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促进大学文化论文

2022-04-23

摘要:论述新时期高校党建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而论述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如何在新时期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相关对策。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党建;党建工作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改革也在逐步进行,高校党建工作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党建促进大学文化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党建促进大学文化论文 篇1:

张静如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简论

摘 要: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得到顺利推进的原因,除了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以外,有关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引起党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也是重要的因素。新世纪以来,知名党史学者张静如提出了关于深化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诸多理论观点。通过对张静如高校党建研究概况及其观点进行的梳理与考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校党建问题的研究以及加强高校党建的各项工作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张静如;中共党史;党的建设;高校党建

张静如,我国著名学者、中共历史学家、李大钊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高校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全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项目首席专家。2016年逝世。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得以向纵深推进,中共党史学科体系得以逐步构建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研究者逐步拓宽了党史研究的范围和领域,包括深化对党的建设研究。其中,张静如对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的党史研究及其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就党的建设(包括高校党建)研究而言,他常有独到的理论见解和思想观点。他曾指出,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中共自身建设史、中共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史。两个方面都要研究,不可偏废。在中共自身建设方面,虽然20世纪90年代出版过几种著述”,“但总的来看,还是比较少,研究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不同领域的党的建设史还是少见。显然,这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1〕可以看出,张静如对于党的建设(包括高校党建)研究是给予重要厚望的,希望党史学界在党的建设方面做出成绩。自2003年他明确提出高校党史学位点要加强高校党建问题研究以来,不仅率先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培养这方面问题研究的人才,还就高校党建问题研究作出了重要的理论思考,并率先在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了高校党建研究中心,集聚研究队伍,所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为展现张静如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贡献,本文拟在梳理资料的基础上作一简要的考察,推进高校党建问题的研究和不断完善党史的学科体系。

一、张静如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脉络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党史学界大多数人都比较关注张静如在党史研究方面的成果和貢献,却不大注意他在党建研究方面的成就。实际上,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张静如发表的论文(可以参见2006年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张静如文集》一至四卷及其后来的续一和续二)来看,关于党的建设研究方面的论文,不仅具有可观的数量,而且其成果也比较有影响性。笔者认为,就张静如有关党的建设研究成果的整体性而言,构成他后来研究高校党建问题的内在逻辑和思想基础。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除了为积极构建中共党史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而发表多篇论文和出版专著以外,张静如关于党的建设研究的内容,大致包括党的建设的特点、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以及共产党员的现代化意识等。1981年建党60周年的时候,他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形成的特点》一文,就党在初建时期所形成的重要特点作了初步的研究和阐述。〔2〕1991年,在纪念建党70周年的时候,张静如在之前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形成的特点》的基础上,又发表了论文《再论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形成的特点》。他着重谈了两个问题:一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受社会主义党第二国际影响的问题;二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理论准备不够的问题。〔3〕 1995年,张静如发表了《共产党员要有现代化意识》一文。他指出,共产党员要有现代化意识,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领导党的成员的要求;并且,他还指出了党员现代化意识的三个“特性”:开放性、进取性、创新性。〔4〕

总体来看,在上世纪最后20年里,张静如在党建研究也主要限于传统党建问题。不过,这些成果不仅构成他的党史研究的重要部分,而且也为他后来研究高校党建问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特别是关于党建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思想观点,无疑促进了他以后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的研究。

二、张静如高校党建研究的概况简述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的态势,高校党建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顺势有为,主动作为。那么,在这样的局面下,高校党的建设任务必然面临很多工作,诸如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党员发展(包括大学生党员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就要从理论研究上作出积极的回应。

