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参与型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2

民办高校参与型教育管理论文 篇1:

民办高校教育管理问题归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民办高校发展愈加成熟,并颇具规模,成长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支新兴力量,也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因为其出现较晚,起点不高,缺乏强大的国家力量支撑等原因,民办高校在教育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的因素较多,本文从民办高校的几个方面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提高民办高校教育管理的水平有所裨益。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1、民办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首先,教师聘任制度不健全。许多民办高校聘任兼职教师,甚至存在兼职教师多于专职教师的情况,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师聘任制度对学校管理是极为不利的,也容易造成对学生管理的疏忽。民办高校出于教学成本和自身发展模式的考虑,聘任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因为是兼职,缺乏对学生教学和日常管理的责任心,对教学质量也没有要求,这严重影响了师资队伍的实力。

其次,师资队伍不稳定。民办高校的教师流动性较大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1)民办高校聘任许多兼职教师,本身教师队伍就不稳定;(2)民办高校对专职教师缺乏吸引力,许多教师都以民办高校作为跳板,寻找更好的机会。这就造成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强。

1.2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问题

民办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并没有独特的特色,而是与普通高校保持一致,各种民办普通高校之间专业设置也趋同,都是与时下的热点专业或者行业类似的。但是这种专业设置存在长远发展的隐患,民办高校既没有自己的特色,形成半学特点,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异军突起,这样培养的人才专业素质会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差异。民办高校在科研工作开展方面也存在很大的滞后情况,因为缺乏资金支撑,又没有好的课题研究方向,导致科研工作发展存在问题,这也大部分是因为民办高校建校时间较短、规模不足,以及学校实力有很大关系的。民办高校缺乏科研氛围,民办高校的发展重点是教学部分,对于短期的社会型人才培养比较擅长,管理层基本不会重视科研工作,因此也缺乏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

1.3教育经费问题

当前来讲,国家财政教育投入主要集中在公办高校,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支持很少,主要依靠社会就捐助,但是捐助途径不多,教育经费不足,这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发展。目前,民办高校的教育自己来源主要是学生的学费,其他自己来源稀缺,民办高校为了扩大资金来源势必要降低学生招收门槛,这会造成高校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

1.4学生管理问题

公立学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特性和发展。而在民办高校,学生学费是学校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学生管理工作就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加强学生管理,保障学生安全,部分民办高校会采取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管理办法,从而减少安全隐患,避免发生问题,但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从高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种管理方式都是不符合教育发展的。

2、民办高校教育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并缺乏创新性

民办高校主要是为了培养适用性的社会型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对新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等都不会勇敢尝试,会持观察甚至抵制的状态,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流水线式的教育,传递固有的知识及技能,缺乏精准的定位以及创新的精神。

2.2内部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虽然高校教育管理存在各種问题,影响因素也较多,但是这都需要民办高校首先反省自身,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部分民办高校的管理层对高校教育的发展缺乏明确的规划,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清晰,这种盲目的发展之下,教育管理很难清晰,需要克服的困难还很多。其次,民办高校内部管理结构存在用人不明的问题,甚至很多高校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下,任人唯亲,工作效率低下。许多民办高校,具有较多权利的就是校长,校长的权利缺乏管控,这样就很难有管理权责明晰的情况,对学校的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2.3招生和教学自主权缺乏保障

与普通民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的招生自主权缺乏保障,这严重限制了民办高校教育管理。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的支持,我国教育部门应该针对民办高校的资质和办学能力逐步的、有计划的取消对民办高校招生的限制。发展较好的民办高校,应该与普通高校享受同等的招生的权利,公平竞争。从竞争的角度看,民办高校加入招生的竞争行列能促进公办高校加强教育水平的提升,提高办学质量,利于高校良性、健康的发展。

3、提高民办高校教育管理质量的对策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1.1制定科学的教师引进计划

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民办高校首先要做好计划,计划是实施的第一步,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引进计划的制定要从学校的发展战略、教学理念、专业设置等等方面进行考量,从实际出发。民办高校应该从长远出发,告别狭隘思想,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引进教师,打造一支强大的民办教师队伍。

3.1.2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制度

教师引进之后,要确认能“留人”制度,与教师之间建立相互依赖和信任的关系,高校与教师之间相互信任和支持,促进各自的发展,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教师聘任制度。一个健全的聘任制度能为民办高校吸引和留住人才,还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3.1.3构建可行的教师激励机制

