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教育改革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不断改革深化,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需要使其学会做人并时刻保持从业操守。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德育渗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下大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语文教学教育改革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学教育改革论文 篇1:

“互联网+”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改革的思考

【摘要】小学是储备知识量的重要时期,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知识的获取方法也越来越简单方便。小学语文是小学学科中最重要的部分,小学生要全面掌握语文才能顺利的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改革思考

引言

互联网在介入学校教学之后,最关键的改变是改变了以前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主动灌输知识,而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老师背后指导的互动模式[1]。

一、“互联网”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改变

互联网带来的改变使得教育资源也变得更加丰富,使得学生的知识视野变得更加广阔。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学生受教育模式受到制约,老师只能依靠书本来展开教学内容,老师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依靠图书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还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互联网+的背景下,老师们获取教育资源的途径将会更加方便,学生们获得知识的方式不在单一,不在只依附老师们所讲的知识,网络技术的改变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变成了主动学习,成为了一种乐趣。也成为了老师和学生们互动的方式,也使得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变得更加广阔,储备知识更加的丰富。

二、“互联网”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取得的成绩和问题

从很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来看,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新教学的实施和课程的新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果慢慢显现出来。例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师生地位的变化以及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等。简单来说,就是越来越多最新的热门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去,在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虽然互联网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改革方法和模式上,全然不顾自身的教学理念,改革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学校和老师在教学中严重忽视对学生语言和语文基础的培养,很多老师对教学改革的思想过于极端,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得到较好的教育,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方法的提升[2]。

三、“互联网+”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教学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将网络融入小学语文的课堂,不仅考验小学教师的教学经验,更考验怎样利用融入互联网后带来的新方式,新计划,新模式,还有应该需要不断更新的教学方式和思维,以此来满足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新需求。互联网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改革创新主要有:一是从以前的被动接受知识型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练”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开心学习的自主能力。二是从以前的固定教室、固定时间的教学方式变为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变为网上和班级随时随地的教学互动。在网络开放的信息时代,小学生在家里预习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等可以查询的工具来查询自己想要的知识信息和一些自己不知道的课外知识。在下课后也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聊天工具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会的题目来询问老师,老师也可以通过家长群来督促学生学习,家长也可以向老师请教问题。三是在网络时代可以运用更多的教学方式和模式让小学生体验多种多样的小学语文课程。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单一的课堂变成多种多样的图片、视频、文字、动漫等分享给学生们。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优势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但也给老师们带来了许多的挑战[3]。老师们在利用互联网教学的同时,要避免给小学生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为小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互联网+”改革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小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也可以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扩展知识的视野。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学生通过课件上的动画和图片让自己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感受到书本中这些人物的生活。如果小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及时记住老师所讲的内容,可以在下课后通过回看视频或者在网上查找资料来查缺补漏,也可以向老师请教。但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学习时家长一定要在旁边陪伴或者设置一下,不要让小学生利用学习为借口来玩游戏或者进行其它行为。互联网教学使得学习不在枯燥无味,小学生学习也更加认真,更加的有效率,学习也更加的主动,见到的东西也更加的广阔,学习也更加的有激情[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背景的教学有利有弊,“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视野更加广阔,学习态度也更加端庄。信息时代的出现改变了很多,小学生利用网络获得知识也越来越简单方便,也扩展了学生们学习的渠道。小学語文是学习所有知识的基础,利用互联网教学的便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权衡好互联网的利与弊,正确面对消极影响,发挥好互联网的优势,创建新的教学模式,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能够打破传统教学质量,能够使小学生的语文语言能力飞速提升。同时也要避免小学生利用学习来玩和平精英之类的游戏[5]。

参考文献:

[1]崔玥.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J].课外语文(下),2018,(7).165.

[2]王艳,李香勇.信息技术支持下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8,(2).234-239.doi:10.3969/j.issn.1009-1033.2018.02.016.

[3]令狐昌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J].时代教育,2018,(14).186.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8.14.161.

[4]吴丽华.关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8,(5).34-35.

