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语文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将音乐融合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助于促进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将音乐应用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语文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语文教学论文 篇1: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性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本文从课题导入、背景播放、配乐诵读三个层面对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二者的结合相得益彰,无论对语文教学还是对音乐的欣赏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音乐;语文教学;兴趣;氛围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不同风格的音乐带给人不同的审美体验。音乐的独特魅力使其在不少领域大受青睐,在胎教益智、幼儿启蒙、情商培养等婴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尤其广泛。随着对音乐教育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将音乐应用于初高中语文教学,音乐通过语文课堂而走进师生的心灵,语文课堂因为音乐的加入而活力无限。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上好语文课,课题导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恰当而切题的导入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万事开头难”,导入的设计甚至可以影响到一节课的成败。音乐导入无疑是众多独具魅力的导入方式之一,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展开想象,驰骋思想。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用《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来导入。课前可借助多媒体或者录放机播放这首歌曲。因为这首歌高亢深沉、慷慨悲壮、发人深思、荡气回肠,学生们大部分都通过看连续剧《三国演义》而对这首歌出口成诵,如此熟悉的旋律一旦在课堂上响起,自然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歌词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异曲同工,以这首歌导入课题,自然是合情切题,独具特色。还有如《项羽之死》,可以用歌曲《霸王别姬》导入,《虞美人》可以用歌曲《几多愁》导入等,无不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备增魅力,充满诗意。

二、背景播放,营造氛围

课堂氛围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展现了教学中师生教与学课堂状态。借助音乐背景播放来营造课堂氛围,是近年来课堂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尝试。研究表明,音乐可以提供活动的动机,可以调动人的情绪。“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罗杰·诺斯)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不间断地播放适合文本学习的背景轻音乐可以调动学生情感,有利于文本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良好的音乐可以平静人的心灵,安定人的情绪,扩大人的情感体验,利用音乐营造课堂氛围、改善学习环境,对学生充分调动情感、深入理解文本大有裨益。

在学习白居易《琵琶行》时,可以同步不间断播放琵琶名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作为课堂学习背景音乐。这首曲子是作曲者根据《琵琶行》诗意创作的,“深邃的意境、隽永的旋律、富有魅力的琵琶技法”(陈音《对当代琵琶音乐创作的思考》),使得這首现代名曲情感、意境和诗意完全契合。师生借助这首乐曲在配乐诵读的同时,更能通过小音量背景播放,渲染课堂气氛,烘托学习情境。

不同的文本,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背景音乐的选择也是因文而异,一般轻音乐比较适合现代散文的配乐,而古诗文学习则适合播放中国传统古典名曲。

三、配乐诵读,融入意境

语文学习中配乐诵读,是被每一个语文教师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此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古诗文的诵读。“钢琴之王”李斯特说,“通过与诗的内在联系,音乐获得了新生”,音乐与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同理,在教学中,通过配乐诵读,诗歌散文等文学文本也有了丰富的情感。“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弗德雷里克·柏辽兹)音乐的情感如果契合了文学文本的情感,和文学文本诵读相结合会有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学习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配之以传统名曲《春江花月夜》进行诵读,诗歌的文字直观明确,可以解读名曲。名曲婉转优美,可以渲染意境。二者同样是诗情画意,清丽淡雅,配乐诵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可以诱导师生在诵读时的情感体验,启发心智,从而使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加深师生对诗歌情感及其哲理的理解。再如学习《项羽之死》时,配琵琶乐《霸王卸甲》诵读,沉闷悲壮的乐曲,给诵读渲染出凄凉悲愤的意境氛围,在这种意境氛围中,更能引起师生的强烈共鸣,从而使学生对这一名噪一时的英雄人物产生更深的敬服、同情和惋惜之情。

总之,语文和音乐同属文学艺术范畴,二者可以说是“血脉同宗”,语文教学中加入音乐元素,并在教学实践中的完美结合,无论对语文教学还是对音乐的欣赏都大有裨益。

作者:郭庆义

音乐语文教学论文 篇2:

