序渐进地发展,也有可能受到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使演进过程产生突变。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安妮塔·M·麦加恩在《产业演变与企业战略》中,归纳了产业演变的四种轨迹:渐进性演变、创新性演变、适度性演变和激进型演变。虽然上述不同的演变轨迹针对的是不同类型的产业,但引起突变的各种诱因在旅游产业演进中同样客观存在。

例如,一些旅游产业后发优势地区由于发展制约因素较多,旅游产业只能处于缓慢渐进的演进过程;而另一些地区旅游发展的某些影响因素改变后会使旅游产业获得跨越式增长并带动了整个旅游产业的提升。引起突变的因素是多样的,它包括交通可达性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备性提升、旅游者兴趣和品位的转变、旅游产品吸引力、营销活动以及其它事件等。所以,旅游产业演进是渐进性与突变性的统一。

(四)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统一

旅游产业演进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也是一个依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两者是相互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旅游产业演进的独立性源于现代旅游经济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罗明义(2008)曾指出:其一,旅游产业是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的扩大而逐渐从商业服务中派生出来的,但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及范围已经超出商业服务业的范畴;其二,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具有相对独立、相对集中的旅游需求和供给,并形成独立的产品生产、市场结构和生产经营体系;其三,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产业,已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并且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产业③。另一方面,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序列中主要隶属于服务业。根据产业结构理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般是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到后工业社会阶段之后,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旅游产业演进所具有的依附性特征。因此,旅游产业演进的过程既有独立性的一面,也有依附性的特征。

三、旅游产业演进的时间路径

与其它传统产业一样,旅游产业演进所经历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同样能够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描述。生命周期理论最早是源于生物学领域的一种过程,随后便被许多学科借用以描述自然或社会中与之相似的演化过程。在旅游领域内,有学者认为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Gilbert对英国海滨胜地成长过程的研究④。而旅游地生命周期概念的提出则是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Christaller的成果⑤。随后,包括Plog在内的众多国外学者均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学者Butler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系统阐述⑥。

如果说生命周期是旅游产业演进的一般化表现,那么在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各异的不同区域,旅游产业演进则有着各自特殊的路径表现。纵观不同区域旅游产业演进的现实,旅游产业演进的路径可细分为马太效应路径、渐进效应路径以及突变效应路径。

(一)马太效应路径

旅游产业演进的“马太效应”路径是指在旅游产业发展先决条件优越的地区,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提供了一种持续的驱动力。“马太效应”源于《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对已富有的人,还要给予,使之锦上添花;而对于一文不名的人,即使有了一文,也要强行夺走。”概言之,富者越富,贫者越贫,日趋分化。“马太效应”被广泛地引证于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证实了效应存在的客观性。在旅游产业发展领域,一些传统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便是凭借良好的先决条件、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形成了众多后起旅游目的地短期之内无法相比的旅游发展规模和效益。

目前,我国具备马太效应的旅游目的地大多拥有品质极高的旅游资源,旅游形象鲜明,辨识度高。以旅游产业演进的趋势水平线表示,其产业演进的水平指数一般将比其它目的地以更快的速率上升,并更容易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二)渐进效应路径

旅游产业演进的“渐进效应”路径是指在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条件、知名度和影响力均较弱,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表征出缓慢增长、逐渐演化的演进路径。相对于旅游资源富集、开发条件较好的优势区域而言,旅游资源非优区广泛而客观地存在。由于先天不足,加上一些固有因素的限制,旅游产业演进的过程与优势区域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即便如此,此类地区仍能够相对于自身原有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渐进式发展。因为,一方面,受旅游行为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旅游产业渐进式演进的地区能够首先成为本地区以及周边一日游及休闲需求的首选目的地;另一方面,随着旅游者兴趣的转移和小众旅游的兴起(如自驾游、背包游等),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非大众式旅游的机会市场将日趋广泛。

(三)突变效应路径

旅游产业演进的“突变效应”路径是指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地区,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从缓慢增长迅速演变为跨越式增长,实现旅游产业演进轨迹突变的一种路径形态(见图1)。与旅游资源非优区不同,旅游后发优势地区并非资源条件不够优越,而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旅游资源价值尚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价值。旅游产业演进过程中形成突变的诱因可以是多方面的:一是发现,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突然被挖掘出来为世人所认知,如湘西武陵源、川西北九寨沟等;二是事件,即在特殊事件发生背景下,引致世人重新认识旅游吸引物的价值,如云南丽江地震、名人故居、名人墓葬的争议与炒作;三是基础设施改善,特别是交通可达性的改善;四是政府强势推动打造产品、打造形象,创新营销手段,如“焦作现象”;五是一些特殊政策的实施,使一些旅游目的地获得特殊的开放特权或免税政策等等。

四、主要启示

旅游产业演进过程的分析是对旅游产业发展历程在时间尺度上的初步总结。受西方经济学及产业经济学思想的渗透,旅游产业演进的特征和差异性将成为政府在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旅游公共政策的理论前提。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对比了各国的经济与政策后认为:发展生产力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政策,而不能听任经济自发地转变和增长⑦。

