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发展论文

2022-05-14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校园文化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为营造健康向上、趣味浓厚的读书氛围,促进师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励青少年学生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河北省承德市丰宁二中开展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读书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净化了心灵,启迪了智慧,促进了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

第一篇:校园文化发展论文

创新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 校园文化;装饰;活动;

理念;校本课程

〔文献标识码〕 A

19—0017—01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生动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显学校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品位、弘扬校园主旋律、提高办学质量的一条必经之路。

如今的学校已不单单是传授学生知识的场所,更是陪伴学生成长,促进其人格生成和精神塑造的乐园。因此,学校应本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整体优化、提高素质”的办学理念,以课改为载体,以“乐教、乐学、乐管”为策略,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氛围,让校园时时处处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使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形成优先发展的趋势。学校校园文化的创建与创新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为学生提供温馨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我们在这一方面所作的尝试。

一、以灵活的装饰点亮校园的景象

学校的装饰要隐含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现“事事是教育,时时是教育,处处是教育”的理念。我学区的学校装饰不仅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也体现着学校的个性,如果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就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将中国经典故事(如“二十四孝”、“名人立志故事”等)以彩绘的方式挂于四周围墙,名人格言挂于教室内墙,山水字画挂于走廊,以节约和节俭为主题的宣传画挂于食堂等等,以这些方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而在教室内饰和宿舍装扮上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实施,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各种能力,更体现了他们的主人情怀。走入这样的校园,总使人产生爱恋之意,处处精美的装饰展现着师生对校园的热爱,也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以多样的活动丰富师生的生活

学校集体活动的开展,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成长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次次样式纷繁的活动就像是一场场专题晚会,学生们尽情参与,全情投入,完全释放。同时,这些活动的开展也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影片展播,是为了丰富住宿学生的生活,学校每周固定一天晚上为学生播放影片的活动,大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书画、摄影、手工比赛,这是每学期定期举行的全校师生参加的比赛,参加面广,类型多样,一方面是对第二课堂成果的一次检验,另一方面又是展示个人才艺的一次良机。

像这样在课堂之外,由学校组织发起,旨在丰富师生课外生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还有很多,这些都为师生的校园生活平添了诸多色彩。

三、以核心的理念确立学校的宗旨

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学校发展的方向,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我学区的学校,一校一旨,如水阜中学的办学宗旨是“上善若水”,水阜小学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等等。这些宗旨的选取不但透露着教师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而且使校园文化建设不会缘木求鱼,也更有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四、以务实的校本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编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置应当以本土知识为基石,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更多地了解本土文化,产生对家乡的浓浓乡情和自豪之情。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设置校本课程时,重点组编了两套人文地方教材《水阜面面观》和《水阜人文地理》,主要向学生介绍本乡的人文知识。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学生们对家乡有了详实的了解,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校园文化的创建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又要有多样形式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又以完善的理论再来指导实践,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样的创新与发展,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校园生活,更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编辑:郭裕嘉

作者:李舜祖

第二篇:传统文化进校园 校园文化呈生机

为营造健康向上、趣味浓厚的读书氛围,促进师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励青少年学生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河北省承德市丰宁二中开展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读书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净化了心灵,启迪了智慧,促进了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

为营造浓郁的诵读经典氛围,使学生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人文素养,学校做好“四个结合”推进读书活动向纵深发展。

一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学校精心布置“弟子规”“三字经”校园文化长廊,让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全面融入传统美德教育元素,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弟子规》《三字经》的内容,使学生们耳濡目染,在文化长廊无声的教育中学习、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二是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弟子规》的思想内涵,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解读弟子规”系列专题讲座活动,丰宁二中副校长李长林同志任主讲教师,为学生讲解《弟子规》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同时,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弟子规新的内涵;找准切入点,从学生最基本的做人、处事、礼仪、学习等日常小节入手,改变过去那种空洞的说教、“空中楼阁”式的德育教育方法,科学地引导学生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平时的言行中。

同时,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好书推介”活动。围绕活动主题,学生们将自己手中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图书角共建”“图书漂流”“以书易书”“好书大家读”活动,极大地拓宽了学生们的阅读视野、丰富了阅读内容。为促进同学们读书的热情,检测读书效果,依次开展了“国学经典、浸润人生”手抄报比赛、“灿烂文化,中国魂”征文比赛、“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比赛等活动,学生们积极性较高,创作出许多高质量作品。

三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学校从实际出发,结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和学科教学等,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弘扬中华文化,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华礼仪的践行者,切实提高教育效果。为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将阅读纳入到课程建设,每周保证一节的阅读课,每天阅读不少于30分钟,每天晨读、午间时间学生起立师生共诵读已成为丰宁二中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四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家庭,让家长督促检查孩子诵读,从而带动更多的家长加入传统文化的诵读活动中来,既教育子女,又重塑自我,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读书活动开展以来,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走进课堂、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心灵,激发了全校师生诵读经典的热情,浓厚了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学校全面工作的开展,丰宁二中的校园又呈现了新的生机。

