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2022-05-01

摘要:本文以对某理工类大学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调查为原始素材,分析了阻碍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科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工科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篇1: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和要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任务。这一想法不仅是时代特点的具体表现,同时也为跨世纪的教育指明了前进和发展的方向。其代表着在进行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究其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需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断将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实践之中,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Practical Research on Quality Education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REN Yuankun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 Shenyang, Liaoning 110035)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深化改革的发展,许多领域都实现了一些变革和创新。教育领域作为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我国的进步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也需要积极应对我国发展变化,实现创新改革。现如今,教育改革的重点是素质教育,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积极输送了大量人才,所以对于高校来说,怎样发展素质教育和如何发展素质教育等问题都值得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以高校教育管理为例,主要围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进行研究,首先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简单概述,然后分析了素质教育在高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现状,最后探究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践措施。

1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概述

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创新精神永远是其源源不断的动力所在,同时,创新精神也是一个国家实现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源泉。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就不能够在世界上占据有利发展地位。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兴趣和探索等,创新精神并不是人们生来所具有的,它是需要后天的不断学习、努力和思考。[1]

总的来说,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好奇心等方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能够对未知世界进行不断探索和发现,会对不了解不明白的事情去提問和质疑。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不同角度和多个方面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实践则是人们以意识为前提,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改造的活动,这是一种客观的行为,但是确是在主观驱动下的。实践的具体表现就是主动动手去解决任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要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就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在学校这一教育教学场所中,教师应该时刻作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推动者,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积极创新思路,选择合适的路径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提升,在多个方面的努力下共同作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严峻挑战。[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高校教师通过设计系统科学的教育体系,逐渐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实施。

2素质教育在高校的实施现状

首先,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和实践作为高校培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在目前新形势下,这两方面的素养是大学生在以后社会发展中的必备素养,也是社會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重要方面。若是专业人才能够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将更容易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企业和公司的青睐。但是就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来说,大部分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也不会有意识的将这两个方面的素养培养工作融入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并没有受到有效培养,因此在这两个方面的提升较为缓慢,并不能够实现预期效果。

其次,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来说,对理论知识的教育多于实践教育。[3]不管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实践能力的提升,其基础都应该是实践教育,也就是说,只有在实践教学中才能够切实实现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目前高校教育中,教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仍然将大部分的教学重点任务放在理论知识教学方面,即使是实践课程,也是以大量的理论讲解为基础而进行,并没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实践机会较少,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这两方面素养的提高。

最后,高校教育过程中也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和评价。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的个性化差异,也就是说,对于不同学生,由于其发展过程和受到基础教育程度的不同,其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两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所以说要想加强素质教育,就需要充分分析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但是目前高校在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较弱,并不能够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占据主导位置的是同质化教育模式。[4]除此之外,在进行教育评价过程中针对性也较低,不能够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因此也就不利于后续教育活动的优化和完善。

3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践措施

3.1加强素质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目前高校教育存在不重视素质教育中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鉴于此,高校教师需要深入学习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思想要求,对素质教育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和完善,重点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高校要进行具体理论课程的设置,为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理论教学基础,用来支撑实际教学的进行,充分扩充学生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高校内部要为学生打造具体的时间空间,以学校实际发展情况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重点进行素质教育实践阵地的打造;除此之外,高校各个专业课之间应该加强连接,建立起课程体系,以专业课程教学为主,在实际课程中凸显出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从学生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渗透进创新和实践教学。制度是土壤,只有保证土壤的肥沃,才能长出健康的果实,所以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对素质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保障。

3.2平衡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对于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实施来说,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能力培养是重要问题所在。在新形势的教育环境之下,高校需要对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进行重新的平衡设置,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首先,教师需要连个控制理论教学的时间,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内涵为基础,进而确定理论教学的重点,对原本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和优化,进而对教学流程进行重新构建;其次,高校还应该不断丰富实践培养的内容,为学生不断扩展实践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打造适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环境,不断丰富实践培养的教育教学内容。举例来说,高校可以在学校内部组织科技比赛,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参与其中,在比赛过程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校外,学校也可以积极寻求企业合作,根据教学和企业实际,设立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素养。[5]

3.3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学校的领导层和教师,要想建设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根据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帮助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培养观,从教师入手,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渐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另一方面,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理论基础,为教师创造自身发展的机会,比如说可以定期为教师组织教育教学讲座,也可以积极与其他高校之间进行合作,组织教师进行彼此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互相进步,还可以在校内举办教师技能大赛,在竞争中全面提升教师的能力和素养;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将热爱教育、关爱学生和依法施教作为教师的必备能力条件,对教师进行培养,同时在新形势下,要加强教师对现代应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引导教师能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日常教学之中。

