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学方法论论文

2022-04-16

【摘要】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行为财务学被誉为财务学领域里的“显学”。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深入研究才刚刚起步,迄今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秉持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观点,对目前行为财务学的学科定位、理论基础、应用范围等问题进行了若干思考,以避免行为财务学的研究陷入昙花一现的热情和工具论窠臼。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财务学方法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财务学方法论论文 篇1:

关于财务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论的科学基础分析思考

摘要:本文从哲学基础、经济学基础、方法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财务会计理论方法论的科学基础。认为其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论,经济学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方法论基础是现代信息管理科学,技术基础是哲学。

关键词:财务会计理论;方法论;科学基础

1.哲学基础: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主张一切事物都是联系的、发展的和对立统一的,强调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因此,研究财务会计理论的最一般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就是辩证唯物论。

1.1 必须坚持矛盾论

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事物内部都充满着矛盾运动。同样,财务会计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也充满着矛盾。例如,财务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就充满着矛盾:资产与权益,收入与费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等等,都无不体现着资金运动中矛盾的不同形式,接着,从这一对一对的矛盾入手,来构建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

1.2 必须坚持唯物原则

按物质第一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是财务会计理论方法论研究最根本的要求。因此,在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理财过程时,就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允、真实的反映,并且加以“过程过程和观念总结”。坚持唯物的观点,还应当尊重科学的普遍性,只要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就必须学习、吸收和运用。

1.3 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事物的发展变化。同样,财务会计理论方法论的研究也应坚持这一观点。具体表现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财务会计理论方法也相应产生并发展变化,伴随人们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深化,这一方法论体系也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因此,财务会计理论方法体系是财务会计时间的科学总结。

2.经济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科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要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公有制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和非公有制经济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单位财会纪律松驰,造成领导携款外逃;有的通过弄虚作假,开报假贪污私分公款等等。为了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规范财务会计管理。以财务报告为载体的财务会计信息能够提高市场各主体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例如,供货商在向购买者提供服务或商品时,首先要确定购买者的商业信用,从而确定销售决策和可能的赊销风险;金融部门在向企业办理贷款时,首先要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水平,从而做出信贷决策,类似的行为还有很多。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规范的财务会计管理互相推动,不断完善。

同时,财务会计理论作为管理科学的组成部分,也不能离开管理理论的“基本法则”,如跨国经济管理的出现,就要求跨国企业财务会计理论做指导,来规范其财务会计工作。

3.一般方法论基础:现代信息管理科学

信息管理是人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过程。而财务会计理论就是从价值的角度,研究综合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信息。因此,现代信息管理科学必将成为财务会计理论方法论的一般方法论基础。但是,相比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现代信息管理科学是一个较低层次的科学方法论。将现代信息管理科学运用于财务会计理论要注意以下五大观点:

3.1 整体性观点

财务会计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整体。从本质上讲,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所以,提高财务会计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强系统的整体效益就势在必行,这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必须从财务会计整体出发,全面思考,进行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二是必须注意财务会计整体的集合性;三是必须保持各要素之间的有效结合,完善系统的集体功能,再进一步促进各要素功能的提高和协调。

3.2 相关性观点

财务会计系统得以运行并且具有整体功能,主要归功于构成财务会计体统的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所处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这就是所谓的财务会计系统的相关性。因此,为了提高财务会计系统运转效率,就必须加强其相关作用。

3.3 结构性观点

为了使财务会计系统的相关性发挥效力,前提是财务会计内部各要素之间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和秩序相互作用与联系,也就是要确保各要素之间的具体联系和作用形式是正确、恰当的。只有当财务会计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具有稳定的联系,有序的结构,才能保持系统内部的相关性,进而是整体性;反之,则相反。

3.4 目的性观点

系统的目的性是现代信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映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所做的行为,就是财务会计理论系统的目的,但是反过来,财务会计理论系统还要受行为结果的信息控制。也就是说,财务会计在反映行为时,又与环境发生作用,接着根据这一行为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不断反馈,不断调整,最终逐渐达成目的。

3.5 适应性观点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而系统的功能又受系统所处的环境影响。财务会计理论系统是一个开放型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外部环境会影响财务会计理论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以,我们必须本着环境适应性的要求,研究财务会计理论方法,也就是说不仅要考虑财务会计理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调节,更重要的是考虑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保证系统整体向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

