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论文

2022-04-30

摘要: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表现为德育仍处于从属地位、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造成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为德育目标脱离实际、德育内容区分不清、德育方法僵化单一、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论文 篇1:

校园集体舞的德育功效及其他

摘 要: 校园集体舞作为一项新型的课外体育活动,在推广中存在颇多争议,本文作者通过访谈和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调查了中小学生现有的心理及思想品德水平能否适应校园集体舞的推广,并对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 校园集体舞 中小学生 德育功效

1.前言

校园集体舞是教育部在2007年向全国中小学生推广的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这个内容的推广在一些教师、学生和家长当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部分教师及家长对这项活动的开展是否符合学生心理,以及这项活动的推广对学生今后思想品德的教育产生了顾虑。笔者通过访谈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校园集体舞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对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2.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及思想品德的现状

2.1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对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及思想品德的影响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中间阶段,有人把它称为“人生历程的十字路口”,它既与儿童有别,又与成人不同。贯穿青春期的最大特征是性发育的开始并逐步完成。中小学生处于性意识萌发的青春发育期,其心理特点既带有童年期的痕迹,又出现某些成年人心理特征的萌芽,开始对两性关系有朦胧的认识,在男女同学关系上比较敏感。由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学生往往会感到不习惯、不适应,产生怯生、恐惧的心理。

2.2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导向

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现阶段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与人们的需求差距巨大,名校名师一直受到广大家长的追捧。据调查,不少家长对子女抱有很高的期望,受采访的237位家长中78%把子女的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重视身体素质占12%,而重视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仅占10%。学习压力使中小学生身心负担加重。如果这些负担不能及时化解,苦恼、忧郁、抑郁、烦躁、暴躁等就会变成为厌学、反抗、叛逆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身心和情感的发展。

2.3新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在新环境中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生活方式,特别是接触的对象不同,中小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全新的环境、多元的人际关系等,如不及时调整好心态去适应新环境,就可能产生紧张、厌学等情绪。

3.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开展的必备条件

3.1客观条件

我国心理学研究人员根据实验,初步确定了心理发展的成熟期一般在15—16岁以后,思维活动的初步成熟期约在16—17岁,品德的初步成熟期约在15—16岁,而生理上的成熟期更晚一些,如脑细胞体系的发育完成在18岁,性器官的完全成熟在18岁以后①。中小学生,指生理、心理尚处于发展中的未成熟期,具有幼稚性及可塑性等特点的少年儿童。因为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正处于成长阶段,所以从集体活动中获取知识、获得归属感的欲望非常强烈,对集体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校园集体舞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练习时大家挽手共舞,互相感染,共同提高,其组织形式符合少年儿童依赖集体的心理需要。

3.2主观条件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就在于“教育者同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激发他们心灵的热情”。中小学生年龄大多在6—18岁之间,具有好奇心和思维能力强、自控和抽象思维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开展活动时就要考虑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天真活泼的个性,设计一些新颖奇特、充满知识性及趣味性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生动形象的活动形式进行教育,避免空洞地说教。在开展活动时一定要克服陈旧的不良倾向,使活动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同时要有选择地开展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等道德情感的活动,加强对儿童的情感教育②。

4.校园集体舞的德育功效

校园集体舞的推广活动是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重点是以体验为基本途径,通过对音乐、内容的编排,切实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展该项活动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积极响应。

4.1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校园集体舞,针对少年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选择了在内容上具有民族性特征的《校园秧歌》来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以及获得抗战胜利后人们欢快地扭起秧歌的情境,让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还选择了具有西方国家时尚性特征的《校园华尔兹》等来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意识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使之认识并感受到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民族风俗,牢固地建立起中华民族及祖国的概念,并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日渐强大的新面貌。同时通过跳校园集体舞,他们能够在歌词、旋律、舞蹈编排等方面的熏陶下感受到上一辈对和平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不忘记老一辈革命烈士探索革命的艰辛历程。因此跳校园集体舞能由浅入深地培养少年儿童对民族的认识和感情,符合少年儿童的情感需要,使其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得到实践。

