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理论思想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具有丰富的复杂性思想,是复杂性思想的先驱。强调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与当今复杂性科学的主旨是完全相通的,唯物辩证法是哲学层面的复杂性思想,而复杂性思想是科学层面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不但提出了主要的复杂性思想,而且将这些思想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恩理论思想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恩理论思想研究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马恩经典文本阅读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阅读马恩经典文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提升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此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该群体存在接触马恩经典文本时间较晚、接触途径狭窄、每周阅读时间少及阅读篇目不广泛的问题。研究表明,阅读态度、感知难易程度及外界压力是影响马恩经典文本阅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马恩经典文本阅读;现状

一、引言

“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1]。马恩经典文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作为专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群体,应该阅读马恩经典文本。

研究者针对马恩经典文本阅读行为进行了总结性研究。徐国亮指出大学生对马恩经典的了解有限且积极性不高[2];李征指出大学生对经典了解有限[3];刘亭指出大学生党员马恩经典阅读习惯不好[4]。岳鹏指出学生自身因素对阅读马恩经典的影响[5]。但是缺乏实证研究,且研究以本科群体为研究对象,所得结论不能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群体马恩经典文本阅读现状。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向215名来自不同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发放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95份(45份纸质问卷、155份网络问卷),问卷回收率90.7%。调查包括马恩经典阅读行为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马恩经典文本阅读行为的基本情况包括接触马恩经典的时间、途径、购买马恩经典的数量和阅读马恩经典的时间和篇目。

三、结果与分析

(一)人口统计特征

调查对象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占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占3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占23.6%。共青团员占71.79%,党员占26.67%。男生占19.49%,女生占80.51%,该群体女生比例较大。

(二)基本情况分析

1.接触马恩经典文本的时间分析。首先调查该群体接触马恩经典文本阅读的时间。本科阶段占71.28%,硕士阶段占18.97%。本科专业相关的群体通过经典著作导读课程接触经典文本,而专业不相关的通过思修课接触经典文本。研究生阶段开始接触经典文本的占18.97%,比例较大,这部分学生阅读经典文本的基础薄弱。

2.接触马恩经典文本的途径分析。其次调查该群体接触马恩经典文本的途径。93.33%的学生阅读纸质书籍,85.64%的学生通过课堂接触经典文本,65.13%的学生在图书馆接触过经典文本,比例较大。而党课占34.87%,学术报告占47.18%,新闻媒体和网络占43.08%,比例较小。这说明,学生主要通过书籍和课堂了解经典文本,新的形式运用较少,接触马恩经典文本的途径局限。

3.购买马恩经典文本的数量分析。其次调查该群体实际购买马恩经典的数量。购买5本及以上的学生仅占38.46%,8.72%的学生1本马恩经典文本都未购买。这直接反映出他们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消极,明显缺乏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主动性。

4.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时间分析。然后调查该群体每周阅读经典文本的时间。每周阅读1—5个小时的占41.54%,比例较大;一小时内的占34.87%;5—10个小时占15.38%;10—15个小时占4.62%;15个小时以上的仅占3.59%,占比最少。反映该群体阅读时间严重不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应投入更多时间阅读马恩经典文本。

5.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篇目分析。然后调查该群体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篇目。阅读过《共产党宣言》的占95.38%,而阅读过《哥达纲领批判》的仅占20%。《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綱》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占比较高,这是经典著作导读课程必备。而《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原理》《神圣家族》等篇目占比很低。学生很少主动阅读课程外的篇目。

通过调查,该群体存在接触马恩经典文本的时间较晚、接触途径狭窄、每周阅读时间少以及阅读篇目不广泛的问题。

(三)影响马恩经典文本阅读的因素分析

1.内在影响因素分析。(1)态度对马恩经典文本阅读行为的影响。研究分析态度对该群体阅读马恩经典文本行为的影响。其中“阅读马恩经典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必备”“阅读马恩经典文本可以增强政治认同感”“阅读马恩经典文本是一件崇高的事情”“我有责任阅读马恩经典文本”指向阅读行为本身,得分较高。表明该群体认同阅读马恩经典文本是积极行为,认为“我应该去阅读马恩经典文本”,阅读态度整体是积极的。(2)感知到的难易程度对马恩经典文本阅读行为的影响。其次分析自我感知到的难易程度对阅读马恩经典文本行为的影响。该群体不同意“阅读马恩经典文本是一件轻松的事”,认为阅读马恩经典文本是较难的事情,不能轻松驾驭阅读行为。“我可以理解马恩经典文本中的概念”“我了解马恩经典的创作历史”“我理解马恩经典文本的写作意图”得分较低。表明该群体缺乏对其基本概念、创作历史和意图的了解,理论基础薄弱,感知到马恩经典文本阅读行为难度大。

