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美学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从愿景与愿景规划型领导的定义出发,阐述了企业愿景规划的意义和内容,再从什么是境界和对人生不同境界、企业经营境界的描述与探讨中,提出企业经营境界与愿景规划紧密相关的论断,最后,从提升精神境界与企业经营境界的目的出发,回答了如何做好愿景规划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企业经营美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企业经营美学研究论文 篇1: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诚品”研究

[摘 要] 运用接受美学视角,对近20年(1995—2014)台湾文献信息网所收录之98篇“诚品”学位论文,分别从效果史、阐释史,以及影响史三个方面,探讨台湾学界对诚品的相关研究。进而指出“诚品”形象构建的学术轨迹。

[关键词] 接受理论 诚品书店 效果史 阐述史 影响史

[Key words] Reception aesthetics Studies on Eslite Booksotre Effett history Hermeneutic history Influnce history

1 引 言

诚品集团2015年正式成为横跨台、港、陆的华文实体空间,在44处诚品场域内创下1.8亿人流,不仅重新定义新时代的书店,也重新定义了诚品。26年来,这一部通过市场与社会考验的商业创作,其价值在于以文化创意为基底,搭建“连锁化”“复合式”“策展型”的商业平台,借产品、空间、服务和活动等元素,型塑中介于出版流通、文化消费、生活风格之间的符号,发挥符号传播、流通、影响的力量。我们可以经由媒体报道、研究文献、获奖纪录、上亿人流、股票上柜等效应,体察出诚品为社会大众接受的程度。诚品的成功转型,除了本身营销管理所具备的条件外,更重要的是来自读者共同的参与,换句话说,诚品是台湾社会集体创作的成果[1],不仅为两岸实体书店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更为出版产业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借鉴。基于学位论文具有启迪后续研究、促进学门发展之益,本文在以读者为中心的接收美学的视域下,对历年研究诚品的学位论文进行分析,进而指出诚品形象建构的学术轨迹。

2 数据获取与分析视角

2.1 数据取得

本研究首先以台湾文献信息网为数据源,其次将检索条件设为:(标题+关键字)=(诚品),结果检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共计98篇(1995—2014)。最后,即以此为基础进行以下的分析。

2.2 接受美学的分析视角

接受美学从受众出发,探讨读者对文本的阅读、诠释、吸收再创作的接受过程。主要的代表人物为Hans Robert Jauss 与Wolfgang Iser。汉斯(Hans)提出“期待视野”“历时共时”“文学社会性”等宏观论点,强调文学作品在“历时”与“共时”交织的历史脉络中,为读者所阅读。然而读者本身却也因为“期待视野”的变迁,促使文本产生理解、阐释和评价的差异[2]。 Iser则采微观视角关注文本与读者的相会。他主张文本留下的“空白”与“否定”的“未定性”,共同激发、诱导读者在作者的暗示、意旨及文本的规定、制约下,对空白处进行填充或丰富或有意识的解读[3]。虽然两者论述有别,却殊途同归。文本的接受、诠释与再造,端赖读者的赋予。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史是一种审美接受与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具有接受能力的读者读者、善于思考的批判家和不断创作的作者对文学本文的现实中发生的[4]。今人陈文忠承此论,进一步提出以普通读者阅读效应的“效果史”,以评论家对作品分析批注的“阐释史”,以及以创作者受到艺术原型启发之“影响史”的“三维历史结构”方法,作为开展历代诗歌接受状况具体操作的考察线索[5]。相比之下,笔者认为前述98篇学位论文的研究者扮演了阅读、评论、创作三者合一的角色。论文篇章中之“研究动机”是研究者对诚品先在的理解或经验,他们应是喜好或有兴趣的普通读者;而当进入研究主题、研究观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研究展望等章节时,则变成了理性的评论者与创作者。换言之,学位论文可谓“期待视野”及“空白填充”接受过程的产物,亦是检视诚品接受史的素材。据此,本文分别从“效果史”、“阐释史”与“影响史”三个角度切入,分析台湾学界研究诚品的接受脉络与内涵。

3 诚品接受史分析

3.1 效果史

效果史研究是以普通读者为主体。“诚品现象”的传播与效应,标志着寻常百姓对文化的向往与适应,更吸引台湾学界长期投入“深阅读”的行列。本节针对学位论文年代、科系、取向、主题、方法等分布情形,以“计量”方式呈现读者反应的接受效果,显示产业实践对学术研究的影响与启迪(见表1)。