音乐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刍探

摘 要:将音乐融合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助于促进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将音乐应用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音乐;融合;意义;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语文教育的基本教学要求。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已在诸多学科教学中得到实践,将音乐融合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是语文教育的突破和革新,有助于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通过多样的音乐形式对学生进行听觉刺激,可以快速将学生带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并使学生受到人文气息的感染和熏陶,既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对将音乐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及策略进行研究,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语文教学中融合音乐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促进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

语文教学需要契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的创新,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并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提升人文素养。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既是本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有效工具。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所需要应用的文字解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需要通过语文学习来获得。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艺术形式,能够赋予理性的课堂以更多的感性特征,提升语文课堂的情感性,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生命特征的课堂,实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

2.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需要迎合现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思维认知方式,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和发展,使学生能够持续性地在语文课堂中获得新鲜的学习体验。将音乐与语文教学内容相融合,能促使学生快速融入学习情境中,使学生在音乐环境下获得更多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无形之中形成创新思维,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3.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将音乐融合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从短期应用价值来看,通过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教学过程参与兴趣,而从长远角度来看,則能够使学生实现人文情感、学习态度、人格素养的综合培养,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而音乐具有多样的应用形式,能契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应用诉求。所以,各种音乐形式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可形成持续性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音乐情境中实现艺术审美品位以及人文思想的综合发展,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二、语文教学中融合音乐的具体策略

1.将音乐应用于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语文基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音乐应用到识字教学环节,提升识字教学效率。由于年龄小,很多学生会在识字学习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而应用音乐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并在音乐情境中深化对于字形和字义的记忆。例如,教师可通过网络搜索一些配有音乐的汉字教学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学生可以一边体会动画形象和歌曲的乐趣,一边进行汉字的记忆,进而提升识字效率。

2.将音乐应用于阅读教学

“读”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程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因而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多读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将音乐应用于阅读教学时,教师应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阅读内容的配乐,利用适宜的音乐旋律将学生带入富有艺术气质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受音乐节奏和韵律的同时,能够对自身的阅读节奏进行调整和掌控。学生在音乐的带动下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情境中,可以对阅读内容产生更深的理解,能感受到阅读内容中所隐含的别样韵味。例如,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可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阅读背景,来配合这篇颇具节奏感的散文,学生通过音乐情境可以获得更为强烈的主观感受,可以更好地体会文章的美。

3.将音乐应用于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将自身的日常知识积累通过写作训练展现出来,可以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词汇和句式的积累是常用的写作教学方式,但很多学生却存在惰性心理,不重视积累,导致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无法提高。而将音乐应用于写作教学,对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很多歌曲的歌词有着优美的文学意境,如《童年》《外婆的澎湖湾》《宁静》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些歌曲的歌词进行记忆。学生在记忆这些歌词的过程中,就会实现写作素材的积累,就会提升写作能力与文学素养。

三、结束语

语文课程是促进学生文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单调的教学形式容易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抵触情绪。而将音乐融合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音乐应用到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中,可以利用多样的音乐形式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深化学生对文学内容的理解,促进语文综合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晓楠.小学语文教学中音乐运用的实践研究[D].深圳大学,2017.

[2]吕晓燕,赵晶晶.音乐艺术如何助力语文教学[J].语文建设,2017(06).

作者:姜婷

音乐语文教学论文 篇3:

音乐与语文教学高效整合初探

摘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科整合,学科渗透,水乳交融,完美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大趋势。音乐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巧妙整合,形成高效课堂。我们要深入挖掘文本的音乐美,要在教学中融入提供文章背景的音乐,要巧妙地利用音乐营造气氛。

关键词:音乐 语文 教学 高效整合

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如是说。这决不是夸大其词,当你了解到贝多芬在耳聋之后还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的时候,当你听说他耳聋之后在台上指挥乐队演奏,观众掌声如雷,让贝多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谢幕的时候,你被他的伟大的命运征服的同时,也会对这句话有所体会的。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 虽不能果腹蔽体,但它却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音乐能够最大限度地延展人的想象力,提升感性的审美能力,获得力量。积极的音乐对人的作用不可轻视。音乐作为一种沟通人与人心灵的媒介,作用十分明显。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刺激着接受者的想象,同样,在文学欣赏上也需要想象的扩展,文学作品也有赖于音乐的表现。在这一点上音乐与语文教育正好可以结合在一起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音乐易于被人接受,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语文课堂要丰富多彩,构建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也期待着音乐元素的参与。荀子在《乐论》中说道:“声乐入也深,其化人也速。”音乐总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来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因此,挖掘并利用语文课文的音乐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音乐,因此就走进了语文课堂。

