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术文化传播发展论文

2022-04-21

【摘要】郑州市少林拳走进课堂,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学校武术的发展,也为弘扬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郑州市少林拳进课堂活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林武术文化传播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少林武术文化传播发展论文 篇1:

模因论视域下的武术文化传播

摘要:武术文化传播障碍重重,国内相关研究多从相对宏观的因素分析障碍的类型和规避路径,本研究发现,“模因论”可一定程度上将此问题的研究延展至微观的“武术文化模因”层面。从模因论的视角将武术文化传播的各种障碍归化为武术文化模因的生成和复制障碍、“同化”障碍、“记忆”障碍和“表达”障碍;同时,从武术文化模因的选择性生成、复制信度的提高、多产性的增强和复制周期的延长4个方面提出了武术文化传播障碍在模因论视界内的摒除路径。

关键词:武术;武术文化;传播;模因;模因论

近年来,武术文化在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武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诸多客观障碍较大程度地制约了武术在其他国家的发展。关于影响武术文化传播的各种因素,邱丕相、虞定海、程大力、王岗、周伟良、郭玉成等国内知名武术学者在相关研究中也有所涉及,相关研究大都从“宏观”层面着眼,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武术文化研究的视角和理论范域。本研究从“模因论”的理论视角窥视武术文化传播在微观层面的细部样态,认为武术文化传播的相关分析可以从较为“微观”的“模因”层面入手寻求武术文化传播的新解,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武术文化传播的新径。

1模因论与武术文化模因概述

1.1关于模因论

“模因论”(Memetics)是西方文化传播领域中盛行的一种用作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理论基点,具体是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论和文化演变的概念是从根本上理解人类文化的新方法”[8]。“模因”是该理论的核心语词和内容主体,是“meme”一词的中文翻译,“meme”是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7](《自私的基因》1976)中首次提出的,苏珊·布莱克摩尔(Blackmore S.Sci Am)在1999年出版的《The Meme Machine》[5]和《The power of memes》[6]中再次述及,其中的“meme”被译为“谜米”,此外,还有“密母”“幂姆”的译名。2003年,中国学者何自然和何雪林将“memes”翻译为“模因”。道金斯创造“meme”一词的初衷是为了在“gene”(基因)之外延伸演化的概念,因此,“meme”(模因)所采用的是与“gene”(基因)相似的发音,意思是“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因此,“meme”(模因)是指“文化基因”。“模因是用于解释文化进化的最小单位”[9],正是基于此,道金斯将“模因”界定为:“一种信息型式,存在于一个人的记忆之中,并能被复制到另一个人的记忆中”[5]。关于模因的定义,目前较为公认是:“一个想法,行为或风格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文化传播过程”[3]。之后,“meme”(模因)这一概念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中广泛应用于“文化传递机制的描述”中。模因作为文化的基本单位是通过模仿而传播的,可以说,模因是以生物学中的演化规则对文化传承过程的类比。道金斯认为模因有以下特征:1)复制信度或保真度。复制得越忠实,原版就越能保留;2)多产性。指的是模因的复制速度,模因的散布范围与复制速度正相关[4];3)长寿性或复制周期。复制模式存在的时间越长,复制者数量越大,寿命也就越长。海利根(Francis Heylighten)对模因的相关研究中认为,模因的复制需要经过“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4个周而复始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些模因在选择过程中被淘汰。

1.2武术文化模因概要

依据道金斯对于“模因”的界定和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将武术文化模因界定为:“作为一种讯息形式的武术文化在不同人的记忆之间复制的传播过程”。武术文化模因同样是通过模仿而实现,但复制并非完整或完全意义上对“原版”的移植,其复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信息流失,保真度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依据文化层次划分理论和武术文化的形态结构划分,武术文化模因亦分为3个对应的基本层面,即“器物技术模因、规制习俗模因和精神价值模因”。武术文化的“器物技术模因”主要是指符号化或信息化的武术技术和器械,以武术拳种、套路和流派为基本架构的“技与术”上的可视化内容;武术文化的“规制习俗模因”是指关于武术的规则、礼仪、制度、风俗、传统、习惯等“礼与艺”方面的内因层内容在记忆中形成的讯息;而武术文化的“精神价值模因”是通过武术内化而成的,表现为人的“精神、道德、价值观、思维及情感”等“道与理”上的核心层的内容所形成的讯息形式。

2武术文化传播的模因层障碍寻析

2.1武术文化模因生成和复制障碍

从模因论的视阈来看,武术文化讯息承载项目选择障碍、武术文化讯息的生成困难和作为传播者的武者的讯息储备缺欠3种形式的障碍都较大程度上阻碍了武术文化模因的生成和复制。根据道金斯的界定,武术文化模因是存在于武术文化传播者记忆中的信息形式,然而,武术文化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其承载者的构成是多种类型的具体武术项目,如前文述及的,武术项目的博杂一定程度上使武术文化讯息的构成变的复杂,这种复杂的信息在形成武术文化传播者的记忆过程中会在“保真度”上大大折扣,毕竟武術文化模因是通过长期、高频的模仿方能形成;再者,武术精深的文化内涵也为武术文化传播者形成“记忆”筑起了藩墙,需要具备足够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才能内化为可传播的武术文化模因;另外,武术文化传播者大都是习武的个体,无论从精力还是能力上都不可能掌握武术文化的全部和真义,其所能够形成的关于武术文化模因的记忆也只能是比例极小的一部分。因此,武术文化传播的障碍首先归结为武术文化模因的生成障碍,进而形成复制障碍。