2.外在影响因素分析。然后分析外界因素对该群体马恩经典文本阅读行为的影响。“我阅读马恩经典文本是因为课堂需要”“我阅读马恩经典文本是因为撰写学术论文”“我阅读马恩经典文本是因为升学或就业的需要”得分较高。表明课堂、学术论文、升学就业是主要驱动力。而“我阅读马恩经典文本是因为导师的要求”“我阅读马恩经典是因为同学也在阅读”“我阅读马恩经典文本是因为听了相关学术讲座”,得分较低,表明导师相关阅读要求少,学生感知不到来自导师的压力,导师未起到有效激励作用;同样,同学间未形成相互激励机制,缺乏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氛围和竞争;相关学术讲座也未激发同学阅读马恩经典文本。

四、结论

(一)自身理论基础薄弱,缺乏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信心

调查表明,大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理论基础薄弱,表现为他们不理解马恩经典文本的概念、创作历史和意图。总体来说,他们对马恩经典文本阅读行为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他们普遍认为阅读马恩经典文本不是轻松的事,且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现状不乐观。因此,该群体阅读马恩经典文本不积极的原因倾向于自身理论基础薄弱,缺乏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信心。

(二)感知到的外界压力小,缺乏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意图

调查表明,课堂、学术论文和升学就业的压力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马恩经典文本,而来自导师、同学和相关学术讲座的压力较小。在课堂、学术论文和升学就业中学生容易获得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意图,或是课程作业,或是学术论文,或是升学就业。这部分压力的激励作用明显,但比例較小(31%、29%、21%)。来自导师、同学和学术讲座的压力对促进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作用不明显。该群体不能在感知这些压力的前提下形成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意图。

五、措施

(一)增强理论指导以增加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信心

针对该群体接触马恩经典文本时间较晚、接触途径狭窄、每周阅读时间少及阅读篇目不广泛,同时感知到阅读马恩经典文本较困难的问题。措施如下:学校可设置阅读马恩经典选(必)修课程,学生增加阅读马恩经典的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增强阅读马恩经典的背景知识,而降低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难度,增强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信心。同时,学校定期举办马恩经典阅读相关讲座,完善查阅和购买马恩经典的网络工具,以促进该群体多渠道接触马恩经典文本,获取相关资源。随着学生理论基础增强,感知到的难度降低,阅读马恩经典的信心增强,阅读经典文本的兴趣也随之产生。

(二)增强外界压力,以增加阅读马恩经典文本的意图

针对外界压力对该群体阅读马恩经典影响程度较小的现状,学校应将阅读马恩经典纳入综合评价指标。导师可将相关科研任务与指导学生结合,并建议其撰写马恩经典相关论文。来自学校和导师的压力对增强学生阅读马恩经典的意图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5-14(1).

[2]徐国亮,贾晓晨.红色的力量: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状况调查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33(02):41-45.

[3]李征.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理论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5,(05):23-24+41.

[4]刘亭.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5]岳鹏.引导当代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新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08):53-56.

作者:杨娇

马恩理论思想研究论文 篇2:

马克思恩格斯复杂性思想初探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具有丰富的复杂性思想,是复杂性思想的先驱。强调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与当今复杂性科学的主旨是完全相通的,唯物辩证法是哲学层面的复杂性思想,而复杂性思想是科学层面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不但提出了主要的复杂性思想,而且将这些思想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系统地挖掘、研究马恩复杂性思想既是当代复杂性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化、时代化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法;复杂性思想

21世纪前后兴起的复杂性研究被西方有些学者称为“21世纪的科学”,它旗帜鲜明地扛起了超越还原论的大旗,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因此被认为是一场新的科学革命。具有唯物辩证法素养的学者很快发现,复杂性科学思想与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提出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几乎是一致的。马恩早就对机械论、还原论、形而上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思想,强调内因为主导、外因为制约的作用模式,并将这些思想广泛应用于自然、社会、历史、经济、思维等各个领域。因此,马恩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其实就是哲学形式的复杂性研究。但是,目前国外学者没有将马恩看作是复杂性思想的先驱,国内学者也基本上忽略了马恩的复杂性思想,目前还没有学者对马恩的复杂性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 马恩是复杂性思想的理论先驱