一、深入挖掘文本的音乐美

1.抑扬顿挫的节奏美

汉字自身具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 不同声调的搭配, 平仄相间, 使一篇文章朗读起来抑扬顿挫、起伏有致,使人感觉就像在聆听一曲优美的乐章。在诗歌和韵文中除了具有声调之外, 还具有丰富的韵脚。把不同声调的字词平仄相间的组织在一起, 再加上用韵的讲究,自然使文章语言更具有节奏美。

例如, 刘禹锡《陋室铭》,全文仅八十余字, 骈散结合, 平仄、韵脚规整,一韵到底, 全文重在五言, 间以四言、六言, 句式参差, 各字如音乐中各个音符, 高低变化, 朗诵时抑扬顿挫, 节奏优美, 与意境相得益彰。

2.错落有致的旋律美

在阅读现代散文时,文章利用各种修辞方式,利用排比句式和反复的修辞效果,营造错落有致的段落有如轻柔明快、优美动人的乐章。

例如《春》这篇课文, 是段落意境与音乐旋律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一。开头以反复句“盼望着”起始,而后长短错落,平仄自然变化,音调抑扬有致,节奏舒缓自如。一串排比句和“了”字的灵活运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而且也将作者盼来春天的喜悦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文中大量运用轻声、儿化, 轻柔优美, 有如缕缕春风。文中句式以短语、短句为主,并且大量运用叠词,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这些句式较为简练, 结构整齐、匀称,音韵和谐、优美, 节奏轻快活泼, 适合描摹春天的旋律。阅读这篇文章, 就像在聆听一曲欢快的春之交响曲, 美好的韵律在读者的耳边久久回荡,这种韵律感赋予散文以音乐的旋律美。作者笔下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如同一音交响乐的四个乐章, 将春天的美从各个角度展示出来,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不同的旋律之美。

二、教学中融入提供文章背景的音乐

语文教学中,常常遇到一些优美的诗词,由于诗词大多是合乐的,可以谱曲唱的,所以有不少詩词被人们传唱。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等作品都是配有乐曲的,甚至还有流行歌曲。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好好利用这些音乐作品。在这种背景中既营造了意境,同时又引导了学生背诵文本,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对诗词的理解。

在一些与重大历史题材有关的课文教学时,可以播放一些应景的乐曲,营造氛围,增强学生的理解,刺激学生的丰富想象,从而在文本教学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策略还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暂时摆脱枯燥的文本讲解,进入到一个思维无限拓展的空间想象中,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辨析能力。

三、巧妙地利用音乐营造气氛

有的文章,如反映家庭、亲情类的文章,呼唤互助,呼吁和谐的文章,在阅读、分析课文之后,教师引导了学生去感悟生活, 体会了人间真情,并通过动口训练,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倾诉了自己的心声,这时,一节课的时间已近尾声,在教师小结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之后,再播放一段与主题相吻合的音乐,如《爱的奉献》、《朋友》、《光阴的故事》等,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深入领会课文要旨,在音乐中感受文章的主题,升华情感,并在优美动人的弦律中愉快地走出课堂,这样文章的精要内容伴着弦律歌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烙上深深的印迹。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在这点上与文学一样,它们都需要接受的主体丰富的参与,在这种艺术中无限地拓展自己的想象,去感受体验,同样音乐作为一种认知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人们认识世界,音乐在语文教学中与文本阅读正好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它能够拓展语文教学的可能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操和修养,同时能够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语文教学中加入音乐是一举夺得的好事。因此要在课堂中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可能性和信息,不失时机的插入音乐的引导,获得课文教学的更大成果。

作者:马艳丽

上一篇:德育职业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学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