作者:王智慧

第三篇: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

〔摘要〕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已成为中国大学普遍的价值追求。在校园文化视野下,大学校园的和谐主要取决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三大要素及其内部的和谐。为此,要分别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约束与激励的和谐、批判与构建的和谐,以推动和深化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关键词〕 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形式与功能”,“约束与激励”,“批判与构建”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高等教育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独特性。“相对于社会其他组织机构,高等教育或大学是一种文化性的存在方式”,〔1 〕 这一存在方式决定了和谐大学校园构建所必需的文化性关照。大学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最为基本的是具有物质、制度、精神等三大层面的要素。因此,从校园文化视野来看,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关键取决于大学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大层面之间的和谐及其内部的和谐。

一、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要实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

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固化体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大学和大学精神文化存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大学校园实现和谐的外在环境。校园作为一种文化实体,物质与精神并无明确的界限,两者共同构成了大学物质文化环境。因此,校园物质文化,并非只指单纯的物质实体存在,也包括精神文化结晶方式的实体存在。尽管如此,总体来说,校园物质文化还主要是通过校园物质载体实现的,而校园物质载体的重要部分是以校园建筑为主体的校园环境。

校园物质环境具有既具体又抽象的二重性。具体性是指校园物质文化具有直观性、形式性。校园作为文化实体,是教育主体按照特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特色,有目的、有计划构建的实施教育的物质载体和环境空间,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内,教育过程得以展开,体现了学校成员的集体智慧、力量、整体感,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抽象性是指校园物质文化具有间接性、功能性。物质空间创造出一种境界、一种氛围,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整洁、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及其所折射的精神特质,具有明显的“环境育人”的功能,给身处校园中的人们以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和熏陶。可以说,校园物质文化虽然是以空间的形式出现,是物化的,但在内容和发挥功能的方式上更体现为精神的。因此,从物质文化方面看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则首先必须处理好校园物质文化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纵观中外高校的发展史,便可发现校园物质文化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和高等教育理念更新的过程。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基本的挑战是,如何使高校适应更加高效、发展和开放的社会。因此,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处理好校园物质文化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和谐,依赖于对于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科学规划。

第一,要着眼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理念,重视人性化景观规划设计。适应新时期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的需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点。就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来说,无论在整体规划还是在细部安排方面,都应该从使用者的实用性角度为出发点,特别是校园“标志建筑”不是“形象工程”,要考虑到学校师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行为的需要,要以人的审美标准与行为规律为基本立足点,从而创造快捷、高效、舒适、优美的校园。

第二,要着眼于推进校内外交流,创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依据现代校园“环境育人”的特点和要求,大学校园交往空间应构建功能分明、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内部共享空间框架,体现校园环境的多层次性、参与性、立体性、系统性空间布局特点,既反映现代信息社会对交往空间的流通开放要求,又保持传统空间布局亲切宜人的价值尺度,进而创造出由公共、半公共、半私密乃至私密空间的协调转化,为在校师生以及来校人员提供各种知识融会、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合理空间,促进各学科间交流、师生交流和校内外交流,激发校园空间的活力。

第三,要着眼于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功能,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空间开放。“社会越是需要更多的新知识和高技术,高等教育就越会成为社会的中心。” 〔2 〕 (P51)在规划校园空间布局时应重视社会与校园结合部的环境设计,通过大学校园的空间开放和文化辐射,真正使大学成为文化传播和社区文明中心,从而使大学积极参与营造高层次文化氛围,带动和影响所在地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健康繁荣。在景观规划中,通过在校前区、图书馆、体育场等场馆区,在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区等空间区域内,设置合适的交流场地,或直接通过场馆开放,或通过举行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加强大学同社会的双向多元的文化交流和信息沟通,以实现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大学校园与社会的和谐。

二、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保证,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要实现“约束与激励”的和谐

近年来,制度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大学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更是提出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明确目标。良好的制度遵循的一条重要原理,就是规范和激励同时起作用。所以,约束与激励是制度存在的重要依据,而发挥好制度的约束與激励功能对于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十分关键。

在制度层面上,现代大学制度主要包括大学自治制度、学术自由制度、教授治校制度。为此,在制度设计方面应包括:一是规范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外部关系的制度;二是确立大学自身地位,体现大学特点和本质的制度;三是调整大学内部关系,实现协调发展的制度。

第一,就大学外部关系来说,应推进“有限政府管理”的大学治理制度。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外部结构涉及到政府与大学、社会与大学之间的互动和谐。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后发外生型”特征,伴随这一特征,政府发挥作用的“主导型”特点也很明显。基于这个原因,对于中国大学发展来说,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更具有根本性和现实性。所以,在强调现代大学应该坚持以社会办学为主,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体现社会的意愿和要求的同时,还应立足国情,积极争取政府管理的支持。当然,政府的这种“管理活动”绝不是“包办代替”,而是“有限政府管理”,即政府通过加强指导和引导、整体规划,尤其是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注入,并且积极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环境,搭建人才成长成才的有效平台,提供大学生创业就业机会,对大学发展提供支持。〔3 〕