3.4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高校教育中,要想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就是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实现教学过程的规范和优化。根据我国相关决定要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为主,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教学质量的提高。改革创新高效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活过来,在实践和体验中进行创新。[6]同时,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下,还应该重视师生之间关系的建立,引导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组织学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老师,敢于质疑现有的理论知识,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变则通,对于高校来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改变现状,也才能走在时代前列。所以在落实素质教育期间,一定要认识到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思维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迭速度变快,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加快,所以教师需要接轨知识经济,接轨世界,创新传统思维方式,能站在年轻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创新思维看待世界。

3.5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评价工作

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想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针对性教学,将因材施教这一观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对于教师来说,首先应该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这两方面的素养能力水平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考察,进而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水平层次,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及问题所在,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应用在学生的针对性教学中,真正做到点对点教学,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在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学生真正的素质水平,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和教育教学模式中的漏洞,为下一步改进素质教育和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提供基础动力。

3.6营造创新与实践氛围

在高校教育教学开展期间,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需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落实,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高校需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创新与实践氛围。首先,高校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更多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敢于创新与实践,在校园事物或者课堂学习中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其次,高校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创新与实践机会,比如设置相应的任务,或者实践机会,由学生主导开启任务的实践,让学生能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展现自身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最后,创新与实践不是空谈,需要付诸行动,高校要与其他学校及国外学校积极展开合作,在合作中产生碰撞与火花,让学生能在交流中有所进步与发展。

比如高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技能大赛,让学生自主开始技能竞技,大赛的组织与开展也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技能大赛的开展,学生可以自行分小组开展,小组人数不定,技能大赛需要共同完成,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能力,在小组任务完成期间,学生可以大胆创新与实践,确保任务的高效完成。技能大赛看似由学生自己组织与开展,毫无限制,但其实处处可见规则,由于是学生自己组织,会更加的用心,也更加具有创新精神。大赛的开展会由守旧派与创新派的思想碰撞,最终确定中比赛方案,这样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确保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

3.7加强软硬件支持

高校是教育的开展,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契机,融入时代最新理念,注入新鲜血液。但是创新与实践需要高校的大力支持,为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软件与硬件支持。通过校园文化的创设,让学生能感受到创新、实践的重要性,并能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能投入到创新与实践中。高校还需加大资金投入,为学生建设实训室、实训基地、创新基地等,也可以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能深入到企业进行创新与实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两个重点任务。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重新建立和完善教育体系,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和比重,全面实施针对性教学和评价,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现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仲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000(009):107-107.

[2]孙康宁,于化东,梁延德.基于新工科的知识、能力、实践、创新一体化培养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9,000(003):93-96.

[3]张京汉.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发学生的潜能——潜江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认识与实践[J].散文选刊:中旬刊, 2019,000(009): 179-180.

[4]張文涛,刘翠玲,章列成,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探索与实践——以江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为例[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孙杨,聂青玉.“工匠精神”视野下食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评《食品科学概论》[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045(011):292.

[6]汪海燕.基于工作室的大学生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教育技术专业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 2020,000 (005): 119-123,128.

作者:任远坤

工科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篇2:

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及教育研究

摘 要: 本文以对某理工类大学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调查为原始素材,分析了阻碍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

2008年,笔者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对某理工类大学中10个学院23个自然班的766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工科学生394人,占调查人数的51.44%;理科学生105人,占调查人数的13.71%;文科学生139人,占调查人数的18.15%;经管类学生88人,占调查人数的11.49%;艺术类学生40人,占调查人数的5.22%。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文、史、哲、琴、棋、书、画等方面的爱好在上大学后得到很大进步的比例并不高,一般都没有超过15%,即使算上“上大学后有所进步”,也仅有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爱好接近50%,其它琴、棋、书、画等方面的爱好都没有超过30%。在这样低比例的不利情况下是谈不上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的。

在此次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笔者在同年组织了一次总计1210名学生参加的艺术素质测试,其中文科生210人,理科生1000人;男生830人,女生380人。在此次测试中:音乐题共14题,有28个选项,仅有3个选项的答对率在70%以上,占总数10.50%;答对率在50%以上和30%以上分别有4个选项,合计占总数28.6%。美术题共15题,有20个选项,有10个选项的答对率在70%以上,占总数50%;答对率在50%以上的有4个选项,占总数的25%。笔者在测试中区别了理工科学生和文科学生,男生和女生,以及不同年级学生。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普遍不高。相比较而言,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素养比音乐方面的素养要好,文科学生比理工科学生的艺术素质略好,男生和女生在艺术素质方面没有明显区别,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的艺术素质要好。