[5]陈一璐.构建”自主-合作”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尝试[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20,(3).19.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益草小学  广东梅州  514000

作者:邱喜芬

语文教学教育改革论文 篇2:

基于职业教育改革下大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不断改革深化,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需要使其学会做人并时刻保持从业操守。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德育渗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下大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大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前言:在高等院校中,许多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全班学生为对象,为他们提供重要帮助,使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和谐人格,引导他们在社会竞争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此为这门学科的关键教学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责任感不强

从大学生角度来讲,需要明确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对国家、社会以及家庭等的责任等。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为数较多的大学生漠视国家、政治与他人等,此种状况非常严重。

(二)人际关系紧张

大量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在家一直嬌生惯养,已经变得唯我独尊。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多时候感觉关系紧张,认为其他人排斥自己,在想法上完全不同。

(三)缺少远大的人生抱负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缺乏远大目标,在终日的学习与生活中,往往会应付了事。在提到毕业之后的去向时,几乎有一半的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另一半学生希望可以从事一份薪酬高且体面的工作。而只有剩余的几名学生希望利用自己的专长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追求享乐的倾向十分严重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基于此大学生物质消费要求不断提高,近一半的学生希望充分满足自己吃、穿、玩的需求。这部分大学生全然不顾自己的家庭状况,一味追求高档,与其他同学攀比[1]

(五)意志薄弱、心理脆弱

通过调查发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对学生的总体评价达到健康等级,不过仍旧存在相应心理问题。大于20%的大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孤独感以及不安全感,而近一半的学生缺乏自信,还有超过20%的学生在面对挫折与失败的时候,容易一蹶不振。

二、基于职业教育改革下大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

(一)利用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一部分先富了起来,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腐败现象的发生率不断提高,正因如此对高等院校毕业生产生严重影响,大幅增加他们的就业压力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的爱国情怀往往比较淡漠,缺乏奉献精神,更为严重的是自暴自弃。对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其中与爱国奉献相关的素材,以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他们,并产生强烈震撼效果,进一步弱化相关不利因素对学生造成的影响[2]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逐渐形成,并且在精神层面强力促进民族复兴。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主题亘古不变。这一情怀蕴含于大量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因此在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深入探索这部分素材,并且较大应用力度。以“渔夫”为例,在实际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讲述屈原的故事,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仍旧爱国爱民,利用他的这种高尚精神有效引导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赏析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时候,重点培养学生对国家以及民族的责任感。在《过零丁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切实体会文天祥的爱国正气,感受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对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产生强烈激励作用,使其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一项优良传统,正因如此才让中华民族绵延不息。

当实际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精细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确保它们蕴藏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以此发挥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使其明确现阶段社会范围内发生的诸多问题,均是国家改革发展期间出现的问题,并非不可解决。由此强化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促使他们形成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3]

(二)利用大学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现阶段,国家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社会生活呈现多元化趋势,广大民众的价值观也越来越不同,从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因为西方各种思想的影响,比如享乐主义等,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极大不利影响,使其倾向于个人本位。根据大多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重要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4]

通过阅读大量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发现,其中蕴藏着浓厚的大公无私精神。针对这一人文精神而言,其实质为以肯定个人价值为基础,重视整体意识以及群体和谐。从利益观层面来看,重点表明切忌只重利而轻义。当利和义出现冲突的时候,应该可以做到舍生取义。以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为例,其中讲述到人应该为别人而生存,他本人每天都提醒自己无数次,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均依赖于他人的劳动,而自己一定要尽可能补偿他人。通过学习蕴藏着这部分思想观念的文章,方可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作用,让他们正确看待个人利于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两种利益的发展过程中及时、合理调节人际关系,缓解个人和国家以及个人和社会等的冲突,进一步消除学生的不满情绪。

通过观察大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诸多优秀的文章均蕴含有价值观。每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均揭示出相关人生道理。当实际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效应用这部分素材,并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由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避免在社会不良现象中混淆是非,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利用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

现阶段,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个体角度来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以全体大学生为对象,加大对他们的和谐人格的塑造。为实现这一目标,第一步应该培养他们的和谐心理。在如此复杂的社会中,当遇到挫折和难题的时候,大学生通常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所以感到失望、无所适从,更为严重时产生绝望的心情。那么,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当实际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文章作者的所经历的困难,以此展现他们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例如,在屈原的一生中,他始终带着极大的决心辅佐君王,期望振兴楚国,不过遭受“党人”陷害,而被楚王疏远。虽然饱受冤屈,但是他仍旧顽强地追求理想。再就苏轼而言,他极具文采,而且思想通达,但是却终生被权贵打压。在他被贬黄州之后艰难生存,形成极其复杂的心态,各种因素存积于心中,天长日久写出了《前赤壁赋》。所传达出来的是顽强、超越、坚韧的人生态度。在了解每一名古人圣贤的人生经历之后,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重要帮助,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即使遭受挫折和苦难,也仍旧保持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态度。