2003年12月,张静如因脚骨折,休养之际就在深入思考高校党建研究的问题,诸如高等学校党史学位点怎样把党建纳入研究的范围等。他思考的结果是:“党校搞党的建设有它许多便利条件,而这些条件高校没有,但高校却有另一方面的条件,即对高校比较熟悉,可以搞高校党建研究。”〔5〕随即,他发表了《谈谈高校党建的几个理念问题》一文,明确指出,对高等学校中党的建设的研究是党的建设研究中的十分重要的方面,并从“关于以人为本”、“关于现代化意识”、“关于意识形态化”三方面初步地阐述了对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看法和思考。〔6〕随后,他又发表了《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发挥多学科功能 创新党建理论》、《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心理建设》等论文以及主编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5卷)和《高校党建研究丛书》等。纵观自2004年以来张静如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来看,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大方面:其一是关于高校党建实际业务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二是关于高校党建研究方面的“基础理论问题”,诸如涉及到关于高校党建研究的性质和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等内容。

(一)关于高校党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这方面研究的问题主要侧重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操作层面,诸如关于高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教职工和大学生的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高校政工队伍建设等领域。

比如,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提出以后,关于如何加强高等院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法和任务方面,张静如明确地指出,主要包括:第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的能力;第二,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立足于执政能力培养的战略任务,创新干部教育的机制,形成执政骨干的后备储蓄;第三,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将高等院校建设成为培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服务的高素质人才的阵地;第四,结合高等院校的特点,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促进高等院校的发展紧密联系;第五,按照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治理学校,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第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功能优势,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的能力,使高等院校成为精神文明的示范阵地。〔7〕

另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核心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重要思想的阐释,张静如曾指出,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围绕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问题,比较全面论述了高校党的建设理论问题,总体而言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学校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班子就是作战指挥部”、“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 〔8〕

(二)关于高校党建“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2005年11月,全国多所高校齐集于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主题研讨会。张静如在这次会上,明确指出:“高校党建研究的对象应该是高校党建的历史和现实,所以,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高校党建史,一个是高校党建理论和实践。前者是人文科学,是历史学科;后者是社会科学,是应用学科。对高校党建进行学科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如何加强高校党建研究的学科建设应该认真思考。”〔5〕另外,2006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张静如主编的《高校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集),是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总体来看,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不仅是深刻反思和总结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关键性环节,也是深入考察高校党建问题研究进展以及检验高校党建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张静如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意义

从上文可以看出,张静如对于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党史研究领域拓展的实践做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特别是自新世纪以来他在传统党建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深化高校党建问题研究,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对此,笔者下面将从两个方面作简要的分析和考察。

(一)为深化高校党建问题研究提供方向

高校党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基本上只局限于领导干部建设、组织建设、党员发展、政工队伍等,并且这方面问题研究的学理性明显存在着不足。并且,学界中一部分人觉得党的建设并不能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更不会把高校党建作为学术研究的领域来看待。因此,张静如关于深化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思想和观点,为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具有深远意义。

(二)为高校党建问题研究培养专门人才

在高校党建研究方面,张静如不仅发表论文探讨有关高校党建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并且,还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硕博士点设置了高校党建研究的方向,开设相关课程,培养这方面问题研究的人才。张静如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开设的“高校党建研究”课程,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高校党建研究;高校党的领导体制问题研究;高校党组织设置方式问题研究;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等。

关于高校党建研究的成果,张静如所指导的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生先后出版的专著,主要有:韩强著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8年版);周良书著的《中共高校党建史研究(1921-194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以及李向勇著的《中共高校党建作用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比如,在给《中共高校党建史研究》一书出版所撰写的序言中,他指出:“本书的写作是以大量史料为基础完成的。这就使本书的历史过程的叙述及其结论性的分析,有很大的可信度。不仅如此,它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本书的研究方法上看,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确凿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分析,这是十分正确的。”“这是一本有用的书,特别是对高校党务工作者会有帮助,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共历史的学者参考用书。”〔1〕

综上所述,本文大致梳理和简要阐述了张静如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学理脉络、张静如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主要概况、张静如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等内容,不仅进一步展现了张静如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贡献,也为深入考察张静如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提供了学术史的文本资料。当然,限于论文篇幅,这里对张静如关于高校党建问题研究的思想和观点只能作简要的考察,许多的重要问题还有待于学术界给予进一步深入的探讨。比如,关于深化高校心理建设问题的研究,张静如曾指出:“心理建设是区别于思想建设的,它在党的建设中完全不可缺少,尤其在青年人集中的高校更不能忽视。要加强心理建设,高校党务工作者就要把握住党内外群体和个体心理变化的情况。”〔1〕 这不僅指明了心理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强调了研究党的心理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之,加强高校党建问题研究,既是深入挖掘张静如党史学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拓宽党建研究思路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需要,值得学界重视。

〔参 考 文 献〕

〔1〕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续二)〔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5:283,401,380.