二、障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分析

1.社会层面的浮躁心态以及弱化的人文氛围对素质教育工作的不良影响。

受市场经济冲击,在现实社会中在一定层面上存在一种浮躁心态。在这种浮躁心态的影响下,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和素质的培养被极大地功利化了。与此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受到人们极大的尊重,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大民众都希望高校能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社会民众有这种期望本是好事,可有效推动高校办学事业的发展,但问题在于在这种期望的作用下,人们对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就降低了。此外,在以“奔小康”为主旋律的今天,对经济条件的追求耗费了人们过多的精力,人们无暇顾及传承特色乡土文化、民族文化给子女,对特色乡土文化、民族文化的忽视使特色文化的传承出现危机,导致社会人文环境被大大地弱化。

这些都对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在高考指挥棒和社会民众的期望的双重因素作用下,高校也就只能将资金、精力更多地投入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科研工作、发表论文等方面;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所必需的硬件设备、文化场馆的投入则少之又少,将人文素质教育视为点缀,有它更好,无它亦行,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其重要性。

2.自小学至大学的教育机制不相协调。

从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阶段就开始的以考上大学为目标的幼儿和中小学教育机制扭曲了学生的心灵,冲淡了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的愿望和基础。在这种教育机制下,相当多的学生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呈空白状态。有些家庭可能会在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对培养孩子的艺术品质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精力,但一旦升到中学,就会为升学压力所迫而放弃。而中学教育出于应试的需要,更是把艺术教育作为“辅德、益智、健体”的功能而一带即过,从而使当代大学生缺少基本的艺术素质教育基础。这种一切以是否能考取大学为标准的功利化思想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对于为什么学习的“群体性”意识丧失,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厌学”心态。进入大学后,由于面临的考试压力的减小和可供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学生艺术方面的爱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艺术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但是由于起步太晚,缺乏自中小学阶段起的基础,又受到一切以能否很快学会专业技能并在实际工作加以运用的思想的影响,从未接受过艺术熏陶的学生一时间难以培养起艺术爱好,致使40—50%的学生在调查中表示在琴、棋、书、画方面“无此爱好”。

另外,从教育监管机制来看,教育监管机构以同一标准来衡量大学的办学水平,又以同样的约束机制来管理大学的建设,这使得中国的大学都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画出来的,缺乏自己的特色,无形中影响了大学人文建设和文化底蕴的沉淀。大学在办学方式、办学思想上受到的过多约束使得大学的规划和建设只能中规中矩,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兼收并蓄,阻碍了思想的自由性。同样,大学的素质教育缺乏创造性和亦步亦趋也影响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3.文化艺术的普及度不高,作用有限。

第二课堂文化艺术活动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種形式,能够点滴渗透、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人格素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1]但是实践表明,虽然第二课堂对学生文化艺术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其作用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高校举办的一些艺术活动,如文艺晚会、唱歌、舞蹈、小品等比赛,书画展览等活动,比较注重个人的艺术技能和表演能力,虽然起到了比较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但是学生的参与度有限;其次,高校的艺术设施缺乏,专业老师不足,各基层学院在这方面的资源几乎为零,也限制了对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2]

目前,各高校已陆续建成了很多高质量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项目,像数学建模竞赛、汽车创意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以及与艺术相关的大学生艺术团、“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不可否认,这些优秀的素质教育项目对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辐射和引导作用不容忽视。但对于这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项目,笔者却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并不会经常谈起。

三、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大学的意义,不仅仅是科技进步,还包括精神建设。[3]在现行的教育机制与社会环境下,针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笔者认为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抓教风带学风,营造高校人文氛围。

学风取决于教风,好的教风滋生培养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上进求真的良好学风;不良教风则助长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浮躁放纵的坏的学习风气。严师才能出高徒,如果教师能够以高的标准要求学生,选用一流教材,补充课下阅读材料,定期布置作业,强化考试和测验,学生很自然就会认真对待学业,抓紧学习,消化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完成作业,积极准备考试,学习风气就会正。良好的教风可以有效推动学风建设,进而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2.强化成才教育,激发求知兴趣。

素质教育是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实施教育的前提和核心。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当他们自己对到大学来的目的和意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后,他们才可能积极努力地为自己的人生而奋斗,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才不会似“对牛弹琴”。笔者建议,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高校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特别要善于利用任课教师、辅导员的身份,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强化学生理想教育,引导并转化学生的理想为其求知的动力,在有意无意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最终达到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

3.重视大众教育,推广文化艺术在高校的普及。

高校在追求素质教育项目高质量,效果高显示度的同时切勿忽视大众化这一重要因素。高校必须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全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更多的大学生可以进一步把获取的人文知识通过实践内化为人文素养,汲取其中的人文精神。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增长空间,高校要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推进与实施是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毕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才是符合21世纪实际要求的素质教育。

4.加大对场馆设备、文化设施的投入。

素质教育除了在思想上要唤起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外,还必须在设备、设施等硬件方面下功夫,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尽管这两年来各高校在基础设施的营建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相对于庞大的学生规模而言,素质教育基础设施明显不足,体育场馆、艺术活动场所、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所需场地等诸多方面都略嫌单薄。建议教育部和各高校进一步加大对素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学生为本,以切实有效的行动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华,张旭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渠道[J].高等理科教育,2004,(3).