依上表得知,随着企业发展历程,近48%“管理科系”,高达81篇文献聚焦品牌权益、营销手法、商业模式、经营管理、经营策略等“研究主题”,说明对标竿企业做整体的检视、分析与省思,进而激发多维度的批评、阐释、发掘和引申,有助于提高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再加上其他科系的投入,更加凸显跨学科有利于全面掌控当代文化流通企业的内涵。至于“空间取向”研究,受到以空间设计作为品牌识别的影响,建筑及室内设计科系成为研究主力。“研究主题”分成室内设计与空间意涵。除解析诚品空间形成的“Know-How”,亦论及空间设计多样的符号意义。虽然为数不多,且研究年代集中2004年之前,或因空间设计趋于统一,吸引力度递减,但研究成果应可为后续研究提供议题与视角的参照。

3.2 阐释史

阐释史以评论者为中心。评论者在与文本相会中,会以其自身的文化脉络,打开歧异的“期待视野”,进行理性的、科学的“空白填充”,进而创造“多义的”“多诠释的”的可能性[6] 。“期待视野”如同“研究视角”,“空白填充”好比“研究发现”,通过两者的论述,阐释诚品的“研究视角”,在思潮嬗递、学术跨界、产业革命、环境变迁的宏观背景下,从创业策略、商业模式、核心能力、多边平台、创新服务、顾客满意、体验营销、整合传播、生活型态、商店印象、品牌权益、空间设计、组织文化,扩及到文化消费、文创产业、观光凝视、城市美学等论点,共同作用于探索诚品发展的轨迹、成就和尚待努力的方向,体现诚品的学术辩证是在绵延不断的接受链上渐次扩展的。至于“研究发现”部分,本文依照上述研究主题,分成商业模式、经营管理、营销策略、品牌综效四个构面归纳研究成果整理如下。

3.2.1 商业模式

总体说来,研究指出诚品从“复合连锁时期”到“创意生活场域时期”,昭示了“商业模式”是决定企业价值的所在。诚品采取“动态市场定位”以及“文化创新”策略,以美学为基调,从“人文艺术”转向“创意生活”,借由场所、产品、服务、活动等界面,建构一个具有“高质美感”以及“深度体验”的文创平台,扩大事业利润,平衡商业与文化价值,也促使企业进行转型与升级。2012年事业版图延伸香港,其进入市场的策略与长期养成的核心能耐(边做边学、整合能力、持续创新、开放组织),有着高程度的资源杠杆关系,也带来“品牌文化”适应的挑战与试炼。是故,适时发展因地制宜的市场方针,成为品牌价值创造、传递与获利的首要课题。

3.2.2 经营管理

诚品的价值在于经营复合型商场的经验与能力。秉持“连锁而不复制”的展店理念,多年来诚品发展出不同的书店型态,掌握“通用设计”原则,经由舒适空间、质感商品、艺文活动、广告文宣、人员接待、便利设施的整体规划,将“文化”与“空间”变成一种可供贩卖的产品,吸引中产阶级进入追求风格生活的品牌认同。此外,诚品双管齐下,也把互联网当作一个传播渠道,在数字空间中,打造与消费者互动的平台,如官方网站、网络书店、诚品人(会员中心)、诚品讲堂、文化艺术基金会、诚品生活、诚品食尚、诚品画廊、行动App、诚品脸书(Facebook)等,各自跨越时空限制,延伸服务和品牌。

顶着亚洲最佳书店( 2004 ) 的招牌,诚品致胜关键之一,仰赖的是组织文化的形成。研究显示影响组织文化的因素是创办人想法、店长的领导风格、地点、客源、消费习惯与空间设计。而塑造组织文化的方式有透过内部刊物凝聚意共识、借由社会化方式包括教育训练、招募甄选、监督与奖惩制度,沟通与分享活动来传达企业理念。因此,组织文化是企业的核心基础,它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与机构的绩效,由内而形于外,传递品牌文化,建立品牌联想。