〔2〕张静如,吴家林.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形成的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04):01—08.

〔3〕张静如.再论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形成的特点〔J〕.东岳论丛,1991,(04):04—08.

〔4〕张静如.共产党员要有现代化意识〔J〕.新视野,1995,(03):32—34.

〔5〕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四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1274,1275.

〔6〕张静如.谈谈高校党建的几个理念问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16—18.

〔7〕张静如,齐卫平.加强高等院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法和任务〔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06):28—30.

〔8〕张静如,孙秀民.邓小平关于高校党的建设的思想〔J〕.高校理论战线,2005,(08):33—36.

〔责任编辑:谭文富〕

作者:汪兵

高校党建促进大学文化论文 篇2:

论新时期高校党建面临的挑战与优化对策

摘要:论述新时期高校党建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而论述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如何在新时期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党建;党建工作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改革也在逐步进行,高校党建工作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我国的思想和文化面临着一些腐朽思想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加强培养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工作,必须要在高校中进行党建工作。因此,本文以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作为切入点,进而论述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随后提出如何在新时期进一步优化高校党建工作的相关措施[1]。

一、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对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既存在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一体化脚步的不断加快,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促进我国文化不断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腐朽的思想开始侵入我国。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承担着建设国家的重要责任。然而,大学生是一个较为脆弱的群体,这一时期的学生在思想方面还不够坚定,没有形成良好的三观,容易受外在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成材。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的具有高尚品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2不断发展的国内环境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人群在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这对于高校党建工作来讲是非常重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新时期,国外的很多思想教育方式不断地冲击着现有的教育模式,从而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和提高高校党建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如何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模式,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人才,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3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

目前,高等学历教育开始在我国普及,社会和企业对于大学生数量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各大高校纷纷进行扩招工作,然而随着高校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高校一些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开始与其他学校竞争生源,在教育资源方面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然而却忽视了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使得高校党建无法顺利开展,从而影响了高校党建工作的进步。

4网络环境的挑战

在新时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很多大学生开始转变原有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开始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上网。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对于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挑战,例如:很多大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从而沉迷于网络游戏,同时网络中一些腐朽的思想开始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复杂的网络环境进一步加大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难度。

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很多的挑战,因此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党建工作是党发展和壮大的需要

大学生是我国的重要人才,肩负着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党组织是我国的先进团体,大学生加入党组织之后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党组织有更多大学生优秀人才的加入,能够为党组织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不断充实和壮大党组织的队伍。而高校党建工作就是沟通党组织和大学生的重要桥梁,通过高校党建工作能够为大学生传播入党的积极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党组织。另外高校党建工作能够为党组织选拔更多的优秀大学生,进一步提高党组织成员的素质[2]。因此可以说高校党建工作是党发展和壮大的需要。

2高校党建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在新时期,我国开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讲,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才的土壤,因此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是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愿望。高校党建工作能够帮助教师充分认识到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坚定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开始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以自身的高尚品德感染学生;另外,高校党建工作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任,不间断地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重要思想,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所以说,高校党建工作能够促进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从而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3高校党建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新时期,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岁月,养尊处优的生活使得很多大学生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当他们步入大学之后,他们在一些外界诱惑面前,很可能会迷失自我,被一些腐朽的思想所侵蚀,从而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所以,在新时期不断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能够培养大学生独立生活的意识,不断经历生活中的各项挫折,从而可以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得大学生能够得到健康快速的成长,更好地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新时期优化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在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了很多重大的挑战,使得高校党建工作更加重要,高校必须充分重视高校党建工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因此,在新时期必须进一步优化高校党建工作,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党建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因此在优化高校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以大学生为中心,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成材环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同时,要能够以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高校党建工作,充分认识到高校党建工作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完善高校党建工作的各项措施,保证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3]。另外,高校党建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不断配合,同时也需要高校多个部门之间的配合,所以要形成和谐的党建工作氛围,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调机制,从而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