[2]尉天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三个认识误区[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3]陈平原.大学三问[J].书摘,2003,(10).

[4]胡明,郑真江.教师人文素质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J].开放政策研究,2007,(4).

[5]嵇小怡,叶朝阳,何婷英.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新途径[J].航海教育研究,2004,(2).

作者:吴哲敏 余 卉

工科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篇3:

大学危机:不容忽视的难题

内容提要在社会急遽变化的时代,大学兴旺发展和危机四伏两种趋势是并存的,但是现在应该格外关注大学的危机。因为财政困难,商业化、官僚化、技术至上和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已严重阻碍大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大学的公众信任度不断下降。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分析认识危机的产生、表现、危害和走出危机的道路。

关 键 词大学危机财政危机商业化官僚化技术至上质量观念制度

作者王英杰,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100875)

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人们对高等教育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寄予极大的期望,但是在大学的现状和人们的期望之间却存在着深深的鸿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长费德里克·马约尔认为,“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处于危机之中”。自马约尔的讲话至今已经过去了近10年,但是危机似乎不但没有减缓,而且还有加剧之势。发达国家如此,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大学发展的现状又如何呢?

高等教育规模急遽扩张,而政府支撑能力不断下降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势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先是出现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扩张模式。美国以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为主,以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迎接大众化的挑战,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共同支撑的高等教育规模急遽地扩张;西欧国家则改革了大学录取制度,使所有中学毕业生均具有进入大学的资格,可以在大学免费学习,为此政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拿出了巨额经费支撑高等教育;日、韩政府除了增加教育经费发展公立高等教育之外,还制订政策支持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今天这些国家已经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但是大学的财政还存在危机。在最近10年,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公共经费减少和学费上涨,现在大学学费平均为20世纪90年代初的两倍,50个州中有44个州的大学存在收支上的结构性鸿沟;西欧国家为了克服大学财政危机,纷纷开始或考虑收取学费;日本则通过大学法人化,来减少政府的财政开支。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走了一条与以上国家均不相同的道路。首先,我们扩大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初衷是拉动经济,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其次,我们的扩大招生并没有伴随政府高等教育经费的急遽扩大,这在世界上也是极为鲜见的。这就造成了我们的扩招与学费上涨相伴而生,许多大学,特别是地方大学和民办大学靠扩招而生存和发展。可以说,我们的大众化主要是靠学费支撑起来的。也许这是我们在政策上的一种无奈选择,美国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247美元,而我国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000美元左右(根据当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换算)。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大众化在现阶段导致了大学更深刻的财政危机。其表现如下:

1、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依然严重。从总体上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遽扩张,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趋于缓解。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收入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严重不平等的问题,可以说高等教育仍然在复制和强化社会的不平等。我国大学扩招伴随着大学学费的急遽增长,而大学奖、助学金和贷学金制度尚不完善,从而使得一部分弱势群体子女入学发生困难。在我国还存在一个特殊的问题,我国高等院校的地理分布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如一些省市的高等院校高度集中,而另一些则极度缺乏高等教育资源。由于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经费的短缺,或者下放给地方或者中央与地方共建,这就使得大学被迫在所在地不成比例地扩大招生,从而造成了地区之间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扩大。在少数城市高等教育已经普及,而在许多省、自治区高等教育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

2、大学内部生均教育资源极度短缺。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我国的大学。我国大学的扩招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决策,事先缺少完善的计划,大学没有准备,突然启动。仅1999年招生就扩大了45%,此后连年扩大,虽然在最近两年,决策部门放缓了扩招速度,但是已经很难控制其进程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不得不把有限的经费主要用于校舍的建设,即便这样,生均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仍然非常紧张,更不要提生均教学和实验设施、生均图书、生均电脑和上网时数、生均教师和生师互动时数、以及生均体育、娱乐和卫生设施了。

3、大学债务负担日益沉重。我国大学在应对扩招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带来的财政压力时,不大可能寄希望于政府的持续和大量的拨款,学费的增高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实践和我国的现实来看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其他收入又非常有限,因此大学普遍采取了向银行贷款的举措。然而,偿还能力参差不齐,甚至还可能最终仍需由政府来承担。