2.2“同化”障碍

模因论中的同化是指“一个有效或成功的模因能够‘传染’其宿主,通过进入宿主的记忆而被注意、理解和接受结合传播的客观障碍和武术文化的传播实际,武术文化传播者讯息储备的欠缺在模因论的视界中本质上是对武术文化讯息的“关注”不够、将武术文化纳入自己认知体系的程度不够,抑或是未能将武术文化模因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连接起来;“武术文化讯息载体乏力”和“讯息传播渠道单一”可以归结为“注意”环节,即武术文化模因的显著程度欠缺,没触及接收者关注的“沸点”;“接收者的讯息误读”实际上是武术文化模因引起了武术文化接收者的注意,但与其认知体系中的某些因素存在较大的冲突或矛盾,阻碍了与其认知结构的连接,从而导致“同化”失败。

2.3“记忆”障碍

“记忆”是指模因在宿主记忆中的保留时间,保留时间越长,传播和影响其他宿主的可能性越大。由此可见,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是以武术文化传播者对武术文化讯息的“记忆”储备为基础和前提的,武术文化讯息承载项目的选择障碍显然不利于武术文化传播者“记忆”的形成和保留,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发现的遗忘规律可以证实遗忘的先快后慢,以及遗忘曲线所示的记忆的短时和长时之分,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首先是从以肢体活动为主的“器物技术层”开始的,各种复杂的武术动作需要不断的重复性练习才能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而且,从技术动作的形成规律来看,达到自动化程度是以“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和巩固过程”为前提的,而这三个过程正是“记忆”形成的过程,当武术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形成“长时记忆”之后,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才会有更大的可能性;其次,武术文化讯息的生成困难也同样归为武术文化模因的“记忆”障碍;武术文化讯息储备的缺欠也可以归结为武术文化传播者没有形成足够的武术文化模因“记忆”,从而形成了武术文化传播的障碍。

2.4“表达”障碍

“表达”指的是模因从记忆储存中出来,进入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质外形这一过程,亦即模因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模因的“同化”和“记忆”是“表达”的基础性前提,武术文化传播的各种障碍要么归结为武术文化模因“同化”的困难,要么归为“记忆”的形成和保持困难。可想而知,缺乏合适的武术文化“传播内容”,武术文化模因则不可能被复制,“传播者”也只能是无米之炊;况且,武术文化的传播者在“记忆”的形成过程中还受多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实,武术文化模因复制过程中的“表达”障碍还是“武术文化讯息载体乏力”和“传播渠道单一”的综括,缺乏载体的力量和传播渠道的作用,即使武术文化模因形成了“记忆”,也不可能从记忆存储中走出来。因此,武术文化模因复制的“表达”即涉及传播者,也涉及了传播渠道和载体等方面的因素,根本上是对武术文化传播各种障碍的总结和含括。

3武术文化传播的“模因”维度取径

3.1武术文化模因的选择性生成

3.1.1生成基点

武术文化模因的三个方面是层进关系,在复制难度上也是递进关系,即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首先从器物技术模因开始,逐步过渡至规制习俗模因,最终实现的是精神价值模因的复制。从本质上讲,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宽域传播应该是“器物技术模因、规制习俗模因和精神价值模因”得到全部的复制。详述如下:

1)武术文化器物技术模因。器物技术模因是各种拳术、器械和套路等在武术文化“传播者”记忆中存在的信息形式。具体而言,拳术、器械和套路的习练会以信息的形式存在于练习者——武术文化“传播者”的记忆中,这种信息会随着习练的反复强化而逐步累积,形成信息储备,进而为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提供更大的可能性。武术成百上千种的拳种、博杂的器械和难度不一的各种套路形成了武术文化器物技术模因庞杂性的特征,加之武术文化传播者对武术内容掌握的局限性和对武术文化理解的个体性差异,武术文化器物技术模因在传播过程中的“编码”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相比于规制习俗模因和精神价值模因而言,武术文化的器物技术模因在复制过程中可以使“受体”形成感官认识和形象感知,从而以较高的复制信度实现复制,但正是如此,武术文化器物技术模因的生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决定着武术文化模因复制的可能性和完整性。

2)武术文化规制习俗模因。规制习俗模因是超越并影响“技-术”层面的武术规则、礼仪、制度、风俗、传统、习惯等在武术文化“宿主”记忆中形成的信息形式。相比于器物技术模因,规制习俗模因的生成难度更大,是在“技-术”上反复习练和强化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化和体验而逐渐形成的,会对武术的“技-术”形成一定的约束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武术文化“宿主”——武术习练者的武术行为产生规范化的影响,从而更加符合武术的传统标准,更加体现对武术文化传统的尊重和遵守。当然,与器物技术模因相较而言,规制习俗模因已经上升为可以较大程度地观照和统摄各个“技-术”层的、相对宏观的层面。其中,规则和制度模因在变化的頻率和可能性方面远大于礼仪、风俗、传统和习惯模因。