复杂性科学主要以非线性特性为核心,坚持系统的整体性、自主性、关联性、涌现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有机自然观,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复杂性科学试图打破自牛顿以来一直统治科学世界的机械自然观,并通过超越还原论来进行方法论革命,形成一场自上而下的思维变革运动,掀起一场科学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彻底变革,因此西方学者把复杂性科学说成是一场科学革命。复杂性科学的兴起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视角从追求简单性到正视复杂性的根本转变,是科学自身向辩证思维的复归。

学界普遍认为,复杂性科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标志是美国圣菲研究所的成立。关于复杂性研究的历史,有些人追溯到信息论的创始人之一魏沃尔,他于1948年在美国《科学家》杂志上发表了《科学与复杂性》一文,对复杂性进行了初步的分类;也有人追溯得更早,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他在创立一般系统论的时候也提出了如今复杂性研究的许多原则,例如批判还原论,并提出了整体性、非加和性等。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追溯无疑是有道理的,但如果从复杂性思想来看,复杂性思想并非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下子蹦出来的,也不是魏沃尔、贝塔朗菲突然提出来的,其源流要早得多。于是有人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因为他提出了整体不一定等于部分之和的思想,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整体论、目的论。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对整体论、目的论又进行了更系统的论述,于是有人又把复杂性思想的始端追溯到康德、黑格尔。从思想源流来看,这些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康德、黑格尔,其整体论和目的论思想都还比较零星,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复杂性思想,更没有将这些思想系统运用到具体领域。

西方科学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以追求简单性为目标,研究手段主要以分析、还原为主,并且以机器为理想模型,因此形成了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机械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辩证法时,西方科学的部分学科进入整理材料阶段,有些学科显露出其中的复杂联系和进化发展,比如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抓住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学涵义,创立了以普遍联系、永恒发展为主题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创立之后,虽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科学性和正确性,但因为西方科学总体上没有改变还原论和机械论特性,仍然停留在现在所谓的“简单性科学”时代,因此,唯物辩证法缺乏更加丰富的科学证据来印证和证明。科学范式从简单性转向复杂性,对唯物辩证法来说是一次大好机会。

从复杂性的观点来看,唯物辩证法是哲学意义上的复杂性研究,而复杂性研究是科学意义上的辩证法,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辩证法时,抓住了他们能够掌握的全部科学材料,从哲学层面上高瞻远瞩地研究了世界万物的复杂关系,创立具有复杂性思维特征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通过普遍联系、辩证发展的哲学主张,通过三大规律和几对范畴构成了完整的复杂性哲学体系。我们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早期的复杂性哲学,或者说它为复杂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而马恩是复杂性思想真正的奠基人。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挖掘马恩的复杂性思想提供了契机,我们也有必要再回过头去,深度挖掘马恩的复杂性思想。

二、马恩复杂性思想研究还刚起步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是20世纪末的事情,但它是系统科学的延续与发展。在“老三论”和“新三论”阶段,已有不少学者探索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想。魏宏森、曾国屏在其《系统论》[1]中初步整理了马恩的系统思想,乌杰主编的《马列主义的系统思想》[2]比较全面地搜集整理了马恩的系统思想文献。这些工作为研究马恩复杂性思想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基础。

系统科学发展到复杂性科学阶段之后,国内外学者又开始了新的研究。国外学者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他在四卷本的复杂性方法系列著作中多处肯定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复杂性研究的贡献和影响。[3]

在国内,复杂性科学刚刚兴起时,钱学森、于景元等学者就认识到马恩具有丰富的复杂性思想,并要求我们用马恩的思想来指导当前的复杂性研究。随后,金吾伦、苗东升、颜泽贤、吴彤等复杂性哲学研究者先后发表文章,直接或间接地论述了复杂性科学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复归。林德宏、赵光武、巩献田、王志康、洪晓楠等学者则更直接地论述了复杂性与辩证法的关系,论述了唯物辩证法中具有丰富的复杂性思想并提出用复杂性科学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南京大学林德宏先生是国内最早直接论述复杂性与辩证法关系的学者之一,他在《辩证法:复杂性的哲学》中认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复杂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这与复杂性科学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辩证法是关于复杂性的哲学。[4]在《哲学也应当探索复杂性》一文中,他认为,不仅科学要探索复杂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当探索复杂性,应进一步反映世界的复杂性,这是它继续丰富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5]