与公办高校教师的事业编制相比,民办高校的教师不存在任何优势,因此民办高校面临着严重的教师荒,所以聘任后教师队伍的稳定就成为高校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造成教师离职的几个主要原因是:物质条件、社会地位等。民办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对教学效果较好,认真、负责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促进教师队伍的进步和良性竞争。

3.2建立科学的民办高校内部管理制度

民办高校应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权责清晰、责权明确,理顺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各种流程线条、责任和权利归属,加强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找到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才能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民办高校内部要避免机构设置混乱、管理混乱的情况,明确办事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构和权责划分,强调师生生之间的交流。要建立学校董事会和监事会,对校长的权利进行约束和监督,确保学校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3.3加强学生管理,健全教学秩序

一般而言,民办高校具有较强的自主权,实践能力也较强,民办高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打破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崇尚个性和创新,积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成功的教育不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只有经过学生的自我吸收,知识才能转变为学生的内在财富,所以给学生较强的自主权,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此外,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来,为学校的教育管理献计献策也是学校提供教育管理的可行性办法之一。

参考文献:

[1]王世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困境、成因与完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8(10): 17-23.

[2]孙晓璐.基于社会需求的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才智,2017(18):118.

[3]王丛,商薇.浅析民办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92.

作者简介:邵秀秀(1989.03.04),女,汉,山东省临沂市,天津天狮学院,硕士,校长办公室机要员,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作者:邵秀秀

民办高校参与型教育管理论文 篇2:

高校治理体系完善与治理能力提升探析

高校治理体系完善与治理能力提升探析

余 华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立足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理论分析,梳理和总结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探究当前我国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构建合作参与型的高校治理模式凝聚高校治理能力提升的合力、理顺高校治理结构减少高校治理能力提升的阻力、健全高校治理机制增强高校治理能力提升的动力三路径,促进高校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高等教育

当前高校治理体系尚不健全、高校治理能力较低,阻碍着高校的纵深发展,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梳理国内现有研究文献发现,学者们对高校治理体系和高校治理能力进行了多角度探讨。高校治理的内涵、高校治理中的权力博弈、高校治理的模式、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已取得较多研究成果,公办、民办高校的法人地位、高校治理的“去行政化”目标、高校治理的权力责任均衡等方面已形成共识。但是,很少有学者完整界定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概念,现有研究很少从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整体出发展开,鲜有成果对高校治理能力提升中的合力、动力及阻力进行研究。笔者拟在概括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概念的基础上,立足二者的内涵与功能,结合当前的具体实际,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一、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理论分析

1. 高校治理体系的理论分析

高校治理体系是指高校将其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过程所运用的综合性的制度及方法体系,包括高校治理的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安排。大学是一个“非单一化组织”,其非营利性决定大学只能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控制 [1 ]。高校治理体系本质上就是寻求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或利益最大化。基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纵向边界、治理权力与管理权力的横向边界,高校治理体系实为在多种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谈判协商,控制谈判破裂担心程度,促使各利益相关者达到利益均衡,满足自身利益。因此高校治理体系是由众多组成因素构成的,且各组成因素会产生各自的功能及组合功能。

高校治理体系的组成因素包括:一是高校行政治理体系。高校行政治理体系是高校系统内部中行政权力划分、行政机构设置及其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负责处理高校各种行政事务。二是高校学术治理体系。高校学术治理体系是高校系统内部为探讨更高深学问而产生的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学术治理架构及学术治理机制 [2 ]。它们通过对学术权力的划分、学术治理机制的构建对高校学术体系进行治理,促进高校学术发展。三是学生治理体系。学生治理体系是高校系统内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系列组织和制度安排。旨在推进学生由“被动治理”到“主动治理”的自己作为“消费者”形象与观念的转变 [1 ]。四是第三方治理体系。第三方治理体系是高校内部系统中处理与外部系统,包括政府、社会、企业等在内的第三方的各项事务的系列制度安排,旨在通过与第三方的合作交流达到相互支持和共赢的目的。

高校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实现高校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一是通过对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关系的制度化规定达到两者之间博弈均衡甚至是学术自治状态,促进高校学术发展;二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治理,使学生自主参与到高校管理、班级建设、社团活动及自我管理等事务中,促进高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三是通过与政府、社会、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双赢目的,更好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促进高校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

