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发展论文

2022-04-20

摘要:群众文化指的是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城镇群众文化是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突破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瓶颈,引导基层群众文化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是文化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基层群众文化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层群众文化发展论文 篇1:

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摘 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而形成的,同时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及时地解决群众文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基层群众明确自身的工作方向,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是目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本文针对目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一步探索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基层群众;群众文化;文化馆;重要性;

目前群众文化的建设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但是伴随着近些年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社会特征的涌现,给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想要完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贯彻文化发展大纲的要求,提升文化软实力,使得群众文化工作能够更好为全经济发展服务。

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

(一)群众文化建设基地较小。目前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地还主要是来自文化馆和文化站,我国各地的文化馆和文化站在发展上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样就是造成了级市基础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不够全面,甚至很难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基础群众文化建设这种现状的原因还有就是文化馆,基础群众文化人员的缺乏,受当前我国社会制度的影响,文化馆和文化站也在不断的裁员,将那些精通文化的工作都裁剪掉了,这样极大影响了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群众文化的服务方式单调。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就很难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需求,现有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和基层群众都不再同一个层面上,加上群众文化形式的单一、内容的单调,更无法和快速经济相适应。例如,我国部分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活动还是主要以文化演出、戏曲表演,举办文化节等传统形式。这样的文化宣传形式太过老套,无法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三)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观念落后。很多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严重,都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的问题,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还较弱,造成了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难以创造出符合当地群众口味的文化形式,很难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群众文化建设人才缺乏。当前我国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的员工都是一些退休的老年人,而很少有年轻人涉及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造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落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群众文化建设专业性人才缺乏。专业人才的缺乏更造成了群众文化建设的不专业性,极大地的降低了群众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的低下。

二、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拓展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群众文化应利用多元化的文化娱乐方式,拓展发展空间,不能局限于一种环境或一种方式。将新时期下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年文化等文化方式更好的利用起来,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以将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加入一些现代化因素,也可以吸收一些优秀的现代化文化娱乐方式,这样既不但不会完全摒弃传统文化,还使得传统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只有文化娱乐的空间扩展了,人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群众文化建设成果,使其为创建和谐美好的现代化社会更好地服务。

(二)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目的就是服务群众,丰富人们群众的业余生活,因此,必须加强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的建设。目前,有很多社区组织建设了老年歌唱团和儿童文艺演出队等活动组织,还建设了现代化的阅读室、健身场所等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要做好社区娱乐活动工作,首先,硬件设施是前提,这需要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为社区开展娱乐活动购置合适的器材,当然,为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鼓励人们加强身体锻炼,可以在小区内安置各种健身器材,还可以为群众自愿组织的各种文娱团队提供活动器材,鼓励群众加入到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其次,要发挥好相关文化部门的作用,在有些思想较落后的地区,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就要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大力宣传,让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发挥文化部门的指导工作,在社区积极创办各种文娱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最后,要结合当地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当地传统文化特点,在一些历史文化气息浓重的地区,要大力宣传地区的传统文化,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大范围的传播,发

(三)发展通俗的文化事业。目前,一提到建设群众文化工作,大家想到的就是各种文艺汇演,才艺大赛等形式,由社区选拔出优秀的进入里比赛,再层层选拔进入市里比赛,以比赛形式开展文化活动,程序大同小异,这种方式既缺乏新颖,又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种文化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这种传统老套的娱乐方式需要彻底的改变。人们注重的是文化的欣赏和观赏性,而通俗的文化事业简单易懂,更能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现状,贴近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因此更能出发人们群众的情感思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里的文化部门可以在各社区巡回进行文化展览,以独到的方式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四)培养专业的文化工作人员。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离不开专业的工作人员,加强文化部门的管理机制,提高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更好的服务。首先,文化工作部门应招募一些对文化建设工作有经验、有兴趣的专业人员,工作责任心强,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就;其次,还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时传播现代优秀文化,与时俱进,传统与时代相结合,才能丰富群众文化的内容;最后,要加强文化部门的工作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工作人员要融入到群众中,做好群众对文化需求的调查,才能更好地开展符合群众思想的文化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作为我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满足基层群众精神生活的关键,抓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的解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完善我党的文化建设,另外,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还能够促进城文化的进步,实现国家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婷.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 才智,2015,05:289.

[2]高健芝. 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 赤子(上中旬),2015,03:59.

