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营销与体验经济论文

2022-04-22

【摘要】人们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对于消费个性化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始终热切的追逐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就是人们追求消费个性化的一种体现。体验经济极大的强调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从消费者的体验中获得利润收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旅游产品营销与体验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旅游产品营销与体验经济论文 篇1:

旅游产品利用新媒体进行营销的策略

摘 要 在新媒体逐步占领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今天,旅游企业如何在充分了解新媒体传播特质的基础上创新营销模式、整合营销渠道,无疑已成为放在旅游业界的一项新兴而又重要的课题。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经济花费以及网络口碑,于旅游企业而言,这其中可控性较强的无疑是网络口碑。“分享式”营销即是在充分调动新媒体传播潜能的基础上,提升旅游产品网络口碑,以叠加式分享传播为基本手段的旅游产品推广理念。科学有效地应用这一独特的新媒体营销理念,将会是今后旅游产品营销推广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新媒体;旅游产品;营销模式

1 新媒体对旅游产品营销的促进作用

虽然学界对新媒体的界定未尽一致,但在其传播特质上却已达成共识,即相较于报刊、电视、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备更强的即时性、延伸性、融合性以及交互性[1]。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社会化应用而大显身手的新媒体,主要包括大型门户网站、BBS公共讨论版、网络视频(播客)、SNS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其传播载体也由传统的印刷品、荧屏转化成电脑、平板以及智能手机移动终端。新媒体的上述特性为旅游产品营销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整合需要。

依据国外学者的实验成果,消费者选择产品深受网络推介信息的影响,这其中最受信赖的是非商业的第三方信息[2],在“大众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媒体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发布者。新媒体用户取代了传统媒体中产品发布人身份,可以自由选取自己喜好的信息素材进行传播加工,而其他用户以点击达成了相关信息的P2P(即点对点)式传播。这一传播形式消除了旅游产品的潜在消费者对于硬性广告宣传的抵触情绪,同时,个性化的信息选取和呈现形式又在信息传播伊始就实现了信息投放的针对性。新媒体个人用户分享形成的网络口碑更为旅游产品提供了传统营销模式所无从提供的真实体验,对于消费者决策更具影响力[3]。在信息爆炸,追求“点击率”的传播时代,摒除传统营销方式硬性推介的弊端,以互动、交互式传播充分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主体意识,在旅游产品尤其是线路服务从跟团游逐步过渡到自助游的今天,在营销方式上迎合消费者的参与意识,无疑正是提升旅游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基本途径。

2 新媒体分享式营销的基本特征

正是源于新媒体信息发布的个人化和非商业性,旅游产品的新媒体营销策略主要的体现为一种基于用户“产品体验+信息分享”的营销模式,这种分享式营销主要具备如下特征。

2.1 分享者的非功利性

基于消费者对非商业第三方信息的信任,旅游产品的分享式营销主要鼓励普通消费者在体验旅游产品(旅游线路、餐饮住宿服务等)之后,积极分享自己的消费体验。由于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其产品形态往往是瞬时性的、非实物的,故而产品消费体验较之产品外观宣传更具传播有效性。这同时也使得旅游产品的潜在消费群更为关注产品体验信息。

由于产品体验的总结和归纳需要信息发布者具备一定的文字、图片处理能力,而非功利化的信息发布,更具备了为网络虚拟社区服务的心理代入感。进而信息發布者在分享旅游产品信息的同时,实质上达成了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实现自我的认同机制。另一方面,潜在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体验的关注热情,同时形成了实现分享者心理认同的外部需要,这一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正是旅游产品分享式营销的基石。

2.2 传播效能的叠加性

分享式营销主要依靠消费者点击以达成P2P式的信息传播,由于其传播伊始并不着力于点对面式的信息灌输,所以其传播效能的真正实现,主要是依靠个体的信息接收者通过再次分享,形成在各自社交群中的人际传播。产品信息的每一次分享,都是以分享者的真实体验为旅游产品的品质作信用背书,进而促成了传播效能的不断叠加。当然,这种叠加有其极限值,当信息的分享群落完全超出了原初分享者的人际交往群落后,产品体验信息的传播效能叠加便无从实现了。