2. 高校治理能力的理论分析

高校治理能力是高校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寻求诸多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平衡的能力,即通过合理有效的运用高校治理体系、协调和控制相关利益主体间利益大小、均衡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达到各方获利目的的能力,表现为高校治理的合力、动力和阻力。高校治理能力,是各治理主体较为复杂的资源配置和利益筛选过程,有其具体的内涵和功能。

探究高校治理能力内涵的视角有四个:一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博弈。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是高校治理的核心要素,二者的博弈能否处于比较平衡状态是高校治理能力的主要体现。二是学生与高校的协调。学生主动参与高校治理以及高校管理者允许和支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组织存在是衡量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三是社会与高校的互动。高校不是成分单一的机构,而是由各种团体组成的、拥有一定自主权的社会机构 [3 ]。社会与高校是互动关系,高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导向。四是高校与政府的配合。政府对高校发展要进行宏观指导、对高校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高校要积极配合和支持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导和调控。

高校治理能力的功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校治理能力可以凭借高校治理体系对高校内部进行管理和控制,正确处理好高校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办事效率,加强高校内部上下归属部门的联系;二是高校治理能力可以借助高校治理体系对外部系统进行协调,合理处理好高校与学生、高校与社会、高校与政府的相互关系,优化高校发展环境,创造高校发展空间,提升高校发展质量,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建设。

3. 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关系分析

高校治理体系是高校治理能力的基础和载体,高校治理能力是高校治理体系释放出的作用和效能。高校治理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治理体系和高校治理能力应随之发展变化。

(1)高校治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可以促进高校治理能力提升 高校治理体系包括高校治理结构和高校治理制度。高校治理制度的完善和高校治理结构的建立,勾勒出高校治理的整体框架,可以形成高校治理的合力。高校治理框架中,明确要求高校管理者具有哪些相应的能力,明确要求高校管理者如何有效运用这些体系处理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高校管理者在治理体系鞭策下,通过学习和总结经验,提高运用治理体系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预见结果的能力,均衡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提升高校治理整体能力。

(2)高校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高校治理体系的健全发展 高校治理整体能力的提升,意味着高校治理动力、高校治理阻力、高校治理合力得到提高或者削弱。这就需要改进陈旧和落后的治理制度、治理结构,以及治理机制以扫清治理能力发展障碍;这就要求高校治理相关主体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优化和创新高校治理体系,促进高校治理主体的合作,推动高校变革和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服务水准。

二、高校治理体系完善与治理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发展的推动及国内外高等教育的交流和合作,促使高校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但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相比,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完善和高校治理能力提升尚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1. 高校治理体系完善的制约因素

(1)高校治理模式较单一 我国高校治理模式可分为人力资本控制模式、股东控制模式和共同治理模式 [4 ],更可具体划分为人力资本控制模式、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参与治理模式三种类型。从治理主体看,人力资本控制模式是校长或少数人领导;董事会控制下的校长负责制模式,董事会是决策机构,校长是具体执行者;参与治理模式在强调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吸收包含政府、企业、教师、家长和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从治理方式看,人力资本控制模式主张个体决策或少数人决策,缺乏科学性与民主性;董事会控制下的校长负责制主张决策与执行分离,决策民主化和科学性程度较高,决策执行的效率更高;参与治理模式强调民主协商决策,可以实现政府、市场、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互动,教育工作管理者、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互动,能有效确保高校治理方案的可接受性。

回顾我国高校治理模式发展历程,人力资本控制模式多为高校创办之初采用的治理模式。高校发展初期,资金、经验匮乏,高校创办者借助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本,通过点滴积累方式,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学科门类逐渐齐全,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尽管高校创办者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对高校治理有很强的积极作用,决策效率较高、有战略思维,但这种治理模式与科学民主决策的要求背离,受个人主观偏好影响大。从创办初期、转型,再到稳定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力资本控制模式已经成为阻碍高校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亟须转变高校治理理念,构建合作参与型的高校治理模式。

(2)高校治理结构不明晰 高校治理结构涉及政府、社会、高校法人等利益主体的权力配置和高校的运行机制。高校治理结构是在高校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条件下,为实现高校的理念、目标或使命,由法律、法规等对高校决策权力进行分配与制衡的制度体系,包括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高校治理结构明晰,高校治理的各项工作运转效率会提高,治理阻力会降低;高校治理结构不明晰,高校治理的各项工作都会受到阻碍。