3)武术文化精神价值模因。精神价值模因是在器物技术模因和规制习俗模因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道德、价值观、思维及情感”层面的武术文化信息形式。精神价值模因复制是武术文化模因复制和武术文化传播的最终目标,在武术文化模因的3个层面中,其力量最大,但也是复制难度、信度和速度最难保证的部分,其复制并非在前两个层面的模因复制完成之后,而是从一开始就应贯穿其中的。比较而言,精神价值模因的复制更加难以评量,但可以使武术文化的“受体”更容易被同化,从而使武术文化传播的可能性增加、效果增强。

3.1.2选择性生成路径

1)清选武术文化承载项目,促进器物技术模因生成。面对武术内容的博杂,武术文化模因会因为承载项目太多而无法生成能够可复制的器物技术模因,因此,对武术文化的承载项目按照代表性、大众化、易传播、健身性等原则进行筛选,挑选或汇编具有中国武术文化内涵的大众化拳种、器械和套路,且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基本划分;其次,从传播效果的角度进行适当简化,尤其是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呈现要明确,使习练者较快地形成直观感受和认识,同时在运动“量”和“强度”上要适中,并根据难易程度有所区别,重点突出武术的健身性。如现在有些国家的孔子学院武术课堂中开展的初级三路长拳、初级棍,初级剑、少林拳、简化太极拳等,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加大难度,以满足具有一定武术基础的习练者的需求。总之,武术文化模因在器物技术层上的生成要通过筛选,形成统一的、体系化的承载项目系列,以规避项目过多形成的传播障碍。

2)弱化武术文化规制内涵,促进规制习俗模因生成。武术,尤其是传统武术的各种规制和习俗也可谓种类繁多,甚至不同的门派都有自己独有的一套规制,林林总总的各种门规并无一个统一的说法或标准,这种状况对于武术文化的规制习俗模因生成是极为不利的,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种阻碍力量。鉴于此,武术文化规制习俗模因的生成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提炼,摒弃不具有共性、或与时代特征不符合的部分,如“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门户之见、宗派主义、神秘色彩、虚幻夸张”等,在“祛魅”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规制习俗,以便促进武术文化规制习俗模因的生成和复制。

3)配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促进精神价值模因生成。武术文化精神价值模因的复制是武术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然而,武术文化以哲学、宗教、伦理、艺术等为基础的精神价值层内涵,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播者和接收者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但作为武术文化模因的核心部分,精神价值模因不宜简化和弱化,因此,武术文化精神价值模因生成的过程中有必要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和素养为基础,促进传播者和接收者对武术文化核心内涵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将其中与西方文化共通的“和谐、健康、快乐”等元素融合,可有效消除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因文化差异而出现的各种障碍,从而促进武术文化精神价值模因的生成和复制。

3.2提高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信度

3.2.1提高武术文化模因的可复制性

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信度首先体现在其可复制性方面,所谓可复制性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考量:第一,生成的武术文化模因易于复制。关于武术文化模因的生成前文已述,生成的武术文化模因应易于复制,其基本解释是作为一种讯息形式存在的武术文化模因是“易读”“易模仿”“易理解”的,即武术文化器物技术模因首先应该具有引起他人“关注”的特征,能够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同时又是简单易学,易于掌握的;至于规制习俗模因和精神价值模因,通过不断的习练会产生主观的探索兴趣,并不断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但其内涵也浅显易懂,易于理解;第二,生成的武术文化模因相对统一。武术文化模因的可复制性还表现为具体内容的相对统一上,一方面,武术模因承载项目的名称、动作名称、相关术语等最好根据复制需要形成相对固定的外语称谓,避免一个武术动作有多种译名的情况,如太极拳中的“手挥琵琶”动作,仅英语译名就有“Play Pipa” “Hand Strums the Pipa”和“Strum the Lute”等,不仅如此,就连“武术”的英文翻译也不统一,有“Wushu” “Kung-Fu”“China Kungfu” “Martial arts”等译名,显然不利于复制和传播,因此,武术文化模因的标准化尤为必要;另一方面,本研究认为武术文化传播,尤其是对外传播,应该集中力量建立一个武术传播的项目体系,在“孔子学院”等传播机构的武术课堂中以相对统一的内容来传播武术文化,也就是使武术文化模因统一化、标准化和体系化,一来可以提高武术文化模因的可复制性,二来可以使外派武术教练的教学内容有所依据,不至于自己会什么教什么,从而避免因教练更换武术教学内容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3.2.2提高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效率

简言之,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效率是客观存在的武术文化模因被成功复制的比率,这一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一,武术文化模因“宿主”的被同化程度。武术文化的传播者即武术文化模因的“宿主”,在传播学领域中,传播者是指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传播内容的发出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发展以及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数量、流向与流量,就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而言,其本身首先应该是一个被同化了的宿主,亦即对客观存在对的武术文化讯息有着主观和主动的注意、理解和接受,把武术文化模因纳入并内化自己的认知体系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其能否有效地“传染”其他宿主,因此,武术文化模因复制效率的提高首先要提高“宿主”的同化程度,意即提高武术文化传播者武术文化讯息的储备。

其二,复制媒介的有效程度。复制媒介即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渠道,目前来看,能够有效引起国外武术文化接收者注意的渠道是影视,可通过电影、电视、纪录片等影视作品引起“注意”,再通过武术传播形象大使、真人表演等形式增加武术文化被“理解”的机会,进而促进武术文化被“接受”,多种复制媒介的综合互补会一定程度上促进复制信度的提高。