大学的商业化

今天的世界正处于一个消费膨胀,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影响和控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时代。从制度安排来看,教育成为服务产品,私有化和民营化正对高等教育体系产生强劲的冲击;从观念来看,“市场至上”正在成为人们的价值准则,影响人们和组织的思想和行为,传统的价值观念在市场主导的社会中愈来愈软弱;从行为来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正在成为个人和组织行为的基本出发点和终点。但是,大学必须警觉,如果大学失去守望社会的职能,不能给人类以终极关怀,那么就会异化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另类机构,从而被边缘化,失去独立存在的基本理性。

1、大学的行为。当前大学的商业行为正日益演化为大学日常的基本行为,影响着大学的职能和使命定位、大学的价值选择和发展方向。但是大学的商业行为并不是什么新的现象,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我国大学经费极度短缺的时候,大学就普遍开始办企业经商。今天大学经商的奇特之处不在于它的存在,而在于它的史无前例的规模和范围,它渗透在大学的各项工作之中,几乎没有什么不可以作为商品“上市”交易。

勿庸置疑,大学的一些高技术企业促进甚至带动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但是从国际的经验看,如果这些企业不从大学分离出去,不仅会影响这些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会在大学内部引起利益的冲突,干扰大学基本使命的实施。更有甚者,可能出现大学行政与企业不分,从而导致腐败行为。此外,大学普遍将一些职能部门转化为公司,成立了后勤产业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等,这样做的初衷也许是好的,是为了改变大学办社会的状况,使大学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是,由于观念问题和制度问题,这些公司垄断了校园服务,它们自身的利益与大学部分行政领导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它们往往既是甲方又是乙方,既利用了国家为大学制订的税收优惠和土地政策等,又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严重侵害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

大学的商业行为已经弥漫和渗透到大学的学术中,给学术带来极大的伤害,使大学在公众中的信任度迅速下降。首先,大学在招生的过程中出现了制度性的腐败,形成了招生的潜规则,当然这主要发生在高考成绩处于边缘状况的人群,应该说绝大多数的考生是经过公平竞争进入大学的,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确实存在着权钱与入学机会的交易,去年夏天所揭露出来的一系列腐败案例可以说是冰山之一角,教育在中国已经成为民众投诉最多的行业之一。其次,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处于空前的无序竞争之中。如大学参与了各个层次的高等教育和培训的竞争,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教育资源,贱卖了自己的无形资产,打击了高专、高职和民办高等学校,等等。第三,大学专业设置随波逐流,趋势、迎利、媚俗,只要所谓市场热门的,便不管自己是否具备条件,一窝蜂而上,于是哲学系办法律,历史系办旅游,中文系办影视,而对于基础学科则疏于建设。有的还生编硬造出一些专业,冠以国际等桂冠,包装销售,收高学费,欺骗学生。第四,在大学商业化的大潮中,大学的管理者不由自主地把自己视作企业的主人,而教师则沦为雇员,大学简单借用了企业的聘任、管理和奖励制度,甚至把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中的管理办法搬到大学中来,完全忽略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如对教师的工作也使用记分积点的做法等,则严重压抑了教师的首创精神,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

2、教师的行为。大学的商业化对教师的价值取向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教师为了功利的目的,在商业化的聘任和奖励制度的压力下,在科研中不得不更重量而非质,一年动辄发表几十篇论文和多部专著,而投入多和需时长的基础科研被冷落。更有甚者,在学术上造假、抄袭、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直至影响到一些教师对工作的选择。如他们视科研为名之所在、校外活动为利之所在,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与校外活动中,忽略了教学,和对学生的关心,忘记了“师垂典则,范示群论”的神圣职责。

3、学生的行为。大学的商业化对学生的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就业选择和人生道路选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商业的价值原则渗透到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在一些学校,班干部的选举、优等生的评选,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学生们举办的体育和艺术赛事以及一些社团活动经常具有显著的商业色彩,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终成顽疾。大学的商业化对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造成了持续的,甚至可能是终生的影响。

大学的官僚化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学的两个重要发展趋势对世界许多国家大学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大学规模急遽膨胀,许多以本科生为主、规模仅为千人的大学发展成为数万人的多元巨型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的管理机构也不断扩张和加强,加速了大学管理的科层化。二是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大学的干预,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纷纷制订政策,监控大学经费的使用,力图引入按大学的绩效分配公共经费的原则,逐渐使政府的管理模式和程序渗透到大学,使大学的管理与政府的管理趋同。在我国,原本就有很强的官本位文化,在过去的50多年里,大学被视作政府的附属部门,大学管理人员被视作国家干部,按照干部来任免和管理,大学正在异化为以官僚机构模式运转的另类机构。