2.3 营销目的的潜在性

为了确保分享信息的阅读者不致产生逆反情绪,从而对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行再次分享,旅游企业无法像传统产品营销那般直陈产品的营销诉求,而只能潜隐地表达产品营销信息。为了将产品营销信息潜在化,旅游企业往往将产品营销信息去中心化,以并不醒目的排版和字体将推介信息“藏匿”于产品体验之中,形成“搭载性”的信息传播。当然,更为惯常的作法则是整体泯除信息分享的商业目的,以完全无关乎营销的姿态,分享产品体验,达成对自身旅游产品的软性推介。同程网每年举办的“同程中国旅游博客大赛”本身并不与自己的旅游产品挂钩,但获奖之内容分享却又关乎其主推旅游线路,这正是潜隐化营销方式的体现。

3 旅游产品分享式营销的提升策略

3.1 搭建稳定的分享平台

如上文所言,一定范围内的人际关系群落的存在,是非功利化信息分享促成旅游产品营销的基本前提,故而维系一个相对稳定的产品体验信息分享平台,是实现旅游产品长期营销的首要任务。

分享平台的稳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营管理的稳定性,即消费者以往分享的产品体验能够较为长久的保存,以供再次查阅和分享;二是参与人数的稳定性,以形成相互激励和认同的虚拟社交群落。为保证上述稳定性,旅游企业一方面应充分运用当前的信息通讯手段,设定稳定的网络服务器,并支持文字、图片以及影像等多种传播介质的信息分享,以期维系自身平台的业界知名度;另一方面,还应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不断吸引会员,促进会员之间相互交流,增强会员黏性,为分享式传播效能的叠加营造良好的社交群落。7天酒店在推出自身SNS应用后,即通过社交游戏来网罗会员,游戏奖励的积分可用以减免住房费用,这一举措可算作业界较为成功的案例。

3.2 塑造自身平台的意见领袖

被分享的旅游产品仰仗于原始分享者的个人信誉作为其品质保证,故而旅游企业拥有自身平台上的意见领袖(或曰“旅游达人”)是实现产品体验分享的传播基础,而意见领袖的塑造更是对信息分享者心理认同机制的一种迎合,进而形成对产品体验分享行为的一种长效激励机制。因此,塑造自身平台的意见领袖无疑是旅游产品营销的重要任务。

目前大部分旅游门户网站和微信平台,往往以新闻编辑的角色设定充当意见领袖,但这明显与分享者的非功利性相抵触,与企业有约在身的“小编”无从保证其信息分享的非商业化,故而其信息推介往往事倍功半,实际上,将雇佣编辑的劳务花费投放在普通消费者分享体验的经济奖励上更能促进分享平台的持续发展。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最佳旅游达人”网络票选,或“最佳游记”博文评比等活动,以旅游产品作为奖励,不断打造、推介自身的意见领袖,并在后续营销中,注重宣传其个人形象,以期塑造影响力持久的“旅游达人”。

3.3 整合产品的营销结构

旅游产品包含“食、住、行、游、购、娱”六大门类,而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旅游产品的营销具备一定的组合性和相互伴生性,在某地美食游记的信息分享中附随当地交通、住宿的相关信息,或是在自然风景区的游记分享中推送当地旅游线路和食宿服务,无疑是对旅游产品上述特征的充分利用。故而,旅游企业意图附随产品推介与信息分享之中,就应当优化、整合既有的产品结构,通过消费者点击分享信息的数据分析,确定其对旅游產品的消费需求,进而通过组合、伴生式的营销模式,促成信息阅览者的最终消费。

参考文献

[1]Lister M,Dovey J,Giddings S,etal.New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New York:Routledge,2009:9-13.

[2]Sylvain S. l.,Jacques N. l. The Influence of Online Product Recommendations on Consumers’ Online Choices[J].Journal of Retailing,2004(80): 159 -169.

[3]Fong,J.,S. Burton. Electronic word- of- mouth: A comparison of stated and revealed behavior on electronic discussion boards[J].Journal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2006 (6):132-143.

