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

2022-09-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重视实验教学, 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科学探究的精神, 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探究创新的方法和能力, 那么如何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1 教师要大力提高自身的创新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的观念、能力、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实效。长期以来,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 不少教师在主观上并不重视实验教学, 认为做实验太耽误时间, 不如讲实验, 黑板成了做实验的“战场”, 这种局限于黑板上的实验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要想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教师要率先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不断学习, 了解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及发展趋势, 提高自身的科学创新素养, 教师对物理实验的满腔热忱的态度和在实验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 必然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从而激发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

2 更新实验教学思路,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 是受应试教育束缚的实验教学, 是为考实验而被迫做实验的被动教学, 其目的是应付考试, 按照大纲要求, 照方抓药, 从目的、原理、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等让学生一一背熟, 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做实验主动性, 创造性被剥夺, 学生的实验能力是低下的, 学生的物理知识是残缺不全的, 学生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因此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教师要更新实验思路, 不要局限于课本上实验的条条框框, 只要能挖掘学生的实验潜能,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就可以大胆改革与探索, 实验可以在课上, 也可在课下, 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 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 也可利用物理学具, 甚至可用我们生活中现有的物品做实验, 教师可以适时随机的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等等, 让学生保持盎然的兴趣, 自主、自愿探求知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1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 也是创新的前提, 在物理实验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 应帮助学生学会观察, 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要求:观测物理实验中使用的器材, 了解其构造特征、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有目的进行观察, 对出现的物理现象和变化过程要记录分析;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及变化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2 活化实验教学, 努力开展探索性的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在以前, 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是旁观者, 没有直接参与, 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若将演示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 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激发。如:学习平面镜成像时, 可以采用探索性分组实验, 由学生提出问题, 要探究什么内容, 怎样设计实验, 选择恰当的仪器, 而且就地取材, 学生自己准备, 用平面镜还是用玻璃好呢?像的位置怎样确定?有的用一张白纸, 有的画好了格子, 有的用坐标纸, 怎样保证镜子垂直, 学生也想了很多办法, 探究实验记录表格也由学生自己根据需要设计, 教师避免包办, 只是启发引导, 学生的热情很高, 兴趣很浓。

改“测量、验证”实验为设计型探索性实验, 培养创新思维的“学习创造性”

培养创新思维的学习创造性, 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验中善于从不同角度想问题, 揭示矛盾。要在原有的“测量、验证”实验上设计探索新的实验, 教师的作用是积极引导,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学习“长度测量”中, 引导学生设计多种方法测出钢笔帽的外径周长;在“测量小灯炮的额定功率”实验中, 引导学生在没有电压表或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的成功中提高兴趣, 逐步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

结合新教材, 增设课外探索

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 小制作, 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学生在完成课外小实验过程中, 思维异常活跃, 学习欲望高涨, 参与意识增强, 迫切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 通过实验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 如课本上“纸锅烧水”, 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自动控制作用, “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 有很深的趣味性、知识性, 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 符合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 并有意识在教学中加以讲评,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正确看待多媒体, 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

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以其灵活、生动、形象的图形和动画表现形式及强大模拟功能而使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化难为易, 化静为动, 化抽象为具体, 化微观为宏观, 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 引发兴趣, 进而巩固知识, 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 通过学习人机交互, 拓展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4 利用物理史实或科学家的故事来培养学生创新情感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结合教材适时讲述物理史实或科学家故事, 充分展示科学家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情感。比如, 在讲重力时, 千百年来“苹果落地”无数次, 而人们只看到“苹果落地”就可吃, 但牛顿却独具慧眼, 看到了“重力”, 经过无数次实验, 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后来人们又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 推导出一个新行星的轨道, 进而发现这颗新行星——海王星。这样, 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过程及知识力量所在, 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同时也感受科学家为追求科学知识而不怕艰辛, 百折不挠探索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知难而上不怕挫折和失败坚强意志。

总之, 创新教育能使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索, 自主发展, 开发了智力, 提高了素质, 增强了锻炼机会,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教育, 才刚刚起步, 作为教师应解放思想, 大胆尝试, 积极探索创新, 努力使物理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天地!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强调了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 强化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倡导学生, 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自主发展,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物理实验

上一篇:论建构教学情感环境下的有效教学下一篇:氨基甲酸酯热分解制备异氰酸酯的专利进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