4.技术基础:数学

在经济科学中,数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日益显著。马克思指出的:“任何一门不能成功应用数学的学科不可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因此,在研究财务会计理论方法论的过程中,数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是财务会计理论方法论的技术基础,只有成功地应用数学,才能使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更加完善,才能使财务会计技术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作者:黄立志

财务学方法论论文 篇2:

试论行为财务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摘 要】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行为财务学被誉为财务学领域里的“显学”。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深入研究才刚刚起步,迄今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秉持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观点,对目前行为财务学的学科定位、理论基础、应用范围等问题进行了若干思考,以避免行为财务学的研究陷入昙花一现的热情和工具论窠臼。

【关键词】 行为财务学; 学科定位; 理论体系; 奥地利经济学派

一、行为财务学的学科定位

行为财务学作为新兴的财务学理论分支,自诞生以来就与占据财务学统治地位已有三十年之久的有效市场假说,财务学基础的套利理论,投资人理性以及自1980年以来的大量异常现象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之久的争论,双方此消彼长,共同加深了人们对资本市场和企业财务的理解,促进了财务学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行为财务学的发展已初步完成了从批评到建设的关键一步,它不再是纯粹的批判式理论。但不容否认的是,行为财务学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原理,而心理学或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基础和出发点与经济学理论不同。心理学研究的是在不同情景下人们的认知模式;而经济学则研究在稳定的环境下人们的经济判断和决策。亦即在各种情景下某些特殊的心理学现象不能成为经济学普遍规律的研究基础。理论上的缺陷再加上实验环境与现实生活的较大差异,使得行为财务学在体系上缺乏一致性的同时,也为其学科的准确定位增添了难度,亦即行为财务学到底是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还是仅仅是喜欢标新立异的异类顽童而成为财务学研究中的匆匆过客?目前行为财务学的研究已深入到财务领域的各个方面,但仍属于零打碎敲和零散叫卖的阶段,尚未寻找到一块安身立命之地。最新文献表明,未来行为财务学的发展正朝着两个方向努力。一是逐步将现有理论模型整合为较为统一的理论体系并进一步获得实践的检验。Shefrin和Stateman(1994)进行了这方面的努力,但到现在为止,大部分研究集中于鉴别可能对资本市场行为有系统影响的行为决策属性。另一种研究前景是将传统财务理论与行为财务理论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整合。在理论上,Brave和Lfenton(2002)认为两种理论本质上是一致的;Barberis和Thaler指出,一种新的,可以包容两者的理论或许将替代“理性范式”与“行为范式”;在实践中,Daniel、Hirsheifer和Subrahmanyam(2001)基于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建立起的一个融合新古典理性预期和行为财务非理性预期的模型,可说是朝着这个方向的一种努力。而Shefrin和Statman提出的行为投资组合理论(BPT)(1999)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1994)是将两者理论结合起来的完美典型,它们的提出引起了财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极大热情。

但笔者认为前一种方向仍然停留在对资本市场行为研究的个别层面和技术层面;而后一种研究则有可能在貌似兼容合并的过程中,将行为财务学淹没在传统财务学的海洋中并逐渐丧失其独立性。因此,行为财务学如果真想找到一块安身立命之地,这块地就不能也不应该是传统财务学抢食下的残骨碎肉,而应该是在财务学范畴划出一块专属的研究领域,并以此为平台形成一套独立于传统财务学之外又能涵盖整个经济学领域的学科体系。笔者的观点是:如果把经济学看成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学科;也把传统财务学看成是第二个学科;行为财务学也就必须和他们一样,以平行独立的第三学科的姿态出现。①当传统财务学试图吞占整个经济学研究领域时,行为财务学也要有坚持吞占整个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雄心,如此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二、行为财务学的理论基础