高校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指高校与政府之间以及高校与其他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目前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高校与政府之间存在严重的依附关系。政府部门对高校的管辖很严格,高校很难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独立人格。尽管法律已明确高校具有法人地位,高校有一定独立性,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残遗导致高校很难实现真正的法人治理与自治 [5 ],导致高校自身定位不准,产生各种各样的治理阻力。二是高校行政化倾向严重。普遍情况是高校行政地位明显超越其法人地位。行政级别是定位一个高校的首要因素,行政级别高低直接决定该高校在社会上被认可程度的高低,行政级别较高的高校所能占有和使用的资源比普通高校要多。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指高校与内部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的主体包括管理层在内的教职员工,客体是学生及其他相关组织,内容是主客体之间存在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行政管理权利与义务、监督权利与义务、学术权利与义务等。当前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如行政管理权利、义务之间关系不清晰;监督权在体制内运行,教职工大会的民主监督权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学术权力不断弱化,行政管理权不断被追捧。其中,学术权与行政权的矛盾最突出,两者相互博弈大大降低高校运行效率。学术权来源于科研地位和学术威望,遵循“平等”、“自由”的价值取向;行政权主要对确保高校有序运转的行政事务进行决策与管理,遵循“效率”、“公平”的价值取向。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纠缠不清,导致高校资源难以实现最优配置。

(3)高校治理机制不健全 高校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高校外部治理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政府宏观管理体制不健全。现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多,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界定不清、高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和教育管理手段单一。二是法制环境不完善,突出体现在高等教育法规不完善以及法律规范调解机制缺失。三是社会中介组织不成熟。高校发展过程中,社会中介组织的活动规则和活动形式还没有与高等教育发展紧密衔接和配套成熟。

高校内部治理机制方面,公办高校的党委是领导核心,负责领导学校各方面工作;校长是行政首长,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学术委员会负责高校学术管理。目前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党委、校长、教授的职责和权力界定不清晰导致管理缺失和混乱、学术权力行政化、人事管理缺乏活力、师生个人权力缺失。以学术权力行政化为例,高校学术权从属于行政权,高校管理者权力较大,教授权力低下,高校管理者和教授形成上下级关系,教授很大程度上听命于高校管理者,少数高校管理者掌握学校内部各项重大问题的决定权,对学术事务干预过多 [6 ]。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官僚化,普通大学教师权力薄弱,中下层及师生个人权力过小 [7 ]。高校内部管理机制行政化的弊端表现得非常充分,其优势没有得到发挥,阻碍科研和学术发展。

2. 高校治理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高校治理能力提升是高校治理主体共同参与高校治理各项活动的动态过程,近年各相关治理主体共同努力,高校治理能力得到提升。但随着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升级,对高校治理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加速高校治理能力提升步伐必须找出阻碍高校治理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1)高校治理合力不强 高校治理主体合力不强是指高校治理主体间的力量不平衡及其合作参与程度不够,致使高校治理能力分散、薄弱。一是高校作为治理主体的中坚力量,本身力量有限,尤其是层次较低的高校,能够获得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数额和分量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二是政府对高校治理其他主体的行政管控多,限制、制约了其发展活力;同时政府在政策制定环节,对高校治理能力提升的相关主体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三是高校治理主体间缺乏合作参与意识和合作参与动力。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是高校治理最主要参与者,二者对高校教师、学生、第三部门组织等第三方治理主体的力量认识不足,三者间没有建立起互助协作的良好关系 [8 ]。

(2)高校治理阻力较多 高校治理阻力是指高校治理能力提升过程中遇到的消极因子,主要来源于高校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来自外部的阻力要大于内部的阻力。就外部治理结构说,高校治理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控制了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程序和内容,使高校的发展行政色彩浓厚,成为高校学术治理的最大阻力;公民及社会第三部门组织对高校治理能力提升的阻力主要是对高校治理行为理解和支持不够,致使高校治理相关措施实施阻力较多。就内部治理结构来说,高校治理能力提升的阻力主要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较混乱,表现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混淆和纠缠,具体说就是学校行政部门及管理人员所拥有的行政权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术委员会和教授所拥有的学术权,对高校发挥大学精神产生较大阻力。