旅游产业与此有着相似的特征:在旅游产业演进的不同阶段,同样应借助政府的力量实施不同的旅游公共政策。但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之间的具体相互关系如何,仍是一个有待系统研究的命题。研究这一问题的前提就是必须改变传统上对具体旅游公共政策就事论事的分析角度,在宏观上将所有旅游公共政策视为一个整体。通过研究视角的根本转变,研究旅游公共政策的发展和演化规律,从而更有利于科学应对当前的各种问题,并为我国未来制定一系列旅游公共政策确立总体依据,形成适应新时期需要并符合客观规律的旅游公共服务与政府监管体系。这既是旅游学科研究的基础理论命题,也是政府当前已然面对和亟待破解的问题,将成为后续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①刘德谦. 一次对旅游前沿课题的审题研究[J].旅游学刊,2000(2):18—21

②张凌云. 世界旅游市场分析与统计手册[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③罗明义,杜靖川,吕宛青.现代旅游经济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19)

④Gilbert E. The growth of island and seaside health resorts in England[J]. Scottish Geographical Magazine,1939,55:16-35

⑤Christaller W. Some consideration of tourism location in Europe: the peripheral regions-underdeveloped countries-recreation areas[J].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Papers,1963,12:103-105

⑥Butler R, Wall G. Introduction: Themes in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5,12(3):287-296

⑦闫应福,贾益东,毕世宏.产业经济学[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本文系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9YJAZH017)、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GW090015)阶段性成果〕

(苏振,1981年生,广西桂林人,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旅游公共政策。杨永德,1956年生,湖南永州人,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冯进松,1981年生,河南安阳人,河南省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硕士。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景区管理)

作者:苏振 杨永德 冯进松

统计学中辩证统一研究论文 篇3:

浅谈德育营销

摘 要:营销并非企业的专利。营销理论引入到德育研究中是极其必要的,既是德育跨学科多元研究的需要,是追求提升德育实效的必然要求。当前,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层面来看都缺少一个对德育运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而以德育满意度来测量德育实效性正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

关键词:德育;营销;实效;满意度

一、德育营销

营销,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下的定义是:Marketing is the activity, set of institutions, and processes for creating, communicating, delivering, and exchanging offerings that have value for customers, clients, partners, and society at large. (Approved July 2013)。即营销是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为客户、合作伙伴和整个社会带来的一系列活动价值的系统。其中,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是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基于客户实际出发以顾客需要为中心,在获得市场信息和客户期望值后,有计划地统筹优化组织各项经营活动,相互协调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其核心是客户满意度理论。客户满意度最初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其研究至今从未间断过。客户满意度的内涵学界上主要从心理感受角度和经济学的期望效用两方面来进行解释。前者认为客户满意是消费心理的一种情感体验,后者提出客户满意是消费者在获得商品或消费某一服务时获得的可感知效果与期望值的比值,或愉悦或失望。客户满意理论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概括而言分为以侧重研究影响客户满意的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的社会统计学理论和以研究消费者心理体验的心理学理论。关于影响客户满意的因素,学者普遍认为主要有顾客期望、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满意度理论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Oliver的期望不一致模型;Olsen的绩效模型和满意度指数模型等。

德育营销是指从营销管理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思想道德、素质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德育对象的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实际效果。这种实际效果分为两方面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德育效果如何最终也反映于德育实效。德育实效简言之,即是指德育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如何的反映,即德育营销的实际效果。德育实效的具体就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德育质量观)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德育营销组合策略)提升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实现德育的目标。德育的产出是指服务于德育目标要求而反映出的德育实际效果,具体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对德育对象思想意识的培养和转变(德育“知”的方面);二是转变后对实践的作用即具体的道德行为(德育“行”的方面)。德育资源投入是指按德育目标需求而组织的为道德教育教学服务的一切资源,包括德育环境氛围、德育方法、德育教学师资、素材等。德育营销关注在德育营销氛围中,整合利用、创新、配置各种道德教育资源,在满足德育对象“适用性”要求、实现德育满意过程,提高德育对象的忠诚度,创造更多德育价值。从德育预期到德育实际效果的动态产出过程的关注点不同,然而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所述德育实效性都离不开德育预期和德育实际效果两个方面。

结合德育实效的动态过程的特点影响德育营销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作用,由此不断的发展变化,推动实效目的的实现和实效结果的产生,因此,关注实效性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实效性过程中因素的组成部分,更要关注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德育也是一种“知情意信行”的交换,所以这类活动才可以运用市场营销的观念、策略和方法。德育营销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顾客满意。学校积极运用营销管理理论探索德育工作中学生的需要规律(年龄特征规律、心理情感规律、认知规律等),识别有价值的活动,确定组织所能提供最佳德育策略,并且设计适当的德育课程资源、服务和评价,以最大限度实现德育目标,创造一个由学生自我力量驱动的营销决策氛围,刺激营销创新,提高德育满意度。