传统财务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理性人”的分析范围内。随着资本市场大量异常现象的出现,传统财务学难以解释并陷于尴尬的境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财务学对人的完全理性提出质疑,并将其理论基础建立在人的“有限理性”的假设上,但“有限理性”并非行为财务学首创。自从西蒙提出“有限理性”概念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对什么叫“有限理性”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看法(杨小凯,2000年)。西蒙将“不完全信息,处理信息的费用和一些传统的决策性目标函数”引入经济分析,但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以完全理性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派模型将这三要素全部在完全理性最优决策和全部均衡框架内吸收。因此可以说西蒙提到的“有限理性”三要素并没有抓住“有限理性”的要害。其实早在1921年,奥派学者Knight就提出“有限理性”的根基是所谓“根本的不确定性”,它不同于不完全信息。再从奥派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即使不考虑这种“不确定性”的内生变量,在这个千变万化的市场中,个人决策之间及其与价格的互动也会产生社会性的“根本不确定性”。换言之,在市场用价格制度做社会实验,逐步获得社会理性的过程中,个人面对的却是根本的不确定性,亦即他不可能了解其他人的私人信息。奥派学者哈耶克解释了这种“根本的不确定性”源于一种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仅仅由个人所拥有的“极其重要但未经系统组织的知识,即在特定时空之情势的那种知识”。这种被哈耶克称为“默会的知识”,决定了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头脑能够随时全部掌握它们,即使是先进的统计系统和再高级的计算机,也不能将这种知识集中起来。然而,正是这种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和易变性的“默会知识”,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哈耶克在批驳“建构论唯理主义”的同时,从政治哲学的高度提出了“进化论理性主义”的思想。人的理性能力有其限度,面对纷繁的世界(或市场),任何人都不可能通晓一切达到全知,因而人类不可避免地始终处于某种相对的无知状态。然而正是这种“无知”为个人的自由与选择留下了空间。

就目前行为财务学关于“有限理性”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西蒙的认识阶段,将其作为理论基础缺乏深度。也有不少文献将20世纪初心理学上行为主义的兴起作为行为财务学最早的理论根源,还有的学者将凯恩斯的“空中楼阁理论”视为其理论基础。笔者认为,行为财务学毕竟属于经济学的分支,它只是将心理学作为研究的工具,其最终目的是要对经济和财务行为给出解释,因而将心理学视为行为财务学的理论根源似乎欠妥,而“空中楼阁”是凯恩斯庞大理论体系中的一片枝叶,不足以撑起行为财务学理论的大厦。传统财务学批判行为财务学模型没有严格的理论假设,看起来可以解释任何事情,但实际上理论基点过于零碎而不系统,因此不能称之为规范的财务理论。要想顶住这种批判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体系,行为财务学必须找到一个独立的经济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从上述站在奥派的立场上剖析“有限理性”的本质,我们发现奥派并非从市场上种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来解释“有限理性”,而是从个人决策面临的“根本不确定性”入手,进而再从“知识论”的角度提升到“进化论理性主义”的社会哲学层面来解释“有限理性”的本质内涵。②奥派自1871年诞生以来就逐渐把经济学从狭隘的死胡同中解脱出来,置放在“把人当人”的社会哲学层面,一切从“人性”、人的心理、人的行为研究开始着手,强调个人、观念、自由、市场、永续发展等概念范畴,将经济学的研究转向政治哲学、人类交往、社会合作等一般程序,在其13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出一套既独立于新古典经济学又能涵盖整个社会经济学领域的理论体系。因此,笔者认为,行为财务学应该以奥地利经济学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目前应加大两者关联性的研究。

三、行为财务学的应用范围

行为财务学的应用研究主要局限于两大领域:金融市场和公司财务。在金融市场上,主要考量主体的投资行为以及异常现象的解释上,又被称为“行为金融”;而在公司财务方面,主要研究投资者非理性以及管理者非理性下的公司财务行为。目前就前一方面的研究而言,行为金融中的心理论述事实上是许多心理效应的调和物,对于不同的市场“异象”缺乏一种具有普遍解释能力的理论或模型,这使得它的反对者迄今为止仍将行为金融的相关论文称为“异象文献”,甚至认为,由于行为金融缺乏独立的论据,被现代金融吸收同化只是时间问题;而就后一方面来说,行为财务在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与结合传统财务方法的道路上,也还没有太多的标志性案例,其提出的“非理性”框架设计尚未得到进一步的实证数据的支持,由于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不可同日而言,使得行为财务的解释能力缺乏普遍性和说服力。总之,目前行为财务学的应用研究还只局限于一池一地的狭小范围,还没有从更为宽阔的层面来展现其魅力和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行为财务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把“人”重新放入研究的视野,把实验的方法带入了财务学,开拓了财务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启发了人们对既有经典理论的质疑和继续研究。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财务学就是一门单翼的应用技术型学科,我们称之为“技术财务学”。20世纪80年代,由于行为财务学的出现,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效率市场假说和理性经济人假说,使得人们对财务学的学科属性、目标内容及学科体系都有了全新的视觉和思考,而这一切恰恰是目前行为财务学应用研究中所忽视的地方。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需要行为财务学对现实“财务学”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作出解释和回答,以此突破理性假设的局限,拓宽财务学的应用领域,丰富财务学的理论内涵。