(3)高校治理动力不足 高校治理动力是指高校治理能力提升的积极因子,主要来源于高校治理机制是否健全、顺畅,以及高校治理主体的积极性能否得到发挥。高校治理动力不足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制度驱动力薄弱。高校治理制度中,缺乏有稳定效力的法律,多数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自主制定的规章,可变更程度较大,很难形成稳定的制度动力。二是宏观管理体制僵化。现有高校管理体制已形成比较固化的运行模式,高校大部分事务都在原有安排下执行,高校内部各部门的工作缺乏原创动力。三是高校治理主体的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为高校各治理主体难以形成一致的高校治理目标,教师、学生、第三部门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对高校治理丧失参与积极性。

三、高校治理体系完善与治理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

高校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是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笔者基于相关制约因素的分析,认为应当构建合作参与型的高校治理模式以凝聚治理合力、理顺高校治理结构以减少治理阻力和健全高校治理机制以增强治理动力,作为高校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

1. 构建合作参与型的高校治理模式,凝聚治理合力

基于当前高校采取单一人力资本控制模式的弊端,建议采用合作参与型的高校治理模式。首先,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理顺政府与高校关系是高校治理模式改革的根本出路,要真正发挥大学自治精神,凝聚实现政府和高校共同治理的合力。其次,增强社会与高校的良性互动。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应该了解社会需要,这就要求高校和社会加强沟通和联系。高校要主动接受社会各团体和组织对高校发展的建议和批评,社会要主动参与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监督和考评,实现良性互动,集聚高校与社会共同治理高校的合力,努力实现高校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再次,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受教育者要建立积极主动、平等互动的关系。高校管理者要摒弃行政权力至上观念,尊重学术权力,不用行政权力干预学术权力,平等对待高校教师和受教育者;高校教师尤其是教授不能只顾科研,要发挥自身影响力和凝聚力,积极参与高校管理,尊重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为受教育者成才设计科学的培养方法;受教育者要接受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师的管理,克服自身不良习惯,增强主人翁精神,配合高校的管理和教师的培养。

2. 理顺高校治理结构,减少治理阻力

可从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两方面入手化解当前高校治理结构不明晰的各种阻碍因素。从外部治理结构看,一要增强高校办学自主性,摆脱对政府的过分依赖。招生录取、办学规模、培养模式等方面要做到独立于教育主管部门的严格管控,要在法律上树立独立的法人地位。教育主管部门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放权,逐步减少对高校发展的行政约束,提高对高校发展的服务水平,削弱高校治理过程的阻碍力量。二要加大高校去行政化力度,高校外部治理结构要摆脱高度集中的行政管束,教育主管部门要帮助高校独立于政府行政管束之外,减少高校治理过程的阻碍因素。从内部治理结构看,要进一步明确高校教师、职工和行政人员的关系,形成“党委治党、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局面,削弱因治理结构不明晰产生的各种治理阻力。党委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高校发展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作出科学有效决策;校长负责制下学校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主要是落实党委作出的重大决策和维持学校日常运行的管理,不要过多干涉高校的学术事务;教授作为高校的学术主体,要积极参与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各项活动,履行自身所肩负的教学、科研和育人职责。

3. 健全高校治理机制,增强治理动力

健全高校治理机制,可以激活高校治理主体参与高校治理的积极性,增强高校治理的动力。从外部治理机制角度看,一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推进高校治理,人事安排、奖惩措施、招生录取、学术委员会的工作都必须在遵守法律、法规前提下按照高校规章制度执行,要开展必要的监督与评估,用法制手段增强高校治理动力 [9 ]。二要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高校治理的外部监督机制,保障政府公共政策和社会扶助高校发展取得实际效果,消除高校治理过程存在的不合理行为 [10 ]。三要改革当前高校的宏观管理体制。具体讲,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机构改革力度,裁撤管束高校发展的机构,合并职能相近的主管部门;高校要获得更多的自主治理权力,招生就业、专业设置、学科发展等方面要有更多的自主权,增强高校治理的灵活性与驱动力;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要符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要求,加大去行政化力度,促使高校回归教育的本质,尽早建立现代化的大学治理方式 [11 ]。

从内部治理机制角度看,一是改革董事会、党委领导下的权力确定方式。学习和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学习大型国有企业的人事考核、任免和监督制度,确定高校治理委员会组成人员。二是鼓励教职工参与高校治理。改革现有高校权力执行机构设置结构,其成员必须有一线教学和科研的教职工代表,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定期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汇报工作并接受监督。三是扩大学术权力。学校领导班子搭建时,要把学术委员会成员放在第一位考虑,然后再考虑行政管理工作者和监事会成员,从源头上突出学术权力的重要性,将行政、学术、监督权分开,保持这三种权力的彼此独立,使其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彻底消除行政权力独大局面。从制度上确立学术权力的重要性,有效遏止行政权的膨胀、挽救学术权的弱势、保障监督权的有效。

参考文献:

[1]李维安,王世权.大学治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匡 维.学术治理何以能——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115-119.