其三,武术文化模因接收者被同化的程度。接收者是武术文化模因的“传染”对象,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特征显著的武术文化模因引起了自己的关注,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进行习练,将武术文化的模因同自己原来的认知体系进行比较、碰撞和融合,最终将武术文化模因作为一个新的思想和现象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同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連接,也就是对武术文化有了较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即被武术文化模因“同化”。这一过程是武术文化模因复制的关键环节,取决于武术文化模因的宿主能否将自己储备的“讯息”通过复制媒介的合理利用转化为接收者的武术文化模因储备,采取多种方式消除接收者对武术文化讯息的误读,从而提高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效率。

3.3增强武术文化模因的多产性

3.3.1扩大武术文化模因的散布范围

武术文化模因散布范围的扩大可一定程度上增强武术文化模因的多产性,主要扩大方式有两种:其一,开拓新的散布地。当前,从世界范围来看,武术在 “亚洲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开展最好,水平也最高;欧美、北美地区开展的相对较好,技术水平仅次于亚洲;南美、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群众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较差[1]。再者,开设孔子学院的国家数量也相对较少,武术文化模因的多产性增强,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拓展范围,在更多的国家开设孔子学院等有影响力的稳定机构,使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有散布范围的优势;其二,在原有散布地发展新“宿主”。发展武术文化模因新“宿主”也是扩大散布范围的有效途径,具体可采用加大宣传力度和投入、志愿者义务教学、开放观摩、开设体验课程等形式,引发更多人对武术的“关注”,使更多的人接触和体验武术,以此拉近武术文化与接收者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发动有基础的“宿主”参与武术教学,一来可以发展新的“宿主”,二来可以将其培养成能够“传染”其他人的武术文化模因宿主,进而发展新“宿主”,增强武术文化模因的多产性。

3.3.2提高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速度

武术文化模因复制速度的提高并非简化程序、缩减环节、减少内容之意,主要是通过改变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模式来实现,孔子学院、华人武馆传统的做法是“点-点”模式,即通过招收新生或新学员,以课堂授课的形式进行武术教学,形成的是“教师(练)-学生(员)”的武术文化模因复制方式,复制速度的提高需要在此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变,形成“点-面”的复制模式,即以“由点及面”的形式提高复制速度,具体途径有二:

途径一:开发网络课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开发电脑、手机等终端的适用课堂,以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教練教学、教练示范、学员表演来呈现武术文化模因,使更多的“宿主”随时随地了解武术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关注”武术文化。

途径二:延展“宿主”范围。数据显示:“目前在法国参加柔道运动的人数达到了100多万,空手道50多万,跆拳道有15~20万,但中国武术只有9万左右”[2]。这组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法国人对外来体育项目是有一定的兴趣的,同时也可以看出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因此,通过学员这一个“点”,将武术文化模因向“家庭、朋友圈、同事、同学”等群体延展,形成以学员为基础的辐射面,提高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速度,是提高武术文化模因的多产性的必要措施。

3.4延长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周期

3.4.1延长武术文化模因复制模式的存在时间

上文所述及的武术文化模因复制模式不仅体现着武术文化模因复制的速度,同时,其存在时间的长短与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周期(长寿性)密切相关。无论是“点-点”模式还是“点-面”模式,其存在的时间越长,武术文化被关注、注意、理解和接受的可能性就越大,武术文化模因复制成功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大。鉴于此,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应该建立长效机制和回访机制,前者是指孔子学院、华人武馆等武术文化模因复制的稳定机构要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客观存在的“武术教师匮乏、设备不足、资料欠缺、宣传较少”等困难,使其长期持续发挥作用;回访机制是指,通过两种模式发展起来的武术文化模因宿主,要采用回访的形式促进武术文化模因在其记忆中的保持,避免因“遗忘”导致的武术文化“宿主”流失。总之,无论是传统的模式还是新型模式,都应该在存在时间上下功夫保持,从而使武术文化的复制周期尽可能的延长,进而促进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

3.4.2增加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者数量

武术文化模因复制者的数量与复制周期密切相关,大数量的复制者无疑会延长复制周期(长寿性)。目前,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者主要由4个方面的来源和构成:一是孔子学院的志愿者、中方公派教师;二是外国武术爱好者;三是当地华人拳师;四是国内武术专业学生或教师。相比而言,只有第一种是数量较为稳定的武术文化模因复制者,定期选拔、培训、外派,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操作模式;而华人拳师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也相对固定,发展的空间不是太大。武术文化模因复制者数量的增加只有从“外国武术爱好者”和“国内武术专业学生或教师”两个群体来发展,对于前者,具体可以通过吸引外国武术爱好者来华留学、在外国留学生中发展武术爱好者两种途径来发展;后者数量的增加需要有条件的体育专业院校与外国高校建立对口交流关系,定期选派,交流互访。需要指出的是,复制者数量虽然是延长武术文化复制周期的重要途径,但并非忽视复制者的质量,外语水平高、武术文化储备充足、教学能力突出的武术教练是增加数量的前提,否则武术文化模因的复制效率和复制周期的延长均难以保障。

4结语

“模因论”作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武术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模因”作为文化传播的最小单位——文化基因,一定程度上将武术文化传播研究拓展至微观层面。本研究关于武术文化模因的相关分析和论述是一次研究理论和研究视角的探索性尝试,对武术文化传播的模因论解释也在于抛砖引玉,

[LL]

文中对武术文化传播障碍的分析是以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模因维度的障碍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深化和指标化。总之,武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促进武术发展的重要推手,只有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方能对武术发展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多维,相应的推进措施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郭玉成,范铜钢.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的战略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5):80-85.