由于行为财务学的产生和崛起,笔者认为,(1)财务学再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也不是纯粹理论性学科,而是一门以资金流、行为流、文化流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管理应用型人文学科。现代财务现象本质上已经成为一种人文现象,财务学所要做的也不单纯是研究产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成本与利润之间抽象的关系,而是发现人的财务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行为财务学倡导并注重对人的财务行为的研究,“人”成为现代财务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财务学由一元的技术属性转变为同时具有技术性和人文性的二元双重属性。(2)就财务学的目标内容而言,在保持传统财务学基本结构的前提下,未来财务学的发展应该跳出技术层面的束缚,以行为财务学“人的行为”作为出发点,努力向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拓展。资金运动的本质是受到人的观念和行为操纵的,人的观念和行为又受到外在制度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制度背后是文化,制度的演进需要社会主体以某种更高层次的文化因素来完成,而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因此,财务学不仅是一门专门研究财富增长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学问。“人”同“资金”一样也成为财务学的主体。这样,与财务学的二元学科属性相对应,财务学除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还应以“人”的责任最大化为目标;除了传统的“投资、融资、分配”三大内容外,还应该注入“行为财务、制度财务、文化财务”的内容。(3)萌芽于19世纪末,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的财务学,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对于其学科体系却很少进行明确而系统的研究。但透过一些西方财务学术论著和教科书,就会发现所介绍的都是公司理财中的技术方法,几乎没有财务人行为、思想、观念以及财务文化的阐述和说明。这表明,在西方学者的观念中,财务学就是一门单翼的应用技术性学科。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公司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何种企业组织,无一例外地都从不同侧面强化了“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财务学还没有对这种事实上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相关理论和实务变革作出反应和解释。因此笔者认为,行为财务学的最大运用是为构筑现代财务学科体系提供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类价值的理论框架。财务学由单翼的“技术财务学”而演变为“技术”和“文化”并存的“双翼财务学”。

四、简要结论

不容置疑,行为财务学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尚有相当的距离,因此行为财务学还需要后辈不断的完善。笔者集几年来对行为财务学研究的心得,依据奥派的观点和方法,概括性地对行为财务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三点肤浅看法。一是将行为财务学置于社会哲学和人类行为通论的视角中来认识其产生的意义,从政治哲学、知识论和经济学的角度深刻阐明人类的“有限理性”,以夯实行为财务学的理论基础,逐步确立其独立的学科地位。二是以行为财务作为起点,努力向制度财务和文化财务延伸,在不断与传统财务争论与交融的进程中,丰富财务学研究的内涵,重新确认财务学也应是“人”的行为学之一,以此重构其核心观念并拓展行为财务学的应用范围。三是坚持“个人主义”方法论,一切行为包括经济行为和财务行为应该也必然回溯到“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再行分解的个人及其主观价值判断,是一切处理“人的行为”这门学问(包括经济学和财务学)的起点,同时也是它们的终点。

【参考文献】

[1] 刘火松.行为金融学挑战传统金融学[J].上海证券报,2002,(10).

[2] 米塞斯.人的行为[M].台湾:远流出版社,1991.

[3] 海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台湾:远流出版社,1991.

[4] 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李心丹.行为金融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4.

[6] 薛求知,等.行为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7] 王化成.关于开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J].会计研究,2006,(8).

[8] 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会计研究,2006,(7).

作者:夏 明 杨春甫

财务学方法论论文 篇3:

行为财务学的前世今生

编者按:近日,本刊总编笑雪对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夏明教授进行了采访,围绕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夏明教授大作《行为财务学》一书展开,涉及面广,由财务学延伸到经济学,由经济学扩展到经济观念;既有对目前财务学教学的深刻反思,更有对未来财务学发展路径的探索。本次采访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授几十年来执着的信念,怀抱的理想,还有殷殷的期盼。希望读者在阅读此文的同时,能够更多思考财务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笑雪:夏明教授,您好!祝贺您的大作《行为财务学》由北大出版社出版。

夏明:谢谢笑总!惭愧,一辈子就写了一本书。这本书还不能算作专著,只能作为教材。

笑雪:即使是教材,您也是开了先河。现在市面上行为金融学的书很多,行为财务学几乎看不到。不知行为财务和行为金融有何区别?