1、大学的级别和有级别的校长。我国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整个社会都是以官本位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大学也像其他社会机构一样按照政府的级别系列被赋予了级别,大学领导亦自然而然被赋予了行政级别。但是,在过去10年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官本位体制开始有所动摇,比较突出的是在经济领域。而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部门实行了公务员制度,在这样的总体形势下,大学的官本位管理不但没有退缩,反而不断被强化和扩大,这就更突显了大学官本位问题的严重。

2、大学内部管理中的官学一体。时下,我国大学的一个显著的情况是,大学管理人员既在全职的管理岗位工作,又占据教学和科研岗位不放。当教师和学生到学校职能部门寻求支持时,他们经常不在岗,籍口是忙于教学和科研,但是在他们的岗位要求中却没有教学量和科研的要求;他们占有不少重大科研项目,但是经常藉口行政工作繁忙,而主要由教师们来完成;他们并非教学科研人员却藉口工作需要申报职称,或者虽然具有科研或教学岗位,但因水平所限无法晋升学术职称,于是就晋升管理职称,在学术与管理职称之间自由游走,成为所谓学术和管理工作“双肩挑”的干部。对此,高等教育法虽然拨专款设置了大学职员岗位,但根本就没有提到大学的议事日程上来。

3、行政权力膨胀,学术权力萎缩。由于大学官学一体的制度安排,大学的行政权力不断膨胀,而学术权力不断受到侵蚀。虽然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在大学中设置学术委员会,但往往并没有明确的制度或规章具体规定学术委员会的组成、权力和责任。学术委员会往往由行政决定其组成人选,由行政决定其领导,由行政决定其会议的召开和议程,因此,这种制度安排决定了学术权力隶属于行政权力,造成了学术委员会经常形同虚设的现象。即便少数大学校领导对学术委员会表现出一定的尊重,也往往只是将其作为咨询机构,很少有真正重大的学术问题经由学术委员会做出决定并付诸执行的。这种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学的其他委员会和评议组织中,例如,职称评定机构等。因此,从制度的层面看,我国大学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学术权力。与学术权力虚、少、弱的情况相对应的是行政权力的强大和扩张。首先,大学的各种职能部门占有了过多的学校资源,将基础学术组织(院、系、所和中心等)视作下属机构,将教师视作被领导者,缺少为学术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思想。这些职能部门或多或少沾染了政府部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其次,大学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实际上掌握了大学的学科建设,但对大学院系等基础学术组织建设和调整的合理性缺少考虑。他们不适当地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学科或专业拨款或争取资源。他们在资深教授、校聘教授及学科带头人等的评选和各种人才工程中占据了不适当的比例。他们在出台的各种聘任和奖励政策中过多地关注了自己的利益。

4、官僚化是孳生腐败的沃土。由于大学行政权力过分集中,在制度安排上缺少了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监督,这就必然导致腐败,近年来,见诸于媒体的院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腐败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还有一些问题也许从法律的角度讲,还构不成腐败,但是对于大学却极具杀伤力。典型的有为政府官员单独设立学位课程计划,单独补习,单独考试,单独录取,单独授课,降低水平颁授学位。对于这样的隐性腐败问题应有充分的认识,“须知,即使是很小的一种腐败行为也具有腐蚀性,它可能使一所院校内部失去协调,并对其声誉带来损害,” 更何况,这样的问题正在全国蔓延开来。

大学的技术至上

科学技术的进步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特别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这些变化。在当前,技术至上已日益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致使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呈恶化的趋势。在技术至上的社会中,大学本应犹如“海上之灯塔”、“社会之明灯”、“社会精神文化之中心”,引领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所提供的无限机会中做出明智的选择,给人类以终极关怀。但是,在国家或社会的重大发展项目中却很少能听到大学的声音,更听不到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声音。大学的文化功能在不断消退,正在异化为另一类技术至上的机构。

1、大学两种文化的分割。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大学的历史是两种文化不断分割的历史,即科技文化不断进取而人文精神逐渐式微的历史。从大学初始阶段的人文学科占压倒优势,到科学和技术开始进入大学,不断从大学的边缘走向中心,大学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心,即而因科学技术逐步取代了人文学科成为大学的强势学科。当然,大学的这一发展过程代表着时代发展的进步。今天当人类已经认识到只讲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讲以人为本,可能给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界带来灾难性后果时,一些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已开始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并着手改造大学的基础结构为两种文化的融通提供组织支持。在我国,由于现代大学制度建立较晚,大学中两种文化仍处于分割状态,科学技术是强势语言,占有了大学的主要资源,却没有采取主动行动为文理的融通搭建平台,学生的培养也基本处于文理割裂的状况。