作者:赵瑾

旅游产品营销与体验经济论文 篇2:

体验经济发展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摘 要】人们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对于消费个性化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始终热切的追逐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就是人们追求消费个性化的一种体现。体验经济极大的强调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从消费者的体验中获得利润收益。体验经济的提出,促使全球的商业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验经济的理念影响着很多行业的经济发展,对于行业变革提出了可参考性的启示,作为我国第三产业龙头的旅游业,更是受其影响深远。

【关键词】体验经济;旅游业发展;启示

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体验经济对于各个行业的积极影响,吸引了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关注。随之,旅游体验的命题被提了出来,旅游的本质本人提起重新思考。体验经济是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九十年代末正式提出的。体验经济被称为即农业、工业、服务后的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它注重为消费者创造良好舒适的消费过程,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得到前所未有的美妙体验,并愿意为这个过程的体验付费。体验经济除了强调给予游客感官上的刺激外,更注重给予游客对旅游产品全方位的体验,途径主要是通过强化主体印象,向消费者提供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纪念品和体验过程等。体验经济的提出,促使全球的商业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验经济的理念影响着很多行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引起了以向旅游者提供商品和服务为主要赢利点的旅游业的关注。

一、我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旅游体验的理论研究起步很晚,是在体验经济从西方引入中国之后才开始的。目前我国对于旅游体验的研究是以产品、服务和营销为中心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但是我们的研究没有从细节出发,而在旅游过程中一些小细节上的感动往往能够触动消费者,给旅游者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虽然我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旅游的本质不在于表面上的经济属性,而更应该注重旅游者的体验。但是多数学者还是注重于个体化的研究,局限在旅游产业的概念内,没有对旅游体验的整体性产生足够的认识。人们对旅游业发展的研究和对旅游的本质思考没有统一,反而自相矛盾。旅游的根本属性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们体验着文化塑造的真实性。注重旅游体验的文化真实性思考,才是我国旅游体验发展走出困境的重要条件。

我国学者之所以在旅游发展的研究上大多出现偏差,因为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旅游产业,在产生之初就受着经济上的功利性影响。各级政府只关注当地的旅游能否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能否带动四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样的功利性思想影响了学术界中学者们的研究,过分加重人们对旅游的经济属性的认识,认为是一种可以通过经营变现的经济产业。在近几代人的旅游学研究中都沿承着这样的认识。在改革开放过后西方旅游业的先进思想推动了我国旅游研究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仍无法完全的摆脱旅游业中的经济功利心,对于旅游学的研究还只是照搬经济学的思路。我国旅游体验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源于此。

二、体验经济提出的意义

在《体验经济》一书中,作者用不同年代下母亲为女儿过生日的方式,叙述了不同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农业经济时期母亲用自己农场的面粉做蛋糕,工业经济时期母亲在商店购买面粉回家自己做蛋糕,服务经济时期母亲通过蛋糕店直接定做自己想要的蛋糕,而在体验经济时期,母亲直接将女儿的生日聚会完全承包给第三方,第三方为女儿的生日提供一条龙的服务。这四个经济时期是人类社会消费观念的演化过程。体验经济是建立在前三个经济已经发展成熟的基础之上的。体验经济是从服务经济中提炼出来的,它们有相似之处,但更有本质上的不同,服务经济注重的是个体小范围的服务,体验经济比服务经济更加全面的涵盖到每一个细节,为消费者全面考虑,即便是消费者自己没有考虑到的。

三、我国旅游业在体验经济下的发展研究

1.产品主题化、消费参与化

许多学者已经依据派恩和吉尔摩提出的体验经济理论,认为我国各旅游区应该注重差异化原则,强调自身的个性化。景区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自己的主题,给予游客感官上的个性刺激,通过强化主体印象,向消费者提供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纪念品等。在消费者体验旅游产品过程时,能够融入到景区营造的氛围中,这是旅游景区通过强调整体的体验给予消费者的感受。旅游的本质是一项体验文化活动,旅游景区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一个参与体验的舞台,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强调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参与性,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