3.2.3 整合营销

诚品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在“阅读”一致的声音之下,选择适合的接触媒介(连锁分店、设计空间、企业刊物、艺文活动、网络社群、广告文案、会员制度 ),增进顾客关系。而长期艺文活动的推广,有助于品牌部落的形成,与顾客共创的体验之益,更是网络空间难以取代的。其次,诚品营运团队也运用部落格(Blog) 与脸书作为凝聚社群的渠道。另外,介于广告与现代诗之间的创意广告文案,取材自流行话题与生活经验,也成功地为品牌形象发声。而附属于诚品前后两本《阅读》与《好读》的企业刊物,透过学者专家的论述,形塑一种追求精致文化、关注流行趋势、重视生活质量、崇尚自然、关怀社会、重视友情的思维与态度,吸引着良好文化品位人士前往消费空间与人文带来的象征意涵。虽然业已停刊,但对品牌精神的叙事与传播,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3.2.4 品牌综效

品牌是创造企业无限价值之源。诚品的品牌综效体现在“品牌意识”及“品牌延伸”两个面向。研究调查发现诚品的店内气氛、服务质量与品牌形象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意愿,具有中介正向的效果,体验营销更是提高品牌意识的良策。消费者对诚品品牌意识的排行依序是品牌知名度、品牌体验、品牌知觉、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度。而维系品牌关系,品牌爱慕取代了顾客满意,成为影响依赖与行为忠诚的主要变数。26年来,诚品以阅读为核心,渐次延伸品牌内涵,涵盖书店、画廊、展演、餐旅、生活品牌、网络、物流、住宅、旅馆等业态,进一步实现品牌资产增值的目标。因此,品牌之于诚品,一如创办人吴清友所说:“品牌是有文化主张,与时俱进,并配合时空发展,不断注入新元素,日新又新”[7],显示品牌建设管理必须来自“高层的企业策略出发”、“能传递意义的个性”与“长久的一致性”等几项的认知。

3.3 影响史

影响史意指受到艺术原型和艺术母题的影响启发,形成文学系列的历代作品史。笔者认为每篇学位论文的都是“影响史”的呈现,成为提供后继者开启探勘演化的养分。首先,综观历来“市场取向”研究偏重利用外部信息来分析经营策略、营销手法与消费关系。有关内部营运营管理的课题,例如绩效评估、组织再造、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知识管理、物流系统等甚少触及,推测与信息不易取得有关,却也显示这些研究缺口仍具有不断填充的启发性。而“空间取向”研究,或碍于消费者已习惯空间形式带来的文化氛围,以致后续研究停滞,说明营造场所精神之举,考验着经营团队商业智能的前瞻性。其次,本文认为诚品是对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价值开发与传播的“中介者”,后续研究可以“文化中介”的视角来探讨“媒介”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力度与地位。而当诚品成为受众心目中的“第一品牌”之后,未来充满着跨产业或是整合产业的太多可能性,也可以站在品牌高度的视域下,建立整合性的论述架构,便于检视这一时代社会产物的累积进程与晋升的实践。

4 研究结论

在接受美学视角下,台湾学界研究诚品进程中,具有“业态与时俱进化”“学派理论动态化”“质量并进实证化”的研究特色,成为考察“旧理论发掘新用途”“促进产业知识成长”“跨学科试炼能力”的对象。其研究脉络如下:研究队伍从主要的“管理系所”跨至其他科系;研究取向分成“市场”与“空间”两类;市场研究取向锁定商业模式、经营管理、整合营销、品牌意识等主题,选择“多元视角”,运用调查法搜集信息,分析企业经营的逻辑与做法,或是提出验证假设命题,以量化数字获取消费者心智与品牌权益的连结,洞悉消费者对于品牌认同背后所隐藏的想法与意义;空间研究取向则以文化消费、存在空间、文化资本再造、文化工业等观点,论述商业空间设计的力量,如何反映在知识传播上、在生活美学上、以及在都市或全球的文化意涵上。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与学术的辩证,诚品立足人文与创新的价值理念,指导着商业模式与营销策略的运作,其良善成果具有“接近性的美学意涵”“贩卖品味的生活意涵”“终身学习的教育意涵”“品牌综效的经济意涵”等意涵。展望后续研究路径,随着品牌延伸香港与大陆,有志者可以在全球在地化视角下,就法令规章、产业环境、商业模式、营销策略、品牌适应、组织学习、通路建立、内部控制、资源整合、交易成本、消费行为、文化距离、人力资源等议题,进行中国两岸三地品牌文化跨域经营诸多命题的探讨。

注 释

[1]蒋慧仙.邹欣宁.诚品书店:一个集体创作,一件希望工程[OL].[2016-01-05]. https://site.douban.com/126097/widget/notes/8011617/note/213549909/