[2]黄震.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模式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3]模因.搜狗百科.http://baike.sogou.com/v68103977.htm

[4]王斌.密母与翻译[J].外语研究,2004(3):38-44.

[5]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M].Londe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6]Blackmore S.Sci Am[J].The power of memes,2000(Oct):283(4):64-6, 68-71, 73.

[7]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 Londe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8]Rose N. Controversies in meme theory[J].Journal of Memetics-Evolutionary Models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1998, 2(1):43-56.

[9]Situngkir H. On selfish memes: culture 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J]. 2004.

作者:王洪珅

少林武术文化传播发展论文 篇2:

郑州市中学少林拳开展状况研究

【摘要】郑州市少林拳走进课堂,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学校武术的发展,也为弘扬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郑州市少林拳进课堂活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学生对推广的少林拳非常喜欢,部分动作对学生来说有点难;体育教师对少林拳进课堂持肯定态度,认为少林拳比较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学校领导对武术的重视程度是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少林武德教育相对滞后。

【关键词】郑州市中学;少林拳;体育教学;民族精神

A Study on Shaolin Box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in Zhengzhou City

XU Hu-po, WANG Han, XU Zong-le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1前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建设的主体力量,为此,对他们加强身体素质与爱国主义的培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2004年4月,中宣部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中小学实际,特制定《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纲要特别指出:“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等内容。”〔1〕

河南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少林武术作为郑州特有的拳种,为全面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明确提出“要让武术走进大、中、小学校”。2007年下半年“少林拳进课堂”在郑州市区所有小学范围内全面开展。学校是培养学生的“教育工厂”,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在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2研究方法

2.1文献研究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郑州大学图书馆、郑州大学体育系资料室等,搜集查阅了近十年来有关武术教育,少林拳等相关论著,并对其主要内容进行汇总。

2.2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发放方式采用亲自发放。分别在随机抽取的郑州市的6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金水区、惠济区、上街区)各8所中学,合计48所学校。每个学校随机抽取50名学生、2名教师、4名学生家长。

2.3专家访谈法

走访了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体育局、郑州市武协的部分领导,中、小学的校长,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学生家长等,就中小学少林拳开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咨询和探讨。

2.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运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进行分析,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实证。

2.5观察法

亲临中小学校园,观察中小学少林拳开设的软硬件条件及少林拳的开展情况,获得了较为真实直观的信息。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有关概念的界定

3.1.1武术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武术”定义为“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又称国术或武艺,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3〕”。

3.1.2功夫

人们在实践当中,经常将“功夫”与“武术”混用,在很多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武术就是中国“功夫”,甚至中国国内媒体也常用“功夫”這个词。其实,“功夫”与“武术”还是有差别的。俗话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武,到老白辛苦”,可见“武术”所侧重的是由一些技巧、手段、方法所构成的武技,而“功夫”则侧重于经过长期苦练而获得的超常的能力、功法〔4〕。

3.1.3少林拳

少林拳这一概念从总体上讲,是一个具有集合性意义的概念。在武术范畴内很少有哪一类拳术有如此广博、丰富,不同时代少林拳的概念又不尽相同。由于少林拳流传地域广,内容极其丰富,从广义上来讲它已不仅仅是少林寺僧人练习的拳术〔4〕。

3.2郑州市中小学少林拳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3.2.1不同群体对少林拳推广的认知状况

3.2.1.1学生对少林拳推广的认知状况

少林武术发源于郑州市所辖的登封市,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历程,在郑州市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少林武术已成为河南的一个品牌,且已走向了世界,也为河南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少林拳的态度是明显喜欢,说明学生愿意接触少林拳,愿意了解更多的少林武术的知识,愿意通过习练少林拳来增强体质。

通过对学生习练少林拳的目的进行调查,了解他们习练少林拳的目的所在,根据学生特点,针对学生习练少林拳的目的性,有的放矢地开展少林拳普及工作,不仅仅让这一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下去,也让少林拳真正能成为学生健身的一种途径,发挥少林武术的健身价值。

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习练少林拳的目的主要是健身,而学生对少林拳文化了解甚少,这也是学生习练少林拳目的不明确的表现。

3.2.1.2教师对少林拳活动的认知状况

通过对85位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大多数教师对少林拳进课堂持肯定态度。

在对简化少林拳套路动作的难易程度认识上,大多数教师认为跳跃、仆步动作学生难以掌握,一方面说明存在难度动作,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在初级阶段需要强加练习。

表4充分说明,经过多次动作编排与修改的少林拳,比较适合中小学生和初学者演练,也适应在中、小学普及推广。

3.2.1.3家长对开展少林拳活动的认知状况

经过对160位家长是否支持学生学习少林拳的调查发现(见图1),武术作为我们的本土文化,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家还是很认可它的价值的。开始练习时,一部分家长害怕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学了武术会变得更调皮,甚至有媒体提出“少林拳进课堂”会不会引发校园暴力的疑问。事实证明这些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简化少林拳”选取的只是少林武术中的一些经典动作,属锻炼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方法,基本不涉及技击的内容。家长对这一活动同样持支持态度。