[3]菲利普·G·阿特巴赫.高等教育:大学、知识与发展[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4]苗庆红.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演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9):28-30.

[5]周震豪.论“以人为本”的教育本体观[J].教育研究,2008,(1):31-33.

[6]陈金圣,陈相明.试论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构与优化[J].教育学术月刊,2008,(4):51-53.

[7]肖应红.关于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重建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10-12.

[8]周光礼.从管理到治理——大学章程再定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2):71-77.

[9]许经勇.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农村社区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19-23.

[10]张 蔚.高等教育市场化:内涵、原因与限度[J].当代教育论坛,2014,(6):16-22.

[11]卿文洁.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探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6):87-93.

作者:余华

民办高校参与型教育管理论文 篇3:

关于民办高校师资建设问题的思考

【摘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队伍在民办高校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因此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更好的发挥民办高校的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自1979年我国新时期第一所民办高校成立以来,民办高校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其中部分民办高校经国家批准,正式进入了本科高等教育层次,大大提升了民办高等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截止到2007年,经国家批准的民办高校共295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达30所,超过10%。随着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民办高校的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认识到: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保证民办高校的质量,保持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培养一支素质高、稳定性好的教师队伍是当前民办高校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构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民办高校完全依赖兼职教师的局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形成了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民办高校教学任务的模式。

1.民办高校专职教师

随着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生源竞争的日益激烈,民办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更加重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升高校竞争力,逐渐组建起一支专职教师队伍。

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主要由公办院校离退休教师、企业技术人员、高校毕业生、本校优秀毕业生等四部分构成。民办高校管理、聘任机制比较灵活,薪酬待遇较好,公办院校离退休教师普遍身体健康,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较高,应聘到民办高校既可以发挥“余热”,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民办高校利用社会力量办学,与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关系密切,因此也聘任了许多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执教。这些技术人员不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有着丰富的社会关系,成为连接民办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对民办高校就业问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近些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能在高校就职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较为理想的选择,因此,民办高校从高校毕业生中,聘请了一批优秀学生从事教育工作。高校毕业生工作积极、努力进取,经过学校培养,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已经成长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民办高校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民办高校还聘任了本校优秀的毕业生来补充专职教师队伍,这些留校生对学校、学生基本情况比较了解,工作优秀,便于工作的开展。

2.民办高校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民办高校兼职教师来源相对比较集中,主要由公办高校在职教师和公办高校退休教师组成。根据《中国教育绿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约有85%的兼职教师来源于这两条渠道[1]。多数兼职教师具有双高职称(即高职称、高学历),对于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提升民办高校社会声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特点

民办高校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这种特殊的师资队伍构成方式使得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基本上是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据一项百所民办高校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103所民办高校中,只有12.6%的学校有专职教师,57.3%的学校专职教师不超过40人,70%的学校没有或很少有专职教师[2]。在民办高校中,专职教师所占比重通常较少,但却承担较多的学校教学管理任务,大都既从事课程教学工作,又兼管思想政治工作,有的还承担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此外,专职教师队伍年龄普遍偏轻,以青年教师居多,教学经验不足;学历普遍偏低,以本科学历为主,拥有硕士、博士学位者较少,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有待提高。兼职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学工作的主体,起到了主导作用。兼职教师学历、职称较高,教学经验丰富,能迅速承担起民办高校的教学任务,但兼职教师年龄普遍较大,长期在公办高校任教,很难及时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而且受到精力和体力的限制,对于某些发展较快的学科,有些老教师的经验和知识也略显陈旧。

2.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流动性大

民办高校对教师实行择优录用的聘任制。一方面,学校有聘任、解聘、继续聘任或不再续聘教师的权利,使得教师在民办高校任职期间缺乏稳定感。另一方面,由于人事关系、职称评定、各项保险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许多青年教师将民办高校作为他职业生涯的“跳板”、“实验实习场所,经过一两年的工作经验积累,一旦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就会毅然辞职,造成民办高校每年都有大批“老”教师离开。如此反复,使得民办高校教育质量很难提高,在教育管理方面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对于民办高校兼职教师,国家未做明确规定,教师兼职的随意性较大,而且兼课仅是满足他们的经济利益等目的,难以保证其在民办高校教学的稳定性。