4.2集体主义教育

校园集体舞是一种群体性的舞蹈活动,既有众人围圈或队列的舞蹈形式,又有两两为对或交换舞伴的组织形式。这种两两为对和交换舞伴的形式决定了中小学生在舞蹈的同时,能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增进友谊。当舞伴之间面对面或肩并肩、手拉手或扶腰搭肩地跳舞时,靠近的距离增加了亲密感,肢体的接触产生了亲切感,由此能很容易进入一种沟通状态。

笔者在访谈了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后得出:校园集体舞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中小学生在跳校园集体舞时,通过动作的转换、队形的变化、情感的交流,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接受对方感情的信息,体验社会交往的情谊,感受集体活动的欢愉,体会整体协调统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在校园集体舞活动中,学生表现得彬彬有礼,配合上比较融洽,沉浸在同一节奏中,最终达到培养中小学生良好集体主义精神的作用。

4.3文明礼仪教育

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所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种大事。”现在,我国对少年儿童的文明礼仪越来越重视,如推行文明礼仪操、出版《文明礼仪普及读本》、推广校园集体舞等。作为教育部在2007年向全国中小学生推广的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在培养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方面,校园集体舞有着重要的作用。

4.3.1能培养学生热情、好客、大方的主人翁形象。校园集体舞中一些邀请、致敬、迎送的动作,可以促进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社交礼仪,培养文明礼貌和尊重他人的意识;跳校园集体舞时对举止、动作、配合等的要求,有助于中小学生在学习中帮助技术掌握不好、男女同学动作配合失调、完不成动作要求的同学。

4.3.2能培养学生充满青春活力的创新精神。少年儿童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显示着知识素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形象。校园集体舞练习中拓展部分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

4.3.3能培养学生举止文明、有道德的风貌。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举止文明、有道德,表现在向教师敬个礼,道声“早安”;在校园集体舞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积极练习;关爱同学,不歧视弱者,在校园集体舞的学习过程中先会带动后会。中小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些都展现出一个集公德意识、法治观念、慎独精神于一体的优秀学生形象。

5.校园集体舞对学生今后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

《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包括小学组《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青春旋律》、《校园秧歌》,高中组《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等7个校园集体舞蹈。该套校园集体舞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规律而创编的,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和群体参与性,富有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在保证该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所进行的前期调查研究中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参加校园集体舞活动能够调节情绪、活跃身心、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对学生今后的思想品德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③。

6.结论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灵敏的思维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校园集体舞的推广活动是当今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其德育功效中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及文明道德教育的精神内涵可以得到充分弘扬,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笔者认为校园集体舞的推广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极为有利,是当前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点。

注释:

①黄穗.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J].教育艺术,2004,(3):71-75.

②李彩燕,邵玉范.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2):11-13.

③李美安.校园里需要集体舞[J].中国音乐教育,2002,(2):34.

参考文献:

[1]吴立群,王庆斌.集体舞的特征与功能[J].剧作家,2005,(6):116-119.

[2]周娟,许卓娅.集体舞蹈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J].早期教育,2000,(3):34.

[3]李美安.校园里需要集体舞[J].中国音乐教育,2002,(2):34.

[4]徐韵.集体舞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时空推理能力[J].中国音乐教育,2006,(2):24-27.

[5]赵建宾.试论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2):4-6.

[6]陈景娥.校园集体舞乡土特征的提炼与思考[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5):81-84.

作者:陈立新 黄 玲

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论文 篇2:

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摘要: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表现为德育仍处于从属地位、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造成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为德育目标脱离实际、德育内容区分不清、德育方法僵化单一、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中小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提高德育实效性: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中小学实施德育,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过度化倾向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疾”,在教学中过于偏重知识、概念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疏于价值、情感、意志、信念的培养与引导,使学生丧失了精神生活所需的内在的道德支点。我们虽然对中小学的德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德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实效性低下,德育陷入了困境。目前,加强中小学德育已经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一、中小学德育的内涵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教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是以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

德育内容具体规定了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该掌握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规范,它标志着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哪些方面的品质,是德育顺利进行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内容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而确定的,它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四个方面。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政治觉悟打好基础,为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道德认识、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道德品质等。