[2] [3]林秀美.从接受美学看王粲诗歌对《诗经》的接受[J].台东大学人文学报,2011(2):1-44

[4]张廷琛.接受理论[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2

[5]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13-14

[6]高云换.黄怡茵.黄薇蓉.作者已死-巴特与后现代主义[J/OL].[2016-01-05].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5/35-32.htm

[7]庄素玉.吴清友与诚品上海级的企图心[J].天下杂志,2006(1):189-204

(收稿日期:2016-08-20)

作者:崔静萍

企业经营美学研究论文 篇2:

论愿景规划与企业经营

摘要:

从愿景与愿景规划型领导的定义出发,阐述了企业愿景规划的意义和内容,再从什么是境界和对人生不同境界、企业经营境界的描述与探讨中,提出企业经营境界与愿景规划紧密相关的论断,最后,从提升精神境界与企业经营境界的目的出发,回答了如何做好愿景规划的问题。

关键词:

Vision;经营境界;心智模式;系统思考

F27

文献标识码:A

1愿景、愿景规划型领导

愿景规划型领导(Visionary leadership)通过设计一个现实的、可信的诱人的前景、目标,并向员工清晰地阐述并指出:这种目标建立在当前条件基础之上,只要努力就会实现,一旦人们有效地确定和实施这种愿景,则会产生巨大的动力,由此来实现对企业的领导与管理。他/她们的工作机制是:通过建立共同愿经来凝聚各方技能、才干和资源,从而推动人们奔向未来。

愿景规划不是画饼充饥,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可行的,否则就是幻想。为此,做好愿景规划需要以下努力:(1)了解行业竞争要点和成败关键;(2)描绘蓝图并用语言和行动向他人解释愿景;(3)知道如何筹措、整合内外部资源并说服其他主管配合以达到双赢或多赢;(4)做到审时度势、统领全局,这是对愿经规划型领导提出的基本要求。

2企业愿景规划的意义与内容

企业愿景规划回答了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企业正式发布的关于组织在中长期希望实现的目标的宣言,是战略制定的内在依据,目的是为战略思考提供一个平台。许多年来,组织中的人们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上下同欲”,即建立共同的愿望、理想、远景或目标,而且唯有在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的指引下,组织成员才会努力学习和追求卓越,因为这种追求不是基于外在压力,而是他们的内在愿望。企业愿景规划的内容:

明确企业存在的理由,即使命与远景。这应该是一个根本的指引,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向往,也不但但是价值层面的东西。比如,Micrsoft的使命陈述为:通过优秀的(伟大的)软件赋予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进行沟通和创造的能力。而波音公司发布的:直到2016年,通过共同工作成为全球性航空业领导者,这应该是是愿景。

建立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企业价值观是整个文化系统乃至整个企业经营运作、调节、控制与实施日常操作的文化内核。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决定企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对员工行为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激励员工发挥潜能,增强企业合力。一个成功的例证是德州仪器公司(TI),其价值观为:正直、创新、承诺。由此我联想到话剧《立秋》中提倡与标榜的“丰德票号”的价值观或经营理念:勤奋、谨慎、进取、诚信。我认为,这不仅仅是晋商克敌制胜的法宝,更是“大德通”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也理应成为中国企业共有的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基因的组成部分。

明确主要目标与目的。这是一个谋划、计划的过程。功能在于:能够产生凝聚力、向心力,具有牵引、激励作用,是通过作用于员工的内心精神世界来改变其行为,从而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有机统一,实现双赢。在此过程中应坚持一些原则,符合一定要求:从实际出发的同时应适当超前;动态化;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相适应——形成体系,相互支撑;要简明和可衡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尽可能量化;明确要害,抓住关键;既有挑战性又有现实性,即“跳一跳够得着”;有明确的时间要求,注重实效。

另外在目标确立的过程中,公司还要提供评估绩效的方法,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把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使目标体系内各组成部分相协调,相互支撑。

3境界、人生境界与企业经营境界

人们生活实践中,形成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从中也透出个体不同的品质特征,人们总有所指向,在追求人生价值,认识自我、社会,并努力建立自我。人生的境界有很多种:坚定执着、耐得住寂寞是境界;物我两忘、刚健有力是境界;登峰造极、炉火纯青、游刃有余是境界;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是境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都是人生的不同境界。记得一位名人说做人的境界有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是对从历史与人性的角度,精炼的总结。