北京大学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赵光武、巩献田两位老先生一直关注复杂性科学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影响。赵光武先生在《复杂性研究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意义》中认为,复杂性科学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关系揭示了世界的辩证联系与物质统一性,进一步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此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对复杂性探索、复杂性科学有方法论的指导功能。[6]巩献田先生在《复杂性科学与马克思主义》中也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而复杂性科学必将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7]

王志康在《复杂性科学理论对辩证唯物主义十个方面的丰富和发展》一文中认为,由于复杂性科学的兴起,辩证唯物主义从这新科学理论中得到确证,本身也获得了丰富和发展。他详细列举了复杂性科学理论对辩证唯物主义丰富和发展的十个方面。[8]洪晓楠在《复杂性科学与当代唯物辩证法》中认为,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对唯物辩证法范畴和原理的理解,而且为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提供了科学的基础。[9]

复杂性研究正式提出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国内外学界也普遍承认马恩对复杂性研究的贡献,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马恩复杂性思想的研究还是空白,没有全面挖掘和系统研究。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发展和马恩思想研究的深入,对马恩的复杂性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一种必然。

三、马恩复杂性思想研究的五个维度

马恩复杂性思想的文献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从诸多维度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维度展开,来全面论证马恩复杂性思想的地位和理论渊源,挖掘马恩唯物辩证法的复杂性意义以及马恩对复杂性思想的具体应用等。

1.复杂性思想奠基人:马恩复杂性思想的历史地位

西方科学家和哲学家一般都认为,复杂性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或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但事实上,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文献中就对还原论、机械自然观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并提倡有机自然观和辩证系统观,提出了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思想。从复杂性视野来看,这些都是从哲学高度对复杂性研究的全面论述,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是复杂性研究的真正奠基人。本维度重点论述马恩在复杂性研究中的历史地位。

2.复杂性转向:马恩复杂性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恩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代,从简单的工场手工业走向复杂的工厂大企业,各门科学从简单的资料收集逐步走向复杂的综合整理,特别是康德的星云假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迫使科学从研究存在走向研究演化,黑格尔的辩证法从哲学上打破了机械思维模式。马恩正是从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复杂性转向中超越当时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率先提出了复杂性思想。本维度重点分析马恩复杂性思想的社会背景、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3.唯物辩证法:马恩复杂性思想的集中体现

马恩具有丰富的复杂性思想,其中《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就得到了全面的体现。马恩的复杂性思想集中体现在唯物辩证法上,唯物辩证法具有鲜明的复杂性特征,复杂性是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和基础。唯物辩证法的主张与当今复杂性研究的主张高度一致,它们都反对形而上学的分析思维,提倡有机的整体思维,主张事物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是从哲学层面论述复杂性研究所要表达的思想,而复杂性研究是从科学层面表述唯物辩证法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就是说,复杂性研究是科学形式的当代辩证法,而唯物辩证法是哲学形式的复杂性研究。唯物辩证法就是一种复杂性哲学,而以往的哲学都属于简单性哲学,所以唯物辩证法一直比其他哲学更超前、更科学。例如,马恩最早对形而上学、机械论、还原论进行全面批判,最早提出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思想,最早从构成论走向生成论,最早通过三大规律、五对范畴全面刻画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复杂性。本维度着重从整体性、关联性、自组织性、多样性、涌现性、演化性等复杂性视角,从生成、适应、演化、突变、层次等复杂性范式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复杂性特征,从中挖掘、研究马恩复杂性思想的丰富内容。

4.实践与应用:马恩复杂性思想的基本特征

强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之一。马恩不仅对复杂性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直接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们运用复杂性思维和方法构筑了雄伟的理论大厦。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复杂性思想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典型应用,而恩格斯则在《自然辩证法》中将复杂性思想运用于自然科学,在《终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将复杂性思想用于社会历史分析,而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也充分反映了其复杂性思想。因此,马恩不但从哲学上表述了当今的复杂性思想,更重要的是将其运用、实践于各个领域。本维度重点挖掘马恩复杂性思想的广泛应用案例及其特点。