为建立起和谐的心理人格,大学生还需要不断探索自身,明确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始终自尊、自立、自强,与此同时可以及时、有效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教师讲解李白的《将进酒》时,通过了解其中的诗句“天上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還复来”,有效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再者,通过学习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塑造自己自尊自强的高尚人品。此外,还可以阅读大量蕴藏着人生道理的优秀文学作品,以此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让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利用上述方式,为学生提供有效帮助,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由此防止诸多不良现象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职业教育改革下,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代发展同步,加强德育渗透,实时掌控大学生思想动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德育教育功能,从而为国家与社会输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慧.大学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J].语文建设,2017(15):79-80.

[2]王立军.大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J].语文建设,2016(35):109-110.

[3]张丹绮.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安顺学院学报,2014,16(01):66-67.

[4]翟淑英.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Z1):88-90.

作者:黄冬健

语文教学教育改革论文 篇3:

职校教育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该走向何方

摘 要:在中职教育改革的今天,传统语文课程教学已不能适应中职教学需求,改革现有中职语文课程的结构,引入适合中职教学特色的语文教学方式,寻找适合中职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已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传统语文课程模式 课程改革

国务院关于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并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共同关注和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全国各大职业院校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也轰轰烈烈开展了教育改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成了我国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各职业院校对于其独特办学规律和特征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强化了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出了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发展思路。

然而,在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被突显的同时传统语文课程模式显得捉襟见肘,难以跟上职校教育改革的步伐。根据职业教育新形势要求,职校语文教学需尽快转型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促进学生发展;淡化“学科本位”,彰显职教特色,也只有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结合起来,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中职语文课程改革顺应时代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寻找中职语文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日渐成了关注焦点。

1 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与尴尬境地

作为母语的汉语言文学在中职教育中处于基础中的基础地位,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以汉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中职教育改革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意味着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所需要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操作人员。而这些人才的培养,除了让他们具备专业技能之外,文化素养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高素质人才必备条件之一。但观目前中职生现状,他们来职校大都是抱着就学好一项就业技能的想法,大都存在语言学习不感兴趣,基础不扎实,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薄弱,口语表达不清等严重问题。因此,语文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处于基础中的基础地位,但如此重要的课程在中职教学改革的今天却处于奋力挣扎的尴尬境地:

(1)语文课在中职教学改革的今天,被认为语文教学效果不明显,对于学生职业技术学习的作用不大,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学生专业学习,不能充分利用各种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拓展视野,重视积累,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因此,不断的被缩减课时,弱化语文教学。

(2)语文课不断努力与专业课建立对接关系,企图实现大语文教育,但却始终难遂其愿。寻找语文与职业技能开设的专业课交叉的地方,并且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大语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突破创新的关键,但新的语文教学体系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即成。

(3)语文课虽然竭力进行着改革的尝试,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沿袭着普通教育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治标不能治本,在中职教育独特教学方案被突显的今天日益不能适应。职业教育体系下文化课怎样体现其职业性而削弱与专业课之间的内在矛盾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些问题也长期困扰着从事于中职语文教育的一线老师。

(4)语文课在努力追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枯燥的教學模式和不合理教学结构很难赢得学生的好感,激发出学生语文学习自觉能动性。如何摒弃传统单一封闭的语文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教育,让学生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发问的转变,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生动活泼的专业技能教育,感受到人文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有效融合的巨大乐趣,成为了改革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必须实行改革,为学生在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服务。那么,如何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以顺应教育部提出的职业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为社会输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成了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举步维艰,负重难行,语文课程改革被推至风口浪尖,改革势在必行。

2 中职生文化素养缺失现状

(1)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差。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十分有限,对于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日常用字写成错字或是别字,并且乱用词语,语法错误、病句随处可见。

(2)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只能停留于字面比较浅显之处,需要稍微开深刻理解的能力相对较弱。而对于象征、托物言志、类比、修辞等等的文章内涵的理解则更是手足无措。

(3)写作能力普遍低下。中职生作文常常语句不通,错字连篇,思路不清,虎头蛇尾,中心不明,言之无物,口头方言照搬于书面作文之上,而对于基础文学常识更是一知半解,不能灵活应用名人名言或者相关文学常识。