那么企业经营的境界又是指什么呢?企业因规模、实力、所处发展阶段和行业不同,经营的成果与达到的境界可谓是千差万别。我们可以用很多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比如用一些财务指标,流动比率、杠杆比率、盈利能力等来衡量,用非财务指标,如企业美誉度、员工/客户满意度、研发/行销网络以及渠道维护能力等来衡量。衡量经营境界的指标,我认为,就是看是否能够做到内外平衡、内外兼顾、现实与目标兼顾,看是否能够做到,知变通的同时担社会责任等。

4企业经营境界与愿景规划密切相关

我们经常看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没有把握住机遇、认清事物发展的方向与趋势而不能发展壮大;或者因为盲目自信而忽视风险的存在与变化导致危机四伏;或者因为做了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结果举步维艰;或者因为偏听偏信、不理智与信息不完全而决策失误;或者因为目光短浅、管理不善而使企业败北;或者因为没有可以信赖的人才或执行不力而望洋兴叹等等。其实,造成这种种不利局面的非常重要的一主观原因就是是经营者/管理层谋划力不够。

反观那些取得成功的企业多在战略谋划——愿景规划方面做得较好。(当然还有其它影响因子如执行力,愿景规划对于经营成功也绝非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比如,华为公司、联想集团等,不但有鲜明的总体愿景规划,同时有具体的分战略支撑。

企业愿景规划与经营境界,一个是“思”,一个是“行的结果或达到的程度”。正如革命/建设理论与革命/建设成果的关系一样,假如实践没有正确理论作指导,那么将是盲目的实践,结果是可想而知。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竞争加烈的国际国内环境,如何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与空间?这是与企业的内外部增长战略分不开的,是与企业愿景规划息息相关的。

5愿景规划促进企业经营境界的提升

企业经营境界与愿景规划密切相关,欲提升经营的境界最根本的办法是练好内功,即尽可能识别、抓住机遇并放大企业优势,同时回应挑战、规避风险。为此作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十项修炼来做好远景规划工作,从而实现提升境界的目的。

(1)在愿景规划时,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符合战略意图。为此,我们要有所顺应,有所坚持,做到现实与目标并重。用行动来支撑战略。

(2)要有国际视野及大局观,才能认准趋势,做到审时度势。为此要有好的眼光,并善于创造思维,必要时可以不拘一格、特立独行,但也要中道、专业、规范化。

(3)不断磨练,形成核心价值体系,并坚定自己的经营哲学。为此,要善于总结、形成思想,把自己或他人的经验提升到理念层面,在与人交流中学习,从课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通过反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才能够提升我们的意念、精神境界和规划水平。

(4)专注不分散。坚定执著,不轻易随机试错、改变既定方向,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明智与勇气。为了战略、生存和发展我们可以逐水草而居,但不可以为走敖特尔而走敖特尔,行动必须为战略意图服务。

(5)始终牢记提升核心竞争力,不忘获取战略资源。坚持一种思维:找支点,争空间,用关系/文化/能力整合(Integrate)价值与资源。

(6)学会自我超越。美学的价值在于发现人生的意义,即关注的是境界,而境界的核心在于超越。如何才能实现自我超越?通过突破“成长天花板”来实现,通过寻找到自己木桶理论中所讲的最短一条木条并改变它来实现,通过对个人的内职业生涯KSA的开发来实现。自我超越是一个不断学习、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的过程。个人超越的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7)改变(完善)心智模式。不断地思考、澄清、提高我们对世界的内在感知,认识各种感知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和决定的。改善心智模式的技巧:第一,辨认跳跃式的推论,即认真分析自己是如何从清浅的直接观察跳到概括性的结论的。这需要对自己已经得到的某种结论所依据的原始资料进行客观分析,对所得到的结论的准确性和导向性进行分析。第二,练习左手栏,是指对自己所经历的事件以及处理方式,坦诚地写出内心的隐含、假设,以此来检查心智模式在处理事件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加以改进。

(8)善于系统思考。利用一种思考模式和语言来描述和理解约束着系统行为的力量和关系。这项修炼帮助我们看清怎样让系统更加有效率,怎样使行为与自然的、经济世界的更大过程相协调。惟有对整体而不是对任何单独部分深入地思考,才能了解系统的全貌。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培养谋划能力、沟通能力、自学能力与高贵的气质。