2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大学生的联系颇为紧密,不断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为此,高校需要在大学生入学后就开始培养党员候选人,各个学院的负责人和辅导员应该做好大学生的培养工作;同时,通过各个班干部的宣传和以身作则,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党组织的队伍当中;另外,还可以以宿舍和寝室为单位,加强不同宿舍之间的竞争,从而能够在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党建工作氛围,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更好的环境;与此同时,需要发挥学院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做好党建工作的规划和安排,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4]。

3建立一批高素质的党建队伍

党建队伍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模范和典型,能够为全校师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因此,在新时期为了进一步优化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党建队伍:选拔一批专业素质高、思想水平高的教师人才加入到高校党建工作中,从而能够更好地对高校党建工作进行规划和管理;另外,通过高素质的党建队伍,能够发挥他们先进带头作用,鼓励高校教师、学生和其他管理人员向他们学习;需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激励机制,从而能够更好地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高校党建工作的热情。

4不断丰富高校党建工作的形式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多种方式。因此为了更好地优化高校党建工作,需要不断丰富党建工作的形式,尤其是在高等校园中,大学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采用创新的党建工作形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大学生参与高校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增加高校党建工作的宣传途径,能够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结语

高校党建工作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通过简要论述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进而阐述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优化高校党建工作的几点策略。相信,随着高校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高校党建工作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运菊.新媒体环境下研究生党的思想建设工作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0.

[2]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3]曾凡浏,张敬.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4]吴刚.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8).(责任编辑:侯秀梅)2015年11月第34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v.2015Vol.34 No.11

作者:陈菁

高校党建促进大学文化论文 篇3:

网络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协同发展探讨

【摘 要】分析网络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和统战工作的现状,阐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网络背景下促进高校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相结合的对策,以推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网络背景 高校 党建工作 统战工作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输送党员干部的重要基地。高校党建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做了补充,使高校所面临的教育形势更加复杂,这给高校党建工作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网络背景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已成为迫切要求。同时,高校也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范围,高校培养的党外干部,关系着我们党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巩固,关系着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网络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和统战工作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加强高校的统战工作对于促进高校党建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和统战工作已成为高校发展和改革需要。

一、网络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的现状

(一)网络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已拥有了自己的党建专业网站,网站上有党建信息、党建理论、党建经验等栏目,为广大党务工作者提供了研讨和交流的平台,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借助党建网站,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育了大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党员队伍,同时,开拓了网络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空间,为高校党组织密切联系党员开辟了新的渠道。还有些高校建立了党建QQ群、党建飞信群、党建微信、党建微博、BBS、论坛等。因此,网络背景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并朝着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但是,在网络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网络背景下,对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挑战认识不够、经验不足,工作重点不鲜明,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以及大学生主动运用网络参与党建的积极性不高,等等。

(二)网络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的现状。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高校统战工作历来是统战工作总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高校统战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是整个统战工作的缩影和窗口。在网络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在高校统战工作中得到了广泛普及,给高校统战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网络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图文并茂,为高校统战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还利用网络的在线监控、统计浏览量,及时反馈信息,大大提高了高校统战工作效率。高校统战工作者利用网络,迅速及时获取国内外信息并即时传递,使他们能够跨越时空界限进行学习,强化了沟通交流作用,使宣传教育工作更深入。此外,高校统战工作者还利用电子信件、QQ、BBS、微信、微博等互动网络载体创造了交流、讨论的平台,师生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建言献策,进而确保有针对性地开展统战工作。

网络在给高校统战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多的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得各种文化、各种思想均能在网络上传播,交流也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这使得各种信息都冲击着高校全体师生。对此,高校统战工作者需要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区分好坏,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这就给高校统战工作带来了新压力和新任务,同时也对高校统战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网络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的相互作用

