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内化过程分析论文

2022-04-21

思想品德活动课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它着眼于思想品德学科的开放特点,把“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活动的中心,通过活动去体会和实践,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但在实际教学中活动课并未真正突显其特色,从教学效果来看,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形成远未实现。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思想品德内化过程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思想品德内化过程分析论文 篇1:

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障碍

摘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接受的程度与接受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一个主体性的障碍。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过程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认识能力、选择和调控能力以及践行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障碍,最后提出了接受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措施,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能力障碍的排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接受;障碍;主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的过程,是大学生学习、选择、吸收既有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而成为具有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品德的人的过程。接受行为所遵循的轨迹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积极过程中,大学生在外界各种刺激影响下,通过自身的作用,逐步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并且外化为实际行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接受的程度与接受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制约接受活动的一个主体性的障碍。

一、从接受的过程分析接受能力障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认识能力、选择和调控能力以及践行能力。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过程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层面的内化阶段和行为层面的外化阶段。“所谓思想品德内化是个人真正接受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变为自己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1]291在内化阶段,学生对接触到的接受客体首先要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然后作出一个判断,在判断的基础上,再从自己的内在需要和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进行处理或者选择,整合内化到自己的观念体系中,或者加以拒绝和排斥,或者暂时放置存疑。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能力主要体现为学生对接受对象的认识能力,调控能力。但是认识和调控并不是目的,学生对于内化到自己观念体系中的内容又在自己信念、意志和情感等因素的作用下将其“外化”为行为。接受过程中的“外化”是接受主体将已经内化了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1]292。外化是对理性认识的实践深化,如果受教主体仅仅停留在内化阶段,不去通过社会实践来进—步坚定思想观念,他就会在外部消极因素诱导下出现反复。同时,如果受教主体仅仅形成思想观念而不付诸行动,那么这一思想观念既不稳固,也没有实际意义。外化过程中接受能力主要体现为践行能力。大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强弱制约着接受活动,是每个人应对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正确处理各种思想道德关系的内在障碍,必须进行培养和提升。

二、接受能力障碍的表现

“个体的道德能力,处理的是存在于人脑之中的道德意识(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与道德活动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它表现于个体对外部道德现象的反映以及对自身活动实行调节的过程之中。”[2]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能力包括对接受对象的认识能力、选择和调控能力以及践行能力,分析如下:

(一)认识能力

对接受对象的认识能力是对一定的思想道德现象和思想道德关系以及对反映这些现象的知识和调节这些关系的规范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是对思想道德现象和思想道德关系观念性的把握的能力。对接受对象的认识能力是接受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能力。这种能力既表现为对思想道德现象、关系、规范的感知、理解和掌握能力,还表现为对思想道德情感和思想道德问题作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认识能力强就能使学生对于引起自己注意的被感知的一些思想道德现象和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辩证地分析,排除一些情境性因素或表面的干扰性因素的影响,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和评价,从而为接受打好基础;反之,认识能力弱,使学生容易受到情景性因素或表面现象的左右或迷信权威,不能对认识对象进行前面客观的评价,从而影响接受的效果。

(二)选择调控能力

对接受对象的选择调控能力,是对认识对象产生的需要动机和情感的激发与调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善恶取舍的能力。调控与选择能力是认识向行为、理性向实践转化的关节点。学生调控与选择能力强,能对认识对象产生强烈的动机与浓厚的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迅速地产生接受的愿望与情感体验。这种形成情感体验和态度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在这个选择的基础上,使符合自己判断标准的善的需要与情感得以强化,使不合自己判断标准的需要与情感得以抑制和削弱,这也是调控的过程。相反,学生的调控和选择能力弱,对于思想道德现象只能是一种被动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缺乏从自身需要与情感意义上再现认识对象的能力,也就不能恰当地进行取舍。

(三)践行能力

对接受对象的践行能力,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自律和躬行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接受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践行能力强能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随时对自己的思想言行进行思考省察,保证行为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和行进轨道。使正确的选择落实到真正的行动上,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取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满足。反之,学生正确的选择就难以成为真正的善行,或仅停留在口头或观念中。

三、大学生接受能力障碍的排除——接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学生接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学生个人的心理品质、定势等内在因素的制约,又受到经济、社会、教育环境的影响。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为基础,与适当的理论灌输相结合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接受对象认识能力的培养必须植根于思想道德学习生活实践。价值观念的形成本身是实践理性的体现,学生的价值理性、思想观念只有在学习生活实践中才能形成,而且也只有在学习生活实践中才能获得检验,确证、巩固和完善。所以接受能力的培养必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必须注意适当的灌输,因为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来看,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是形成良好品质和较强能力的先导和基础。若一个人缺乏起码的道德知识,理不清基本的道德关系,分不清是非善恶,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行为失范是难免的。学生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什么、接受多少,也有一个认识评价标准的问题。因此还需要教育者对学生进行适度的灌输和积极的引导。灌输是一种知识、经验和方法的传授,如果没有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方法的传递与灌输,人类就永远只会在低层次的道德水平上徘徊。在现代社会的教育环境中,灌输实质上就是教育者在向受教育者展示自己的道德立场和价值理想基础上的积极引导,是授予学生接受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理论、原则、规范做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观念、道德原则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理性知识,作为接受的判断标准。所以,接受能力的培养过程,必须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适度的灌输结合起来,以一定的知识、理性和智慧去认识和理解现实的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去深化思想道德认知,发展人的思想观念,提高接受能力。