夏明:笑总不愧是专家,一下就问到点子上了。复旦大学的韦森教授也曾问过这个问题。“finance”一词既可译为“财务”,也可译为“金融”,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没有本质区别。但若仔细探究,就是一个学术问题。几年前,中国海洋大学的罗福凯教授①就曾对财务学与金融学的学科边界问题做过探讨,我在本书第八章中就引用了他的很多观点。我想强调的是:作为学者不能为迎合时髦流行的东西而丧失对学术真义的理解和追求。

笑雪:您说得很好。那么您这本书同市场上其他行为金融学方面的书相比,有什么特点吗?

夏明:这又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若展开,话就多了,我简要谈几点。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奥地利经济学作为行为财务学的理论基础。在经济学族谱中,唯有奥派经济学把“人的行为”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引入奥派经济学“行为学(行动学)”原理后,本书的“行为”定义就与现在流行的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行为”有了本质区别。本书的“行为”是指一个个“个人”的行为而非“群体”的行为,是指个人“有目的”的行为而非群体的冲动行为或实验行为,是指有意识的理性行为而非盲目的非理性行为,是指经常犯错又不断知错并纠错、不断探索创新的企业家行为而非本能或受诱惑的心理行为或动物行为,是指市场中鲜活的个人真实行为而非经济学家们观测实验出来的数据计算行为。

笑雪:这本书有点深奥啊!请问您为什么对奥派经济学情有独钟呢?

夏明:说来话长。我的祖父夏道平是台湾专研奥派的经济学家,米塞斯《人的行为》中文首译者。2005年我加入了奥派经济学学会成为创始会员,在那里我结识了众多奥派经济学同道学人,每年一次年会同他们一起学习研讨奥派理论。2002年卡尼曼因行為经济学而获诺奖,我当时就想此“行为”与彼“行为”有何不同?这个问题一直缠绕至今。汪丁丁教授曾预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将意味着“上帝人”降为“动物人”,经济学将发生一场“行为学”转向。我的解读是,行为经济学的出现无疑是对主流经济学的重大挑战,但由于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人的“非理性”行为,又常常为传统经济学所不齿,再加之方法论上并没有完全摆脱新古典经济学的窠臼,所以经常遭人诟病,日后被主流经济学同化可能仅是时间问题;而奥派经济学则是奠基于坚实的社会哲学基础上“把人当人”的经济学。这里的“人”既不是神话般的“完全理性人”,也不是动物似的“非理性人”,而是具有逻辑思考能力、有行为目的,并且能够知错就改的、活生生的、独立的正常人。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思想,奥派建立了一整套有关处理社会互动过程的理论集合。所以奥派经济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决策科学,而是动态的经济活动过程中有关人的行为的科学。奥派这一套理论不仅打动了我,而且说服了我,十几年来我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笑雪:明白了!既有家学渊源,又有个人偏好。您将奥派经济学作为行为财务学的理论基础,努力开辟一条新的研究路径,在中国财务学界无疑是一个创新。您是如何思考的?

夏明:笑总谬赞了。谈不上什么创新,也许是胡思乱想。我是一个普通教师,教了一辈子书,平时在教学和研究中有一些想法,这里简单说一下。财务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工商学科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但坦率地说,囿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束缚,财务学还基本停留在“见物不见人”的阶段,还有许多尚未开发的领域。行为财务学的崛起,应该是一个反思财务学学科发展的机会。但遗憾的是,金融学抢得先机,财务学学者轻易地放弃了这一块阵地,屈从于行为金融学而对行为财务学研究少之又少。我不否认行为金融学的重要性,但我固执地认为,资本是财务学研究的范畴,货币是金融学研究的范畴,两者固然有交集,但两者的学科边界应该是清晰的。行为财务学将“人”引入到财务学研究的领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诚如前述,这里的“人”是动物人或实验室的人,或曰“见人不见魂”。奥派经济学是以正常人真实的、有目的的行为作为研究的起点,同时也是终点。行为财务学若以奥派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围绕“人的行为”这个核心议题,向前拓展到人的本性、人的思想观念,向后延伸到制度及文化层面,这样可以建立一条与标准财务学并列的“见人又见魂”的行为财务学研究路径。