图1家长是否支持孩子学习少林拳调查图(N=160)

3.2.1.4学校领导对推广少林拳活动的认知状况

校长是学校的主管者和决策者,校长的认识水平、情感倾向以及具体决策都会对整个学校教学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对30位中小学校长的访谈结果显示,90%的中小学校长认为在中小学普及少林拳非常有意义,因为少林拳是郑州特有的拳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为少林拳在中小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中小学校长普遍认为少林拳可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3.2.2学生习练少林拳状况的调查分析

3.2.2.1学生每次习练少林拳时间

学生参与少林拳练习的时间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从表5中可以看到,学生大部分不能坚持练习少林拳40分钟以上,这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任务有关。如今学生学习压力重,身体素质下降,学校应该贯彻国家全民健身条例,创造条件并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观。

3.2.2.2学生习练少林拳场所

学生习练少林拳以简单的徒手为主,由于学习时间和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学生习练少林拳一般会选择自家住宅,房屋周围,小区健身场地和河堤路边等场所进行习练活动。

从表6中可以看到,学生习练少林拳选择的主要活动场所为自家住宅的占74%,其次是房屋周围66.5%,结果表明学生在习练少林武术的时候往往采取就近、方便的地方习练,这也与少林武术要求场地不高的特点有关,也说明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健身的需要。

3.2.3体育师资概况

在被调查的中小学85名教师中,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较合理,年轻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对开展少林拳教学非常有利。

图2教师男女比例图(N=85)

通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大学所学的专项调查(见图3),武术专项的只占总数的11.3%,武术项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武术师资是武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教师反复示范、领做,学生才能领会武术技术动作。但是,从目前师资情况看,少林拳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障。因此,要推动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首先应该加大武术师资的培养,吸收武术专项体育教师和加大武术师资培训。

图3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N=85)

少林拳教师的结构特征是学生学习少林拳的关键,通过对学生进行的调查(见下图4)得知,少林拳教學主要由一般体育教师担任,外聘武术教师只有在个别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才有,很多学校缺少专业武术教师,而大部分农村学校还没有专职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由其他文化课教师担任。说明武术师资非常缺乏。

图4少林拳教师结构图(N=2231)

3.3少林拳进课堂的对策研究

3.3.1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以少林武术段位制技术职称推动少林拳在学校的开展

武术实行段位制以来,原则上是在一定级别的比赛中获得一定分数和名次才能获得相应段位。郑州市可以尝试利用少林拳段位制考核标准,促进少林拳在学校更好开展和普及,进而使学生在晋级的激励机制中有目标地去竞争、去提高,在学到强身自卫本领的同时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5〕。

3.3.2加强少林拳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好坏,是能否搞好学校教学的关键。少林拳不仅动作特点独具风格,并且还蕴藏深刻的内涵,体育教师只通过单纯的培训、进修等“改造”方式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为此,一方面,市政府应加大力度,督促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出台有力的方针政策,充分协调好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为专业武术教师的配备开通渠道;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同地区资源共享,外聘专业武术教师,缓解专业师资压力,从而推动少林拳在学校的普及推广。

3.3.3加大场地、器材的资金投入

虽然武术教学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对运动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学生比较喜欢室内运动项目,如果武术教学在室外进行,显而易见,武术教学就会缺乏吸引力〔6〕。为此,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建设运动场馆,添加体育器材,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学生能更好地选择体育锻炼。武术器械是消耗品,而且武术的训练安全问题也很关键,在武术器械的选购上应扎实耐用,还应构建合适的场地和防护设施,保证学生在武术课中的安全。

3.3.4拓展少林拳教学空间

学校应该把少林拳教学拓展到课外、校外,让学生参与各种武术活动,亲自体验和感受武术交流的魅力。学校应建立武术协会和武术队,注重与各学校的交流,积极参加各兄弟学校武术协会的活动,通过交流既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又能学习各校成功经验,例如举行校内和校际的武术比赛,请邻近兄弟学校和一些武术学校的武术队来校进行武术表演,这样能起到宣传传统武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的作用,同时也响应了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运动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号召,能促进少林拳进校园活动的发展〔7〕。

4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国家当前政策和少林拳的各个方面的现实价值为契合点,对少林拳进中小学课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此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少林拳作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河南省的特有拳种,民族文化底蕴丰厚。郑州市地理位置独特,适合开展少林拳进课堂活动。

4.1.2郑州市少林拳进课堂,主要由一般体育教师担任少林拳教学,但他们很多人大学期间修的不是武术专项,还有很多体育课教师由其他文化课老师担任,武术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4.1.3郑州市少林拳进课堂,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对少林拳的作用和价值均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4.1.4武德教育在学校武术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彰显,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没有完全落实。

4.2建议

4.2.1提高体育教师的少林拳专业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努力提高专任教师的少林拳基本技术技能和少林拳理论素养。

4.2.2学校应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文化教育、少林拳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习武兴趣。

4.2.3各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少林拳推广的督导、检查力度,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基层领导、教师和学生普及少林拳的积极性。

4.2.4对于少林拳的发展要有长远规划,拓展教学空间,以少林武术段位技术职称推动少林拳在学校的开展,做好中小学少林拳教学内容的衔接。

参考文献

〔1〕中宣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

施纲要〔N〕.中国教育报,2004,03.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14-316.