5.纲领与指南:马恩复杂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西方科学与哲学虽然在马恩的时代已经有了一些复杂性思想萌芽,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才开始转向复杂性研究,而哲学上至今仍然深陷形而上学的泥潭。马恩先知先觉,天才地在一百多年前就完整、成熟地从哲学上表达了西方科学现今才当作新领域、新方向的复杂性思想,因此马恩的复杂性思想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既是复杂性研究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基础,又对复杂性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复杂性科学的研究纲领和行动指南,同时还是我国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本维度重点论述马恩复杂性思想对当前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影响。

四、马恩复杂性思想对复杂性研究的重要贡献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知道马恩复杂性思想研究就是从最新的复杂性研究的视角系统研读马恩的经典文献,全面论证马恩在复杂性研究中的先驱地位,全面论述马恩复杂性思想的来源、发展历程、基本内容、特点以及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等,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和思想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复杂性科学时代的新发展,也是复杂性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恩对复杂性研究的重要贡献,因此,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不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反而为马克思主义找到了最新的科学证据,并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和超前性。马恩复杂性思想的挖掘,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科学面前的正确性,又为当前复杂性研究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此外,马恩的复杂性思想也是当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因此,该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马恩复杂性思想是复杂性思想谱系的重要环节

复杂性科学兴起于21世纪前后,但复杂性思想却有着漫长的历史。古希腊的先哲们就形成了追求简单性和理解复杂性两条径路,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对生物、生态和复杂性进行了诸多的思考。文艺复兴时期,虽然西方科学主要是追求简单性,但也偶尔有思想家对简单性进行批判,提出世界是复杂的,因此不能只追求简单性。从古希腊到现在,许许多多的思想家都思考过复杂性问题,并由此形成了复杂性思想的谱系。但马恩作为伟大的思想家,能够敏锐地抓住当时仅露痕迹的科学世界的复杂性,并用唯物、实践、辩证的思维形成了与西方主流思想有重要区别的唯物辩证法。他们的思想远远超越了时代,一百多年来西方学界都难以理解其思想,直到现在复杂性科学兴起后,人们才真正发现,马恩的思想体现了复杂性特征。马恩的复杂性思想具有系统、深刻、科学等特点,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是复杂性思想谱系的重要一环。

2.马恩复杂性思想是复杂性理论基础的重要构成

复杂性研究包括哲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等层次。如今复杂性科学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特别是复杂性科学的应用正在各个领域中展开。但是复杂性科学的基础理论目前还没有重大突破,复杂性的哲学基础研究还没有全面展开。一门科学如果没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它就很难生长,更难走向远方。马恩的复杂性思想正好为复杂性理论提供了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复杂性科学其实是科学化的唯物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在科学中的具体实现。通过复杂性科学与唯物辩证法比较研究,能够更加充分证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超前性和普适性,因此,作为复杂性思维和复杂性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为复杂性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和哲学基础。

3.马恩复杂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科学化、时代化

恩格斯早就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10]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机械自然观下的传统学科走向了穷途末路,有些具有自发辩证思维的科学家、哲学家们对还原论、机械自然观越来越不满,于是有了诺贝尔奖得主带头的“老帅倒戈”,并提出了走向复杂性科学的口号。科学家们由信仰形而上学走向了批判形而上学,从反感辩证法走向了亲近辩证法。但是,从复杂性的观点看,现在的唯物辩证法理论又显得有些猜想性和粗糙性,留下了种种不足,复杂性研究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复杂性科学在以最新科学成果确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和范畴,从而推动了唯物辩证法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因此,马恩复杂性思想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科学化、时代化的重要课题。

五、结 语

复杂性科学是最新的科学理论前沿,代表着21世纪的科学发展方向和思维方式,是科学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革命。复杂性科学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但目前没有学者从复杂性研究的视角对马恩文献进行系统的挖掘和研究。把马恩作为当代复杂性研究的奠基人,并将唯物辩证法作为哲学层面的一种复杂性哲学,是复杂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恩文献中系统地挖掘、研究的马恩复杂性思想既补充了复杂性理论,是复杂性研究的重要组成,又推动了马恩思想研究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化和时代化。

参考文献:

[1]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2]乌杰主编.马列主义的系统思想(第2版)[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林德宏.辩证法:复杂性的哲学[J].江苏社会科学,1997(5):93-96.

[5]林德宏.哲学也应该探索复杂性[J].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41-44.

[6]赵光武.复杂性研究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2):37-40.

[7]巩献田.复杂性科学与马克思主义[J].党政干部学刊,2011(1):14-18.

[8]王志康.复杂性科学理论对辩证唯物主义十个方面的丰富和发展[J] .河北学刊,2004(6):24-30.