2.服务情感化

旅游区员工的服务质量是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做好旅游产品的解说、游客的管理,在一些容易影响游客体验的地方加强管理,比如游客排队的秩序管理。用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内容经营、视觉感受、营销理念、管理方式、景区文化五大方面重视个性化的员工服务意识培养。利用旅游者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式,比如网络社区、手机软件等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互动。加强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感知认同,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其参与认清。同时也为潜在消费者的发觉培养提供途径。

3.注重产品营销氛围的营造

旅游产品的消费者,通过自身的直接体验,是视、听、说、味、触全方位的感知旅游产品给予的旅游体验。感知的优劣取决于旅游区的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娱乐等,做好这些方面的功能体验,是做好体验经济的根本因素。这需要旅游建设者从前期的主体设计到后期的服务特色都具有一致的主线贯穿在里面,这条主线是景区的特色,是消费者选择此旅游产品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曹新向.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126-129.

[2]卢璐.体验经济、协同经济、循环经济——21世纪旅游业目标定位[J].企业经济,2006(9):90-92.

作者:李春花

旅游产品营销与体验经济论文 篇3:

体验旅游的特征及开发策略

摘要:在经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时代悄然而至。作为体验经济的产物,体验旅游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体验旅游个性化、情感化和参与性的特征,使得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和营销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旅游;体验营销

中图分类:F590.3 文献标识码:A

Experience Tourism′s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igies

SUN Shu-ying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Zhengzhou450015,China)

Key words:experience economy; experience tourism; experience sale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在《未来冲击》一书中断言:服务经济的下一代将是体验经济。在体验经济悄然而至的今天,人们对衣食住行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更新更高的追求,消费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许多人早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急行军式的旅游方式,个性化旅游消费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作为体验经济的产物,“体验旅游”正悄然升温,成为现代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一部分。

如何适应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旅游需求的转变,设计极具个性化消费特征的旅游产品成为这一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点。笔者将在分析体验旅游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体验旅游的设计开发和营销方式进行探讨。

一、体验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体验旅游是体验经济的产物。所谓“体验”(experience)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1]。其中,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则是令人难忘的。体验通常被看成服务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体验是一种经济物品,正如服务、货物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而不是虚无飘渺的感觉。与以往所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是外在的,而体验则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由于每个人的思想、知识和感觉都不相同,而体验又是来自个人心境与事件的互动,因而两个人的体验不可能完全一样。PineⅡ和Gilmore(1998)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按照吸收和参与的程度将体验分为四大类: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遁世体验和美学体验。认为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必须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 Spot)的体验[2]

体验经济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有意识地以商品为载体,以服务为手段,使消费者融入其中的活动。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消费者以货币来换感受、换体验、换快乐的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过程结束以后,留给消费者的记忆将是难忘的。正因为这一过程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唯一”,所以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参与性、互动性和同步性。对旅游景区来说终极的体验就是“快乐”、“舒畅”。

综上所述,在体验经济条件下,可以将“体验旅游”理解为是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来运作经营旅游全过程,由旅行社安排更多参与性的活动,使游客离开都市的喧嚣、现代生活的压力,返璞归真,打“心眼”里感悟旅游真义的一个过程。它除了提供优质的食宿条件之外,更要着眼于向游客提供感觉体验、情感体验、创造性认知体验、身体体验以及与某一团体和文化相关所产生的社会特性体验等,满足旅游者多种多样的、健康的体验需求。通俗地说,体验旅游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一种旅游心情的分享,更强调游客对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这里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即旅游者从一般意义上住、行、观光的被服务者转化为一种特殊生活、一次特殊仪式、一些特殊经历、一回有保障的冒险的参与者与体验者[3]

可以说,体验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最高旅游状态,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

二、体验旅游的特征

(一)个性化

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旅游者对大众化的标准旅游产品逐渐失去兴趣,他们往往选择个性化定制的旅游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甚至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那些能够促成自己个性化形象形成、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因此,诸如野外生存训练、挑战极限等极具个性的旅游项目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正为此,在体验旅游中,更加注重产品的个性化设计,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即实行旅游产品市场的高度细分化和产品类型的高度差异性。