〔3〕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25-327.

〔4〕释永信.少林功夫文集〔M〕.郑州:少林书局,2003:234-236.

〔5〕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5-118.

〔6〕韩雪.中州武术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15-217.

〔7〕乔风杰.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15-317.

(责任编辑:阎 彬)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徐虎泼 汪晗 许宗乐

少林武术文化传播发展论文 篇3:

少林拳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及发展分析

摘  要   少林拳是中华武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的少林拳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少林拳 大通臂拳》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少林拳在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传承价值,探析少林拳翻译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探讨少林拳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困境,指出《少林拳 大通臂拳》翻译文本的优势和不足,意在为少林拳的国际传播和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少林拳  国际传播  发展分析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拳在中国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拳种多样,其禅武合一的思想既能让人修身养性,又能强身健体。目前中国正在实行“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在经济方面能和各个国家进行交流,文化方面交流得也很頻繁。这时需要中国推出一个强有力的,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打造中国形象。少林拳是中国出现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武术,其练功技巧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比如斗智斗勇,活学活用,所以我们应重视少林拳的国际传播,为少林拳国际发展作出贡献。

一、少林拳体育文化阐述

少林拳体育文化历史悠久,经过历朝历代的少林高僧和普通僧人不断实践积累形成,在侧面上反应了我国历史发展趋势。据史料记载,少林拳在北魏开创,但发展初期名气不大,当时少林寺内的和尚全部来自民间,其中便有习武之人,修身养性之余他们便互相切磋武艺,潜心练习,为日后少林拳的发展和拳法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唐朝时期,少林拳发展迎来第一次高潮,由于救唐玄宗有功,少林拳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明朝时期,少林拳迎来第二次发展高潮,抗击倭寇让少林名声响彻大江南北。历史发展悠久,受统治者重视,蕴含佛教和禅宗思想,这就体现出少林拳体育精神包含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文化内涵,少林拳每次迎来发展高潮都是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或者内部政治军事争斗时,可见其拳实力得到统治层和民间的认可,少林拳的文化内涵就是强身健体,小则强身,大则护国[1]。

“禅武合一”是少林拳区别于一般武术的根本所在。禅为武之主,武为禅之用。练功夫的目的不是为了争强好胜,与别人比武时力压对方(抵御外敌除外),而是为了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品行素质,修身养性,增益其所不能。少林僧人的习武之术,不仅练身,更是练心,身心兼顾,正是一种修行[2]。

二、少林拳翻译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和特征——以《少林拳 大通臂拳》为例

少林拳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活动。笔者以《少林拳 大通臂拳》为例,分析少林拳拳谱翻译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和特征。少林拳拳谱行文规范,虽以文言文为主体,但简明易懂,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3]。少林拳拳谱的翻译不仅能促进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扩大翻译领域的知识面,还能帮助外国人了解和学习少林拳,促进少林拳在国际上的传播。

(一)《少林拳 大通臂拳》翻译在国际传播的作用

大通臂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的少林寺方丈福居禅师在整理拳谱时,将韩通的通臂拳精华套路选进拳谱内,之后经历代武僧名师切磋研练,成为今日的少林名拳之一。为了促进少林拳在国际交流中的传播,增强少林拳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每年都会举办少林武术文化青少年体验夏令营,吸引外国青少年参加。他们在夏令营学习少林拳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双语教学和双语解说,同时还需要双语资料或者双语拳谱,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少林拳[4]。这时《少林拳 大通臂拳》的翻译文本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海外少林文化爱好者的需要,中国在海外开设少林文化中心,这些少林文化中心会展示和教授少林拳,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都有少林文化中心。少林寺常年有300多位法师、武僧在海外传授少林禅武医文化,这时少林拳的双语译本就显得至关重要,这是外国人了解少林拳的重要途径。少林拳属于肢体语言,能克服语言障碍,规避了一些人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上的偏见,具有“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见效快”等特点。

(二)《少林拳 大通臂拳》翻译在国际传播的特征

少林拳在国际传播中的一个特征为开设少林武校。嵩山少林有67所武术学校,在校学生超过4万人,而这些武术学校也在向着国际化发展,比如招收外国学生,开设国际班。现在孔子学院在国外蓬勃发展已然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之一[5]。少林武校可以参考孔子学院的发展模式让少林武校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使外国人知道中国文化不仅儒雅谦逊,还有阳刚正气的特质。进行商业演出则是少林拳在国际传播中的另一个特征。少林功夫表演团于1986年在少林寺成立,少林功夫表演团不仅在中国表演,还去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自1986年成立以来,少林功夫表演团已经去过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巡回表演,收获了广大赞誉[6]。

《少林拳 大通臂拳》的翻译在这两个特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少林武校开设国际班,招生生源充足,足以说明少林拳备受外国人青睐。少林武校在教授少林文化和少林拳的同时,需要向外国人提供双语教材和双语拳谱,以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少林拳。《少林拳 大通臂拳》拳谱的翻译文本,可以成为他们的教材,也可以为少林拳其他拳谱的翻译提供参照物和样本。