[9]洪晓楠.复杂性科学与当代唯物辩证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8( 2):226-231.

[10]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1.

(责任编辑 吴 勇)

作者:黄欣荣

马恩理论思想研究论文 篇3: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学科基础问题

[摘要]为商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是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显著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新发展全面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视界,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一轮改革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以“渗透”的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学科基础和学科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新拓展新要求新关联

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是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显著特点。一方面,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酝酿和形成的过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探索和设立几乎是同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有着密切的关联;另一方面,2006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首批审核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各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时,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需要和要求作为重要的根据,把申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总体水平和基本状况作为设立相应学科点的基本条件。

2003年11月,在新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中,我作为首席专家承担了教育部设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6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了由我作为首席专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题。显然,这两个课题的交叉论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关系问题。两个课题组对这一交叉论题作了多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和研究体系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新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的意义等问题作了重点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本文主要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基础和支撑问题作一些阐释。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拓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题组在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建议中,对两个问题作了强调:一是关于“增强学科建设意识,夯实学科建设基础”问题。课题组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既具有一般学科的普遍性质,又具有学科自身的特殊性质,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性和学术性的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共同理论基础和强大思想武器。在学科建设中,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进一步落实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中指导地位的高度,着力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二是关于“明确学科建设重要任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问题。课题组认为,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高到学科的高度加强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重要动因之一,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始终如一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课题组强调这两个问题,既是为了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大意义,也是为了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学科支撑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以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形成了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为有机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战略。党中央在作出这些重大决策的同时,从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2004年初在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对新形势下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了新的探索,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2004年7月,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胡锦涛同志在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问题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社会理想、政治立场和理论品质作了新概括。这一新概括。,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研究的视野,也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历来是随着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重大发展和在战略上的重大调整而不断发展、不断推进的。2004年春,胡锦涛同志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批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2004年8月,党中央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16号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2005年初,党中央召开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意义。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2005年底正式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仅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决定的,也是由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作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决定的,而且还是由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实施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需要决定的。

1996年正式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隶属“政治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当初设立这一学科,主要为了服务于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育教学。近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和方法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向、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学科结构奠定了重要基础。现在,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原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分别归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

二级学科中。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就学科的性质而言,我们不仅要从党的指导思想建设的高度、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内在根据和根本要求;同时,也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重要根据,尽管这不是唯一的根据。

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以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为特征的学科,它按学科研究领域与学科发展的主要方面,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五个分学科,即二级学科。在整体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五个二级学科,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的层面:一是涉及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的学科,主要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二级学科;二是体现马克思主义历史和当代现实、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学科,主要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二级学科;三是反映马克思主义客观形态和人的思想内在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和当代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学科,主要如“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仅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研究,提升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及其现时代的理论创新的认识,而且还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和教育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不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还要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认识的重要方面。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出战略部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一轮改革成为实施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的29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主要有三次: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1985年至1987年间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两课”课程体系(简称“85方案”);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酝酿,1998年经党中央研究同意的课程体系(简称“98方案”);从新世纪初开始探讨,在2005年经党中央批准提出的最新的课程体系(简称“05方案”)。从这三次课程改革中,我们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推进,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征求意见稿要求高校开设四门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具体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

中国共产党党史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1984年9月,教育部发布有关文件,提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要求。由此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第一个重要特点,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并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本构架。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要坚持“三项教育”的基本思路,即要坚持“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由此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第二个重要特点,即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本逻辑。

1985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7年3月和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先后发布文件,正式提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的课程设置的“85方案”。这一方案的课程内容如下: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马充思主义原理

中国革命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文科开设)

思想教育课程:

法律基础

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

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由此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第三个重要特点,即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心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本要求。

1998年,由教育部党组报请党中央研究同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即“98方案”正式公布实施,这一方案的课程内容如下: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毛泽东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

思想品德课程:

恩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98方案”在总体结构上,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三个层面: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这些课程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蕴含于基本原理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这些既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与现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两个伟大的理论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这些课程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进一步说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增强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认识深度,增强对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深度。