作者:刘倩倩

基层群众文化发展论文 篇2:

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 要:群众文化指的是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城镇群众文化是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突破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瓶颈,引导基层群众文化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是文化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城镇;群众文化;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基层群众文化指明了方向。而就我们一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情况的调查显示,群众对现在的文化生活和设备都不满意,所以,现在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建设,发展具有新时代意义的群众文化,站在新的视角去看新时代的群众生活的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使群众文化活动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一、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发展不均,队伍建设力量不足

就我地群众文化活动总体情况来看,城区的文化活动相对于其他乡镇的文化活动异常活跃,文化站长和居委会主任担心的不是没有人搞文化活动,而是担心没有地方搞文化活动;而有些乡镇一年也就几场文化活动,不足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想要搞好我县的群众文化活动,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转变意识,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将被动“输血”改为“造血”,将等着“送文化”改为主动“种文化”,打造一批懂政策、发挥政策帮扶作用、技术能力过硬的基层文化骨干,通过人才带动活动,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活力,使基层文化单位具有文化的再造能力。

二、对群众文化活动重视度不够,文化人才工程推进慢

一些基层干部文化意识较弱,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不把群众文化活动摆上位置,这是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县文化事业单位缺乏担纲专才是一直以来固有的缺憾,对全县文化活动不能很好发挥引领作用,对群众文化人才培养发展也关注较少,特别是乡镇文化干部,或缺乏活力或长期被“挪用”,业务能力提不高,工作应付的多,群众文化人才匮乏是制约我县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最重要的标志。实施文化人才培育工程,要突出抓好三支队伍:一是抓文化专业人才培育,既要立足用好现有人才,又要着力培养文化新人;既要重视本地人才,又要引进外来人才,努力构筑文化人才高地。二是抓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培育,这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发展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消费群体和经营管理人才,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三是抓群众文化骨干培育,这些“草根人才”虽然影响力不大,但却支撑着民间文化的发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厘清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思路

群众性文化活动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必然随着人民群众的实践而不断变化发展。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创新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谐发展

一是大力开展文化体制改革,为群众文化活动增活力。加大物质投入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提升肯定是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社会财力物力有限的前提下,群众文化活动阵地的管理者只能突破原有的经营模式,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搞活与群众文化相关的企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对于那些暂时还得不到政府投入的旧有载体,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场地、人脉资源,引进社会资金,合作开发场馆,走多元化产业发展的路子。二是不断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实现城乡群众文化活动资源共享。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实现群众文化建设的资源共享,互补互益,才能和谐发展。例如在城区积极建设影剧院、图书馆、艺术馆、健身房、俱乐部、老干部活动中心、公园、游乐场等文化设施,在乡镇组织腰鼓队、健身健美体操队、秧歌队和篮球、图书报刊阅览室、老年人书法绘画队伍等。通过城乡之间互相举行各种文化互动,积极克服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发展不均的现象。三是加大宣传城乡和谐发展,为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宣传工作应该始终贯穿群众文化工作的始终,通过采访录制播放正面的积极向上的群众自身感受,在群众活动中展现群众自身的欣赏、娱乐的快乐,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氛围,增强吸引力,并体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娱乐的特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二)积极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管理

一是发挥文化干部职能,立足基层,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在乡镇,资金缺少的情况下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确实不易,但资金缺少的情况下还要搞活群众文化活动。这就需要各基层文化干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对各村调查摸底发掘一批文体爱好者,对他们进行因地制宜,因人而定的业务辅导,组织能力的指导,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广场开展文化活动,积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二是动员企业个人赞助,开展比赛,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乡镇群众参与活动情绪高涨了,质量就得提高。为了提高活动质量,就要经常开展大型的群众文化活动或进行比赛,在大型活动和比赛中促进活动质量的提高。搞大型活动和比赛没有经费等于是句空话、大话,这就要靠企业或个人赞助。有了经费大型活动和比赛搞多了,参与人员也会成倍扩大,参与活动的质量就能快速提高,从而吸引人们从各类不健康的活动中走出来,走上健康娱乐的道路。三是打造群众文化品牌,走向市场,扩大群众文化活动效益。群众文化活动向人们提供的是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应注重创建自己的品牌。我县以花灯、龙灯、龙舟、山水旅游、农业生产特色观光等文化活动为载体,一个活动可以逐步做成一个品牌,一个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只有这样,才能以更清晰的角色、更经常的频率、更持久的影响力参与到群众休闲的生活之中。

四、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是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宝贵资源。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要着力四项举措: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上的主导作用;二是加强文物史迹的保护开发,保障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三是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四是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专业队伍,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让民俗文化生生不息,历史文脉传承延伸,区域文化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刘洪斌.浅谈农村群众文化的问题和发展.《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第11期

[2]郭芳.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共产党员(河北)》,2015年第9期

作者:安雪莲

基层群众文化发展论文 篇3:

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现状浅析

【摘要】群众文化是人民群眾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

【关键词】群众文化 两个文明 现状 策略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

科教兴国,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在我国十三亿多的人口,九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农村文化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作。近几年,各级政府都程度不同的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单位坚持“二为”方针,每年都组织专业人员编排思想进步、宣传科学、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下乡演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文化下乡一是送戏下乡、送电影、送图书,二是培养基层文化骨干,三是在基层吸收艺术上的营养。这些年坚持下来,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文化下乡”的过程中培养“乡下文化”,不只是“送文化”,而且要“种文化”,改变文化下乡单向传播的模式,努力形成乡下文化的再造机制。文化单位每年都走出去,下基层,深入到厂矿、军营、校园、村镇、社区辅导,培训基层文艺骨干,指导演出技巧,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活力。不仅拓宽了文化阵地,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基层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培养了他们关于改革开放、搞活农村经济的意识。