(二)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导向与培养

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不仅受外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且受其内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情感活动是其对教育者、教育活动、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进行情感体验的活动。大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表现为对教育者情感上的接近、尊重和信任,对教育所表达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的认同、接纳与追求。这些情感的产生,成为大学生接受内化、践行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强大动力。道德本身内含情感的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道德,思想情感并不直接作用于要接受的内容,但它们通过影响学生的接受意向、选择标准和接受过程各个环节信息流通令行禁止而对客体发生作用,与学生情感相亲和的道德文化信息资源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培养接受能力就要善于对接受情感进行导向和培养。情境对激发情感有一定积极作用,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要善于创设熔炉般的情境,造成尊重、谅解、友谊、关心、体贴、互助、诚恳、真挚、信任、愉快、振奋、向上的良好气氛,达到以境育情的目的。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情感还与需要有一定的关系;情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需要的性质、期望的程度决定了思想道德情感的性质与强弱,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情感也是丰富多彩的。但一个人对思想道德的需求动机得不到满足的回复时,就可能产生消极的情绪心理。调节情感要从培养和引导合理的需要入手,还要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领悟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感情色彩的体验,从而形成和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肯定性情感和态度,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实施学生自主地提高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人的思想道德本质上是自律的,是人内心中对自我的自觉要求,是灵魂的善,接受能力是属于个体的,学生在个体自身需要的基础上,自主地选择,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自身能力是接受能力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激发起自我教育的要求,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将接受内容转化为自我要求。学生的意识活动是以教育对象为主体,以教育者及其活动、内容、教育对象自身为客体的认识活动。这一活动中,学生是主导者,其实践活动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动的中介,这种有效活动以一种驱动力、吸引力和激励力影响着学生对教育内容认识、接受、内化和外化;教育内容通过教育者传授,并隐含在教育活动形式中,学生内化并践行这些内容,才能形成社会所期望的素质;学生明确教育者为其展现的、自己所应达到的应然状态,并将实然自我与应然自我进行对比,形成“自我意象不等”,为自我教育提供方向和动力。教师的教育引导是借助他律的方法引导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一种形式。我国传统德育的一大失误就是在学生的道德生活以外和教育实施之前就设置好了判断和选择让教育对象接受,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师如果强制地灌输给学生一定的思想道德内容,强制其遵守一定的规范,不利于学生接受所传递的内容和要求,所以单纯的外在引导往往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必须与学生自主性的提高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人的主体性通过个体自觉能动活动获取,而受教个体的自觉能动性活动,则有赖于教育激发和促进。外在教育引导要起作用还有赖于学生个体的内化程度,这就要求外在引导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躬行、自省、改过、慎独等方法主动提高。突出主体性,就是在德育过程中,始终把受教主体当做认识和发展主体,帮助和引导他们反省自己的经验,使他们能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自己已有的经验相联系,从而收到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鲁洁,王逄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吉志鹏

思想品德内化过程分析论文 篇2:

怎样才能上好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

思想品德活动课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它着眼于思想品德学科的开放特点,把“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活动的中心,通过活动去体会和实践,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但在实际教学中活动课并未真正突显其特色,从教学效果来看,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形成远未实现。某些活动课学生最大的兴趣仅仅停留在自己或他人的表演或表现是否完美,这节课是否热闹上,教师设计的目标他们并不在意,教师需要他们体会的知识和在活动中形成的能力被忽略,教师所盼望的活动演变成了教师所面对的烦恼。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寻找适合新课程要求策略,使活动课真正发挥其特色和功效。

一、教师要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

新编《思想品德》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对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变抽象的说教为生动形象的活动体验,通过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情感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开展活动课教学,目的是为了“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必须改变已习惯的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的引导性的教学取代知识灌输,积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实现活动课的目标。

同时,教师在活动课的组织上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学习情境、指明方向、监督过程、解难答疑、评估学习结果等。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是学生活动的伙伴和参与者,是学生言语的倾听者和学生的对话者,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和活动实施的引导者,是不断探索的学习者和课程研究者,在主题探究活动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多样思维方式来观察事物。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也取决于新的学生观的树立,在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相信学生,用微笑代替严厉与冷漠,师生共同参与探究,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运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品德课堂活动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开展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或看录像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上“抵制不良诱惑如网络游戏”时,可以组织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网络问题进行辩论;在上“珍爱生命 善待生命”时,可让学生查找人和动物的故事,并进行讲故事比赛;在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讲授课、辩论课、讨论课、演讲课等课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音像、图片等,而这些教学形式在活动课中又交替使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活动课又是师生共同投入的以活动为载体的课,是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要开展好活动课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论从活动课的目的,还是从活动课的过程分析,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展现都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活动课就成了教师自编自演的独角戏。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践、领悟、探索、创新。活动课教学过程中,不单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也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为核心,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每个学生以发挥和展示的机会,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教学也就名存实亡了。