(二)情感化

体验旅游从原来只重视游客“到此一游”的结果转而同时重视旅游的“结果”与“过程”。根据游客更加注重情感愉悦和满足,渴望自由、温暖和舒适的愿望,增加了旅游产品中情感要素的比重,拓展了產品体验的领域和类型,主要包括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等,希望旅游者在自然或人工营造的体验中得到真实的审美刺激,进而融于其中获得心理愉悦,从而消除疲劳,留下难忘的、美好的回忆。

(三)参与性

在体验旅游中,游客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被组织”、“被安排”转变为“自己组织”、“自己安排”。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诱导和操纵,而是主动地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主要表现在:旅游者从被动购买整体产品发展到自己组织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从跟随他人去名胜古迹到发现旅游胜地;在旅游过程中,更愿意选择散客旅游而非团队旅游;从只重视消费到注重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等。

三、体验旅游的开发策略

(一)细分目标市场,进行个性化体验设计

由于在旅游市场中,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功能、特点需求不同,因此,未来的旅游业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根据对不同体验主题的认可程度将旅游总体市场细分成几个不同需求特征的目标市场。根据不同目标细分市场的特征、竞争环境、旅游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提供体验式旅游产品的难易程度,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细分市场,并将这些细分市场建设成为一个或多个体验式旅游区,以便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旅游服务。在个性化的体验设计中,要依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层次的游客需求特点,进行体验式场景设计和体验氛围的营造。从服务人员的服装、服务态度、言语到旅游地周围的环境和旅游产品,都要适合游客的个性需求,让旅游者感到舒畅、新奇和亲切,充分调动游客的全部感官。迪士尼就是个性化体验场景设计的经典案例。园中所有的景观、设施、服务人员都完全模仿迪斯尼公司最成功动画片中的情节,把动画片所运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形式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童话王国,为游客提供了体验场景,吸引了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注意力。

(二)加强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

游客的最优体验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快乐。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但体验是旅游主体(旅游者)与客体(旅游吸引物、设施、服务)角色互动的产物。对于体验旅游的游客而言,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出游一次所获得的全部体验。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指导下,旅游产品的概念并不仅仅是旅游项目这样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包含旅游的食、娱、游、购、行、住等甚至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当地居民对旅游者态度等多种影响旅游者旅游经历质量的全部要素的一个复合概念。当然,在旅游产品之中,旅游项目是核心。旅游项目策划的核心是致力于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为旅游者创造某种特殊的体验。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这样的需求特点迫使旅游企业必须加强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力度和深度,为旅游者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不同旅游市场的旅游需求。

首先,要确立一个鲜明的体验主题[4]。体验主题是营造环境,烘托气氛和情调,吸引旅游者注意力,并给旅游者以强烈印象和深刻感受的有效手段。体验主题的确定和提炼,关键是要抓住目标客源所追求的体验价值。具体而言,是指必须在充分了解不同旅游者的旅游消费心理和旅游需求类型的基础上,把握旅游者的消费趋向,根植于旅游地或旅游景区的地脉和文脉,从而开发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

其次,开发能充分调动旅游者感官的体验产品。成功的旅游产品,必须具有以下特色:(1)差异性:差异性表现为唯一、第一与多样性。要给游客新鲜感,一是景区产品要有特色,具有唯一性,即独特性,为游客提供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二是景区产品具有第一的特征,即这一产品不能与其他景区雷同;三是要给游客其提供多种选择性产品,避免单调。(2)参与性:游客不仅是体验的主体也是体验的成分。体验的前提是参与,这样的特性决定了游客与景区是互动式的旅游关系。一方面,旅游产品的设计要为游客服务,另一面,游客也要参与其中,不仅在旅游中体验旅游乐趣,获得精神满足,还要参与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和组合。(3)挑战性:现代人追求个性、挑战自我的心理,使得产品的挑战功能越来越重要,尤其对广大中青年更具吸引力。近几年来,极限旅游颇具市场发展潜力,正是极限运动给游客极大愉悦感和自豪感的结果。