2、大学校长的选择。从大学校长的岗位要求来看,本来并没有学科的要求,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出身的校长都可能成为优秀的校长。但是,在我国大学,校长几乎清一色全部来自理工科,特别是在一流大学,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几乎成了选任大学校长的必要条件。仅此一点,就可看出“技术至上”在我国大学中仍有重要的影响。

3、大学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在技术至上的大学中,人——教师和学生在管理中被异化为数码,在管理者眼中只有数码而没有人。在各种评价体系中,充斥了各种量化指标,这些指标体系往往给予可量化的指标以更重的负担,例如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从而对校园中的功利主义推波助澜。更为严重的是,管理者不去研究如何解释这些统计数据和如何使用这些数据,因此,误用和滥用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在这种“科学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的管理中失去的是人文关怀。

大学教育质量的滑坡

迅速变化的社会对大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大学教育质量却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大学对新的需求反应迟钝,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惰性;其二是在大学被动地打开校门扩大招生以后,未能适应学生急遽增加所带来的新挑战。

1、大学生缺乏学会做人的教育。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哲学。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发生急遽变化的时代,急遽变化所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由于他们没有经历过促成社会变迁的社会运动,致使一部分学生在对待“社会理想”上,常常表现出冷漠,一些学生正在失去理想与信念。在转型期,社会财富的分配出现不均衡,这使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未来,把大学教育仅仅视作自己在社会中向上移动的阶梯,他们视学习成绩和在各种学生组织中担任的工作,以及优等生评选,甚至入党入团等作为功利目标来追求。社会中的不诚信行为也时时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致使作弊等欺骗行为屡禁不止。他们中,有许多人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内心滋生出孤独感,感情脆弱,在集体生活中手足无措;不少人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与大学中的商业气息或泛滥的商业价值取向格格不入,常常会出现自卑的心理或者潜在的反社会心理;他们在中小学经历过考试炼狱,都是佼佼者,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对于可能的挫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经不起失败,往往面对失败万念俱灰。当然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他们更愿意做独立的思考,具有更独立的人格,对于“民主和参与”有更多的认同。对于这样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缺乏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只关注“两课”的上课时数和知识的传授,而对社会急遽变化所出现的新问题缺乏理论解释,学生则缺少积极参与的热情。另外,党团工作只关心表面的稳定,而不研究解决可能影响稳定的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员和设施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救助,使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还有,学校中一些有关学生的规章或政策中的条款已经过时,甚至与国家的法律相抵。总之,大学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落后于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要求,致使一部分学生不会与他人相处,以个人为中心,缺乏责任感。

2、大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长期以来大学的教学把学生与社会割裂开来,把学习与探索割裂开来。教师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却把主要精力用于自己的学科和科研项目,对于教育思想或教学观念无暇或不屑于研究。面对学生,他们往往更关心如何完整系统地传授自己学科的知识,对于社会在人才需求方面的变化不敏感,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过问不够。大学生朝气蓬勃,充满幻想地走入大学,但是一入校就被禁锢在一个系、一个专业、一个班级内,上课记笔记,考试前复印笔记,背笔记,可以说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整体的被动环境中。而大学规模的急遽扩大使这一问题雪上加霜,大班上课非常普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缩小到极限。这种整体的被动环境可能对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使大学生缺少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缺少创造精神和适应能力。大学教育正在偏离教育的初衷——“教育不是把一只水桶注满,而是点燃一堆火焰”。

关于走出危机的思考

我国大学如何才能走出危机,很可能首先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扩大经费来源,政府给予更多的投入。但是,笔者以为首先要思考的是观念问题和制度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1、厘清观念。高等教育不是经济的一个分支,而是社会的一个基本领域。从这一基本观念出发,大学的主体应该定位在非营利机构,而不是产业或商业机构;大学应该主要由公共经费支撑,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大学的运作应该以公共利益为指导原则,不能去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对这一观念更应该有一个特别清醒的认识。一要认识高等教育市场化是西方大学争夺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市场的有力武器,只要仔细观察西方大学的行为就不难看出,西方大学的商业化在国外是步履匆匆,而在本国则是保守慎行。二要全面认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不要一叶障目。在高等教育市场化不断泛滥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于1998年10月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一致认为:“应当澄清这一方面的模糊与混淆。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因为教育不是经济的一个分支……教育实际上具有自身存在的功能,它是社会的一个基本领域,也是社会存在的条件之一。没有教育就没有社会。” 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里科·伯克也尖锐地批评了大学的商业化,“大学的商业实践往往带来一种交易。使得大学不得不与其基本的学术价值妥协,这样有违大学的精神实质”。三要认真检视商业化给大学造成的重大危害,在大学各利益相关群体中充分进行讨论,取得共识。

