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机械教学创新

2022-09-11

创新教育主要表现为能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年龄特征, 突破现行的一切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规律, 运用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指导教学实践, 实施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使教学过程由过去机械的循环往复变为探索创新的过程。而机械教学仍囿于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式和评价标准, 形成了单纯的模仿、操作和识记为特征的学习模式, 往往只注意单一的知识传授,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因此, 为了实现职高、技校类教育的教育目标, 必须对机械教学采取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1 什么是创新教学及意义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应该强调的是, 创新是有层次的, “创新”不同于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新”。“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 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 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 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2 当前机械教学的形式

机械专业课程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从感性认识出发, 密切联系生活、专业工作中的具体实例, 提高到理论上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拓展人的智力功能, 有着特殊的作用。但现行的机械教学模式中, 由于以课程设计指导书为蓝本, 以教师的程式化指导贯穿始终。只强调了学生基本设计能力的训练, 而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上仍以教师为中心, 以知识传授为主, 教学手段单一, 没有探讨出分层的、体现个性化的、灵活的教学方法, 面对众多的“后进生”, 感到无所适从, 只是一味抱怨。这样的教学方法虽可以使学生掌握一般机械学科的基本知识, 但学生的知识掌握是片面和模式化的, 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3 新课程下机械教学创新

把素质教育和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主题, 以素质教育为内容,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 以改革教学方法为手段, 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 职校类教育应根据自身的特点, 制定一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何推进教学创新的方案。

3.1 教师教育观念要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文化传承者”转向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成为“行动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新课程促进教师与学生共生成、同发展, 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向“专家型”的专业化方向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能够将创新意识真正带进课堂, 带给学生, 必须关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要有宽泛的知识面, 深邃的洞察力和领悟力。

3.2 在课堂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就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培养创造性思维。机械专业内容繁杂、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等特点, 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要够扎实, 这给整个教学任务带来很大压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既注重基本理论的讲授, 又要结合生产实例进行分析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 改变“满堂灌”, 老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多采用“案例法”、“学导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优化教法。例如在讲解曲柄滑块机构时, 只要通过变换不同固定件的自制教具, 并作适当演示, 学生就很容易地联想到所见汽车的翻斗起落、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压力机的锻压等, 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其效果往往会超出老师的预想, 从而有力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

3.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素质

机械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针对这门课程的重点、教学目标的定位, 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于学习的积极性, 合理设计授课计划和教学内容, 做到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又不受大纲的限制, 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 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素质。在课堂的实验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 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 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机械问题的实验方法, 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 在讲“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时, 如果学校没有相关模型, 而该机构又比较简单, 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四根锯条制作了一个铰链四杆机构, 边制作边讲解。随着机构的演示, 学生的积极也被调动起来, 也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

另外, 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 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 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生命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 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 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 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 如实验设计思想, 机构学方法, 实验技巧等。

3.4 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黑板教学即呆板, 又不能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 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 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 更从观念、过程、方法, 及对师生角色等诸多深层面也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不谋而合。现在, 上课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必须用多媒体。其实, 真正的新课程改革是凸显教师的个人风采, 突出文本特色, 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格的探究过程。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然而, 时下多媒体的运用差不多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花样翻新的图片引入——教师预设的整体感悟——肢解文本的精读赏析——文本某点的拓展延伸。例如, 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等。这些机构通过动画演示, 可以帮助学生对机构特性的理解, 并且可以让学生产生联想, 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结语

在新课标教育改革下, 教师应当要善于避开思维定势的方向, 善于从侧向和逆向设奇想、出奇问, 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对教学环节进行不断的创新。而作为机械专业的教师来说, 要从改善课程的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要对机械教学进行创新。

摘要: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应该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 在机械教学中加强对教学的创新。笔者结合机械教学的实际, 浅谈在新课程下对机械教学创新的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创新,机械教学

参考文献

[1] 薛小雯.创新教育在机械基础课程中的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

[2] 于成.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形象思维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3] 王五一.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应注重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学研究与实践2004 (1) .

上一篇:提升区县级电视台专题节目质量的对策下一篇:浅析品牌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