基于以上特点和旅游者的消费趋势,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部门必须在旅游服务项目、游客参与、知识发现、文化价值挖掘、交际以及提升游客的自我感觉等方面下功夫,了解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感悟到,在旅游观光时,由表及里从“心眼”中领略到一点什么,比“肉眼”看到了什么更有意思。正是因为此,从传统旅游中生发出的度假型旅游、疗养型旅游、探险型旅游、拓展旅游、休学旅游、“做一天农民”、“当一天军人”等旅游形式备受游客喜爱,这些旅游形式都为游客旅游提供了感官刺激,调动了旅游者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体验旅游的发展,更应注重旅游者的参与,增加旅游产品的刺激性和挑战性,并不断深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化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设计。

第三,加强旅游产品的包装。产品包装包括文化包装和科技含量包装。文化包装是指挖掘文化内涵,在旅游产品中注入各种文化因素。科技含量包装是指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旅游产品,通过旅游产品让游客感受现代技术的魅力。包装后的产品能够充分表达亲情、友情,使人们在购买旅游产品和纪念品的过程中,品尝文化的韵味和体验这些感情的珍贵。

最后,注重社区参与。社区是塑造游客体验的重要道具,社区参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区居民对景区开发的影响感受最深;二是社区居民本身是构成游客体验中“友好气氛(Hospitality Atmosphere)”的必要成分[5]。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文化素养是旅游者了解旅游区文化底蕴、旅游特色的主要渠道,社区文化更是旅游区整体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社区参与,不但可以为游客获得新鲜感和亲切感提供必要的基础,而且可以为旅游区塑造浓厚的旅游氛围。例如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论服务人员还是当地居民都身穿民族服装,表演着民族歌舞,游客可以随便到任何一个居民家中聊天、体验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这种异域风情的神秘性和独特性正是吸引游客,让游客获得精神体验的魅力所在。

(三)强化体验式产品营销

在体验式产品营销中,提供体验服务的要素包括旅游工作人员的仪表仪容、态度、行为和能力。其中,服务态度至为重要。服务是游客与景区互动式交流的中间环节,服务的好坏程度决定着旅游产品能否销售出去。员工服务是游客亲切感与自豪感的重要来源。优秀的员工在营造旅游氛围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游客的服务行为上,包括微笑、眼神交流、令人愉悦的行为、特定角色的表演,以及与顾客接触的每一细节。当前的服务业特别重视服务情景中的员工与顾客面对面接触的真实时刻(Moment of Truth)的管理,如果将景区比作舞台的话,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就是舞台上的演员,风趣幽默、恭谦勤快、对顾客有求必应的服务态度都是游客获得快感的最直接来源。所以,必须将景区的工作人员融入景区氛围的营造之中,形成员工与游客互动的演职人员,共同创造令游客难忘的深刻体验。

首先,筹划旅游产品体验活动。这是一种全新的不同于过去的促销模式。根据有关统计,中国目前花在電视上的促销费用占整个促销费用的80%左右,而在美国,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50%以下。作为体验式营销的重要环节,我国必须建立展示体验的促销舞台。使用户能够在他方便接触的地方,尝试这种体验的环境和舞台。在这种促销活动中,单纯的电视、平面和广播广告的作用是十分有限,必须大力加强户外促销、店内促销等形式的促销活动,这种促销活动更要侧重于营造一种体验环境,以便让客户试验相关体验来激发购买欲望。建立、健全游客与旅游企业间的沟通渠道也是旅游促销成功的重要一部分。通过沟通,及时了解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喜爱的购买渠道,因势利导,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赢得顾客的信赖。

其次,建立体验式旅游的营销队伍。在体验式营销中,营销人员就像演员,通过各种刺激游客感官的形式来表演,表演的目的就是让游客参与其中,即购买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

参考文献:

[1] 谢新华.体验经济及其基本特征[EB/OL].中国管理传播网,2003.

[2] 邹统钎.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1):41-44.

[3] 柴伟. 体验经济与云南旅游业的发展[J].学术探索,2003(8):18-20.

[4] 曹新向.体验经济与旅游服务创新[N].中国旅游报,2003-09-22(7).

[5] 邹统钎.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模式[EB/OL].http://business.sohu.com,2003-09-03.

(责任编辑:吕洪英)

作者:孙淑英

上一篇:建筑材料应用于生态建筑论文下一篇:高校实践教学园林的专业论文