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而是独立的法人。在现代社会,大学与政府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大学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大学应当积极参与社会。但是,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它有自己独立的使命。大学“应当能够完全独立与负责地发挥其基本职能,对伦理、文化、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行使其智慧权威”。大学要成为精神文化领域中一股持久的否定力量,引领社会在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媚俗、进步与倒退之间做出选择。为了大学能够独立行使这种智慧权威,应该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大学与政府的关系,限制政府出于良好的动机不由自主地干预大学的冲动。大学的质量与大学所享受的学术自治呈正相关,这是因为大学是追求真理和传授高深学问的地方,只有学者才能真正理解如何最好地获取和传授这些学问,真正理解这些学问的内容及其复杂性,“学习和研究的错综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要求高度的自由,不受外界的干预与控制,高校才能有效地运转。”

从大学的本质属性识读大学,大学应该是社会中最民主的机构。首先从大学的组织机构来看,大学是由代表不同学科的系、所或院松散地连接在一起构成的。大学领导应以民主的方式,相互关联的领导风格,协调各院、系、所的目标和利益,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决策的基点越低,决策的理性越高,有效性越大。其次是从大学的使命来看,教师作为特别的知识工作者,他们的基本职责是为学生和真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院长也强调这一点,“我们教授拿公务员的收入,但享有艺术家的自由……我们的确把我们的工作看作一种职业,但是我们不把自己看作雇员,而是看作大学的利益相关人:一组所有者。”从大学的这些基本性质出发,政府和大学必须正视大学的官僚化趋势,认识官僚化给大学带来的严重伤害。一切有关学术的决策都要通过教师;有关学生的决策要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亦不构成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大学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中心,而且还是人类文明的宝库,人类的精神家园。从这个基本观念出发,首先,大学要给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以均衡的关注,大学不仅要不断创造知识,还要守望社会,警惕技术至上对人类的异化,对社会的伤害。其次,大学要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关心他们情感发展的需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学会做人。大学要重新为自己定位,研究自己的使命,重振被长期忽略的教学工作,使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世界,成为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实现自己潜力的世界,说到底,教学是大学存在的基本理性。第三,大学在管理中要给教师和学生以人文关怀,管理的全部出发点和终结点都是人,要给人以尊严,要尊重人格,要对教师和学生这一特殊的人群有深刻透彻的了解,不能简单地把企业或政府的管理办法搬到大学来。大学需要引入竞争机制,但是不能以大学的和谐和均衡发展为代价,这是大学的生命,要倍加珍惜。

2、制度建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财政危机固然阻碍大学的发展,但是制度建设的滞后对大学则构成更致命的危机。可以说,没有现代制度,就没有现代大学。我国大学长期以来由政府投资,由政府管理,大学隶属于政府,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大学既不能自治,在内部又缺乏学术自由。在计划经济逐渐被市场经济取代的时代,我们没有建立起必要的制度以规范大学的行为。因此制度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一是制订有关大学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有关法规。法规要明确政府在拨款支持大学、在大学规模和质量方面的责任,明确大学的独立法人地位和自治权力,同时规定中介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在政府和大学之间建立安全阀。二是制订大学的基本章程。每所大学要有自己的基本章程,也就是自己的宪章,自己的大法,规定大学的性质(营利或非营利)和使命,基本学术组织和行政结构,校长的遴选,权力的分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和决策程序等。三是制订有关教师和学生的制度。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责任与权利,建立听证制度,保障学术自由,规范他们的行为。这样的制度要以教师和学生手册的形式刊印出来,人手一册。四是制订职员制度。逐步使大学的行政人员专门化,改变目前的所谓“双肩挑”的状况,如果教师出任行政工作,应该脱离教学和科研岗位全心全意为教学和科研做好服务,以避免利益的冲突。

以上简单列举了需要进行制度建设的几个方面,并没有试图构建大学全面合理的制度框架。笔者的一些建议仅仅说明我国大学在制度建设方面的空白。因为没有必要的制度建设,我国大学就不可能在国际知识体系中从边缘走到中心。

参考文献: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1995

②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国外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04(8).4

③ 数据来源自US Bureau of the Census 1976

④(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 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4

⑤ W.N.叶芝,转引自(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 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8

⑥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00中国教育绿皮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45

⑦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国外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04(10). 3

⑧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00中国教育绿皮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45

⑨ Philip G.Altbach, etc., 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n Society,

Prometheus Books, 1994.

Jean Lipman Blueman, Connective

Leadership, Change, 1/2, 1998.

Henry Rosovsky, 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l, W. W. Norton

andCompany, Inc., 1990.

编辑任建英

作者:王英杰

上一篇:政府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论文下一篇:多媒体技术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