笑雪:“见人又见魂”,夏教授说得太好了。确实,长期以来财务学的研究绝大部分还停留在“见物不见人”的阶段,从目前来看这样的研究范式渐陷窘境,您适时提出一条新的研究方向,对当下财务学的发展应该有启示作用。

夏明:其实这个方向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没有凸显出来。王化成教授在对财务管理理论梳理的文章中很早就提到了要加强对行为财务学的研究。陆正飞教授在其主编的《会计信息与证券投资实证研究重点文献导读》一书中,就引用了奥派代表人物哈耶克的《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一文,强调其是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同时深刻地指出有效市场理论忽略了哈耶克隐含的关于市场是一个动态过程的思想,而这种忽略恰恰成就了行为财务学,使得市场过程理论成为行为财务学批判有效市场假说的锐利武器。南京大学李心合教授在制度财务方面做过很好的探索,而东北财经大学的王棣华教授,很早就围绕财务文化做过大量的调研和课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在财务文化研究方面,王棣华教授无疑是开创者。还有南京理工大学的徐光华教授提出“企业共生战略理论”等。这些学者的卓越见识和前期研究一直激励着我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砥砺前行。

笑雪:您说得很对!我长期从事期刊编辑工作,发现现在发表在期刊上的会计财务文章,很多是实证方面的,涉及财务行为心理、财务制度文化方面的文章较少。

夏明:这不奇怪。目前的经济学包括会计学、财务学等分支学科,都是在主流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理性范式”下展开研究的。这种范式下是看不到人的,或者人被神化了。这样所谓“资源配置”问题自然而然地就是一个客观计算的问题,如何求极值(最大或最小)、如何寻求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何建立形式优美的数据模型等。强大的主流经济学不容小觑,但它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2017年,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彼得·贝奇教授提出了“主线经济学”思想,即以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为内核,纳入有关经济学主线思想,打造和弘扬主线经济学,并应用于研究分析行为、市场、制度、文化和政治等领域。我认为,未来财务学的发展应该是“双翼”的,一翼是主流经济学主导下的标准财务学,这一翼已经羽翼丰满,且从事研究的已人满为患;另一翼是主线经济学牵引下的行为财务学,但这里的“行为”已有了全新的内涵,需要吸引更多的同人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笑雪:在财务学界,夏教授是第一个提出按照“主线经济学”研究财务学的人,请问下一步您有什么具体的研究规划?

夏明:按照“主线经济学”研究财务学,这个提法是从我的朋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冯兴元教授对我的书评中受到的启发。目前,我校湖北经济学院已经决定将《行为财务学》作为在线开放课程即“慕课”来建设。之所以如此重视,是考虑到这门课有三个特点:一是前瞻性,从目前了解的信息来看,在全国高校财务专业本科段似乎还没有单独完整开设这门课的;二是独特性,有别于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這里的“行为财务学”将以“奥派经济学”为理论基石,重新诠释财务行为;三是开创性,本课程将开辟“行为、制度、文化”为内容的财务学新的研究路径,在“主线经济学”的开启下,努力打造与标准财务学相匹配的“双翼”财务学学科体系。我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更多的重担将由团队的年轻教师承担。

笑雪:“双翼”财务学,这个提法很独到!财务学通常被人们视为一门“技术”性学科,但它对社会性一面研究不够。譬如,很多财务造假行为、信息披露作弊行为、决策中的过度自信以及政策制定中的随意性等等,这都不是“术”所能解决的,需要从“道”,即人的信念、人的行为以及围绕行为而展开的制度和文化层面作深入的探讨。夏教授的“双翼”财务学,我理解就是“道”和“术”相结合的财务学,这样的财务学才能展翅翱翔。

夏明:笑总说得太好了!我们希望借助《会计之友》这个平台,把我们在行为财务学研究中的一点想法传播出去,更盼望全国更多的财务人能够和我们一起来研究行为财务学,从“道”和“术”两个方面来完善财务学学科体系,共同开创财务学发展的新天新地。最后祝愿《会计之友》越办越好。谢谢!

笑雪:谢谢夏教授接受我的采访,也期待夏教授及其团队能够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

作者: 笑 雪

上一篇:高速公路经济论文下一篇:风险导向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