3.科研氛围不浓,教师培训机会少

科研是反映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但在每年的课题申报中,民办高校立项十分有限。对于国家、省部级课题以及各种资助项目研究,民办高校也很难申请到。致使民办高校教师没有机会开展科研活动,限制了其在学术方面的发展。民办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名教师往往要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有些还要兼任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等相关工作,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使得民办高校教师没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多数民办高校教师,也很少有机会参加政府或社团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使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不利于把国家政策和时事政治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发展。

三、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双师型”教师

民办高校教师主要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构成。为了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和竞争力,民办高校应加强专职教师队伍的建立和发展,逐渐减少兼职教师的聘任。民办高校应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职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上,应以中年教师为主,注重培养年轻教师作为后备力量。在学历结构上,主讲教师应以研究生和部分优秀本科生为主要力量;部分本科生和专科生可作为教辅人员,辅助教育教学工作。在职称结构上,聘任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专业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把握学生的培养目标,并指导培养青年教师。

除了注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民办高校还应将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一方面,在选聘中年教师时,坚持选择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生产、管理和技术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人才。另一方面,在招聘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择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积极为其制定发展计划,选择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作为工作“导师”,为其提供工厂企业的顶岗工作机会,迅速将其培养成“双师型”人才,使他们成为今后民办高校发展的主力军。

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稳定师资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第三十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第三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然而,由于民办高校恢复、发展的时间较短,水平一般较低,民办高校在社会上仍受到歧视,民办高校教师也很难与公办教师享有同样的职称评定、社会福利等。因此,有必要彻底解放思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加速解决民办高校教师有关职称、住房、医疗保险、退休安置等相关问题,吸引一批优秀教职员工到民办高校任教,确保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提升整体教育的质量水平。

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比较大,使得民办高校很难形成一支素质过硬、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因此增加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高校教师认定制度和高校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凡取得高校教师资格的教师,无论公办还是在民办,都能依法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其次,依法建立健全符合民办高校自身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职工保险福利问题。第三,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帮助民办高校建立健全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建立教工代表大会制度,维护学校和教职工的利益。第四,积极培养专职教师,使其在教学科研方面起到骨干作用,提拔一批优秀的、有担当的人才,委以重任,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参与者,使他们把民办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总之,要稳定教师队伍,就要做到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管理留人、情感留人,真正建立一支稳定的、有能力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

3.建立健全教师聘任制度,加强教师进修和培训

为保证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与之相关的法律文件,其中均包含了民办高校教师的相关条款,如民办高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虽然法律条文已经明确规定了民办高校聘任的相关规定,但在众多民办高校中,教师无法真正享有相应的待遇,更无法同公办高校教师的待遇相提并论。民办高校教师在工作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等情况比比皆是,造成民办高校教师无法安心稳定工作。因此必须注重聘任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实施操作。民办高校聘任教师时,应对应聘教师的学历、职称、专业、业务能力及身体状况等做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应向应聘者明确教师的待遇、福利体系、聘期、续聘、解聘等相关内容。最后,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聘任合同,保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长期健康发展。

为了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权益,民办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进修和业务培训。积极在民办高校推行“青蓝工程”,鼓励专职教师进行专业发展和在职进修。高校每年专门划拨一定的经费,供专职教师进修和培训,向教师提供短期或长期国外访学的机会。教师可以参加教学研讨会或课程进修及其他培训,并可报销相关费用。针对专职教师进修,加强与附近大学的联系和合作,以推动和鼓励教师进修或提高学历层次。在教学技能培训方面,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去获取新的知识、技术,并能更新技能。另外,兼职教师也可以接受相关的教学培训,费用由学院承担。在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在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教职工的职称评定,各项评先评优、社会事务的组织和安排上,适当向民办学校倾斜,加快民办学校的发展壮大。

总之,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既要注重外部环境建设,又要注重内部结构改革,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特点,探寻一条适合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的道路,培养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过硬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邱立姝.我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状况探析[J].北方经贸,2007(11):150-151.

[2]韩忠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7):62-63.

作者简介:陈辉(1981—),女,江苏徐州人,讲师,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作者:陈 辉

上一篇:幼儿教育的环保教育分析论文下一篇:高等职业教育中通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