(4)审美能力低下。中职生对于文学审美能力与社会审美能力相对低下,对于内在情操美更表现为无知觉或者嗤之以鼻,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缺失。

(5)口语表达能力低下。表现为课堂语言表述不清,口头语言不能很好表达心里所想,常常辞不达意,语言混乱,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支支吾吾,无法流利表达内心的见解;而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表达粗俗,缺乏文学涵养,用词不准,导致交流上出现偏差等。

3 改革教材体系,构建科学的职校语文课程方案

3.1 打破传统语文教材结构,建立多体系选修课程

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目的在于让各专业学生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形成通用职业能力,弱化传统普通模式语文教学、注重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结合以及加强语文能力的实践训练等方面,培养中职学生语文职业能力。

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不妨尝试打破现有的参照传统普高教育模式的课程模式,把语文课程划分成现代汉语课程、阅读理解课程、写作课程、口语交际课程等几门课程,并且与专业课有机结合,做到大语文教学。在学分制改革的大环境下,以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3.1.1 现代汉语课程的设置

此课程可设置为高一必修课形式。“现代汉语”课程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在高一学年的时候设置现代汉语课程,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对于语音,词汇,实词虚词,成语熟语,语法、修辞,语言使用得体等一系列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达到基本掌握并学会应用。加强专业课中经常出现的常用词语的理解,可以在课文例句的设立中,建立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加深专业课中专业词汇的理解和表达。

3.1.2 文学欣赏课程设置

此课程可设置成高一选修课形式。本课程包括文学常识和美文欣赏两块内容,旨在提高学生文学造诣,培养审美能力以及文学底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此模块中,增设德育和美育方面的内容,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美好品质。培養学生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待人接物,与人交流中拥有文明礼貌,谦让无私的美好品质。

3.1.3 写作课程设置

此课程可设置成高二必修课形式。此课程在掌握基本语文写作技能之外尽量与专业相结合,培养学生本专业相关写作技能,使语文写作教学服务于学生本专业教学的需求,如会计专业的语文写作课设置可与财经应用文结合,旅游专业的语文写作课程设置可以创设写导游词等。

3.1.4 阅读理解课程设置

此课程可设置成高二选修课形式。其中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诗歌、散文、文言文等等几大类型的专题阅读,并且做到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把阅读理解能力辐射至学生切身体会的本专业课程中,如会计专业的语文阅读中可增加“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内容的理解性阅读,如旅游专业,可增设导游词,游记散文的阅读理解等,这样即加强了学生对于专业课的理解,有增强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1.5 口语交际课程设置

此课程可设置成高三必修课形式。在中职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开设此课程,让学生锻炼基本口语交际能力,使其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这门课程的设置中,一方面强调与人交流的基本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表达与交流,为即将寻找工作的学生的面试做好准备,使学生的表达更显现自身的专业特色,增加自身专业能力。

3.2 语文教学课程设置

在职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教学课程设置的形式可以结合校学分制改革,设置必修科目与选修科目。以“现代汉语、文学欣赏、写作、阅读理解、口语交际”等课程。

作为语文必备基础知识的“现代汉语”课程,可设置成必修课的形式在学生高一年段就给予开设。使学生对于语音、语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后有相对系统的梳理和掌握,并为文学欣赏、写作、阅读理解、口语交际等选修课的开设做好语言文字上的准备。

“写作”与“口语交际”课程可以作为必修课程分别在高二和高三年段设置。“写作”与“口语交际“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十分重要,能说能写才能更好的干好本职工作,并且赢得同事和领导的尊重和赏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工作中的多面手。

而“文学欣赏、阅读理解”等课程可以在高二至高三年段分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学生可以选修以上各语文课程,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并结合学生本专业课程需求,形成大语文学习。

总之,在中职教学改革的今天,破除传统语文课程模式,使语文教学与各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相互沟通衔接,相互融合,使学生形成本专业本岗位所需要的语文职业能力已经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出路,也惟有此,才能激活中职语文教学,寻找到中职语文教学的出路。

参考文献

[1] 程丽丽.探索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1):42-44.

[2] 李传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职业教育研究,2007(3):104-105.

[3] 杨虹.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语言教材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1):20-21.

[4] 王爱华.职业学校应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61-63.

作者:岑益女

上一篇:成人教育商务英语论文下一篇:安全检测软件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