网络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和统战工作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要求加强统战工作;另一方面,加强统战工作对高校党建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高校党建工作要求加强统战工作。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培养的人才对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党建工作和统战工作是高校党委工作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背景下,要促使高校党建工作和统战工作两者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必然要求加强统战工作。高校非党员教师中部分是学术上有造诣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或者是社会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人士。所以,作为高校的统战工作者,就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和掌握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生活等情况,提高他们的业务专长和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促使他们做好高校培养人才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着力培养出政治素质好、综合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而努力。此外,高校也应该物色优秀人才来从事党建工作和统战工作。

(二)加强统战工作对高校党建工作有促进作用。以高校统战工作促进党建工作,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加强高校统战工作,能够从政治、道德等方面来引导和教育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了解他们的各方面情况,增进高校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提高高校的整体政治素质,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沟通交流,使他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党建工作化解疑虑,进而为党建工作开展打好基础,培育骨干力量,从多方面形成党建工作所需的政治基础。

总之,加强高校统战工作和党建工作,能够发挥两者的互动作用,进而保证高等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网络背景下促进高校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协同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高校统战工作的力度,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在网络背景下,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加大统战工作的力度,注重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充分发挥统战工作协调、教育的职能优势,引导和教育高校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协调统战工作与党建工作之间的关系,化解他们之间的冲突,团结一切力量,促使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坚定信念,爱岗敬业,调动积极因素,为党组织在高校中的建立和开展工作打好基础,进而维护高校的安定团结。

(二)高校统战工作者应建立配套的工作网络,理顺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高校的统战工作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统战部和组织部协调关系;统战部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工作、生活、职称评定、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户口问题、子女入学、购房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高校统战工作者应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建立配套的工作网络,通力合作,理顺并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做好各项服务,为全体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在高校工作。这样通过统战工作的协调,也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建立和运用各种工作载体,既为高校统战工作提供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又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拓展提供支撑点。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随着高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高校规模日益壮大,教师队伍也是逐年扩大,大批高学历人士成为主力。根据网络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的现状,高校应建立和运用各种工作载体,为党建工作的拓展寻求支撑点。第一个可运用的载体是工会,高校应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充分重视工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在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统战工作要积极地参与并强化高校工会组织建设,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扩大工会的影响力。第二个可运用的载体是联谊会、研讨会、交流会等活动,各个高校之间可以开展当地的知识分子联谊会、研讨会、交流会等活动,将各高校内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适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宣传党的政策,这样既可以为他们建立沟通和联系的桥梁,凝聚人心,又可以为党组织的建立及开展工作提供可依托的支撑点。

(四)探索统战工作新路子,寻求结合点,循序渐进,把高校党建工作推向新阶段。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高校教职工中,仍有一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反感;另一方面,个别高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大部分围绕招生、就业等方面开展。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各有关部门应找准角度,寻求结合点和切入点,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各项工作。如高校邀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学校的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在制定学校规划、改革措施等重要问题上,多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广开言路,建言献策,调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氛围;在科研、教学、管理等核心工作中,也应该适当地重用一些党外知识分子,关心和信任他们,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发挥骨干作用。统战部门要更加慎重地做好统战工作,自觉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真正发挥党组织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探索新路子,把高校党建工作推向新阶段。

综上所述,在网络背景下,面对新要求和新任务,高校必须结合实际,不断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用党建工作来带动统战工作,同时,用统战工作促进党建工作。因此,高校要做好统战工作和党建工作协同发展,建设健康文明的党建网站,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断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径,既促使学校完成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又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黄连英.关于高校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相结合的思考[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3)

[2]王宏.网络背景下的高校统战工作研究和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3]陈升东,张宏斌.论统战工作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

[4]张丹.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高校统战工作研究专项课题(2014ZTZ016)

【作者简介】韦家旭(1977- ),男,广西上林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编 黎 原)

作者:韦家旭

上一篇:课堂教学拓展初中地理论文下一篇: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