(9)要Open(开放,指性格、个性方面)与Open Mind(胸怀的开放、博大),追求卓越,精诚与开阔。在与环境的互动(Interact)中把握、提升境界;与人结成Stakeholder(利益相关者),密切与他人的关系,因为根据卢因的观点人的行为B是个体特征变量P与环境变量E二者的函数,即B=f(P×E),所以要强调与他人/与环境的互动;强调与强者为伍,因为这可以让我们更方便、经济地获取力量与资源。

(10)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核心人物与全员的参与。作为企业核心人物的人格结构、情感方式与价值体系关系到企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核心人物的一举一动也是由其人格结构所构筑的品格支配,而品格的形成无不与环境(人文环境与自燃环境)与教育相关,所谓文化就是指文化环境,情感方式与价值体系一样是与精神层面的东西或心理素质或称品格有关,是相互影响的。

参考文献

[1]彭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国权.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赵曙明.人力资源与核心竞争力关系论[J].现代经济探讨,2002,(12).

[4]方润生.资源和能力的整合:一种新的企业竞争优势形成观[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6).

[5]张海东.基于战略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作者:任广见

企业经营美学研究论文 篇3:

“内部人控制”悖论

摘要:“内部人控制”并非“内部人控制问题”,不能将其混为一谈。“内部人控制”在美日的产业发展史、公司治理中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内部人控制下的组织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外部人控制最终要通过“内部人”而起作用,依靠合理、有能力的内部人予以有效地控制是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的现实选择。虽然该观点与主流观点相左,但它将使人们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来理解公司治理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内部人控制;组织创新;公司治理

一、关于“内部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

马歇尔(1890)把内部人控制局限于向交易者收取佣金,滥用权力,提拔和使用亲朋好友以及敷衍塞责等三个方面[1]。青木昌彦(1994)提出了转轨经济中的“内部人控制”(Insiderscontrol)是指国有企业的经理或工人,在企业公司化过程中获得相当大一部分控制权的现象[2]。费方域(1996)认为,尽管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内部人控制”的企业并非全都效益不佳,但由于“内部人控制”是对所有者权益的侵犯,它所诱发的各种经济扭曲行为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妨害甚大[3]。陈湘永、张剑文(2000)、李维安(2001)、禹来(2002)、杨华(2003),分别从法律的角度、、政府的角度、经营者的角度、控制权的角度,对内部人控制都提出了一些观点[4-7]。

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内部人控制的研究文献很多。但都没有明确区分“内部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并将“内部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混为一谈。当前,一提到内部人控制,人们普遍认为:企业利润被侵蚀、加大了企业投资风险、出资者资产流失、信息披露不规范等[8],似乎是罪责累累。而内部人控制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利的一面,却在一片批评声中显得极其微弱。吴淑琨和席酉民(2000)指出:内部人是指直接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以及具体的生产经营决策的各个行为主体,那种把“股东”视为“外部人”的划分方法不恰当。他们认为青木昌彦等人对内部人的定义过窄,因而内部人控制的广泛意义不够。他们定义的内部人控制,是指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内部人的地位和作用占据主导的一种现象;“内部人控制”只是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9]。事实上,“内部人控制”及“内部人控制问题”不只是我国特有的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而且“内部人控制”在其产业发展的历程中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以,笔者想指出:第一,赞成将“内部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区别开来,即“内部人控制”不一定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观点;第二,由于公司治理模式有组织控制与市场控制两种主要形式,而组织控制主要是内部人控制,市场控制主要是外部人控制,因此,笔者将内部人控制对应于组织控制(见图1①),外部人控制对应于市场控制(见图1②),并不做严格区分,其关系如图1。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在创新治理的视角下重新审视“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以期对我国的产业发展与公司治理形成更广泛的思路。