中小学阶段是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既烦琐又复杂,贯穿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工作。

二、中小学德育现状

中小学的德育虽然受到高度的重视,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德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少老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更加突出,许多新问题以十分复杂多样的形式出现。

1.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

重智育轻德育是中小学一种普遍的倾向。教师、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分数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学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试分数而淡化品德表现。在很多学校评“三好”学生,常常是“一好”代替“三好”。德育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德育行为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2.德育以灌输为主,缺乏学生参与

当前中小学的德育往往只重视课堂,虽然强调德育的“知情意行”,但大多情况下,“知”仅仅是教师告诉学生该懂得什么道理,“情”仅仅是教师把自己的感情移植到学生的身上。在这种德育模式下,“意”和“行”就不难想象了,中小学德育就变得很脆弱,造成学生在教师面前是“乖乖儿”,而回到家里却成了“小皇帝”,走上社会后往往就成了“问题儿”。

3.德育以学校为主,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参与

由于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大量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又因为大量学生家长长期外出打工以及“单亲家庭”的出现,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小学的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教授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和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复杂多变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教师教授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5+2=0”的状况(即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

三、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德育效果。”中小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动力,必须探索内在的、根本的原因,才能把握德育方向,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1.德育目标脱离实际

德育目标定位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德育实效性的高低。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往往定得太高、太大、太空,甚至不科学,习惯制造学校德育的“神话”。只讲理想,不讲利益;只讲超越,不讲现实;只讲方向性,不讲可能性。目标脱离中小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在德育活动中根本就达不到。达不到的目标又必须去实施,就会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的现象。如此必然带来德育内容、方法、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德育实效性偏低。

2.德育内容区分不清

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四个方面,但在日常的德育中存在着“道德教育政治化,政治教育道德化”的现象,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只讲政治立场,不讲道德修养。有人把整个学校德育比作大树,那么道德教育就是这棵树上的根和干,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棵树上的花和果。德育之树的根若不深、干若不强,那么它的花必不艳、果必不丰。

3.德育方法僵化单一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德育过分强调思想改造,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来激发学生在思想道德上产生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与内在机制对立起来。这样就会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高尚的道德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无关的知识对象,造成学生不愿进行道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实践。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和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式来进行强制学习。

4.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

当前评价一所学校德育工作,往往只看开展了多少次实践活动,受到上级多少次表扬,而不去了解参与实践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这些表扬到底能给学生带来多少益处;评价一个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道德教育,只看他做了多少件好事,捐了多少钱,得了多少道德积分,在学校有过何种奖励,而忽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精神的升华。

四、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措施

当前,中小学德育陷入了困境,实效性低下,改革德育状况已经成为中小学迫切的任务。因此,中小学要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探索科学、合理、有效的改革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师德的外延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既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又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教师在中小学德育中起主导作用,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的效益。要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有献身德育工作的热忱,有透视、研究种种德育现象和把握其本质的能力,有处理好一元导向和观念多元化这一矛盾的认识准备,有勇于创造、开拓新局面的探索精神。

2.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

中小学德育目标是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德育工作者要更新德育观念,改变一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教育与德育之间划等号的观念;同时也要认识到,德育离不开政治教育,但政治教育不能涵盖德育,更不能代替德育。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出科学的分析,既教书又育人。学校还应对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近现代史教育、优秀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世界知识教育和“三观”教育,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抵制错误及腐朽思想的能力。

3.改进德育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应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关心、携手合作,共同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评价,调动学生自我德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4.优化德育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既不是先天模式的展开,也不是外部环境直接影响的结果,而是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下运用同化和顺应的机制,获得道德判断的认识机制、道德判断能力的不断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除了校园之外,还包括校园外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小学应努力优化德育环境,尽力让环境顺应德育的要求,充分把握环境中存在的德育资源,增强环境对德育的正向影响力度。中小学生的德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要坚持多维联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让全社会都为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营造一个最佳的环境。

中小学的德育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育人事业。青少年时期是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校要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以生为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逐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扩展德育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三结合”的网络,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李春玲.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陈俊光