三、活动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

思想品德活动课,要根据实际精心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活动课开展的前提。活动的成败,也应以教学目标是否得以落实加以评估。当前本课程教学目标上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这是教师在活动设计、开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地方。因此活动课教学的开展,应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出现,否则就演变成追求表面形式,这样做反而会对教学造成干扰,也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为此,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价值在哪里。要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取舍,而不应该停留在诸如“这节活动课热闹不热闹、学生活跃不活跃”、“学生表演了几个节目”这些问题上。

四、活动课的设计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活动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走出书本世界,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建立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知识,避免强制性的灌输、空洞说教。同时思想品德课又是一门时代精神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特点,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国情时事教育,向学生传达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养成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的责任感,增长知识面扩大视野,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把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及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及时补充进去,开放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总之,课堂活动课是一种新课堂,思想品德教师应积极适应新形式的要求,积极探索,努力提高组织活动的教学机智,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让活动课洋溢出无穷的生命力。

作者:刘凤肖

思想品德内化过程分析论文 篇3: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 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立德树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提出了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关系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HE Yu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Guangxi 542899)

立德树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式,立德树人能够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功能。新时代,高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将立德树人应用于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1 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立德树人”是由“立德”和“树人”两个词语有机合并而成。“立德”主要是指通过开展大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修养层面的教育,不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指导大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模式、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乐于助人、为人和善、乐善好施的良好行为习惯。[1]“树人”是以“立德”为基础,高校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采用知行合一、思辨相结合的实践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有作为的成功人才。“立德树人”简明、精练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深刻诠释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和根本属性。[2]高校将立德树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举止,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 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立德树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双方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立德树人”概念的提出是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思想建设,它是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给予大学生思想的引导,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性,体现较强的政治倾向性。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领高校文化建设的方向,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具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够内化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外化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提升大学生社会行为的主动性。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思想为指导,立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不断创新教育理论,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加强思想政治平台建设,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突破。

3立德树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坚持以立德树人思想为指导,不断丰富和发展德育教育的形式,拓宽德育教育的载体,是改善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我国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将立德树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有助于高校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与德育教育工作协调发展,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推進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将立德树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客观要求,有助于高校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职能设置,健全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的渠道,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限制,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探索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新模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将立德树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高校认真贯彻服务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四个意识,培育大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激励大学生开拓进取、奋发图强、勇担重任,培养大学生成为新时代合格公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4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4.1 加强理想信念,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理想信念是个体坚定政治理念的重要精神粮食,理想信念是督促个体为实现理想、目标和个人价值进行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高校要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提高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视程度,始终将文化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加强校园文化思想阵地建设,尤其是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发扬大学精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将理想信念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力量,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队伍。高校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阵地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传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把握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学科体系建设。[3]

4.2 创新教育理念,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高校要始终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科学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科学涵义和主要作用,将立德树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学凸显时代性、新颖性和人文性等特点,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的育人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形式,拓宽教育的传播渠道,优化德育工作机制,将立德树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切实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的革新。[4]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强化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抵制不良文化思潮的侵蚀,增强高校精神文明的建设,深入挖掘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指导和教育功能,夯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4.3 优化教育内容,提高立德树人教育效果

高校要秉承以大学生为主体,认真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科学依据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断明确教育目标,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立德树人教育新模式。高校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积极开展新课程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不断丰富教育的形式,创新教育的载体,教师可以科学运用启发教学、情境教学法、榜样示范等教育方法,切实将枯燥乏味、隐晦难懂的思想政治基本理论知识通俗化、生动化。[5]同时,教师注重选取典型的思想政治实例、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等将晦涩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保证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高校通过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报告会、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讲会、志愿者服务基层等活动,不断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增强两个课堂建设,实现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协同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4.4 创新教育方法,積极拓宽德育育人渠道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软硬件建设,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改进教育方法,健全和完善思政教育工作体制和机制。高校要牢固把握德育教育的任务目标,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严格遵循大学生德育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立德树人的理论角度科学剖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状况,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积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的形式,优化教育的环境,拓宽教育的传播渠道,科学地设置课程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6]高校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加强各行政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促进教育教学和德育育人协同发展;高校运用学校网站、微博、微信、高校论坛等将先进的思想政治文化资源融入教学工作,加强网络教育和信息资源的协同共享,积极搭建完备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不断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的建设,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要加强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思政教育的理念,优化思政教育的资源,创新思政教育的方法,使立德树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不断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拓宽德育育人的教育渠道,提高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增进思政的育人功能,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天华,孙傲.“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8(03).

[2] 王新皓.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理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3] 肖蓉,吴倩茹.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J].教育探索,2014(03).

[4] 蔡畅.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

[5] 王虹.立德树人视野下“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解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6).

[6] 张党清.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优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何羽

上一篇:政治文化研究差异分析论文下一篇: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