图1公司治理模式的对应关系图

二、美日的产业发展史、公司治理与内部人控制

(一)美国

根据伯利和米恩斯(Berle,Adolf&Means,1932)关于两权分离的经典研究[10],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壮大,美国老一代企业家开始将其股权变现,把企业控制权让渡给股票投资人。由于纽约股票交易所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投资者权益的举措以及股票市场的良好流动性,投资者对持有股票的信心大幅增强;这些投资者既没有时间和专业知识,也没有兴趣管理他们拥有少数股票的企业,因此,职业经理人阶层应运而生。这种“管理资本主义”的兴起使绝大多数美国大企业被置于那些没有股票或只拥有少量股票的经理人的控制之下。这种企业控制权的转变对企业竞争力的实际后果是促进了整个企业的组织学习,造就了当时美国企业独步天下的制造、营销和研发能力。由此可见,所谓“内部人”控制非但不应受到指责,而且这些“内部人”与其管理的企业建立了血肉相连的关系,并通过组织的集体学习促进了组织能力的形成,打造了美国企业横绝一时的竞争能力。在美国工业走上世界领导地位的过程中(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恰恰是以管理者(早期是企业者后来是职业经理)的内部控制为主,而外部股东并没有什么控制权。正是这种较强的组织控制才使美国的企业进行了技术、组织和管理创新,导致美国工业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这与钱德勒关于管理革命导致美国大企业成长的逻辑是一致的。20世纪的大部分年代,美国的公众投资人对有关公司收益分配的决策权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从表面上看是董事会的董事们在代表股东的利益行使这种权力,但从历史来看,董事的任命是由公司的高管层而不是股东决定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美国才真正进入“市场控制”阶段。

(二)日本

日本一直是以组织控制、组织创新作为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目前支撑日本公司组织控制的主要制度是终身雇佣制和交叉持股制。日本的组织控制采取高度的经理层级制,其最终战略决策权是由企业高层的执行委员会把持着,而这种委员会几乎是由现任的“内部人”组成的,其中大部分成员的全部职业生涯是在该企业中度过的。在战后所兴起的交叉持股制度起到了保护这种组织控制的作用,正是这种交叉持股制度保障了日本公司治理的组织控制而非市场控制,使公司的外部人不能对公司剩余收益提出要求,为公司的盈余保留并将其用于生产资源的再投资提供了财务基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公司的资金需要远远超出了其内部产生的资金,因此,它们转而向银行“间接融资”。1980年日本制造企业的债务资本比是4:1,相当于美国企业当时的4倍。在战后的“高速增长”时代,日本政府在产业融资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交叉持股、主办银行和政府的支持确保了日本公司拥有足够的财务投入,但不一定能够保证企业的成长。企业如何对其投资的生产性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决定它是否能够在市场上保持其竞争力。因此,日本公司注重员工的技能与组织整合及创新能力的培育。它们将管理层,包括科研工程人员的技术开发与一线工人的高技能结为一体,对于生产加工制造的每一个环节如设备的调试、工装的重新设计、机器的维修保养、工序的改进、质量的全程控制与监督等方面,都依靠一线工人的高技能和主动精神实现了持续的改进。创造了全面质量管理、JIT技术、看板管理等一系列新的生产方法,从而打造了日本独霸全球的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人在一系列的重要的工业领域抢走了美国人的市场。

三、“内部人控制”——基于创新治理的视角

当今盛行的公司治理理论无论是股东理论还是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关心都是剩余索取权,以及剩余的分配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却忽略了剩余是如何通过资源开发和利用而被创造出来的问题,忽视了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是创新企业通过组织过程配置资源的结果。由此引出公司治理的一个新的理论原则:如果一种公司治理体制能够支持创新企业,它必须提供三个制度条件,即财务承诺、组织整合和内部人的战略控制[11]。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内部人”在创新过程及满足这三个制度条件中的作用将显得尤其重要。

(一)内部人控制下的创新过程

法约尔指出,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作为执行者进入企业经济舞台的经理人员在经营的过程中,其权力的触角从日常生产活动的具体计划、指挥逐渐延伸到战略决策的制定,最后扩展到整个企业经营的协调和组织,从而成为企业经营权力的实际控制者[12]。该经理人员的任务是组织和协调由众多要素参与的企业经营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是面向内部、而且是伸向外部和未来的。任何伸向外部和未来的活动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而且企业的创新更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这就必然需要赋予经理人员相当程度的随机处置权,使他们能灵活机动地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改变和调整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保证企业经营和市场环境的协调。只有熟悉企业业务并有能力的“内部人”才能实现管理与创新的整个过程,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

(二)内部人控制下的财务承诺

成功的投资产生的收益在多大程度上被战略性的投入到将来的创新活动中,对支持企业创新的持续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投资,现有的生产资源、技能、知识和物质资源的损耗才能被新的技能、新知识和新物质资源所弥补,组织学习的竞争优势才能得到保持。所以,企业必须将其内部产生的收入大部分用于企业能力的投资——更大规模的生产、更先进的技术、更广泛的销售通路、更有技能的职工培训等。而且考虑到这种投资的不确定性,创新企业的财务承诺必须是长期的、可持续的和坚定不移的,只有“内部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三)内部人控制下的组织整合