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论文 篇3:

浅析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有效策略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现代化网络资源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对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明显影响。在我国的各阶段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应用到了网络资源。围绕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网络资源;小学生;思想品德;有效策略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98

教育是立国之本,党的各届会议都在推行教育改革,都在要求中小学教育要改变传统模式,践行素质教育,以增强学生德智体美劳能力,让其人格全面、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还存在较多问题,还有待改善。网络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可以用在小学生品德教育中,以便在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同时,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其思想品德素养。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

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的指引下,在小学教育中,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其他主体都将绝大部分投注力放在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在学校,教师会根据升学考试要求,多安排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等课程的课时,而给予品德、音乐、美术等课程较少的课时,以至于小学生在校园中并没有学习到更多的、优良的品德行为习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会给小学生报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学习班,学习的内容也大部分是数学、英语以及语文。家庭教育基本上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特长训练上,忽视了对学生品德、行为的教育,使得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其他主体,在为人处世上,也很少考虑对小学生的影响,使得部分小学生的品德行为堪忧,比如说脏话、自私、独大以及吸烟等不良嗜好。小学生在品德行为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严重危害其身心的健康成长,社会各主体都必须要引起重视,加大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力度,在教学中和生活中做好榜样,以便让小学生的身心始终保持在健康状态。

二、有效策略分析

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网络资源更具优势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控性较弱,注意力难以集中,而网络资源能够用自身的新颖性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有效解决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并且,在时代大背景的影响下,小学生对网络的接触较多,在思想品德培养中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利用网络资源规范小学生行为

小学生对外在的一切都有巨大的好奇心,其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度和喜爱度都比较高。在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时,学校中的各科教师可以先到班主任处去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以明确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然后再立足学生行为实际情况,利用网络资源,选用恰当的教材,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以此来增强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授课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关注,及时发现小学生的不良行为,然后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制止,并通过谈话的方式,或者是播放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视频,让学生明白此种行为是不对的,进而学习正确的行为。比如,在学校中,教师已经知道部分学生喜欢说脏话时,教师便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上机课程,让学生自己查询说脏话的坏处,以及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让学生记录下说脏话的危害,并在品德课上展开讨论,进而将说脏话列入班级规章制度管理中。让学生相互监督,以此改正学生说脏话的行为,以进一步规范小学生的行为。

(二)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学校生活中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在课余休息时间,教师可以借助视频网络设备,利用视频资源向小学生播放良好品德如何养成的知识,让学生在放松状态下,观看视频内容,学习良好行为。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向学生宣传小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让其明白行为的对错,明白哪些行为是倡导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让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看是否存在失格之处。然后以视频中的良好习惯为模板,为指引,改变自己生活中、学习中的不良品德行为,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品德素质。比如,教师可以在早上第二节课下课后,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播放“文明出行”的视频,“如何向老师问好”的视频以及“小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视频等。从正面向学生宣扬什么是良好的品德行为,进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举止。

(三)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德

在小学生品德培养中,学校教育是主力军,社会和家庭是辅助力量。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络资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具体而言,学校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向学生播放革命先烈为了争取祖国的独立解放,为万千大众创设和平的生活环境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让小学生切身感受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此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进而激发其感恩和珍惜情怀。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与道德行为相关的图片、资料,然后将小学生道德行为要求张贴在教室中,并利用班会活动让学生深化认知。再者,学校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在小学生良好品德培养中开展“读名言、学表率”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的情怀。并让其在实践中深入践行名言要求,自觉与道德表率行为靠齐,进而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其身心处于健康成长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课间休息时间、思想品德课堂上以及其他学科中,让小学生对良好品德行为形成正确认知,进而模仿良好品德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1] 宗苗.现代网络传播媒体影响小学生品德教育研究[J].现代交际,2016(10):122-123.

[2] 王定华.我国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再调查与再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6(1):18-24.

[3] 杜丹冰,丛荣华.网络文化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品质影响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150-153.

[ 责任编辑 谷会巧 ]

作者:罗永寿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论文下一篇:最优化理论下高中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