(二)增强内聚力,促进德育实效性。学校为了提高德育满意度,发展出一套基于学生德育实际的德育渠道,学校组织内部其他部门密切配合,使与其整个德育价值传递系统内的各种资源有机整合,进而增强组织内聚力促进德育实效。

(三)提高德育管理效率。营销一方面在学校组织与其用人单位外部市场环境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另一方面要求学校在高度注重效率、效果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在与时俱进的指导德育工作。

因此,德育营销的树立对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探索研究打开一个新的视野,然而对德育营销的研究并不多见,笔者在学术期刊中检索相关关键字,未曾发现有研究文献。

二、营销满意度引入德育中的合理性

营销并非企业的专利。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教授所提出的“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学者费萍也从理论和事实两方面概况了德育的经济性。因此德育不仅具有政治性,德育也具有经济性。德育的经济性也就是德育工作应该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经济效益,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德育的经济属性为将营销方法引入德育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指出:“营销的目的在于充分认识及了解顾客,以使产品或服务能适合顾客的需要。纵观营销学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无论是 50 年代的消费者营销,60 年代的产业市场营销,70 年代的社会营销,80 年代的服务营销,还是 90 年代的关系营销,其核心都在于追求顾客的满意。”顾客满意是营销管理的核心。

客户满意是用来标记来衡量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企业及其产品的顾客满意度的反应。顾客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简称CSI,也有人称之為顾客满意度指数。关于顾客满意度的核心内涵比较有代表的有:基于消费视角研究,Howard(1969)认为顾客满意度是客户用来衡量自己购买产品或服务支付的成本与获得收益的匹配程度;从期望与效用视角出发,Oliver(1981)认为顾客满意度是顾客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情绪性的反应,是对产品和服务的特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反映预期与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从心理感受角度,Reilly(1983)提出:“购买过程中产品陈列以及整体购物环境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认为顾客满意是顾客通过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可感知效果与期望值相比较后形成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德育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其特殊性就在于工作对象是人。德育就是通过刺激学生的道德满足感、社会责任感的需求,使德育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在社会和个人选择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即通过改变社会和个人的偏好,实现德育的最终目标。所以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总体来说都有‘经济 人’的一面。”

从教育部门提出的“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难看出教育是一种服务,教师及教学组织者是服务的提供者,学生则是服务的对象,因此教育适用于满意度理论。正如华中师范大学秦在东教授所说:“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一个经济学问题,也可以运用经济理论指导德育工作实践。换句话说,就是德育工作者要有经济头脑或经济思维,德育工作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用经济原理分析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该理论正是探寻市场经济规律,研究客户体验,提高客户忠诚度等重大问题的。

事实上将营销理论引入到教育领域研究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且已取得一些成果例如邓明川的《高职教育学生满意度研究 ——以上海A職业学院为例》,厦门大学博士洪彩真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研究》,隋娟的《满意度理论及其在区域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吉文昌的《教育满意度的指标构建与策略研究》等。

德育也是一种教育服务,从德育受众的角度,应用营销理论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德育营销定量分析在德育研究中的可行性

营销理论引入到德育研究中是必要的,既是德育跨学科多元研究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下追求提升德育实效的必然要求。当前,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层面来看都缺少一个对德育运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而以德育满意度来测量德育实效性正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德育满意度是一套基于德育质量管理的检测指标。对满意度的研究定量分析已有成熟的范式,比较公认的是利用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的满意度模型分析,本文也是参考借鉴该模型对学生视角下的德育满意度进行建模探析,试图找出影响德育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和作用机制以便更有针对性的提出职业院校增强德育实效的措施和建议。

实证主义是定量研究的哲学根基。实证主义的源头是经验研究,经验研究强调第一手数据,所以访谈法、问卷法、调查法其实都是定量研究的技术方法。德育活动在现实中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因此定量分析中的数学方法和统计工具就为有效的收集、整理数据和分析大量德育现象、用于研究对所考察对象过程,对客观描述解释、探究其内部数量关系以把握其客观规律,为决策分析、效果预测等提供依据和参考。

另一方面随着定量分析在思想政治研究中的深入,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冯晓丹的《定量分析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陈静的《关于教育定量研究的三个问题的探讨》;张婷的《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的进展综述》。

综上,德育用营销管理研究德育实效性成为可能,从传统的市场营销到德育营销的婵变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亟待挖掘和创新,是创新发展德育学科理论的需要,是完善德育管理和评估的需要,也是使德育实践贴近生活这个“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邹适融.非盈利组织的市场营销[J].上海管理科学,1996(4).

[2]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3] 王方华,高松,刘路辕,张佰华.服务营销[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4] 黄东海.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学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2006(7-8).

[5] 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迟焕斌

上一篇:房屋买卖合同转让探讨论文下一篇:楼宇监控安防系统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