三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

对“98方案”课程设置体系的理解,不仅能够更为清晰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总体上的教学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分布和教学重点等问题,而且还能够更为准确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结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三个基本层面形成的意义。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正式提出新一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即“05方案”。这一方案的具体课程如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该教材的编写中,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恩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方案”的显著特点就是,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全面育人的观点,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了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历史这三个方面结合为一体的教育,切实增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05方案”提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课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来看,这一调整明显地吸收了“85方案”和“98方案”的长处。加强大学生的历史教育,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里讲的历史教育,既包括以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等为主题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教育,也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主题的理论历史发展的教育。“05方案”把社会历史发展和理论历史发展这两个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统一,构成了较为全面的历史教育的课程体系。我们可以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在联系,用下图表示。

这三次课程体系的改革,彰显了“四个统一”的特点。

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理论发展和理论运用教育的统一。这里所讲的“理论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者其分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等,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的、基础的内容。这里所讲的“理论发展”,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当今时代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原理”到“理论发展”,展现的道理就是: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理论,而且还是随着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这里所讲的“理论运用”,就是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社会现实中的实际运用。就此而言,“理论运用”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最有说服力的检验。

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教育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三次演化,既突出了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特点,更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科学精神教育的特点。把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贯彻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构成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理论、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教育理念的凸现。在三次课程体系的演化中,这一教育理念以不断创新的方式得到深化,在“05方案”中得到最为清晰的体现。“05方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基础上,强调了两个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一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结合,突出和发挥社会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历史教育与把握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的结合,突出和发挥思想理论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

四是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体验相统一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三次课程体系及其实施方案中,都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堂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育环节和教学内容。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体验相统一的教育教学方法,实际上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运用。

这四个“统一”在“05方案”中得到最为全面的反映,不仅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的基本特点,而且也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关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但在对这一关系的理解上,存在着多种看法,主要的可以概括为“重合论”、“主从论”和“渗透论”这样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可以称作“重合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完全一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完全等同于或者完全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之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持一种轻视、冷淡的态度;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涉及的范围,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内涵。这是一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在规定相悖的发展思路。确实,我们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高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高度,但绝不能由此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就已经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全部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涵盖面更为广泛,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最为基本和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种观点可以称作“主从论”。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个方面,甚至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五个二级学科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局部任务。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任务的理解中,“主从论”轻视或者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各学科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这一根本任务,以一种“纯学术”的态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意义。“主从论”的片面性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分割开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只被狭义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建设任务。

第三种观点可以称作“渗透论”。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建设及各二级学科的建设,应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建设及各门课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建设及各门课程建设,应该“渗透”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及各二级学科的具体建设和发展中,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我认为,“渗透论”较为正确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支撑的基本内涵。

我们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为例,说明以上三种观点的差异。在“重合论”看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是完全重合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要把培养好胜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的教师作为学科建设的全部目标和任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更为广泛的学科背景和建设任务漠然视之。在“主从论”看来,“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并没有直接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只是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分离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与其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在“渗透论”看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尽管具有显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背景,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只是依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这一学科并不足以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同样能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建设提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及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等基本理论的支撑。同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建设也不能脱离像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样一些二级学科,因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和现实结合的视角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的。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特殊过程和特殊例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二级学科探索的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则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特殊规律。当然,一般寓于特殊之中,一般的结论是从世界各国的具体中提炼出来的。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切实介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的学科支撑就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这就是“渗透”的理解。应该说,“渗透论”更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内在联系和科学结合。

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问题的理解上,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特别值得我们重视。

一方面,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贯穿和渗透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建设的全过程之中。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研究领域及其内在联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各二级学科,着力于从学科的合力上,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学科基石。应该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方面之一。

另一方面,必须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服务的方式和渠道。要根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殊要求,注意从研究方向、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实践教学、培养方式以及专业培训等多方面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包括提高现有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和理论素质)、培养新的师资以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特别是难点、热点问题,将研究的最新成果编写成教学参考资料,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考,或通过专题培训提高其理论素质,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强调“渗透”,并不简单地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具体课程的重点支撑。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要更多地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二级学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要侧重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要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建设列为自身的重要建设任务。各二级学科要认真研究相对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典型案例、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教学形式,用新的结论、新的观点、新的知识、新的材料、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其提供直接的学科支撑。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要侧重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85方案”中,曾经开设过“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并列的课程,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教育和理论历史发展教育两者的统一。“98方案”中,社会历史发展教育的线索统一于理论历史发展线索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的课程逻辑。“05方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际上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对应,再次把社会历史发展教育和理论历史发展教育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正是专门研究以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为背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二级学科一起,是能够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学科支撑的。

作者:顾海良

上一篇:电子商务邮件研究论文下一篇:职业经理自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