第二,就大学自身规定来说,应推进大学“有限自治”的大学治理制度。高校的本质是学术性组织,其自身规定内在地要求大学必须秉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原则,坚持大学自治精神。但是,强调自治精神不等于“不受限制”。高等学校的自治不能绝对化和扩大化,不能自我封闭成为一个小社会,而应与政府的“有限管理”相适应。现代大学制度条件下的高等学校必须实施“有限自治”的大学治理制度,实现如后勤等部分功能的“社会化”,从而促进和激励高校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运用到人才培养和发展学术上。

第三,就大学内部关系来说,应推进“以人为本”的大学治理制度。“以人为本”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发展观,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以师生为本”,基本内涵应表现为以学术人才为本、以拔尖人才为本、以青年人才为本、以学生为本。在实际运行中,要落实依法治校的原则,建立民主决策制度和公平正义的激励机制,构建规范、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处理好政党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学生权力四者之间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增强校园活力,推进校园和谐。

三、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核心,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要实现“批判与构建”的和谐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规范体系,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和最高表现。大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大学精神派生出了几种对立统一的大学品质,表现为独立批判精神与顺应潮流的价值取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超越精神与功利主义等。独立批判精神是大学精神最为核心、最为本质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批判精神,才能衍生出自古至今人们所谈到的各种各样的大学精神。

大学批判精神不仅体现为大学校园文化对社会生活的超越和反思,同时也在理性和价值方面对社会现实不断进行着谋划和构建。进入技术时代后,现代化运动所带来的“现代性”特征,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现代化的整个历史定位,本质上应当是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之间的整个社会化商品经济时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的依赖性”阶段,这一阶段表现为人类和个体对自己劳动产品的依赖,类与个人的关系曲折地通过物来展现,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现实社会改变这种“技术毒害”是无力的,对此,马克思明确地表达了批判态度。大学教育者,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者须将其作为应有的社会批判内容。但批判不是目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于构建。更为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这种构建作用的发挥有了重要途径,就是大学专家群体对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建议。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就是因为他们所特有的批判精神和科学的构建能力。因此,审视和确立大学的批判精神和构建能力,对于确立现代大学精神,推进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方面,人类的大学史就是一部大学文化的变革史。如果要对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予以概括的话,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应是其基本内容或主要特点,融入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要赋予大学文化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4 〕 变革创新更是大学文化的主旋律。中华民族的复兴要靠科学技术的创新,要靠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更要靠社会运行机制的创新,归根结底是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批判功能对创新的特殊作用,表现为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提升创造力的高度、熏陶创新人才等许多方面。可以说,对创新教育的呼唤本身,就意味着对批判功能的呼唤。〔5 〕 高等学校的创新性,是以其批判功能的释放为基础的,越是重要的创新,就越是要以批判功能为基础。

另一方面,赋予大学文化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就是要求大学以自己的方式去回应或超越社会文化的变革或转型,使大学对变革之“时”与 “势”有所把握,保证大学文化有对社会文化做出审慎思考、选择和构建的空间。如何保持批判扬弃和构建引导二者之间的弹性和张力,是每一所大学面临的难题。大学应当在引导社会发展,主导社会潮流的方向上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适当超然于现实生活,超脱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当前的问题是,大学往往为某一特定的目光短视甚至浮躁浅薄的社会现实价值取向所左右,缺乏甚至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念不仅没有引领现实,反而拉到同社会现实同等的水平,这无疑会削弱大学的本体功能,使大学难以承载起在理论思想和道德精神上引领社会的责任。〔4 〕 在精神财富的增长远低于物质财富增长的今天,在现代性特征明显的科学主义、功利主義、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大学文化应当而且必须自觉担当起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前途与命运的理性批判和价值引领,自觉成为对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有所承诺、对理想有所奉献的精神殿堂,而不应只是一般知识的传授场所和技能的训练机构,那样只会制造浅薄和媚俗。

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大学的批判与构建功能,更重要、更根本、更长远的则在于养成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进而塑造形成真诚、独立、负责的知识分子建设性人格品质。这是时代赋予大学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社会责任,而这种价值和责任的实现和履行,必将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成功地应对时代发展的种种挑战,建设性地承担起应该且可能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毛亚庆,许 联.大学文化冲突与中国知识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

〔2〕陈学飞.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董漫雪.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10,(4).

〔4〕许士密.大学文化委顿状态的成因与治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5〕唐进元,刘光平.批判精神与创新型大学〔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责任编辑 杨在平

作者:宋思运

上一篇: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下一篇:存款保险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