三、少林拳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困境

(一)少林拳文化的理解存在障碍

少林拳文化博大精深,这是少林拳文化的特色,同时在国际文化传播上也是它的缺点。对于体育展示,即少林拳表演,很多外国人只是图个新鲜有趣,对于将少林拳看作新鲜玩意儿的人来说,观看少林拳只是他们消遣娱乐和放松的一个方式而已。中国少林拳在对外宣传上下足了功夫,如举办少林拳文化夏令营和少林拳国际表演等等,但却因为宣传太过杂乱,不清晰,取得的成效不高。比如在举行少林拳国际表演时总要宣传一下少林拳的文化,然后再做表演,会让很多外国人认为少林拳就是用来表演的,没有突出其实战性质[7]。而正因为少林拳博大精深,有很多拳种,在介绍时只能粗略地讲一下,少林拳表演时,武术套路的变化让他们目不暇接,甚至有些外国人认为少林拳是中国的自由体操——有观赏性但无攻击性[8]。

(二)组织管理不完善

在国家的引导下,少林拳的发展渐成体系和规范。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些人冒充少林寺僧人坑蒙拐骗,败坏少林寺的名声。臭名昭著的十方禅院就是一个典型事件。为了利用少林寺榨取大量金钱,当地某些地头蛇通过耍手段,在少林寺不远处开设了一家十方禅院。所谓的十方禅院门前有专人负责拉客,伪装成居士的工作人员哄骗游客去数罗汉、烧高香,不掏钱难以出门。在国家的有力管理下,少林寺目前隶属宗教部门,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虽然少林拳目前在国家和地区的管理和引导下有序的发展,但其组织管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

四、《少林拳 大通臂拳》翻译优缺点

《少林寺拳谱 大通臂拳》英译本通俗易懂,准确传达了原文意思,将大通臂拳短小精悍、结构严谨、攻防严密的特点接近完美地表现了出来,就算是没有看过原文,读者也能理解其内部含义,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潜移默化。

(一)优点

在翻译金沙飞掌式时,译文运用了补充信息的方法,在“屈膝成左弓步”里增译了“so that he can shift the weight of his trunk mainly onto his left leg”(将重心转移到左腿上)让读者更加了解拳法动作,以便于理解拳法招式。同样在翻译金沙飞掌要点时,也用了增译法,在翻译“转身上步与左掌横扫要同时进行”增加了“The moves of turning himself  left 90°”增加解释性的语句,便于读者理解。原文描述大通臂拳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结构严谨、刚健朴实,快速勇猛,攻防严密,灵活多变,实用性强”,语言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结构对称,形式工整,层次感强,译者采用了异化策略,在形式上保持了原文的格式,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总的来说,译文基本保留了原文的完整性,句子成分完整,层次分明,体现了原文语言的逻辑性,使拳法招式活灵活现,不呆木死板,译文基本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缺点

虽然译文文本在很多细节上处理得好,但仍有不足。译者在翻译拳法招式时,运用了意译法,将“预备式”“金沙飞掌”“打虎靠山”“定心标拳”翻译为“Form 1”“Form 2”“Form 3”“Form 4”。这种译法虽然便于读者理解,但没有准确传达原文文本的意思,将动作勇猛的招式简单翻译成“招式一”“招式二”,失去了原文该有的韵味,不能很好体现中国拳法的博大精深。“金沙飞掌”突出掌法,招式名称听起来很有气势,但是该译本并没有传达这层意思。“打虎靠山”和“跨虎势”听起来就和打虎动作有关,实用性强,这层意思该译本也没有表达出来。再说拳谱里个别词语的翻译,“拳谱”是记錄武术连续动作的史谱,反映了不同拳种的拳法招式和练功方法、行拳要诀等内容,译者翻译为“compendium”,compendium一词指摘要、汇编、概要,与中文含义不同,没有准确传达中文文本含义。

五、研究结论

少林拳文化在国际传播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少林拳文化的理解存在障碍,组织管理结构不够完善,缺乏高水平的武术传播者,少林拳对外推广的投入不够大,都是少林拳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障碍和困境。《少林寺拳谱 大通臂拳》的英译本是少林拳在国际传播类型的一个代表,是少林拳走出中国,走向国际的重要手段,是大通臂拳在国际上打出知名度必不可少的条件。

该译文文本有优点也有缺点,这是翻译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该译本总体来说质量较高,传达出了原文意思,是外国人学习大通臂拳的好材料,其翻译文本能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大通臂拳。少林拳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在国外传播的前景是广阔的,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肩负起传播少林拳和少林文化的责任,作出自己的贡献,比如翻译少林拳拳谱,让更多的少林拳拳谱出现在国际视野中,为少林拳国际舞台上蓬勃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冯庆雨.传统武术少林拳的文化学解读[J].中华武术(研究),2016,5(07):84-88.

[2]黄东辉.浅论佛教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3,32(02):61-64.

[3]李春龙,李明明.少林拳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13,10(06):25-27.

[4]李森.浅谈少林拳技击思想[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09):131-133.

[5]永信.少林文化走出去的理念与实践[J].法音,2014(11):13-17+36.

[6]刘继武.浅析现代武术表演的发展与价值——以少林武术表演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15,12(11):20-22.

[7]孙博,王伟业.少林武术中体现出的精神价值探究[J].运动,2015(20):131-132.

[8]袁春杰.传统武术对外交流的困境及发展策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04):75-77+99.

作者:张俊珂

上一篇:提高员工意识煤矿安全论文下一篇:生物安全立法诉求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