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考试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2023-03-07

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是造就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渠道。我国研究生招生采取的基本原则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勿滥”, 但在目前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 已经出现了很多影响考试诚信的问题。受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和就业压力及高校自主招生权利放大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生招生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作为国家法定权利的资格, 导致社会对于研究生的认可程度急剧下降。虽然名义上实行的是研究生统一考试, 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诸如单证班、工程硕士等各种其他的招生方式, 并且其毕业生在局部范围内与统考的研究生有着同等的社会认同度, 由此形成了事实上的不同证同价。

1 高校

通常认为, 大学教育是大众化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 研究生 (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 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学校实力的表征, 而其中又是以优秀教师和科研水平为基础的。受这一指挥棒的驱使, 各个学校都在重点抓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建设。有博士点的院校尽量争取新的博士点和申请一级学科博士点, 没有博士点的院校不惜重金甚至以校长作为申报小组组长来组织工作。事实上, 很多院校在申报硕士点和博士点时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往往采取了外聘或兼职等借用的方式, 而一旦该硕士点或博士点拿下以后, 那些外借的教师就只是挂名但不参与研究生的具体指导工作。或者是, 即使在该校还带硕士生或博士生, 但对学生的学术和生活等各方面不闻不问, 在事实上构成了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在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招生中, 考生通常只能报考一个专业和一个导师, 由此就可能在两方面出现非诚信行为, 在院校 (导师) 和考生之间就出现了一个典型的“柠檬市场”:一方面, 考生从各种途径了解到的所报考院校专业的实力可能与其真实水平差异显著;另一方面, 考生的科研能力未必如履历所示。由此导致的结果是, 研究生招生与考生报考之间出现了鸿沟, 导致很多学校尤其是“985”院校的保送指标比重较大和对同水平院校的考生在复试时加分较多, 如备受争议的北京大学2008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超半数为保送生, 这对于报考这类院校的考生而言就是一种“非国民待遇”行为。

一些教师为获得硕士生、博士生的导师资格不惜造假, 滋生了剽窃论文、盗取研究成果、假文凭与注水文凭等各种类型的学术腐败, 如山东某大学教师和武汉大学某教授为评博导, 分别在《光明日报》和商务印书馆造假。这必然会动荡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根基, 致使招生本身就是高校的一种不诚信行为。此外, 考虑到教师的某些行为能为学校带来潜在和既在的利益, 即使了解到某些教师存在一些非诚信的做法, 院校也常采取内部处理或不作为的方式。

2 考生

由于知识升级和知识浅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科生在就业机会和职务晋升上都存在相对劣势, 进一步深造就成了提升竞争力的切实可行的做法, 因此考研报名人数在扩招后的上升势头明显。与此相对应的是,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有着愈演愈烈的势头。从每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相关报道可知, 考试中屡屡出现替考、抄袭、传递答案等各种舞弊行为, 尽管主管部门采取了报名时现场摄像、考试时使用“作弊克”等预防措施, 但作弊方法改进、风险偏好型考生相对增加以及中间环节者能获得高额风险回报等因素还是难以有效阻止这类行为的发生。诚然, 2005年以来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考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的做法对研究生入学考试作弊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江苏省2006年考试作弊人数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 但一些省份和院校的违纪人数仍较往年有所上升, 故此该措施的综合效果还有待考究。教育部在对待研究生招生考试作弊上出台了较为严厉的措施, 如规定在2007年凡是参与作弊者, 在校生将由其所在学校给予直至开除学籍的惩罚, 在职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将其作弊行为记录并通报给其所在单位给予严肃处理, 对于团伙作弊、触犯法律的相关人员将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考生在国家教育招生统一考试中的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 将记入考生诚信档案, 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即使是教育部门对2007年的招生考试实行了较为严格的监控和加大了惩罚力度, 考试作弊还是屡禁不止, 如仅在上海考点就发现了30位, 其中上海理工大学21位、上海师范大学4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3位、华东理工大学2位。

3 社会环境

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重大变革, 如市场利益最大化成为处理经济行为的原则, 利益最大化与伦理道德原则的冲突与矛盾冲击着固有的社会信用, 制度不健全带来的制度缺失和灰色地带而产生的租金致使机会主义盛行, 上述问题都会带来较为明显的信用缺失问题。研究生招生考试诚信与社会环境紧密关联, 而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诚实守信用, 这是现在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

4 结语

本文首先引出了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 随后采取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供给与需求的信息相对不足入手, 从高校、考生、社会环境和制度四方面考察了引致诚信缺失的原因。高校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引致的对招生违纪行为的不作为, 考生的逆向选择和惩罚机制的相对无效, 社会上的欺诈之风盛行和相应制度的相对缺失, 致使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诚信缺失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

摘要:高校是文凭的供给方, 考生是需求方, 研究生考试诚信缺失从根本上来说是供需双方出现了柠檬市场, 并且高校也受社会环境和国家考试制度相对缺失的影响。本文从高校、考生、社会环境和制度等层面考察了引致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诚信缺失的原因。

关键词:招生考试,诚信,成因

参考文献

[1] 孙智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319~321.

[2] 赵文龙, 冯宪芬.我国转型时期社会信用的现状及治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90~92.

[3] 岳意定, 胡愈, 金发奇.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审视与构想[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 (4) :84~87.

[4] 黄骏.深度透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诚信危机[J].煤炭高等教育, 2007 (3) :1.

[5] 蔡志华, 张俊沧, 扈国栋, 等.研究生入学选拔考试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12) :84.

[6]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作弊行为大揭密[EB/OL].http://newedu.jxnews.com.cn/system/2007/1/23/002416671.shtml.

[7] 杨承训, 乔法容.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N].人民日报, 2001-1-8.

上一篇:罗尔斯正义原则之下看信访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下一篇:现阶段广西高校贫困生能力资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