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也不例外,基层文化建设更是当今文化事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在部分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

而且,文化的真空地带是没有的,健康的文化活动开展不起来,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在这里徘徊。有的地方基层文化建设十分脆弱,经不起不良文化的消解和颠覆;有的地方基层文化曾经崛起过、辉煌过,但由于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后续支撑,迅速衰落下去,成为当地群众记忆中的“流星”。文化式微,则经济不兴,扼住当地社会的发展命脉。法轮功曾在全国各地传播、蔓延,给社会、给人民造成极大危害,许多无辜的生命成为法轮功的牺牲品。这一桩桩惨痛的教训都说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去占领阵地,反动的、迷信的、腐朽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步伐加快,成绩显著,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是关键。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没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不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一是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软目标”或“缓事缓办”的任务,其他事情—忙,就把文化工作给冲了;二是表面上看重文化,但只是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和短期效应,虽然热闹几天,给老百姓恶补几天文化大餐,但这种“做秀”给基层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有些基层文化单位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工作举步维艰,时时陷入困境。一些地方的社会方面对基层文化的漠视也令人心忧。

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基层文化工作者困于“守摊子”;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工作难以立项,有的进入施工了又成为“胡子工程”;乡镇文化站基础薄弱,许多站是“一块牌子、一枚章子、一张桌子、—间房子”的“四—式空壳站”;文化专干待遇不落实,专职人员调换频繁,人才流失严重而且得不到补充,青黄不接,出现严重断层;管理体制没理顺,有的乡镇文化站形同虚设。目前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活动阵地短缺,而且公共活动文化场所常被占用。文化活动缺乏经费保障,影响活动的展开。社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单一,档次低下,对群众吸引力不大。个别地方文化市场违规现象严重,特别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群众反应强烈,严重阻碍了两个文明建设。

直面这些尖锐而迫切的问题,我们要补偏救弊,起衰振弱,扛起时代文化中的这份沉重。更何况,我们正处于一个雄视阔步、昂扬进取的年代,加之《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各种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基层文化建设的大好局面正在形成,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风帆已经升起,基层文化工作完全能够完成它对时代、对人民的伟大承诺。

群众文化的进步空间

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和演出,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和手段,提高群众文化品位和影响力,倡导先进的文化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丰盛“文化大餐”。要进一步提高精品意识和积累意识,引导和激励广大群众文艺工作者树立大文化理念,通过对生活和时代的深刻感悟与理解,创作一批既有乡土气息,又有时代气息并且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感人力量的优秀作品。要通过生产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来营造有益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思想文化环境,倡导先进的文化价值观,提升优秀群众文化的传播活力,更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同时,要积极鼓励文艺创新。要不断创新文艺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打造民间文化活动的品牌,争取有精品节目和剧目参加全省全国展演。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增加投入,对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数量、布局、种类进行统筹规划,建立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方式,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抓住重点扶持东西两翼地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机遇,落实各级配套资金,同时鼓励民间资源进入文化领域,支持群众自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书社及农家书屋等,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投入,尽快改变县级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滞后的局面。要加快推进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不断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质量和水平。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精神面貌,把“经济人”提升为“文化人”,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文化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群众的文化如果发展不起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会缺乏竞争力,缺乏后劲。要在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步伐同时,努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建立文化产业新格局,要以体制创新为重点,完善产业政策,培育市场主体,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服务,鼓励群众参与,兴办农家书屋、电影放映队、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等,开发文化产业的地方特色,发展特色的群众文化产业,做强做大文化产业,使文化企业不断增强微观活力,壮大经济实力,不断上规模上台阶,同时发挥文化产业各协会在行业自律、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和促进良性竞争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文化行业自治自强。

加强对优秀群众文化的传播和舆论引导,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昂扬向上的文化魂魄和提供有力舆论支持。要重视媒体舆论传播和引导作用,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宣传群众文化中优秀的道德文化。二是大力宣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三是大力宣传弘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历史文化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气质和时代内涵的体现,是一种与时俱进、能站在新的高度接纳新的理念和包容万物的胸怀与气度,更是一种努力向上、奋斗不息、永不停步、永不言败的昂扬斗志和优秀品格。要通过宣传引导,使之成为人们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

贯彻“人才兴文”战略,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生机勃勃的文化竞争力。“人才兴文”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战略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兴文”战略意义的认识,把文化人才队伍纳入人才强国战略和文化发展的总体布局,在政府文化部门和群众文化团体以及文化产业生产单位中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为各类文化人才的个性创造和百舸竞逐的艺术流派的涌现提供导向正确又宽松和谐的环境,真正吸引人才,凝聚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和谐文化人才队伍,大大提高文化的竞争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①周朝琦:《群众文化》[M].北京文化管理出版社,2002

②陈建国:《实践与思索·群众文化论文集》,四川出版集团,2008

③李明旭:《我与文化馆同行:群众文化论文集》,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文化馆)

责编:叶水茂

作者:赵德霖

上一篇:地方高校组织文化论文下一篇:企业博客营销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