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都将有利于内部人员获得更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即内部人员的收入与企业的利润挂钩,这就是一种产生于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生产率的提高和创新是企业提高经营业绩的必要条件,然而,创新并不是少数高层主管的事情,应是全体员工,包括高中低层经理,乃至一线职工的共同事业,他们将技能和精力投入于企业,并通过组织学习与组织整合来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目标,只有“内部人”才是组织整合的具体实施者。(四)内部人控制下的战略控制

公司内部人员对公司的人员素质、财务运行和生产能力等内部条件的具体情况有充分的掌握,同时对原料、产品市场等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也有足够的了解,这样,由内部人员做出战略决策,可获得充分的信息支持,减少信息处理成本,提高决策效率。如果不想使资源配置的成果听天由命,就应将资源和收入配置的控制权交给那些既有能力又有意愿投身于集体性、累积性和不确定性的学习过程的人士,这种内部人往往就是职业管理者。因此,内部人而非外部人的控制是开展创新的必要条件,只有“内部人”才能保证资源控制者有能力和动力进行创新投资。

四、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美国和日本采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都获得了成功,为什么?从美国的产业发展来看,拥有战略控制权的高层经理融入其所在企业的组织学习过程,经理控制(内部人控制)所导致的财务承诺为企业追求创新型投资战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美国产业的崛起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可以说美国产业的崛起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前的内部人控制。从日本的产业发展来看,内部控制所采用的终身雇佣制有利于组织的持续学习,实现了创新过程的累积性、集体性;交叉持股制有利于限制现金分红的发放,从而保证了创新企业的财务承诺。日本能够在一些产业如汽车、电子行业超过美国,可以说是得益于组织创新与组织整合。美日的产业发展史告诉我们:股东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关心的“剩余价值”来源于何处?——组织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泉。

我国在公司治理方面一直侧重于向英美学,却很少去研究他们成功的历史及条件,过分注重外部治理与市场控制,而忽视了内部组织控制的作用。正像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易宪容所说的“中国的公司治理不论是市场指导者还是市场实践者,在公司治理的选择上都有些‘样板戏’的味道,‘企图抄捷径,拿现成来套’,事实证明在中国确实有‘水土不服’问题。”金碚(2001)指出:中国在诸多方面同美国、日本相比都有相当大的差别,绝不能简单的模仿[13]。从美日的产业发展史来看,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秦晓(2003)曾说过无论是组织控制还是市场控制,两者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也没有优劣之分,模式的形成或选择主要取决于相应的组织资源与市场资源的可利用度和成本,也受到文化、历史、制度变迁、理念、理论方面的影响[14]。

目前,中国的企业还没有发展壮大起来。在中国的一大批行业中,有的产品产量已经达到世界规模,如钢铁,水泥、家电、手机和通信网络等一批产品和服务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但技术含量却不高。中国的钢材进口量位居全球第一,而且主要是高端产品;中国的汽车产量已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华合资企业的贡献。中国的手机和家电产量在显示器、芯片等关键元器件和专利技术等方面仍主要依赖国外。所以,我国不仅要向美日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各种有效的管理制度(如职业经理制度),同时还必须建立适应国情的创新机制,并使组织不断适应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要求。而有效的内部人控制,则有利于创新企业的组织整合、战略控制和财务承诺,从而为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的价值。中国的股票市场,还处于不发达、不规范的历史阶段,相比较而言组织资源更为丰富,可利用的潜质更高,所以,笔者认为以内部人控制为主的公司治理模式更符合中国的实际。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组织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在创新治理的视角下,“内部人控制”对组织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必须指出:“内部人控制”的确容易引发“内部人控制问题”,而引发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对上市公司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性,必须予以有效控制。这要从企业的内外两方面同时着手,内部要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内部人的监控;外部要构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内部人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但是无论如何,“外部人控制”最终要通过“内部人”而起作用,所以,依靠合理的、有能力的内部人予以有效控制是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的现实选择。

这与现行的主流观点相左,所以,笔者冠以“悖论”之称。但它将使人们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来理解公司治理的深层含义。

作者:秦丽娜 李 凯

上一篇:成品商品材料管理论文下一篇:农村地区人力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